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贼人休走-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笑过之后,衡连成站起了起来。

    他把自己手里的横刀递给了樵夫,郑重地说道。

    “莫负了它。”

    樵夫看着刀,缓缓抬起手握住了刀柄。

    “好······”

    “那来日,江湖再见!”

    “嗯,江湖再见!”

    ······

    晚间,圆寂和尚留下了李驷和白药儿在寺中留宿。

    夜里的白药儿有一些睡不着,她还在想着下午的事情,这让她不自觉地走出了门外,打算透一透气。

    但等她走到山门前的时候,却发现一个白衣人已经坐在了那里。

    李驷的嘴里咬着一个馒头,手里还拿着两个,正吊儿郎当地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吃着宵夜。

    他听到脚步声转过了头来,看到是白药儿,拿下了嘴里的馒头,笑着挥了挥手。

    “这么晚了你还不睡啊,要吃馒头吗,那老和尚做的馒头还是不错的。”

    白药儿下意识地就想要逃走,可是想到这样反而会显得更加奇怪,她只好硬着头皮坐了下来,坐在了台阶的另一边,和李驷保持着一些距离。

    “不用了,我晚上吃饱了。”

    她拒绝了李驷递过来的馒头,抱着腿,身子紧绷地坐在台阶上。

    李驷看着她的样子,继续笑着说道。

    “你不用这么紧张了,等过些日子,我将你送到了武当山,这件事对于你来说也就算结束了。不过你最好能记住这次的教训,以后,别和江湖人有太多的牵扯了。”

    说着,李驷抬着眉头,又吃了一口手里的馒头。

    想着白药儿不吃最好,他还能多吃一个。

    武当山吗······

    听到再过段时间事情就会结束了,白药儿也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反而有一些失落。

    “那,端午节的事呢。”白药儿把眼睛看向一边,装作不在意地问道。

    “端午节?”李驷愣一下,接着,像是才反应过来一样地说道。

    “哦,你说那事啊。哈哈,你不会真信了吧,我是说笑的。你放心,我这人虽然没脸没皮,但也不至于让你这样的清白姑娘帮我做那种事。”

    这个世上的女子还是蛮讲究名声的,那种事情要是传出去,白药儿也就不用嫁人了。

    这样啊,原来是说笑的。

    也是,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白药儿有些怅然地想到,她也不知道自己现在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心情。她不应该生气的吗,为什么一点也气不起来呢?

    可能是因为说到底,李驷还是在为了她着想吧,一是为了她的名声,二是为了她的性命。

    但是这样看来,下午她想的那些,大概就只是误会了。

    夜里的山路静悄悄的,树叶摩挲的声音轻轻响着。

    “李驷。”白药儿突然问道:“以后,我们还能再见吗?”

    这一次,坐在台阶另一边的李驷沉默了一下,好久,才轻笑着回答道。

    “还是,江湖莫见了吧。”

    这江湖,可不是什么好的地方。
………………………………

第四十三章:这世上的江湖传言精准的让人难以置信

    这夜过后,李驷同白药儿下了山,金山寺依旧空空的,山空空的,寺空空的,和尚念着的经也空空的。

    圆寂依旧躲着人,不问世事。

    但随着朝廷通缉一事的酝酿,江湖上对李驷的传言也越来越多了,到处都是有关于他的风言风语。

    有人说成名高手都已不是李驷的一合之敌。

    有人说已经没有人可以抓住李驷了。

    有人说皇上气得摔了书桌上的笔砚,对着严亭之大骂了一通。

    有人说连独孤不复都要准备下山对李驷动手了。

    有人说他大内的朋友告诉他,长安公主去求见了皇上。

    有人说李驷还认识当年不可一世的杀人和尚圆远,那和尚从前杀了二十四名江湖名宿,一把戒刀杀气滔天,杀得武林闻风丧胆,各大门派都拿他没有办法。现在,他就在闽江一带隐居。

