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魏野仙踪-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贺兰公侧面的牧民面孔,这时候突然睁开眼,瓮声说道:“如何是身心柔软?都打作一团肉泥。”

    而代表尸林君的鸟头,更是用欢喜的嗓音嘶叫道:“怎样把恶业清净?先取了他们性命!”

    贺兰公三首同时睁眼颂唱,盘绕在遍照老僧身周的血红芽孢顿时舍了这干枯老僧,直窜入地下而去。

    一股庞大的力量顿时从地下涌动而出,发出一声惊天的巨响,一道地罅猛地开裂,向着番和城方向蔓延!

    若仅仅是地面开裂也便罢了,从开裂的地罅间,却有血红的异光腾涌而出,向着天空投射出一片不吉的暗红。

    地罅蔓延,地面上残存的些许草茎、树根,被这片血光映照,顿时猛地抽搐起来,潜藏在根系深处的一点生机全被夺取,就此溃散成灰!

    更强大的冲力直扑向番和城墙,却在此时,魏野将丹天流珠旗展动,左慈、张角同时催动法力,顿时整座番和城以五方烈火阵为基,火光凝如实质,笼罩了这座城的外墙。

    两个半位道门高人同时做法,那些被高明道术催动的火光,顿时就与城墙结成了一体,赤色中杂着点点青蓝光焰,就像是五色琉璃般惊心动魄的美丽。

    而在这一环烈火琉璃壁之间,不断地有乱石砸入池面般的波纹,环环震荡而出,那是自地下而来的冲击波,不断被琉璃壁吸收、反弹留下的痕迹。

    在这两股力量冲抵之间,护城河中的坚冰早已被震成了粉末,粉碎的冰屑又变成了水滴,最后还原成了一片片细碎的水雾,直被震荡到了高空!

    虽然第一时间就催动阵势应对,城头上仍然有不少兵士被波及,少部分人捂着鲜血直流的耳朵跌坐在地,更多的人则是被城墙传来的冲力震得口鼻流血!

    烈火琉璃壁的防护力量再强,也无法隔绝全部的冲力。

    两股力量的对峙越来越强,来自地下的震动也一次比一次剧烈,哪怕是城内的人们,也能遥遥听见烈火琉璃壁发出的一连串爆裂声音。

    魏野头顶上水汽如蒸,左慈的一头白发根根竖起犹如刺猬,张角踩着麻鞋的一双脚,却是踏进了包砖夯土寸许深。最大的压力,全都被这临时组合的三人分担下来,不知道他们能撑到什么地步。

    “师兄能撑到何时?”

    “小生还能应对一炷香的时候,不过道友再有片刻功夫,非得吐血内伤不可。”

    “必须要撑下去啊――天意在我而不在这些妖神身上,它一样撑持不了太久!”

    这点传音入密的功夫间,魏野目光向着东面一扫,眉间顿时浮上一股阴鸷气息――

    一道雄壮军气,正从东面腾起,眼看着就要逼近了番和城。不用说,这是董卓所部的平叛大军,已经杀到了现场。

    “这时候来添什么乱!”

    魏野低低骂出一声,心绪浮动间,顿时维持阵法运转不稳,被一股冲力反震得胸口发闷。

    然而比起他来,贺兰公此刻的神情却是异样地欢喜――那是一个渔翁,终于发觉渔网已满时候的神情。

    搅动地面的冲击力,再度向外延展。

    轰隆巨响之间,开裂的地罅沿着番和城朝外扩散,如同蛛网一般的裂隙转瞬间就将这片土地整个包围起来。

    番和城是蛛网的中心,而那支冲入战场的平叛大军就刚好落在蛛网的边缘!

    一道道莫名的气息,就在这一道道开裂的地罅间流泻而出,而后直冲云霄之上!

    大军之中,最先反应过来的人是孔璋,他的坐骑最为灵敏,抢先把他摔落下马,拼命向着来处狂奔,而他就这么惘然地抬起头,看着黑沉的夜空。

    天上开裂了一个大洞。

    应该说,从天空中出现了一个不属于人间的空间。

    有血红的光芒从那个幽冥般的裂口中展露出来,可以看见那巨大通道后面翻滚着的血云,似乎那里面是一个恐怖难言的新世界。

    早已失去了道术修为的孔璋,依然能够感受到那裂口当中流露出不属于人间的气息。他喃喃地说道:“这是什么……这不在我们的计划里面……”

    然而他的思绪还未能厘清这其中的真相,一股庞然吸力就从那道裂口中生出,直向着地面而来!

