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狗无力得瘫坐在地上,眼神无光,旁边的人觉得有点不对,喊他,他也听不到,三狗只看见旁人嘴巴在朝着他张着,但听不到人家在说什么。
店家以为三狗得病了,叫人七手八脚的把三狗抬上床,大半天后,三狗才回过神来,急得想哭,却哭不出来,欲哭无泪啊。
店老板慢慢的问明白了是什么回事,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老板赶紧找人去警局里报了案;随后有两个警察也跟了过来,询问了三狗和店家一些基本情况。
在店里排查时候,发现昨晚那两个外地的挑夫不见了,店老板说这两个人一早就出门了,说要去挑货了,这个在以前都很正常,当时三狗还没醒,也不知道店里有人钱被偷了,就不可能拦住人家。
一个警察带个店员马上去北门外货场,找那两个人去了。另一个警察留在店里继续排查,也就是看看住店的人身上有多少钱,身上超过**个大洋的,肯定是怀疑对象,有这么多钱的人是不会住这么差的店的。
二来,住店的除了三狗,基本都是挑夫,都是些卖力气活的人,口袋里不可能有那么多钱的,不过确实是,留在店里的挑夫人,身上都是点铜板,连银角子都很少。
警察把所有的床铺、衣服、箩筐等都摸过去,店家的橱柜钱箱(也只有两三个大洋),房前房后都仔细查看了,甚至拿了梯子上屋顶找,都没有那些钱的踪影。
过了大半天,另一个警察才回来,说是没见到人,这样基本是怀疑那两人干的了,那也只是怀疑而已,要抓到赃款证据,人证俱在,才能结案。
只是这人海茫茫的,一下子不一定能抓到,警察记录了些情况,先回警局,说等找到钱后再到三狗学校给三狗。
也就只能这样了,三狗突然身无分文,连早饭都没有着落;怎么办?回家?是不可能的,就是饿死也不能回家,本来回家都会被父亲揍个半死,这一下子丢了这么多的钱,那还不被直接揍死啊。
再说,这钱是明月的,明月当时怕他不收,就故意说是借给他的,不管人家怎么说,这钱毕竟不是自己的,是一定要还的。
可现在,自己拿什么还?十个大洋,在当时对于一个农家来说,肯定是一笔巨款,很多农人口袋里几年都不曾会有一个大洋,全家一年的积蓄都没有这么多。
整整一个上午,三狗都仰天躺在床上,眼睛直愣愣的瞪着屋顶,一动也不动。店家可怜他,也没有催促他续床费,本来这个床费一天也不值几个钱,店老板想,就算让三狗占着一个床位吧。
早上店家还递给三狗两个馒头,可这一直到晌午了,三狗没觉得一点饿,馒头一个都没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想死的心都有了,万念俱灰啊,万念俱灰的感觉原来是这样的。
那群十几个人的本地挑夫,今天也没有走,估计还在等货,还是在等货老板;不过今天他们刻意的没有大声说闹。
看着躺在床上绝望的这个小兄弟,大家都有点可怜他,但也是爱莫能助,只是悄声的议论这个案子各种情况。
太阳渐渐西落,三狗还是一动也没动,店员想上去叫他,店家老板冲他摆了摆手,自己走了过去,坐在三狗旁边的床上,对三狗说:
“这位小兄弟,你看,你这一天都没吃东西了,你想吃点什么?我去给你弄点来。”
三狗一下子感觉没反应过来,隔了一下,才摇了摇头。
“小兄弟,我知道你难受,这毕竟不是个小数目,但你正年轻,以后的路长着呢,赚的钱何止这些啊,所以呢,你要想开点,钱财呢,再多也都是身外物,身体才是你自己的,别弄坏了,那就损失更大了。”
“……”
“唉…至于这住宿呢,你也别担心,我不会赶你走的,你放心住下来好了,要是你觉得白住白吃不好呢,可以帮我搭把手,干点小活,也就是扫扫洗洗的小事情。”
“……”
“唉……”
店老板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站起来看了看三狗,走了。
……
………………………………
50。 自寻死路
那帮挑夫在旁看着,几个人悄声的商量了会,一个有点岁数的老伯过来,坐在刚才店老板坐的位置,冲三狗说:
“我说小兄弟,不就是丢了几个鸡*毛钱吗,用不着这么想不开的,要不要跟我担蒲城担去?一起吃香的喝辣的,保准你开心过日子。”
“……”
隔了一段时间,这挑夫看起来是个粗汉子,不会说更多的劝人话,也就来来回回这几句话,见三狗一直不开口,也没有办法,静坐了一会,抽了好几筒旱烟,才默默得离开了。
……
夜幕降临,周边鼾声四起,三狗还是眼瞪瞪的望着黑乎乎的屋顶,两行眼泪悄然滑落,扪心问苍天:“这是要天绝于我吗?”
