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子剑-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神医的年龄比在座的众位老者年龄差不多,甚至比老族长小的多,但辈分高,医术高,医德好,族中之人无不敬重。
可当曹操将邯郸城里发生的事叙述一遍后,得知张神医舍了性命,也不肯离开邯郸,那几名老者不由得又一屁股坐了下去。
“他老人家心系天下百姓,实非我张氏一族,如之奈何?”
老族长发问,张氏族人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
左首的几个都是张良一支直系,最先发言。
张兆槐道:“四哥,‘鸿门‘指定要咱们献上’乾坤弓‘,这可是张氏传了几百年的宝物,一旦在你我手中丢失,九泉之下,还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张兆梃道:“六哥说的有理,‘鸿门‘欲夺天子剑,已经人尽皆知,要破髑髅台,就非要用这’乾坤弓‘不可。真到那个时候,别说张氏子孙,只怕大汉臣民的唾液也会将我等淹死了。”
张兆樘道:“可圣旨里说的明白,是皇帝陛下调借神弓,开启髑髅台也早有圣旨颁布。我张氏一族,自先祖张良时起,便追随高祖皇帝打天下,若我等不奉旨,我张氏同样是灭门之罪呀。“
张可淮道:“有众位叔伯在此,按说没有侄儿说话的份,但此事关系重大,侄儿不得不说。当今朝廷,董卓弄权,‘鸿门’为虐,皇帝陛下早成傀儡,这圣旨里还不是董卓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张可鸿道:“不错,就算咱们将神弓献出,也是落在董卓手里,而非真正为国家所用,先祖张良散尽家财,辅佐高祖,成就大业。而董卓一旦打开髑髅台,取出天子剑,只怕就会篡位称帝,到那个时候,先祖的一世英名,就全毁在咱们手里了。“
张可澎道:“可是圣旨里说的明白,限咱们明日午时之前献出,否则就发重兵,拆毁祠堂,照样是取出神弓,就算咱们张氏子孙拼了性命,也难以对抗那数千官兵呀。”
左首这些人各说各的理,下面就该轮到右首的人发言了。
………………………………
第一卷 取剑 第四十四章 乾坤弓
右首的几个不是张良一系,虽非同宗,却是同族。
他们这些人是清河郡的老张姓人,据说也是很久以前从别处搬来的,但是没人能够说的清楚究竟是什么年代。
不过,远远比张良这一支系要早的多!虽然如今的张姓老族长已然是人家这一支系的。
张文经道:“一笔写不出两个‘张‘字,我始祖本为黄帝后裔,官封弓正,因功赐姓张氏,世居清河,已近千年,从来没出过一个贪生怕死之辈。哼,管他董卓也好,’鸿门‘也罢,我们要同仇敌忾,誓死守卫祠堂,就算就此绝了根,也不辱没祖宗。“
张文继道:“不可,不可,有道是‘秀才遇见兵,有理也讲不清。‘张氏没有一个怕死的孬种,但是因一己之私,而牵连整个清河百姓,同样是千古罪人。”
张文纬道:“张氏大难,怎不见卧牛山庄的人?那里兵丁不少,老族长何不借来以解清河之围呢?”
张思琮道:“三伯,卧牛山藏有天子之剑与高祖金牍,万分重要,若出兵来援,中了调虎离山,可就大大不妙了。”
张思溃骸澳蔷痛松窆勖窍鹊轿耘I皆荼埽耘I酵教冢俦参蘅赡魏巍!
张思瓘道:“你我走了,张氏祠堂还要不要了?清河百姓又怎么办?其实还有一个下下策,巨鹿黄巾军首领张角,也是张氏子孙,当年他落难来投,咱们也容了他,如今家族有难,他能袖手旁观?听说黄巾军有十万之众,不如。。。?”
他边说边偷偷观察长辈脸色,果然,当他说到张角的名字时,众位老人都愤然变色,有的捶胸跺脚,有的摇头叹气,有的低声说了声‘呸‘,有的用力吐了口痰。
张角的贪心,比董卓还大,他暗地里派兵,早已攻打了卧牛山多次了,若不是庄主张辽坚守,髑髅台早就被张角拆了,请他派兵来救清河,就算能一时抵抗‘鸿门‘,终了还不是撵走了恶虎又新来了豺狼?
