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色。

    但是对于这些,这名朝鲜官员并没有在意,他只是抬头看了下皮岛上略显简陋地新年布置,他无心欣赏,便在明军码头将领的引领下,带着身后那名武将匆匆赶往保定总督行辕。

    “还请帮忙通报总督大人,就说朝鲜右议政金尚宪奉国主旨意,有十万火急之事,前来拜见总督大人!”花白胡子的官员,对于衙门门口的明军小校不敢怠慢,躬身说明情况道。

    那小校听了,不敢托大,避开一边,而后回答道:“总督大人不在行辕,此时应该在军营那边。大人是进府歇息等候,又或者直接去军营拜见总督大人?”

    金尚宪一听,连忙表示要去军营,因为他确实有急事,不想等。

    不过,当他在军营见到卢象升时,却一下就愣住了,一时之间,甚至都忘记了自己过来是有急事。

    原来,他过来的时候,刚好军营开饭,就撞见了卢象升这个堂堂大明总督,竟然和普通军卒坐一起,吃着一样的东西。这样的事情,也太失体统了吧?

    朝鲜人别的没学会,对于上下尊卑,对于官员和平民的身份差距,那是看得非常重的。

    其实,朝鲜人口是有不少的,至少远远多于满清。但是,朝鲜的战力,那叫一个低,不要说满清了,原来如同叫花子般的东江军,都能欺负欺负他们。甚至可以说,就朝鲜军队这种战力,周边任何势力都能欺负他们!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朝鲜的国策。上至朝鲜国王,下至朝鲜普通官员,压根就没把普通百姓看在眼里,没有那种民为本的做法。朝鲜百姓,日期过得非常苦,这样的情况下,又有谁会想着用心打仗?

    看到是金尚宪过来,卢象升便微笑着挥手道:“新年好啊,吃了没有?”

    听到这个招呼,金尚宪回过神来,下意识地摇手道:“不不不,不吃,不是,是下官不饿。大人,还请大人速速发兵救救朝鲜吧?”

    说到后来,他想立刻跪下以示隆重,可是,但他看到普通明军军卒都在看着时,就又犹豫了,一时之间,有点跪不下去。

    卢象升看出了一点什么,快速几口,就吃完了,然后站起来说道:“走,去衙门说话吧!”

    看到他这样子,那些普通明军军卒都立刻停下筷子,虽然没有再进一步动作,可都是目送总督大人离开的。

    这一幕,被金尚宪后面那名武将看在眼里,他的脸上明显有点震撼,回转身子跟着出军营时候,都有好几次转回头去看那些普通军卒。

    到了衙门,卢象升坐定,便对金尚宪说道:“建虏的动静,本官这边都知道。就目前夜不收回报的消息,建虏应该不至于立刻出兵。”

    说到这里,他看到金尚宪似乎想说什么,便又补充说道:“放心好了,如果建虏真要大举进攻朝鲜的话,本官绝对不会坐视不理,一定会出兵牵制建虏。只要战事拖久,建虏的粮草物资吃紧,自然会退兵。而且像这种出兵朝鲜的事情,绝对不可能连续进行,建虏就没这个底气。”

    听到卢象升这么分析之后,金尚宪终于松了口气,连声说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

    “你回去之后,务必要做到以下两点。”卢象升说起正事来的时候,一点都不含糊,又立刻吩咐道,“临近辽东这边,要做到坚壁清野,让建虏无从劫掠。第二,各城做好战备,保持警惕,我们这边,利在久战,而建虏,则要速决。这一点,非常重要。只要朝鲜能坚持住,建虏必败!”

    “等到明年,本官还会从登莱再调部分军力过来,到时候,辽东这边,军队就会更多。明年朝鲜这边的形势,也能更好。”卢象升说完之后,便微笑着说道,“怎么样,这样可以放心了么?”

    金尚宪已是听得大喜,连忙点头,表示一定照做,而后婉拒了卢象升提出的一起过新年的提议,匆匆离去。

    码头上,当船离开码头的时候,那名武将忽然带着一点感慨地语气说道:“大人,堂堂总督大人,竟然都是爱兵如子,或许,这就是真正的带兵之法吧?”

