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夏纪-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他的旁边,坐着那位面带五彩面具的大宗伯,两人相视不语。
姬亶的侍女,在将他扶起来了之后,看了看这灯,便取了旁边的油罐,倒了一些灯油进去。
这所谓灯油,是军士们出去打猎之时,捕获的猎物上,炼制出来的脂膏,用了特殊方法制成油的。
“你先出去吧,我和大宗伯有事要聊。”
姬亶挥了挥手,示意侍女出去。
侍女点了点头,出去之后,便将卧房的门闭上。
姬亶继续看着这由灰暗慢慢亮堂起来的油灯,喟然一叹:“灯灭可以添油,人死如之奈何啊?”
大宗伯直接伸出手指,拨弄着这细微的灯火,淡淡说道:“灯灭添油,人死增寿,并不是不可以,只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
“听闻当年神农陛下,遍尝百草,百草之中,似乎有增寿之药。更不用说陛下登天之后,采人间药石,聚天地精华,会于一鼎之中,炼制出了类似蟠桃的神药,虽不能让人不死不灭,但是延寿还是可以做到的。”
姬亶摇了摇头:“亶无德无能,怎么敢希冀这等神药神果。”
“不想是好的,你即便是想,我也不能帮你拿到。”
这位大宗伯的话,还是一如既往地气人,姬亶忍不住心中苦笑。
“我是不行了,大概也就这几天好活,你怎么样了?”
大宗伯听到姬亶的话,五彩面具之中,双眼如有神光绽出,看向了姬亶。
在他身上,一种强横的威压油然升起,四周空气都似乎凝结起来了。
那盏油灯,熄了又良,亮了又熄,变幻不定,明灭不定。
姬亶丝毫不介意,他轻声咳嗽着,牵动着五脏六腑,浑浊的目光直视眼前的五彩面具,丝毫不作退让。
“百年之前,你我初识的时候,我们便有约。我将建邦立国,你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这新建的邦国。”
“百年过去了,我这邦国虽然立起,但是在众戎狄之中,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崩灭的危险。”
“我在之时,有你相佐,我去之后,后代子孙却再没如你一般的人佐助啊。等我入宗庙之后,却不知这份基业,还能不能在戎狄环伺之中维持了。”
姬亶絮絮叨叨说道,似乎是在说给大宗伯听,似乎又是在自言自语。
声音不大,尽是他心中的忧虑。
“说吧,你半夜将我唤来,到底是什么事情?”
大宗伯声音依旧平静,仿佛刚刚姬亶那发自内心的感慨,没有影响他分毫。
他认识了姬亶上百年,也知道这种夜半点灯相会,对方必有大事相托。
姬亶浑浊的目光,忽然一亮:“我想请你看看,我这些后辈子孙之中,有没有适合修行你这一脉法门的。如果有的话,还请你收一两个为弟子。未来之时,我们共同开创的邦国,当无忧矣。”
他这话说完,大宗伯沉默了,久久不语。
房中一片寂静,便连虫鸟之声,都难以听到。
“善。”
良久之后,才有一个字从他口中吐出。
说完之后,大宗伯拂袖转身而去。
在他离去之后,姬亶重新将目光看着那盏油灯。
光明啊光明,是世间最为美好的事物之一,只是不久之后,他恐怕再难以见到了。
“还真被你预料准了,这位巫祝一脉的朋友,竟然真同意你的要求了。”
许久之后,一个声音出现在了姬亶的屋中,隐约之间还极为熟悉。
要是刚才那位大宗伯还在,必然会大吃一惊。
这个声音,正是白天与他相斗的仇生,白云之上的仇生。
果然,仇生现身了,站在姬亶的床前,目光之中含有悲戚,看着姬亶。
“谢谢你了,老友,帮助我骗了大宗伯一次,让你损失这么大。”
姬亶从床上,挣扎着就要起来,却无法起来。只是他的眼神,充满了歉意,看着仇生的右边衣袖。
那只衣袖之中,空空荡荡,右臂,已经被仇生自己斩断了。
巫祝之法,神秘诡异,仇生虽然给了大宗伯一记重击,却也中了巫术。
看似是沾染了他的右臂,谁又知道会不会影响灵魂呢?
