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贼人休走-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可知道天下剑盟?”
“哦?”金座上的男人像是有了一些兴趣,将视线从金戒上抬了起来:“这我是还没有听说过,先生且先说来,与我听听。”
“是。”持剑男子沉沉地应了一声,开始解释了起来。
“这天下剑盟乃是唐国江湖中的一件要事,每三年一度,举办之时会有无数江湖剑客前去比武,一较高下,得出天下第一剑客的名号。若是陛下想要了解唐国的江湖,相信从此着手,自会有所收获。”
“是吗?”座上,中年男人像是满意地笑了一下,但随后他又看向了持剑的男人问道。
“那如果我想派一人去参加这天下剑盟,你可有人选推荐啊?”
大殿之上静了一会儿,静默之后,持剑的男人像是有了一个想法,抬起头来说道。
“回陛下,在下家中有一剑奴,会说唐人话,年纪不大,但剑术已经如火纯情,比之在下也不差分毫。若是陛下想要不受唐人留意的了解一番唐人的江湖,相信派她前去,定能不辱使命。”
“哈哈,如此甚好。”金座上的男人大笑了起来,右手拍着金座上的坐榻,像是放下了一件心事。
“那,就按术虎先生你说的去办便是。”
“是。”持剑男子郑重地低下了身子:“定不负陛下所托。”
Ps:最近写东西有些慢,所以更新也慢了点,希望大家不要介意哈,不过晚上应该还会有一更的。
另外为了保命这里再说一句,故事的背景是架空的,不要再和正确的历史比对了啊,书中的金国和历史上的那个金国是会有很多不同的。
………………………………
要鸽一次了,实在抱歉
本来今天晚上是还想再更一张的,但是突然灵感有些僵涩,写了两个多小时也没能写出满意的东西来,所以只能鸽大家一次了,等我明天改好了内容再发吧。
很对不起大家,实在抱歉。
………………………………
第七十章:有疤的女人都不好惹
大漠飞沙,唐国与金国的交界之处,天气总是这样。
一座边陲的小镇里。
风沙吹着一支队伍缓缓走来。
那应该是一支行商的商队,因为队伍里的人都是一副的商人打扮,灰衣裹布,长巾遮面,身带风尘。
他们牵着骆驼,骆驼驮着货物,路上的驼铃响得悠远,响在那风里,伴随着队伍缓缓地前进。
但就是这样的一只队伍里,却有着一个不太像是行商的人。
那是一个女人,这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因为她也没有什么特意的遮掩。
而且她该是一个很好看的女人,有着一双与唐人略有不同的眉目,带着异域特有的风情。
那眉目生得妩媚,睫毛修长,眼波流转之间,叫人忍不住的在意。
可那眼中的眼神却很沉静,这使得女人的脸上除了媚意之外,更多了一些静默的气质。
她很特别,能叫人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
大概是因为她的神容间少了一些寻常女子该有的柔美,却凭添了几分说不出的锐利。
她穿着一件兽皮衣服,这种衣服在大漠里很常见。
白天的时候可以脱去外套透气,晚上的时候可以披上外套保暖。
此时的她就是脱着外套,里面的短衣并不能将她的身子完全遮住。
露出下面了小麦色的皮肤和匀称修长的身材。
不过叫人侧目的是,她的身上有很多刀疤,仅仅只是暴露在外的那一些皮肤上,就有着深浅不一的好几道。让人看着着实触目惊心,不知她到底是经历过什么。
而且是她的头发很短,短到甚至没法扎起来,只能披散着任之垂在脸侧。
要知道就算是在塞外,这种情况也是很少见的。
她握着一把剑,坐在一头骆驼的背上。
等到商队完全走进小镇,停了下来的时候,这女子才从骆驼的背上跳了下来,提着行囊对着商队领头的老人家,用金国的话说道。
“这一路上多谢您照顾,之后的路,我可以自己走了。”
“哎,无事的。”老人家和善地笑着,挥了挥手。
“我们也只是顺道而已,不过你一个女娃子以后一个人走在路上,记得要自己多加小心一些,遇到看起来不善的人,就不要打交道了。”
“嗯,我记下了。”女子神情平淡地答了一句:“那么,我就先告辞了。”
“嗯,那就此别过吧。”老人家点了点头,也没有多做挽留。
女子提着剑和行囊走远。
不过之后的路上,她应该是小心不了的,因为她来这里,本就不是来找什么善人的。