    在那个裂口中浮现出一头身形庞大的巨鸟,满身乌金翎毛,周身有血云拱卫,像个陀螺一般地旋转起来。

    飓风朝着地面涌来,孔璋发觉地面的引力已经不能束缚他的身形,因为他周围的一切,都开始卷动,开始向着天空飞去。

    他头晕眼花之间,似乎看见一个男人,生着三张面孔,背上张开了一对羽翼,高笑着向着那头巨鸟飞去,而后消失在了巨鸟的羽冠下面。

    ……

    ………

    魏野此刻也昂头看着天空中的那个巨大裂隙。

    在那些令人厌恶的血腥气中,依稀能感受到,那裂隙中隐隐散发出一种让他极为亲切的气息。

    不止是他,左慈和张角也仰起头,目光中带上了一丝深长意味。

    番和城中不知什么地方,隐隐传来了什么动物的嘶鸣声。

    “天裂了。”

    “天破了。”

    “此乃苍天已死之兆。”

    装作没有听见张角的那句感慨,魏野环视四周,反问道:“那么我辈该如何做?”

    张角顿时拉住了魏野的手,紧紧握住,大声道:“那么再造一个新天如何?”

    看也不看正在手上较劲的魏野与张角,左慈淡淡说道:“小生以为,效法娲皇氏补天可也。”

    言毕,这跛足老儿一拍身下火凤,顿时带起一片光轮,直向着天顶那一片幽深血红的裂隙投了进去。

    。。。

    。。。
………………………………

第411章 ·天衢踏碎公卿骨(十七)

    左慈驾火凤飞空,去得太快,魏野连阻拦都来不及,只能直着脖子仰头大喊:“师兄,你去得这般快,这城防怎么办?!”

    火凤转眼之间已经逼近了天空中那道裂隙,不待那道裂隙吞吸,便连人带火凤化成一道火芒直投进去。只有凤尾上散落的无数火羽,兀自绕着那道裂隙打旋。

    在一般人的眼中是这样没错。

    但若是在施展了望气术的术者眼中,却依稀能见着那一片片火羽纵横之间,隐隐勾连出一道道赤红线条。那一道道火线彼此连接、变粗、变长,最后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符号。

    就是魏野麾下那些半填鸭半扫盲式训练出来的道兵,也都注意到了头顶上的异状。

    火羽微卷,火线却是异常的平直,看起来就像一座小丘般大小的——

    “好大的一个‘三’字……”

    “什么三字!你这厮跟着主公学了那般久,连这乾卦卦符也不认得?”

    排除去这些术法一道上的新丁不论,以魏野的眼力,自然看得出来左慈做了什么。他不由得嘀咕一声:“倒转坤阴阵眼之力,借地气转化乾阳罡火,又凝乾阳罡火为卦符……师兄你还真的想要补天不成?”

    五方烈火阵中原本分按阴阳为阵眼,左慈守坤阴于内,引导番和城中地气在五方烈火阵中循环,而魏野御乾阳于外,则通过各处阵法节点上安放的八卦铁鼎转化地气为焚邪之火。

    这个阵局从理论上讲,已经是魏野与左慈这个级数的修道人拿出来的最完美方案,然而实际操作起来,疏漏照样不少。不然也不会被张角强插了那么一杠子,于地阴天阳之外再立一极,硬是变两仪阵为三才阵。

    原本的五方烈火阵,以乾阳坤阴两处阵眼为基,正合阴阳相生、两仪相成之相,恰好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平衡态。然而两仪阵变成三才阵,原本的阴阳平衡状态,就随着天地人三才运转之势,成了一种流变无停的恒动之态。正因如此,左慈此刻方才能调用坤阴阵眼之力而不虞五方烈火阵运转不能。

    手搭凉棚望着头顶上那个不断旋转的乾卦卦符,魏野还是多饶舌了两句句:“就算显出乾卦之象,此卦在天,那裂隙也在天,二乾相对,只得主客均势而已。何况只凭左师兄一人法力,终究是杯水车薪……”

    张角立在一旁,只是嘿然一笑,随即双腿一弓,猛地就朝着空中一跃。

    也许是早年刻苦攻读诗书时候落下的根子,这位太平道的大贤良师背早就有些驼了,他这一跃而起三丈多高,却不见得有什么身形曼妙之处。只是张角这一跳三丈多高,身形却丝毫不朝下落,反倒立定在半空,丝毫不曾下落。

    李大熊警惕地扶着腰刀,遮护在魏野身前,然而魏野却只是望着那在半空连连上窜的张角,轻轻咂了咂舌头:“噫,好歹也是汉末道门有数的领袖人物,别跳得这般猥琐好不好?”

