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剑封天-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皇城朱雀门前数十里的御街,各色的店铺勾栏瓦肆,繁杂的堆叠在一起,繁华至极,反倒将气势雄浑的皇城夺去了神采。
而这,只是建康京一角。
皎皎洲三大王朝之中,唯独这龙泉王朝最为繁华,虽然边境时常有摩擦,却也只是瑕不掩瑜,在繁华盛世之中,任何微不足道的事,都可以在这喧嚣繁华之中尽数忘却。
而在这一片繁华之中,却也有着一处静谧书卷气的地方。
这个地方便是如今龙泉王朝文脉所在,比之龙泉王朝国子监不知高出多少倍的终南书院,龙首山绵延数百里,乃是这建康京,或者说是长歌江流域中,最大的山脉,其下的峰峦,也不计其数,而终南书院,就在龙首山主峰终南峰下。
这也算是脑中取静,红尘与书卷,只是一江之隔,着眼处,繁华与读书声,一者入眼一者入耳,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终南书院背倚晨雾间若有若无的终南山,雄踞一座不高的土台,裹在门前两株桂树漫涌的清香里兀然而立。黝黑的两层木墙青瓦与飞檐翘角,仿佛一幅色彩平淡的素描,结构精简却勾画了了。楼宇沉淀着岁月淘漉的痕迹,古朴而典雅,像沦落村野多年却仍然掩饰不住姿色的贵族女子,弥漫着千百年的风韵,似乎每一扇门窗与每一根立柱,都漫溢着一种俊逸的神韵与傲气的风采。门楼、斋舍、讲堂与通廊,随着我讶异而踟蹰的脚步一一展开,幽寂、空敞,像当年学子们散学归去后一个黄昏的场景,又像等着他们满身书卷气,笑语盈盈,与枝叶间的啼鸟欢鸣相携而来的一个清晨。
走入书院仿佛多年后,依旧踩着褶皱如乡野父老额头的青石板,置身于空荡的讲堂间,似乎还能依稀听见一阵阵与家事国事天下事紧紧相连的读书声,那是恬然静默的木质墙壁与窗棂沉淀多年的回响。晨雾渐渐散尽,一缕阳光从窗棂间水一般滑过来,将墙壁幽暗的黧黑染成明丽的金黄。许多年前,它也用这种沉静而温馨的姿势,将一张张桌上的书卷染成生动的颜色,铺展开学子们一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蓝图。
儒家至高理想,就在这朗朗书声中彰显出来,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便是读书人的傲骨,这便是读书人的傲气。
可惜,书院如今的安静,却给一个不速之客打破。
按着辈分,韩慎与姜阿源虽然年纪不及这终南书院中的莘莘学子之半,但却当真是他们的师兄师姐,更何况,两个半大的孩子,他们也不能真的认真计较。
于是乎,这终南书院中,每日里都是一片鸡飞狗跳之声,还有两个半大孩子兴奋又愉悦的笑声。
朗朗读书声中,多了这些许的笑声,倒也当真没有了枯燥的滋味,反而愈发多彩起来,劳逸结合,本就是终南书院的院规之一。
韩慎和姜阿源如同孩子王的性格,终于在此间彰显出来,终南书院中的毛头孩子和女孩,跟着这两个“师兄师姐”整日里胡乱跑着,如同放飞了自我,让诸多的莘莘学子头疼至极,告状的也不少,但书院山长张载厚仿佛没有听到一般,每次有人告状,也只是无奈笑笑,转过头,就宠溺地摸着韩慎和姜阿源的头,弄得这些心有不甘的人也没有了
脾气,只能无奈地接受着这两个如同混世魔王一般的师兄师姐的霸凌。
书院门前,唐霞客拿起自己的包袱,对着王元宝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咱们俩也都到了这建康京,也该到了说分别的时候了,唉,我也不舍得啊,可惜,家里繁琐,只能先说再见了。”
说着,唐霞客走上前给王元宝一个大大的拥抱,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矫情,咱们江湖儿女,虽然不如这些读书人,但也好歹来去潇洒,莫要给人看轻!”
