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上,如果把崇祯皇帝的那些东西放在后世,其实也就是一个常识而已,并不是多么高深的学问,更不要说多精通了。可架不住时代的代差那么大,提前了几百年说出来,和古人比起来,说是精通,好像也是可以的了。

    和崇祯皇帝在京师不小心成了别人心中偶像不同,满清皇帝皇太极,他在盛京,那是气得又差点吐血。

    朝鲜那边,英俄尔岱迟迟没有返回,这已经让皇太极有点恼火了。不过他一开始也没有多想,结果,是凤凰城那边的守军,派了快马回报,他才知道情况不对。

    “什么?英俄尔岱所部在朝鲜境内遭到明军伏击?”皇太极听得大惊,连忙确认是怎么一回事?

    虽然他同样对于明军会去重建皮岛,已经有所预料。不过他实在想不到,明军的动作竟然那么快,不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重建了皮岛,而且还登陆朝鲜境内伏击大清军队来了。

    他自然不知道,是因为有朝鲜人的消息,所以卢象升才能带着军队直接先去开战,而后再去重建皮岛,这个过程,其实是反过来的。

    “回陛下,千真万确。”信使禀告道,“明军突然杀出,数量是大清军队的几倍,没法抵抗之下逃进山里才得以逃脱。等逃回来时,已经过去了好多天。其他人等,包括主帅皆不知真实情况。虽然已经派人去朝鲜核实,可应该已经凶多吉少了!”

    知道这个情况,皇太极就更是生气了,朝鲜那边,如今已经成了大清最大的吸血来源。必经大清周边来说,蒙古部族都是游牧民族,不事生产,遇到灾荒年间,牛羊都要大批饿死,发生瘟疫,就更是惨不忍睹。因此,那些蒙古部族比起大清都要穷得多。也只有朝鲜是农耕民族,她们能从地里产出粮食。虽然他们也可能自己都不够吃,不过总算是有。而且不是居无定所,国力又弱得可怜,是最好的压榨对象。

    英俄尔岱去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朝鲜倒向明国,因此让他把朝鲜的主战派都抓回来以防万一。结果没想到,还是出事了。

    心中忧虑之下,他一边等待消息的进一步确认,另外一边,开始想着要不要往朝鲜边境派军,或者干脆直接往汉城派军,一定要把朝鲜置于大清的控制之下才好?

    然而,还没等皇太极做出决定的时候,新的消息穿回来了。说朝鲜正在战备,对大清派过去的信使,都是割了耳朵放回来,说大清乃是蛮夷,堂堂朝鲜岂能同流合污,大明才是朝鲜真正的宗主国!

    听到这个消息,皇太极不由得勃然大怒。虽然立国已经好些年,且一切制度都是参照明国设立,可是不管怎么样,始终被认为是蛮夷,这一点,让皇太极感觉非常地不公,连朝鲜这种弱国都一直对大清这种印象!

    当然,他的愤怒之外,其实还有恐惧。因为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明国一杀回来,喂不熟的朝鲜就立刻投向了明国。

    正当他召集群臣商议的时候,金州的代善那边,也派人快马送回了消息。


………………………………

353 计对朝鲜

    “金州有何战况?”皇太极一见信使,就沉了脸,厉声喝问道。

    虽然在宁锦方向算是比较顺利,把祖家军基本上都干掉了,少了一股骚扰大清的军力。但是,最不想出问题的朝鲜已经出问题了,如今难道金州那边又有问题?

    说真的,此时的皇太极,那是一个头有两个大,这个不是因为他胖,而是他心烦。

    崇政殿内,其他满清头目,也都一个个脸色不好看。至少在这时候,他们还没幼稚到,代善那边是来报捷的。

    果不其然,就听信使立刻转呈信件,同事禀告道:“金州城外发现智顺王的手下大将班志富,根据其禀告,说智顺王被朝鲜围攻之下已经自杀!”

    听到这话,虽然皇太极的脸色还是不好看,可细心一点的人,比如范文程,就能看出皇太极其实是稍微松了口气。

    朝鲜割了信使的鼻子,驱逐回来就知道,留在朝鲜的智顺王怕是凶多吉少。因此,此时听到尚可喜自杀,也就不意外了。

    可怜尚可喜一心为了满清,就想着为他的新主子好好效力,如今到死都不知道,他的死,在满清朝堂上其实就没掀起什么浪花,就没多少人在意他的死活。

    就见皇太极很快就看完了那封代善的奏章,而后低头想了一会,忽然皱着眉头问道:“这班志富如何会出现在金州城外的?”