众人议论纷纷,除了义愤填膺,视死如归,谁也拿不出个主意,老族长一筹莫展,不知道该听谁的才是。
曹操与夏侯惇听了个大概,基本上也明白了,张家有张祖传的‘乾坤弓‘,供奉在张氏祠堂之内,而这张神弓能够帮助开启髑髅台,也正是这个原因,才招致了’朝廷‘下旨借用。
这是曹操第一次听到,五行剑人人争夺,因为大家都知道聚齐了五行剑才能开启髑髅台,‘乾坤弓‘也是开启的必备条件,曹操今天才首次耳闻。
一张弓如何开启髑髅台呢?曹操心里没时间细想,因为五行剑聚齐了又如何开启髑髅台呢?谁知道呢!
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曹操说道:“董卓老贼早已挟持天子,架空朝廷,其篡位称帝之心,已是路人皆知。之所以还未动手,就是因为有天子之剑与高祖金牍存在,是他篡汉的一大障碍,也是目前最大的心病,故而董卓与‘鸿门‘不惜一切代价抢夺五行剑与’乾坤弓‘,髑髅台开启之人,就是董卓篡位之时,所以’乾坤弓‘无论如何不能落得’鸿门‘手里。”
曹操一席话,大厅里顿时鸦雀无声。
这么半天,几乎没人注意曹操两人,大家都以为不过是前来问诊的病人而已,不曾想曹操竟然说出这番话来,瞬间的安静过后,张氏族人开始大声指责。
“你是何人?在此大言不惭,说的轻巧,年轻人可知‘鸿门‘的手段有多毒辣?”
“是呀,所谓民不与官斗,几百名官兵此刻就围在祠堂周围,郡守大人与‘鸿门‘特使处还有上千名之多,以卵击石,怎么可能硬碰的过?”
“这是我们家族之事,什么时候轮到外人插嘴。”
老族长满脸不悦:“都不要吵!”接着客气地问曹操:“这位公子,还未请教尊姓大名?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我们自然心知肚明,可是苦无良策,不知公子有何见教?”
曹操将手中长剑一举:“晚辈曹操,请问诸位可曾识得此剑?这正是‘青虹剑‘,而我这位夏侯兄弟手里的,就是’霸王剑‘”
这几句话,说得众人目瞪口呆,董卓与‘鸿门‘抢夺五行剑,查抄曹家,通缉曹操,众人都有所耳闻,真想不到,这名年少英雄就在眼前。
众人谁也不认识五行剑,更没见过曹操,都瞪大了眼睛。张可淮恭恭敬敬给曹操施了一礼:“曹大哥不惧权臣,勇斗‘鸿门’,可淮敬重的很,请受我一拜。”
曹操赶忙还礼,“说来惭愧,在下也是被‘鸿门’追杀,这才误打误撞,一路到此的。但是在下曾亲眼看到大汉还有郑尚书,卢大人等忠志之士,董贼已经尽失人心,强弩之末,早晚必败。“
“哈哈哈哈,已成瓮中之鳖,还敢在此大放厥词!”
声音尖细刺耳,带着得意之气。
呼啦啦,闯进来一大群官兵,将大厅正门堵了个严严实实。
为首的两人,一人身穿官服,面目清秀,张氏族人全都认得,他就是清河郡太守孔大人;另一人长脸似驴,鼻弯似钩,两只豆粒状的眼睛射出精光,穿一身太监服饰,只是身材矮小,瘦骨嶙峋,似乎是常年忍饥挨饿。
这人谁也不认识,他双眼扫了一遍屋内的众人,笑道:“曹世侄,别来无恙?”
见他认识自己,想了半天,却对这人没有丝毫印象。
“郡守大人,告诉他们。”
“是,这位就是京城来的上差,先帝爷的随身大监段珪公公。”
曹操这才想起此人,他知道先帝身边有两大太监,一个叫做张让,另一个就叫做段珪。曹家几代都在朝里做官,少不了要于大太监们打交道,只是曹操并未与他有过接触,所有的印象只是从父亲和叔父那里听到的而已。
“世侄,老奴与令堂大人一向交好,情同手足,曹家的遭遇,老奴也是万分悲痛。快些将‘青虹剑’交给老奴保管,量那‘鸿门’再不敢为难世侄。”
他故作悲状,眼睛却牢牢地盯着‘青虹剑’。
曹操哈哈长笑,震得屋顶灰尘‘噗噗’地落下。
众人莫名其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眼下大难临头,还有什么可笑的?
