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家学霸是键盘侠-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说而已嘛,民国有几个大亨不是靠黄黑起家的,后边不都洗白做回正经营生了,我倒好,开历史倒车,明明是体面人了,还想着这些脏手活。”王旭自嘲地耸耸肩。
“你说咱们要不要监督一下工作啊,人家好歹4个人,如果瞒着我们…。”
王旭打断道:“放心啦,能把股权平均分配的大学生,心眼能坏到哪里去,平时多给自己分一点红,也别往心里去,干大事的人,不要计较些蝇头小利,保证大方向正确即可。”
王旭对付学生的手段很简单,你想要什么,我就满足你什么,创业的目的无非两个,最重要的是赚钱,其次是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
这两点在王旭眼中地位是反过来的,赚钱嘛倒是其次,关键是成就感。
学生的思维很直白,谈利益呢人家反而跟你疏远,处处提防你,凡事要有人情味一点,这是缺少社会教育的体现。
在某些人看来,干得多就应该拿得多,陈博和王旭只是带资进组,平时不干活不管事,凭什么每次分红大家都拿一样。
为了维持一团和气,把主要精力用在项目发展上,王旭和陈博商议届时作出主动让步,份额保持不变,仍是16。6%,但分红可以适当让利一部分,补偿出力多的人。
王旭的思维是典型的资本家,与其在琐事上耗费时间,闹得大家不愉快,倒不如多招几个打工仔为自己卖力。
他的要求无他,后续如果有正经大资本进局,要事先跟自己商量。
钱在手里只是堆会随着时间慢慢贬值的废纸,唯有不断地投入到不同的项目中方能产出效益,虽然经常凭空蒸发。
王旭说到兴头上,滔滔不绝道:“我跟你说,我以前做天使投资人的时候,每天要见至少10个团队…。。”
“我去做纸杯蛋糕了,再见。”
:。:
………………………………
第194章 纸杯蛋糕
有了初期的领先优势,陈博对这次考核胸有成竹。
纸杯蛋糕的定价是3元一个,相比于豪华牛河套餐而言可谓是亲民不少,是个渊大学子都能消费得起。
“嘿嘿,博哥,来这么早啊。”姚文城扬手招呼。
“你怎么也在?平常不都是踩点到么?”
姚文城弱弱道:“提前学习下,我这周是糖水,怕煮成凉白开给学生。”
陈博没去平常上课的烹饪室,而是去了隔壁的烘焙室,只有那里才配备了烤箱。
他事先翻阅过电子书籍,不同的糕点对于烤箱温度有着不同的要求,自己以前没接触使用过,想先钻研下练手,免得烤糊了。
教室里突然来了位陌生的同学,却没引起太大的关注,找代课这事并不罕见,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反正跟你也不熟,没人会多管闲事。
“你看这个烤箱,它又大又重。”姚文城惊叹。
“就像这个蛋糕,它又小又圆?”
陈博对上rap,把注意力转回烤箱,原以为只有微波炉大小,没想到是四加一合体装,快赶得上小型冰箱了,这么笨重一看就知道是专门供应餐馆饭店的。
烤箱的功能十分齐全,每一种类型的糕点有一个专门的按钮,分别对应不同的烘烤时间,不用自己额外调试,看来是多虑了。
陈博找来一个面相善良的同学,询问道:“你们的低筋面粉和蛋糕速发油是从哪里搞来的。”
“老师上课会拿过来。”
“哦,好的,谢谢啦。”
姚文城见陈博办妥事,插嘴说:“博哥,帮我挑挑食材吧,我还没决定好做什么糖水。”
“你想要简单点的还是复杂点的?”陈博偏过头问。
“简单点的,越简单越好。”
陈博不假思索道:“红薯糖水或者绿豆糖水,两个步骤类似,红薯是切片,绿豆是捣碎,你选一个吧。”
“红薯糖水啊,切片容易,而且讲究不多,切成大小不一也没什么。”姚文城兴奋地点点头。
红薯糖水所需的食材单一,两人换上防护套,径直地走进冷藏库,穿过肉类区,陈博还饶有兴趣地操起块嫩牛肉片晃悠。
“上周我做炒牛河的时候不见有,故意的吧。”陈博甩了两周半,发泄完心中的不满,把肉重新放回原处。
“这周的食材好像更丰富了,是因为有人要做麻辣烫的缘故吗?”姚文城见到了秋葵,这玩意味道一般,价格却相当感人。
“但愿他能满足所有人的胃口。”
陈博加快步伐,来到蔬果区,挑了几个容易剥皮的浑圆红薯,又用调料碗装了点白砂糖和红糖片,郑重地递给姚文城。
“走吧。”
“啊?这么点啊?”姚文城看着几个红薯,感到难以置信。
陈博投去疑惑的目光,“不然呢,这不是你要的简单吗?”