    对于这个疑惑,殿内其他人也有,他们也都想知道,便都看向信使哪里。

    “回陛下,据那班志富所言,他们原本是要被押去明国的,到金州海域之后,跳海逃回来的。”信使恭敬地回答道。

    他们这些人不懂海上情况,因此并没有怀疑。否则的话,肯定有人会怀疑跳海逃命有那么容易么?

    事实上,班志富就是怕说明军把他们两人主动放了,反而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有的人会不信,就会追问明军为什么要放他们两个?是不是他们两个和明军有达成什么协议?反正问题很多,有些还不好回答。因此,就干脆骗说跳海逃回来更好!

    皇太极听了,便又问道:“班志富可还说了什么没有?有关朝鲜那边情况的?”

    在代善的奏章中,自然也有相关描述。不过皇太极并不满意,因此想问问,看能否有更多的消息。

    于是,信使又介绍了一下,大概就和代善奏章的内容差不多。不过,当他说到最后的时候,稍微犹豫了一点,似乎不知道要不要说。

    皇太极看见,便厉声喝道:“不管什么消息,都不得有隐瞒!”

    “是,陛下!”信使一听,便神色一紧,连忙回奏道,“据班志富交代,说他听说正白旗固山额真投降了明军,也被押去了明国京师。不过他并没有亲眼所见,金州那边一致认为,这肯定是明军挑拨离间,因此都没有人相信这个传言。”

    “肯定的了,英俄尔岱怎么可能会投降明军,脑袋又没有被门给夹过!”多铎听到这里,立刻附和道,“他肯定是战死了!”

    “对,我大清从来就没有投降过明军的。英俄尔岱至少是条汉子,肯定不会投降的!”阿济格也跟着嚷道。

    要是大清有这么高级别的官员,竟然会投降明军,那就真是一种讽刺了。

    就连之前镶白旗的固山额真图尔格,那也是没有投降明军,只是被俘虏,最终逃了回来。

    “……”

    听着底下人的评论,皇太极眉头皱着,过了好一会之后,便点头下结论道:“朕觉得,英俄尔岱肯定不会投降明军的,十之八九是战死了!明军之所以要捏造这个谎言,主要就是为了打击我大清军民的士气!金州的处理方式是对的,这种事情,不能拿出来讨论,都要相信我大清,是没有一个软骨头的!”

    有了定论之后,就没信使什么事了,等他退下,皇太极就又问殿内众人,朝鲜之事如何处置?

    他的这个问题才问出去,顿时就引来了一堆人的愤怒回复。

    “陛下,这还用说,朝鲜竟然敢背叛我大清,一定要狠狠的教训才行!”

    “对,要臣弟的意思,干脆灭了朝鲜算了,免得他们反复来反复去!”

    “不错,立刻出兵,灭了朝鲜,敢背叛大清的就是这个下场!”

    “……”

    皇太极听着他们几乎一边倒的言辞,点点头,他自己也是这个意思。朝鲜那么做,简直不把大清、不把他这个大清皇帝放在眼里。这种事情,绝对是要严惩的。

    不过当他刚想说话时,忽然看到范文程未皱着眉头,在那低头沉思。顿时,他心中一动,而后问道:“范卿为何不说话?且说说你的想法看?”

    被皇太极点名,范文程当然不敢怠慢了,连忙躬身奏道:“陛下,奴才也是一个意思,任何敢反叛大清的事情,都必须要严惩,不能有效仿者!不过……”

    皇太极正听得点头,忽然听到一个转折,他不由得有点意外,连忙追问道:“不过什么?“

    “不过奴才以为,对朝鲜倒不好立刻出兵……“

    范文程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多铎给打断了:“脑子有问题么?这种事情还能拖?是不是想慢慢地拖着,然后不了了之啊?说,你平时收了朝鲜人多少好处?“

    “……“范文程一听,哑了一下,不过很快回过神来,立刻叫屈道:“王爷切莫血口喷人,奴才对陛下忠心耿耿,又岂会做那等违法乱纪之事!”

