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凰女官-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想到这些,一向节俭的元和帝就肉痛的狠。况且此次南征没有寸土之功,所占土地皆要归还,哪怕是那些岁贡,也只有缴纳三年而已。

    而且今年的岁贡也得等明年年初才能交,可以说短期内大齐还是严重亏空了。如此说来,太子卫慕言的功劳,其实说来说去也没有多大而已。

    元和帝能想到这些,文武大臣也能想到,顿时陶成绩和李若溪的脸色就拉了下来。

    “谢陛下圣恩!”

    李耀满意地退了回去,完罢还挑衅地看了一眼一副吃了苍蝇一样的李若溪。

    荀迟眼中笑意渐浓,与对面的首老头对视一眼,连连使了眼色。

    那老头子身体看起来特别硬朗,利索地站了起来,朗声道。

    “臣将军府府正丁肇,拜见陛下!”

    丁肇已经年过花甲,本来就是一个武将,又自称府正文官职,外面也风言风语说这人恬不知耻地认长公主殿下为干娘。

    反正丁肇在大齐一朝名声很差,甚至在将军府中,众人也是看不起他,只不过碍于长公主的面子,不得不听从他的命令。

    据说七天前,将军府下下,百号人。到将军府正丁肇,下到看门遛狗的随从,都挨了鞭子,还打得特别惨。

    据说将军府所有人,都一声不吭默默忍受,不用猜也知道是长公主殿下的命令了。至于原因,无人可知……

    对面的大多数文官都低下头,不去看丁肇那厚颜无耻的样子,看着都觉得丢人心烦。

    丁肇已经习惯了众人那副样子,反而泰然自若,双手举起牙笏,拜道:“臣要弹劾!”

    一声“臣要弹劾”,吓得所有人抬起头,怔怔地望着丁肇,茫然无知。

    他们都知道,长公主殿下要发起进攻了,他们怎么可能让太子党如愿以偿?

    元和帝眉头一皱,脸色有些不悦,今天本来就是大喜的日子,你还来弹劾,这不存心找茬吗?

    但是立志成为一个明君元和帝,还是和颜悦色道:“将军请说……”

    “臣要弹劾豫州将军蓝钦!临阵脱逃,丢失帅印,贪生怕死,欺压太子殿下,辜负圣恩五大罪!”

    将军府一共九位将军,每位将军自领一州军事,而蓝钦正是豫州将军。作为将军府的府正丁肇,自然自领雍州军事。

    丁肇这一声弹劾,吓得下面一名身宽体胖,面脸胡须的官员跪坐在地瑟瑟发抖……

    此人不是蓝钦又是何人?这丁肇是要将蓝钦当弃子了啊?!

    徐明正摇摇头,对于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徐明正心里着实看不起。蓝钦为什么会回来?大齐的文武百官都特别清楚,他是被太子殿下夺了军权,赶回来的。

    既然丁肇弹劾蓝钦临阵脱逃,那么导致蓝钦“临阵脱逃”的太子殿下你又想置于何地?

    为了防备太子殿下重新崛起,宁愿直接丢弃一名将军,着实寒了不少人的心,且不见武将一方个个脸色微变?
………………………………

第六十九章:拨云弄月的卫颖

    元和帝脸色阴沉地盯着下方的丁肇,默不作声,手指一直在敲打着龙椅,发出哒哒哒的声音。

    朝堂中安静得可怕,凤鸣卫虽然是长公主卫颖的私人卫队,但她们依旧为皇家服务。同样的卫颖能知道的事情,元和帝也知道。

    纵然元和帝对长公主殿下千般纵容,依旧给予全心全意的信任,也是长公主殿下对元和帝毫无保留的辅助。

    元和帝不知在想着什么,脸色晦明晦暗,让人猜寻不透。

    下面的最紧张的莫不过蓝钦和丁肇了,蓝钦是怕自己连这个未央宫都走不出去,而丁肇扫了扫元和帝,已经冷汗淋漓了。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虽然元和帝一直都仁慈爱民,那也是仁慈爱的是“民”啊!对于这些官员来说,该杀得绝不手软。

    正如元和帝天天挂在嘴边的。

    “下民易虐,天难欺,赋舆是切,军国是资。

    朕之爵赏,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你指望着皇对自己心慈手软,那真的是太天真了。君不见,七年前柳玉溪一家百口人满门抄斩乎?

