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主宰漫威-第5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稷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今能够完成良种改造的,只有河南和京师两个地方。而神州广大,良种的推广不能依赖于遥远的运输。在嬴翌的计划中,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对川云贵及江南动兵之前的这一段时间里,要达成府级治区都要有一座八方塔和地稷仪,用以满足当地百姓对良种的及时需求。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则八方塔和地稷仪现阶段只有嬴翌有能力制造,月牙谷方面,李真人等修道士尚未钻研透彻,还无法独力完成这一工作。
二则以府级治区论,单单河南一州和河北两州之地,府一级的治区就多达二十六个。
若再加上山陕关中、湖广北及淮河流域诸州府,府一级的治区就有六七十个。
即便在清扫旧的氛围的过程中,对边疆位置的一些府级治区进行了重新划分、合并或者扩张,但就数目而言,增减不大。
六七十个府级治所,就需六七十座八方塔、六七十座地稷仪,全都压在嬴翌一人身上,以嬴翌如今的效率,一个月能造最多六座元器,那也要二十个月以上的时间。
他不能所有的时间都放在这上面,他还有许多其他的事要兼顾。
何况府级治区元器的普适,还只是第一个阶段。在嬴翌的长远规划中,等府一级治区普适元器之后,接下来是县级,最终的目标,是达到任何一个村庄都能用到元炁能源的目的。
第二便是教化问题。
根据嬴翌在河南一州的做法,要求每个镇集甚至村级的治区,都要有义学,每个州府要有州学,京师要有太学的规划范例,照搬普及至整个神州大地,这一项政策,其工程量之巨大,想想都让人害怕。
这也是亟待处理,却又是急不来的。
另外还有农事、税务、商业等等各行各业的各种问题,都必须要处理,要解决,可以说万事开头,繁之又繁。
当然,眼下嬴翌面对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际上还是战争遗留问题——一应俘获的处理。
嬴翌回到京师已有一月,山海关外的战事已经尘埃落定。鞑子的本部精兵几乎没能逃走几个。从三山营突围的多铎等人,在锦州被钱岳击溃。残兵退往宁远,欲图乘船从水路逃离,但被早就守在海面上的郑五击灭。
背荫障一到吞噬 线的东虏附从军队,近十万人,嬴翌不许其投降,于是在一月之中,全部被堵在寨堡里剿灭,十万人人头滚滚,杀了个底朝天。
什么尚可喜,什么耿仲明,什么孔有德,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砍了脑袋。
而三十万包衣,在小规模抵抗之后,全部投降。俘获超过二十万。已陆陆续续往关内押送进来。
山海关一战,总战绩为斩首二十万,俘获二十余万,牛羊马匹十三万头,粮食十万石,各类物资不计。
较之于山海关之战,北方对鞑靼人的战争,俘获的人口不多,郑九所部及钱岳初期战役俘获的男女青壮加起来不到五万人。但俘获的牛羊牲畜,却是大头。有四十余万头!至于斩首数,也达到了十万之数。
就算是现在,郑九所部还未停止对漠南草原的进攻,只是规模小了许多。随着土默特部、察哈尔部及科尔沁主力军队的战败,漠南草原靠近宣大及密云一线的鞑靼人部落,都在仓惶向北迁移。因此郑九所部的进攻力度,也变得越来越小。
战争的手尾,就是对俘获的处置。总数超过二十五万的男女青壮俘虏、总数超过五十万的牛羊马匹牲畜,以及缴获的各种物资,比如毛皮、药材、珠宝等等,除了铁料、金银这些直接入库,其他的都要进行妥当的处置。