    皇太极倒是相信他的,立刻叫停了质疑,而后让范文程继续说。

    “陛下,奴才是这样想的。如今朝鲜就是因为有了明军撑腰,才会反叛我大清。奴才以为,不管是朝鲜也好,还是明军也罢,肯定知道我大清不会善罢甘休,一定是在全力防备我大清的报复。因此,奴才觉得,如果这个时候我大清出兵的话,就在朝鲜和明军的意料之内,这样战事效果可能不会有想象中那么大,一旦战事拖久了,对我大清的粮草物资消耗就会很大。“

    范文程说到这里,看到皇太极若有所思的样子,便继续补充说道:“因此,奴才觉得,莫如出其不意,等朝鲜人松下来,又或者,明军被牵制住不能救援朝鲜的情况下,我大清再突然对朝鲜出兵,说不定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崇政殿内,不少人都觉得范文程说得有道理,但刚才强烈要求出兵的多铎,却有点恼怒地反驳道:“不就是朝鲜而已,还用如此计较?管他是否有准备,直接杀到汉城,根本不会有一点问题!”

    范文程一听,很有耐心地解释道:“王爷,我大清不是打不赢,而是打赢这个战事要付出的代价。如果只是朝鲜人的话,确实可以不用多算计。但是,如今在辽东的明军,实力还是有点强的,至少已经通过一次战事证明了的。小心一点,或者会更好!”

    多铎听了,有点不服气,就准备连明军都一起怼了。不过皇太极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了,就听他对范文程说道:“不错,范卿言之有理,如今我大清粮草物资才是重中之重,这一点是必须要考虑的。”

    他说到这里时,忽然就见到多尔衮出列,向他奏道:“陛下,臣弟以为,不若虚张声势,屯兵朝鲜边境,夸张兵力,让朝鲜的战备一直不得松懈,同时也能拖累明军跟着紧张。但我大清,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等时机差不多之后,再集结重兵,击垮松懈下来后的朝鲜!”

    一听这话,皇太极不由得大喜,连忙大声赞同道:“好,不错,这个法子好!”

    看到他高兴,济尔哈朗也跟着凑热闹道:“陛下,还可以派小股军力入朝鲜打冬谷,尽量减弱朝鲜的战备。如果可以的话,就以沿海地区为重点。如此一来,明军如果想要从朝鲜得到补给的话,就要从更远的地方起运,这对朝鲜和明军也是一个打击!”

    皇太极听得更高兴了,连道可以,再问,就没有多少补充了。于是,针对朝鲜这次的背叛,满清也算是给了对应之策,并且很快开始实施了起来。

    ……………

    日子慢慢的过去,很快,就要到过年了。

    可是,满清军队并不消停,据说屯兵十万,就准备趁着冬天过鸭绿江,准备一举灭了朝鲜。这让朝鲜这边非常地害怕,一边命令各地战备,一边紧急派人去皮岛求援。

    不过这些动静,对金州这边来说,就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了。他们原来在干什么,现在也还是在干什么而已。

    这不,恭顺王和怀顺王两人,又凑一起在偷偷喝酒了。

    过了一会,孔有德忽然对耿仲明说道:“那些跳梁小丑的事情,就不要太在意了,礼亲王都已经训斥过她们的。”

    耿仲明一听,叹了口气后摇头说道:“我知道,我才不会在意那点小事。”

    之前的时候,明军突然袭击金州,他为了保住金州就第一时间下令关了城门,把一些建虏的家人监工都关在了城外。有的,被明军杀了;有的,后来他是用城内的汉奴给换回来的。但是,不管是被杀的那些,还是被换回的那些,都没有对耿仲明干感恩,恰恰相反,都对他意见非常大。在代善领军返回之后,就曾去代善那边告状。说耿仲明私通明军,要求严惩。

    不过代善还算理智,问明白了事情经过之后并没有处罚耿仲明。但金州的汉奴全部被明军救走,没有了劳力的事情,让代善也无法高兴起来。因此,代善并没有严斥那些告状的。

    结果,这么一来,那些人虽然没有告倒耿仲明,却还是不依不饶,开始找耿仲明和他部下的事情。对此,耿仲明也没有办法,只能忍着,不敢和建州女真的人起冲突。

    此时,他说完之后,见孔有德还是有点担心的样子,便只好如实说道:“我心里其实真不是为这事……”