我有家,却无法回;有心爱的人,却无法见面;有兄弟,却无颜相见;我整个人就是众叛亲离;这个刚出门,就背上了巨债。
这欠着明月的钱还不了,那还有脸面再去见她?我怎么活得这么得失败啊,老天爷,你怎么不开开眼,把我给收走算了吧。
自从活在这个人世间,从小到大的,基本是苦的,就没有好过几天,以后肯定还会一样,就着一直苦下去,那又何必?还不如早死早超生,下辈子投胎到个好家庭里,过上个好日子。
罢!罢!罢!还是等到明天,出去找个地,自行了断算了。三狗尽管自怨自艾的,但既然还在做着人,良心还是要有点的,要死也不急于一时,不能死在这个客栈里,人家老板对自己那么好。
自己虽然可以一死了之,但肯定会给人家带来很多麻烦,官府查个不休是一说,就是单单死了个人在这店里,这住宿的生意就别想做了,哪还有人敢睡进来啊。
下定了决心,三狗反而什么都放下了,一会就睡得香甜,一夜无梦。
一觉醒来,三狗稍微收拾了下自己,默默得起来走出店门,毕竟是这一天一夜没吃半点东西,眼睛发黑,腿脚发软,绊在门槛上一个踉跄,差点一个跟头摔在门口的马路上。
店老板跑出来问他去哪里,三狗只是感激得朝这个好心人摇了摇头,说声谢谢老板了,我要回家了,店老板问,你家在哪?我找个人送你回家;三狗摇了摇头说,不用,我自己走,不远。
店老板顺手抓了两个新鲜馒头,塞给三狗,说,路上吃点东西,你昨天一天都没吃东西,会饿坏了,也走不动路的。三狗觉得自己是将死之人了,就不浪费这粮食了,再说,尽管肚子很饿,可就是没有胃口吃。
这时,旁边来了个挑夫,一把抓过店老板的馒头,冲老板摆了摆头使了个眼色,店老板只得一边往回退一边说:“小兄弟,那你一路好走啊,保重身体呐……”
三狗头没回扬了扬手,算是告别了这个好心的店老板了,心里默念:“但愿菩萨能保佑你这个好心人,一辈子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也希望你能早日发财,过上好日子。”
也算是告别了这个倒霉的地方,不过现在,已经无所谓倒霉不倒霉了,只能怪自己大意,不能怪别人的地方。
唉,也无所谓大意不大意了,一切都将随风飘散了,如昨天下午学校门口马路上的细小飞尘一样了,飘到哪,就算那。
炎夏的早晨,太阳出来的特别早特别快,一下子就把一些晨雾晒的无踪无影的,前面就是北门的护城河,时间比较早,路上没几个人,正好啊。
想着自己水性很不错,估计跳入水中一时半会死不了,三狗就在路边找了半圈,找到一个大石头,这样就可以抱着大石头跳入护城河里不放,马上就能沉到底了。
想想万一自己憋不住松手了呢?三狗就把上衣给脱了下来,绑着大石头,手伸进去绕了个死结,这样就挣脱不了。
准备好后,三狗坐在旁边,心里默念了下亲人朋友,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母亲,接着父亲,弟弟妹妹爷爷奶奶,明月明诚守城等等…哎呀,不能再想了,再想心就软了。
下定决心,起身抱那个石头,可这还一下子抱不起来;不对啊,以前这么大的石头,自己是能抱得起来的啊,今天怎么了,手脚发软使不上力,应该是饿的。
抱不动,三狗就推着石头滚,正要把石头滚到护城河岸边时候,肩头一把被人抓了回来,感觉那力气巨大无比,整个人被一把抓翻在马路上,还没看清是谁干的,接着屁股又挨了人家的一脚,耳边传来一阵叫骂声:
