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子剑-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孔太守见状,突然挣脱了段氏兄弟,狂奔到祠堂门口挥手大喊:“不要打了,都停下,都停下。”
混乱之中,谁还听的见他的声音?双方混战,都有死伤。
段氏兄弟见孔太守逃脱,紧跟了过来,一把鬼头刀从后背刺穿,孔太守嘴角流血,抽搐了几下就栽倒在地。
见段氏兄弟杀了孔太守,众官兵一时都愣了,纷纷撇了张氏族人,举着刀枪向两人逼近。
“你们敢要造反吗?快给我杀了那些刁民。”
孔太守在清河官声颇佳,是个好官,他是死亡,众官兵有些难以接受,虽然段氏手里有兵符令箭,也都不愿再听命于他。
段氏兄弟将祠堂大门关上,握紧了鬼头刀,看守在门后。
外面发生这些,曹操与夏侯惇两人并不知晓,没想到段珪功夫这么厉害,两人联手,反被鬼头刀逼的险象环生,再战下去,只怕连性命都撂在这里。
何况,外面还有数百名官兵,曹操猛然想起老族长的嘱托,不管怎样,五行剑与‘乾坤弓’千万不能落在段珪手里,曹操给了夏侯惇一个暗示,两人边战边退,退至墙根时翻身跳上墙头,再凌空跃到护城墙上,顺着城墙向南飞奔。
段珪怎肯罢休,随后追来,段氏兄弟怕叔父吃亏,也远远跟在后面。
右侧就是涛涛河水,可惜曹操两人都是旱鸭子,否则一头扎进清水河中,说不定早就摆脱了。没有办法,只要跑到西门,就能从城门外石桥上过河。
自从白马寺出事以来,曹操遇到高手不少,但是今天这个段珪,真是厉害,打了半天,根本摸不清楚是什么路数,身法诡异,刀法疾飞,更奇怪的是,对方连人带刀几乎时刻贴着你的身子,让你疲于奔命,穷于应付,根本没多少机会反击。
难道是他所谓的‘滇国’功夫?
曹操不是莽夫,有重大使命在身,不必一味争强好胜。
好在段珪叔侄轻功差点,追了五六里路后,失去了曹操的身影,眼看到了卧牛山脚下,如果让其上了山,可就不妙了,段珪叔侄不甘心大好机会就这么白白失去,依旧紧追不舍。
迎面是一片树林,一排排碗口粗的白杨树拔地而起,高耸入云,为了获取阳光,每一棵都是又细又高,站在树下,根本看不到树梢。
段珪叔侄进来树林,左张右望,充满了小心。
太安静了,现在也就是申时时辰,连只鸟叫的声音也没有,太不正常了,三人甚至能听到互相的心跳声,怎么这么寂静?
曹操说不定就藏匿在这林中,或许还会突然偷袭。
走了三十多步,右前方‘扑棱棱’飞起一群鸟儿,段珪眼尖,认得这是北方常见的麻雀,经常成群地觅食,骤然飞起,而且队形散乱,一定是受到了惊吓。
“曹操就在前面”,段珪叔侄赶忙扑去,却连个人影也没有,到底是段珪老江湖,树林地上长满了几寸高的绿草,而眼前的小草却东倒西歪,显然是被人踩踏而致。
段珪嘴角露出一丝阴笑,一摆手,示意两侄子轻轻跟上,三人顺着脚印追踪。
左拐右转,跟了不久脚印突然消失了。四下看看,再没有任何痕迹。这就怪了,难道曹操两人插翅飞了不成?
正在狐疑,段山明一指左侧:“叔父快看。”
只见一道白光不住闪烁,想必是阳光折射在金属上发出的光线,不假思索,三人赶忙追过去,还是什么发现也没有。
段水清又道:“那边。”
于是三人又去追那白光,折腾了好一阵,突然段珪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让侄子停下,喃喃道:“这个地方,咱们好像来过。不好,上当啦。”
这才明白过来,被人牵着鼻子在树林里兜了一大圈。
还没捋清楚怎么回事,迎面‘呼呼’飞来两根大树桩,三人弯腰躲过,同时后面又有两根呼啸而来,段山明还没反应过来,被重重地撞在后背右侧,‘哎呀’一声,被撞飞摔出去老远,一口鲜血将跟前的小草都染红了。
中了埋伏!段水清忙去查看二弟伤势。段珪气恼,大喊道:“曹操,装神弄鬼,算什么东西,有本事跟奴家大战一番?”