    总之什么都有人说,什么都有人问。

    甚至还有人说,李驷的轻功,已经比声音还快了。当然,这话大多数的时候是没人信的,只是当做了笑话听了听。

    人们都知道李驷的轻功快,但要说比声音还快,那明显是夸大其词了。

    但无论江湖人说什么,李驷还是迈着他那不紧不慢的步子,赶着他的路。

    一流以下的小毛贼是已经不敢再找他了,这春日的路途,对于他来说着实悠闲了不少。

    有时他会和白药儿一起坐着农人的牛车路过田野;有时他会找一个酒楼买醉,醺醺而睡;有时他也会逛一逛那烟花柳巷之地,逗得白药儿满脸通红地追在他的后面。

    不过,白药儿对于这个世上的东西好像都不甚了解,待什么都很新奇,偶尔路过一座小城的庙会都足够她玩一整天。

    李驷问起过她为什么,她说,她从小就和爹住在山里,最多的时候也只会在附近的小村子里逛逛,从来没有出来过。

    所以,这是她第一次行走江湖。

    于是李驷又问她,她家在哪里?

    白药儿犹豫了一下,指着北边说道,在冀县旁的一座无名小山里。

    冀县李驷认识,他笑着说白药儿第一次出门就敢一个人走这么远,当真是好大的胆子。

    白药儿不说话了,因为如果可以,其实她也不想走这么远的。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武当山也越来越近。

    一日,两人停在了路边的一处野地里休息。

    白药儿的手里还拿着一个从附近镇子上买来的糖人儿吃着。

    要入夜了,李驷点着火,回头看了看身后的路,说道。

    “再过三天吧,我们就能到武当山了。我认识那的一个道人,他会照顾你一段时间的。呵,你知道吗,那个道人可好玩了,整日糊涂这个,糊涂那个的,就从没有过明白的时候······”

    李驷说着他的朋友,白药儿却只是坐在一边,心不在焉地咬着糖人的一角衣袖。

    “嗯。”她轻声应着李驷的话,出神地看着面前跳动的篝火。

    然后她又看了看火边的李驷,听着他喋喋不休,展颜一笑。

    “有没有人说过,你说个不停的样子很像一个老妈妈?”

    “是吗?”李驷停了下来,摸了摸自己下巴:“倒是确实有那么几个嫌我吵的。”

    “是谁?”白药儿随口问道。

    “我的几个朋友。”李驷笑着挥了挥手,表示这些事情没什么好提的。

    “不过你以后也是我的朋友了,若是真又在江湖上遇到什么事情,可以提我的名字。”

    “你的名字有什么用。”听着李驷的话,白药儿笑着撅了撅嘴巴,轻晃着手的糖人儿。

    “我就没见过有一个江湖人怕你的。”

    这倒是实话,李驷的好脾气,实在是远近闻名。

    “怎么没用。”李驷觉得有必要为自己争个面子了:“以后你若是想找人要偷什么东西,提我的名字,道上的兄弟都可以给你打个九五折。”

    “噗呲。”白药儿被李驷的样子逗得笑出了声:“九五折,也太抠了吧。”

    “怎么。”李驷脸不红气不喘地说道:“半折不是钱呐。”

    “是是是,知道你厉害了,行了吧。”

    白药儿吃着糖人儿,敷衍着说道。

    傍晚的时间就在这样的说说笑笑中过去了。

    等到夜里睡觉的时候,李驷坐一个树杈上,白药儿躺在火边。

    可能是闲来无事,李驷垂着一条腿问道。

    “说起来,你之前是为什么非要抓我?”

    这是他一直没有想明白的事。

    上一个这么执着于抓他的人,还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中年老男人。

    他和那家伙之间的恩怨,却是没这么容易能够说清楚的。

    火边,白药儿背对着李驷,低着眼睛,是让人看不清她的神色。

    她没有回话,好像是睡着了。

    但是这显然瞒不过李驷,一个人睡没睡着,他一听就知道。

    “怎么,我们都一道走了这么远了,还不能告诉我啊?”

    李驷无奈地说着,将双手枕在脑后,仰躺在了树枝上。

    树的下面,白药儿终于睁开了眼睛。

    她对着地上的影子看了一会儿,说道。

    “抓你的那一万两金子,刚好够我救一个人。”

    一万两金子救一个人,树上的李驷抬了一下眉头,真是好大的手笔。

    “你要救谁?”