“马拉个巴子,年纪轻轻的,就寻死寻活的,我让你去死…我让你去死……看我打不死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
原来这人是刚刚在客栈门口冲店老板使眼色的那个挑夫汉子,三狗那时候一门心思寻死,哪里会注意得到,肯定也不会注意一路上后面一直跟着个他。
那汉子一顿劈头盖脸的打骂,三狗最后的力都在搬运大石头时候用完了,也无力反抗,只得躺在马路上一动也不动,任人家打骂。
躺在地上的三狗,眼睛刚好被一束阳光刺中,顿时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身体一轻,好像飞在半空中了,真的和那飞尘一样,随意飘荡在空中,非常的惬意舒服……
不知道过了多久,三狗感觉是被自己呛得睁开了眼睛的,极不情愿的离开了那种舒服感觉,睁开眼,发现自己又回到了那家客栈那个床位上,几个挑夫围在旁边,高兴得喊道:
“醒来了,醒来了……”
“没事了,没事了……”
原来,那个挑夫汉子发现三狗躺地上好像没有知觉了,不对啊,自己下手有多轻重,自己是很清楚的啊,是不可能会把这小后生打成这样子啊。
一摸三狗的胸口,还好,还是热的,鼻子还是有气息出入的。不能再打了,估计这孩子是给晕过去了,赶紧解了石头的衣服,一把把三狗背了回客栈。
客栈里的人一看,忙围上来,七手八脚把三狗搬到床上去,七嘴八舌的问那汉子,乱成一团,好在店老板赶紧过来,一看就知道没什么大事情了。
就吩咐人端了碗米汤来,叫人一边掐三狗的人中,一边掐开嘴巴,慢慢的勺了些米汤灌进去,也不知道三狗是给掐人中掐醒的,还是被米汤呛醒的,反正就这样醒过来了。
………………………………
51。 挑夫队伍
发现自己被人救回到原来的地方,三狗觉得羞愧难当,但肚子饿得实在是难受,像一把火烧着的一样难受,嘴巴不由自主的贪婪的喝着米汤。
肚子有了东西,精神就慢慢好了起来,身体也慢慢的恢复过来,尽管活过来的感觉是如此的好,但三狗还是一下子没有转回弯来,双眼无神,整个人颓唐的瘫在床上,不愿动。
旁人一再问他:“你这孩子,家里是哪里的?我们给你送回家去,你这样子,是不能一个人在外面的。”
三狗即使内心极为感谢他们的好意,但嘴巴子就是不愿张口,不愿意说话,觉得整个人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不想想。
三狗这幅鸟样,气得那个救他的汉子,一把抓住三狗的衣服领口,把三狗给提溜了起来,把三狗顶在墙上,让靠着墙坐着;冲三狗骂道:
“你个狗日的,不识好人心,要死,给我滚回你的家里死去,别死在这里,谁给你收尸下葬?”
三狗眼睛微闭着,一言不发。
“你别跟我装蒜,不就是丢了几个钱吗,那几个钱算什么啊,你的命就值那几个钱?你的命也太贱了吧,我呸!”
“……”
“行,你牛。我告诉你,你要想死还可以去死,这回,我啥也不拦着你,我只告诉你,你他妈的就是一个孬种,有种的,给我起来,出去找活干,把丢了的钱给赚回来,那才是条汉子。”
“……”
“你他妈的是个有手有脚的后生了,自己还不能赚钱养自己啊?你看看,你看看外面,那些个手脚残废的乞丐,人家都能自己讨饭养活自己,你一个手脚健全的后生,为啥就不能?”