“耗时一月,各类俘获皆已厘清。”
郑允芝道:“接下来具体如何处置,还请君上示下。”
嬴翌笑道:“没想到大笔的财富倒也成了麻烦,呵呵。”
众人皆笑。
嬴翌道:“具体的处置办法,就俘虏的丁口而言,可以分作两个部分。俘获的青壮年女子,皆发卖出去,无论任何人,皆可购置,充作奴婢使用。青壮年男子则入奴工营。”
郑允芝闻言,不禁道:“君上,奴工营如今已有近二十万奴工,若再将这部分俘虏全数充入奴工营,奴工营的规模就将达到四十万以上。。。依臣之见,不可。”
嬴翌笑了,摆手道:“无妨。眼下各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急需人力,奴工营规模越大越好。至于总理政务大臣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没有良好的武器装备,四十万奴工也只是待宰的猪羊,谅也翻不起浪花。何况我相信连彪,他也是跟随我已久的老人,他不会乱来的。”
郑允芝这才点头。他只是给嬴翌一个建议,一个提醒。并非不知道奴工营规模再大也无用的道理。
嬴翌道:“道路驿站、水利设施等国家工程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些俘虏死罪可免活罪难饶,便以其劳力来赎罪。不过无论是发卖出去的女子还是奴工营的男子,我这里也要定一个章程——以三年为一个观测期,分两段——三年勤恳,任劳任怨,没有犯错的,奴工营可择之提拔头目,未曾提拔者免去奴身,有薪俸可拿,发卖的女子可免去奴身,购买者同样要为其发俸。再三年,奴工营无过者可入汉籍。发卖的女子若无过,亦入汉籍,官府配给土地。”
至于成为头目,且有功无过的,嬴翌没说。也没有必要。这些人是不可能给官做的。
郑允芝等人连忙记下来,皆道君上仁慈。
嬴翌笑道:“倒也不是仁慈,只是给他们一个盼望,免得没有积极性,出工不出力。”
皆笑。
嬴翌道:“至于数十万牛羊马匹,说来也是瞌睡来了有枕头。如今农事大兴,百姓皆回过气来,有了收入,并对畜力的需求急速增长,那么牛羊发卖也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价格方面必须要符合如今百姓的收入水平,该怎么来就怎么来。马匹则先由军中进行挑选,挑选过后余下的也皆发卖出去。这件事大抵要落在商会头上,官府方面没有那么多精力。以平价批发给合适的商人,再规定好价格,通过商人卖给各地的百姓,可以大大的减轻工作量。”
………………………………
三二八章 战争财
所谓合适的商人,就是为嬴翌服务的良商。整个北方大地,包括山陕地区,无良的商人,譬如范永斗这样的玩意儿,早被清洗一空,留下的,至少表面上都是有节操的。
前面郑九、钱岳所部出兵之时,不少的商人随军,就是他们。
自然的,俘获物资的发卖,肯定交给他们。有好处,自然给自己人吃。
借助商人的渠道发卖物资,一则可以大大降低官府的工作量,极大的提高效率,二则也是对这些合格的商人们的一种回馈。
何况出售的价格,官府也做了规定,不怕商人去坑百姓。若有这样的人,那么刀子肯定架他脖子上。
一头牛,市价譬如五千新币,官府批发给商人只收两千五,规定商人卖出的价格不能超过四千八,留了两千多的余地,如果这样还不满足,那么也该死了。
当然,商人们的利润,肯定没有这么高。运输及卖出之前还要喂养,都有消耗,而且还要上税。但无论如何,绝对大赚。
牛羊马匹肯定好卖,这是毋庸置疑的。百姓如今人人有土地,单口就是二十亩,而粮食的产量暴增,使得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暴增,由此使得百姓对畜力的需求跟着增加。
这样一来,牛马等畜力,有巨大的市场。