    说到这里,他看了下四周,空荡荡的院子里,一目了然,只有远处才有她们两人的亲卫守在哪里,他便压低了声音对孔有德说道:“你说,尚可喜那厮临死之前,到底是真是假?难道人在临死之前,真能看到什么东西?“

    一听这话,孔有德自己都沉默了,喝了一杯闷酒之后摇头说道:“应该是喝多了的缘故吧,我们不都差点死过好几次,又哪有见到过什么东西!“

    “那不一样!“耿仲明听了,当即摇头说道,“我们又不是真得要死了!这一点,阎罗王肯定知道。我是说,如果真要死之前,会不会看见一些东西?尚可喜这事是一个,我之前还听说过别人好像也遇到过!“

    孔有德听了,似乎有点烦躁起来,屁股扭了扭,没坐稳,忽然把筷子往桌面上一丢,叹了口气后,看着耿仲明说道:“就算看到了又怎么样?我们难道是自己愿意的么?要是有可能,我们会走到如今这一步?“

    见孔有德这样子,耿仲明算是他做了肯定的回答,不由得也跟着叹了口气说道:“他们……他们应该能理解吧?“

    说到这里,他忽然话锋一转,表情有点难受地说道:“这两日,我都梦见以前了,甚至还梦见了小时候。可是…可是到后来都成了噩梦!”

    孔有德一听,稍微愣了一会,而后也是叹口气说道:“听到那班志富说得事情之后,我也梦见了我爹娘,我哥,还有毛帅,梦见了不少人了……唉!”

    长长地一声叹息后,孔有德又去拿酒壶倒酒,结果却发现,酒壶中没有酒了,便叹了口气又道:“如今连酒都限制了,这几天,怕是都没有酒喝了!”

    耿仲明没有接这个话题,而是低头沉默了一会,忽然又抬头低声问孔有德道:“祖大寿没了,尚可喜没了,朝鲜又投回明国,而且还是如此明目张胆的。如今真得变了好多了,你觉得,辽东这局势,回怎么发展?”


………………………………

354 求援

    孔有德听了,皱着眉头说道:“辽东局势如何发展,又哪轮得到我们两人来操心?真还有点心思的,想想看,怎么多弄点酒来喝喝才是正经!”

    听到这话,耿仲明有点不满意了,瞪了他一眼,低声说道:“喝喝喝,喝不死你?如今粮食越发紧张了,皇上早有旨意,禁止粮食拿来酿酒。谁要是敢违背,那肯定是会严惩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才想起来被孔有德带偏了话题,便又盯着孔有德低声说道:“虽然说祖家军被皇上干掉了,但我怎么就感觉,好像辽东这边处境越发地艰难了!要这样下去,你觉得皇上会不会找到办法破解困境,还是说明国以后会占据上风?”

    听到他再次问这个话题,孔有德沉默地玩了一会手中酒壶,而后低声回答道:“皇上是大清难得的明君,这一点,不得不承认,至少我们和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对手,都是心里有数的。虽然眼下确实有困境,但我相信,皇上应该会有办法的。”

    “可是……可是朝鲜又投降明国了啊!”耿仲明有点不服气地说道,“而且保定总督亲自领军渡海而来,如今海上已是明军的天下,比起毛帅那个时候,都要好很多。大清这边,都只能被动防御,这个没解的吧?”

    看到孔有德想要说话的意思,他又马上补充说明道:“不要忘记了,英俄尔岱都败在卢总督手下,如今生死未卜,不过基本上是凶多吉少。还有那个尚可喜,说死就死了,这种胜仗,毛帅时候可没有过,说明这支明军,绝对不好对付,这个你同意吧?”

    孔有德听了,脸上露出一丝嘲讽式的冷笑,随手把玩着的酒壶又往桌子上一丢,而后看向耿仲明,严肃地低声问道:“那我问你,明国皇帝,是有换人么?”

    “应该没有吧,还是崇祯皇帝吧,至少没有听到有什么风声说换皇帝了的。”耿仲明虽然有点奇怪他为什么突然问这个,不过还是老实地回答道。

    孔有德听了,就又立刻问耿仲明道:“那明国皇帝怎么样,你我是不是都有体验过?毛帅怎么死的?东江镇怎么乱成一团糟的?还有孙中丞又是怎么受朝堂上打压?我们去了登莱之后,又怎么被山东官绅排挤?这些事情,你不会忘记了吧?”

