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尘境心影录-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梦中所见的老妇人们,其衣着形象如前:大襟、大裆、绑腿、裹脚、恃杖而行,颤巍巍……
我答曰:
“是啊。您如何得知?”
“看着像……”
老妇人笑云。
“你找谁家啊?”
“我……嗯……”
我支吾了几声,似乎是在答,我在找寻外曾祖母云云。
老妇人手指一处曰:
“你去那家问问,他们和你家有故……”
老妇人说完,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了。似乎要去追赶我先前碰见的那几位奶奶,详情我记不清了。
我顺老人家所指,前行,至一深宅大院前。这家门口放一辆架子车(我们乡的人力运输工具)。一女子扶一同前一样年老,同前一样打扮的老妇人走了出来:大襟、大裆、绑腿、裹脚、颤巍巍……老妇人银丝如雪,眼睛似乎看不清东西……大约是人老了,视力也衰退了吧。因为有那女子搀扶,未恃杖。
那女子和我谈话,我记不清多少了。我似乎对她说:
“我是某某(我曾祖父名的名讳)的曾孙……”
女子说:
“我是何某某的孙子,×××是家祖设计的……”
至于设计的什么,很模糊,似乎是和立于我们村口的曾祖父的“德教碑”有关。我记不甚清楚……
那女子,应该是曾祖故人的后代了。我如是想。
那女子大约四十多岁,是涵养极深,待人礼仪周全的大家淑媛的形象。
言语间,那女子似乎对我的处境有两分赞许,言是续了书香之火……我记不清了。
说话着,女子并老妇人,还有我已至门前。女子搀扶老妇人至宅子边上的高墙、大铁门外,对我说:
“吾母归家,必于是处哭之,此乃外祖父母之墓园。”
老妇人恃墙而立,放声哭开:
“哎……妈……可怜的妈,哎……妈……伤心的妈……”
吾甚惑,何哭只及母而不闻父?此或女近母故,吾自释。
老妇人哭声甚哀。
此哭所用腔调,乃我们乡下妇人哭丧皆用之惯式。
我常说:我自来怕见女人的泪。
今闻老妇人之哭,心大凄怆。
在老妇人哭时,我侧身往墓园看去,园内皆是碑石:先见其宽厚雄壮,再观其雕刻精美,心中暗叹曰:
“果是大家气象!”
老妇人哭罢,我与那女子搀扶老人家坐到架子车上。
那女子说:
“您总是哭,每归家,皆如是……”
老妇人曰:
“如今我老了,说话没人听了,吾能如何,只能对吾父吾母诉说了……”
语未及已,泪又下来了。
吾闻此语,见此情状,心中大悲,一恸,醒……
姑妄之人,姑妄之梦,姑妄说之。
………………………………
对“分手要记住的十句话”的再解读
今天,没事做,浏览网页,看见了一个帖子——《分手要记住的10句话》。这帖子,是写给那些分手或者失恋的女孩子的,算是对女孩子分手该如何做的一种解读。无论写这帖子的人是男是女,他或她都有一颗呵护女生的细腻之心,他或她都有一颗摒弃前嫌、给人希望的善良之心。
虽然我也对这样的心灵鸡汤表示尊敬,但是,在我的眼中、心中,世界不是“童话故事”里的样子,所以,我要大煞风景,随手写写我的对这十句话的再解读。
原文是写给怨女的,我的再解读,痴男怨女都可以看。
原文一、当爱情不再的时候,请对他说声祝福,毕竟曾经爱过。
解读一:其实,能记得曾经爱过的能有几人?分手以后,只要不否定自己(比如说,老是觉得自己当初瞎了什么的……),不伤害对方(比如说,认为对方一开始根本就不配什么的……)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原文二:结束以后,别告诉他我恨你!爱情是两个人的事,错过了,大家都有责任。
解读二:其实,两个人只要是真诚相对过、真心相处过,就没有所谓的对与错。分手,只是环境不合适、时机不合适、或者两个人互相觉得不合适罢了。
如果真恨,那就恨吧,总比假装宽容实在。很多时候、很多人在分手前就已经撕破脸皮了,该说的、不该说的早就已经说尽了。结束以后,还有什么好说的?