王元宝同样拍着唐霞客的肩膀道:“好,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要是有用得到我的地方,就用这张符,千山万水,定当不负。”
唐霞客哈哈笑道:“放心,哥哥我还要喝你的喜酒呢!”
说着微微指了指王元宝身后不远处的,身着青色襦裙的青鸾,做了个“我都懂”的鬼脸。
王元宝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在唐霞客胸口擂了一拳。
“好了好了,我也该走了,这再不走,天黑之前我可是下不了山的,要知道,也就这个时候后,青楼最便宜,你可别误了哥哥的大事,嘿嘿。”
唐霞客用力挥了挥手,向着山下走去,同行一路,也曾过命,喝过茶,饮过酒,江湖儿女,没有什么矫情的,该如何,自己心中有数,反正江湖路远,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可以再次相见。
王元宝目送着唐霞客潇洒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山的那头,心中叹息,自己终究没有唐霞客这般的潇洒,有些东西,是学不来的,人的性格,本就是天生而来,无论如何都是在书卷中学不来,也看不到的。
转身走进书院中,王元宝看到笑起来有这一对可爱梨涡的青鸾还在那里,双手搓着衣角,仿佛在纠结着什么,虽然看不清脸,但是鼓起来的小嘴,分外可爱。
不知怎的,王元宝从青云关中到了终南书院后,原本有些傲娇的青鸾,如同变了个人一般,对王元宝的敌意荡然无存,每次见到,总是低着头,不敢看着王元宝,这可与那个原本傲娇又毫不畏惧的女子大相径庭,着实令人费解。
天下间,最难猜的,便是女子的心思。
王元宝对着青鸾打招呼道:“起的这么早,你来这里做什么?”
青鸾忙抬起头,看着王元宝的眼睛,似乎是下了莫大的决心似的,开口道:“我姐姐让我过来请你过去一叙!”
话说完,脸已经红了大半,引得王元宝分外好奇,感受到了王元宝好奇的目光,青鸾转身向着书院中的豫灵院跑去。
王元宝摸了摸鼻子,为什么女子的心思这么难猜?比书上那些不知所云的圣贤文章还难。
既然猜不透,那就不必再猜,云嫣让青鸾来请自己,应该是有事,王元宝整了整衣衫,走向豫灵院。
终南书院中分为上下三院,上三院中,豫灵院是专属于山长张载厚的,剩下的,则是书院中的学子和教授的学舍和居所。
不过自从王元宝一行人住进了书院,豫灵院便给他们占了去,反观张载厚,则是住进了书院教授居所的桐罗院。
不过他却对这“鸠占鹊巢”的行为毫不在意,读书何处不能读?闹市中,山水间,书声皆可入耳入心,这才是读书的真正的境界。
豫灵院距着书院的大门处并不远,王元宝很快便来到了豫灵院。
张载厚并不喜欢
奢华的装饰,一方文脉执牛耳者的居所,却好像农家小院一般,没有过多的装饰,芷萝爬过院墙,葡萄架下,放着一张棋盘,两个半旧蒲团,再有就是一园的牡丹,委实令人惊讶,但相处其间,却分外安宁。
一袭宫装的云嫣不施粉黛,站在豫灵院门口,静待着王元宝的到来。
她原本只是希望王元宝这个少年,能够将她们救出苦海,便已经知足,哪晓得他却彻底打消了她们的后顾之忧,赵王鹰犬中的精锐尽数给王元宝除去,就连赵王身边最为依仗的鱼怀恩,也死在了他的拳下,这等的恩情,即使买了她们姐妹二人也是还不完的。
余光扫过,云嫣看到了满脸绯红的青鸾,心中有了数,男子不懂女子的心思,那女子能不懂吗?
自从知晓了王元宝单枪匹马地杀光了赵王鹰犬后,青鸾似乎对这个有些榆木脑袋的少年有了些许不一样的情愫,或许她自己看不出来,但是云嫣好歹是在欢场中摸爬滚打过的人物,她如何能不清楚青鸾心中的所想。
情愫犹如一粒种子,只在心中种下,经过时间灌溉,岁月洗礼,变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未几何时,便成为参天大树,树上之花,便是此间情感之果,或是任人采摘,或是经历风霜,只等着那个钟情之人,去摘采,只是其中亦然有着难以预计的风险,但是,花与果的成熟,也只有经过风霜之后,才能真正有着淋漓风情。
只是,青鸾心中的那棵树上的花,是为了等待这个王元宝才绽放的吗?