    “这怎么可能忘记!”耿仲明一听,带着一点恼火,立刻回答道,“这些事情,这辈子都不可能忘!”

    “所以说嘛!”孔有德听了,忽然叹了口气说道,“皇帝又没有换人,就算他一时做出圣裁算是比较英明的,比如提拔了孙中丞,雇佣佛郎机人,组建新军这些。可是,随后又怎么样?一段时间后再回头看,如今孙中丞安在?你我又在何处?大清和明国的局势又如何?”

    听到这里,耿仲明有点听明白了,回答孔有德,又似乎是在给自己解释道:“所以说,就算如今明国这边有不错的决断,让保定总督重新掌握了水师,重建了东江镇。明国那边,看似形势大好!但是,过段时间后,党争转了风向,搞不好卢总督这边,都不用大清动手,他们自己就内斗起来,最终这个新的东江镇,就会如同昙花一现?”

    “就是这个意思!”孔有德听了,点点头,叹口气说道,“明国啊,已经烂了,当今皇帝登基多少年了,又没有让局势彻底好转起来,而是每况愈下。当今皇帝到底有没有本事,早就应该看清楚了。这个根子上的人不行,所有这一切,你看着好了,最终都是昙花一现,比不过大清的啊!”

    说这结论,按理来说,他应该高兴才对。不过不管是从他的语气,还是从他的神态,压根就没有感觉到他有高兴之意。

    耿仲明对于孔有德的结论,也是点点头,而后就沉默了,没有再说话。

    过了好一会之后,耿仲明忽然又抬头看向孔有德,低声问道:“如今大清屯兵镇江堡,还不时派出军队过鸭绿江,你觉得卢总督会怎么做?”

    听到这话,孔有德稍微想了一会道:“应该没得选择吧,肯定要出兵帮朝鲜,要不然,光凭朝鲜的话,根本不是大清的对手。”

    “你说这一仗什么时候会打?”耿仲明继续问道,“我倒是想看看,这个卢总督到底有多厉害?就凭他的东江军,能阻止大清攻打朝鲜?”

    听到这话,孔有德摇摇头道:“厉害不厉害,都没多少用处。就东江军来说,也只能沿海骚扰一下而已。真要和大清军队打起来,没有胜算的。再者说了,这是大清主攻,主动权在大清手中,真铁了心要给朝鲜教训,就凭东江军,也不可能拦得下来。朝鲜君臣不明智,等着承受皇上的怒火吧!”

    耿仲明听了,想了下,觉得有道理,便撇嘴冷笑一声道:“朝鲜人都是脑子缺根弦的,等着又被大清打上门去欺负一通!”

    说完之后,他便把这事抛到脑后,脸色恢复了沉重,对孔有德说道:“马上要过年了,我还是觉得,已经好几年没有拜过了,无论如何,今年都要拜一拜了!”

    孔有德听了,沉默了一会,自嘲地一笑道:“说什么呢?会谅解我们么?会保佑我们么?”

    耿仲明一听,同样沉默了一会,而后摇头道:“那就什么都不说,烧些纸钱总是可以的吧!”

    “一眨眼,又是要过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啊!”孔有德听了,也是感慨了一声。

    同样是辽东,马上要过年的心情,至少东江军这边,和孔有德等人的心情是完全不同的。旅顺以及明军所占领的各处海岛上,都开始挂红灯笼了。

    明军将士们,都是乐呵呵地在谈论这即将过去的一年,又展望来年的美好。

    时不时地,军中还能听到秦腔唱调,不时引来一阵阵的叫好声音。当然,也免不了闽地方言的吆喝声,南北声音夹杂在一起,就更是显得欢庆。

    不过在皮岛码头,一艘船刚靠岸,一名胡子头发花白的朝鲜官员就立刻跳下了船,身手和年龄有点不相符。这一点,让他身后跟出来的那名武将,都不由得露出一丝佩服之色。

    但是对于这些,这名朝鲜官员并没有在意,他只是抬头看了下皮岛上略显简陋地新年布置,他无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