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乎所有的裸露阵地都被毁掉了,机枪巢也夷为平地,好在是机枪马上转移到掩体里去了,只是人员伤亡了不少。
本来是二百多人的超级加强连,现在一下子就损失了四分之一的人,有五十来人被炸死炸伤得失去战斗力。
剩下的一百多人,不是有轻伤,就是心有余悸,我去,第一次领教了鬼子的凶残,面都还没见上一个,就损失了这么多人。
这种仗,很多云南老兵,也都是第一次碰到,大家回过头来,才发觉谭毅中事前拼命鼓动大家要挖深一点再挖深一点,是多么的正确啊,可惜大家还不太听他的。
俱往矣,不计较。谭毅中现在也没有时间来计较,按照以前和鬼子作战得出的经验,现在炮声一结束,鬼子马上就要开始冲锋了。
“起来,快点!…你这死猪,动作快点…不想死的,就赶紧起来…”
此时的谭毅中,一改之前在八连里的谦谦君子样子,对着被泥土压在壕沟里的士兵们,连拉带踢的,嘴巴里不断地叫喊着,叫骂着,像催命鬼一样,催着大家赶紧起来。
此时的阵地前,还是硝烟弥漫着,但从轰隆隆的声音听来,鬼子的坦克就要来了,这帮死猪还窝在壕沟里瑟瑟发抖,真是要气死谭毅中了。
好在段连长还算是个见过一些世面的老兵,深知谭毅中的疯狂是为了啥,他对手下的兵,更是不客气,操起一支步枪,不停地用枪托击打着死躺在地上不肯起来的兄弟。
有的连砸好几枪托都没见反应,自然是被炸死了或是震死了,段连长现在也没有功夫去管这些死去的兄弟,只得含着眼泪,更是变本加厉地对付那些还活着的兵。
一百多个兄弟,终于在两个连长穷凶极恶催促下,纷纷爬了起来,步兵马上抢占阵地,用工兵铲飞快地挖开浮土,勉强挖出一个可以藏身的散兵坑,把自己给塞了进去。
那些机枪兵们,连爬带滚地把轻重机枪给拖了出来,找到还有点模样的机枪巢,把机枪给支了起来。
鬼子炮轰之前,阵地左右两边的特重机枪巢,谭毅中带着他们做了些伪装,没有被鬼子炸得很厉害。
………………………………
585。 法造哈奇开斯重机枪
阵地前沿,浓浓的硝烟,慢慢地被北方原野的春风给吹散开了一些,深深折磨着谭毅中神经的鬼子坦克车声音,轰隆隆地逼近了,连铁王八的壳子也慢慢清晰可辨了。
谭毅中身边的战友,伤亡率除了被大炮轰击之后,就是鬼子的坦克铁王八了,大伙对鬼子的坦克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
在基层连队里,缺少重武器,缺少能击打坦克的武器,只能用人身去扛,每次炸掉鬼子一辆坦克,都要损失好多个兄弟的性命。
现在,这嚣张的鬼子坦克,又耀武扬威地开了过来,而且还不止二三辆,一字排开,很好算,一眼过去,多达六辆,我的乖乖。
谭毅中有点绝望地望着鬼子的坦克,心想,这个新到战场的云南兵连,估计这次要栽个大跟头了。
正想着段连长还不命令手下去炸鬼子坦克时候,身边的段连长却胸有成竹地拍了拍谭毅中的肩膀:
“兄弟,这次来看我们的。”
“一排和二排,你们的重机枪班准备开始给我打,先把鬼子的坦克给搞定了。”
段连长冲着手下左右两个阵地的排长嚷嚷着,说着一口让谭毅中完全听不懂的土话,不过从段连长跟谭毅中解释中看来,人家确实有一套。
只听到一阵“咯咯哒”的重机枪叫声中,鬼子的坦克不断被射中,而且这个射中,不想之前的机枪弹,只是射中而已,打不进去,现在的射中,是结结实实的射进去了的。
鬼子的坦克,马上就有好几辆被打得动弹不得,有一辆估计是驾驶兵被射伤了,坦克在歪歪扭扭地蛇形着,身子一歪,斜翻在一个壕沟里,动弹不得。
有一辆却在原地打转,应该是一边的履带给打断了,进退不得,只能在原地打着转转,其他的几辆坦克一见,吓得急忙掉过头去,慌张地逃跑。
有一辆来不及掉头,赶紧加大马力后退,不但把身后的自己步兵给碾死了几个,还一屁股撞在了后面一辆坦克身上去,两辆都给撞伤了,停滞不前。
谭毅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去,这是真的是他们云南仔事先吹嘘的反坦克神器吗?