······
女子的名字叫做术虎女,术虎是姓,女是名。
也许有人会说这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名字,但这也确实不是她真正的名字,术虎是主家赐下来的姓,而女,只是随便取的一个字而已。
至于她真正的名字,她是早已经忘记了。
她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被卖做了剑奴,所以从小到大,她就只会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一柄好用的剑。
她的主人术虎横是金国有名的剑客,因此她的存在,就是作为一柄剑,为术虎横所用。
所谓的剑奴就是如此,是主人家豢养的死士,能够随时为主人家去死的死士。
作为术虎横的死士,术虎女是最好用一个,所以她被赐下术虎的姓氏,也不用面临被抛弃的命运。
而这一次,术虎女也是听从了术虎横的指示来到了唐国。
她是来做什么的呢,按照术虎横的要求,她此次前来一共要做两件事。
一件,是打听大唐江湖的消息,她要对大唐的江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要知道这江湖里较大的势力有哪一些,这其中好手又有多少,分别是谁。
这些她都要记录下来,然后带回金国去。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能打听到那些江湖好手擅长的功夫,特点是什么,弱点又是什么,这样可以方便术虎横用来研究。
第二件,是她要去参加一场名叫天下剑盟的比武,而根据她能够取得到的成绩,术虎横会判断大唐整个江湖上的武人水平。
用术虎横的话说,这样虽然有管中窥豹的嫌疑,但也不失为是一种依据。
当然,无论术虎横要做什么,术虎女都不会去问为理由,也不会考虑之后的事。
她只会去做,因为她是剑奴,主人家让她去做什么,她就去做什么。
于是就这样,术虎女一路向着南走,不分昼夜,算上坐下来吃东西的时间,她一天也只休息两个时辰,其余的时间,她都走在路上。
应该是二月的时候,她见到了第一座唐国的城市。
唐国很大,这是她对唐国的第一个印象,无论是住的地方,还是用的东西都很大气,沿街排列的房屋和她们平时居住的帐篷完全不一样,不受风吹雨淋,也不受日晒寒冻。
然后是唐国很细致,这是她对唐国的第二个印象,大气之下是细节处的面面俱到,衣食住行方面都比金国多了许多讲究。
虽然她也分不清这些讲究是好是坏,但是她也不介意入乡随俗。
如今的术虎女走在街上,是已经换上了一身粗布衣裳,虽然小麦色地皮肤和过短的头发还是会让人一眼就注意到她,但已经比她之前穿兽皮的时候要好上许多了。
起码旁人看她的眼神已经不再是那种看山野里出来的野人的眼神了。
街道熙攘,术虎女提着剑走在街头。
这次的事情术虎横给了她很多时间去做,无论她在这段时间里做什么怎么做,她只需要在明年年初的时候带着消息回去即可。
但是也是因为有这么多的时间,术虎女才显得有一些茫然。
因为这么多年来她一直都是听令行事的,突然间没了人来告诉她她该去做什么,反而是让她有些无法适从了。
“咕······”
街上,术虎女的肚子突然叫了一下。
她停下了脚步,低下头来,将手放在了肚子上想了一会儿。
不如,先去吃一些东西吧。
这样想着,她向着一家酒楼走去。
………………………………
第七十一章:这年头,就算是说书人也要讲时事了
当术虎女走进酒楼地时候,有几个酒客多有留意地看了她几眼,但然后,就又自顾自地喝起了酒。
看她是因为她的模样古怪,不看她了是因为这世上也不缺古怪的人。
特别是在他们这种临边的城地,异国人的还是不少见的。看得多了,人们也就见怪不怪了。
术虎女倒是留心地环顾了一圈四周,这酒楼里的许多东西对于她来说都是有些陌生的。
拿着手里的剑走到了一张桌子边坐下,她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一下两旁,微微地皱起了眉头。
这里的人很多,也很热闹,人声混杂,她有些不太习惯这样的场合。
“啪!”一个小二抖了一下自己手里的搭肩布跑了上来,热情地招呼道。
“这位客官打尖儿还是住店啊?”