至于羊,作为肉食,百姓如今有了收入,有了钱,自然也有消费,也不愁卖不出去。
反倒是珠宝、药材,可能滞销一些。至于皮毛,大概居中。
按照牧政院的预估,就女子发卖、牛羊马匹及各类物资的发卖,直接总收入可能会超过二十亿新币,间接的比如税收等等,大概有几千万新币。其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比如下一季的粮食收成、百姓的利益等等,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而二十多万青壮年男子,在进入奴工营之后,在归入汉籍之前,未来的六年时间里,会给这片大地带来无数的基础设施,这笔财富更是难以估量。
所以说战争财,一次性就吃个饱。
现阶段而言,嬴翌仍然缺乏大量的劳动力。民生的复兴,不是靠嘴巴说,而是靠双手去做,就需要劳力,需要人口。
当然,以薪俸的形势雇佣百姓,也可以。不过暂时,条件还没有具备。百姓还在恢复期,并忙着自己的农事,出工赚钱在次要。
当前用免费的劳动力,是最划算的。一则不会影响到百姓的收入,二则通过这样的手段消化蛮夷、消除罪恶,俗称劳改。
等到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百姓对出工赚钱有了紧迫的需求之时,奴工营才会失去他的价值。到时候,若还有对外战争的俘虏,其处置方式,肯定又要发生变化。当然,那还早,暂时不作考虑。只要嬴翌心中有个数就够了。
这一次大规模的战争过后,一段时间内,嬴翌不会发起太大规模的战役。就算是对江南和云贵川的统一战争,至少也要等到一年甚至两年以后。先稳定基本盘,再慢慢来。
不比早前,嬴翌担心动作太慢,会导致北方大地被鞑子荼毒。如今鞑子已无力,外患已消除,自然可以选择走的更稳的法子。
不过大规模的战争不会爆发,小规模的却不会停息。对辽东的彻底清洗,对漠南草原的进攻,都会保持在某个烈度之下。
因此在处理政务之后,嬴翌将已经撤回京师的钱岳唤到了宫里。
“辽东将定,有朱炳琨在那边,不必多久,自古属于诸夏的领土都会回来。”嬴翌道:“西北战区方面,郑九着重于对漠南甚至漠北草原的进攻,我要你组建西战区,着重于对藏地、回地,未来对疆地的战线构建,并为伐云贵川一统神州做好策应的准备。”
辽东的问题解决了,漠南草原的鞑靼人也被打了个落花流水。钱岳留在京畿地区的作用,便大大减小。嬴翌经过一番思考,令钱岳去关中组建西战区,针对对陕地西部的回地、西南部的藏地和西边的疆地建立战线。
这三个地区,历来都是诸夏神州的隐患之地。
回地看似与诸夏一体,然则回地之人,从来都不安分。有明一朝,回地就曾爆发过多次叛乱,之前被周力在淮南剿灭的革左五营流贼,为首的马守应,就是回地之民。且绿教在这个地方,有着难以想象的影响力,这必须要解决。
藏地更不必说了。自李唐开始,藏地便与中原打打杀杀,极不安分。宋末时,藏地的喇嘛扶持铁木真,之前又跟多尔衮搅和在一起。这亦是必须要解决问题。嬴翌当初对元日法王所言,有朝一日伐山破庙,并非妄言,是要实现的。
明廷鼎盛时候,无论藏地、疆地,都与辽东北的奴儿干都司一样,皆设都司,设卫所,进行过实际的统治。但随着明廷的虚弱,这些地方已经有名无实,又回到了原样。对于这几个地方,嬴翌从没想过温柔。千百年反反复复,已经足够让人看清楚这几个地方的人的真面目。畏威而不怀德。
一个字,打,再加一个字,就是杀。
反正急需劳动力,先杀一批,再把青壮年都抓起来,在当地修路铺桥,进行基础建设,正好不浪费。
“你去关中,等候募集兵马,来年配合牧政院跟进统治。并对目标进行详细的刺探和了解。”嬴翌叮嘱道:“做好一切准备,等候雷霆一击。”
钱岳自是心中激动,他也终于做到了都督这一等级。狠狠捶胸道:“君上放心,末将绝不出漏子!”
