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夏纪-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阳山赤铜?”
姬考一声惊呼,这个消息,让他有些惊讶了。
他拜见外祖父姒仲丁之后,见过了几位舅舅,便谈起了之前种种经历,问询缘由。
首阳山赤铜,听闻乃是当初黄帝轩辕造剑材料之一,没想到竟然还有。
这种神物,按理说,在上古之时,就应该被那些神魔巫妖,炼气高人取光了啊。
“没错,正是首阳山赤铜。首阳诸峰,一直在我莘氏、缶氏与芮氏相交之地,本来谁也没有将这东西当一回事。对我们三国而言,这只是提供兵器的一处矿山。当然,我们三国的武器,素来精良,多是首阳铜矿之功。”
姒仲丁也不瞒着,继续将此事娓娓道来。
“一年之前,缶氏采矿之人,在他们所划分的区域之中,发现了赤铜存在。这种消息,怎么可能瞒得住。芮氏得知之后,马上便派兵去夺了。”
“缶氏虽然古老,却哪里是诸姜方国的对手,出赤铜的那一峰,很快就被姜氏夺了。他们无奈之下,请我莘氏携手,一起夺回那一座铜峰。”
“这种好事,你外祖父我怎么可能会拒绝,马上便与缶氏合兵,与芮氏大战。”
“那一座铜峰,便就这样,被我们争来夺去,里面的赤铜,都没有机会开采。后来,三方修行之人,在首阳山大战后议定,此赤铜三方共采均分。”
姬考疑惑问道:“既然已经做好协定,按约而行便是了。我看三方军士在外奔走谋划。还有什么问题吗?”
姒仲丁叹了口气:“首阳赤铜,刚刚被我们议定好,武丁陛下便召集诸夏修行之人,共赴东夷。我等三国,国力均不强,能够在诸邦国之中,无有敢侵犯者。芮氏因为属于诸姜之国,缶氏有炼气高人,而我莘氏,存有几个图腾之引。”
“修行者一去,旁边方国就开始觊觎首阳山的铜矿了。我们这么谋划,只是想看谁伸手最快,便斩谁一刀,威慑旁边的方国。”
姒仲丁一说,姬考马上便恍然大悟了。难怪他们不允许任何人进出那一片区域,原来是为了迷惑旁边方国。
“只是,会有其他方国上当吗?”
在姬考看来,这所谓的谋划,实在太简单了,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将周围封住,然后放出风声,说是在为首阳山铜矿大战。单单这样,就想着引人上钩。
“考啊,有些方国,为了利益,可不会考虑这么多的。”
姒仲丁微笑一声,看向南方,不久之前,他从芮氏那里得知,祭方国有所动作了。
诸夏方国,大部分都不敢违抗商帝武乙之命,修行之人尽数东去。但是总有一些方国,或是阳奉阴违,或者完全就不在意殷商命令。
阳奉阴违的,便是祭方这种;毫不在意的,便是诸姜这种。
祭方是因为习惯于对殷商留一手,而诸姜,则是有这种底气。
他们帮助殷商讨伐东夷,是因为立场相同。
芮氏作为诸姜之一,从姜水祖地之中,请来了一位炼气士,防备祭方的巫祝,不让他渡河南来,不让他得知这边情况。
否则的话,以巫祝手段,很容易就发现他们这种种虚假之举。
炼气士与巫祝之间的斗争,姒仲丁根本无法参与,如今大军已发,他也懒得多管,便好好在方国之中,招待他的外孙好了。
胜负?随他去吧,大不了不要那些赤铜了。
“来,考,看一下,这是我们莘氏之中,最为出众的美人。你看看哪个中你的意,便送给你了。”
酒宴之时,九位有莘氏美人,被姒仲丁唤过来了。
有莘氏别无特产,唯有莘女出众。而此时被姒仲丁唤来的九位有莘氏美人,可是整个部族之中,最为出众的存在。
姬考一看,果然都是绝色,单从相貌上说来,就连姬考的几位表姐妹还有不如。
“考啊,你外祖父对你可是真好,这九位美人,是你外祖父当年搜寻出来,准备送给各大方国之主的。因为某种原因,此事不成,所以她们便都留了下来。”
姬考的大舅姒伯意,一边饮酒,一边笑道,他的目光之中,不乏羡慕之色。他不愧是姒氏出身,俊逸非凡,饮酒之时,犹有一种难以言表的风姿气度。
“兄长要是有意,不妨也留下一个。”
二舅姒仲原,长相比起大舅姒伯意,可以说是差远了。但是姬考也知道,这位二舅,是有莘氏的智者,莘氏之策,多出自他手。
姒伯意连忙摆手:“不用不用,这等美人,留给我这老人,简直是浪费了。考儿年小志高,前途远大,才是良配啊。”
“兄长说的是。”姒仲原连忙点头。
姬考一听,顿时觉得一阵古怪。两位舅舅,据他所知,还没有一个超过三十的,算什么老人。而他不过十一岁,要不是发育稍早,怕是男女房事都无法进行,问题才大着呢?