听到了抖抹布的这声空响,术虎女下意识地将剑横在了自己的身前,眼睛冷冷地看向了小二,神情里带上了一些危险的意味。
小二被吓了一跳,身子顿住,脚跟往后退了半步,结结巴巴地说道。
“客,客官?”
看到小二这副模样,术虎女这才反应过来,她现在不是在塞外。
缓缓地放下了手里的剑,她皱着眉头看着小二,半响,才用一个闷闷的声音回答道。
“我吃饭。”
她的唐话并不流利,而且她也分不清什么是打尖儿,什么是住店。
“好,好嘞。”小二干笑着,擦了一把自己额头上的汗,躬身问道:“那您吃些什么?”
术虎女的神色顿了顿,然后盯着小二问道。
“有什么?”
“呃。”小二的脸上苦笑了一下,转过身来指着一面墙上挂着的木牌说道。
“那些,我们店都有。”
他是有些不擅长招待这些外来的客人的,但是又不能不招待,毕竟他还得在这混口饭吃。
术虎女抬起头看了那些木牌一会儿,上面写着都是一些唐人常见的菜色,可对于她来说那些菜名却是大多都不熟悉。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说道。
“一盘炖肉,一张干饼。”
相比于那些她看不懂的,她最终还是点一些她看得懂的东西。
“哎,那得嘞,我这就给您去准备。”
说罢,小二像是松了口气,如释重负地转身跑开,只剩下术虎女一个人继续坐在那。
开始的时候,术虎女只是闭着眼睛在那静坐。
但突然,酒楼中央的堂上却传来了一声拍案的重响,让她侧目看了过去。
“啪。”原来是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人正坐在那的一张座前,拍了一下桌上的一块惊堂木,摸着自己的胡子说道。
“上回我们说道,那白云公子江怜儿难忍阴吾立为祸江湖,便下了一张战书,邀阴吾立于一月一日,至泰和城常凤楼决战······”
这中年书生是个什么人?
楼里的唐人们自然都是知道的,他是这酒楼里的说书人。
但术虎女可不知道这个,她只是觉得那人说话怪模怪样的,倒是着实有趣,便多留意了一下,听了下去。
看着四下的酒客们都静了下来,堂上,中年书生自是屏息凝神,目光烁烁,握着惊堂木,振振有词地接着说道。
“可那阴吾立是何许人也,一身外功刀枪不入,斧劈不开,他怕什么,他是什么也不怕。知道消息的当日,他便将一处的长乐门掌事打了个半死不活,向着江湖传出了一条消息,这决战,他应下了。
好家伙,这一时间江湖如何,是风云汇聚,无数江湖好手都向着泰和城奔走而去。直至一月一日当日,那小小的泰和城里,是整整聚集了五六派名门掌门,七八位江湖名士,十几个成名高手,百余个一流二流的好汉。
这其中叫得上名字的有谁,且听我一一道来,这首先便是那天下第一的剑客独孤不复,他抱着一柄长剑独自从城外走来,然后是少林派的圆真大师,武当派的眞青道长,还有那兵器谱的谱主闻人立,都随后而至······”
说书人说的有声有色,术虎女不知不觉也听得入神了起来,一时间是连饭菜上了桌也不知道。
她只是听着,听着说书人将整个故事娓娓道来。
从那魔头阴吾立的出现,再到一个白衣盗圣一剑穿云而来,取了他的性命之后独自离开。
最后说书人一拍桌案,做结道:“此间故事就此告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江湖说事。”
整个故事被说书人说的是跌宕起伏,而术虎女也听得是津津有味。
她在这个故事里就像是听到了一个江湖,这个江湖里有气度斐然的江怜儿,有一心求剑的独孤不复,有记录天下兵器的闻人立,还有逍遥快意的盗圣李驷。
只是一个这故事,就说出了各种各样的江湖人,各种各样的江湖事。
这就是大唐的江湖吗,果然与金国有许多不同。
不过她最在意的,还是那故事里最后的一剑。
能让风云相伴,天地变色的剑到底是什么样,这个世上真的有这么快的剑吗,术虎女这样想着,心中暗自做了几分计较,准备将此事记下带回金国。
不过随后她又想到,她并不知道这故事的真假,也许这只是书上的故事呢?