嬴翌笑着点头:“如此最好。”
然后:“因时间紧迫,我便不留你在京师。此战你战功卓著,本当与朱炳琨等一道封赏,此时我先予了你。”
便擢爵十一等,为一星伯,授伯爵银勋章一枚,赐钱百万、八面汉剑一口,领镇西将军印。
二十级爵,五级军士、五级公士、五级伯爵、五级侯爵。此战前钱岳是四星公士,如今一跃两级,成为一星伯,不说一步登天,跨度却也不小。
实际上钱岳是嬴翌麾下第一个伯爵——不是因为他功劳最大,而是封赏最早。其他人的封赏都已拟定,但还未下诏。
当初在河南时,嬴翌便与郑允芝等商议拟定了爵位等级,每一级爵都有详细的福利、权力和应该承担的义务,便则是勋章,也有详细的规制。分金银铜铁,当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金银铜铁,而是颜色上的表述。
勋章皆是金元合金所制,只是外表镀层不同,颜色不同。钱岳为一星伯,勋章就是银色的,其上有一颗星。若是五星伯,那便是五颗星。
如此一来,钱岳如今则可称之为:一星伯西战区都督领镇西将军印。可以称他为钱伯爷,也可称都督,亦可称镇西将军。
。m。
………………………………
三二九章 封赏
钱岳头晕目眩的离开的时候,脚下是轻飘飘的。曾几何时,他不过是底层草民一个,不想短短年余间,摇身一变,竟成了曾经仰望不到边的伯爷,虽已在预料之中,但事实临头的时候,仍难免心潮起伏难以自已。
钱岳这一番受命组建西战区,除带上本部兵马,一应皆要到关中之后,等兵部这边募集训练好了配给过去。并且,他这个西战区,在嬴翌的要求下,要满员。也就是四个校尉部,两个军级建制,四万八千人。
不但是西战区,对东虏的战争过后,辽东战区、西北战区、关中战区,江南战区及海军,皆要满员。另外,因钱岳移师关中建立西战区,原本张石所部关中战区将移师湖广,建立西南战区。
幸亏兵部主持征兵大事一直没有停止,新兵训练也一直没停。要补充各战区满员,不是太难。
如此一来,一旦兵员补充圆满,形成六个完备的军事战区,计有总兵力二十八万八千人。等拱卫京师的禁卫军三万补充圆满,嬴翌便有三十万余大军可用。
等各地政务梳理通透,社会秩序全部稳定,位于南方的三个战区及海军便可互相配合策应着,一举发起统一之战。
九月十九,各部除南方的江南战区、关中战区及已开赴关中的西战区所部将领未至,辽东战区及西北战区的部将级以上的将官,皆受夏王诏入京。
夏王嬴翌在乾清宫宴请诸将不提。
随后下诏封赏战功。
在场的直接封赏,未至者发往南方。
擢朱炳琨正式为辽东战区都督,授三星伯,领镇东将军印。一应其余赏赐不计。
擢郑九正式都督西北战区,授两星伯,领镇北将军印,一应其余赏赐不计
擢郑五正式领海军都督,授三星伯,领镇海将军印,一应其余赏赐不计。
擢王轶胜为禁卫军统领执金吾,授一星伯,领镇军将军印。一应其余赏赐不计。
擢林江生为江南战区右将军,授一星伯,领破虏将军印,不日率部南下,归于周力调遣。一应其余赏赐不计。
除此之外,各战区两个军级的左右将军皆有提拔,补足了缺额。
上述等皆在到吞噬 场者。
不在场者,西战区钱岳任命再作了宣布。又擢周力为江南战区正式都督,授三星伯,领镇南将军印。擢原关中战区今西南战区代都督张石为都督,授两星伯,领镇夷将军印。
其余如李焕、赵金等功勋卓著者,无论在场与否,皆有拔擢,军职、爵位皆有提升,一应赏赐皆厚。
再有降将,如吴三桂等,一应皆为部将,领三千人,配给各战区各校尉帐下听令,待观其行。
军事方面的调整,在平了外患之后,便是如此。宴后,嬴翌又将将军级以上的将官留下,与之针对各大战区的建制做了一番详细的谈论。
在军队调整过后,嬴翌才着手文官的拔擢升迁之事。
军队打仗,军功当然清晰可见。但军队打胜仗的前提,是后方的稳定和各项物资的及时供给。这都是文官的功绩。
何况自嬴翌占领京师以来,牧政院和御法院在建立各地方统治机构、施政方面,都无差池,这些功劳,都是要兑现的。
于是在召见了军队将官之后的第二天,嬴翌便下王诏,通过人道榜上一目了然的功绩增减,对文官进行封赏。
有‘代’字的,全部转正。有能力的,功绩卓著的,该拔擢的拔擢,该重用的重用。
种种任命拔擢,通过人道监下发到各官员手中。监事阎尔梅忙的脚不沾地。
整个这一份文官封赏,涉及到的人数,并不比军队来的少,超过千人。其中拔尖的,便是阎尔梅也不禁为之啧啧称奇。
