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玄黄天际-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偶尔也会轻轻叹气。

    今晚夜色阴沉,月黑风高,山村一片寂静。若不是特意居心叵测地靠近某些人家的窗下静听,入耳的便只有自然万籁之声。

    沉沉夜色,迷雾梯田,有蛙叫虫鸣,好一番祥和宁静的气象。

    临近夜半,那一片祥和的山坡田野,突然开始微微震颤。只是并无明显生息,所以睡着的人,感觉不到;依然醒着的人,就算微微有些感觉,却舍不得离开温软在怀的被窝,出来查看究竟。

    沉闷的马蹄声如一阵风刮进村中,瞬息间已将村子四面团团包围。

    百余人家,依然没有一家亮灯。

    黑色骑兵将村寨重重包围之后,山乡再次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奇怪的是,自始至终,村中无一犬吠鸡鸣。显然早已有人动过手脚。

    腰挎阔剑的将军,骑着高头大马,峭立在寨门的木牌坊下,静静等候。

    黑沉沉的巷子中,出现了一个道袍身影,那身影看似不徐不疾地往将军立马之处行来,十余丈的距离,却是眨眼即至;正是这两日在族长家中作客的太一教道人。

    道人的地位,显然极为尊崇。虽然戎装不便,高头大马的将军,仍然在马上对着道人抱拳行礼,并发出一段心念之语:“护教军主将常一问,见过上仙。”

    这灰袍道人,正是悲天剑出世,引发天地异象时,站在鸿蒙山天师身后的行者王璟。

    王璟没有还礼,因为没有必要。虽然他本性斯文,不喜招摇,但身份地位使然,他也不能逾矩。

    太一道教的玄黄天下,等级明朗,礼规历来森严。

    “东西在族长家中,我已经暗查三日,气息浓郁,断不会错。”王璟向常一问和他身后的阵符师荀真发来一道神念道,“村中人人擅于剑道,高手不少;族长修为,不在六境修士之下,练气士的底子;只不过数百年无争斗,战力有限。全族老少,也都在寨中,今晚并无遗漏。”

    交代完事情的鸿蒙山行者,便飘身而去,在寨外梯田之中一处突出的小山包上坐下。

    接下来将要出现的场景,五百年前他目睹过数次,如今五百年过去了,依然会觉得心神不宁,恶心想呕。“看来师尊每每说我道行绝世,却修心不行,都是醍醐灌顶之语,只可惜学生愚鲁,始终未能超脱开悟。”

    四道黑色铁流,从四面寨门流入寨中屋巷;一半骑马,一半下马。

    随着砰砰砍开门户的声音,噗噗嗤嗤的刀砍脑袋,剑刺躯干的声音此起彼伏,寨中开始不断有妇女嘶叫,孩子哭喊的生音响起;只不过都是瞬间寂灭。那些率先出声的,显然都是弱者,布满四面八方的黑甲骑兵,瞬间就能结果了她们。

    但呼喝声始终无法禁绝,因为村中被惊醒的剑客,已经提剑与凶悍甲兵们斗在一起。他们自知撑不了多久,只是用甲兵们无法听懂的土话,拼死警示那些还能走动的妇人和孩子们,“不要出屋,尽量躲藏。”