“你们两个不要胡扯。”姬考的外祖父姒仲丁,打断了两个儿子的对话,说道:“怎么样,考儿,看中哪一个了?”
自己外孙难得来一次,总要带点莘氏最为出名的东西。要不然的话,岂不是显得他有莘氏太过刻薄。
姬考看着这一排的美人,各有风情,都是人间角色,颇有他前世流连某些地方之时的情形。差别就是,这些美人的质量,可是比当初高多了。
“考奉命去往沬邑之中,实在不方便带上莘氏美人,外祖父厚爱,考只能表示遗憾了。”
姬考两手一摊,找了一个由头拒绝了姒仲丁的美意。他总感觉,这里面有点不对劲。这些美人,年长者恐怕有二十余岁,年幼者也不下于十五六岁,怎么还没有被送出去?
总不可能,这些美人都在等他路过吧?
………………………………
第十四章 探由、战局与大河之上
“无事,考儿只要选好就行了,外祖父会派人送到周原去的。”
姒仲丁毫不在意,摆手说道,只要姬考认了就行,他马上便可以派人送过去。
见到自己外祖父这么坚决,姬考甚至都不知道怎么拒绝,他只得推脱道:“今夜天晚,看不真切,外祖父可容考明日细看。”
姒仲丁闻言,一脸笑意,不拒绝就好,不拒绝就好。
“也好,你明天细看,要是没有选好,外祖父便都送给你了。说来上次使者参加先周公亶葬礼之时,还与你母亲说起过,要在莘氏为你选几个侍婢。你难得远来外祖父这里,必要让你比在家都舒服。”
听到姒仲丁这话,姬考勉强一笑,他能说他一点都不舒服吗?
姬考知道自己境遇特殊,可能大有古怪。
但是他绝不相信,这种将美女送给他的事情,也在古怪之列。更不会相信,自己外祖父这种种行为,只是为了让他宾至如归。
而两位舅舅古里古怪的笑意,其他臣属噤若寒蝉的表情,这让姬考感觉,这件事里面,一定有蹊跷。
略过这一节,接下来的酒宴,就比较开心了。
有莘氏不愧是传承近千载的方国,食物也好,酒水也好,确实都比姬周好多了。
难怪数百年前,庖厨伊挚能从五味杂陈之中,明悟理出治国治民之道,有莘氏厨艺,果然了得。
酒宴结束之后,姬考马上便去找姜兰。
“深夜到访,有什么事吗?”
闻到姬考身上的酒气,姜兰忍不住皱了皱眉。
姬考歉意一笑:“本不想打扰嬴氏姐姐,只是今日酒宴之上,遇到了一件怪事,便来向姐姐求教。”
姜兰“哦”了一声,深深看了他一眼:“没想到你竟然也会来向我请教。”
自从她父亲嬴胥轩向她说过,一路所有事宜,少说少管,听从姬考吩咐便是。她便干脆把自己当做一个隐形人,姬考不找她,她基本从不说话。
听到姬考有事向她请教,姜兰内心之中,倒是稍有异样。
姬考也不管姜兰怎么想的,把自己夜间所遇到的事情,全数说给姜兰听了。
“这不是好事吗?莘氏之女,万方闻名。给你几名莘氏之女做侍婢,你收了便是,你们世间男子,不都是想着姜女为妻,莘女为妾的吗?”
