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罪门娇-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妨,咱们这便入宫吧。”然而话音方落,她抚着胸口向后一仰,整个人忽的倒了下去……
……
“混账!”
连夜被惊醒的皇帝,正坐在明光殿的龙案后,不是上朝,他只着了常服――绛纱袍,通天冠。没有冕旒的遮挡,让他少了平日里的威严肃穆,然而满面惊怒之色,也在下方众臣的眼中一览无余。
没人敢出声。
明光殿内静若寒蝉。
皇帝犹自不解恨般,抓起个什么狠狠砸在太史令的脸上,“混账!混账!太一神降怒,这是谴责朕的政绩吗!”
太史令暗暗叫苦,“陛下息怒,微臣以为,刁民无知,这本不是什么神怒,恐怕其中必有蹊跷啊。陛下,不妨先听听向大人的说法,既然其中危险乃是执金吾丞楚问最先发现,为何其人未在殿上?”
一个球轻飘飘地踢给了向洵。
“回陛下,楚问受伤颇重,已昏厥过去。”他简单说了文初的伤情,皇帝怒容稍敛,点了点头,听他又道:“楚大人强撑着处理完现场的情况,已将来龙去脉告知微臣……”
随着文初之前的告知,被他在殿上一一转述,皇帝的眼中惊疑之色越来越浓,嗓音也愈发的沉,“你的意思是……炼丹?”
殿内一派静寂,若说乃是道士炼丹而发生的炸炉,仔细想想,倒是颇为相似。可区区炸炉何曾带来这般大的混乱,数个铺子坍塌而下,整个暗室塌陷而埋,且上头方方发生了火灾,下头竟有人在暗室里炼丹,这……未免太过蹊跷。
然而若是另一种情况呢?
有些想的深的,心下已是一沉。
会否那暗室里有何不可告人的东西,会否有人掌握了什么样的配方,能将炼丹炸炉的意外变成一种手段,正正断了上头执金吾的探查?
若真是如此,有谁掌握了这样的杀器……想想今夜造成的后果,殿内老臣无不不寒而栗。
“好,好,好!”
三个好字,一个比一个咬字更重,皇帝的脸色沉然一片,眼中的冰冷几欲凝结,“京畿重地,天子脚下,竟有人握着这等方子……朕倒是要看看,那铺子底下到底藏了什么秘密!查!给朕查!”
向洵垂首应是,“陛下,若是疏通,短时间内怕是不会有结果。”
他这话可说是皇帝怒火上浇下的一盆冷水,皇帝一怔后,倒是并未怪责,只沉着声道:“向洵,此事就交由你负责,两个月,两个月内给朕一个答复。”
“臣遵旨。”
皇帝又问了几个细节,待到向洵说完了文初下达的两个命令,太史令长长呼出了一口气,古往今来,上位者最怕的就是“神怒”,一个不好,就会变成一场巨大的动荡。
几个老臣不由暗暗对视,心道当时那般情况,寻常人必定骇破了胆,那楚问初出茅庐,竟能第一时间做出将在场人收押起的应对――如此周全,如此老道!正正解了陛下的难题啊。
果不其然,皇帝点了点头,眼中神色一松,“很好!”
这可算是一整个晚上,压抑的明光殿内唯一的一句褒奖了。
而这被褒奖的人,此刻正躺在官署内的床上,围着薄薄的毯子,只露出个头来,被阿悔一口一口喂着面疙瘩,笑的眉眼弯弯,狐狸一般,“好吃!”
阿悔板着小脸儿,不理她,手上一勺一勺倒是没停下。
文初伸手捏他脸,“这嘴都能挂油瓶了。”
阿悔哼一声。
天知道她被向洵背回来的时候,脸色惨白,意识全无,瞧着只剩出的气儿了,简直把他吓了个半死。结果向洵一走,他还趴在床上哭呢,就见他家阿姐一个咕噜爬了起来,那脸色红润的,那双眼有神的,那呼吸匀称的,张口就道有宵夜没饿死我了――他还吓死了呢!