    白药儿又没了声音,是过了一会儿,才轻声答道:“我爹。”

    李驷愣了愣,侧过了脸来。

    “为什么?”

    “他帮人算命受害,以至于一直昏迷不醒。”

    白药儿躺在地上说着,地面是冰冷冷的,连火也烤不热。

    “我又听说江湖上有个万金先生医术超绝,便找到了那人,请他帮忙医治我爹。但是他只是帮我爹吊住了一口气,说这能让我爹再活四个月,而我必须需在这四个月里凑够一万两金子给他,他才会帮我救人。”

    “于是我一路向南走,正巧听说了抓你能拿朝廷的一万两赏金,这就来了。”

    白药儿的话说得很简单,但是任谁都能猜到,她一个不经人事的姑娘想要一路从北边走到江南是绝对不简单的。

    万金先生的事李驷知道,此人的医术确实很好,甚至有医死人肉白骨的传闻。

    但是他每次救人都会提前索取一大笔的诊金,所以久而久之就被人称为了万金先生。

    原来是这样,李驷点了点头,表示了解了经过。

    白药儿也不再说话,她抱着肩膀,缩起自己的身子,似乎是打算休息了。

    这夜里又安静了下来。

    一万两金子吗······

    篝火炙烤着,躺在树枝上的李驷摇了摇头,闭上了眼睛。

    他有一个想法,只是这个想法,是他不喜欢的麻烦。
………………………………

第四十四章:有关于,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第二天清晨,当白药儿醒来的时候,却发现李驷也已经起来了。

    这是比较少见的情况,因为她通常都醒得比李驷早。所以早上吃的东西一般都是她准备的,然后才会把李驷叫起来。

    但是今天李驷少见的早起了很多。

    他蹲在篝火旁边,用泥土埋着烧尽的木炭,嘴里还懒洋洋地念道着真是麻烦啊之类的话。

    对此白药儿是已经习惯了,李驷平均每天都会用同样的语气说上两遍类似的话。

    似乎对于他来说,除了吃喝玩乐之外,其他的事情都是麻烦的。

    早餐一如既往,吃得是林子里摘来的野果。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吃完早餐后,李驷并没有带着她按照原定的路线向着武当山走。

    而是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找到了一座小城里的驿站,写了封信托人带去了武当山。

    信里的内容是什么,白药儿不知道,只知道写信的时候,李驷一直敲着笔杆,像是在考虑着要怎么说明自己的意思。

    李驷的样子显得很无奈,这幅模样白药儿倒是很熟悉,每次遇到麻烦事的时候,这人都会是这么一个表情。

    是又发生了什么吗,白药儿忍不住的想到。

    又有江湖人追上来了,还是路上遇到了问题?

    白药儿想不明白,一直等到李驷寄完信,从驿站里出来的时候她才问道。

    “我们为什么不往武当山走了?”

    李驷看了她一眼,一边向着门外的台阶下走去,一边回答道。

    “暂时不去了。”

    “为什么?”白药儿有些疑惑地继续问道。

    这次李驷停下了脚步,他转过头了来,看着白药儿。

    好半响,才撇了一下嘴巴,用郁闷地语气说道。

    “记住你欠我一万两金子。”

    “啊?”

    白药儿没听明白,但是下一刻,她就感觉了自己的脖子一痛,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

    扶住了白药儿软倒的身子,李驷叹了口气。

    本来管闲事他也不至于管到这种程度,但是奈何昨天他已经认了白药儿做朋友,想了一晚上,他还是决定帮她这个忙。

    而且,就算是皇宫的天牢也关不住他不是吗。

    不好的地方,无非就是被这么个小姑娘抓住,以后说出去的名声实在难听罢了。

    你可欠我一个大人情。

    一想到自己以后可能会被江湖人传成的样子,李驷就黑着脸瞪了怀里的白药儿一眼。

    瞪完,他又苦笑了一下,凌空跃起,向着北边踏风而去。

    算了,毕竟是一条人命,麻烦便麻烦一点吧。

    街上的行人看到这突然飞起的两个人,都停下了脚步,好奇的驻足观望着。

    这时,其中的一个武人似乎是认出了李驷的身份,瞪大了眼睛,对着周围大声吼道。

    “是盗圣李驷,不好啦,盗圣强抢民女啦!”