段珪见曹操笑个不停,甚至连眼泪都笑出来了,不禁怒道:“世侄,你已走投无路,随时有杀身之祸,实话告诉你,吕布掌门已经率领‘鸿门’杀手倾巢而出,不出三日,必到清河,只有将‘青虹剑‘与’霸王剑‘交由老奴保管,方可保住性命。”
曹操止住笑声,大声道:“公公口口声声世侄,到底是称呼曹某呢,还是称呼‘青虹剑’呢?”
“你!给脸不要脸,死到临头,还敢大言不惭。”
“天下谁人不知?‘十常侍’蛊惑先帝,祸乱朝纲,横征暴敛,卖官鬻爵,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你们就是罪魁祸首。先父每每提及,无不咬牙切齿,深恶痛绝,何来情同手足?”
曹操一番话,说的大义凛然,张氏族人无不钦佩。
“好,好。”老族长张兆楷抚掌赞道,“说的痛快,就凭曹公子这几句话,老夫终于相信,这大汉天下,始终还有正气尚存。”
“你自寻死路,也怪不得老奴了。”说着,一摆手,示意官兵冲上前拿人。
“慢!”张兆楷走了几步,来到郡守大人面前,“孔大人,你乃圣人之后,怎可听命于阉贼,自损名声呢?圣旨里说,让老朽明日午时献弓,为何现在就带兵强夺呢?”
孔太守趑趄嗫嚅,叹了口气,低下了头。
他身后闪出两个人来,都是三十岁左右,一人一口鬼头刀,架在孔太守后颈上。
敢情他也是被逼无奈,张兆楷道:“段公公,你也是先帝爷老臣,想不到先帝爷尸骨未寒,你却投靠董贼,为虎作伥,神弓就在张氏祠堂,有本事就来取,何必使用下三滥手段,逼迫孔大人呢?”
段珪冷笑:“成大事不拘小节,老奴我备受先帝爷恩宠,言听计从,富贵荣华,已至顶峰。你们自然听说过,先帝爷亲口说出‘张常侍是我爹,段常侍是我妈’,试问,纵然是位列三公,又能否有如此恩遇?“
无人应声,他又接着道:“你们都是要死的人了,老奴也就不怕告诉你们。那个时候,老奴家族是何等风光?那个时候,董卓又算什么东西?先帝爷驾崩之时,老奴就在当场,为了先帝爷的冤情,为了我段氏的荣辱,老奴只得卑躬屈膝,低三下四,不但对董卓老贼奴颜婢色,阿谀奉承,还加入‘鸿门’,还为吕布那黄齿小儿充当甚么八大金刚。“
听他的话,似乎都董卓与‘鸿门’颇有怨言,说起‘鸿门’八大金刚,大力士、独眼龙与野鸭子都已经死去,剩下的诸葛汐泠、笑头陀、毒菩萨以及水龙王都也见识过,唯独剩下一名,敢情就是这位先帝身边的太监段珪。
“老奴忍辱负重,甘为牛马,为的是什么?水清、山明,告诉他们。”
“是,叔父。“
孔太守身后两人,一个叫段水清,一个叫段山明,都是段珪的族侄。
………………………………
第一卷 取剑 第四十五章 祠堂内
见叔父发话,两人遂上前说道。
段水清道:“早在先帝爷还是太子之时,叔父就伺候在他身边,等到先帝爷荣登大宝,叔父更是忠心耿耿,尽心服侍,名为君臣,实则手足,爱屋及乌,就将家父敕封为‘滇王’世袭罔替。”
段山明道:“先帝爷驾崩,董卓掌权,强行将‘滇王’之位夺去,给了蛮王孟氏,更将我段氏一族驱逐出滇,流散各地。先父一气之下,驾鹤西去,我兄弟两人只得靠贩马为生,暗中成立‘马帮’,并联络叔父,以期东山再起。“
段珪环顾一周,阴恻恻道:“本来也没必要将这些事告诉你们,不过董卓老贼已是天下公敌,你们也都受其迫害,恨之入骨,不如大家联合起来,到时候大家都有好处。“
“呸,”曹操不屑,“国恨家仇,大丈夫誓死必报,岂可拿来做交易!”
“当然可以,我段氏重得‘滇王‘之位,世侄你复为太尉之职,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你献媚董卓,而又反之;加入‘鸿门’,而又叛之,两面三刀,他们也不能饶你。你也说过,吕布不日即到清河,到时候看你如何交代?”
