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里苍穹万里剑-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经挤进了营寨之中的史分明,不知道从哪里捡来了一把制式横刀,又丢给了许大宝一柄,带着他,快速向着中军帅帐的方向走去。

    “帝都他娘的真的是一群瞎了眼睛的狗屎,这种废材还带兵,还敢剥了老子的虎皮,等下非得将那兔崽子抽筋扒皮不可。”史分明骂骂咧咧的嚷嚷道。

    这个时候的营寨里,哪里还有人会去管他史分明此时再嚷嚷个什么劲。

    跟在史分明之后的许大宝,抖着身上的赘肉,不停的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这个时候,他还是选择了相信了史分明,毕竟是史分明带着他从漠北到了大唐境内。

    有些以往便是史分明手下的将士,在这个时候,看到了火气冲冲的史分明,好像终于看到了主心骨,当即带着身边的几个将士,跟在了史分明身后。

    也见到了身后越聚越多的将士,史分明却没有阻拦,这个时候只要还能拉起这些将士心中的斗志,就不至于败得特别彻底。

    现在他得先去中军营帐,因为帅印都在中军营帐曾将军的手中握着。

    等到掀开了帘子,中军营帐之内,空空如也,哪里有半个身影。史分明皱了皱眉头,往地上啐了口唾沫:“他娘的。”

    “许胖子。”史分明回身冲着帅帐之外吼道。

    “将军。”许大宝可不敢怠慢,急忙掀开了帘子,迈着小碎步跑到了史分明的身边。

    史分明从营帐之中的桌面上,操起了两块四四方方的帅印,丢在了许大宝的手中:“跟着老子,不要走丢半步,要不然砍了你小子的脑袋。”

    “将,将军到哪儿,我就到,哪儿。”许大宝结结巴巴地说道,又急忙跑到了营帐门前,替史分明掀开了帘子。

    中军帅帐之外,已经聚集起了很多很多的将士,但也顶多只有千余人,在这整个营寨之内,根本不值一提。

    “曾广元曾将军,已经在乱军中被踩死了,想活命的,信得过老子的,跟着老子走。”史分明说着,也没有理会将士们口中的窃窃私语。

    这个时候去想着防备敌袭军队,是很不明智的选择,他史分明不是第一次上战场的雏儿,连这点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

    别说去跟敌人硬碰硬,就现在他能组织起来的军队,能不能到了万人,都是一个未知数。他见过在营寨之外而来的边军,一万的守备将士,连一场硬仗都没有经历过,连敌人骑兵的第一个冲锋,能不能挡下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那些将士可不敢停留,跟在了史分明之后,向着营寨的另一侧走去。

    在接连面临了两次骑兵冲锋之后,营寨的大门,重重地砸在了地面之上,扬起了一片灰尘。

    “杀无赦!”一名将军模样的叛军将士,扬起了手中的横刀,一声怒吼脱口而出。

    随着身后掌旗的军士大旗挥舞,在风中飘摇,烈烈作响。

    便有数不尽的骑兵浪潮,涌入到了营寨之内,瞬息之间,四散而开。

    整个营寨之中,原本火光只占了一半,自乱阵脚乱了一半,又不知道在刚才,悄悄逃走了多少,这个时候依旧在营寨中乱窜的将士,明显连原本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冲进了营寨之中的叛军,根本没有受到什么有力的阻击,就几乎占领了整个营寨。

    等到领头的骑兵将军带着骑手,走进了营寨之内,投降的军士,早就被围成了一个大圆,周围便是那些毫不讲理的叛军。

    缴获的粮草军备更是数不胜数,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叛军攻破了大唐阻击在关内道陇东城之外,最强的一道防线。

