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出众风流长孙皇后-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仪殿后殿,李建成和李元吉来见李渊,“父皇,秦王已经许诺窦建德不死,杀窦建德岂不是使秦王失信于天下?”
李渊正端坐着饮酒,听李建成这么一问,放下了酒杯,“我说过了,窦建德草莽出身,杀他,就是警告天下,不可有草寇造反之心。另外,王世充是投降,窦建德是被擒。投降的,可饶一命,发配到蜀地就可以了。窦建德在河北有民心,所以才会成为我们大唐逐鹿天下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只要他一日不死,他的旧部就一日想着复国,就很可能打着他的旗号再度起兵,这对我大唐绝对是一个隐患。当初,我们晋阳起兵,举的就是尊隋的旗号,尊杨广为太上皇,拥护在长安的代王杨侑为皇帝,杨侑再让位给我。如此一来,唐是继承隋的,隋又是继承周的,我们就是正统,即使我们只有关中这点地方,仍然是帝王基业。后来,宇文化及杀死了隋炀帝,那么谁杀了宇文化及,谁就可以称正统。宇文化及应该有我来杀,可是却让窦建德给杀了,你说,我还能留窦建德吗?!大郎啊,你是太子,这帝王之术,在于一张一弛。”
李建成点一下头,“父皇的心思我懂了。”
李元吉坐在李建成对面,他看了一眼李建成,对李渊说:“父皇,秦王和窦建德的关系不一般。”
李渊抬起眼皮,探究的眼光望着李元吉,“什么意思?”
“离开洛阳的时候,秦王把自己的大氅披到窦建德的身上。”
李渊思索了一下,“这说明不了什么。这种事情,我也常做,手腕而已。”
李元吉有些失望。
李建成和李元吉离开之后,李渊回味了片刻,吩咐内侍,“召秦王来见我。”
“是。”内侍急匆匆出去了。
一个时辰后,李世民进入,在李渊近前坐下,“父皇,我来了。”
“你和窦建德之间,还有什么原因让你不同意杀他呢?”
李世民一怔,低下眉,过滤着李渊话中的意思,“我没有什么隐瞒,我统兵在外,许诺窦建德不死,君子一诺重千钧。”
“齐王看见你为窦建德披衣,可有此事?”
李世民明白了,松了一口气,“有,无非是惺惺相惜罢了。”
“惺惺相惜,说得好!”李渊放心了,换上了温和的笑容,“二郎啊,取天下你出力最多,功劳最大。而今得了天下,你的脑子要换换了。你的手下大都是武将,读书人少,治理天下得靠读书人啊。”
“是,父皇。我想在天策府内设个文学馆,好好读书。”
“你准备怎么做?”
李世民略一思付,“请一些读书人担任文学馆的学士,一边整理文史,一边教我读书。”
李渊拍了一下李世民的肩膀,笑道:“好啊,你看中什么人,就直接发令吧。”
李世民亦笑,“是。”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
第97章 开元通宝
王世充一家即将起程前往巴蜀,大唐官吏有意拖延,声称随行的差役没有调遣上来,王世充一家人便在雍州廨舍住着等待。
突然有一日,外边有人声称奉大唐皇帝旨意要见郑王,王世充与哥哥王世恽赶紧跑出来,却见到两位高大的男子手执长刀向他们凶狠地砍来,王世充躲避不及,身中几十刀,最后脑袋也被割掉,扔到了一边。
两位杀手是定州刺史独孤修德和他的弟弟。两年前,他们的父亲、皇泰主手下的司隶大夫独孤机因为密谋联络唐军偷袭东都城,被王世充满门抄斩。现在,在几乎没有遇到防卫和抵抗的情况下,他们成功地为父亲复了仇。皇帝李渊得知后,仅仅将独孤修德免除官职了事。
王世充的儿子王玄应及家族其他男子,走到半路上又被大唐朝廷以谋反的罪名全部诛杀。
所以,事情的真相不难推断――赦免王世充,纯粹就是一个幌子。
通过曲折的手段解决了王世充家族后,李渊心中总算石头落地。
一夕之间,季节转换了冷暖,长安城已是一派初秋的清寒。
早上,无垢带承乾去问候李渊,月华门外,碰到了迎面而来的张婕妤,微风吹动着她火红色的石榴裙摆。张婕妤长得弯妹凤目,眼神顾盼生辉,撩人心怀。
“拜见姨妃。”见礼后,无垢从袖中拿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姨妃,这是产自西域的上好香料,我觉得挺适合你的。”
张婕妤面露喜色,纤纤玉手接过去,打开,兰花指沾了沾,放在鼻尖闻了闻,“确实是上等货。如此,就多谢秦王妃了。”
无垢唇边微微含笑:“姨妃客气了。”
张婕妤把香料递给她旁边的宫女,扭着身子离开了。
无垢没走出几步,张婕妤喊了一声:“秦王妃留步!”