    行人们顿时乱做了一团。

    听到盗圣的男人们都捂紧了自己的腰包。

    但听到他强抢民女的女人们,却都不躲不藏,有的甚至悄悄地向前走了几步,好像是恨不得叫李驷看到一般。

    总之,这一日的小城,很是热闹。

    ······

    在这一世,从武当山附近赶到都城长安的路并不远,李驷抓紧时间的话,也只需要一天左右而已。这段时间,白药儿是醒不过来的。

    此时的京城之中。

    严亭之正坐在自己的府上喝酒。

    前段日子,他刚被皇上召回京城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说他办事不利,抓了李驷这么久,都还没有一点进展。

    对此严亭之没有半句辩驳,因为他确实没能将李驷带回来。

    不过下一次,我一定会抓住他。

    桌前,严亭之一口将杯中的酒水饮尽,目光坚定地看着面前的烛火想到。

    在那之前,他知道李驷不会被任何一个人抓住。

    不凭别的,就凭他这四年对李驷的了解。

    靠那些皆是游兵散勇的江湖人想抓住李驷,是不可能的。

    要抓李驷,必须有更加缜密的安排才行。

    严亭之喝着酒,静下了心来,开始想起了下一次抓捕李驷时要用什么样的办法。

    突然,房顶上传来了一声细微的响声。

    坐在堂上的严亭之耳朵动了一下,他先是皱了皱眉头,不做声地坐了片刻。然后又眯起了自己的眼睛,握住了身边的刀说道。

    “既然来了,就别在上面呆着了,下来聊聊吧。”

    下一刻,一个白衣人抱着一个年纪不大的姑娘出现在了他的门前。

    “李驷······”

    看到来人,严亭之好像并不意外,拿着刀从桌边站了起来问道。

    “你来我这做什么?”

    这些年来,李驷也不是没有来过他的府上。甚至事实上,这人每年都会来他的家里坐上几次,就像是来拜访老友的一样。

    而且每次来的时候,都会故意弄出一些声响让他听见。

    对于那种声响,严亭之是早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所以一听到刚才的动静,他就已然猜到是李驷来了。

    “先说好。”李驷看了一眼严亭之手里的刀,耷拉着自己的眼睛摆手说道。

    “我不是来动手的。”

    看了李驷好一会儿,知道自己抓不住他的严亭之最终还是放下了手里的刀,闷声闷气地回了一句。

    “那就有话直说。”

    李驷显然是已经习惯了严亭之的严肃,抱着白药儿笑了一下。

    “那什么,就不能先给我一杯酒吗。”

    严亭之横过了锐利的眼睛,目光像是刀子一般地盯了李驷半响。

    见李驷没有一点反应,才冷哼了一声,转身去了后屋。

    片刻之后,他拿了一个杯子出来,倒了一杯酒,将之重重地放在了桌上,等着李驷自己来喝。

    李驷把白药儿放在了堂间的一张椅子上,笑着坐到了桌边,拿起酒杯就喝了个干净。

    喝完酒,他看向严亭之,脸上是终于有了一些认真的神色。

    “亭之兄,此番我是有一件事想求你帮忙。”

    严亭之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些,但是看着李驷那难得认真的神情,他出了一口气,沉沉地从嘴里吐出了一字。

    “说。”

    看在李驷难得求他一次的份上,他权且先听上一听。
………………………………

第四十五章:江湖上没有永远的风波

    白药儿清醒过来的时候,是在天色将亮的早间时分。

    她发现自己正躺在一间官府的公堂上,她的脸颊贴着冰冷的地面,身子冻得发凉。

    这公堂很大,四周的红柱支撑着屋顶,摆放着的器具上都雕刻着威严狰狞的兽面刀头。

    但奇怪的是公堂的两边并没有人,只有一个穿着黑袍银鱼服的中年男人坐在堂前,面无神情地看着她。

    “这,是哪?”白药儿捂着自己的额头,从公堂的地上坐了起来。

    她的头很痛,脑子里乱糟糟的,好像是什么都记不清楚了。

    这是怎么了,我为什么会在这里?