    这之后,只需要再攻下陇东城做为后备城池,叛军就可以放心地南趋直下,兵临帝都城!
………………………………

第二卷 雨霖铃 第一百三十一章 火烧梨花谷

    如今大唐,已经是危在旦夕。十数万突厥蛮子,攻下了陇东城,整个关内道境内,再无有组织的大唐将士,能够与之抗衡。

    想来不之后,杨胡子便可以大手一挥,叛军和突厥蛮子联军,兵临帝都城,不再是一场空梦,不再是一场泡影,将会是切切实实记录在史书里面的实。

    这一巴掌,打醒了很多人,但依旧还有很多人,憧憬在大唐的盛世之下,不愿意再往前看,更不敢再往前看,这些人可能连那些江湖女侠都不如。

    说到江湖之上的女侠,从古至今,能够让人称赞的,想来便只有江南梨花谷。

    且不说那梨花谷双壁,鱼幼棠和舒如雪两位绝代佳人,就算是现如今代替整个梨花谷,在江南道内行侠仗义的晚辈柳依依,都是人人称颂侠骨柔的可人儿。

    “女子亦有英雄骨,柔也做斩魔人。”这便是江湖人对梨花谷的称颂。

    今天,梨花谷没有弟子出谷,就连柳依依,也在昨傍晚,赶回到了谷中。江南道内的梨花谷,是整个大唐最让风流英雄垂涎三尺的圣地,便在今天,百余名风华绝代的女弟子,尽皆立在梨花谷之内。

    梨花谷祠堂内,是号称双壁的鱼幼棠和舒如雪,年轻的谷主,早已不再年轻,鱼幼棠已经四十有二,舒如雪比鱼幼棠还要更年长两岁。曾经江湖之上,最是风流,最是侠骨柔的两位女侠,原来已经过了不惑之年。

    不惑一般是士子书生,用在自己上的言语,却不知道何时,也落在了这些江湖女子上。

    晚风吹起了祠堂之外的众多女子霓裳,这些女子,没有什么低头窃窃私语,也各个都是绝佳的美人儿。

    鱼幼棠便是切切实实的绝代佳人,江湖上的绝代佳人,肯定不是那些激)院楼里面的风流佳人,是江湖上各个男儿都仰慕,想要一见卿颜的绝代佳人。

    可能再晚一些,就是星夜,鱼幼棠不可能继续等下去,她没有再去看舒如雪的脸色,而是直直起,走到了祖宗牌位前。

    她深深地呼吸了几口,这才轻启朱唇:“舒如雪,我去,你去不去都没有关系,你想嫁给那个书生,相夫教子,过你的小子,做了这么多年的姐妹,也拦了你这么多年,是无奈之举,可今天,你当着祖宗的面拦我,便是你的私心作祟。”

    祠堂之内,依旧跪在蒲团之上的另一名女子,却是抿起了嘴唇,她将头重重磕在了地上,抬头,目光瞪在了鱼幼棠上:“别以为只有你才有侠骨柔,你才是江湖女侠。”

    “想去帝都,好呀,可你烧毁梨花谷,烧毁祖宗祠堂,是个什么意思?”话到此处,舒如雪也已经起,言语不饶人。

    “大唐都不再是大唐,还何以为家

    ?不如付之一炬,烧成灰烬来的爽快,到时候真跟那些叛军蛮子对上了,才能不惧生死,心无杂念。”鱼幼棠底气很足,目光却不肯离开祖宗牌位半分。

    好像一时之间,难以想到什么有力的反击之语,舒如雪有些语塞,她轻轻皱起了眉头,依旧生着闷气。

    她是有私心,都十几年了,从当年江湖归来,直到如今。

    “祖宗牌位,我会带上,让这些老人家们,亲眼看着我梨花谷弟子,也不输大唐男儿。”说着,还不等舒如雪反应,鱼幼棠已经将后的包袱取下,将三块祖宗牌位,扔到了包袱之中。

    她回头继续瞪了舒如雪两眼:“我是梨花谷的谷主,今天宣布,你舒如雪不再是我梨花谷的女弟子,因为梨花谷只与大唐共存亡!”

    说罢,鱼幼棠已经转,一手扶着佩剑,一手扶着包裹,走出了祠堂之外,她的目光,落在了祠堂外的众多女弟子上。

    祠堂外静静立着的百余名女弟子,直到此时,才完全明白了鱼幼棠的意思,有的已经在眼神之中,出现了一丝迷茫,有的偷偷闪过了几抹怨毒,……

    都是女子,鱼幼棠不喜欢为难女子,尤其是江湖女侠,她梨花谷各个都是江湖女侠。她在那些弟子的脸上划过:“还是那句话,想要相夫教子,嫁个好人家的,就留在江南,我绝不强求。”

    有女弟子开始抬起头,可能经过了很久的思索,对着鱼幼棠躬,然后转离开祠堂。

    晚风依旧吹起,江南的夕阳是别样的夕阳,今的夕阳,是属于梨花谷的夕阳。

    又有女弟子转,离开……

    接连不断地有人离开,也有人继续在心中挣扎。

    鱼幼棠不想再去看,她缓缓闭上了双眸,毕竟不是所有的江湖女侠,都是真正的江湖女侠,在他们的心中,大唐怎么可能会亡呐?