“……”
“还好意思寻死寻活的,我告诉你,你就是死了,我也看不起你,你就是个孬种。”
“……”
“好了,我也不多说了,我们马上就要去挑货了,你要是有种,就起来跟我们走,只要辛苦点,熬过去,保准你能赚回丢的钱;你要是没种,咱们就到这一步,你想怎样就怎样,我也不拦着你,我他妈的也没有时间陪着你。”
说完,就开始招呼大家拾掇拾掇,挑上空箩筐,去北门外的货场挑货去了,人家货老板已经派人过来催了,说货已经到了好一会儿了,问还做不做这趟生意。
正当大家前脚刚出客栈的门槛,忽然听到后面的三狗,一个翻身下来,一膝盖跪在大厅里,对那个汉子喊道:
“叔,你等一下,我三狗今天给你磕头了,谢谢你的救命大恩。”
那汉子转身看着三狗,也没有半点过来的意思,挑着箩筐就站在那不动,三狗连磕几个响头,站起来,转身抓起两个馒头,狠命的一口咬下去,哑着嗓子,对汉子说到:
“叔,你要是不嫌弃我,就带上我吧,我跟着你”
……
救三狗性命的挑夫汉子叫“乌牛牯”,一般都叫“牛牯”,皮肤黑,所以显老,才二十多岁,三狗以为是跟自己父亲差不多岁数的,叫“叔”。
结果惹得大伙一阵笑,不过这笑也不是全因这个,也觉得三狗这孩子有救了,发自肺腑的开心。
牛牯对着三狗一招手,只说一个字“走!”,就转身带着大家去挑货了;三狗转身对客栈的店老板千恩万谢后,急着一路小跑才追上牛牯他们一伙。
牛牯是这伙挑夫的头,让货老板多拿出一副箩筐给三狗,跟着大家一起挑;三狗第一次挑货,运气不错,这次的货是茶叶。
茶叶干松,不能硬压,所以一担茶叶不是很重,牛牯看三狗是第一次担,还少放了两包,所以三狗这一担,加蒙上防雨的油布,估计也就是六七十斤。
大伙儿挑上后,一路往北走,出白鹤畈,到三十三都(下溪)南山,再转向东经三十五都(吴村),往三十六都(排山)方向去,牛牯说,争取午饭前赶到三十九都(社后)的灵鹫寺,下午赶一赶,到晚上估计就能到江山的凤林渡口了。
老李头(昨天傍晚到三狗床边劝三狗的那个老伯),看三狗一人默默地挑着担,走在最后面,就过去跟三狗一起,一边挑着担,一边找着话说:
“后生,你叫三狗啊?”
“嗟哎(是的),这个伯,好啊”
“大家都叫我老李头”
“老李伯”
“这孩子,这么礼貌啊”,“你家哪里的?”
“罗城七都的”
“罗城那条路,我们有时候也会走的”
“我听说过的,走六石岩是不是?”
“是啊,去江山廿八都的那座山,七上八下啊”
“?……”
“大门岭啊,上山七里路,下山八里路;担浦城担最难走的一条路了”
“老李伯,你知道的真多”
老李头难得被一夸,兴致上来,就跟三狗说着沿路的古记(古迹、传说等),话说这白鹤畈啊,是八仙里的吕洞宾在西山修炼时候,跟着来的两只白鹤,飞出来,到对面畈上偷吃稻子。
由于被当地百姓上门告状,这两只白鹤,就被吕洞宾罚责永守这片田畈,所以叫白鹤畈,听说运气好的时候,还能似乎看见白鹤翩翩呢,三狗以前只是看见几只白鹭在畈上飞过,白鹤倒是一次也没看见过。
“是啊,传说西山学校里还有个吕仙亭,只是我没有看见”,三狗忍不住接了句话。
“哦,你进去过西山学校?那里可是出才子的地方啊,你是在哪念书?”
“是的”,三狗不好隐瞒什么,只好照实回答,估计昨天那两个办案的警察在客栈里问三狗学校时候,老李头没听见。
“你看看,文曲星下凡了,怪不得那么有礼貌,我说呢。”
旁边的一个跟三狗差不多大的小后生,大家叫他“四毛”,凑了过来,冲老李头笑说着:“老李头,让你儿子也考个西山学校,那你就是文曲星他爹了。”
旁人一阵哄笑,老李头冲四毛骂道:“你个死四毛,你怎么不去考一个?我告诉你啊,人家三狗是西山学校的才子呢,以后得对人家斯文点……”
“老李伯,你别夸我了,我落得这副田地,就不讲什么过去了。”三狗歉意的说道。
“好,好,我不问你过去的事”
“……”
………………………………
52。 行家里手
闷头走了一程,过了一片甘蔗林后,三狗觉得那样断了老李头的话,不是很好,人家主动过来找我说话,不能这么白了人家的(抢白、打断别人的话),于是就反过来找老李头问话:
“老李伯,这个茶叶是哪里的啊?运到哪里去啊?”