有年方十九岁便为一府之尊的,有二十来岁便是府级御法执事使的。而且全是凭功绩而论,没有任何私人情绪参杂在其中。这在以往的朝代,是基本不可能的。
以往的朝代,有譬如甘罗十二为相之类的壮举。然而那并非是因为甘罗已经做出了多大的功绩,而是有皇帝的私人情绪参杂其中。当然,甘罗也好,霍去病也罢,那都是人杰,要不然皇帝也看不上眼。
十九岁这位新拔擢起来的府君名叫王维扬,就在京师的眼皮子底下任职。就是当初那位敢率青壮出城迎击鞑子奇袭军队的年轻县尊。但他的功绩,不在于率兵出城拦截鞑子,而是在于执政方面的杰出贡献。
千余名单,除开郑允芝这些中枢大员,地方上,县级的官员中,没有一个人比得上他。从他执政的宝坻县的农税、商税、治安、民心等各方面体现出他的能力来。在人道榜上,因他而增长的人道气数,比之其他同级的官员,要高出许多。甚至比起某些贫瘠的府级治所,宝坻一县人道气数的提升,可堪并论。
另一位二十出头便拔擢为府级的御法司首脑者名叫刘玄,也是个能人。
在嬴翌这里,能人与否,可以从人道榜上一眼看见。人道气数有提升,说明至少在某一方面,这个执政者是有能力的。人道气数提升多少,直接与其能力和作为相关。
当然,这里面未必没有一些疏漏。比如一个官员,他极善执政,但爱贪污。贪污会对人道气数的增长有所损伤,但他善于执政,促进的人道气数增长比贪污削减的更多,总体上看来,人道气数是向上的。
然而嬴翌需要的,就是有能力,善执政的。这才是最主要的。水至清则无鱼,如果贪污局限于一个幅度之内,嬴翌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若超出了某个限度,实际上在人道榜上,同样是看得见的。一句话就可以将其打落尘埃。
现阶段而言,人道榜上每一个人,体现出来的,都是对人道气数的促进作用,区别只在于多少而已。还没看到那种人道气数下跌的。毕竟新朝新气象,很多人都鼓着劲要做一番事业。
而且上榜的也都知道,自己的作为,可以通过人道气数的增减体现在人道榜上,是能够被一目了然的。是以都比较谨慎。
………………………………
三三零章 灵感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彼时的情况,未必尽如赵匡胤自己的意愿。
他手底下的文武将官,形成的大势,推动着这一切。推着他登上那个位子,为的是什么呢?从龙。
只有赵匡胤做了皇帝,他手下的人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并消除不利。
他不是一个人,代表的是一个势力上上下下所有的人的利益。只有他的利益至高,手底下才会水涨船高。如果他无法至高,那些人则无法得到保障,甚至有大祸。
每逢乱世,豪雄英杰觅英主而从龙,因为乱世中一切旧有规则洗牌。只有在乱世之中,才能达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壮举。
草民亦可为大将军,落魄的书生亦可为国之宰辅。
当然,这一切都是用身家性命做赌注。赌对了,皆大欢喜。赌错了,烟消云散。
跟着嬴翌的自然是赌对了。如今大势已成,从龙有功。一个个摇身一晃,年余间便登高位,光耀门庭,收获利益,光宗耀祖,名垂青史不在话下。是要名得名,要利得利。
打天下的要跟对人,如果跟错了,一家老小,甚至三族九族,都不得好下场。
嬴翌这一番封赏,说来还算收敛。毕竟尚未立国,如果此时封顶,到立国时便封无可封。因此爵位最高也不过三星伯,军方只有朱炳琨、郑五和周力三人,文官则只郑允芝、孙闻两人而已。
而官职品阶的话,就算是郑允芝,如今作为牧政院之首,实际上官品也只在三品。牧政院之上的易阁天官,都还空着。军方垂天阁也一样。都空着,等着大夏立国之时,才会兑现。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军队调动频频,政务也顺风顺水,嬴翌则逐渐沉淀下来。
在河南的家眷抵达京师之后,嬴翌着手对内宫进行改造。
陈圆圆和李香君恍若梦中,不知不觉一转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