于是,她看向了自己邻桌的几个人,斟酌了一下,出声问道。
“几位朋友,我想问问,刚才那先生说的事,是真的吗?”
邻座的几个人听到这个有些磕绊的声音疑惑地回过了头来,先是上下看了几眼术虎女,显然是对于她这样异国的女子有些留意。
不过很快就有一个人笑着向她说道。
“自然是真的,这事啊,就发生在一个多月以前,你要是来得再早些,说不定还能去泰和城看一眼呢。”
术虎女的双眼微合,因为她明白如果是真,那那一剑就绝不是她可以挡得住的。
于是她又继而问道。
“那盗圣李驷的剑真的有那么快?”
“这不好说。”另一个人接口说道。
“不过自从他那一剑之后,这天下兵器的格局是都被改变了,听说那闻人立在兵器谱上专门分了一页附页出来,用来记录他那一剑,就连独孤不复都点名让他去天下剑盟一较高下。这样想来就算是没有那么快,应该也差不了多少。”
看来终归是故事,多少有些夸大其词了,术虎女的心中暗自揣度道。
“那。”她问出了自己最后的一个问题。
“独孤不复的剑和李驷的剑,到底谁更快?”
“那还用说,自然是独孤不复,他毕竟还是那天下第一剑客。”几人中的一个人当即答道。
不过很快就又有人摆了摆手,觉得他的说法有些不妥。
“哎,这你就短见了,我觉得李驷的也不一定会慢。你想,他的剑就连兵器谱的闻人立都不知道该怎么排,说不定是已经比独孤不复的还快了呢?”
“哼,要是真是这样,他就该被排在第一才是啊,何必被单独列出来呢。”
邻座的几人就着这个问题争论了起来。
而术虎女是已经坐回了自己的位子上。
她想,她是已经找到她要找的人了。
金国有一句古话:想要知道地里的金子是真是假,把它挖出来就知道了。
………………………………
第七十二章:有关于独孤粽子
今天的独孤不复找来了一把剑,一把藏剑谷的剑。
当藏剑谷的谷主审阅剑阁的时候,才发现其中的一把剑已经不见了,而原本放剑的地方被留下了一张字条,是独孤不复留下来的。
说剑他拿走了,日后,他会还藏剑谷一块好铁。
藏剑谷的谷主看着字条只是苦笑,他和独孤不复认识的也足够久了,只觉这人是和李驷混迹多了,才也染上了这不问自取的癖好。
不过他倒也不在意,因为相比于成剑,藏剑谷确实更喜欢还未铸成剑的好铁。
说来也是有趣,藏剑谷藏剑谷,却不是藏剑的,而是铸剑的。
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剑从来都不是用来藏的。
当遇到剑该遇到的主人时,他们就是把剑白送出去也没什么。
······
找到了剑之后,独孤不复就去找了李驷。
要找李驷并不难,因为李驷也不怎么藏,找风雨楼买条消息就能知道他如今在哪。
所以在约莫半个月之后,独孤不复就找到了李驷。
这一天的李驷喝醉了,抱着一坛酒,坐在一间酒楼的二楼上喝得昏昏沉沉。
至于喝醉的理由,却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他的酒量很不好,所以平日里不小心喝得多了,就总会醉上那么一两次。
当独孤不复到的时候,李驷是已经醉了八成,八成是个什么程度呢,大概就是半米之外不辨男女,一米之外人畜不分的程度。
“嗒。”
独孤不复走到了李驷的桌边,将手里的剑放在了桌子上,坐了下来。
他看着醉醺醺的李驷,眉头微皱着说道。
“你喝醉了?”