任凭他如何叫骂,树林里没有任何回音。
段山明伤势不轻,段水清忙请示叔父是进还是退?段珪小眼一瞪,‘青虹’、‘霸王’二剑还有‘乾坤弓’近在咫尺,断不可退。
段珪前面开路,段水清搀扶着二弟,三人又走了不到二十步,一张大网从天而降,段珪反应迅速,就地一滚躲过,段氏兄弟可就来不及了,两人被大网罩住,拼力挣扎。
段珪手持鬼头刀,‘唰唰’几刀,将大网斩断,这只是普通的渔网,没几下就被斩了个七零八落。
突然一排带尖的木排飞落,段珪鬼头刀挥舞,将木排劈开,紧接着第二排又至,惊慌之下,段珪就地连滚带翻,躲过三排,却没躲过第四排,一声惨叫,段珪右臂被尖排插中,鬼头刀也甩出去老远,他单膝跪地,忍痛用左手将尖排拔出,撕了快衣衫,胡乱将伤口缠裹起来。
段珪侥幸躲过,他的侄儿就没他幸运了,两人被大网罩住,多亏叔父帮忙,才勉强脱困,但是惊魂未定,尖排又至,段水清大叫一声,左腿被尖排钉住,顿时疼的他满头大汗,昏了过去。
段山明就更惨了,他本来就受了伤,根本没法躲闪,仰面被尖排插中前胸,低哼了声就断了气。
损失惨重,段珪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精心谋划的大事竟然落到这般地步,正想查看侄儿的伤势,就见曹操与夏侯惇一步步逼了过来。
“果然是你们两个在搞鬼,老奴我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却不想在这小河沟里翻了船。”
“兄弟的这手本领真厉害!老贼,今日就是你的死期,我要为老族长及无辜冤死的人报仇。”
“兄弟我是摸金派出身,以前经常弄些小陷阱,捕些小兔子什么的,不想今日能派的上用场,竟然捉了几只‘大猎物’。”
“嘿嘿,这样就想让老奴束手就擒吗?休想。“说着段珪将外衣褪去,露出贴身紧衣,他将腰里束着的腰带抽出,赫然是一根软鞭。‘啪’一声响,软鞭抽向夏侯惇。
夏侯惇用剑迎接,软鞭缠上宝剑,鞭尖正抽中手背,疼的夏侯惇一个激灵,宝剑差点脱手。
困兽犹斗,不可小觑。曹操赶忙拔剑解围,段珪以一敌二,三人杀的兴起,一连斗了十几个回合。
这时候段水清才苏醒过来,他见二弟惨死,不禁悲由心生,大颗的眼泪落下,忍着疼痛为自己包扎了伤口,他找到鬼头刀,一瘸一拐地过来帮叔父迎敌。
经此巨变,段氏叔侄的心理已然生怯,自然是越打越是别动,‘好汉不错眼前亏’,段珪也想起了这句话,也不知这是哪位老祖宗留下的话,真是至理名言呐。
边打边退,后来就干脆扭头逃窜,曹操与夏侯惇反客为主,在后面紧追不舍。
就在两刻钟之前,还是段氏叔侄追赶曹操,现在竟然反了个。
退到树林边,段珪看见前面空地上栓着几匹黄鬃马,大喜过望,准备抢了来骑马逃走。
黄马长嘶,马的主人本来在一旁休息,听到马叫,起身就看见两人正在窃马,于是几步赶到。
“什么人?光天化日,胆敢偷马?”
是四个人,一老一少,还有两名中年汉子,全是头系白巾,身穿重孝。
换了旁日里,段珪早就骂起来了,几名卑贱草民,竟然也敢对他讲这样的话,不过今日形势不同,逃命要紧,面子事小。
于是段珪丢了一块银子,骨碌碌在地上滚了几滚,一边说道:“我是朝廷命官,有紧急公务,要借调你们这两匹马。”
这块银子,足够这几名草民买几倍的马匹。
不料老者却将银子一脚踢飞,沉声道:“官爷这般丢银子,犹如猎人给狗丢骨头,要借马也不难,先要问老朽双刀答不答应。“
“老奴是朝廷特使,皇帝陛下的钦差,谁敢拦阻?”
又一人手持银叉,一人紧握铜剑,也逼了过来,说道:“朝廷钦差又怎样?就算皇帝亲自来了,好汉爷也不伺候。
唯独那位青年公子,依旧立在原地。
这个时候,看见曹操也追来过来。段珪不敢久留,软鞭一甩,就抽向面前老者。
他本来是想逼退老者,趁机拨马逃走,却不料老者左手刀向前一递,软鞭正好缠在刀身,短刀旋转前进,软鞭一寸寸被越缠越少,而另一刀却同时啄向他的手腕。
段珪失声道:“你这是‘古锭刀法’?”