    丁肇的额头汗水直流,瞥了一眼老神在在地坐在旁边的长公主卫颖,丁肇不觉挺直了腰板。他知道,只要有长公主殿下在,自己就是安然无恙的。

    “蓝钦……尔可有话说?”

    元和帝开口了,却没有理丁肇,而是呼唤蓝钦来辩答。

    蓝钦从座位连滚带爬的,直接跪在了丁肇的旁边,重重地磕下头,不敢抬起来。

    “尔!答话!”

    元和帝一声呵斥,吓得蓝钦两股战战,旁边的丁肇更是腿一软,也跪了下去。

    谁说帝王无怒?

    七年前的往事还历历在目,那次斗争可是伤透了元和帝的心,最后他还是选择了保护卫颖。那是因为当时的郑王爷的确功高震主,出于另一方面考虑,元和帝不得不自断臂膀。

    如今潜伏七年的太子卫慕言,才刚刚获得寸功,这些人就开始变着法子来争伐,真当卫慕言不是自己亲生的吗?真当帝王无怒吗?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血洗千里!

    卫颖侧头,瞧着自己的皇弟已经脸色阴沉,知道自己的皇弟到了暴怒的边缘。

    蓝钦恐惧地抬起头,习惯性地看看长公主卫颖,只见得长公主殿下微微摇头。蓝钦就知道第一种方案不能实行了,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罪臣……罪臣愧对陛下洪恩,无以面对陛下……”

    蓝钦再次磕下头,深深地埋在地,声音颤抖。

    “罪臣唯有一死以报陛下圣恩……”

    两行泪无声落下,蓝钦闭眼,只等着一死了解此生。原来的计划是如果陛下对太子殿下还没有眷恋,蓝钦会老老实实供出所有,一旦情况变化,那只能牺牲蓝钦了。

    和丁肇相比,蓝钦也着实像个正常的汉子,两人跪在一起,高下立判。

    纵然蓝钦能力低下,但不得不否认,此刻蓝钦,无愧于自己作为豫州将军的尊严。

    丁肇诧异地看着一副认死的蓝钦,故事不是这样写的啊喂?

    丁肇条件反射地看向长公主卫颖,也只有她才能让蓝钦改变说法。

    卫颖眼神一斜,看起来特别冷淡。丁肇赶紧低下头,诚惶诚恐。

    长公主卫颖是政治的天才,哪怕神如郑王爷,不也是黯然离场?哪怕是不可一世的太子党,最后不也是苟延残喘吗?没人敢违背长公主的意志,除非那个人真像徐明正那样老的快死了。

    “皇姐的意思如何?”

    看到蓝钦并没有将火往卫慕言身引,算也识趣,所以元和帝也就心情好了很多了。又想着将军府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皇姐的影子,也不好拂了自己皇姐的面子。

    卫颖眯了一下眼睛,神情有些疲惫,似乎又有些厌倦。看着下面林林立立的文武百官,在卫颖心里都不过一颗棋子。

    她瞧不起这些男人,在她眼里这些人都是废物,都是棋子。而自己以地为棋盘,以万物为棋子,拨云弄月,弹风画雨,岂不美哉?

    一想着这些她就头疼,揉了揉太阳穴,放松放松。

    看着下面所有人眼巴巴地望着自己,卫颖心里叹了口气,强打着精神,说。

    “蓝钦将军这么多年来忠心耿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看在他先祖的面子,还是削了他将军之职吧?”

    “皇姐所言甚是。”

    元和帝抚掌说道,到底是自家人还是向着自家人。看着自己的皇姐如此通情达理,元和帝也心中宽慰,毕竟他也不想惹皇姐生气,更不想因为这件事再次委屈了自己儿子。

    七年前的愧疚,一直萦绕在元和帝心头,每每想起都不禁唉声叹气。如果卫慕言跟他闹闹说不定他还会好过一点,可是卫慕言又是个懂事的孩子,这么多年了还是那么乖巧听话。

    “既然如此,那就按皇姐的意思办。卸了蓝钦豫州将军之职,保留其蓝田县侯爵位,回家去吧。”

    “叩谢陛下圣恩……”

    感觉到自己还留着一口气,庆幸自己还活着,蓝钦兴奋地磕了磕头,高声呐喊。

    “都起来吧……”

    元和帝看着丁肇,不悦道。今天来找茬的,元和帝都一一记在心里了。

    说吧,两人起身,恭敬地退了回去。

    “陛下!”