无垢转过身来:“姨妃有事?”
“我听说秦王的天策府可任命官员,我有一位堂弟,想谋个差事……”
无垢会意,略带抱歉的一笑:“姨妃,天策府任命官员的事我无权过问,这个事儿,姨妃可以去找秦王商议。”
“也好。走了!”张婕妤一摆手,扭着杨柳细腰款款走开了。
无垢忙欠了下身子,“恭送姨妃。”
两仪殿内,承乾对着李渊恭恭敬敬地叩拜,操着稚嫩的声音说:“孙儿拜见皇爷爷。”
李渊乐得哈哈大笑:“来,承乾,到爷爷这儿来。”
小承乾跑到了李渊怀里,李渊一边给他剥葡萄,一边说:“承乾,在家听不听父王和母妃的话啊?”
小承乾看着李渊,点头如捣蒜。无垢也在李渊近前坐下。
李渊把一颗去了籽的葡萄放入小承乾嘴里,右手抚摸着他的头发,“哎呀,一转眼长这么大了。”
李渊望一眼无垢,又继续给皇孙剥葡萄,“你怎么不把青雀一起带来?朕……已晋封青雀为正一品的卫王,以继玄霸之后,朕,还要授予他上柱国。”
无垢听了,心中一喜,对着李渊肃拜:“多谢父皇!”这对于她和李世民、还有次子青雀来说,可是莫大的恩宠。
“二郎功勋卓著,怎么赏都不为过。还有一事,你万姨妃和朕提过多次了,想给五郎过继个儿子,以继承王位。朕想了想,还是从二郎的孩子中再选一个吧。至于人选,你们自己定夺。”
“是,我回去就和二哥商量。”
这时,内侍进来禀报:“陛下,欧阳询求见。”
李渊示意准进,内侍又忙出去了。
很快便进来了一个年过六旬、身材瘦削却容光焕发的老臣,“臣参见陛下。”
李渊笑容可掬地说道:“免礼,赐坐。”
内侍放好了蒲团,欧阳询不卑不亢地坐下。欧阳询的书法字体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都说字如其人,见过欧阳询的书法的人,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吧。
只见他慎重地从袖中拿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呈上,“陛下,这是‘开元通宝’的模板。”
李渊大悦:“哦,朕瞧瞧。”说话间,内侍已将小盒子呈上。
李渊接过,打开小盒子,拿出了模板,不巧,这时小承乾想要挣脱李渊的怀抱,李渊手中的模板掉在了地板上。
“承乾……”无垢赶紧过去,用两个手指轻轻地捏起了模板,原来是用蜡做成的。
欧阳询也走了过来:“秦王妃,让老臣看看模板可有磨损?”
无垢把模板递给了欧阳询,又让两个宫女把小承乾领出去了。
欧阳询拿着模板左看右看,突然说道:“哎呀,这里多了一处痕迹。”
无垢走近一看,模板的背面的确多了一处月牙形的痕迹,她看了看自己的指甲,果然大拇指上海残留着少量的蜡。
“给朕看看。”
欧阳询一边将模板呈给李渊,一边说道:“看来,老臣得拿回去重新做了。”
“欧阳先生不必重新做!”无垢急中生智,“新币有了这么一个防伪标记,就不会有人可以伪造钱币扰乱国家经济命脉了。这是好事啊!”