一名中年汉子飞身跃起,人剑合一,直戳段珪心窝,段珪不敢大意,翻身从马上跳下,才躲过他这青铜剑。
“泰山‘五大夫剑’?”段珪更加吃惊,他知道遇上硬茬子了,又看到曹操已到眼前,用受伤的手从怀里掏出块小黑牌,扔给段水清,说道:“速去禀报吕掌门,照原计划行事。”
段水清不敢耽搁,说了声‘叔父保重’,拨马便跑。一路尘土狼烟,不时便跑的远了。
………………………………
第一卷 取剑 第四十七章 再遇孙策
段珪将软鞭甩的啪啪响,使老者两人近不了前,持银叉汉子也上前,三人将段珪围在中央。
曹操追到近前,看见青年公子,不禁惊喜道:“孙兄弟?”
青年公子也非常意外:“原来是曹兄。”
谁也没有想到,能在这里遇到故友。青年公子正是孙策,老者就是黄盖,持银叉的的沈清风,使青铜剑的太史慈,曹操也都认识。
见孙策四人身穿孝衣,曹操大惊,问道:“孙兄弟,这是。。。?”
孙策眼含热泪:“当日鹿头山一别,兄弟急急赶回,却还是晚了一步,‘鸿门’率领朝廷大军,攻打‘江东盟’,家父誓死抵抗,却不妨盟里出了叛徒,‘江东盟’被毁,家父也不幸身亡了。”
孙策说完,黄盖等人也不住落泪。段珪见众人分心,就想趁机溜走。“贼子休走。”曹操一声高喝,黄盖三人又将他围住。
“曹兄何以也在此处?”
“此人名叫段珪,本是先帝爷身前的大监,却投靠董卓,卖身‘鸿门’,为夺张氏‘乾坤弓’逼死老族长和孔太守,狼子野心,十恶不赦。”
“什么?他就是段珪?”孙策四人听了这个名字,顿时咬牙切齿,眼睛都红了。
“真是冤家路窄,就是你这贼子,率众毁了‘江东盟’,还害死了老盟主。”黄盖三人立刻挥舞兵器,恨不得将他碎之万断。
段珪心里暗暗叫苦,今日是走了霉运了,偏偏在这个时候遇上‘江东盟’余孽,小眼一转,随机摆出一副无辜状:“误会啊,误会,老奴也是奉旨办事,身不由己呀,老盟主不行罹难,实是盟里出了内乱,与老奴无干呐。”
确实是董卓派他前去的,因为他身为八大金刚之首,阴狠老辣,武功又高,办事非常得力。
“死到临头,还敢狡辩。“黄盖三人可不吃这一套。
“少盟主,有事好商量。先帝爷在时,孙盟主他曾举孝廉入京担任洛阳卫戍校尉,与老奴一向交好,情同手足。。。“
“住口”曹操听到‘情同手足’这几个字,就气不打一处来,在张府里,段珪也是说于曹父‘情同手足’。
“诸位让开,我要亲自动手,取这狗贼性命,为家父及‘江东盟’众位无辜亡魂报仇。”他唰地抽出一把宝剑,剑身紫红色,快如闪电,转眼就到了段珪眼前。
黄盖等人闪到旁边,让少盟主单挑段珪。
这个时候的段珪,早已没了战意,他也知道,落到曹操与孙策手里,只怕都没有好果子吃。
硬着头皮迎战,段珪只守不攻,眼睛时时盯着周围,还是准备伺机逃走。
‘紫气东来‘、’电光石火‘、’紫髯如戟‘、’电怒雷嗔‘,孙策一口气连出四招,长剑飞舞,紫光闪烁,犹如飞火流星,雷霆万钧,逼的段珪手忙脚乱,一不小心,前胸被扫了一道口子。
想不到这孙策,武功可比他老子厉害多了,再不打起十二分精神,不免成了他剑下亡魂。
段珪甩动软鞭,施展点、缠、笞、缚、勾等特点,企图打乱孙策的节奏。
但孙策并不受其影响,兀自使出家传的剑法,好替父亲报仇。
‘紫玉成烟‘、’电挚潮鸣‘、’紫薇清都‘、’电照风行‘,孙策一口气又是四招。
而且没出一招,孙策就同时念出剑招的名字,使得段珪更加心烦意乱,因为这些招数,他曾经亲眼看着老盟主使过。跟孙策交手,脑海里却满是与老盟主缠斗的情景,精神无论如何也不能集中。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心里有鬼,招式与步伐也就乱了,面对孙策一招紧似一招的逼势,段珪不知不觉,身上已经中了几剑。