“这也太简单了,要不再加点?”姚文城担心老师那印象分不好,划水要有划水的样子,不能不用桨全靠浪。
“加多几个红枣,再搞份紫薯混搭。”陈博一手拿着一样食材,塞进姚文城怀里。
“我觉得可以了。”
摆在陈博面前的有两套策略,一是中规中矩的做纸杯蛋糕,不玩任何胡里花哨,二是模仿上周的成功经验,倒腾点图案样式。
如果只是图高分,中规中矩已经绰绰有余了,陈博坚信以自己的厨艺水平,即使是再普通的纸杯蛋糕也会有人掏钱买单。
所以他选择了第二套方案。
“不断挑战,不断超越,这才对得起我的人生啊,哈哈。”陈博不知道哪根筋不对,指点完姚文城注意事项,开始在网上学习裱花教程。
裱花听起来挺容易,仿佛就是把花嘴捏在手上,随后用力均匀地挤在蛋糕上。
可实际操作中,光是花嘴就有十余种不同的种类,有的挤出来是波浪形,有的是齿轮状,还有的是双螺旋纹,尺寸根据蛋糕适配,力道也要恰到好处。
“原来当个裱花师那么难。”陈博望着自己年久失修的左手,今天又要派上用场了。
“哇哦,我的糖水出炉了呢。”姚文城揭开盖,深吸了一口气后猛地捏住鼻子。
陈博凑近身,皱眉道:“你是打算做红薯糊吗?水放少了。”
“你怎么还不动手?”姚文城把失败品倒进洗手台,接着糟蹋新的食材。
“我研究完就去隔壁。”
陈博打算以京剧主题为切入点,他认了十几张脸谱,把特征铭记于心,旋即走向隔壁的烘焙室操刀。
烘焙课的考核要求很低,课堂上完成一份糕点制作,然后由同学试吃完后互相打分点评。
尽管黑暗料理频出,但出于互利互惠,大伙都是含着泪给了高分,有几个刚扭头就跑去洗手台吐了。
“请各位借过一下,我是隔壁班考核的,要供应食堂宵夜。”
陈博捧着一打鸡蛋,外加若干低筋面粉和蛋糕速发油,占据了桌子一角。
“你有做过烘焙吗?”有位同学好奇道。
“没啊,半小时前刚学。”陈博面无表情地把鸡蛋挨个打进塑料盆里,抓起搅拌爪一通猛如虎的操作。
“看起来挺秀的,然而好不好吃是另一回事。”
“真替今天吃宵夜的同学担心。”
“我听说上周也是你们供应宵夜,你们考核几周啊?”
“三周,今天第二周。”陈博抽空回答完问题,照着说明书上的比例添加进面粉和速发油,继续先前的操作。
“你看你,用力过猛,都沾到衣服上了。”一位相貌平平的男同学取笑说。
陈博没去理会,用手刮了点蛋泡,试探性地一张一合,见塑性已成,便小心倒进模具里,顺势往烘焙箱一扔。
经过8分半钟的烘焙,12个纸杯蛋糕新鲜出炉了,陈博借来了裱花工具,回忆起脑海中的人脸,伏案刻画形象。
刚落一笔,白色的奶油覆盖了绝大部分区域,不明真相的同学私底下窃语道:“裱个花都不会,果然是新手。”
第一个京剧脸刻画到一半,有眼尖懂行的人认出来了。
“是白脸?”
