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侠创业录-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个门帘,却显得很空荡,只在靠墙处摆着个木架,挂着两三件僧衣,另一个角落里是一个大木桶。

    直到揭起第四个门帘的时候,石萝依才吃了一惊。

    这间房中却有一张木床,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和尚身着袈裟,双手合十,端坐在禅床上。禅床边还摆着一碟黑墨、一枝毛笔、一张白纸以及一床叠得整整齐齐的印花青布被褥。

    石萝依拿起那张纸来,看那白纸上写了几句,道:

    “此事楞严尝露布,

    梅华雪月交光处,

    一笑寥寥空万古。

    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石萝依见了,也不知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定了定神,招呼道:“老师父,你好!”可是连叫了七八遍,那和尚还是纹丝不动。石萝依轻轻碰了碰老和尚,才发现这和尚居然已坐化在床上了。

    石萝依居然一点都不害怕,她觉得和尚都是佛老菩萨的弟子,都是慈悲好善的好人。甚至她都听说过,能得以坐化的僧人,都是这世间的活佛。

    她将洞口的大门关上,上了栓,又将僧人禅床旁边的一张竹席铺在地上,把床上的被子铺开,抱着孩子,在这个已经坐化了的活佛脚下安心睡去。

    石萝依和孩子直睡到第二天中午才起床,她睡得很香,连日来的辛苦劳累都已经过去。

    她记得昨晚看到洞厅的另一面有个厨房,她想去看看有没有米面,要做点东西给孩子吃。却只看到了小半缸斋油,以及挂在墙角的干豆角,七八块豆腐干。锅子倒有两口,一口做饭,一口炒菜。

    石萝依又到昨晚看到的那个大木桶去查看,这一看不要紧,真喜坏了石萝依。里面不但有一大缸米,还有一坛一坛的,全是素干菜,黄花菜、茄子干、南瓜干、酸豆角、雪里蕻、白萝卜条等十几坛。

    石萝依拍着手,跳起来,对着王流道:“宝贝,姨做好吃的给你吃,好不好?”

    王流也笑了,跑过来抱住石萝依的腿,道:“好!我饿了!我要吃饭!”

    很快,菜就已经端上了桌,是一碟干豆角,一碟香干子。虽然一点都不丰盛,饭也被烧糊了,贴锅底的米饭都烧黑了。但是二人将半锅饭都吃的干净,煤黑的锅巴甚至将他们的嘴唇都已经染黑。

    吃完饭,他们就决定去洞穴的第二层看看,便顺着那道窄窄的台阶上来,原来却是一条过道,这过道的西面,有一扇窄门,又是一间比下面洞厅还大的洞穴。过道的东面又有三间方形的房屋,每一间居然都有个方形的窗口,从这个窗子可以看到捞刀河的风光。另外有一间房,居然还有张书桌,上面工工整整摆放着一叠书,大都是佛教经典,有《妙法莲华经》、《阿弥陀经》、《长阿含经》等,其中更有一本关于穴道的书,石萝依也看不明白。

    更奇特的是,沿着过道再往里走,还有条悄悄流过的地下小溪。石萝依用手沾了沾水,竟然还是温热的。石萝依欢喜道:“哈哈!还是温泉呢。来!宝贝,等下姨给你洗澡澡。”

    王流欢快地笑道:“好!我要洗澡澡!”

    石萝依真是喜出望外,她决定先找个地方,将老和尚安葬,让活佛入土为安,然后再带着孩子暂时在这里住下来。

    正在想着,忽然听门外有人一边在打门,一边高声喊道:“老和尚,开门!”

    这是个男人的声音。

    石萝依又吓了一跳,她的心立刻就已提到了嗓子眼,这里明明没有人的嘛,怎么会有人在敲门呢?

    石萝依紧张地搓着手在洞里走了两圈,终于提着颗心走到门口将门栓打开。石萝依吃惊地看到,门口居然站着两个人,一个四十来岁高冠敞袖的道士,和一个十**岁文质彬彬秀才模样的年轻男人。打门的是那个道士。

    道士和秀才很显然也吃了一惊,从他们瞪大的眼睛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也想不清,这个老和尚住的洞里怎么会突然有个十几岁的妙龄女子和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

    那道士皱了皱眉,问道:“姑娘是哪里来的?法云老和尚呢?”