本来以段珪的武功,远远高于孙策,但是他此时六神无主,斗志全无,犹如丧家之犬,接连败退,连软鞭都脱了手,慌乱之下,掉头就跑。
孙策一个箭步赶上,使出最后一式‘紫电清霜‘,一剑自他后颈而入,从咽喉而出。
“你毁我‘江东盟‘,杀我亲友,翻箱倒箧,掘地三尺,找的无非就是我手中长剑!”说着将剑抽出。
段珪扭回头,拼尽全力,说了三个字:“紫电剑。”他临死也算见到了‘紫电剑’,倒也没有遗憾。
几人席地而坐,曹操这才知道,原来段珪带兵毁了‘江东盟’,可惜没有找到‘紫电剑’,于是按照董卓指示,囚禁了‘江东盟’中二十几人。而当孙策与黄盖、沈清风赶到时,只看见大堂墙上挂着段珪留下的书帛,限他十日之内携带‘紫电剑’赶到冀州清河郡,否则就打开杀戮。
孙策三人匆忙处理完丧事,然后赶到石头城紫金山,取出封存多年的‘紫电剑‘,连夜赶往冀州,途经阳平郡馆陶县时,恰好遇到南行的太史慈,于是这才一起来到这里,正在商量如何进清河城与段珪联系时,万没想到在这杨树林里碰巧遇上了。
杀死了段珪,总算出了口恶气,但是接下来怎么办?曹操与孙策提出了不同的方案。
孙策认为段珪虽亡,但是段水清跑了,毕竟还有几十名‘江东盟‘成员被囚,应该趁热打铁,追进清河城,找到段水清,逼问被囚人员的下落。
曹操认为段珪也只不过是董卓与‘鸿门‘的一颗棋子而已,真正的敌人应该是董卓与吕布,况且’江东盟‘离这里路途遥远,被囚人员肯定不在清河。
孙策认为既然吕布等人正在赶往清河的路上,不如主动出击,在城中预先埋伏,杀他个措手不及,为死难的亲人报仇雪恨。
曹操认为国难当头,应先将家仇放下,如今五行剑已聚其三,再加上卧牛山庄里的‘七星剑‘,大家应该联合起来,先谋求天子剑与高祖金牍。
最后选了个折中方案,毕竟已到卧牛山脚下,曹操与夏侯惇先将‘乾坤弓‘安全送到庄主张辽手里;而孙策等先进入清河城中。双方都先与张氏族人商议对策,一旦定下计划,派人互相联系。
事不宜迟,孙策等马上启程,先趁段水清惊魂未定,先将他控制住,才好为对付吕布做准备。曹操简要介绍了张兆槐等老人,在城里对付‘鸿门’,离不开张氏的支持与帮忙。
时间尚早,双方互道珍重,然后各自动身。
望着孙策等骑马远去的背影,曹操看着手中‘青虹剑’,似乎若有所思,时至今日,在白马寺里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一样,老方丈的重托,皇帝的期盼,大汉的国运,家族的兴衰,全都寄希望于天子剑与高祖金牍上面。
董卓、‘鸿门’、张角,还有轲比能及段珪这些人,穷尽心思,不择手段,不也为此吗?
五行剑中,除了‘七星剑’外,已经全部现身,‘青虹剑’与‘霸王剑’已经在手;‘双股剑‘在刘备手里;’紫电剑‘在孙策手里。这么说,老方丈等人所说的开启髑髅台条件,基本就绪。
对了,还有这张‘乾坤弓‘,听段珪说开启时也用的着,具体什么所用还不知道,但怎么说也在自己手里,上卧牛山交到张辽庄主手里,也就万无一失了。
还有一个疑问,始终萦绕在曹操脑海里,却又不知道问谁,那就是:倚天剑,纵然尊为天子之剑;高祖金牍,也不过是留有只言片语而已,上面究竟写了些什么呢?大汉帝国眼下衰颓到了这般地步,已经病入膏肓、积重难返,靠一把剑和一块牍,真的能挽狂澜之不倒,改变大汉国运?