云嫣笑了笑,自己妹妹的事,也只有她自己能做主,自己,就不必多掺和,没有人乐意,属于自己的情感,由他人指点江山,这才是最令人反感的。
“一直红着脸,莫不是怕见人?”
云嫣见青鸾一直红着脸,便笑着戏谑道。
青鸾忙反驳道:“哪有,我是……”
“我是”了许久,青鸾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不由气结,鼓着嘴,扭过身去,不再理会云嫣。
云嫣也不以为忤,自己的妹妹,自己最是清楚,不过是害羞地紧了,只怕是待会儿那个人来了,又会好起来。
女子的期待,也真是廉价,有时候,想要的,或许也就只是见一面的时间。
“公子安好。”
云嫣远远见了王元宝便盈盈施礼,婀娜身姿,柔和曲线尽数显现,令人食指大动。
王元宝嘴角抽搐,他到现在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对待云嫣,到底是按着师娘,还是寻常的女子,他可是伤透了脑筋。
青鸾听得王元宝来了,赶忙理了理并不褶皱的衣裙,低着头施礼,倒是别有一番风情。
王元宝开口道:“不知姑娘找我有何事?”
云嫣似乎料到了王元宝如此说,盈盈道:“云嫣此次请公子来,是为了感谢公子的救命之恩,如若公子不嫌,云嫣请以为公子侍奉。”
说罢,便盈盈下拜。
青鸾心中骤然一酸,仿佛有什么东西,给人生生夺去。
而这个夺去自己心爱之物的,正是自己的姐姐。
王元宝则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女子,或者说是自己的“师娘”竟然……
而云嫣则在心中想着:“傻妹妹,姐姐只能帮你到这了。”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是清都山水郎
有些等待,有些倾心,注定得不到结果,勇气在这二者面前,变得微不足道,同样的,还有深陷其中的人,既然得不到,又何必奢求?
为什么要奢求?还不是心中存有侥幸,总幻想,那自己所幻想的好,渴望着以后点点滴滴,只是,一个人的热,暖不了两个人的脉搏。
王元宝目瞪口呆地看着已然下拜的云嫣,如遭雷击,脑中一片空白,他从未想到过自己竟然会遇到这等狗血的事情,对于他来说是狗血,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是当真的桃花风流韵事。
若说王元宝不心动,那是假的,像云嫣这般的国色天香的红颜祸水,哪个男人能不为之心动?
只是明知道云嫣是自己“师娘”,这般难以启齿的事,到底该怎么说出口呢?
信与不信,还是一回事,王元宝脑中已经没有了应对的言语。
而青鸾心中苦涩,或许是自己奢求过多了吧,有些喜欢,往往就是在机缘巧合之下,便在心中种下情愫,不须许久,便可以成为自己都再难以掌控的情感。
像青鸾这样自小便被卖进秦楼楚馆的女子,最好的结果,无非是跟着姐姐,做了那些自诩风流的士子商人的妾室,其中的悲惨,自是不言而喻。
即使是赵王,地位尊贵,皇亲国戚,又能如何?
无非不过是为了一时新鲜,青鸾至今都忘不了,那个道貌岸然,衣冠楚楚的赵王,看着她们姐妹二人目光中的裸的。
王元宝的到来,或者说是那个邋遢老道士的信,给了她们一个希望,而这个希望,没有令她们失望。
乐籍,早就给想要阿谀逢迎赵王的青云关官吏消去,这也是芷萝馆中的老鸨与龟公不见踪影的缘故。
赵王的高傲,他不会允许自己的禁脔给他人觊觎,哪怕是看上一眼。
笼中雀,渴望的,只不过是自由,而给她们自由的正是王元宝。
青鸾咬了咬嘴唇,同样下拜:“公子允了吧,莫要让姐姐难做!”