    石萝依低下头,轻轻道:“我不认识法云老师父,但是我们进来时,已经看到他在房内坐化了。”

    那道士吃了一惊,道:“怎么可能啊!我昨天中午还跟他下了盘棋的。”

    说完便径直走进了洞厅,那年轻的秀才也跟了进来,直朝老和尚卧室走去。

    石萝依紧张到差点窒息,他听说过很多那种诬赖他人谋害性命,以图榨取钱财的故事。她突然想起,她装有银子的包裹,昨晚已放在法云老和尚的房间里了。如果他们得了这包金银,又来向自己要钱,那怎么办才好?

    正在胡思乱想,却听到里面那个道士的声音大声道:“好啊!法云老和尚,吹了灯,拔了蜡,眼睛一闭,腿都不蹬,住进了极乐新村。”

    石萝依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只怕包袱被他们拿走了,便也跟到房中来。

    只见那道士却连看都没有看一眼她的包袱,而是提起毛笔,在那张白纸后面龙飞凤舞续添了几句,道是:

    “蝶梦南华方栩栩,

    斑斑谁跨丰干虎

    而今忘却来时路,

    江山暮,天涯目送鸿飞去。”

    ;
………………………………

第十七章 杜沉非

    那道士和秀才并没有找她的麻烦。

    秀才反倒俯下身在逗小王流玩耍。

    秀才问王流道:“小笨蛋,你叫什么名字呀?是从哪里来的?”

    石萝依听了这话,倒提着一颗心,生怕王流说出实情来,只是又不好打断。

    没想到王流这个小鬼虽然年纪小,却嘟着嘴回答道:“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我们是从河里来的。”

    石萝依知道他明明是记得自己名字的。

    秀才听完,打着哈哈,大声笑道:“小笨蛋,从河里来的,那不是个小王八宝宝吗?”

    王流举着手掌,做出要打秀才的样子,又没有打下来,只是说道:“打死你,我不是个王八宝宝,我是个鱼。”

    秀才听了,又是大笑。

    秀才又问道:“那你是什么鱼啊?”

    王流偏着头想了想,他觉得在所有的鱼里面,属金鱼最漂亮,便道:“我是金鱼。”

    连道士和石萝依都笑了。

    对于和尚的坐化,道士看起来虽然有点遗憾,但是脸上仍然挂着笑。这两个人对这个洞穴都这么熟悉,和尚原本也应该是他们的朋友,但他们一点都不伤心。

    道士看了看石萝依,道:“姑娘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的?怎么就到了这里?”

    石萝依道:“道长,我叫作石萝依。正如孩子所说,我们是从河里漂来这里的。”

    那道士似乎不信。

    石萝依继续道:“只因跟随姐姐姐夫一家,远出经营谋生,一年四季,四处漂泊。这次本是坐船往云安军去,不想半途遇到劫财害命的强人,将姐夫姐姐谋害,将我和外甥丢在河中。昏昏沉沉,不知道怎么就漂到了这里的岸边,我们就从岸边走到了这个地方。”说着眼圈又红了。

    那道士和秀才听了这话,都皱了皱眉。

    石萝依用手指头轻轻擦了擦眼睛,继续道:“敢问道长,这里是什么地方?”

    那道士听了,答道:“这里是潭州城外,荆湖南路属下地界。外面那条河,就是捞刀河。”

    石萝依道:“道长,这里又是什么村?”

    道士笑道:“这里不是什么村,也不是什么庄,没有地名,就叫它作虎狼谷吧!但是我却更喜欢叫它神仙快乐自由谷。”

    石萝依道:“那要从哪里才能出去?”

    道士道:“这个地方,东面是捞刀河,过了河都是山;南面是悬崖;西面是一条深谷,满山谷都是蛇虫虎豹;北面都是高山遮路。要想出去,和登天相似。”

    石萝依见说这话,满面愁容。

    那道士突然问道:“姑娘父母还健在吗?”

    石萝依听了“父母”二字,想起许多苦楚来,抽泣不已,道:“不瞒道长说,我的父母,都已经亡故了,家中只剩下我和外甥两个人。”

    那道士叹息一声,道:“既然如此,姑娘不必忧心。既来之,则安之。这里正是个神仙快乐自由去处,老天也不来管的地界。且安心在这里住几时,日后再图出路。”

    石萝依道:“只是初来乍到,无处可以安身。”

    道士笑道:“就有这样的巧事,你们一来,这和尚就坐化了。果然是‘你来我去两抛开,省的大家胡倚靠。’我们今日将和尚扛抬出去安葬了,你们就住在这个山洞里吧。”

    石萝依称谢了。

    道士转身看了看这个石洞,叹了口气道:“这个石洞,却比我的宽敞得多,还可以卧观江景,极是清雅。我洞内一抬头只能看到狼虫虎豹,只是缘分凑巧,这个洞以后就是你们的了。”他想了想,又笑道:“我知道,这个老和尚存粮颇丰,足以能让你们二人维持到明年了。”

    石萝依问道:“敢问道长仙号,怎么称呼?”