    “嗯?”金尚宪一听,顿时有点不满地说道,“大明乃是天朝上国,和我朝鲜国情不同。你若邯郸学步,那些贱民以后不再怕你,以后如何统兵之?”

    “可是……可是末将看到那些明军军卒,似乎都非常敬重总督大人,就感觉……感觉他们好像能随时为总督大人去死!”这名武将,也就是林庆业,还是有点难以忘记那些明军军卒看着卢象升的眼神。

    金尚宪一听,有点恼了道:“就因为是总督大人,身份摆在这里,才会如此,你不懂么?”

    “末将明白了!”林庆业听了,不敢和金尚宪争了,只好服软道。

    此时的卢象升却不知道,自己的做法让朝鲜文武官员起了争执,此时的他,正遥望京师方向,心中想着,捷报和俘虏,按速度推算,应该就在这几天到达京师,刚好能在年前赶上,希望皇上会比较满意!等到来年,再打他几个胜仗!

    对于这一点,卢象升是有信心的。朝鲜重新投明,再度孤立了建虏,明年就是选择登陆地点,开始主动攻击辽东建虏的势力范围了。

    他没料错,就在过年前两天,卢象升的捷报到达京师,与捷报到达的,还有英俄尔岱等十个俘虏,剩下那几个俘虏,在渡海到天津的路上,活活地晕船晕死了。当然,这多少和他们被绑着,关押在舱底也有关系。

    有十个建虏,特别是正白旗固山额真英俄尔岱没死,这就已经足够了。

    崇祯皇帝这么想着,便决定在武英殿见下这十名俘虏。


………………………………

355 崇祯十四年到了

    最终,十名建虏,都是有两名东厂番役服侍一个,拖着到了武英殿内。

    一开始,这十个建虏都不肯跪,又是东厂番役通过击打他们的腿弯,而后强行按着他们的肩膀,让他们跪在地上的。

    看着他们使劲挣扎,好像宁死不屈的样子,崇祯皇帝心中不由得冷笑一声。真要有这个决心,当初就不应该被俘虏!

    这些建虏,一个个体格健壮,如果不是被晕船给折磨,然后一路押解进京的时候,又没有给其吃饱饭,搞不好两名普通的东厂番役都按不住一个。

    此时,崇祯皇帝盯着他们,看着他们一个个怒目回视自己,当即冷笑一声道:“已经是刀板上的鱼肉,就应该有个鱼肉的样子。要不然,朕让人给你们剃成光头,脑门上写上皇太极是蠢猪如何?”

    一开始,这些建虏都是昂着头,压根不理,剃成光头又怎么样,脑袋掉了又怎么样,他们早就有这个觉悟了。可是,当他们听到崇祯皇帝竟然要在他们脑门上刻字,而且还是要写什么皇太极是蠢猪之类的话,顿时,他们就不淡定了。

    英俄尔岱是他们的头,首先开口说道:“亏你是大明皇帝,有本事,就把我们都砍了,还敬你一分,羞辱我们,算什么英雄好汉?”

    “哦?”崇祯皇帝听了,冷笑一声道,“朕是不是英雄好汉,你们说了不算。至于羞辱你们,朕倒不觉得。朕只是觉得,皇太极就是蠢猪,还有谁?努尔哈赤,对,他也是蠢猪,刻你们的脑门上,脸上,然后在京师游街个几天,让大家都知道这个事实,再把你们放回去,让更多的人知道……”

    “放屁,先汗和皇上都是我满洲族最厉害的……”一名建虏听得狂怒回道,“十三付盔甲起兵,打得你们这些明狗丢了整个辽东,要说蠢,你才蠢,你最蠢……”

    他还想骂,边上一直站着的东厂提督王承恩却变了脸色,立刻上前,扇他耳光,打断了他的骂声。

    其他建虏见此,都开始挣扎起来,不过被东厂番役死死地按住。

    崇祯皇帝通过之前的资料知道,这个开口骂得人是正白旗的一个牛录额真,叫西林觉罗。

    打人就没意思了,真要从肉体上让他们痛苦,就让东厂伺候就行,没必要在这武英殿内动手。因此,崇祯皇帝伸手摇了摇,阻止了王承恩打人。

    不过,就算如此,这西林觉罗还是被打得一嘴地血。

    经过这么一个插曲,这些建虏都软了一点,不过他们自己当然是不承认。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冷声说道:“努尔哈赤、皇太极就是蠢猪,为你们建州女真招致灭族之祸。朕可以给你们一个机会,这就放你们回去,告诉皇太极,立刻无条件投降,否则就等着灭族好了。”

    “呸,大言不惭!”西林觉罗果然是这些人里面脾气最暴的,不记打,立刻又大声骂道:“我大清野战无敌,又哪来的本事,还敢灭我大清?”