    眼见得魑魅魍魉竟皆登场,陶成绩突然站了起来,道。

    “国丈有何本奏?”

    元和帝语气再次温和,毕竟是自家人,元和帝不直接称呼陶成绩的官职,而是叫国丈,也看得出元和帝是重亲情之人。

    陶家有一女,蕙质兰心,国色天香,琴棋书画,无一不精。

    性子温和,打理后宫也井井有条,松弛有度。在大齐有贤后之名,从来不过问政事,对待后宫也恩威并施,深得元和帝敬重。

    当然,爱屋及乌,一个是自己的贤后,一个是自己的麒麟儿,元和帝对陶家自然宠信些了。不过碍于自己皇姐的颜面,元和帝一般也都是点到为止。

    “老臣想请问陛下,如此封赏有功将士?”

    陶成绩问道,他的声音惊起了大殿内的波澜,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陶成绩的身,大家都知道,正戏来了……
………………………………

第七十章:党争再起!

    这个“如何封赏有功将士”这句话说的就特别暧昧了,这个“有功将士”他们除去那些将领以外,还有太子殿下,还有二十万南征军,甚至还有一个特殊的人。

    二十万南征军还好说,大齐一直都是府兵制,除了十三卫十万大军拱卫长安的募兵以外,其他都是府兵。

    所谓府兵,就是兵农合一,闲时为兵,忙时为农。每郡县都设有折冲府,置折冲督尉一人,果毅督尉两人,每个折冲府视当地郡县人口而定,多则一千二百余人,少则八百余人,大多一千余人。

    府兵都是自备武器,马匹,所以对于这些人,大齐只需要给点银子就能打发了。

    “那就请兵部拟个章程吧?”

    元和帝也不懂这些,不过不要紧,只要二十四衙门正常运转,他也就不需要多多操心。

    前面说过,北齐的将军府权力之大令人瞩目,它既有统兵权,又有调兵权,又管着九州八百折冲府,可怜六部的兵部都已经沦为附庸衙门了。

    要说兵部唯一存在的用处,就是给将军府擦屁股和背黑锅。凡是十三卫常驻军的武器马匹都由兵部兵械司的提供,凡是战后的补贴损失都由兵部职方司赏罚,凡是出了问题也都是兵部挨批,实在是六部之中地位最低的衙门。

    兵部的官员都是一些被朝廷排挤的郁郁不得志的人。只见得兵部尚书子车炜颤巍巍地走了出来,他在这这位子坐了快三十年了,一直都是老实人。

    子车炜是六部堂官尚书中,唯一一个寒门士人。难以想象的是,凭他一介寒门竟然能做到六部尚书之职?

    因为品无寒门!

    子车一族,严格说起来也是五十年前的名门望族,泾阳子车氏在前周王朝出过两任皇后,三任宰相,如果不是一夜之间北齐代周,子车一族也不会沦落到如此境界。

    对于子车一族给予重任,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安抚徐明正这样的前朝老臣们。即便如此,子车一族也逐渐没落成寒门了,因为,没人跟他们玩。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无党无派的尚书,所以也才能在这个位置坐了那么久了。子车炜也知道,一但自己流露出结党营私的意向,长公主殿下一定毫不犹豫的将整个子车氏掐死在襁褓里。

    正可谓是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所有将领皆升一级,副将白司鸣樊城两战颇为出彩,升五千人将。所有士兵赏白银五两,阵亡将士,派抚恤金白银二十两,共计白银一百三十万两。太子殿下统领全局,指挥有度,暂且待定,由圣定夺。至于南陈降将梁子衡,老臣建议其有游击将军升为定远将军,官升三级,以示皇恩浩荡。”

    说来这些封赏也是合情合理,定远将军和游击将军都是武官散职,没有实际的统兵权。真正的统兵权是在将军府治下的折冲府和千人将手中,因为是降将,肯定不会委以重任。

    而白司鸣本来就是三千人将,顾名思义执掌三千人,但是升了五千人将就不一样了,那可是实打实的统兵大将了,再去一步就是堪比十三卫大将军之职了!

    元和帝眉头微皱,转过头看向文员人中,问:“户部库银可否充裕?”