    甲兵汹涌而来的气势,无处不在的阵型,让这些训练有素的山乡剑客已经明白,出屋出村,都是死路一条。

    剑道修为最高的族长李硕成,在巅峰武夫常一问手下,也没走几个回合,便即血溅当场。

    东南西北,寨中多处火头烧起,火光便照亮了村子巷陌和沉沉夜空。寨中房屋,多用木材,一旦烧着,便连片烧了过去。不一会,所有的房屋都已被吞没在熊熊烈火之中。

    黑甲骑兵已经悉数退回到较宽阔的巷口和空地,仍有战力的村民剑客,一旦冲出火海,便瞬息间被以逸待劳的甲兵围困击杀。

    木牌坊寨门里的青石板路,鲜血缓缓流出,不一会便染红了整个路面。路面上,不时有仍在滴血的头颅滚过,双目圆睁。

    没有被烈火焚烧的尸体,散落在巷子各处,其中年轻妇女,大多衣不蔽体;那或窈窕诱人,或丰腴雪白的身子,早些时候,还是某些人房内的一道旖旎风景。

    这不是一次战斗,只是一场屠杀。寨中男女老少,无一幸免。至少骑兵们仔细搜查,从夜半到天亮,得出的结果是这样的。

    便是族长宅院中的深深古井,甲兵门都投下了几块巨石,确保已无活人可以藏匿。

    在小山包上,偷偷吐过了的王璟此时已经回到族长宅院的废墟之中。庭院里的亭台假山,已经蒙上厚厚的一层灰烬。

    王璟脸色微微发白,看着眼前脚下的一块磨得极其光滑的青石。这块青石,足有两三百斤重,石质细腻,散发着极其浓厚的剑意。

    清晨时候,这青石一旦从宅院深深的地窖中被搬出地面,由于挥发的剑意惊天,煦微的晨曦竟有瞬间的黯然失色。

    下级兵将,早已撤出宅院。主将常一问和阵符师荀真跪倒在地,听候指令。

    “这便是传说中的盘龙筋。”王璟对跪在地上那两人道,“传为天地鸿蒙未分时,混元之气凝结而成的石筋,也是唯一可为悲天剑开刃炼锋的磨剑石。”

    “所以这个寨中,是剑魔族裔无疑,只是那把悲天剑条,又能藏在哪里呢?”

    王璟不似责怪地上跪着的那两人办事不力,倒更像是在自言自语;然后补上了让对方如奉纶音的一句:“请起来吧。再怎么说,拿到盘龙筋,也不算没有收获。”
………………………………

不归山上不归人 第十二章 古井之下有余生

    常一问,九境巅峰武师,整座玄黄天下,十只手指都能数得过来的存在;是铁流驿武道宗主顾万年的得意弟子之一。太一教护教铁骑五大军团,以他这支西京兵团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单是为这次屠灭李庄挑选出来的各兵站精英,就多达千人。

    近十数年,常一问多得王璟赏识,获后者授予道修入门之法,如今也已经步入金丹境界。巅峰武夫,再辅以不俗的练气修为,可谓前途无量。

    阵符师荀真,则是鸿蒙山孚行观的五境圆满修士。在太一教各处的普通下宗山头,五境圆满的修士,不是宗主就是长老,凤毛麟角的人物;但在鸿蒙山的半山道观,五境圆满以上的修士,不下二十个。像王璟这种山顶上仙,在他们面前则是老祖宗一般的存在。

    所以鸿蒙山势力之强,冠绝天下。

    王璟转头望着依旧在废墟中奔忙不竭的甲兵骑士,十分满意,对两位属下道:“你们护教军近年来训练有素,战力是空前强大了;却不知军中斥候,可有些拔尖的人才?”

    常一问一脸得色道:“上仙有什么吩咐,只管说,但凡这玄黄天下有的东西,我们便是三尺,也一定能找出来。”

    王璟微微点头道:“让一些四境以上的斥候,熟悉一下那盘龙筋发出的剑气,我们要找的,就是那支剑条,和剑条的主人。”

    “如若找到,该当如何处置?”常一问道,“只怕找到之时,不一定能及时向上仙禀报。”

    王璟望了一眼硝烟余烬中的村庄,缓缓道:“便跟这里一般处置吧,事成之后,再带剑条给我。”

    “五百年前数次围猎,剑魔族裔最后剩下的,不过十余人,往南逃蹿。估计他们最终也就能分出两到三路,觅地隐世而居。这李家庄,应是其中一路。其他的,我估计是继续往南而去。然而南方光是方圆万里的幽原,就有五州之多。加上南荒越岭,茫茫天下,找根剑条,大海捞针啊!”

    常一问傲然道:“上仙只管放心,既然是宗门圣命;一天找不着那悲天剑条,我常一问,便一天不回西京。”

    一旁的阵师荀真,不敢言语,却暗暗叫苦。玄黄天下修士,但凡步入四境金丹,便需到北荒城边军,或护教骑兵中服役5年。

    这五年中,荀真的破境,如同破竹,不但金丹圆满破境,还连破应天境四停,至五境圆满,金丹之后,这样的破境速度,即便是在人才辈出的鸿蒙山中,亦不多见。

    他满拟此次出征之后,待五年期满,便即回归山门,潜心修行,以期早日进入应天瓶颈,一旦破境成功,进入白玉境,就可以参与鸿蒙山十年一度的大考,争取去往山顶的名额。

    鸿蒙山能上山顶神殿的人,都是天师贺兰胜的亲传弟子;号称是离太一天帝最近的人物;便是遍布整个玄黄天下的各地宗主,都要尊之为上仙。

    如今常一问一句话,自己作为西京军团的阵符师,又岂可在战时擅离军职。思虑及此,荀真脸上,不觉满是怆然之色。

    王璟是过来人,常一问急于立功,荀真急于退伍之意,又焉能看不出来。他看着二人道:“此事若能成功,我回归山门之后,必定向恩师力荐二位之才;求其破格收录门墙。鸿蒙山巅,破格收录一些功高之士,不世之才,也不是没有先例的。”