陈博颔首笑道:“对啊,裱花多没意思。”
………………………………
第195章 我还要更多
一个、两个、三个…。
陈博陆续将整组纸杯蛋糕点缀好颜色各异的脸谱,特征鲜明,品相上佳,令围观者叹为观止。
手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不拘泥于传统,更富有卡通化色彩,在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同时更加接地气。
“这个花嘴不好用,做起来老费劲了。”陈博忙活了半天,拭去额头滑落的汗,心满意足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
烘焙课配套的花嘴是裱花用的,陈博挤出来后还得用长锯齿刀压平抹匀,一来一回耽误了不少时间。
尽管不是100%还原,但对于初学者而言,陈博已经达成了一项非常高的成就。
这种前后对比所产生的强烈反差感,类似于临时抱佛脚的小透明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意外拿下第一。
陈博属于动手能力强的一类人,只是比较懒,平时不爱折腾,真到了需要显山露水的时候绝不含糊。
在纸杯蛋糕上画京剧脸难度不算大,大概比给轮廓清晰的图案上色难一丢丢,可跟王旭那种鬼斧神工的木雕手艺比起来,后者显然更胜一筹。
“我能试吃一口吗?”一位女同学眨了眨眼,希望得到肯定的答复。
陈博毫不犹豫道:“不行啊,这是供应给食堂当学生宵夜的,吃一个就少一个,你去窗口买吧。”
“行吧,多少钱。”
“3块一个。”
陈博现在觉得3块亏大发了,凝结了那么多劳动结晶,起码要添多个零才对得起付出。
先前嘲讽自己的男同学沉默了,识相地缩到人群后边,又止不住好奇踮起脚尖。
“我能拍张照片吗?”
“行行行,最好快点,我马上要拿过去了。”陈博给她们预留了两分钟拍照时间,一群人围着京剧纸杯蛋糕一通连点屏幕。
“你挡到光了,麻烦借一下。”
“排好队嘛,一个个来。”
“你手入镜了,真的服。”
“快点,只剩半分钟了。”
女生总爱拖拖拉拉,见人没散,陈博也不好直接端走,怕发生啥意外,到头来白忙活。
“终于结束了,急死人。”
比预计时间超了一倍有多,陈博端着铁盘,小心地朝橱窗大步走去。
阿姨见这位小伙子又带来了花哨的宵夜,半开玩笑地说:“你们年轻人,真是有想法,以后准备当五星级大厨吗?”
“没呢,单纯练个手,完成考核。”
陈博回完话,侧着身子绕过对方,今天出餐晚,好位置都被别人占了,环顾一圈,无奈只好和姚文城的红薯糖水摆在角落边。
“哇哦,来得好不如来得巧。”
“你怎么又来吃宵夜了?”陈博把弄乱的蛋糕重新摆整齐,调整好角度,让京剧脸面朝着窗口。
“支持一下舍友的考核大业。”王旭瞥了两眼,似乎是有了想法。
“全给我吧,多少钱。”
“刚刚有几个妹子想买呢,你这一下买完了,她们咋办?”
毕竟几分钟前才拒绝了人家一次,这下又让妹子扑空,陈博心里过意不去。
“你再做多几份呗,我不管哦,我也是同学,凭什么差别对待。”王旭瞅了瞅价位牌,单价才3块钱,痛快地刷卡付款,用镊子把蛋糕挨个夹了出来。
陈博拿他没辙,只好回去接着做新的,不然之后的同学都吃不到了。
京剧的脸色是指脸膛主色,主要有红、紫、白、黄、黑、蓝、绿、粉红、灰、淡青、赭、褐、金、银等色。
而脸谱上的面纹常衬以他色,有渲染烘托主色的作用,各色种由红、黑、黄混合搭配,效果倍增。
由于时间有限,再做一组颜色不同的来不及,陈博只好选了最容易的白脸,开始流水线批量生产。
“何宇祝,何同学在吗?”
陈博听到老师喊何宇祝的名字,百忙之中抽空应道:“我在这,什么事啊?”