    让元和帝唯一担心的就是国库的库银,要知道北齐一年的税收不过三百万两不到,除去各种开销,所剩无几。今日要安抚二十万将士,就要花去一半的税收,可见战争是如何的吞金兽?

    户部尚书张禹是北齐最年轻的尚书堂官,出生晋阳张氏,因为张家颇通商贾,故征为户部尚书。

    “回禀陛下,国库存银并不多,微臣建议今年永安宫的整修暂且延迟,这样也能接济一下国库。”

    张禹不卑不亢地站在中间,吓得所有人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张禹是要从陛下碗里扣钱出来啊?谁不知道永安宫是陛下的寝宫?

    元和帝郁闷地摆摆手,说:“准!”

    说完,元和帝还瞪了一眼风轻云淡的张禹

    ,心里暗恨!

    “若不是看中你的才华,孤早就剥了你这铁公鸡的皮了!

    ”

    五两银子什么概念?在北齐,一两银子约一千文钱,而一斗米只卖五文钱,十斗为一石,五两银子就可以买二十石,够长安城一家五口人开销一年了!

    “至于孤的麒麟儿,诸位可有何想法?”

    郁闷挥退了两个碍眼的人,元和帝再次问道。

    话音刚落,陶成绩又突然站了起来,拜了牙笏。说:“臣以为,太子殿下贵为东宫储君,却仅有一卫不到三千的太子亲卫。既然太子殿下颇有军事才能,何不令太子殿下凑足东宫三护卫?”

    显然,太子党终于露出了自己真正的目的,就是要重掌军权。说来也是合理,按祖制就藩的亲王三护卫是一卫三千人,共计九千人。而太子殿下规格更高,一卫五千人,三卫一万五千人!

    这么多年来太子一党苟延残喘,一卫不满编才三千人。说来说去,于情于理,凑足东宫三护卫也是应该的。

    但是,真的会如愿以偿吗?

    将军府控制着天下兵马,除了十三卫大将军直属皇宫以外,几乎囊括天下军权,如果再来一个东宫三护卫,那就是直接脱离将军府的存在,这简直就是在挖将军府的命根子!

    别说你是东宫太子了,也不看看唯一一个晋阳王殿下卫景裕,不也是乖乖在长安待着?连亲王三护卫都没成立吗?

    太子一党一出招,就直指长公主一党的咽喉!

    “不可啊陛下!”

    眼看着元和帝已经意动了,丁肇硬着头皮冲了出来连忙阻止道。

    元和帝诧异地看着又跑出来串戏的丁肇,脸色古怪:“有何不可?”

    “启禀陛下,如今我大齐国库空虚,再养一支一万五千人的常驻军徒增消耗啊!如今微臣看来,十年之内我大齐无战事,何必空耗元气呢?再者说道,此次我大齐首功,当居苏钰啊陛下!没道理首功不封,而大封他人啊!”

    丁肇声嘶力竭,竟然蹦出“苏钰”二字,顿时朝堂炸开了锅,纷纷窃窃私语,不可置信!
………………………………

第七十一章:傲视群臣

    这次的朝会,文武百官都默认忽略掉苏钰这号突然蹦出来的人物。因为很简单,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怪胎,而坐在面的还有一个女人,是一个妖孽。

    不管是太子党也好,还是长公主党也罢,都十分默契地忘了苏钰这号人物。因为苏钰就像一个定时炸弹,很有可能哪天一不小心就点燃了长公主这个炸药桶,那么可能出现的结果都不是所有人想要的。

    当然,除了将军府的那些人,那些就是一群战争狂人,在百官眼中就是豺狼虎豹。

    原本太子党只想尽最大努力争夺军权而已,但是从来没想过去将这个“苏钰”牵扯进来!

    “将军府的人是不是都疯了?”

    陶成绩暗暗瞥了一眼对面平静如水的将军府的众人,心里不禁暗骂:“这群人!他们的目标压根就不是太子殿下,而是苏钰!这群混账,打得好算计!”

    “奸臣!”

    一声大呵!文官之中瞬间跳出一个中年官员,他长须紫袍,一看就是六部高官级别的大员。

    “奸臣!尔敢混淆视听?!在这朝堂口出狂言!搬弄是非!”