之前八连连长老段拉着谭毅中下到班排去参观,指着几挺样式又大又笨重的机枪,自豪地说:
“老谭,这可是我们的宝贝,打坦克的神器,一打一个穿。”
老谭不以为然,以为是老段在吹牛皮,鬼子的坦克他又不是没见过,目前除了炮能打坦克外。
老谭在宝华山时候,听牛牯说起过口径20的苏罗通机关炮打飞机很厉害,人家那炮兵说拿这个来打坦克,非常好用。
等于拿高射机关炮来平射,打坦克了,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很厉害了。只是老谭没有见识过。
当然,如果有口径37的战车防御炮,那面对鬼子的坦克,也是很轻松的,这个老谭见过,在临沂时候,59军就拿这个来打过鬼子的坦克。
阵地上只要一想起战防炮的炮声,鬼子的坦克就如丧考妣,不是马上就溜之大吉的,就是几辆一起拼命朝着战防炮对轰,不把战防炮搞死,誓不理会其他的东西。
至于能打坦克的枪,只有民二四重机枪的穿甲弹,而且还必须在有效的射程里,效果还一般般。
所以,听到老段说,机枪子弹能把坦克打穿的,肯定是大话了,只是碍着都是“有身份”的人,不好意思当面拆穿,就打个哈哈过去就算了。
可现在,百闻不如一见,老段说的法制哈奇开斯真的有如此神奇,真的能一枪就干穿鬼子的坦克,老谭算是开了一次眼界了。
这种法造哈奇开斯式重机枪,属于世界上第一种可靠的气冷式机枪,最大口径达到132之大,威力巨大,射程可达惊人的3500米,有效射程也可达2000米左右。
只是导气式机枪散热性并不十分理想,导致其必须使用重枪管,使得哈奇开斯机枪比水冷的马克沁机枪还要笨重。
而且由于其供弹采用弹板供弹,出于子弹重量原因弹板不能超过三十发子弹,严重影响火力持续性,后来改制成弹链供弹,可接250发子弹,好了很多。
其实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就是源自哈奇开斯机枪的构造,加以改造而成的,其气冷式散热片。
以及低射速400发分钟,实际射速也就200发左右每分钟导致的射击声咯咯哒的。
很像下蛋老母鸡的叫声,中就叫九二式重机为鸡脖子,其缺点和优点和哈奇开斯如出一辙。
当然抠门的日军,为了节省原料,直接把九二重机变成了哈奇开斯的缩小版或是减低版,射程只能到800米,子弹口径也只是77的。
但这种重机枪枪名副其实的很重,一般都在一百斤以上,开枪时候枪管震动及跳起来的幅度很所以稳定性很好。
加上射速慢,击锤、枪机、复进器等工作零件转换速度不快,对枪体抖动不大,所以子弹的精度很高。
听说日军试射时射手在二百米上上靶率为七成,这在机枪射手里,算是一个非常恐怖的精度了。
老谭他们之前的阵地,只要被日军九二重机的一压制,那子弹就擦着胸墙上沿位置,往大家的头顶几公分处直飞,真的被压得不敢抬头,太厉害了。
同时因为这些优点,机枪产生热量相对比较少,对散热要求不是很高,不需要马克沁水机枪需要那么多的水,经常要加水,只需要散热片就可以了。
而且机枪的磨损比较低,不太容易坏掉,维修起来也比较简单。
但是九二重机枪也有缺点,就是射速慢、射程不远、子弹动能没有水机枪大,和马克沁及民二四对射,会处于劣势。
但这只是日军改造出来的九二重机,人家法造哈奇开斯重机枪,可没有像小日本那么抠门,单是132的子弹,已经是目前战场上最大的枪弹了,在往上就是20的苏罗通炮了。
整个枪重达几百斤,比一门小炮还重,好在是机枪巢做在阵地边缘,隐蔽得很好,上面用木头和沙袋盖起,再铺上草,甚至种上菜。
所以,不需要在鬼子大炮后,马上叫人拉上来,时间上不允许。
7
………………………………
586。 云南大枪