老师循声而至,催促说:“原来你在隔壁啊,你的蛋糕做好了吗?好多人排着队等着买呢。”
“只做了白脸,这里一组有12个。”陈博自作主张,将裱花器外加了层滤纸,这样就省去了碾平捋直的功夫。
“行,我帮你拿过去。”老师见陈博忙不过来,便没打搅他工作。
“大概要做几组啊?”陈博望着四台火力全开的烤箱,心里没个底。
“你做个五六组吧,差不多得了。”
“五六组啊…。”
陈博心里苦,照着速度搞,怕是要弄到饭堂收摊,早知当初别整这破壁事。
老师还特地喊了两个阿姨来帮自己搅蛋装具,陈博只需要给出炉的蛋糕着色画脸,即便如此,供给的速度依旧跟不上需求。
“我是个没有感情的裱花师。”陈博都快做出条件反射了,这可恶的白脸,化成灰也认得。
“能不能做点别的款式,有领导要求。”老师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哪个领导啊?官小的不做。”陈博回答相当耿直,卖面子要看咖位。
“渊鱼市税局的局长,今天他们刚好来干部进修。”
“税局的啊,那就做吧。”
陈博做好这一组白脸,又回到了以前的老路上,他做了几款颇具代表性的红黑黄脸应付差事。
好不容易能消停会儿,陈博一看手机,已经快11点了。
专职搅拌鸡蛋的阿姨问:“小伙子,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畅销的宵夜,你的厨艺是从哪学的。”
“自学的啊,就网上那些电子书。”
另一位阿姨相中了陈博,想着牵姻缘线,“有没有对象,我手上有很多好姑娘。”
“学业为重,不谈恋爱。”陈博婉拒了对方的好意,他本人崇尚自由恋爱。
解放后的陈博没敢往橱窗跑,而是假扮成看热闹的学生,从饭堂正门溜进去查看状况。
不少同学仍在翘首以盼,老师唯有搪塞说今日售罄,明天请早,打发走一批,可旋即又来一批询问的,热闹非凡。
窗口附近的雅座坐满了一圈中年人,发话的正是领导,小弟们手里攥着面包,没人敢打蛋糕的主意。
王旭淡淡然地挨着局长坐,趁众人鼓掌的间隙,自觉顺走块蛋糕扔进嘴里,众目睽睽下没人说什么,气氛甚是愉悦。
“你小子,认识不少人啊。”陈博累到饿了,临近关门,窗口没剩多少宵夜,便选了份红薯糖水将就。
抿了一口,陈博不禁皱眉。
“嘶——姚文城你小子是不是忘了放糖。”
………………………………
第196章 不为人知的保险(上)
回去的路上,王旭盛誉道:“你的厨艺挺不错的,再进修深造一下,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啊。”
“大个毛,我的志向不在此。”陈博胳膊疼,握拳的手一直在打颤,这是挤奶油留下的后遗症。
“如果以后找不到工作,欢迎来应聘,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王旭回味起纸杯蛋糕的滋味,倍感意犹未尽,指尖不自觉地瞎几把乱舞。
“幸好你没写推文,不然我担心老师明天也喊我去做宵夜。”
此时的陈博只想躺在床上放空自己,什么也不去想,当厨子实在是太累人了,还是肥宅舒服。
“光顾着吃,想法全装在脑子里呢。”王旭敲了敲太阳穴的位置,那迷离的小眼神,总觉得会迎来一场血雨腥风。
陈博急忙打断道:“打住,舍友情能不能维系,看你的表现了,别又写些煽情的感情文,我想低调点。”
“哈哈,是怕猝死在后厨间吧。”调侃完陈博,王旭说起和税局领导谈论的事。
“咱们不是在做自习室项目嘛,很多地方需要走动走动,刚好税局这两天在学校培训,碰巧被我遇见,于是就稍微提了下,让他们多多关照。”
“你的面子真大,说关照就关照。”陈博语气里夹杂着艳羡。
王旭撇嘴说:“又不是干违法犯罪的勾当,再说他们是看在我爸的面子,卖个顺水人情给我。”
“有那么多大佬保驾护航,倘若项目真的做大做强,你能找到实力雄厚的资本方入局添把柴火扶摇直上吗?”