一时难以将这诡异巫术驱逐,仇生便当机立断,直接将右臂给斩了,免得遗祸无穷。
他看了看自己的衣袖,淡淡一笑:“断臂而已,又不是丧命。等到未来我修为更高的时候,断臂重生,也不是空谈。”
“倒是你,经此一变,当真没有几天寿命了。”
他与姬亶相识于殷都,各自奉为至交。虽然百年未见,但是情谊却始终没变。
正是因为想来见一下故友,才接下了商帝的这个任务。
没有想到一来西岐,就配合姬亶来了这样一出。
“我辈凡人,早晚会有这一天的,刚好你过来了,解决了我的一个心头大患。”
“早年你曾经跟我说过,这位大宗伯是你总角之友,相识于贫困之际。怎么这次我一过来,你就请我将他击成重伤。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让你做出这样的决定?”
仇生很是惊奇,姬亶在他心目之中,一直是一种宽厚的形象。可是再见之时,请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杀人。
大宗伯受了那一击,按照仇生的推测,寿命最多不会超过十年了。
姬亶叹了口气,望着黑寂的窗外,良久,才缓缓说道:“邦国,不应该属于巫祝,而应该属于王侯。”
仇生听到这句话,顿时身子一震。
在他来之前,殷商之帝武乙,同样说了一句类似的话:“黑帝之功,孰能继之?”
黑帝的功绩,后世子孙,谁能够发扬啊?
黑帝,指的便是颛顼,黄帝轩辕之孙,白帝少昊之侄。
颛顼为帝之时,曾经做过一件大事。
这件事情,一直影响到现在。
绝地天通。
“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烝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这是当时史皇仓颉,在一片巨龟之甲上面,所记录的文字,也是记载着黑帝颛顼的这件大功绩。
大意就是,少昊之后,九黎的风气影响了整个天下。当时巫风盛行,人人都可以修习巫法。
所谓巫法,便是联系鬼神之法,人人都可以与鬼神直接联系,使得天下大乱,人主没有威严。
于是颛顼帝便革除了这一陋习,让祭祀鬼神之事,部族集中举行,巫法不能随意在民间传播。
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
天神无有降地,地祇不至於天,明不相干,是谓绝地天通。
天地各得其所,人于其间建立固定秩序,是谓绝地天通。
从那之后,巫祝一脉,便成为了邦国上层,一个巨大的势力,与王者共同执掌人间万民。
从尧帝分封羲和等四时之官,到夏后氏建立巫庙,再到殷商设立太史、太卜、太祝三官,负责鬼神之事,无不说明,巫祝的势力,在一步一步的扩大。
甚至于,邦国之王,说话的分量,经常不如可以沟通鬼神的巫祝。
所以,姬亶,才决定了,要将巫祝的权力,也掌握在姬氏一族的手中。
但是大宗伯并不是他的下属,他不可直接命令。于是,他便设计大宗伯,让他生命垂危,又以情来感动他,终于让他达成了目的。
这位连他都没有见过长相的巫祝,同意了将他这一脉的巫祝之法,传给姬氏。
“只是可惜,大邦商想要进行的大业,亶是无法看到了。不过兄长放心,我这些子孙后辈,便是付出生命,也会帮助商帝的。”
姬亶谦虚无比,或许也是说事实。称呼殷商的时候,他总是以大邦商称之,而自称为小邦周。
周原一地,比起占据大半个九州的殷商,小大之分,确实很明显。
至于商帝派仇生为使,传来的命令,更是让他心生向往,只惜乎寿元将近,难以共谋。
………………………………
第四章 宗庙与巫庙
禹王治水之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之地。
及至后来,禹王之子姒启,击败伯益,开始了自古以来第一个王朝,大夏。
夏者,雅也,特指黄帝轩辕所制诸礼,有礼仪之大,谓之夏也。
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天下九州,皆为夏土。
九州之民,皆互称诸夏。
禹王在时,九州宾服,但凡九州之地,无不以禹王之命是从。
但是禹王身殒之后,启继其位,并没有禹王的功劳。既然无功劳,那自然难以得到九州所有邦国的认可了。