姜兰的眼神,似乎充满了不屑,既是对姬考的不屑,又是对世间男子的不屑。
姬考苦笑一声:“要是考愿意接受,也就不会深夜来访了。”
“那便不同意就是了,你来找我做什么?”
不知道为何,听到姬考不愿意接受这些莘女,姜兰的目光倒是柔和了一些,还不算太糟。
“我想请嬴氏姐姐,帮我查探一下,外祖父与两位舅舅,为何一定要如此?”
“哦,原来是来让我卖力的啊。”
姜兰似笑非笑看着姬考,这个所谓的未来圣人,还真是把自己当成他的护卫了啊。
姬考两手相交,深揖一礼:“考实力微弱,亲自前去,恐为人发觉。而身在莘氏之中,又无他人可用。此事只能拜托于君,一路相助之情,考铭记于心,未来之时,必有后报。”
姜兰默然不语,只是看了他一眼,良久才道:“我去找谁打听比较好。”
姬考说道:“君可去内院之中,找那几名莘女直接问询,也可以找我几位表姐。”
“你在此地等我。”
声音才传到姬考耳中,姜兰的身影便已经不见了。
······
风陵渡之上,那大军整顿一番之后,便往北而去了祭方。
楼船之上的姬氏众军士,这才松了一口气,逃过一场大劫。
对于那位不明来历的中年人,以伯达为首的军士们,执礼更为恭敬。
大家都很清楚,这位中年人,或者是一位了不得的高人,或者就是那支大军不敢招惹的存在。
中年人依然和刚刚上船的时候一样,并不以此倨傲,从白日到夜晚,一直在楼船上面观赏风景。
或者说,在观赏远处隔河相对的两人。
入夜时分,有干戈杀喊之声,开始从茫茫黑夜之中,从大河上游之处传来。
很明显,这是一场大战正在进行。
站在大河南岸的那位老者,披头散发,紧闭双目,在静静听着那杀喊之声。似乎不用眼睛看,只用耳朵听,他就能听出战局如何。
在他对面的老者则不然,他取下背上的长剑,站在大河岸边,默默拨弄眼前的河水,似乎这是世间最好玩的东西一样。
······
离风陵渡不远的地方,祭方大军,便遇到了芮氏的军队。
他们所见的芮氏军队,衣甲残破,军容不整,一看便知道是久战疲惫之师。
祭方将领也不说多,指挥大军便杀了过去。
交战没有多久,疲惫的芮氏军队,便四散逃开了。
“将军,我们要追吗?”
有祭方士卒,向领军祭将问道。
“不用了,我们的目标,是首阳山赤铜,其他都不重要。”
说完,他便指挥大军向前,朝着首阳山而去。
他不知道,被他一击及溃的芮氏残军,在他们走后,很快就聚拢起来了。
而聚拢起来的士卒,衣甲虽然破旧,但是精神却与刚才截然不同,充满了斗志。
重新整顿之后,在一位将领的带领之下,他们沿着祭方军队过来的方向,反向冲了过去。
祭方往北,芮氏向南。
等到夜幕降临之时,祭方军队便已经来到了首阳山不远之处,也碰到了缶氏的大军。
两军交锋,就此开始。
看到数量不多的缶氏军队,祭方大将面露冷笑,士卒不多,看来几个月的混战,虽然缶氏赢了,可是损失也不小。
不再多想,祭方大将挥师便直接杀了上去。
缶氏的风季离,也就是那位不久之前,被姬考认为有将才的将军,眼见祭方大军杀来,同样是面带笑意,他已经等很久了。
他们静立不动,摆好阵势,默默迎战。
祭方大军气势汹汹,往前冲杀,想到击溃眼前的军队,就能去首阳山夺赤铜,心中升起难以抑制的兴奋。
然而,他们冲杀还没多久,忽然左右两边,同时传来喊叫之声。
祭方大军回头望去,左边旗帜上面,写着“芮”字,右边写着“莘”字。
他们,不是应该被缶氏击败了吗?