    张角也不解释,双手举起木杖,杖头朝着虚空中一勾,便像是钩着什么东西一般。有了这借力之处,他在半空翻了一个跟头,又朝着空中窜起数丈。

    不过数息之间,这位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就已经半攀半窜地升至空中,速度还要比魏野那半吊子风遁之法快捷不少。

    当然,事情不能这样只看表面。

    这场战事进行到现在,神道中地位最崇高的地祇尊神,仙道中注定开一派法脉的道门领袖,还有佛门初证小乘道果的高僧与来历诡异的牧师,再算上只能是跑龙套的那些祭司与道兵,大部分人的实力,都是一眼可见。可是也有些实力在最顶尖一流的人物,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露出底牌。

    比起左慈驾着火凤飞空,全仗着调用五方烈火阵中炎气而成的炫目气势,张角这样半跳半翻地升入高空的手段,才是真正不带丝毫烟火气的精妙神通。

    仙道中人品评道行法力,是否身具飞天之能最为关键,如张角这样凭着自身法力,腾身虚空,才算是个中翘楚。换成左慈化飞焰为火凤,还要借助阵势运转,比起来就要略输了一筹,至于借法器飞空那就更加等而下之。

    魏野的风虎遁诀,要是持之以恒修行至高深地步,也能达到张角如今这踏虚空如履平地,一派举重若轻的道门宗师模样。可是这个时间点上,也容不得他有什么水磨工夫去增益修为了,只是眼看着张角身形越窜越高,而随着这村学究的身形越发远,越发小的当口,天空中又显出一道卦符。

    人群中又传出一片惊呼:“又是一个乾卦!只是中间被切断了!”

    这是刚才惊叫的那个道兵。

    还有他的同袍纠正的声音:“这是坤卦!你小子在主公传授法诀的时候,到底都听了些什么!”

    这一道卦符来得突兀,来得莫名,从它出现在高空的那一刻起,便带着一股沉滞已极、凝重万分的气息。

    左慈借火凤之羽而结成的乾卦,带着一股纯然跃动的活力,而张角所展现的坤卦,却是一派大地归藏万类,不动不摇的坚牢意。

    乾坤二卦,同时在天空中现形。

    几乎所有的人——没有被地面腾起的龙卷波及的河东军,托庇于五方烈火阵与番和城墙的守军、难民们,都看见了他们头顶上的异象接连不断。

    有人跪地祈祷,有人茫然张望,但是所有的人都仰着头,像是被无形的手捏住了脖颈提起在半空的鸭子。

    只有魏野,此刻却把头低了下去,面前展开的竹简式终端上,只有无尽的绿色数据流泻而过。

    “警报,发现异常的空间接合区间,位于对流层底部、海拔三千四百五十二公尺处。现已捕捉到高度活跃的超自然因子,请不具备施法者职阶的冒险者远离危险源,并希望发现这一区间施法者心存警惕,谨慎应对。”

    。。。
………………………………

第413章 ·天衢踏碎公卿骨(二十)

    山出云间,遮月蔽星。

    镇守边陲,偶尔也有积年老卒见过戈壁上的蜃景、沙洲里的鬼影。

    或是人烟辐辏的城池,白石砌成的浮屠塔高耸入云,古时的王者高踞殿上。

    又或者是百年前、千年前,匈奴肆虐,汉家儿郎西出阳关,三越离侯山,几渡弓闾河,衣甲带血剑锋半残而封狼居胥。

    哪怕明明知道,面前见到的只是幻象,脚下踩的还是不知绵延几万里的砂碛,依旧让人不禁想起商旅们口耳相传的极西富庶之地,想起当年孝武挥戈、大军出关的壮盛景象。

    可没人见过这样真实的蜃景。

    云间高耸的山峰就那么真真切切地悬于天上,投下的阴影便真正是从天上垂下了一片鹏翼。也正因为它的巨大,让人一时间都有了错觉,仿佛那座巨峰触手可及一般。

    而不论这座巨峰是如何峭拔,矗立于云天之间又是如何惹眼,却始终显得那么自然,仿佛它天生就该悬浮在那里一样。

    就算是心智沉毅如李大熊,也忍不住多朝着天上望了几眼。

    然而他又很快回过神来,一拍周边亲卫的肩膀:“主公斗法去了,差事却不要落下,走,咱们出城,给并州军的同袍收治裹伤!”