    两人闻言大喜,连忙跪拜致谢。

    ~~~~~

    护教铁骑走了,小股精英护送盘龙筋往北,去往北荒城。大部队则虽主将和阵符师往南,去往茫茫的南方幽原五州。

    那个并不喜欢血腥屠戮的行者王璟走了。来的时候,如阳春白雪,受众人敬仰;走的时候,沐着一片煦暖春光。

    今天正好是谷雨,一个在山乡里,属于满怀希望的时节。

    那些敬仰这位和善道长的人,都死了。

    李家庄人,500年前隐入这一片荒无人烟的大山之中,改名换姓,结庐而居,垦荒开田,就是为了远离人烟,远离杀戮,让这一片荒山野岭有了人间景致。

    估计用不了5年,这片曾经的人间景致便会又荒草丛生,毒蛇恶兽横行。

    用不了50年,便再不会有人记得,这里曾经有数百男女老少,一夜之间悉数惨遭横死。

    ——除了两个少年,李曦同,李曦莲两兄妹。

    如果五十年后,他们俩还活着的话。

    护教铁骑清理这片杀场,不可谓不仔细。仔细到连一只家猫家鸡,都不再有活着的为止。

    小兄妹俩能活着,是因为他们躲在了一个必死无疑的地方,就是族长家哪一口井中。

    那口水井当年的挖井人,是兄妹俩的已经故去的父亲。那男人年轻时,是族长家一名很能干的长工。族长家的宅院,在村中的位置较高,所以井就要挖得特别深。

    挖下数丈之后,竟再无法往下挖去,因为被一块比井口还大的大石挡住了。而此时的水井,仍然没有挖出水来。

    后来族长发动了村中十几名壮汉,才把那块大石弄了出来。但是大石留下的空缺,却永远留在了井壁上。井壁上那个巨大的凹陷,能容两三个人。

    兄妹俩继承父业,做了族长家的童仆,所以近两年下井检查,修补井壁的事情,就落到了身手灵敏的李曦同身上。

    别人早已经忘记了井壁中有那么大一个凹陷,但李曦同却熟悉得很。

    如何顺着井壁攀下,去到那个陷洞,李曦同也是熟练得很。

    所以当午夜时分,这两天一直小心翼翼服侍道长的童仆,感觉到道长已经不在屋中,便已经醒来。生怕自己伺候不周,受家主责打。

    然后两个少年就胆战心惊地,目睹了如黑色洪流般,淹没了村寨巷陌的铁骑。他们已经来不及去向其他人示警,因为阴森威武的骑兵无处不在。兄妹俩只能悄悄地躲入井中,消声摒息。

    阵阵传来的各种动静,声声惨叫,让他们俩并不美好的童年,便了结于一夜之间。

    直至第二天烈日当空的时候,血腥味已经消失,危险远去,兄妹俩才爬出井口。平日里鸡飞狗跳,孩童喧闹,大人忙碌的村中,这时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静,和一片灰烬废墟。

    少年十二三岁,经历了这个年纪不应该经历的人间惨案。一路呕吐颤抖,互相扶持,穿过村落,走向梯田之外那片茫茫的大山。

    他们本来就已没家,如今连主人都没有了。眼前,是不知他们能否生存下去的广阔自由天地。
………………………………

不归山上不归人 第十三章 为何不往这里跑

    任平生看见浑身是血的大白猿,翻着丑陋的厚嘴唇,呲牙咧嘴,吼吼怪叫着向自己走来。他很想转身逃跑,可浑身上下,使不出半分力气。

    于是少年手脚并用,蹭着地面奋力后退,可怎么蹭,身体就是移动不了几分。

    白猿已经走到身前,屈指如爪,那五根如同短剑的指甲,闪着幽幽青光;下一刻,就会悉数刺进自己的胸腔,掏出自己的心脏!