原文三:离开以后想到的,定是落寞的画面,请你忘记它!一个人总要有个新的开始,别让过去把你拴在悲哀的殿堂。
解读三:其实,离开以后想到的,未必一定就是落寞的画面,或许还有更多温馨的场面。但是,必须清楚,无论是落寞还是温馨,都一样会让人伤感。分手之后,要去忘记,根本不可能,除非你完全失忆。唯一可以做的,大约只有尽可能少去想这一条路。
一个人总要有个新的开始,别让过去把你栓在悲哀的殿堂。当然,更不能让过去毁了你现在的幸福,未来的希望!
原文四:别说你最爱的是谁!人生还很长,谁也无法预知明天,也许你的真爱还在下一秒等着你。
解读四:这人生之中,套用一句广告词,那就是“没有最爱,只有更爱”。只是,能否“更爱”,要看你的命和运,要看你的眼光和选择。
也许,你的真爱还在下一秒等着你。也许,你一辈子再也找不到那么好的人了。
原文五:说分手的时候不要吵闹!毕竟两个在在一起那么久,分开来他也会难过,只是他比较明智,不想束缚你的或他的明天。好聚好散,以后还是朋友,大家都有自己的无奈。
解读五:其实,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没有多少人在说分手时可以理智到不吵不闹。一朝情断,前事皆成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的确不假,这一点,对有同理心的人才管用。
断了就断了,要是还能成为朋友,就不会在是做恋人的时候分手。纠缠不清是最恶的毒药,如果你不能自持,千万别相信做朋友的鬼话,害人害己,遗患无穷!
原文六:别把哀伤挂在嘴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活着不是为了怀念昨天,而是要等待希望。让大家都看到你的坚强,离开他你也可以过得很好。
解读六:别把哀伤挂在嘴上,你的哀伤或许会让人觉得你难忘旧情。
活着不是为了怀念昨天吗?其实,有些人活着就是为了怀念昨天,并在不断舔舐所谓的旧伤中获得长久病态的快乐。
其实,人活着,不是为了让别人看到你如何如何的。不要为了树立所谓的形象而苦了自己。毕竟,我们是在活自己,而不是在活另外的任何人,活着活给另外的任何人看。
给自己一点时间,让时间冲淡悲伤。如果还不行,那就重新找个人来爱你。
原文七:离开以后,大声地告诉他:我爱你,与你无关!爱是你的权利,把想说的都说出来,平静地回忆你们的过去,然后哭吧!哭完,就把一切都留在昨天,永远不要去触及!
解读七:如果你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你可以说“我爱你,与你无关!”如果你不是,完全不必这样,因为这里面演戏的成分太浓,这样的话语,不说也罢。
分手之后,便是男人,也许都会哭,女人自不必说了。“平静地回忆过去”,能平静么?其实,最好什么都不要去想,活着尽可能少去想!
永远不去触及昨天,根本就不可能,除非你自始至终都是虚情假意。人非草木,怎么可能永远不去触及?或许在某一场景、某一瞬间、仅仅某个人一个类似的言词、相像的动作……都可能让你泣不成声。
原文八:想他的时候,就想想他的好,他的笑,记得曾经爱过一个人,别去管最后是谁开始了背叛,开心过就好。
解读八:分手之后,什么都不要再去想了!继续赶路吧,人生要做的事还多着呢!
关于“背叛”,是个假命题。其实,就没有所谓的什么“背叛”,只是互相不了解罢了。你要相信山盟海誓时的真诚,但永远不会相信那家就是现实。爱,大多时候,不过是一个诺言的浪漫,绝不是一个浪漫的诺言。
如果有人起心动念的那一刻就打定了主意要欺骗、要玩弄,那么,这个过程,算不上是两个人的感情。
原文九:分手了,就做回自己!一个人的世界,同样有月升月落,也有美丽的瞬间,把他归为记忆!