这个时候,祭方的大将终于慌乱起来。与他同样惊慌的,是他们的士兵。
······
风陵渡口,来了一支古怪的军队,他们的衣甲破烂不堪,极像是败军的样子。
来打渡口之后,二话不说,直接冲向了驻守在大河旁边,看守他们渡河船只的祭方军士。
这些祭方军士本来就不多,而且松散无比,认为只要等着大军凯旋就好了。
谁料,他们所等到的军队,竟然不是祭方,而是敌人芮氏。
慌忙之中,这些残余士兵整军备战,但是又怎么会是人多势众的芮方军队对手。
很快,他们就被对方近似于屠杀的方式,压着在打。
这个时候,大河对面,那位手持骨杖的年老巫师,忽然之间动了。
他举起骨杖,指着上天,口中喃喃自语,说着一些别人无法听清,也无法听懂的词语。
天地之间,受他这一番动作,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凝聚。
而后,这年老巫师,将骨杖对着大河一指。
他的骨杖上面,发出黑红之光,击打在大河中央。虚空之中,一股强劲的大风刮起,吹在大河之上。
刹那之间,大浪翻天,洪波不止,由南岸往北岸冲来。
巨大的水声,在大河之上发出,披头散发的年老巫师,站在其中最高的一道巨浪之上,乘浪渡河而来。
他不得不渡河而来,他已经知道,祭方这一次要兵败了。
而这些士兵的目的,不出意外,应该是想要将渡河之船毁掉。真要让他们这么干了,数千祭方勇士,将一个也难以存活。
大河北岸之上,那位正用剑在拨弄河水的老者,终于抬起了头,目光幽深,看向了渡河而来的年老巫祝。
而后,他将手中的剑,从河中拿了出来。
只是这拿剑的动作,便有一道水剑,从他所在之地,凌空抽出,刺向了乘风大浪上面的年老巫祝。
这一道水剑,凌厉凶猛,似乎要将从南岸而来的无边巨浪,同时斩开。
星月之下,大河沦为战场,一南一北两位老者,以河水为兵甲,开始了争锋。
他们不知,一艘他们难以见到的楼船,正悄然靠在风陵渡上。
一个鬓角斑白如星点的中年人,正含笑望着他们的交锋。
中年人身后,则是目瞪口呆的姬氏众多士卒。
······
有莘氏的那间静室之中,姬考在里面静坐修行炼气,忽然感觉周围有动静,便睁开了双目,发现姜兰淡淡看着他。
“你倒是舒服,我去给你打探消息,你却还有闲情雅致修炼。”
姬考起身一笑:“我修行天资不好,自应该勤勉一些。嬴氏姐姐,你这一番可有收获,外祖父欲送莘女于我,其中可有问题?”
姜兰脸色复杂难言,似乎还有一丝喜意:“的确有大问题。”
………………………………
第十五章 惊听姒女事,夜半离有莘
“你可知道,你有一位大姨母?”
姜兰并未直接说起其中缘由,反而问起姬考一件似乎与之无关的事情。
姬考点了点头:“我没有见过,但是听我母亲说过,是有一位大姨母,乃是我母亲长姐,已经三十多岁了,但却一直没有出嫁。”
姜兰叹笑道:“你这位大姨母,真是一个了不得的存在啊。”
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神之中,充满了钦佩,或者说是景仰。这位女子,似乎不比她大多少。
“这话怎么讲?”