文初继续揉他小脸儿,“这不演戏演全套么,让阿悔担心了。”
阿悔气哼哼地,“阿姐是为了不进宫么。”
“唔。”
“为什么。”
“过犹不及。”
阿悔没听懂,她就解释道:“今日的事,我已做到最好,为了陛下的声誉,不惜毁了自己的声誉,这些任谁都是明白的。若我出现殿上,哪怕没有旁的意思,也不免有邀功之嫌。”
“可是阿姐不去,功劳依然是你的啊。”
“对,我去不去,功劳都是那么多,那还去来作甚,混脸熟么。”
阿悔想了想,也是,喂她喝下一勺,刚想问难道不怕向大人抢了你的功么,文初就看穿她想法般先一步道:“不怕,向洵这个人,出身,性子,年纪,成就,都注定了他的傲气。”
世家大族的嫡子,年纪轻轻,等同于“九卿”的京兆尹高位,再加上面对大贤时的不假辞色,都足以表明他身有傲骨。再加上她今晚示警及时,也算救了向洵一次,他但凡要说,就必定把她的功劳往高了说!
“所以说,这些功劳若我亲口来表,处在陛下那个位子,难免存有疑心,只得个九分;可换了向洵,一来陛下信任向家,二来深知向洵性子,三来又听闻我重伤昏迷,此功,便会记到十二分了!”一顿,给了阿悔思考的时间,才笑道:“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所能达到的效果必有差异。”
阿悔点点头,知道这是阿姐在教他了,不论能不能完全听懂,都记在了心里头。到底年纪不大,之前的气恼没个一会儿就散了,眼见着文初完好无缺,更是高兴,“那阿姐,你能升官了么。”
“不能。”
“可是不是说……”
“哪有这么简单,阿姐初来乍到,从一无所有坐上这执金吾丞,方短短一个多月。此时哪怕是立下天大的功劳,陛下也不会允我这短短时间便爬上去的。不过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有些无形的东西,远比一时的得失要重得多。”
阿悔重重地“嗯”一声,一碗面疙瘩刚好喂完。
文初忽的想起来,就问:“阿姐今早煮的面疙瘩,比起这碗来,能打几分?”
看着她笑吟吟的一脸期待,就差没在脑门儿上写上“等表扬”三个字了,阿悔支支吾吾地挠挠头,看天看地就是不敢看她,干脆一转身,抱着空碗就跑了。
只留下文初坐在床上,眨巴着眼,不信邪地磨了磨牙:“真有这么难吃?”
……
夜色浓郁,正是六月中旬,知了还未出,天气还未炎,难得的一片静谧舒服。文初想了想便丢掉了难吃不难吃的事儿,毕竟下厨什么的,也的确不是她的强项。
手中一转,自袖中取出一个东西,在指尖轻轻把玩着。
这是今晚她捡到的东西,许是被暗室爆炸冲上来的,也另有可能是本就在铁匠铺子里的――一块儿生铁的碎片。
这块儿生铁的成色瞧着却是极纯,不该是铁匠铺子里打造日用器物的铁。这也是她今晚装昏的原因,从来盐铁都是朝廷管制,若真是她猜测的那般,此事的牵连就太广了!
现在的她不该卷进这样的漩涡,正好借着“重伤”退出来,一切自有向洵去查。
但,是与不是,她还是需要找专家确定。
这片生铁被她收起来,不再多想,躺了下去。
这一夜,注定有太多的人睡不着,所有听见了风声的,所有跟此事有关无关的,都在为那“炸炉”一事而心惊肉跳着,有人惊,有人怒,有人疑心,有人拍案,也有人临湖而笑,姿态飘然……
这种种,都在文初的“重伤未愈”中,和她没有了关系。
她要面临的,却是另外一种麻烦。
一夜好眠,到得翌日一早,便被一阵喧哗声吵醒,隐隐听到有人喊着“草菅人命”“关押良民”这般声音。文初勾着嘴角翻了个身。外头却又响起脚步声,又急又快。
她已听出是向二的声音,叹口气,睁开眼,躺在床上虚弱地道:“何事。”
“大人,执金吾被包围了!”
------题外话------
科普一下:
东皇太一,是古代的官方神,还出现在玉皇大帝的前头,相传是盘古的一只左眼。
咱们现在说的“皇天后土”,里头的皇天,指的就是东皇太一。
………………………………
【064】 祸水东引
“欺凌无辜!”
“关押良民!”
“草菅人命!”