    ……

    ………

    到了此刻,不管是谁都觉得这场席卷了整个大汉西陲的战争是真正到了收尾时候。

    就连魏野自己,此刻也觉得“战场”这个词儿,距离自己的现状有些太遥远。

    足下那一团洞阳真火早已收了去,魏野就这么双足踏在一株青树之上,双手扳着光华坚硬异常的树枝,举目四顾,忍不住地抱怨道:“我这是来了什么地方?”

    他脚下这株青树,树皮光润,通体银白,看起来有些像是白桦,然而却浑然不似木质,反倒如白琉璃一般半透明,甚至能一眼望见淡黄色的树心。就连满树的绿叶,也带着叶腊石般的质感,虽然还不能以美玉称之,却也像是上好的青田绿冻。

    可除了他立足的这株玉树,眼前所见,就只是一汪不知深浅的蔚蓝水面。

    举目四顾,根本看不到陆地的存在,就连岛屿,也只有脚下这株玉树生长的一方孤礁。礁石一色青蓝,带着一环环的淡金石纹,又像是蓝松石又像是青金。

    若再向着远处望去,蔚蓝的水面就变得一片黝黑,仿佛到了深海区一般。

    摇了摇头,魏野跳下玉树,抬手望空一招,顿时就有一道小小的旋风应手而现。

    风虎遁诀要修到化风成虎地步才算是个小成,如今魏野能招风不能招虎,终究还差了许多水磨工夫。好在能招风便能御风,如列子那般乘风而行办不到,起码也能踏水不沉。

    跳下那株玉树,魏野拔出桃千金,一弓身挑了一抹水痕,凑到鼻尖前望了望。

    鼻端闻不到海水的咸腥气,桃千金上洞阳剑祝也没有丝毫没有触碰到阴邪巫毒之气的反应,更没有传闻中那种酸液湖的强酸腐蚀痕迹。

    就是纯净得没有丝毫杂质的水,异常地清冽,异常地干净。

    望着这片没边没际的汪洋,最后只能摇了摇头,先嘀咕了一声:“得先确定下敌人方向。”

    说着,魏野向着袖中一掏,便自袖囊中摸出一只通体泛着紫光的葫芦,拔开木塞向着水面一倾。

    紫鸦飞火葫芦嘴上闪动着一环火光,不多时,便有几朵灯花般大小的绿火落了出来。这几朵碧绿灯花不是别的,正是魏野斩杀了张掖郡那带头叛乱的老神棍伊本后,从他的残尸身上摄取的一点尸林君神光。

    失去紫鸦飞火葫芦禁制,这几朵碧绿灯花飘落在水面,一动不动地随水波上下飘荡着,丝毫不见活气。

    然而片刻之后,最大的那朵灯花猛地光芒爆绽,随即就引着四周水流将自身一裹,化成一条似蛇非蛇、似鱼非鱼的物事,就要向外奔窜!

    然而还不待它转动,魏野手一扬,便是几枚满是碎纹的紫宝石落了过去。

    这种品相不好的开裂宝石,在星界之门从来卖不上什么高价,只有某些法师工房会用它们制作某些低档附魔道具。魏野此刻抛出手的,显然也属于这类便宜货。

    然而当宝石脱手瞬间,顿时就闪耀出一片迷离紫光,将那几团碧绿灯花封在了宝石当中。

    可就算被紫宝石封锁在内,却丝毫不能阻止这几团绿火继续引动水流将自己包裹起来。只是受到宝石中若隐若现的八芒星魔法阵禁制,这几团碧绿灯花引水凝体的模样却不自觉地变作了人形。

    魏野也不在乎,五指连弹,数张九凤灵符就落到了这几个形似水元素般的傀儡身上,顿时将那封镇着碧绿灯花的紫宝石裹了个严实。

    灵符封镇之下,顿时这些尸林君神光凝成的水元素傀儡再不能动转,只能木然地立在魏野面前。

    “果然这些施了魔魂壶咒法的奥术宝石,用来封印鬼魂、精魄尚可,用来封锁鬼神神力,还差了不少效果。这个知识点先记下来,没准以后能再出一篇论文发布。”

    一面发着很有职业病的牢骚,魏野随即向着这几头水元素傀儡将剑诀一指:“尸林君,我是说那个自号巴赫拉姆大君的贺兰公本体在何处?带路!”