    崇祯皇帝一听,盯着他冷笑一声道:“野战无敌?那你怎么来这里的?别说你自己喜欢,自己跑来这里的?还有之前一战,除了这个正白旗固山额真之外,镶白旗固山额真也一样被我大明俘虏过,击杀三万建虏,都被你们选择性的遗忘了?朕派了卢卿去到辽东,占了旅顺,灭了你们水师,也都被你们忘记了?”

    “……”西林觉罗张了张嘴巴,几次想反驳,可硬是反驳不出来,等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他依旧嘴硬地说道,“这些不算!”

    “呵呵!算不算,随你的便!”崇祯皇帝一声冷笑,无所谓地说道:“你们回去之后,把朕的话转告皇太极,免得说朕不教而诛!滚吧!”

    东厂番役一听,便两个架一个,拖着这十个建虏往外走。

    这一下,把这十个建虏给搞懵了?难不成,就真得这样让他们回去了?就为了给大清皇帝带一句话?

    英俄尔岱不相信,大声说道:“你想干什么直说?不用来这一套虚虚假假的,我们不会吃这一套的!”

    然而,崇祯皇帝压根就懒得理他,已经把窃听种子按放好了,就赶紧丢回辽东去,免得在这里浪费粮食。

    要不是怕他们缺胳膊少腿的,回了辽东之后不受重视,崇祯皇帝还真想让他们留点部件下来,又或者,真在他们脑门上刻字,和皇太极来个远程对话。

    上一次,卢象升那边打赢了朝鲜伏击战,擒获了这些建虏。系统又有奖励一颗甲级窃听种子,两颗乙级窃听种子。包括之前旅顺之战奖励的窃听种子,以及另外调集了窃听种子,崇祯皇帝给他们每个人都“奖赏”了一颗。

    其中,英俄尔岱身上当然是要甲级窃听种子了,而后这个西林觉罗和多铎的关系不错,因此,也“奖赏”了一颗甲级窃听种子。剩下的八个人,则另外分了四颗乙级窃听种子和四颗丙级窃听种子。

    让崇祯皇帝有点遗憾地是,这十个建虏并不是分布在满清八旗中,而是集中在正白旗内。要不然,消息来源以后就能多样性一点。

    放了这十个建虏回去,下一次应该不会再出现建虏集结重兵打祖大寿,而自己不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崇祯皇帝心中想着,便开始安心过个好年了。

    回顾崇祯十三年,最让他开心的事情,其实不是常熟民变案后的整顿官场,也不是称之为“钉子行动”的辽东战事,而是意料之外的和郑芝龙的协议。

    常熟民变案之后的整顿官场,是崇祯皇帝花了心思的,一环接一环的整顿,因此,最后整顿的结果,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内,开心是开心,但不是最开心。

    “钉子行动”也同样如此,卢象升带去辽东的军队,是崇祯皇帝挑选出来的积年老贼为骨干,这些人是自发愿意去辽东赎罪,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军卒,远比一般军卒要好用。而且卢象升手下,水师是特意从福建调来的,战马是特意去河套抢来的。

    这么大的心思花下去,说句实话,就算不是卢象升领军,而是换成孙传庭或者洪承畴,战绩也不会差的。因此,对于辽东战事,崇祯皇帝也是高兴的,但不是最开心的。

    相对这两个事情来说,郑芝龙这边的收获,就绝对是意料之外,而且也是收获最大的。

    要知道,郑芝龙的船队,一年光靠收保护费就有上千万两之举,五五分成的情况下,朝廷都能白得五百万两左右。而后,这其中的大部分银子,都依旧委托给郑家,直接从南洋换成粮食送往大明北方。

    小冰河时期,天灾可不是说着玩的。南涝北旱,也不是一下就能人定胜天。虽然兴修水利的事情,一直有在做。可要见效,至少也要三年五载才行。而这中间过程中发生的灾情,还是要朝廷从其他方面来救灾才行。