一声又一声的谴责,从百姓的口中呐喊出来。
官署的大门被义愤填膺的人群堵了个水泄不通,粗粗一数,竟是少说数百人之多!而他们的对面,是是带着数人交戟拦着的明三郎,“退后!退后!再往前别怪咱们不客气!”
“想动手怎么的?执金吾要动手啦!欺凌手无寸铁的百姓啊!杀人灭口啊!”不知人群中何人喊出这么一句,百姓怒潮更加的汹涌,纷纷推搡着向前,“你杀了咱们!有种的就杀了咱们啊……”
人群怒吼着冲撞着,明三郎等人投鼠忌器,一时抵挡地手忙脚乱,“他妈的,这些愚昧的贱民!”明三郎狠狠低骂一句,从交叉的双戟下钻了进去,望着眼前一片乌匝匝的影子,一个头被吵的两个大。一旁的朱锐抹了把脸,“你还算好的,哥们儿让人啐了一脸。”
“操!真想动手,一个个全他妈打出去。”
“得了吧,别给大人招祸了,多少人就等着你动手呢,信不?”
当然信,这里头的猫腻他们都明白,这些百姓里藏了多少煽风点火的,一双双眼睛都盯着呢。只要这边有人动了手,立即事态就会扩大到不可估量的结果。
两人对视一眼,不由苦笑连连,“刚才向二进去了,不知道大人醒了没有。”
正说着,向二郎三步并作两步地从官署里跑了出来,停在大门之前,忽的一声大喝,“肃静!”
四下里便是一静。
听他扬声道:“咱们大人昨夜里受了重伤,至今昏迷未醒,诸位就是闹也闹不出个结果来。”
毕竟只是普通的百姓,听他这么一说,不由都慌了神。就听后头不知谁吆喝道:“你们大人伤不伤关咱们什么事儿,只要放了人,我们立刻就走!若是不放,咱们就豁出去了,守在这儿,守到你们放了为止!”
那人说完了话,立即一矮身,混在人群里不知藏到了哪里去,倒是百姓们又跟着群情激奋了起来。向二郎面色犹豫,就似是不知该怎么办了,在百姓的冲撞下不断向后退去,忽的一咬牙,“关门!”
朱锐和明三一齐吓了一跳,“关门?”
向二一副豁出去的模样,大吼一声,“操!大人没醒,就听我的,关门!大不了咱们也豁出去了,关了关了……”
在他一连串儿色厉内荏的“关了关了”声中,外头守着的人一溜烟儿地钻进官署里,砰一声,执金吾司的大门,关上了。
外头的百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没了主意,听着有人恨恨吼了一声,“我还就不信,他们能不出来了!”
“对!咱们守着!”
“守着,不放人就不走……”
外头热热闹闹的呐喊声传进来,紧跟着就是窸窸窣窣的声音,明三郎贴着门缝往外瞧,正见到百姓席地而坐,一副准备死磕到底的架势。他啐一口,头疼地问向二,“哥们儿,你这么一搞,咱们可是真的出不去了。”
向二耸耸肩,吊儿郎当的,哪里还有方才被逼急了的模样,“这是大人吩咐的。”
“大人醒了?”
异口同声,且尽是惊喜不已。
向二不由一怔,心说朱锐也就罢了,这小子自从跟着大人去了趟白马寺,不知道怎么的,回来就忠心耿耿了。可旁人……他奇怪地看了明三郎一眼,小声问道:“你跟刘五不是最看不惯她?”
明三就叹气道:“以前还真是,老觉得这小子年纪不大,一肚子坏水儿。明明一块儿吃了酒,扭头就给了咱们三十军棍——啧,阴的很!”