看来这个老李头真的是喜欢跟人聊天,也许也是路途遥远,一路上说说笑笑,可以减轻下担子的重负,日子也过得快一点。
他一说起这个货物啊茶叶啊什么的,头头是道的,说:
“这个茶叶啊,可讲究了,叫悟峰云雾茶,看起来像绿绿的莲子芯,不像我们广丰其他的手工茶,粗枝大叶的没卖相”。
“是啊,这个我知道,我们家自己做的茶叶,是没有这个茶叶好看”。
“这个茶啊,不单单好看,还好喝耐喝,香啊,泡几道都不淡;以前还作为贡品上贡给朝廷呢”。
“这么厉害啊”
“可不是呢,我跟你说啊,当年我们江右商帮(赣商帮会,以赣东、赣北为主,类似晋商徽商)主要是靠茶叶、瓷器起家的…江右商帮你知道吗?”
“我听说过的,听我们历史老师说,在清朝时候咱们这几个省的货物都去鄱阳湖,走赣江向南到广东,再运到广州出国的。
那个时候我们的江右商帮就很发达;后来鸦片战争,五口通商,上海也成了出货到外国的地方。
大家就不用经过鄱阳湖走了,连我们都要向浙江运货,到上海去。所以,这个江右商帮就慢慢不行了。”
大家聊得起劲,三狗也难得兴致上来掉一掉书袋子卖弄下,惹得老李头感叹不已,说有知识的人就是不一样。
但知识归知识,生活归生活,三狗还是不明白,这个货物为什么要用人来挑,人又累运的也不多,为什么不用马帮?不用水路运?还有铁路,听老师说,今年年初(1934年)杭州到玉山的铁路已经开通了。
这个老李头就有发言权了,说,我们这边运出去的货物都是薄利,用马帮拉确实是一次可以拉很多,但太惹眼了,很容易被土匪路霸抢掉的,连马带货一起抢,而且养马的成本风险也很大。
二是马帮一大伙的,不能走山沟沟旮旯路,这个偷逃厘金(税收)很难,人挑的,在深山里三转两转就逃过了厘卡(收税点),你不知道啊,这一路厘卡多如牛毛啊,收厘金收死你。
水路一般运木材毛竹等,扎成木排和竹排,在涨端午水时候,从山上放排下来,从丰溪河到信江,一般在铅山的河口镇交货,然后沿着水路到鄱阳湖。水路虽然不费力,但走的不快,而且逃不了厘金,人家在水面上一卡,你必须得要经过,乖乖得交厘金。
铁路火车我不太清楚,听说人都拉不完,肯定就不拉货了,拉人肯定更赚钱了,还有这用火车运,怎么个偷逃厘金啊?
特别是这三年来(1931…1934),我们这里自己做的货物,都在降价,我也不知道是这到底是怎么了,你看茶叶跌了一半多,米跌了近一半,茧丝跌了一半多,这是要了我们在土里刨食的人的命啊。
你看我这把年纪的,本来在家种田好好的,结果辛苦一年,到头还自己贴进去,还不如出来担浦城担了,可那知道,这几年担浦城担也赚不了啥了,图点糊口的,唉!……
三狗若有所思:“货物跌了这么多,所以货老板就只能找我们的贱劳动力挑了,省钱”。
“我说嘛,读书人就是不一样,一点就通”。
“那我们的茶叶、稻米、茧丝等为什么会跌价那么多啊?”,三狗还是不解。
“这个我也不清楚,这几年也不是丰收年啊,而且都是大旱大灾的年头啊,你看,今年保准又是个大旱年,这日头毒辣的……按理说,收成少了,应该是涨的啊?”
“这个都还不明白啊,洋货太便宜了,大家都买洋货去了,我们的土货没什么人要,肯定是要跌价啰”,旁边的秀才,忍不住插了句嘴。
秀才当然是外号,但他一看就像个秀才,眉清目秀的,还带有点书香气的,听大家说,秀才小时候家境可好了,也读过私塾,可惜好好的一个大家业被老爹赌博给败光了。
要活命,只好出来找活干了;还好,正从小娇生惯养的秀才,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