解读九:如果说分手了才做回自己,也就是说,在两个人相爱的过程中,你大概一直在委曲求全,在善意地伪装自我,在牺牲自我。爱,是两个人的事。假如一开始你便不是自己,你的爱情在开始的一霎那便注定了要失败,要夭亡。你愿意背负十字架前行么?平等、自然是爱情继续的前提。不用等分手,你该马上就做回自己。
你要明白,一个人的世界里,你只能独自用脆弱的肩膀挑起生活中的一切、独自面对风吹雨打,独自接受雪霜交加。所以,在分手之后,你更要学会在热烈之后,必须要面对的冷清。
对于那个“他或她”,无论如何,都不要再记了,学着淡忘、学会淡忘。
原文十:一个人的世界,总需要另一个人作陪衬。他离开了,那是他衬不起你,相信自己会有更好的明天!
解读十:如果一个人的世界总需要另一个人做陪衬;那么,请记住,两个人的世界需要的是互相映衬。
他离开了那是他衬不起你吗?要平静地问问自己的心,不含恶毒、不含怨恨。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自欺欺人,没有必要用贬低对方方式来抬高自己。请记住,两个人互相爱着的时候,他或她多高,分手后,他或她还是多高。
一定要相信自己会有更好的明天,因为,这时你们分手后各自未来感情的希望,这也是无论分手与否,每个人活下去的希望。
………………………………
那可爱的小家伙
年轻人活在当下,所以人生中充满了理想、梦想和幻想,他所瞩目的是当下、现在和未来。
老年人活在过去,所以头脑中全是记忆,往事一幕幕,时不时就会在眼前回放。
我现在三十岁了,我觉得自己有些“老”了。
古人说:“父母在,不言老”我从未在父母前说这不肖的话,可是在同学朋友面前,我会常说:“吾老矣!”。我现在虽然不像韩愈说的“头童齿豁”,但真得觉得自己有些“老”了。这样说,不是信口雌黄、也不是故作深沉。这样说,是有根据的:那就是,在我,老是出现过去的一切在脑中放电影的现象。
今天,不知是被什么触动,我又记起那年在包头火车站的画面来了。
还可以清晰记得,那一次,为了人生有个着落,我从厦门到福州,从福州到青岛,从青岛到北京,从北京到包头,一连五、六天都在火车上。那时候,正赶上学生放暑假,火车非常、非常拥挤。因为囊中羞涩,又要赶时间,所以,每次只能是买站台票才能上车,然后在车补站票。一路上,大多数时候,都没有座位,只能站着。站久了,受不了,我就在过道里蹲一会儿。或者,在别人离开的空隙,我斜倚别人的座位小坐片刻。这样折腾了两三天,我困得半死,站着都能打起盹来。
在去北京的火车上,身旁座位上的一位妇人笑我说:
“我看你真厉害啊,坐着能睡,蹲着能睡,站着也能睡!”
“好几天没休息了。”
我只能苦笑着作答。
在包头徘徊了一阵子,事情没有任何结果,我就买好了车票,在车站呆着。时间还早,我也没有力气去逛,就在候车室的座位上枯坐着。还好,包头火车站的人很少,我找了个座位坐定,没几分钟,便昏昏沉沉地进入无何有之乡了。
虽然没睡多久,但是醒来之后,精神好了许多。实在懒得动,我继续坐在座位上发呆。
我所坐的座位对面,坐了三个人:一个年轻的少妇,一个戴眼镜的六七岁的小男孩,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
那妇人对六七岁的小男孩说车上要注意什么,似乎是要送这孩子出门去。
戴眼镜的孩子手上拿着一本花花绿绿的书,看得很认真,偶尔会点点头,不知道是在应答那妇人的叮嘱,还是在对书中的内容表示认可。
三岁的小男孩手上拿着吃的,在座位周围来回晃悠。
那三岁的小家伙甚是可爱,一个学生模样的女生从座位旁经过时,被他可人的娇憨给迷住了,顺手拿出一个果冻递给他,小家伙毫不含糊地接了。
妇人在边上看见了,对小家伙说:
“谢谢姐姐!”
“谢谢姐姐!”
小家伙奶生奶气地说着,脚下并没闲着,又跑开了。
“真乖!”