像哈奇开斯重机枪这么先进的武器,本来是轮不到八连有的,三营也只有机炮连里有四挺,这次老段死缠烂打,跟营长要了半个机炮连,专门打鬼子的坦克。
就算是营里的机炮连有,也让谭毅中咂舌不已,这么好的装备,太牛了,估计连小日本都要眼红了。
其实鬼子除了飞机大炮坦克外,其他的轻武器不一定有中国军的精锐部队好,特别是步机枪这一类的武器。
现在云南兵有这么牛的大枪(他们管哈奇开斯重机枪为大枪),连中国军的精锐都望尘莫及了。
这种大枪如果加装个瞄准器,就直接成高射机枪了,可以拿来打飞机了,只是机炮连没有这么做。
毕竟只有两杆大枪,没有形成高射阵地的交叉火力,还有是子弹不是很多,所以,最好不要去惹飞机。
一旦让飞机发现了,就会蜂拥而至,不扒掉这个眼中钉不会罢休的,不管什么部队,首先打击的一般都是威胁到自己的目标。
只有把威胁到自己生存的目标搞定了,自己安全了,才会有心思去打别的目标。
听说184师用这个大枪打下来鬼子的观察气球后,他们的大枪阵地不久就被鬼子的飞机给炸得一塌糊涂,幸好大家在鬼子飞机飞来之前,就转移了大枪。
现在大枪虽然射速慢,但耐不住精度高,子弹粗,力度够,就是粗暴有力地干,干得鬼子坦克翔都出来了。
六辆坦克最后只逃走了一辆,这一辆还误伤碾死了好几个鬼子步兵,车长估计回去后,会被上级用指挥刀给劈死了。
其他五辆坦克当场就被击穿了二辆,剩下的三辆,有两辆撞在一起不动了,另外一辆刚好掉过头,屁股就被干了几大枪,菊花都被爆了,当场就趴下了。
鬼子坦克有的动不了,有的满地打转或是翻车等,只要没跑,都在云南大枪的精准补射后,里面的坦克兵大部分被打死了。
太牛了,太残暴了,隔着这么厚的保护钢板,也能击穿,打死里面的人;好一个“操破鬼子的金刚不坏之身”,这是老段说的原话。
鬼子坦克一跑,露在后面的鬼子步兵,马上就成了守军机枪步枪的靶子,就算是鬼子马上趴地上,毕竟不是壕沟有胸墙来保护的,所以不断有鬼子中枪。
鬼子一看不行了,后面的九二重机马上就像老母鸡一样咯咯叫了起来了,要来压制守军的火力。
就等着你老母鸡叫了,云南大枪操完鬼子坦克后,意犹未尽啊,一看有鬼子的九二重机,这不是自家孙子吗?
机炮连的兄弟们称日军九二重机为孙子,确实是,前面有提过,日军的九二重机是模仿哈奇开斯重机枪仿造的,而且还是缩小版和减少版。
孙子遇见大爷,也敢露脸撒欢,简直是不要命了,云南大枪又开始开枪了,这一次,只有几个连射,就把鬼子的九二重机给干翻了。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13。2的子弹,实在是太粗暴了,这种高射机枪打平射的,鬼子的九二重机被打中了,一下子整个枪架都被打散架了,何况后面的机枪兵。
那小酒杯一样大小的弹头,只要是人,一旦被打中,手来的手断,脚来的脚断,打中腹部,马上就成一个碗口般的大洞,打中头部的,得,马上爆了,成无头尸体了。
鬼子每挺重机枪配有一个主射手,一个副射手或是观察兵,一个弹药兵,还有后面几个步枪手作为保护兵的,一个弧形战壕的机枪巢里,多的时候有一个班十来个人。
鬼子两个九二重机的机枪巢,一时间,顿时成了人间地狱。
在云南大枪13。2的粗子弹连射爆击下,一阵阵血雾腾起,断手断脚乱飞,成了一具具残破不堪的尸体,在缓缓地抽搐着,蠕动着,惨不忍睹。
太残暴了,鬼子受不了,马上动用迫击炮来轰云南大枪,在一长一短的校正弹后,鬼子的迫击炮弹准确地打到了云南大枪的机枪巢上面来。
好在事先有准备,不是裸露的机枪巢,而是地堡式的堡垒机枪巢。
鬼子的迫击炮是曲射炮,只能把炮弹打在机枪巢掩体的顶端,除了一点微微的震动外,云南大枪毛都不会掉一根。
“云南大枪”是谭毅中自己给哈奇开斯重机枪取名的,当然也只是在心里面说说而已,因为云南兵不喜欢这个名字。