“水清侄儿从马帮中挑了一匹西域神驹赤兔马送于吕布;山明侄儿请来‘幽州大侠’冷燕秋前往馆陶县等候吕布,此人自诩天下第一,一心练武,不惜亲手杀死妻儿,已成痴魔。有这一人一马,足以将吕布拖在馆陶,老奴就能抢先一步抢弓夺剑。“
“可惜你枉费心机,曹操与‘青虹剑’在此,想要夺剑也是容易,除非杀死曹操。”
这话说的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已经没有丝毫余地。
“若不是‘青虹剑’与‘霸王剑’的出现,本来还是可以等到明日的。张兆楷,明日就是你的百岁寿辰,再不交出神弓,那就生辰与祭日一齐办了。“
段珪已经没了耐心,下了最后通牒。
“老朽空活百岁,临事反不如曹公子,国恨当前,一家荣辱又算的了什么?”
“好,好的很,弄死你这老匹夫,易如反掌,难道你真的要搭上全族的性命?来人。”
一声令下,两名官兵架进来一名五花大绑的汉子,段珪将他踢翻在地,明晃晃的鬼头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吼道:“再不答应,我就一刀送他归西。”
众人仔细观看,才发现这名已被折磨的血肉模糊的汉子就是张氏的长房长孙张可溪。
“可溪,你怎么了?”
“他夜入郡府,意图强奸,按照大汉律历当斩,许与不许,在你一念之间。”
张兆楷看着孙儿,心如刀绞。张可溪努力睁开眼睛,轻轻摇了摇头:“四伯,不要。。。”
话音未落,‘咔嚓‘一声,张可溪人头落地。段珪已经有些气恼,几乎没了耐性:“张兆楷,若在迟疑,你这张氏一族,就此绝根。孔大人,命你亲自押解老匹夫,前往祠堂取弓。“
见郡守有些迟疑,段珪眼睛都红了:“孔大人,别忘了你的家眷都在我的手里,难道连你的家人也不要了吗?”
事已至此,总不能再赔上孔大人全家的性命,张兆楷坦然道:“孔大人不必为难,请大人随老朽前往祠堂。”
众老者纷纷追随,张兆楷大喝道:“谁也不许动。”
曹操道:“就让在下兄弟俩陪老伯一行吧。”老族长这才点了点头。这话正合段珪心意,那就神弓与名剑一块在祠堂接收好了。
“真是脱裤子放屁,出发!”众官兵簇拥着出门而且,大厅内剩下众人无不惊愕地跌坐回凳子上,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何事。
清河城,张氏祠堂。
这里是清河城西北角,整个清河城地势较低,唯独这里天然生成一处高台。前面是波涛滚滚的清水河,浩浩荡荡,自南而北,奔流而下。河对岸是一座平地而起的大山,名叫卧牛山。
清水河发源于六百里以外的黄河古道,途径清河郡时在卧牛山下饶了恶一个大圈,却给此地带来大面积的冲积平原,水丰鱼肥,山绿田沃,这里是冀州和青州的交界处,同时也是巨鹿郡与清河郡的交界处,全凭清水河一水之隔。
张氏祠堂就修建在这处高台之上,台下是涛涛河水,对面是巍巍高山。祠堂规模不大,却是雄浑气派,外表的简陋难掩内在庄重大气,这座古祠究竟何时所建,就连张氏族里耄耋老者也说不清楚。
一众官兵看押着张兆楷等人,缓缓来到祠堂前面。
段珪命令官兵将祠堂团团围住,带了几十人穿过小院,进入内堂,里面烟雾缭绕,光线黯淡,摇曳的烛光映照着张氏先祖的金像。
张兆楷颤颤巍巍,来到金像跟前,双手哆嗦着在烛火上点燃三炷高香,插进香炉,扑通跪在地上,顿时老泪纵横:“张氏第一百三十三代不肖子孙张兆楷,叩上始祖公,您老在天之灵,可要保佑张氏一族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由于激动,引起一阵咳嗽,他喘息半晌,继续说道:“始祖公啊,如今我张氏遭遇大难,不得已擅开宗祠,搅扰始祖公清净。阉贼段珪,假托朝廷之名,强索‘乾坤弓‘,何去何从,还望始祖公明示。”说罢,前额着地,连磕几个响头。
段珪一努嘴,孔太守也上前,恭恭敬敬地上了一炷香,低声对张兆楷道:“老族长,事已至此,这‘乾坤弓‘。。。?”
张兆楷没有应答,依旧不停地给金像叩头。
孔太守无奈地回头看看段珪,用眼神请示下一步该怎么办?