欧阳询一听,似乎觉得有理,望向李渊,只等着李渊发话了。
李渊一边捋着胡子,一边端详着模板,“好!以后我大唐铸的‘开元通宝’皆以反面有月牙为标记,铸了多少都有据可查,且无可仿冒。”
就这样,大唐发行的“开元通宝”新币,秦王妃的指甲印成了钱币上的标志。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
第98章 刘黑闼叛乱
无垢带着承乾回到秦王府,刚刚走到花园的回廊,便听到不远处传来了一阵欢愉的嬉闹声。随声望去,正是乳母和侍女们带着小青雀在园中玩耍,旁边还盈立着一名身材高大的妇人,脸上挂着和蔼温润的笑容,正在哄逗着青雀,正是韦圭。
无垢慢慢地走过去,轻唤一声:“青雀……”
小青雀一看到母亲,自是喜出望外,朝无垢扑了过来。无垢轻抚着他的头,慈爱地笑着:“青雀在跟姨娘玩吗?”
韦圭欠了欠身子,“王妃。”又对身旁的一个小女孩说,“来,香凝,拜见母妃。”
无垢刚才没有注意到她,这个小女孩正是韦圭与前任丈夫李珉的女儿,唤作李香凝。只见她大方地走到无垢面前,敛礼说道:“香凝拜见母妃。”
“免礼。”无垢轻抚着她的头发,微微而笑:“香凝乖,在这儿住的习惯不习惯啊?”
李香凝点点头,鹅黄衣衫衬得一张粉脸蜜桃一般,漾着笑意的眉眼虽还带着稚气,却已是清秀的模样。
“以后,这儿就是你的家,你是这个家里的大姐姐。”
“无垢……”熟悉的声音自身后传来,正是疾步而来的李世民,“老远就听见这里有说有笑的,好不热闹。”
“殿下。”韦圭一见李世民走过来,忙拉着李香凝行礼。
“免礼。”李世民已到无垢身旁,抱起了小青雀,在他胖嘟嘟的小脸上亲了一口。
“殿下,王妃,我们先退下了。”韦圭见状,欠了欠身子,牵着李香凝离开了。
“你刚才进宫了?”李世民问无垢。
“是。父皇要授予青雀为上柱国,以继玄霸之后。”
李世民面露喜色:“这是好事啊。”
“二哥,还有件事要和你商量一下。”
“什么事?”
无垢让乳母和侍女们带走了承乾和青雀,“父皇想给智云过继个儿子,以继承爵位,这个……还需二哥亲自做主。”
李世民略加思索,说道:“就选宽儿吧。”
无垢听罢,高兴地说道:“二哥,我代已故的兰琪谢谢你。如此,她也能含笑九泉了。”
几日后,李渊政事下诏:授予李泰上柱国,食邑万户,以继李玄霸之后。加封李宽为凉州总管、司徒,以承继楚哀王李智云香火。
李渊以为天下平定,四海一统,便宣布大赦天下;但仍下令追讨窦建德的余党,抓捕后充军流放到边疆。
治书侍御史孙伏伽上书劝谏道:“孔子有言,兵、食可去,信不可去,陛下既然业已宣布大赦天下,又继续将窦建德的部下流放边疆,是否违背了本意,让臣下不知到底以您哪一条诏令为准呢?再说连王世充都作了宽大处理,何况是窦建德的余党呢?臣以为应该将已抓捕到的全部予以释放。”
李渊接受了孙伏伽的建议,但并没有下文取消以前的诏令。山东各地官吏继续搜捕窦建德的将领。
窦建德兵败后,他的部将多散归乡里。当地大唐政府官员对他们追捕缉拿,绳之以法,弄得窦建德的旧将个个惊惶不安。窦建德的主要将领高雅贤、王小胡等被迫逃往贝州。
这时,他们又得知朝廷征召窦建德旧将范愿、董康买、曹湛以及高雅贤、王小胡等人的消息,便坐不住了。
“不公道啊,真是太不公道了!”众将领互相感叹着,愤愤不平地说,“王世充拿洛阳降了唐国,他的将相大臣段达、单雄信却被杀掉了。我们这些人到了长安,必定免不了要被砍头!十年来,我们身经百战,早就该死了,现在何必贪生怕死?不如起来造反得了!看我们的夏王,死得好冤屈啊——他抓住了李神通和那李渊的妹妹,都用客人之礼接待他们,可是那李渊抓住了夏王,却把他杀了!真是太没有良心了!我们都是夏王所信赖的人,现在我们如果不起来为他报仇,我们还是人吗!还有脸活在这个世上吗!”