特别是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更不得万民之心。
启死,其子太康继位,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斗争日趋尖锐,外部四夷相继背叛。
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朝内部矛盾重重,趁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乘机掌握了夏的政权。
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微弱,当了傀儡。
仲康死后,其子姒相继位。羿把相赶走,自己夺了夏后氏的君位。
虽然在数十年后,姒相的遗腹子姒少康,从有虞氏的虞国起家,体察百姓疾苦,宣传祖先大禹的功德,争取民众支持他复兴夏后氏,并召集夏后氏的旧臣前来和他会合,最终重建了大夏。
但是,少康中兴之后的夏后氏,却再也难以和禹王之时的夏后氏相提并论。
有穷氏虽然被驱逐,但是东夷各国的势力,却并未减弱。
从少康开始,夏后氏后面几代国君,不断与东夷征战,夷夏开始慢慢融合。
可仍有大部分东夷氏族,没有纳入诸夏之中。
不仅东夷,南方三苗后裔重新兴起,西北有戎狄开始攻取九州之地,西南蚕丛氏后人与鱼凫氏所在的巴蜀,又频频东出北上。
等到夏德衰退,天命不再之后,成汤代夏,九州之土,竟仅剩一半左右。
商人至今,已得天命五百余年。
可是前面三百年时间,王室乱相纷纷,一代又一代上演夺位之争,再加上各种河水之患,商人的都城,不断在变换着。
直到盘庚迁殷,内争外患,才稍有纾解。
盘庚之后的商帝武丁,也算是商王室之中,难得一出的有为之君。
武丁即位以后,兢兢业业、不敢荒宁,励精图治,决意振兴大业。他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戎狄方国进行征讨。
姬亶带领民众在周原之上建立邦国,戎狄之时滋扰,一直没有发动大规模的灭族之战。
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忌惮周国背靠的大商。
前些年,他们可算是被商人打怕了。
而这一次,如今的商帝武乙,派遣仇生来到周原,同样派遣各路使者去往其他邦国,目的只有一个。
这位心气极高的商帝,决定统合诸邦国之力,一起解决东边最大的一个问题。
东夷,这个从夏后氏之时,便一直与中原纷争战乱不休的族群。
“武乙陛下的志向,我一直就佩服不已,周虽小邦,但是也愿意竭尽全力,帮助陛下讨伐东夷。”
姬亶想起了武乙之前,武丁之后的几位商帝,忍不住感叹不已。
几代碌碌无为之后,终于出了一位如武丁一样,胸有大志的王者。
“武乙陛下说了,周原之人,知礼仪,善耕种,明道德,东夷之战,征讨与安抚并重,正需要周公派人相助。”
“陛下高看我姬氏,我姬氏正该效命。”
姬氏邦国初建不久,在当今诸多方国之中,实力连中等都算不上。
不过殷商也不缺少强大的军队与绝顶的高人,他们需要的,只是周人的特长,用来教导夷人。
······
周原的巫庙,与姬氏一族的宗庙,差不多是在一处。
姬考去过宗庙,知道那里摆放着自己祖祖辈辈的灵位,中央供奉黄帝轩辕、黑帝颛顼与帝喾,左边供奉后稷姬弃,右边供奉着让姬氏一族重新起家的姬刘。
巫庙的话,他是第一次前来。
古朴高大的巫殿之中,姬考顿时就有了一种威压肃穆的神秘感觉。
大殿宽阔,在上首摆放了一尊神灵石像,雕刻疏漏,五官虽在,面目却有些不清。
但是看着这石像,寥寥几个痕迹,便有一种日月入怀的恢弘气象,浩大高贵,不敢不敬。
神像是站立着的,在它面前,有一个小石碑,上书一个帝字。
而在这个石像后面,还有几十块石碑林立,每块石碑,刻有不同的纹路,似乎是区分各自的身份。
这些石碑,大概就是天帝麾下,各路神灵吧。
以周原的人力物力,也不能指望,建造一个精雕细琢的巫庙,能有这样,其实就不错了。
姬考心中这样思忖,他不明白,为什么在他的太祖父姬亶重病的时候,他会被带到巫庙之中来。
不仅是他,所有的第三代第四代姬氏族人,都被带来了这里。
“父亲,我们来巫庙做什么?”