    而救灾最实在的一条,就是要保证灾民有得吃。崇祯皇帝在严格监督地方官府救灾之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郑家源源不断地从南洋向大明输入粮食。

    也真是因为这个为前提,因此国内虽然有灾情,朝廷还在西北、西南以及辽东用兵,却再没有出现大得饿死人的灾情。也让崇祯皇帝有了整顿官场,开辟辽东战线的可能。要不然,朝廷绝对没有这个精力来做好这两个事情。

    来年的粮食问题,还是重中之重!崇祯皇帝心中想着这事,毕竟辽东战场的开辟,那边就要输入大量的粮食才可以!前方将士们只有穿得暖,吃得饱,哪有足够的精神打仗!

    想完了辽东的事情,崇祯皇帝便又想起了西北的战事。有一点,让他有点出乎意料的是,西北的敌人,那个叛将柴时华勾结而来的外敌,几乎都是不堪一击,被地方官军连同吴三桂一起,打了好几次的落花流水。亏了对方也是骑军,逃得快,要不然,几个部族都不够灭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叛将柴时华也没有翻起什么浪花。他勾结了西部及吐鲁番兵力入侵,结果被副将王世宠击败。柴时华走投无路之下,只好举火自焚而死!

    不过在这个位面上,因为蝴蝶效应的关系,乌拉特部也成了柴时华的助力,使其兵力比起原本历史上要强大的多。因此,这个时候,柴时华还在兴风作浪,但多了吴三桂这支骑军,照样如同历史上一般被打得丢盔弃甲。

    想着这个事情,崇祯皇帝又想起祖家军已经被建虏所灭,心中衡量了一下,便下了一道旨意,让吴三桂凯旋,增强关宁这边的战力。毕竟贺人龙所部并不属于关宁,只是从御马监这边临时调过去而已。

    至于西南那边,这种原始雨林的打仗并不怎么好打,因此,战事并没有显著进展。崇祯皇帝在此时,也就没有过多操心。

    御马监辖下的三大营,经过这一年多的训练,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磐石营这边,之前御驾亲征时没有配置好的偏厢车之类,都已经配置到位,且已经训练了一段时间。各种火炮,也都已经有了。再训练个一年半载,绝对能达到戚继光在兵书中要求的那样。不过火药的消耗量有点大,还有火炮也都淘汰回炉了一批。不过朝廷眼下有钱,支持训练不是问题。

    勇卫营中的新兵,之前的时候单独抽调出来,和京营那边进行了一次对练,把京营打得落花流水。虽然不能证明勇卫营的新兵已经能去和建虏打仗,但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说,京营也是够烂的,到了该整顿的时候了。

    相对来说,骠骑营这边,训练反而是最慢的。之前挑选新兵的时候,虽然就有要求,必须懂骑术,但是,骑军训练,不但是要训练兵卒,还要训练战马,互相之间要能配合,要他们习惯火炮火枪的声音,等等内容,实在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做好的。

    崇祯皇帝不时都有巡查这三大营,对于训练情况掌握得非常到位。因此,在他看来,对三大营的训练,最好再持续个一年,那样再拉去辽东打仗,把握就能更大一些了。而且一年时间下去,大明的军工又会有更大的进步,对于和建虏的装备差,就能拉得更开一些。

    接下来的一年,崇祯十四年,以三大营为基础,可以对京营也进行整顿了。等京营整顿完成之后,就以京师为中心,对全国各地的卫所进行整顿。以后对南方用兵,可不能还用北方的兵。大明军队的强,必须是要整体强大才行。

    暂时,崇祯皇帝就是这么计划的。不过他也知道,计划往往没有变化快。辽东那边,奴酋皇太极肯定不会坐以待毙,肯定会搞出一些事情来,搞不好,朝鲜战事又会爆发,且看着吧,反正不能让皇太极如愿。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又想起了洪承畴的密奏,他想发起一场对蒙古草原的战事,继续分化瓦解建虏的军事联盟,对于建虏的铁杆,以打为主。比如,敖汉部,还有科尔沁部,这些都有侵犯大明关内,又是建虏的死忠。

    对此,崇祯皇帝自然是同意的,在来年,就让洪承畴自己看着办好了。

    别了,崇祯十三年,之后,就该展望崇祯十四年了。历史已经改变,崇祯十四年,只会比崇祯十三年更好!