说出这句话时,青鸾说不清楚自己心中是何等的情感,五味杂陈,虽然有不舍,不甘,或者说是怨恨,但是姐姐想要的东西,她不会去争,没有姐姐,便没有此时的她,只要姐姐开心就好。
云嫣闻言心中轰然一震,恨不得站起身揪着自己这个傻妹妹的耳朵,自己这么做是真的想跟她争吗?
只是,青鸾已经将她的后路堵死,让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你可千万别答应啊!”
云嫣此刻只能祈求着王元宝不是那等贪恋美色的小人。
就在这时,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如同及时雨一般响起:“小师弟,你可是让师兄好找啊,唉,两位姑娘怎么如此作态?”
王元宝如同得了救命稻草般,恍然道:“对了,方先生让我带给你的有些东西!”
来人正是一袭月白色长衫的张载厚,他忍着笑,其实这豫灵院的一切,他早就看到了眼中,此时“碰巧”出现,正是为了解围而来,闻言接口道:“那小师弟我们不如到书房一叙?”
“好!”
“两位姑娘对不住了,我们先行一步,赶紧起身吧,这终南峰虽说临近了夏日,但这到底寒凉,莫要冻坏了身子。”
张载厚说罢,便跟着已经近乎落荒而逃的王元宝走出豫灵院,只留下云嫣和青鸾两女。
听着张载厚和王元宝的脚步声远去,云嫣站起身,而青鸾则依旧失魂落魄地跪在地上,肩膀抖动,似乎是哭了。
云嫣气不打一出来,自己好好的计划,给这傻妮子给打乱,她反倒是哭了,这倒是奇了。
伸出素手,云嫣捏住青鸾精巧的耳朵稍一用力,青鸾“呀”地一声站起身来,抬起朦胧的泪眼,看到的却是自家姐姐俏脸含嗔恨铁不成钢的看着自己。
“你个傻妮子,当真以为姐姐看上了你那个情郎哥哥啊?!”
青鸾闻言也顾不得耳朵痛,擦了擦朦胧泪眼道:“真的吗?姐姐你不会是骗我吧?”
云嫣松开捏住青鸾耳朵的手,狠狠敲了她一个爆栗道:“我这不是给你探路吗?你以为你那点小心思姐姐看不出来啊!现在倒好,你这一搅局,我是没有办法了,唉,你这听风是雨的性子,什么时候能够改改啊?”
说着,云嫣叹息一声,重新走到蒲团处,坐了下来。
青鸾忙跑到云嫣身前,拉着云嫣的衣袖撒娇道:“好姐姐,我错了,都是我小心眼,可是,人家不也是……”
云嫣道:“不也是什么?是舍不得自己的情郎哥哥吧,唉,有了情郎忘了姐姐啊!”
青鸾心中一喜,她知道,自己姐姐这是已经消了气,忙撒娇道:“好姐姐,你就再帮帮我吧!嗯,求你了!”
云嫣看着眼角犹带泪痕的青鸾,不由得破嗔为笑:“唉,真是拿你没办法,但是经过你这么一闹,我也没有办法,只能再等等了。”
青鸾虽然有些沮丧,但姐姐终归还是会帮自己的,一时间,看着姐姐笑了起来,嘴角的两个梨涡深深的,煞是可爱。
女子的快乐,就是如此简单,或许会为了自己所钟意之人而反目忧伤,但也只是一瞬。
一瞬间,冰雪消融,春风拂面。
世间最好看的,就是女子的笑容,没有掺杂任何繁杂,有的,只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王元宝摆脱了云嫣和青鸾两女,不由得松了口气,若是再纠缠一会儿,只怕自己是要头疼不已。
坐在书房的椅子上舒了口气。
蓦地,王元宝才想起自己身后还跟着一人。
“小师弟当真的好艳福啊!一个女子钟情于你,只是,你这木头般的脑袋是让师兄如何说你呢?”