那女生想去抚摸那可爱的小脸,却被他跑开了。
我一直盯着那小家伙看,他似乎意识到了。在妇人的座位周围跑了一阵子后,小家伙跑到我跟前,一只手拿着棒棒糖,一只手拿着刚才那女生给他的果冻。他笑着问我:
“你吃么?”
先把吃了一半的果冻给我。
我笑着说:
“谢谢你,你自己吃吧!”
说完,我摇摇手示意我不要。
那可爱的小家伙并没走,又把正在吃的棒棒糖从嘴里拿出来递给我。我说:
“你自己吃吧……”
小家伙见我真的不要,跑开了。
那一刻,我心里忽然一动,一股暖流充溢心田。
包头在我的记忆中已然模糊,车站的那个小家伙却常常闪现脑中。
我大约真的老了……
………………………………
细说人生八苦:俗眼看佛家
这几天,不知在忙什么,对这一片园地(指我的博客)有些冷落。冷落是冷落,每日还会上来看看。
农夫耕种,视园田如子女,时时在意。身染病痛,虽不能力作,还会去田边走走。
我曾作诗有句云:“插秧春日计,收稻秋时猷。徒羡先生柳,欲扶耕者耧。”就是对田家春种秋收、闲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为什么会有这种向往呢?就是因为我对农事稍知一二,所以能体会到庄稼人对田地、对苗木的情感。这种向往是发自内心的么?如若真让我到田间耕作,我能坚持多久?我的回答:不得而知。这是我内心的矛盾,是天人交战。再说田家,他真的就那么快乐么?不见得。田家有田家之乐,也有许多苦楚。
矛盾的我,苦乐交替的田家,都会有烦恼。
烦恼生,苦亦随之来。
此之谓人生。
佛家对人生看的透彻,把人生之苦分了类,谓之“七苦”或者“八苦”。七苦是什么呢?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八苦呢?就是在七苦后再加一个五阴炽盛苦。
下面,就我俗人的浅见,对人生八苦,仔细述说一番。
生苦。又可分为受胎之苦,种子之苦,增长之苦,出胎之苦。
如果把人生划分成成孕、出产、成长、衰老、死亡等阶段,那么,生苦是在成孕到呱呱坠地这一段。
首先须知,佛家的“生”苦,并非“漫漫人生”之“生”,而是“出生”之“生”、或“生产”之“生”。
其次,在我看来,此处所谓之“苦”,只是佛家一厢情愿的苦。实际上,此苦算不上是苦。为什么这么说呢?古人谓人之成人,乃“父精母血”所成。母体受孕,所苦者,在母,而不在婴。
母体受胎之后,母亲须受妊娠反应之苦,受行动不便之苦,受临产腹痛之苦,受出胎之苦……“生”之种种苦楚,皆在母身。佛家之谓生苦,言婴不言母,愚以为,有本末倒置之嫌。
第三,佛家对于生苦的理解,似乎全是按成人的臆猜得出的。佛家所谓的出产之前在母腹中的煎熬,均难成理。
另出胎之苦,或许会有。但是,婴孩落草,尚属懵懂,即便有苦,亦难深解,难形之于体,亦不铭之于心。用这种没有记忆、感知模糊不清的“生苦”,来说明人生即苦海,其力度稍嫌薄弱。
故曰生苦,似可略而不计。
老苦。佛家谓此苦有二:一者增长;二者灭坏。
生苦之中,也有“增长”一说,是说受胎之后在母体内的成长过程。老苦之中,所云增长,其实是衰老的过程。此所谓增长之苦,是指精力渐衰、容华不再、行动不便的苦楚,此苦是与青壮时的对比而产生的。其实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故而,若只是对比而觉此苦,亦自寻烦恼。
所谓“灭坏”,和增长相去不远,即“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可不论。
病苦。此苦佛家分之甚当。谓之身病、谓之心病。
佛家对病苦分之虽当,然论之不确。佛家之论身病、心病,将二者生生割离,似乎看不出二者的联系。病有从身而起,行之于心者;亦有自心而发,祸及于身者。凡俗之躯,身心相关,故而未有身心两不相干之理。
病苦为人生一大苦。小病小痛,人且不能受,况不治之恶疾乎?生不能,死不得,日日煎熬,身心俱痛,是苦实实难耐!