向二深以为然,“可不是,现在哥们儿背上还疼。”
明三哈哈一笑,话锋一转,又摇头道:“不过昨儿个我是服了,你没看着那场面,要不是她提醒的及时,咱们这些人里头,起码死伤两位数。还有刘五,那小子逞能,也是大人给拽出来的,险险留了一条小命,这会儿还在家养着呢。”
还有他没说出口的,爆炸结束后,所有人都骇破了胆,唯那个年纪不大的少年,两个命令吩咐下来,有条有理,镇定自若,让他们都跟着定了心神。当时他就想,跟着这么个头儿,说不定也不算坏事儿。
明三咽下了自己这一肚子的煽情,只简单将昨天的场面描述了。昨个儿出事儿的时候,向二正接了文初的吩咐去寻失踪的老铁头,找了整整一夜,在豫山书院的后山发现了尸体,一剑穿心。临着大清早,将尸首送到京兆尹,说明了情况,这才赶回来。是以爆炸的事他虽知道,却头一次听到细节,一时怔在原地,后怕不已。
明三就拽了他往后头去,“走,瞧瞧大人去。”
进了院子,便看见已起了身的少年,裹了条薄薄的毯子,窝在张藤椅里惬意不已地晒太阳。阳光下肤色白皙到透明,眼睛闭着,扇子般的睫毛微垂,在眼睑下打出淡淡的暗影。
七分清雅,三分纤弱。
两个大老爷们儿双双脚步一顿,怔怔站在门口,晃了一下神。
就见那羽睫微动,睁开了眼,“门关上了?”
向二回过神来,边走边应道:“关了,也说了大人昏迷未醒,不过大人,那些人守在外头是个麻烦。”
“再麻烦,也就是些普通百姓。那些都是苦主,亲戚朋友让咱抓了,还不许人家闹上一闹?就算有人挑事儿,只要咱们避了开,上哪挑去,还敢放火不成?”
“可是总不能一直避着。”
“安心等着吧,三日之内,这事儿就过去了。”
“三日?大人是要放人?”
“不放人还养着不成?百多人呢,一天三顿的喂……”文初猛地坐了起来,双眼亮晶晶地,“执金吾里这么有钱?”
两人同时给呛了一下,避开这写满了“贪财”的眼,“咱们的意思是,这抓了又放,岂不是白费功夫。”
文初失望地“唔”了声,又缩回毯子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咱们负责的就是巡防,至于百姓怎么想怎么说,那是太史令那群神棍的事儿。”
“原来大人是准备让太史令接手!”向二说完,却是不怎么相信地皱了下眉,现在牢里那些人可是烫手山芋,太史令傻了才会接手,他们装糊涂都来不及。就听文初打了个哈欠,语调懒洋洋的,却也透着一股子笃定,“等着吧,今儿个讲学结束,卢逊就好来了——太史令那边儿,坐不住。”
不出所料。
正午时分,听见了消息的卢逊就带着武叔赶来了。
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对贵人生畏,对文人则是生敬,尤其卢逊这般有底蕴有声名的才子。没费什么力气他便进了官署,说说笑笑用了一顿午膳,待到离开的时候,一出官署大门,脸色却是难看的不像话。
卢逊拂袖上了马车,后头武叔冷冷盯着送客的向二郎,嗓音含怒,“我们公子是奉了陛下的邀请来洛阳讲学,这方方一个多月,你们下头的人就敢阳奉阴违,当真咱们卢府好欺么!”
“卢才子息怒,执金吾如今的情况,阁下也看见了……”向二的解释还没说完,武叔已跃上马车,怒驾而去,只一句冷冰冰的命令丢下来,“我不管什么情况,后日的讲学若再无人巡防,咱们就上陛下那理论罢!”
马车扬长而去。
消息也不胫而走。
卢才子发怒了,严令后日讲学执金吾必须到场,而这数百的百姓包围中,执金吾又要如何出去?唯一的办法,恐怕只有无奈放人了。
收到这消息的太史令立即便觉如芒在背,当下便派人去给执金吾递了口信——人不能放!
执金吾众人的表情很迷茫——不能放?那陛下问罪的话,可是太史令给担着?
对方的表情更迷茫——这……咱们大人没说。
众人立即摆出一副“没娘的孩子像根草”的委屈状——你们还有大人,我们的大人却是重伤昏迷至今未醒啊!这人关在地牢里头,外头的人进不来,里头的人出不去,你们大人说不放人,卢才子又来施压,哎,理解万岁罢。
不论太史令理解不理解,执金吾的“委屈”是显而易见的,上头没有发话做主的人,下头一群听命的也没了方向。待到两日之后,再一次到了卢逊讲学的日子,终于“顶不住了压力”放人了。
官署门口,百多个被关押的百姓陆续被放出,太史令也终于坐不住了,当下带人亲自过来拦截住了这群百姓。
七百多执金吾瞧着迎面而来的老头子,就似见了亲人般迎上去,“大人,您来了咱们就放心了——百姓们在执金吾里吃的好喝的好,没受到一丁点儿的委屈。咱们这暂时代押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
暂时代押?