    道士道:“我嘛!你就叫我无无子,以后是你的邻居。”

    石萝依又与那秀才通了姓名,原来那秀才叫做谢友龙,勤奋好学饱读诗书,极是才华横溢,学富五车,是这道士的远方亲戚,因父母犯事,惹出祸来,无无子便救出谢友龙来,带到了这山谷里。

    当日便由无无子主持,和谢友龙两个将法云和尚抬到北山。无无子与谢友龙二人合力挖出个两三尺宽阔、五六尺深浅的洞穴,将法云老和尚尸身放在土洞内端坐着,就像他刚刚在禅床上坐着一样。也不烧香,也不点烛,也不献花,也不供茶,也不放石灰、糯米,无无子更不会念佛经,对着法云和尚打个稽首道:“老和尚,我也不会念佛经超度你。陪我下象棋好几年,我其实也舍不得你,我念三声阿弥陀佛,唤来佛老菩萨来超度你吧。”说完果然念了三声“南无阿弥陀佛”。

    无无子想了想,又道:“你说西天佛老菩萨能不能听到啊?”又叹了一声,道:“哎!你是佛门,我是道家,我还是念一卷《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吧!这经念了,有大好处,诸天齐到,亿宗万祖,幽魂苦魄,皆即受度,上升朱宫,受化更生,得为贵人……以度尸形如法,魂神迳上南宫……”

    他果然将道家八大神咒、三清宝诰、太极真人颂等等都次第念诵了一遍,直念了半个时辰,方才念完。

    无无子又看着法云和尚的尸身,道:“和尚,我给你找了多条路子上西天了。念阿弥陀佛,佛就会来接引你。如果万一还没来,我念了《度人经》,直送你到三十三天太上老君处。老君见你错走了方向,必定安排送你去西天佛老极乐世界。你可不要怪我,我是一片好意。”

    说完,便与谢友龙将黄土抛入土穴中,直到垒起一个土堆,将老和尚掩盖。真可谓:来的若是真佛子,极乐阿鼻皆一般。

    石萝依很快就将洞内收拾的井井有条,包袱内受潮的衣服也已经晾干。她特意在洞内的温泉里洗了个澡,将自己和王流都梳洗得干干净净,换上了干净衣裳,给孩子在脖颈上戴上那颗里面有一颗水滴的“滴翠珠”,还特意给孩子加上了一件比较厚的外套。因为今天早上,外面已开始在下着毛毛细雨。

    冬天只要一开始下雨的话,天气就会开始变凉,就会慢慢结冰,直到来年的春天。

    但是哪怕现在下雨结冰都已经没有关系。

    家中储存的粮食,以自己和孩子的食量,足以能维持到明年夏天。

    下雨的天气,当然也不好出去。

    石萝依又害怕孩子冷,又将法云禅师的一件土黄色直裰套在孩子身上,将下面绑扎起来。

    石萝依看着这孩儿,心想果然是身世浮沉雨打萍,昨天还锦衣富贵的人,今日逃亡,凄凄惨惨,漂流在这茫茫捞刀河水中,幸得神灵庇佑,救得性命。只是又困在这古木荒山之内、怪石悬崖之下,浩淼烟波之旁。且给他改个名字,免得让他人认出,也好断了这锦绣荣华念头,日后在这里安心过活。外面的世界很乱,世事难以预料,暂且也不动带着孩子再去云安州寻找父亲的念头。

    石萝依给这孩儿王流拣杜丽英的姓氏“杜”字为姓,来纪念这位以性命相报的好朋友。取名“沉非”,即“沉前生之非,浮将来之是”的意思,希望这孩子今后能将以前的事情都忘掉,安分守己,好好活着,过上新的生活。

    这便是“杜沉非”名字的来历。

    石萝依还特地找来一张纸,用毛笔在上面工工整整写下“杜沉非”三字,跟正在房中拿着一块枯木当刀到处乱劈的孩子道:“宝贝,过来。”

    小王流跑了过来。

    石萝依道:“宝贝,姨给你改个很好听的名字,好吗?”