相比于李驷,独孤不复不喜欢喝酒,更不喜欢喝醉。
因为喝醉之后会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而他不喜欢身不由己。
“嗝。”
李驷打了一个酒嗝,将手压在酒坛上,缓缓地抬起了头来,看向身前的人,等过了半响,才慢悠悠地回答道。
“醉,我没醉。你说我醉了,我倒是觉得我醒着,不过,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那种醒,不是但愿长醉不复······醉的那种醉。”
他没认出眼前的这人是独孤不复,他现在是谁都认不出来。
李驷的酒品不算差,至少他喝醉了之后不会做什么奇怪的事情,只会说一些奇怪的胡话,胡到谁都听不懂的那种胡话。
听着李驷的话,独孤不复的眉头是皱得更深了,因为他知道李驷是完全醉了。
他看了一眼桌子上的剑,沉沉地说道。
“剑我放在这里了,年末的天下剑盟,你记得来。”
“天下剑盟?”李驷茫然地低头看着桌上的剑,问道:“那是什么东西?”
可随后,他又好像是恍然大悟的抬起了一只手指说道。
“啊,我记起来了,一个姓独孤的疯子好像跟我说起过这件事······”
独孤不复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因为他知道,李驷嘴中的这个姓独孤的疯子,八成就是他。
虽然江湖上的人基本都认为独孤不复是一个练剑的疯子,但是除了李驷之外,是还没有人敢当面这么说他的。
“哎,我跟你说啊。”
李驷醉笑了一下,伸手抓住了独孤不复的衣袖接着说道。
“那人可好玩了,一到冬天的时候身上的衣服就和棉被一样厚,明明是个武人却比人家小姑娘还要怕冷。虽然听说,好像是小时候得了什么寒病才留下的症状,但每次看到他裹得和一个粽子一样,我都忍不住想笑,噗,你见过粽子用剑的模样吗·······”
说到这里李驷又笑了起来。
而独孤不复的脸色,是已经黑得和锅底没有什么差别了。
“你若是想笑,以后可以不用忍着。”
他说着,拿开了李驷抓在自己袖子上的手。
而这时,李驷却又不笑了,低下了眼睛,自顾自地说道。
“不过啊,他也是一个叫人羡慕的人。”
独孤不复眨了一下眼睛,像是有些不解地重新看向了李驷,他不明白他有什么地方是值得李驷羡慕的。
论武功,李驷应该不会比他差。
论家世,他和李驷都是那种一人就是一家的身世,算得上是半斤八两。
轮钱财,李驷应该不会在意这种东西,毕竟以他的轻功若是想取,多少他都取的来。
那又能是什么呢,这家伙总是一副不着调的模样,还有能叫他想要的东西吗?
独孤不复想着。
李驷是已经说了下去。
“毕竟你想啊,他的心里只有剑,除了剑就什么都不用想了,这多叫人羡慕啊。”
这样说着,李驷满脸醉意地抱着酒坛,耷拉着眼睛。
“我若是也能像他一样,一心只想着一个物件就好了。”
“剑不是物件。”独孤不复淡淡地出声纠正道。
“我知道,我知道。”李驷喃喃着,趴在了桌案间,该是已经醉过去了九成,低声自语道。
“但是专情于一事,总是比执迷不悟来的要好的······”
而他,却是已经执迷不悟了。
独孤不复沉默了下来,看着李驷不再作声。
但是突然,李驷是又抬起了头来,笑着对着他问道。
“哎你说,独孤粽子小时候得的是什么病啊,才会这么怕冷的?”
独孤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