“反了吧——就是死了,我们也要轰轰烈烈地死!”
于是众人决意造反。他们焚香占卜,神明指示他们说,奉刘氏为主,一定大吉。于是他们偷偷潜往漳南,去拜访窦建德的旧将刘雅,将他们的密谋告诉了他。
刘雅拒绝出头为主,他对昔日的战友说,“天下刚刚安定,我打算终身耕田种桑,不愿再起兵了!”
众人大怒,认为他没有良心,又害怕他泄露了密谋,便将他杀了。
窦建德所封的汉东公刘黑闼这时也隐居在漳南,众人前去拜访,将密谋告诉了他,刘黑闼高兴地允诺愿意领头造反,众人大喜。
刘黑闼祖籍漳南,年少无赖,嗜酒,好博弈,不治产业。他与窦建德很早便是好友,他家里很穷,不能自给自足,窦建德经常资助他。大业年间,他投奔郝孝德为盗,后来跟着郝孝德归附了李密,做了瓦岗军的偏将。李密失败后,他被王世充俘虏。王世充听说他作战英勇,便任命他为骠骑将军。他每每见到王世充的虚伪作派,总是偷偷地发笑。不久,他在战斗中被当时身在夏营的李世勣俘获,从此回到了老友窦建德的身边,窦建德任他为将军,封汉东郡公,令他率领一支奇兵四处游击。刘黑闼既然在多支军队中当过将领,见识过各种事物,善于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他作战骁勇,又多狡计。窦建德如果想进攻哪里,便令他负责侦察敌情。他常常偷偷潜入敌营中查看虚实,有时候出其不意地向麻痹大意的敌军发动突袭,常常大有斩获,于是在军中享有神勇的声名。
窦建德失败后,他潜回漳南,杜门不出。众人来时,他正在种蔬菜,见大家一心要为窦建德复仇,非常感动,立即宰杀了一头耕牛,摆下酒宴,与大家一道边吃喝着,边拟定了起兵计划。单在他的乡里,就有一百多人加入了义军。
七月十九日,刘黑闼率这支一百多人的队伍突袭漳南县,将它占据,然后大肆招兵买马。
刘黑闼——在今后不算太短的时间内,这将是一个令唐军闻风丧胆的名字。
刘黑闼聚众起兵、攻陷漳南的消息传至长安,李唐朝廷虽说不上十分震怒,但也极感意外。七月二十二日,李渊不得不把河北的行政架构重新设置为战时编制,在洺州设置了山东道行台,任命淮安王李神通为行台右仆射。
对于李渊来讲,刘黑闼这帮残兵败将实在构不成太大的威胁,他觉得让大唐的地方军队去对付就绰绰有余了。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
第99章 兄弟之间
东宫,李建成正在看书,身着鹅黄长裙的太子妃走了进来,她倒了一杯热茶递给李建成,柔声说道:“殿下,喝杯茶歇歇吧。”
李建成接过,慢慢啜饮起来。
太子妃看着他,“殿下,我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但说无妨。”
“殿下应该与齐王多多走动。”
“怎么说?”李建成不解。
太子妃冲李建成一笑:“殿下与秦王、齐王乃一母同胞的三兄弟,在殿下与秦王之间,齐王的向背就显得十分重要。”
李建成略有所悟,太子妃继续说道:“你想想,三个孩子在一起玩儿,有两个孩子为了争夺东西而打架,到耶耶(父亲)那去告状,然后各执一词。耶耶听谁的?这个时候,只有问见证他们打架的第三个孩子了,因为此时他的说辞才是最可信的。”
李建成点点头,“我明白了,你说的有道理。”李建成轻抚太子妃的双肩,这才注意到她淡妆粉黛,与以前不一样,“爱妃,谢谢你的提醒。”
太子妃一悦,双手搂着李建成的脖颈,“殿下,你如若真要谢我的话,那就再赐我一个儿子吧。”
李建成朗然大笑,抱起她往内殿走去……
武德殿内,李思行引领一名道士进入,对李元吉说道:“殿下,人来了。”
“哦……”李元吉对身旁的齐王妃杨如眉说道:“你退下。”
道士对李元吉见了礼,“齐王唤贫道有何见教?”