    这可是大唐呀!

    站在最前头的女弟子,是柳依依,她才刚刚经历过了二十岁的生,那是她活这么大,最开心的子,因为有他。

    可是,今天,谷主要她在梨花谷和他之间选择,她下不了这个决定,所以,她的目光,悄悄抬起,落在了鱼幼棠的肩头上。

    “想去就去!”鱼幼棠没有看她,依旧是紧闭着双眸,不知道是真的对着她说的,还是只是随口想要说上这么一句。

    柳依依握紧了手中的佩剑,眼神之中,依旧满是挣扎之色。

    “她既然都肯放你走了,你就大可不必挽留。”不知道何时,舒如雪也已经站在了祠堂门前。

    “嗯。”柳依依终于点头,在心中做下了决定,然后跪倒在了谷主面前,是养育之恩,无以为报。可她真的不想离开他,哪怕是背叛梨花谷。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

    可能已经真的到了江南的夜色之中,天空之上群星闪烁,照耀在了祠堂门前。

    祠堂内,亮起了灯火,便照亮了祠堂外佳人的动人脸颊。

    “该走的都走光了。”舒如雪在鱼幼棠的耳边小声说道。

    直到此时,鱼幼棠才睁开了双眸,她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梨花谷数百弟子,如今只有静立在祠堂门前的十二三人。

    “你怎么不走?”鱼幼棠悄悄擦拭掉了眼角的泪花,她不能哭,她是梨花谷的谷主。

    “我走不了,我是梨花谷的双壁之一,就是双臂,少了一条手臂,怎么可以。”舒如雪望着夜空缓缓说道:“再说了,都这么多年了,谁知道他还有没有再等我,万一他已经娶了别的女人,……”

    她的话没有说下去,目光回转,注视着鱼幼棠的双眸:“还是跟你去帝都吧,起码是跟梨花谷站在一起,是为大唐而战!”

    “烧了便是烧了,从此以后就没有梨花谷了。”鱼幼棠说话间,目光之中满是坚定。

    “谁说没有,只要大唐还在,梨花谷就会一直在。”舒如雪说着,已经进入到了祠堂之内,转瞬间,祠堂里面的火光,便已经是涛涛烈焰。

    拉着鱼幼棠走出了祠堂,她比鱼幼棠年长,便是她的姐姐,也是她的主心骨,她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真的放心得下心系大唐的她。

    一众女弟子,站在了梨花谷之外,眼中竟然都悄悄的抹掉了几抹泪花。

    鱼幼棠回头,她的眼中也满是泪花,她对着仅剩的十几名女弟子问道:“没有选择离开,你们后悔吗?”

    “不后悔!”女弟子们回答

    “为什么?我都后悔。”鱼幼棠没有敢回头再去看,因为她知道,她肯定舍不得。

    “哪有不后悔的,只是你说的很有道理。”舒如雪也转过了头来,她拍了拍鱼幼棠的柔弱肩头:“大唐都不再是大唐了,还何以为家?”

    “对,只要大唐还在,我们梨花谷就还在。”当即有女弟子应声道。

    星夜之中,有江湖女子赶赴帝都城,要与大唐共存亡!


………………………………

第二卷 雨霖铃 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湖儿郎赴帝都

    大唐兴亡之际,是选择继续沉沦在世道江湖,还是选择起,与大唐同生共死,很多人已经做出了选择,或者准备做出选择。

    大唐之上的江湖儿郎,从来不缺乏这种山河气概。

    在大唐剑南道境内,有与蜀南竹海的青城山道门,并称为西蜀两大剑派的蜀山剑派。

    杨胡子叛军攻下陇东城的消息传来,比大唐的其他敌方,晚了一些,可这并不会妨碍江湖儿郎潇洒北上。

    蜀山剑派就在剑南道蜀山之上,既然是剑派,自然人人佩剑。

    如今的蜀山剑派,依旧是大唐境内数一数二的豪门大宗。可以一道剑气三千里的南宫先生,只要还在掌教的位置上,就不论蜀山剑派这些年在江湖儿郎口中,如何的破败不堪,依旧可以在江湖之中屹立不倒。