一边的姬发,同样心中疑惑,向他们的父亲姬昌问道。
姬昌摇了摇头,对于祖父姬亶的要求,他也不是很明白。
姬氏一族,不管嫡系还是庶子,总共几十个人,全部都被叫来了巫庙之中。
很明显可以看出,这些人相互之间,泾渭相当分明。
嫡庶之间,自然有分,地位生来就有区别。嫡子们聚在一起,庶子们则三五成群,看着众嫡子,目光带有敬畏,以及些微的不甘。
所谓嫡子,就是正妻所出,庶子则非正妻所出。
从三皇定伦开始,一直到夏后氏执掌天下,是没有什么嫡庶之分的。
而夏后氏因为变公天下为家天下,为了王位更替,才有了原始的宗法制度。
商人夺得天下之后,摒弃夏法,却因为子嗣争位,导致了数百年大乱。
盘庚迁殷,武丁中兴之后,便开始重新设立宗法,嫡子才有继承王位的资格,而且地位天然高于庶子。
周人在豳地之时,起于武丁中兴之世,为了表示自己对大邦商的崇敬,自然也学习了商人的宗法。
姬亶正妻太姜,只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与季历,他们三个的嫡子们,地位自然是更高了。
纯粹的嫡子不多,也就当初在门口迎接姬昌的那些人。
第三代中,只有泰伯之子姬休名,仲雍之子姬季简与姬居简,季历之子姬昌、姬虢仲与姬虢叔,总共六个。
而第四代稍微多一点,姬考的堂兄弟共有十个,分别呆在各自父亲旁边。
铛!
一声巨响,巫庙的大门被关上,然后大宗伯从门口缓缓走了进来,手持金玉之杖,面上五色面具依旧,看不出长相。
在他身后,还跟着两个青年,一男一女,身着古朴服饰,色彩鲜艳夺目,让人一眼就看出,他们同样也是巫。
女子称巫,是为巫女;男子既可称巫,也可以称觋。
后面的巫觋男子,手中托着一个黑色的石头,大概一尺见方,漆黑如墨,没有任何纹饰标记。
大宗伯命男子将黑色石头放在神像前面,然后朝着神像祭拜了三下,才转身回头。
“周公有求,让我在你们众族人之中,择取有巫道天资者,传授我们这一脉的巫法。我也同意了周公的请求,便将你们都唤来,测试你们的资质如何。”
大宗伯话一说完,顿时所有人都心中一楞。
就他们所知,巫祝之道,乃是占卜祭祀之道,可与鬼神想通。
他们虽然是周公后裔,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自身能够掌握巫法。
一时之间,众人开始议论纷纷起来了。
他们都不是没有见识的人,除下那些年幼的孩子,都曾经在战场上与戎狄相斗。
也知道,巫术只要修习得好,可十人敌,百人敌,千人敌,甚至万人敌。
就大宗伯后面的一男一女,他们就曾亲眼见到,与戎狄的图腾接引者大战,威能浩大,连绵百里。
普通士兵碰到他们的交战余波,都是非死即伤。
大宗伯没有理会众人的心思,手中棍杖往地上一敲,金玉之声响起,继续淡漠说道。
“所谓巫者,在上可通天,在下可达地,于中合人意。既可借鬼神之力消灾解难,也可凭借自身手段祈福求贞。”
“巫有多种,有借神威者,有祈福祥者,有求永贞者,有测凶咎者,有顺丰年者,有逆时雨者,有宁风旱者,有弥灾兵者,有远罪疾者,有斩妖魔者,不可胜数。”
“这块石头,名为引灵之石,一方面可沟通天地众神,看看是否能与学巫者相应,若得神灵相应,则必成巫道之中最为顶尖者。另一方面,则是测试你们,是否有其他巫道天赋,虽不能沟通鬼神,却也能学得顶尖巫法。”
大宗伯说完,右手往空中随意一挥,顿时多了一柄短剑,上面纹饰精美,一看便不像是凡物。