这个要追溯到清末民初时期西南地区部队的糜烂了,当时云南、贵州,甚至是四川和广西这些地方兵,由于鸦片在军中盛行,大量的士兵染上毒瘾,毫无战斗力。
这些兵被称为双枪兵,一手步枪,一手烟枪,整天抱着抽鸦片的烟枪,腾云驾雾,被百姓也称为大枪兵。
民国后,各地军阀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西南地区这些省份的鸦片兵大量被清退,军风慢慢好转。
但作为当地兵,还是不愿意被人揭开这个不好见人的伤疤的,那是代表着糜烂和战斗力低下的说法,换谁都不愿意被这么说。
但在谭毅中这里,他认为云南大枪是个非常准确而通俗的名字,当然他也知道西南部队那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也就没有把这个云南大枪的名字叫出来。
现在鬼子的迫击炮和云南大枪干起来了,双方互相都奈何不了,因为迫击炮是曲射炮,狡猾的鬼子把迫击炮阵地修在壕沟底下,不露头。
云南大枪的子弹虽然残暴无比,但它无法拐弯啊,只能打平面上的目标,打不到壕沟底下的迫击炮。
但鬼子的迫击炮就能打得到云南大枪的机枪巢,只不过是有掩体掩护的,但时间一长,也经不起大量的炮弹在轰击。
不能让自己的大枪这么被欺负啊,八连连长老段向三营长老王申请机炮连的迫击炮,气得老王一顿牢骚:
“你这个老段,你来做我的营长好不好,营里就这么点好东西,天天被你惦记着,总有一天,家都会给你败掉的,你个败家子儿。”
骂归骂,迫击炮还是得要发出去的,因为云南大枪也是他老王的心头肉啊,心肝宝贝啊,舍不得它掉一根毛的。
机炮连几乎把整个连都搬过来了,现在机炮连连长老沐也跟着过来了,一听老段说他的两杆大枪,被鬼子的迫击炮欺压着,沐连长就坐不住了,一同赶过来了。
………………………………
587。 藏龙卧虎的云南部队
机炮连连长沐连芳,本来是个打炮高手,这里说的是打迫击炮的高手,当年在云南讲武堂(云南部队的军校),说是两炮定江山的人物。
也就是说,不管什么目标,只要是迫击炮的射程之内的,只要他能看得到,哪怕是看到对方的炮弹轨迹,也就能两炮,打到目标。
这就厉害了,很多迫击炮的炮手,一般都要一左一右或是一前一后的校正炮后,才能勉强击中目标,而且这还是在风平浪静的训练场上的结果。
大部分人因为战场上各种因素干扰,很难在第三发炮弹命中,除了极个别的天才之外。
正常情况下,玩炮高手,一般多少有点天才的东西在里面,何况在那个人才极度缺乏的年代里。
因为之前有提过迫击炮的特点,作为没有膛线的曲射炮,准度是极其难以掌握的。
加上地面的平整度,以及炮火纷飞子弹四溅的恶劣环境里,炮手很难做到和训练场一样冷静而悠闲。
这个很讲究一种感觉,也就是操炮的感觉,需要长期的操炮和打炮,打出来的感觉。
而老沐就是这么一个人,他的天才被教官(以后的老上司)赏识了,就敞开了怀给老沐喂炮弹来训练。
人说一个神枪手是子弹喂出来的,一个神炮手,也差不多是炮弹给喂出来的,反正他们云南部队有钱,当年种鸦片可赚了不少钱。
云南军阀大佬们,拿着这些钱和边界上的外国殖民统治者法国佬做黑市交易,买了不少好东西过来,其中云南大枪也是跟他们买来的。
至于迫击炮,大家都说好,云南大佬们自然是不会放过的,不但迫击炮,而且连配套的炮弹,都是按十个基数买的,感觉他们花钱不心疼的样子一样。
迫击炮炮弹一般一个基数是一百发左右,十个基数就是一千发了,我的乖乖,太富有了,这个在抗战时期,绝对是富得流油的大财主配置了。
就连中央军精锐部队,一门迫击炮炮弹最多是一个基数配置,大部分是半个基数的。