    蜀山剑派是姓南宫的蜀山剑派,世人也只知道有南宫先生。

    数百剑士从剑南道境内,辞别了以往赖以生存的活计,回到了蜀山之内,是南宫先生的召集令,只为剑南道数百与蜀山剑派有渊源的剑道宗师,齐聚蜀山之上。

    宽阔的宗门齐修崖畔,蜀山剑派近些年来铸造的名剑,一柄柄现于人前。

    南宫先生走上崖畔,一柄柄名剑皆与之共鸣,颤鸣声,响彻在天地之间。

    “今天我召集大家前来,只是想为这些剑找个主人。”南宫先生的目光,落在了众多剑道宗师上,这些起码三流高手的剑南道剑士,皆是剑南道江湖之中,未来的希望。

    “十二柄剑,其中还有一柄应当是你南宫先生自己的,也就是说只有十一个主人,我们有多少人,几百剑士呀,怎么选?”有人当即问道。

    “南宫先生心中肯定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当即有人为南宫先生而言。

    “嗯。”南宫先生轻轻点头:“想必大家都知晓,近些年来,我蜀山剑派,已经不复当年,年轻的三位剑魁,都在近些年里,遭到歹人毒害,无一幸免。”

    众多剑道宗师纷纷点头,蜀山剑派这些年,已经唯有南宫先生一人,还可以勉强撑起场面,再往下看,三代弟子,皆是碌碌无为。

    “那么今天这崖畔之上的十一柄剑择主,必然会是我辈江湖之中,剑道鳌首之人。”南宫先生笑笑,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我也得跟大家讲明白。大唐的陇东城失守了,既然会被我蜀山上的名剑择主之人,想来应当会明白我的意思。”

    众多剑道宗师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待到搞清楚了这其中的道道,已经有一半的剑士泄气,毕竟就算是江湖人,也多半都是为了讨口饭吃,犯不着拼命,不论是为了谁。

    只要叛军打不到剑南道之外,他们便没有出手的必要。

    “大唐已经危

    在旦夕,难道我剑南道境内,就没有江湖好儿郎,愿意而出,与在下共同前往帝都城外?”南宫先生抬手,扬指指向北方天空,眯着眼睛问道。

    沉默无言,整个崖畔,没有人再多做言语。

    有人从崖畔的后方,挤到了前面来,是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的穿着很是破落,着一可能已经很久没有清理过的衣衫,脚下一双破旧草鞋。

    “我叫阿满,我爹娘死的早,家里也没有妻儿,但我是一名剑客,了无牵挂,我愿意陪先生同去,只是想问问先生,路途之中,酒水可有?”阿满说着,声音越来越低,直到最后,低下了脑袋,声音也如同了蚊子嗡鸣。

    南宫先生先是愣了许久,才笑着点了点头:“酒水管饱。”

    十二柄剑之中,有一柄出鞘,立在了阿满前。

    “你天赋算不上上佳,却也能在三十岁之前达到一流境界,应当也下了不少苦功夫,此剑便愿意择你为主,你叫阿满,可以给你的剑取个名字了。”南宫先生扬手说道。

    听到了前的剑鸣之声,阿满才宛若从梦中惊醒,他抬着头,眼神之中有些惊讶。

    仅此而已,他就有了一柄属于自己的名剑,不是腰际上十两不到的寻常铁剑,是出自于蜀山剑派的名剑。

    “我叫阿满,我爹叫阿大,都不是什么好名字,我们家里也没有什么文化人,这剑既然是跟了我的剑,想来让先生赐名应当是对剑的不尊重。”

    “正是如此。”南宫先生点头道。

    “那就叫阿二好了,我爹叫阿大,它就叫阿二,在我心中,与我父母同样重要。”阿满伸手触在剑之上,已经得名阿二的剑,便冲上云霄,在天际上戳了个窟窿。

    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去笑话阿满给这柄剑取的名字,因为他们连站出来的勇气不曾有过。

    往前走的世道,是属于大唐儿郎可以欢畅饮酒,无牵无挂的世道,如今突然多了这么一档子事儿,多数的人,只会选择冷眼旁观。

    却依旧有人敢走到人前,是一对材魁梧,样貌几乎没什么差别的中年人。……

    到了傍晚时分,众多剑道宗师,已经大多离开了蜀山,唯有十一名剑客,是剑南道真正的剑客,留在了蜀山剑派之中。

    这些人的实力肯定不是整个剑南道境内最强的,顶多能算是有些水准。

    实力最高的,是一名已经年近花甲的老头子,得剑蜀中花,算是入圣境界的高手。其他的皆是一流水准,在大唐境内,算不上多么出奇的一拨人。

    可这些人在蜀山剑派,却已经能算得上是实力拔尖的一群人。

    南宫先生走出了崖畔,立在了是一名剑客前:“你们当真明白我的意思,并且不会后悔?”