他将短剑往自己左手掌心一抹,顿时鲜血滴落,在漆黑如墨的引灵石上。
“你等诸姬后辈,由大到小,依次将手放在这引灵石上。”
姬氏子弟相互对视,然后作为姬亶长孙的姬休名,与众位兄弟点了点头,便第一个走到了引灵石旁边,一手放在它上面。
………………………………
第五章 巫与王
“闭上眼睛,仔细感悟。”
在大宗伯的指示之下,姬休名聚精会神,将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仪式上面。
尽管不知道他将面临什么,但心中还是充满期待。
鬼神归鬼神,凡人归凡人,可是在鬼神与凡人之间,还有另一种存在,巫。
能够成为一名巫者,对任何人来说,这都将是一件极为向往的事情。
上通鬼神,下引众生。
一道红光,从黑色的引灵石上升起,一下子便照耀了整个巫庙大殿之中。
这红光,似乎是朝阳的色彩,温暖且光明,厚重且充满朝气。
大宗伯身在五彩面具之中,难以看到他的表情,但是他那一男一女两个弟子,都是目瞪口呆,看着眼前这一幕。
然后,在石像后面的众石碑之中,传来了一声响动。
大宗伯豁然转身,看向了这一众石碑。
就在石像后面两三排的地方,有块石碑,正在不断颤动。
“你脑海之中,看到的是什么?”
五彩面具之中,大宗伯的目光灼灼,盯着姬休名。
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姬亶提出的要求,他不得不答应。
本来以为,巫者对先天要求极高,姬氏族人里面,未必会有能够修习此道的。
他没有想到,这第一个来测试的人,就是巫道修行中,难得的天赋卓绝之辈。
光芒映照,神位震颤,这分明就是已经被神灵所感知的情形。
他当初入巫道之时,也是这般情形,让他的老师大呼天才。
而现在,姬休名这场景,与他当初的唯一区别,就是神位的位置了。
他所触动的神位,位置要比姬休名这一次靠后不少。
那尊神位,在天帝主位之后,不过两三排,便是他们那一脉的巫者,也没有几个有这样的天资。
“不是很真确,只感觉脑海之中狂风大作,声音呼啸,风沙之中,隐约有一尊神灵,人面鸟身。”
“人面鸟身,莫不是风神飞廉。”
大宗伯看了一眼那神位,点了点头,不露半分声色,指了指旁边:“善,你到那里先等一等。”
然后,他的目光便看向了下一个测试者。
这是一个庶子,他的父亲,是姬亶与一位侍女所出。
测试之后,并没有半分动静,大宗伯淡淡点头,示意他回到原位。
再下一个,同样是一个庶子,姬考连名字也不知道。
这一次测试,引灵石上面,倒是有淡淡的白光,若不是盯着它看,几乎都看不到。
“哦,倒是有些微天赋,可以做个丧祝。”
大宗伯轻笑一声,便看向了下一个。
所谓丧祝,指的便是治丧礼用的巫祝,虽然不需要多高的实力,但在众多巫祝,还算是比较有地位的了。
后面又有几个人测试,只有一个让石头发出了青色光芒,却没有引起神位震动。
再下一个,便是姬昌了。
他缓步走到引灵石旁边,将右手放了上去。
“好亮!”
这是所有人的一致感觉,红橙黄绿青蓝紫金白,各种光芒都从引灵石上射出。
然后,似乎有来自远古的天音响起,听不清,理不明,却在这巫庙之中环绕。
这是来自远古的巫唱,这是先民的颂歌,其中更有龙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