王旭摇头道:“不用找啊,我自己就是,这种有潜力的项目不好找,好东西一个人独吞,不带别人一起玩,反正他们也不带我。”
陈博面无表情:“对不起,我不知道你这么雕。”
合同还没签,王旭已经在着手打点关系铺路了,至于日常经营,届时他计划全权委托给创业团队。
陈博倒是一点用场派不上,纯粹是个蹭车分红的吉祥物,他对此心知肚明,所以安心当个应声虫,别人说什么都点头称是。
第二天早上是《保险课》,陈博对这行认识不深,从仅有的几次接触判断,整体印象偏差。
曾经有个亲戚天天在家族群刷消息,各种月入过万的鸡汤全方位无差别式打击,仿佛买了保险第二天就能走上人生巅峰。
最过分的是没事干就喜欢@一大群人,屏蔽群消息都不顶用,逼得陈博一度选择退群保平安。
听说最后贷款给自己投保冲业绩,简直走火入魔,再想起这号人物时,群里没人知道他的近况,也不愿提及。
“这门课居然是我们的专业课?”
王旭胡扯道:“没毛病啊,保险销售人员用嘴输出,我们用键盘输出,大家师出同门。”
“你这是哪跟哪?”
陈博翻了翻教材,和大部分专业书一样的排版,开篇总会写介绍定义,再谈谈发展历史和现状。
保险,顾名思义,是指稳妥可靠保障,后延伸成一种保障机制,是用来规划人生财务的一种工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的支柱。
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按照游戏当中常见的说辞解释——我不吃这波兵线,是为了防止被打野gank,尽管损失了经济,但等级没落下。
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是一方同意补偿另一方损失的一种合同安排,体现了契约经济关系。
从风险管理角度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通过预先支付一笔钱款,降低未来不确定性导致的损失,减少预期收益方差。
“文绉绉的概念解释,看得我昏昏欲睡。”陈博望着密密麻麻的字体,涌起一阵晕眩感。
“我考考你,保险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期。”王旭充当考官,给陈博出题提神。
陈博凭印象蒙了个答案,“感觉古希腊时代就有了,不清楚具体年代。”
王旭纠正道:“有记载考究的保险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792年,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明文规定了共同分摊损失的相关条款。”
“汉谟拉比法典啊,这个我有印象。”陈博高中历史学过,算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王旭进一步深究道:“哦?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个多大的玄武岩石柱上?”
“谁会去关注石头有多大。”
“我初级考了这个,简直惨无人道。”王旭耸耸肩。
授课老师是位资深保险从业者,兼职做大学老师,年纪约摸三十出头,身材不算高大,却很笔挺。
精明干练不油腻,这是陈博得出的主观感受。
尽管打两份工,可于洪伟老师看上去面容焕发,精神抖擞,丝毫没有被生活摧残过的痕迹。
大学老师是个很神奇的存在,几乎每人都身兼数职,有的是科技公司技术顾问,有的是上市集团独立董事,还有的干脆自己在外边开了家公司,手下培养好的学生直接上岗。
和以往的培训导师不同,于洪伟没有大谈理想抱负,亦没有灌鸡汤画大饼,言辞平缓自若,仿佛是站在客观角度叙述保险行业。
“所谓的成功,是把成功学这套理论推销给相信它的人。”
于洪伟话音刚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但保险行业的成功,是把保险致富这套理论推销给相信它的人吗?”于洪伟话锋一转,留下了悬念,并未给出明确解答。
底下议论纷纷,于洪伟缓缓说:“是,也不是。”
“正如目前的社会阶层贫富分化严重,保险行业亦存在着类似的二元结构,对于绝大多数从业者而言,答案不言而喻。”
“要想了解真实的保险业,就需要全面辩证的看待,受到校方邀请,鄙人有幸能为大家授课,各位都是青年才俊,想必肯定会有一番不同的见解。”
“咱们这个专业还真是啥都学呢,人形百科全书。”陈博庆幸服用了脑智灵,不然吸收了那么多知识,储存容量早就爆仓了。
“是行走的数据库。”王旭笑了笑。
………………………………
第197章 不为人知的保险(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