    那剑锋一般的指甲尖,已经触到了胸前的衣物,任平生只觉被触及之处,一阵酸麻,再不受自己的大脑控制。

    他想大喊,因为极度的恐惧,张着大嘴却发不出声音。他想反抗,可是白猿的指甲似乎带着某种魔力,一旦触及身体,自己便再也动弹不得!

    尖利的指甲,还在往前刺进,刺破了皮肤,鲜血顺着甲槽流出,又滴在少年自己的破烂的衣服上。

    然后就刺进了肌肉,任平生没觉得有多痛,因为巨大的恐惧,已经抵过了所有的痛。

    他甚至已经开始看清了死神的面容,原来,死神也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任平生如是想道,他突然大喊一声,真的喊出了声!

    然后,任平生奋力弹跳而起;真的跳起来了!

    “嘭”,一声脆响,脑袋震痛不已。

    他用手不断地揉搓着撞疼了的脑袋,睁开双眼。眼前没有利爪,也没有白猿。只有一股十分熟悉的气息,一处十分熟悉的场景。

    原来,那只不过是南柯一梦!

    一间猎人木屋,参差不齐的木头搭墙,树皮茅草盖顶;窄小的木门,木桩木凳,还有身下用手腕粗细的长树枝,密密并排,架空而成的木床。

    刚刚醒来的任平生,脑袋还有点昏沉,估计是刚才撞的。屋顶太矮了,一蹦起来就能撞头。

    身形壮实,面容憨厚的中年男人任强,躬身跨过低矮的木门,走进木屋。他显然是听到了刚才那一番动静。

    “醒了?”任强淡淡地问道。

    任平生捂着两边脑门,“嗯”了一声,顺口没头没脑地问了句,“我没死吧?”

    任强闷闷的声音没好气地撂过来一句:“你要死了,老子在这算什么?”

    任平生道:“我觉乎着,就算是一百个任重山宝剑在手,也干不过那头白毛畜生;所以你要是遇上了我们,当然是更加干不过的。”

    男人顺手抄起身边一条短棒,就要往任平生当头砸过来。少年连忙缩到床边,靠着木墙,轻易躲过。

    那木棒砸在床板上,噼啪有声。男人兀自狠声嚷道:“胆儿肥了,敢咒你老子。”

    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哪里有半分当老子的样子。任平生腹诽道,却终于确认自己是被救了。适逢九死一生之喜,也没必要跟那郁闷男人计较。

    “为什么不直接往这里跑?”男人一击不中,便没了再打的兴致,“你又不是不认识路。起码这样的话,不会被伏击。”

    任平生仰头躺回床上,看着天花板道:“我就是觉得,一千个你,也干不过那白毛怪物一只手的。跑路也还没我快,所以还是靠自己比较有希望。”

    男人闻言,眼中有水光闪现,却依然硬气道:“嗯,走狗屎运吃了颗妖丹,翅膀就硬了。要不是当时碰巧我在,我看你这会还能靠谁。”

    “难道还真是你救的我?”任平生转过头来,瞪大眼睛道。

    “要不,你以为这地方还有神仙?”男人反问道。

    “凭啥?”少年仍存狐疑。

    “就凭我说过,可以教给你的那套剑术。”

    “那套栏板剑法,真的能把那白毛畜生都给干翻了?不大可能吧。”

    “用这套剑法来对付大白……猿,简直是拿把牛刀杀只田鸡。”男人一脸不屑道。

    任平生双眸发亮,一骨碌坐起来道:“那,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教我?”

    “跟谁说话呢?”男人懒得看他,低头抽出筋竹烟斗,点了袋旱烟道。

    少年口角翕动几下,终于生硬地吐出个字:“爹。”

    好几年没喊过,难免生疏的很。

    “嗯,”男人闷闷地应了声,也没正眼看他,脸上弥漫的,尽是自己口中吐出的烟雾,“你已经昏迷了四天,好在有雅疆那颗妖丹打底,否则,就白猿那一拳,十个脑袋都能给砸破了。”

    “所以,今天先休息,明天如果行动无碍,我就带你去一个地方,开始练剑。”

    “……爹,妖丹是什么东西?”