李元吉上下打量了他一眼,问道:“你,会测字吗?”
“贫道测字,百无一失。”
“好。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齐王威名,天下人都知道。贫道只怕当面说出来冒犯了齐王。”
“就测这两个字。”
那名道士略一沉吟,掐指一算,调整了姿势,郑重伏拜。
李元吉脸上露出一副不屑的神情:“不会测就说不会测。”
道士再拜:“齐王将有天下。”
李元吉惊讶,盯着他问道:“你说什么?”
“元、吉二字,合起来是个唐。齐王将有天下。”
“哈哈哈……”李元吉仰天大笑,之后对李思行说:“带他下去,好好招待。”
杨如眉走进来,“你不是老四吗?怎么会你有天下?”
“老四怎么了!假如,父皇、大哥、二哥,都死啦,三哥早就死啦,不就轮到我了!”
“都死啦?”杨如眉不解。
“如果都死啦,就有这个可能,一定能!打败二哥,难;联合大哥打败二哥,有可能。”李元吉狂笑。
李思行进入,“殿下想扳倒秦王吗?”
“不是没有可能,不过,时机还不到。”
“殿下想扳倒太子?”
“也不是没有可能。”
杨如眉紧张地问道:“你们想干什么?”
“干什么?让你当皇后。”
“你疯了!为了皇位,你连自己的父皇和兄长都要杀掉!”杨如眉瞪他一眼,便进到内殿去了。
出征洛阳,让李元吉深深体会到了权力的滋味,过去看李渊整天正襟危坐,他都觉得难受,原来自有妙处。怪不得古往今来,帝王将相你争我夺的,全是为了权力。有权就可以鸡犬升天,有权就可以为所欲为……
李元吉对李思行说道:“从今天开始,我们的策略就是尽量地让秦王府的人出风头,千万不要与他们争锋。秦王府的人如此嚣张下去,首先不干的就是东宫,然后就是陛下。我们……就等着坐收渔翁之利!哈哈哈……”
李思行跪拜:“臣誓死追随殿下。”
一夜风起,空气里添了几分寒意。长安城已是秋风瑟瑟,草木摇落。
尹德妃穿戴整齐,正欲出殿门,却见张婕妤怒气冲冲地来到自己宫中,便关切地问道:“妹妹,发生什么事了?”
“气死我了!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个天策上将吗?”张婕妤咬牙切齿地说道。
尹德妃不明就里:“妹妹,到底怎么了?”
“我去找秦王,要为我堂兄弟在天策府中谋个职位。没想到,他竟然一点面子都不给。”
“妹妹也真是的,求秦王做什么!还不如去求太子,我倒觉得太子比秦王仁厚多了。”
张婕妤悻悻地说道:“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不行,我得去陛下那好好告他一状。”
尹德妃拦住张婕妤,“妹妹且听我说,现在秦王在陛下面前正得宠,风头正盛,不可贸然行事,否则适得其反。”
“姐姐说得有理。”张婕妤唇边勾起一抹阴冷笑意:“这事儿……我们得好好斟酌一番。”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
第100章 明争暗斗1
十月,李渊正式下诏,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开府置官,并继续领有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等职,增邑两万户。他同时得到的,还有金辂一乘、衮冕之服、前后部鼓吹及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这已是帝王级的仪仗待遇。另外,李渊以秦王有克定天下功,特降殊礼,在太极宫内苑西北角修建弘义宫供其居住。
至此,李世民可谓权倾天下,成为大唐除了天子李渊和太子李建成之外的第三号人物。
成为天策上将之后,李世民有了短暂的休养时间,他又重新拾取了经籍,锐意文学,开创了文学馆。以王府属官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以原职兼任文学馆学士。他们分为三班,每隔一天来文学馆值班并住宿一晚,由李世民供给精美的食物,恩宠、礼遇都很优厚。时人将他们称为“十八学士”,对被选中者羡慕之极,称之为“登瀛洲”。李世民每次朝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