所谓心病,佛家谓之苦恼、悲哀,乃事情不顺所由。此或可谓之小苦。
死苦。所谓死苦,佛家别之为病死和横死。
病死之苦,在于死前的身体疼痛,在于死前的精神恐惧。此自然死亡。
横死指水火、刀兵、马踏、车伤、悬梁、服毒等,所谓“热血煎心”之苦。此非正常死亡。
死之可谓苦,一则在面对死亡的态度,二则在死亡的过程。
如若把生死看的透彻,视死亡为归于本宅,则心不为死所怖,死苦可减。
死亡的过程,无论病死、横死,只要短暂,苦则减少,如若漫长,则确为苦。
爱别离苦。中国有句常说的话叫“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可是,从古到今,棒打鸳鸯、劳燕分飞的悲剧从未停止上演过。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情感上的痛苦是最能让人让人肝肠寸断的。
爱别离,从字面上说,就是深深相爱却生生别离。也就是有缘分产生情感,却无缘分两厢厮守。你要这样的理解也对,只是你把佛家的爱别离缩小了。
佛家之谓“爱别离”,乃是“平常最所亲爱之人,最所好乐之物,倏然乖违离散,不得共处,心神念念恋慕忧戚”,故而云苦。
爱别离,这爱,是大爱,包括亲情之爱,爱情之爱,友情之爱;这爱,可以是人对人的,也可以是人对物的。
爱别离苦中,让人一见而联想到的,自然是相爱又相离的情人之苦。
爱而别离,可以谓之凄美。因为没有完结,没有下文而让人有想象的巨大空间,可以把现实中没有上演的情节用空想、幻想、梦想的形式演绎出来,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会朝着圆满的方向去构思。
其实,就爱情而言,爱而别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当你在柴米油盐的搅扰中面对人生的时候,许多东西就退居次要位置了。现实,有时候会把美好的物什撕得破烂不堪,现实,也会让人看见那一袭华美的袍上蠕蠕爬行的成堆成行的虱子。你愿意你曾经为之神魂颠倒,你曾经为之茶不思、饭不想,你曾经为之众叛亲离,你曾经为之陪上全部青春的情感在岁月的冲刷、在现实的琐碎中褪色、消失么?
受过爱别离苦的,就把相爱——别离珍藏着,随时翻出,细细品位,慢慢欣赏,莫为之悲,勿因之泣,要知道,没有得到的,永远是最美的。
经得此苦,方可悟得人生。佛家云苦,使众生惧。众生不经此苦,如何参的透人生,如何出离红尘?
怨憎会苦。常言说得好:“不是冤家不聚首”,可见,冥冥之中,上天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或许,你觉得这是宿命,但许多时候,现实何尝不是宿命的真实演绎。千百年来,人们一直都在对自己的生命、生活进行着总结。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叫做“夫妻是前世的冤家,父子是上辈子的仇雠”。这就是对人生的总结,你觉得对么?在我看来,自是有些道理的。
人生之中,许多事就是这样,你不愿意眼见的,他偏偏在你眼前晃荡;你朝思暮想的,他常常与你天各一方。思念、怀恋或许有些忧伤,有时默默品味,倒不失为人生一道美丽的风景。憎恶就不同了,伤身、伤心。佛家之谓“怨憎会”为凡俗之苦,是有些见地,有些眼光的。
你平常最厌恶、憎恨、怨仇的人,你当然希望永远不要见到才好。可是,人生偏偏不顺你的意,那人不但你能见到,而且常在左右,你能忍得几时?
怨憎之会,首恶者为夫妻怨憎会。鸳鸯之侣,人皆慕之,然人世间更有一种夫妻,二人如前世有宿孽:和,和不了,离,离不得。人生之苦,莫大于此。世俗之中,有种种牵绊,便是如今日之婚嫁自由,也不见得怨憎会的夫妻就能走出牢笼。所以,我以为此乃首恶。
父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