    其声似洪雷,其人似钩斧,震得整个朝堂几乎都在抖动。如此猖狂之人,必须是礼部尚书于骅。

    于骅出自汾阳于氏,虽然与户部尚书张禹都出自于雍州世家,但是于骅是徐明正的弟子,自然也是坚定的保皇派。张禹是雍州世家的代表之一,所以也是中书令窦侶一方的中坚力量。

    侍中徐明正控制礼部和门下省,窦侶控制户部和中书省,而兵部属于被抛弃的一方。尚书左仆射陶成绩控制着刑部掌天下刑名,尚书右仆射荀迟控制着工部,吏部,皆属于长公主一党,控制着官员任免权和建造权,

    所以尚书省六部早就被众人瓜分了。

    又加将军府,掌天下兵权,长公主一党势力之庞大可想而知?权倾朝野也不为过!

    甚至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九寺或多或少都有长公主一党的人。

    或许朝堂之真正独立其外的也只有脾气特别臭的御史台和被众人看不起的内侍省了,如此朝堂势力泾渭分明。

    于骅这个人,原本就是御史中丞升任的礼部尚书,所以深受御史台的影响,脾气特别爆,见到丁肇就骂丁肇奸臣。关键是,他还是徐明正老大人的得意门生,还动不得他,这是最气的。

    你说你一个礼部尚书,说好的书香门第,说的谦逊有礼?这些在于骅身都看不到!也许,这是大齐朝五十年来脾气最为暴烈的礼部尚书了……

    元和帝深感头大,一看到于骅这个人,他也头脑发胀,这个人见谁就弹劾,见人就怼。他的老师徐明正沉稳内敛,与人为善,怎么就会教出这样的学生呢?

    “于爱卿慢慢说……好好说……”

    元和帝也不敢嗔怒于骅,因为他曾经做过御史中丞,在御史台还有一大票清流朋友。今天骂了他,第二天就有御史台就是数十封奏章喷的元和帝一无是处了。

    “陛下圣明,应当可知,圣旨有说明,全赖太子殿下统筹兼顾,贤明用人,才能大破南蛮!如今他这奸臣又说首功当居苏钰!这奸臣不是亵渎圣意,欺君瞒吗?”

    于骅说的头头是道,句句在理。其实于骅并不蠢,能当六部堂官以的官员都各有自己的一份精明。

    真正说起来,圣旨并不是北齐皇帝拟的,而是由中书省拟的旨意,皇帝只是盖个章就好了。窦侶也是个精明的人,他知道倘若他真拟了苏钰这个人,那么他就要被满朝清流骂死了。

    所以,大家都默契的心照不宣,哪怕皇帝过目了,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必要为了一个南陈女子与满朝清流作对。

    元和帝也是有苦说不出,他知道丁肇说的是实话,而于骅说的也是“实话”,同样这样的实话在元和帝心里更倾向于丁肇。

    或许将军府近年来气焰嚣张,但他们毕竟是武将,武将之间都是直来直去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这也是元和帝最喜欢和信任的一点。尽管每次在朝堂,将军府都被文官集团喷得一无是处,元和帝还是尽量顾及将军府的颜面。

    尽管将军府和朝堂一半的文官都属于长公主一党,不过很可惜的是一旦将军府遭受到文官集团的攻击,那些人就会默不作声装作没看见。

    虽然大家都是一个党派的,但是你是武官我是文官啊!站在大立场大家还是对立的!

    “陛下,冤枉啊……老臣忠心,天地可鉴啊!”

    丁肇惶恐地跪在地,丁肇不是文官,没有那么好的嘴皮子跟于骅斗,何况于骅还是御史台出身,本来就是吵架的行家。

    元和帝

    叹了口气,无奈道。

    “孤知道,孤体谅尔等尽忠职守之心。既然如此,那就……”

    “陛下……也许是中书令大人忘了呢?”

    旁边一直没有出声的长公主卫颖,突然打断了元和帝的话,美目流转,盯着一直躲在角落里不吭声的窦侶,说。

    “对吗?中书令大人?或许这个苏钰还是有那么点功劳的……”

    一声清响,满朝文官哑然失声,呆呆地看着长公主卫颖,脑海里都冒出两个字:完了!

    窦侶心里不禁苦笑,只好站了出来,支支唔唔道:“好像……好像是有那么回事……据说……新野就是苏钰……诈……诈破的……”

    “好像?据说?窦大人,万事还得讲个理啊!”长公主故作诧异地看着窦侶。

    窦侶冷汗直流,低下头,说:“微臣记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