    孩子踢了踢脚道:“好呢!是什么名字?”

    石萝依递过那张纸来,给孩子看,笑着问道:“你认识这三个字吗?”

    孩子摇了摇头,道:“我不认识这三个字,它认得我吗?”

    石萝依开心地笑了,道:“它当然认得你啊!因为他是你的新名字,是你的好朋友。”

    孩子大声道:“那是什么字嘛?”

    石萝依坐在板凳上,把孩子抱了过来,道:“这三个字是‘杜沉非’,第一个字是‘杜’字,就是和‘嘟嘟嘟’一样的读法哦,也就是杜丽英姐姐的‘杜’字,你还记得姐姐吗?”

    孩子却突然哭道:“我也要姐姐到这里来。”

    石萝依眼圈也红了,道:“宝贝不哭,宝贝以后一定还能看到姐姐的,到时我们到外面的城里,去找姐姐,好吗?”

    孩子点了点头,道:“好。”

    石萝依又指着第二个字,道:“这是‘沉’字,就是我们沉到河里去了的那个‘沉’,你记住了吗?”

    孩子道:“嗯,记得了。”

    石萝依道:“第三个字呢,就是‘非常好’的‘非’字。”她停顿了下,又道:“这个名字,就是说,我们和杜丽英姐姐来到了这里,但是我们都沉到了河里,我们在这个山洞里有了家,过得非常好。杜丽英姐姐也肯定过的非常好。所以你以后就叫做‘杜沉非’。”

    孩子眨了眨眼,道:“好,我就叫杜沉非。”

    石萝依道:“那以后有人问你叫什么名字,宝贝就跟他说是叫‘杜沉非’哦。”

    孩子又回答道:“好,我叫杜沉非。”

    门外的雨也越下越大,连续下了很多天。

    终于在距离春节的前十天,下起了大雪。

    雪下得很厚。

    早晨起来,一推开门,就看到了全世界都覆盖上一层厚厚的白被子,白茫茫的。

    门外仍然在飞舞着的雪花,就像千百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在石壁上调皮地轻触,又缓缓地飞向远方。风儿也在为雪花的舞蹈伴奏,使冬日的风情更浓、更美。

    雪花会给人间带来幸福,人们都说“瑞雪兆丰年”,它们中的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生机,都预兆着明年的丰收。

    ;
………………………………

第十八章 欢乐时光

    石萝依牵着杜沉非的小手,在雪地上欢快的奔跑、打闹,石萝依将杜沉非打翻在雪地上,映出了小小的一个人形,然后还在旁边写上“这是小屁孩杜沉非”。

    孩子就抓起雪花,片片撒在石萝依的身上。

    他们也像两片在追逐嬉闹的雪花,跑过那一大片白茫茫的雪地,从池塘边,又过来那块裂开的巨石,一直跑到北边那枝头挂满了白雪的竹林中……

    寒冷的冬天,就在这种安宁祥和中过去。

    然后他们就又像两只在鲜花间飞舞的蝴蝶,沐浴着春天温暖的阳光,从竹林中采了几根小竹笋,越过郁郁葱葱的草地,摘了两个白嫩嫩肥嘟嘟的大蘑菇,看到那些怪石旁边偷偷开放而又五颜六色的鲜花,在那条纯净到可以写诗的小溪边洗了洗手,同样轻轻地过了那块巨石,看到池塘里的红色鲤鱼都在争先恐后打着水泡。

    就连家门口的石壁缝隙间,也悄悄绽放着好几十朵粉的白的小花……

    春天来了。这就是春天。

    石萝依带着孩子在门外的一块花岗岩上晒太阳。心想,也不知道那两个邻居现在干什么?自从去年见过他们以来,连日大雪,很少出门,很久都没有见到他们了。

    正在想着的时候,只听到一个声音道:“小金鱼,你好啊!”

    这是谢友龙的声音,他愉快地从石崖后的一条小路转了出来。

    杜沉非欢快的扑了过去,大声喊道:“哥哥,你到哪里去?”

    谢友龙大笑道:“我是来看小金鱼的。你们好吗?”他一面说,一面看了看石萝依。

    石萝依嫣然一笑。她笑得真好看!

    杜沉非道:“我们很好!我要和你一起去摘蘑菇。”

    谢友龙大笑道:“好啊!走,我们去摘蘑菇,我知道竹林后的树林里有很多蘑菇。摘了蘑菇,我做蘑菇鸡蛋汤给你吃,好不好!”