    她茫然地想到。

    我不是应该和李驷在去武当山的路上吗。

    “啪!”这时,公堂前的那个中年男人突然拿着桌上的惊堂木重重地拍了一下。

    那声音很响,震得白药儿也清醒了一些。

    中年男人正身坐在桌前,张开了紧闭着的嘴巴,缓缓说道。

    “民女白药儿,于今早寅时将大盗李驷押送至京城官府,由六扇门东南总捕头严亭之监管收押。不日,昭告天下,授受皇恩。钦此。”

    说完,中年男人从自己的怀间拿出了一卷黄绸布,这是他今日凌晨去宫中领来的皇上手谕。

    虽不同于圣旨正式,但是效力等同。

    此事,他是已经向皇上通报过了。

    只是因为这事的另有内情,所以皇上只给了他一卷手谕,让他单独处理。

    李驷,六扇门,官府收押?

    听着这些话,白药儿甚至以为自己还没完全醒来,所以才听错了,她什么时候将李驷押到官府了。

    微张着嘴巴,白药儿看着堂上的男人说道。

    “这,到底······”

    男人却打断了她的话。

    “还不领旨?”

    那声音沉闷,带着一种难言的威势,使得人呼吸都有些不顺。

    白药儿的脸色白了一下,没法反抗,只好先跪了下来,将手举在头上。

    “民女,领旨。”

    中年男人从公堂上走了下来,将手中的绸布放在了白药儿的手里,淡淡说道。

    “起身吧。”

    但白药儿并没有直接起来,而是先打开了手中绸布,再次确认了一遍上面的内容。

    上面的字迹写得很清楚,说她抓住了李驷,而皇上将赏赐她。

    这时,她好像是才想起了一些东西。

    她记得她被打晕的,而在她晕过去的前一刻,李驷似乎是对她说了一句话。

    “记住你欠我一万两金子。”

    一万两金子······

    一瞬间,像是想明白了一切的白药儿心头一震,一股说不住的滋味在她的心头散开。

    她明白了李驷为什么要说麻烦,也明白了李驷为什么没有再带她去武当山。

    他又帮了她一件事,一件对于她来说,已经无可奈何,却又比性命还重要的事。

    看着白药儿呆住的模样,中年男人走到了一边,从角落里拿出了一把刀重新挂在了自己的腰间。

    “看来,你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

    公堂上不让佩刀,但是现在他已经从公堂上下来了。

    “大,大人。”白药儿呆呆地回过了头来,看向中年人似乎想说什么。

    可中年人却没让她继续说下去,他做事一向雷厉风行,不会多费没必要的口舌。

    “我唤作严亭之,不必叫我大人,事情的起末李驷已经与我说了,此番,我会带你去领赏金,并护送你回去。另外······”

    他侧过脸来,扫了一眼白药儿,从自己的怀中拿出了一张纸放在了她的身前。

    “这是李驷留给你的,你看之后就出来吧。”

    说罢,严亭之握着刀走向了外面。

    无人的公堂里,白药儿呆坐在地上,半响,拿起了身前的那张纸,拆了开来。

    纸上,是李驷留给她的一封信。

    “丫头,见信如晤,你现在应该已经有钱去救你爹了吧?哈哈,不用谢我,我说过,我们以后就是朋友了,朋友之间相互照应这也是应该的,你不用记挂在心上。

    严亭之虽然古板,但是是个好人,你可以相信他,有他在的话你的一万两金子没人能拿得走,呵,除非是我亲自来。

    等你爹的病好了之后,你就好好照顾他吧,待在山里别出来了,你的武功太差,江湖不适合你。

    好了,便不多说了,冀县的路我认识,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去找你玩的,到时候可别忘了准备些好酒啊。

    李驷。”

    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