张载厚戏谑道,若是终南书院中学子见了,只怕是要大跌眼镜的,张载厚可是有着冷面君子之称,如今却一副戏谑笑容,如何能不让人惊讶。
其实这也是书院学子一面的看法,真正了解张载厚的人,都知道他这一副冷面下的戏谑性子,就连老秀才和不苟言笑的不过,都给他住弄过。
王元宝有些尴尬,但更多的是恼怒,张载厚应该是在一旁看了许久。
张载厚虽然性子戏谑,但却是个有方寸之人,王元宝说方两有东西给他,便不再逗弄王元宝,开口道:“什么东西啊?小师弟。”
王元宝从怀中拿出一个九龙为钮的玉石印鉴放到书桌上,这是方先生交给他的山水印,王元宝一直贴身放着。
张载厚站起身,拿起温润的山水印,沉吟起来。
山水是这座天下最为本源所在,而山水印,则是一方山水灵脉气运所承载寄托之物,莫说是中土神洲泰岳山正神,也未曾凝聚出这样一方山水印出来,如今,方两却当真将这山水印凝聚出,只是,却身入无尽之乡。
张载厚知晓老秀才的布局,也清楚方两让小师弟带给自己这方山水印的用意,龙场镇遗存的真龙气,只怕都在这方山水印中,唯一能够镇压真龙气的,就只有山水灵脉气运。
良久,张载厚放下手中的山水印道
:“我不能收,还是小师弟你拿着吧,君子藏器于身,我是没有这个勇气了!”
纵然对这山水印动了心,但张载厚还是克制住了自己心中的,他很清楚,当初自己为何没有成为老秀才门下的弟子,自己没有他们那样的,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曾经是,现在还是。
人的性格,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至多被世道磨平,但棱角仍旧存在。
王元宝疑惑道:“为什么?”
迎着王元宝疑惑的目光,张载厚坦然道:“我没有勇气。”
坦然说出,丝毫不觉得难为情,其实,学问到了张载厚这般地步,早就对于这些虚名看得通透。
不能便是不能,没有什么矫情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本就是儒家读书人学问中的精髓,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万分困难。
人有三惑,无非功名利。
读书人求的,脱不出这三者的藩篱,或者说,十载寒窗苦读,为的便是这功名利三者,这没有什么好遮掩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可厚非。
其中最重的,便是名之惑,读书人重名,无论是虚名还是实名,君子名器之重,譬如国家之鼎器,但也往往为名所累。
知与不知,只是最为明显的,重名者,往往刚愎自用,爱惜羽毛,做出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来。
学问本就是为了解决这些惑问而生,张载厚执掌一方文脉,对于这些名利,看的通透,自己是与顾两禅一般的人,虽然有着自己的坚持,却缺少魄力,或者说,没有老秀才那般容纳天地的心胸。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顾两禅的道,是他心中的那座天下,有一人笑靥如花。
而他张载厚的道,却是这一方文脉当中的淋漓傲骨!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券,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殇,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这就是张载厚的道。
一阕淋漓傲骨之词,言尽这个人之道,无怪乎老秀才曾说,这座天下的上古之时,天际的星辰,便是这些承载着浩然文气的诗词。
王元宝跟着张载厚念出声来,眼前遮掩这层层云雾,看不真切云雾后的天地。
朝闻道夕死可矣。
张载厚的一阕词,为王元宝打开了一扇门,不同于书上的道理所说的门,这是一扇,专属于问道者之门,没有能够抢走它。
而张载厚所做的,是揠苗助长之事,就譬如一个还未懂得走路的婴儿,你却给了他奔跑的能力,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顺水行舟,进境虽快,却有着难以避开的隐患,但张载厚只能这么做。
王元宝心湖中涟漪渐起,只是蛰龙阴神却并没有抬头的,只是静静盘踞在心湖中央,缓缓睁开了眼,望着心湖上空,那闪烁着微茫之光的星辰。
这曾经是它的天下,如今,却只能盘踞在一方心湖中,远远观望。
眼前的云雾渐渐散去,云雾后的天下,也渐渐清楚。
王元宝看到自己站在一座山上,千寻之高,眼前的云雾,再也这挡不住自己的眼界。
远山处,有一座巍峨山岳,而山岳之下千百里外,也是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江河,奔腾不息。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教懒慢带疏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是读书人立身,立世,立言三大事之前的必须过程,秀才不出门,便知晓天下事,靠的是什么?
那就是无数先贤行万里路著书立说成册后的书,世间万事不相同,但其中的道理,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