    “妖丹,就是偶有禽兽生灵,不知何处得来的机缘,突然开悟,生了道心,得以开始修炼成妖。就好比人间修士,修炼成道一样;到一定境界,就会结出金丹。妖修结的,当然就是妖丹。”猎人任强,仔细解释道。

    “只不过人间修士,共有七境,每一境又分四个阶段,称为四停,即初停,中停,上停,圆满;七境四停,共计二十八阶;上应天星之二十八宿。”

    “人间修士要修到四境圆满,才能结成金丹;所以四境也叫金丹境。而世间禽兽,灵智炉鼎,皆与人类不同,且其修行之路,要比人类难上千倍百倍,所以每一境界的基础,也远比人类牢固的多,大约到相当于人类道修二境圆满修为,就能结出妖丹。”

    “被你捡到的这一颗,应属三境妖兽的妖丹,性属火。人要开始修行,先望气,后开府;是为修行的初二境。所以如果你要进入修行之路,金木水火土五府之中,火府已开。”

    任平生听得两眼放光,妖修的本事,已经如此逆天;要是自己能开始修行,那岂不是整个思安寨,不,整座平原都可以横着走!

    那时候,即便是上河寨的琅上道师,又有什么可怕的。桥塌一事,任平生依然心中惴惴,所以族人提了几次的琅上道师,仍是他的一块心病。

    “爹,我要是练了那栏板剑法,是不是就可以走入修行之路?”

    猎人磕掉了烟斗中的余烬,看着少年的脸,目光突然变得无比深邃,缓缓说道:“任家上古剑道七重,若能练到七重圆满,又岂能是普通的世外修士可以比得了的。”

    少年听得悠然神往,问道:“爹,那你练到了多少重?”

    “二重,不曾圆满。”男人直截了当答道。

    任平生如同被人当头泼了一盘冷水,怔怔出神。

    “即便只是二重,对那大约为四境妖修的白猿,游刃有余。”任强补充道。“剑道破境,全凭自悟,我能带你入门,之后就全靠自己的造化了。”

    “也就是说,只要入了门,全凭自己勤练,也能练到七重圆满?”任平生追问道。

    “除了勤练,还需要很多东西,比如机缘,心智,血脉传承……这些东西,你现在没必要知道。你说的没错,现在需要的,就是勤练。”

    “嗯,”少年点头道,“那我就练到七重圆满。”

    似乎在说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任平生自己,也觉得此事理所当然。

    ……

    毗邻天堂岭绝壁下的小河边,有两间猎人木屋;都是父子俩为了狩猎方便而搭建的。在另一间专门用于处置猎物的木屋中,任平生十分熟稔地将各类兽肉分切,分门别类地挂在四壁木勾上;正中一个石垒的炉灶,已经燃着柴火。

    新鲜的肉类,每天烧火烟熏,就可以长期保存,经年不腐。

    已经剥好的野兽毛皮,也要去蹄割脂,然后在天晴之日,挂到屋外通风晾晒。需要保持柔软的,则要撒盐腌制。

    这一切,少年都已经十分在行,无需吩咐。想到明天就能开始练剑,任平生更加卖力。

    任平生喜欢打猎,在山中,面对各类飞禽走兽,那种所向披靡,舍我其谁的感觉,着实不错。

    任强翘腿坐在一旁,吐着烟圈说道:“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就先不回家了;等明天到了地方,你就要做好长期住下的打算。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练好了我教的剑式,你再回家。”

    “一个月?田里的活,怎么办?”少年突然省起,自己还没完成男人先前吩咐的事情;家里的秧地水田,都还没动。

    “既然要练剑,那些事情,你可以不用管了。”出人意料地,男人这次,并没有丝毫责怪他的意思。

    任平生一直很奇怪,好像自己这段时间的遭遇,从石桥中拔出剑条,到在南头岭食下妖丹,父亲从未问过一字,却又了如指掌。

    他先前曾问过父亲,为何知道得如此清楚。任强只是笑而不答,说到了该明白的时候,他自会明白。

    趁着帮忙处理猎物的功夫,任平生倒是得以听父亲仔细解释了道修七境和任家的上古剑道七重。

    道修七境,分别为望气,开府,通络,金丹,应天,白玉,长生。修到长生圆满,再往下突破瓶颈,就是飞升了。只不过世间真能破境长生者,已是凤毛麟角。

    至于飞升境是何等境界,当今天下,也许根本没人知道。因为知道的,都已经飞升天界。但人们都知道的是,鸿蒙山天师贺兰胜,肯定早已长生圆满,至于为何没有飞升,如今又是何等境界,没人知道。

    有江湖传言,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