    “老夫只求死而无憾。”年岁最大的老头子说道。

    “大唐要是不在了,也就没有江湖了,天地之大,无处安的境地,我们兄弟二人,可不想去感受。”双胞胎兄弟说道。

    亦有一名女子剑客,直到此时,才摘下了头顶的斗笠,三千青丝,如同泼墨,铺在了画卷之上,美艳动人至极:“我是大唐人。”

    只是一言,堪比千言万语。

    “先生说啥,就是啥。”阿满笑望着手中的剑说道。

    南宫先生在这些人的脸颊上,一一滑过,最终收回了目光,落在了整个蜀山剑派之内:“此后江湖数百年,只怕无有蜀山剑派了。”

    没有了南宫先生的蜀山剑派,便不是真的蜀山剑派。

    在众多蜀山弟子的眼神注视之下,十二名剑客,负剑下蜀山,开始往北而行。

    于此同时,来自大唐江湖之上,也有数不尽的江湖儿郎,往帝都而行。

    有从陇右道天山侧峰下山的白衣剑客,牵着手中的抱剑稚童。

    稚童抬着脑袋,盯着白乐天的脸:“师兄,这次你怎么愿意带我下山来了,而且,那么多的师侄们,为什么都不愿意让师兄下山呀?”

    “因为我最近心不太好,便将门主的位置交给了旁人,我呀想来想去,能带着出门的,好像也就只有你了,路上有些无聊,想来带着你,也能有人跟我说说话。”

    白乐天略作停顿,举头望天:“我白乐天,想再在江湖走上一遭。”

    “还有我,师兄,还有我。”白夜雨急忙插嘴道。

    还有从京兆府之外,走下山的山贼们,紧紧跟在大当家元霸的后。

    元霸侧只有一条细犬,后负着一支银枪枪杆,枪头悬于腰际之上。

    他猛地转头,在那些山贼的脸上划过:“我,……”

    元霸还在想着,如何开口跟这些手下讲明白自己心中的想法。他不怕死,也不会轻易去死,可手下的山贼们不一样。

    这些人,没有过硬的实力,以前只能干些打家劫舍的勾当。

    吴刀疤率先往前一步:“大当家永远是我们的大当家,大当家在哪儿,我们就在哪儿。大家说对不对?”

    “大当家在哪儿,我们就在哪儿!”

    “可我是去送死。”元霸缓缓说道。

    “那就让我们陪着您一起送死!”
………………………………

第二卷 雨霖铃 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下江南

    太极内,天子陛下仰望金銮,下除了大宦官冯元义,没有旁人,今天如同往常一样,没有早朝,没有人前来觐见。

    天子陛下却没有待在后宫,与贵妃娘娘享乐,他的曲子才谱到了一半,是为贵妃娘娘的新舞而谱。

    “大唐还在朕的手里。”天子陛下突然开口说道。

    “是。”冯元义转,应道。不过,他的目光,落在天子陛下脸上,却看出了天子陛下心中,此时已经没有了早先的骄纵。

    开创了泱泱大唐盛世之景的天子陛下,不再如同往,依旧憧憬在大唐的盛世之下。今天的他,希望有人能来上朝,有人能够觐言,跟他讲,如今的大唐应当如何如何。

    可惜一个都没有。

    杜司徒已经老了,不问朝政。李林甫也死了,卫国公算不上老,可他并不算是真正天子陛下的心腹,天子陛下只是没得选。韩昌黎又太年轻,倘若当初,他没有违背天子陛下的赐婚,想来不管韩昌黎的年岁和阅历,如今的宰相,肯定不会是卫国公吧。

    “朕的肚量,是不是太小了一些?”天子陛下问道。

    “大家是大唐境内,肚量最大的人。”冯元义急忙说道。

    天子收回了目光,却愣愣地望向大之外,他叹息一声:“韩昌黎的心已经不在朕的庙堂之上,是朕的度量小了些。朕还容不下李林甫,可笑,可笑呀!”

    “嘶。”冯元义倒吸了一口凉气,没有答话。

    想到了前几那个穿过朱雀门,直接进入太极的儒生,天子陛下又露出了些微苦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