而地方穷部队的,不要说有几个炮弹,就是连炮,都很少见了,有一两门迫击炮,估计就能横行霸道一方了。
所以,老沐就是在这么背景下成长出来的一个操炮高手的,他自己都不知道有打了多少炮弹了,随便估计下,都比人家一个炮连(正常是六门迫击炮)打的炮还要多。
所以,不管什么迫击炮,只要一上老沐的手,一般都能玩出个有模有样出来,一通百通。
现在老沐更为担心的是他那两杆大枪,这可不单单是他的心头肉,也是营长的心肝宝贝,云南60军虽然家底厚,但也不能这么败家的,不然会被上司给骂死的。
等老沐到了八连的阵地后,发现那两杆大枪现在是不得不偶尔开上一两枪,来震慑鬼子的轻重机枪,鬼子机枪被打得怕了,现在都不敢露头了。
倒是鬼子的迫击炮,不停地轰击这两杆大枪的掩体,对面应该是一个鬼子的中队,有九二重机和迫击炮,却没有步兵炮,一般到大队,就会装备步兵炮了。
面对云南兵的阔绰,鬼子则是更为富豪了,为了打中国军一个营的守卫阵地(三营八连负责正面防务,九连侧后保护,七连作为预备队。),就动用了这么多的东西。
像那些重炮、飞机航弹、甚至是五六辆坦克一齐上等等,都不是中国军所能奢望的,怎么可能,就是到了集团军,也没有这么恐怖的进攻配置。
不过鬼子的人比较少,所以比较金贵,每次前奏都玩得很溜,雷声大雨点也大,但到了派人出来真刀真枪地干时候,经常是一个小队或是中队的进攻,很少有大队级别的。
幸好不是大队,鬼子的步兵大队一般装备了步兵炮,要是搬来了步兵炮,那八连这两个大枪的掩体,没几炮就会给步炮给轰掉了。
而且一般的鬼子中队虽然可以呼叫飞机大炮,但大部分的日军底层军官,都不愿意这么做,一来是显得自己儒弱,二来不显自己的功劳。
所以,大部分的日军底层军官,都喜欢自己闷声去进攻,能用步兵打下来的,坚决不去呼叫后方大炮来抢功劳,呼叫飞机更是不可能了,因为中间批复的环节太烦人了。
受军官的影响,日军步兵也是如此,个个都以为自己是帝国英雄,加上身上有千人缝护身符什么的,嚣张得不可一世。
现在看到中国军的大枪稍微被迫击炮压制了下,又开始了步兵分组呈散兵阵型,向前移动了,目标就是两杆大枪的掩体。
鬼子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先搞掉守军的两杆大枪,然后用轻重机枪来压制守军的步兵,一旦守军的机枪敢对射,就用迫击炮搞掉。
鬼子的算盘打得很精,可人家云南老兵段连长,也不是吃素的,人家也是从底层混上来的,没有两把刷子,还能服得了超级加强连的二百多人。
因为这两杆大枪是跟营部机炮连借来的,借来的东西,就要更加的爱惜,这可是农村人祖祖辈辈的习惯。
老段明面上只是把两杆大枪放在左右阵地边缘上,只是修了掩体做保护,实则不然,而是利用这两杆大枪做文章。
把这两个大枪的掩体作为战术支撑点,以此为中心,在两边都部署了多个散兵坑,做纵深保护,还有在掩体后面挖了交通壕,随时撤离大枪。
大枪掩体的前面,也埋设了一些地雷,甚至反坦克地雷也有,掩体后面,也有轻机枪的临时阵地。
几挺班用机枪,类似游骑兵一样,游离于大枪掩体的后面呈扇形来保护大枪前面的阵地。
老段的这么一摆,让谭毅中心生钦佩,不愧是个老油子连长,知道怎么合理搭配火力及人力资源的。
而且把阵地设计得很贼,知道大枪一旦开火,打掉鬼子的坦克后,马上就会成为出头鸟,引起鬼子的极大注意。
索性就利用两杆大枪来做诱饵,诱使鬼子如同飞蛾一样,扑进精心设计的火力圈内,扑火送死。
现在鬼子的步兵,就如同飞蛾一样,没了命似的往这个火力圈里钻,不断地被大枪掩体周边的守军用步机枪射杀。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