段珪咬了咬牙,亲自上前,也燃了柱香,正准备插入香炉时,高香却突然断成了数段。
曹操远远瞧见,说道:“看来始祖公他老人家不肯接受你这柱香。”
段珪大怒,又点燃柱香,厉声道:“始祖公,您老人家真的忍心自绝于朝廷吗?这柱香代表朝廷所敬,您老人家是受的起也要受,受不起也要受!”
说着,将高香插进香炉,得意地说道:“始祖公受了朝廷这柱香,说明他老人家已经同意了借调神弓,张兆楷,不要再浪费时间,快些献弓,否则休怪我对神明不敬。”
段珪走到两名侄儿前面,使了个眼色,两人一齐点点头。
瞧他说话的语气,大有将这祠堂拆了的架势。
张兆楷泪流满面,站起身对曹操说道:“曹公子,请你也过来拜见始祖公吧。”
早该如此,曹操忙上前上香。
“请公子左向转动香炉。”
曹操一用力,听的‘咯吱‘响声,触动了什么机关,只见屋顶一只硕大铁篮被铁索吊着缓缓降落,张兆楷趁机低声道:“神弓绝不能落到阉贼手中,请曹公子携带神弓,逃至对岸卧牛山庄,交给我孙儿张辽,拜托了。”
曹操一怔,马上明白老族长的意思,他郑重地轻轻点点头。
铁篮降落下来,张兆楷拿起‘乾坤弓‘,昏暗的光线下,众人见神弓相貌普通,跟平常的弓没什么两样,而且上面落满了灰尘,看起来非常不起眼。
张兆楷一把将神弓交到曹操手里,“公子快走。“
段珪大笑:“你们谁也走不了,给我上。”
曹操与夏侯惇护住老族长,将剑护在身前,砍倒两名冲上来的官兵,吓得剩下的谁也不肯第一个冲上去。
退到院子里,段珪亲手砍死几名后退的官兵,大叫“后退者,斩。”军令如山,官兵只得向前冲。
曹操与夏侯惇挡在张兆楷前面,挥舞宝剑,一连杀死十余名官兵,祠堂小院里尸体横卧,鲜血横流。
这时门外一片骚动,原来是自发赶来了数百名张氏子孙,以张兆槐等为首,拿着各色兵器,甚至是农具,赶过来护卫祠堂。
包围祠堂的官兵立刻将武器对准这帮人,只有段珪一声令下,即刻大开杀戮,双方人数相差无几,但这些官兵都是训练有素,对付这帮读书人和庄稼汉,可是容易的多。
形式危机,张兆楷大声道:“都不许动手,曹公子,不要管老朽,快带着神弓走。”
段珪将鬼头刀架到他脖子上,喝令:“快把神弓交出来,不然杀光你的族人。”
再看老族长张兆楷,眼睛愤怒地盯着段珪,猛然将自己舌头咬断,连血带肉喷了段珪一脸,致死双目圆睁。
“岂有此理”,段珪恼羞成怒,一刀将张兆楷尸体砍倒,挥刀直取曹操,曹操又悲伤又心痛,正要为老族长报仇,一招‘猛虎跳涧‘刺向段珪面门。
段珪鬼头刀将‘青虹剑‘横向磕开,刀身直立前推,削曹操右手,右手刚躲过,鬼头刀又到了咽喉,曹操将’青虹剑‘护在前面,鬼头刀用力下压,硬生生将曹操压的屈膝弯腰,身体不断下蹲。
别看段珪瘦小枯干,内力竟如此之强,怕大哥吃亏,夏侯惇侧面刺段珪左肋,替曹操解围。段珪趁势一脚踢中曹操胸部,将他踢翻,回身鬼头刀不避反迎,也不知他是什么功夫,仿佛有数把刀般,刀刀贴近夏侯惇身体,唰唰唰几刀就将他衣服削了几个口子。
段珪的刀法,不像中原功夫,看起来诡异,却非常实用,他几乎将自己的身体贴在了夏侯惇身上,夏侯惇甚至能听到对方的心跳声,鬼头刀左一刀,又一刀,一瞬间,夏侯惇的浑身衣服被削了个七零八落。
这到底是什么功夫?曹操与夏侯惇不敢大意,两人联手,双剑出击,也没讨到半点便宜。
出人意料,一个先帝身边的太监,竟然有这般超高的武功。
………………………………
第一卷 取剑 第四十六章 树林里
老族长惨死,张氏族人仰天痛苦,发疯似的往里冲,与拦截的官兵发生冲突,官兵还击,顷刻之间,张氏族人就倒了一大片。
孔太守见状,突然挣脱了段氏兄弟,狂奔到祠堂门口挥手大喊:“不要打了,都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