    剑指催动间,几个似人非人的水元素傀儡身胸口的紫宝石连连光芒闪动,猛地向着一处方向飞快泅渡!

    ……

    ………

    这片看似漫无边际的水域,事实上并不止魏野初来乍到时候落脚的那一处孤礁。

    尽管礁岩嶙峋,沟壑连绵,和这座岛屿比起来,魏野落脚的那一块礁石就像是遇见了西瓜的芝麻。

    远处传来的水浪波动声,惹得礁岩上落汤鸡一般的几个人全都被惊动。

    为首那个胖壮人物,更是眯起眼睛,一手扶着腰间佩刀,尽力地朝着门口望去。

    只有一个瘦削身影,就那么盘膝坐在地上,双手抄起,一派万事爱理不理的模样。

    这一伙落难人物,不必说,便是并州刺史董卓,安定太守张规、敦煌太守马艾、陇西太守李参、张掖太守段罔段乐泉,甚至还有谒者仆射孔璋,一个没跑!甚至他们身边,还聚集着些并州军中的小军官,也都是一副落难模样。

    大部分人,这个时候还是迷迷糊糊的,实在也是想不通,方才还在战场上,准备抢一个头功回去,怎么一转眼,大家就落到了这么一片汪洋孤岛之上?

    一开始的时候,天出异象,狂风卷地,大家也算是看得清楚。自家被卷上高空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呢,怎么一睁眼,就落到了这个地方?

    只是不知道番和城究竟守没有守住,害得大家落到这么一个莫名其妙境地的那什么魏谏议,又是什么下场?

    最好不要让大家在此处见着他!

    张规、马艾几个,倒是心情稍稍好了些――兵凶战危,战场厮杀这回事,能不碰就别碰,管什么天出异象?不管怎么说,战事总算底定,反贼也死了个干净,番和城能不能保住另说,总算大家没有了马革裹尸的大灾,这不还算是喜事一件?

    等从这片水荡子离开,后面怎么给朝廷一个说法,也不必太担心――这不是持节督战的谒者仆射也在自己这边呢么!追究不追究的,也无非是给大家上上下下有个面子交代,中间文书几转,金帛往来,大事总会化小,小事总会化了,难不成还真要掀大狱不成?

    已经不是高祖开国时候啦!

    正在庆幸自家又一次逢凶化吉时候,却听得一个眼力极好的并州军小校叫唤了一声:“主公,水面上有人!”

    。。。
………………………………

第414章 ·天衢踏碎公卿骨(二十一)

    随着那小校发了一声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水面上那个不起眼的小点上。

    但不过是几息之间,小小的黑点已经放大,那人头上以竹根琢成的黄冠映着不知其所来的天光,微微闪动着温润哑光,青锦圆领的道服水色滟滟,还带着些胡服特色,看起来异常的笔挺抖擞。开路前驱的却是不知道从何而来的怪物,通体透明,略有人形,额上还嵌着一方淡紫色的紫牙乌石,无端就带出了些煊赫气派!

    如此气象,莫非是这一片海子的水神显圣?

    不理会他们心中纷纷然而起的杂想念头,魏野再催风虎遁诀,踏浪如飞,转眼间就逼到了这座大岛近前。仙术士目光一扫,就看见这一班满身水渍的文武大员,当然,也没放过一脸阴冷、盘膝抄手的孔璋。

    立在水面,魏野看也不看这帮人面上露出的戒惧神色,只是略略拱了拱手,随即笑道:“孔老哥,哦,如今小弟也该唤你一声孔仆射了。西凉兵燹遍地,生民有涂炭之苦,军前城下,更是杀得一片流血漂杵景象,而孔老哥厕身其间,居然毫发无损,风度更胜往昔,真叫小弟我——”

    听着这踏波而来的异人开口便攀起交情,四周各色人都禁不住地面有喜色,却听见面前这年轻得过分的家伙,口中冷冷吐出两个字来:“失望!”

    孔璋依旧盘膝坐着,只是半抬起头,瞟了魏野一眼。其他人却总算看清楚了面前这人的面目,尤其是他腰间垂下的那条墨色丝绶和虎头鞶囊。

    这套汉官行头入眼,就算是脑子动得再慢的人,此刻也想明白了。这异人不是什么水神,就是他们一心一意要去扯后腿、上奏弹劾、下狱顶缸的谏议大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