这四个字被外头的人听的清清楚楚。
更清楚的是这话中的意思,方出执金吾,又进太史令?
尚在欢呼的百姓被这冷水一头浇下,其愤怒之汹涌可想而知,顿时尽数转嫁到了太史令的头上。
六十多岁的太史令,一身齐整又飘逸的袍服,瞧着就是个神棍的模样,仙风道骨的。然而他老脸一变,想反驳的话都没说出口,已被官署外如潮的百姓一股脑地淹没了……
……
可怜的太史令,冬天的时候方方因为那场大雪,被斩了三颗人头。到了夏天,又摊上了这“神怒”一事,引得陛下大怒,百姓民怨四起。
当然太史令有多凄惨,已不关了文初这始作俑者的事儿。她窝在官署里听着外头的热闹,风凉凉地吹了声口哨。一边儿正给阿悔上课的韦让,瞧着她猫咪一般晒着太阳的惬意,不由捋着美髯笑道:“你这祸水东引,可是让太史令遭了大罪了。”
“谁让我重伤呢,咳咳咳咳咳……”这一副把肺都咳出来的假模假样,让韦让没好气儿地嗤道:“你捂的是胃。”
文初脸不红心不跳地把手往上挪了挪,“胸闷,肚子也饿。”
韦让哈哈一笑,“你这性子啊,太是有趣!怪不得殿下……”他说到一半猛地顿住,文初也怔了一怔,其实距离上次下棋只有几天而已,这会儿猛地听见殿下二字,却似是许久未见了。韦让瞧着她不自然的脸色,戏谑地凑上来,“我说,你就不好奇,殿下这两天在做些什么?”
文初打着哈欠闭上眼,装听不见。
心下却在想着,早知道这大胡子这般聒噪,不如留下祁俦,把韦让打发回去的好——两个先生教阿悔,未免有些大材小用,她便留了一个,打发走了一个。
韦让尚在自顾自地道:“可怜见的,殿下住在长秋宫了,陪着皇后娘娘呢。”
文初一挑眉,懒洋洋搭了一句,“陪着他娘有何可怜的。”
韦让却耸了耸肩,卖关子般的没再说,只眼中一抹复杂和怜悯一闪而逝,毫不作伪。文初微微蹙起了眉,回忆着印象里的郭皇后。
从前宴会上远远地见过两次,是个不折不扣的美人儿,四十多的年纪,明艳不可方物,比起深受皇宠的荣妃来,都要美上个三分不止。
也的确,不然如何能生出赵阙那般明珠生辉的儿子来。
赵阙……
这两个字在心头拂过,不由让她有些微的恍惚……
好在向二郎大步跑进来,一脸兴奋地道:“大人,外头的人已散了!”
的确是散了,人全跑到太史令的门口蹲着去了。
连续数日的折腾,据说太史令那边比当初的执金吾也好不到哪里去,终于那些神棍不知用什么办法给百姓洗了脑,等到那百多人被放出来的时候,对于那日之事已是只字不提,而太史令也在数日后再下一则官方告示,将那夜里的一声巨响,定义为“火灾引起的坍塌”。
不论百姓信或者不信,“神怒”之事就这般被暂时地压了下去。
为何说是暂时。
因为她始终有种并未尘埃落定的感觉,这般可以大做文章的东西,几个皇子的党羽却是统一的缄口不提,总有那么几分暴风雨前的宁静之感。而那日的爆炸事件,因为半条街的坍塌,疏通所需的时日漫长,也渐渐不再被人提起。
这个事件,似乎汹涌的来,又汹涌的去,唯一给文初留下的,便是她在执金吾中的威望这一意外之喜了。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
除了名声。
文初的名声,真是让她又头疼又好笑。
早在接手执金吾的时候,她便知道这是个烫手山芋,而随着陛下迟迟未将正主的人选指派,坊间抹黑她的人便一日日多了起来。据传茶馆儿酒楼里,那些批判她的,已能编出一个话本子,而大多数,都来自于刘宏的豫山书院的学生。
向二为此大骂刘五郎忘恩负义,文初却是乐呵呵地,每日打着“昏迷”的旗号,窝在官署里等着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