日头偏西,余晖映照在曹操刚毅的脸上,他的眼睛里充满了坚定和执着,无论结果如何,这件事他都会善始善终,决不放弃。国恨家仇,如果上苍真的将此千斤重担交给自己,那就义无反顾好了。
直到夏侯惇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膀,才将曹操拉回现实。曹操伸出手掌,双眼期盼的望着对方,夏侯惇毫不犹豫,目光坚定地与曹操击掌为约。两只大手紧紧地攥在一起。
“好兄弟”曹操说道。
“好兄弟”夏侯惇也回应道。
由于不认识上山的道路,两人穿过树林,沿着山脚走了段路,远远望见前面隐约有个村庄,于是加快脚步。
来到村口,发现村子竟然很大,只是因为坐落在山脚下面,村子被切成几大片,不是一个整体。
估计没有规划,村里街道时宽时窄,时直时弯,但是非常干净,连棵杂草也没有。
骤然发现前面有个酒馆,天色已暗,夜幕降临,也好,不如就去酒馆吃点东西,顺便打听下上山的道路。
酒馆大门口两侧各悬挂着两盏大红灯笼,红色的烛光将绣在灯笼上的‘牛’字,映照的分外醒目。
进了酒馆,发现里面非常冷清,一个客人也没有。或许是因为村子偏远,外来的客人不多,本村的又多是务农乡民,这才导致客源稀少吧。
客人没有,主人家可不少,大堂右侧坐着一位五十多岁的掌柜,低着头一手反着账本,一手噼里啪啦打着算盘,曹操两人进来,他连头都没抬。伙计们就有些夸张了,站成左右两排,每排五人。
曹操觉得很奇怪,一个客人没有,竟然有十名伙计伺候,就是京城里的大酒楼也用不了这么多跑堂的吧?
这样做生意,能挣钱才是怪事。
更奇怪的是,好不容易来了两位客人,掌柜的不招呼就不说了,可那十名伙计竟也没有一人上来招呼客人,一个个全都站着不动,面无表情地看着曹操两人。
这是什么酒馆?曹操两人有些一头雾水,印象中往日里的饭馆酒馆中,只要有客人进门,伙计们无不弯腰笑脸相迎,还一口一个大爷的叫着,可今儿个是怎么回事?
曹操越想越是纳闷,不禁暗暗警觉起来:难道这酒馆有问题?
………………………………
第一卷 取剑 第四十八章 山村小店
曹操轻咳一声,伙计们还是没有反应。
曹操简直怀疑自己进错了地方,他退出门去,又重新进来,不会啊,曹操明明发现大堂匾额上‘迎客酒楼’四个大字。
哦,人家原来是‘酒楼’而不是‘酒馆’,怪不得会有这么多伙计了。
这个问题解决了,可不管多少伙计,总得招呼客人不是吗?
难道是吃饭不给钱怎么地?
想到‘钱‘字,曹操这才想起,自己两人身上还真的没钱,追逐大蛇途中,全遗失在’秦王宫‘地下通道里了。
那也不对呀,难道伙计们都有透视眼,能够看清两人身无分文?
既来之,则安之。没钱吃饭,借两碗白水喝总是行吧,主要目的是打听上山的道路。
两人干脆找了个好的位子,一屁股就坐下了。刚要张口点菜,却见后堂突然鱼贯而出八名妙龄女子,每人托着盘菜肴来到曹操跟前。
这些女子的穿着打扮,根本就不像普通酒楼的侍女,也跟眼前如此普通的小村庄极不协调。
她们将菜肴轻轻地放在桌子上摆好次序,然后揖个福礼,然后一一转身回后堂去了。
有鱼有肉,有荤有素,而且全都是高级别的菜肴,这还没点菜呢,就上了这么多?
太怪了,刚才就是没人搭理,这一下子又给上了这么多菜,莫非这些是白送的?还是她人认错了人,上菜上错了?
夏侯惇轻轻问了声,曹操没有回答,因为他同样没有答案。
曹操看看一桌子菜,管不了许多了,肚子早就咕咕叫了,是福是祸,先填饱肚子再去理会。自从离开邯郸,还没吃过一顿像样的饭,一路上折腾个不停,此刻早已又饿又渴,吃吧。
哦,对了,要是有酒就更好了。
“伙计,可有好酒,上来两碗?”曹操索性豁出去了。
没人应答,这时掌柜的才说道:“都聋了吗?客人要酒,快去把我新进的美酒送上。”
不一时,有个伙计抱了一个陶罐,并带两只陶碗放在桌上。
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