    杜沉非撅嘴道:“可是我家没有鸡蛋。”

    谢友龙笑道:“我家有。”

    他们手牵着手,往竹林那边的方向而去。

    石萝依看着他们远去,心里有点忐忑,又很欢喜。

    过不了多久,他们果然采了七八个大蘑菇回来。孩子杜沉非每个手里都拿着一个,弄得脸上、衣服上都是潮湿的泥土。

    石萝依在门口望着,吊着的心也已放下。

    她希望有人能带着她的孩子出去玩耍,然后在应该回来的时候,还带着他回来。

    就像现在这个样子,就很好!

    石萝依赶忙迎了出去,用手轻轻抹掉杜沉非脸上的黄泥,又将衣襟上的泥土也打掉。

    谢友龙还真提来了十七八个鸡蛋,另外还有一小块风干的腊肉。令石萝依吃惊的是,竟然还有一条鲜鱼,一只“咯咯咯咯”叫的老母鸡。

    饭菜都是谢友龙做的。

    当饭菜摆上来时,是一条烧鱼、一碟蒜苗腊肉、一碗蛋花汤。谢友龙愉快地在三个碗里舀满蘑菇和蛋花,看着石萝依,招了招手,大笑着说道:“来!尝尝我的手艺如何。”

    石萝依低头笑了笑,以示回应。孩子却已经端起了碗,烫的他直吐舌头。石萝依赶忙过去,抹了抹孩子的嘴,轻轻道:“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那碗汤,虽然没有葱花,但他做的蛋花汤不但好看,还好吃,就像莲池里盛开的荷花,闻起来也香味四溢。

    谢友龙道:“蘑菇是个好东西,味甘、性凉,有益神开胃、补脾理气的功效。”

    石萝依轻轻“嗯”了一声。

    杜沉非一边吃,一边道:“哥哥做的比姨娘做的饭好吃。”

    石萝依笑着嗔怒地瞟了一眼孩子。

    他想问谢友龙是住在哪里?那个道长又到哪里去了?但还是没有问出口。

    杜沉非的好奇心,就和谢友龙捉来的那一只母鸡完全一样。

    石萝依将谢友龙提来的母鸡养了下来,让它下蛋给孩子吃了发育身体。

    那只母鸡获得自由后,在地里不停地瞎转悠。

    杜沉非也不停地在山里乱转,熟悉这里的一切。

    他终于知道无无子道长和谢友龙先生是住在哪里了。他们的住处在那条大峡谷的边上,透过他们家的窗子,还能看到山谷中的老虎和巨蛇打架的情景。杜沉非现在也已不再害怕那些巨虫猛兽,因为在这里这么久,都从来没看到它们上来过。

    他知道谢友龙哥哥有时候会去城里的书院读书,他出去一般都是道长陪他走过下面的山谷,再把他提上对面悬崖的,杜沉非就亲眼看到过。谢友龙每次回来,都会讲讲在外面世界发生的新闻。

    有一天他说,还是在我们的山谷里好,安静轻松,外面的世界真乱,反王田虎、王庆都已经被朝廷处死了,但是又听说有方腊造反,现在外面到处都听说在杀害无辜的良人,以人头拿去邀功请赏。

    石萝依听了这话,默然无语,从此完全打消了再去云安军的念头。

    无无子道长会时不时的回来,又出去,回来的时候居然还给杜沉非带了好几颗纸包糖。杜沉非也很喜欢这个道长,看见了就甜甜地叫“哥哥”。每次那道士听了都“哈哈”大笑,给他带的零食倒是一次比一次多。每次得到零食后,杜沉非都会拿了回去跟他的姨娘一起吃。

    可是后来,杜沉非居然在河边看到了一个戴着斗笠的老人,大约有五十来岁,他正在河边的一块青石上钓鱼,旁边摆着一个小木桶。

    杜沉非吃了一惊,自己从来也没见过他,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但他还是迟疑地慢慢走了过去,看着那人。

    他也不知道应该叫他什么,终于开口叫了一声道:“哥哥。”

    那个渔夫回过头来,以一种十分奇特的表情看着杜沉非,问道:“你是在叫我吗?”

    杜沉非点了点头,道:“是的。”

    渔夫却并没有好奇心,他对于这里突然跑出来个孩子似乎没多大兴趣,或者他早就知道了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