“你所遇见种种,都与你那位大姨母有关。”
接下来,姜兰便说了自己刚刚的经历,她直接找到了姬考的一位表姐,向她询问此间内情。
没想到,他这表姐,没等姜兰细问,就将一切事情,全盘托出了。
就在十几年前,有莘氏还是和他们祖祖辈辈一样,依靠出众的莘女,结交各地方国,以求自保。
这本就是有莘氏的习惯,从夏后氏时便有的习惯。他们实力在诸多方国之中,并不算强,但是依靠这种手段,数百年,几乎没有哪个方国与他们征讨大战过。
等到成汤灭夏之后,作为禹王姒姓之后有莘氏,一直便受到商人的觊觎。为了保全宗庙与封地,有莘氏的历代君王,更是将送女这种技术,练得炉火纯青。
几乎所有大一些的方国,都接受过有莘氏的女子,或者为奴,或者为婢,或者为妾,当然,也有少部分为妻的。这些为妻的,都是在有莘氏之中,有着极高地位的女子。
这种情况,直到十几年前,一个人横空出世。
这个人,便是姬考的大姨母,姒典正。
典者,司也;正者,堂皇之道也。
姬考这位大姨母,本来之名,只是姒大女,就像姬考母亲之名姒仲女一样普通,但是在她修行有成之后,便给自己易名为姒典正。
典正者,执掌堂皇之道。
既然要典正,那自然是有不正之事,需要典正。而姒典正所认为的不正之事,便是有莘氏送女之事。
姒典正年幼之时,便曾见自己的父亲,在有莘氏部族之中收罗美貌莘女,用以结好诸方。身为女子,看到同类如货物一般,哭丧远去,她自然对此深恶痛绝。
等到她稍长,无意得到了一道图腾之引,忽忽十年功夫,竟就让她能够接引远古法相。
仅仅是刚刚接引法相,有莘氏的巫祝,便无人是她的对手了。
然后,姒典正便更名动手,直接派人将自己父亲已经送到路上的九位莘女直接接回来,并且很直白告诉她父亲,要是再将莘女送出,她不介意为有莘氏换一个君主。
这种不孝的行为,让姒仲丁大怒,直接便想拿下自己这位女儿。
自己不嫁人就算了,也由着她。没有想到,她还想影响有莘氏结好诸方的大事。
姒仲丁派人去拿长女,最终却发现,巫庙之中的巫祝,加起来都不是姒典正一人对手。
后面,姒典正更是只身一人,带刀而入九大方国,一日之内,战败九国修行之人,直接刀逼国君,让他们都回书有莘氏,收纳莘女之事,就此作罢。
等到姒典正回莘之后,举国震惊,难以言表,莘女外送之事,只能作罢,一晃也近十年了。
“原来,我这大姨母,这么厉害啊。”
姬考喃喃自语说道,他这位大姨母,可以算是女权运动的先驱了。
“一日持刀,踏遍九国。威哉姒典正,当浮一大白。”
姬考心潮澎湃,环首四顾,却发现静室无酒,只能作罢,徒自微叹。
在这样一个年代,事实上姬考也有很多事情,都看不惯的。然而他实力有限,身份有限,很多事情,知而不能言,见而不能管,无可奈何。
如今他听到自己的大姨母,女子之身,竟然能有此举,哪能不惊不喜?
再次一想,自己大姨母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离世异俗,别于众人,孤身而对。虽然所思所想未必相同,但是前面道路之上,必然不只一人。
姜兰见到姬考如此兴奋,脸色古怪,怎么和她刚刚听说之时差不多。她是因为自身女子,而姬考,又是因为什么呢?
看到姬考俊逸的相貌,姜兰忍不住往他下身看了一眼,随后要摇摇头,不应该的。
“就在数月之前,武乙陛下召诸方修行之人,或去沬邑,或去东夷战场。你大姨母姒典正,便去往东夷了。所以,你外祖父与两位舅舅,便起心思重新恢复旧制。但是,他们又担心你大姨母回来之后,罪责于他们,到时候说不定君位真要让人了。”
“于是,他们便准备将那九位被你大姨母救回来的莘女,任你挑选。等到你大姨母回来,要找麻烦也是先去找你的麻烦。听闻你大姨母自幼就疼爱你母亲,他们也想看看,最终结果会是如何?”
姬考一听,敢情自己这外祖父与舅舅,是在拿自己做试验啊。
“现在情况你已知悉,准备作何处理?听闻酒宴之上,你以天黑看不清面容为由拒绝,明日之时,这理由可就用不了了。”
“以君之见,我该如何是好?”
姬考微笑看着这位姓姜的嬴氏姐姐,难得见她愿意与自己多说几句话。
“这有什么为难的,直接拒绝便是了。当然,你若是想要莘女为侍,则当我没说。”
姬考叹气说道:“若是拒绝,则令我外祖父脸面难看;若不拒绝,来日不好像大姨母交待。这种时候,真是左右为难啊。”
“那你准备怎么做呢?”
姜兰嗤笑一声,似乎在嘲笑姬考当机而不决,瞻前顾后。
姬考看了一眼走出静室,看了一眼自己外祖父所在的方向,淡淡说道:“我什么都不准备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