    对此,崇祯皇帝满怀信心!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大明开始了新的崇祯十四年。

    这段时间内,朝鲜君臣一直是提心吊胆的。不过一直等到新年的到来,建虏并没有大举进攻,这让朝鲜君臣都松了口气。

    按照以前的惯例,建虏对朝鲜的进攻,一般都选择在十二月初开始。但是等到新年都到来了,建虏还是雷声大,雨点小,那就说明建虏其实只是在恐吓而已。

    这么想着,朝鲜君臣终于松懈了下来。

    与此同时,皇太极却开始发力了。


………………………………

356 再次御驾亲征

    蓟镇所辖的清水明月关,这个后世称之为冷口的地方,到崇祯十四年的时候,已经被满清军队攻破过几次,虽然又有修补,可终归不服最初时候的雄关了。

    在清水明月关的外面,还有作为示警用的烽火台。一般来说,如果有敌人入侵,那外面的烽火台便会燃起狼烟,通知清水明月关这边紧急战备。

    因此,如果没有狼烟看到的话,就说明外围的烽火台没有事。正是基于如此,清水明月关这边的城防,并没有多严。军卒们,大都在营房内休息,只有一些轮值的军卒,冒着寒风在城头上值守。

    背着风,躲在墙根,两名军卒有点无聊地在说着话。

    “这都两年,还是三年了,建虏未曾再入关过,搞不好,以后也不可能再有入关了!”

    “为什么?我倒是担心,算算时间,建虏说不定在这段时间内,又会跑来了呢!”

    “怎么可能!建虏真要再来,首先应该会提前几个月,一般都是十月份的时候过来的。但现在都是二月份了,那些辽东蛮子要敢进关的话,信不信热死他们的狗命都不用赔了!”

    “而且,我还听到有消息说,辽东半岛那边,山东那边的同袍,又打回去了!有他们在那边给建虏添乱,建虏又怎么可能还会再绕道蒙古草原过来!”

    “这事我也听说了,不是说朝鲜那边还打赢了么?呵呵,建虏估计头疼了。”

    “我就说吧,我们这边不会有事了。放心吧!对了,我去尿个尿,总旗要是过来,替我说一声。”这名明军军卒说完,便笼着手在袖子里,长枪也不拿,就靠在城垛上,转身就想走了。

    可是,他这一转身,顿时就愣住了,用不可思议地语气,失色惊叫道:“狼烟!”

    他的同伴一听,吓了一跳,也连忙转头看去,果然,只见长城外,刚有狼烟升起,聚而不散,非常明显。

    “铛铛铛……”立刻,警锣敲响,急促地声音顿时惊醒了清水明月关。

    明军士卒,全都从营房里蹿出来,各级军官大声吆喝着,盔甲的碰撞声,杂乱地脚步声等等,各种声音,汇聚起来,回响在清水明月关上空。

    过了一段时间后,就越发地明显了。长城外的烽火台,都烧起了狼烟。从中可以看出,敌人来得不少。明军就犹如惊弓之鸟一般,立刻先派出信使,紧急向关内传递军情。而清水明月关这边,则开始严阵以待。

    然而,这事情就透着诡异。

    一般来说,烽火燃起之后不会太久,敌人的兵锋就肯定直达关前。但是,清水明月关的明军,左等等,没见敌人迹象,右等等,又没有敌人踪迹,等到最后,竟然是烽火台那边驻守的明军军卒有跑回来一个人,向关内明将禀告说:“建虏军队没有攻打清水明月关,往西去了,人数大概有上万。”

    这一下,让清水明月关这边松了口气。只要不来攻打清水明月关,他们就没事,不过有关的军情,还是要继续往关内报。

    然而,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清水明月关这边,竟然又燃起了烽火,这让这边的明军将士不由得又紧张起来。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敌人进攻,烽火台那边禀告说,这一次,是蒙古部族前来进攻,看到烽火燃起之后,就退走了。

    有关的军情,一个接一个地往关内传,蓟镇这边,是蓟辽总督洪承畴的防区,他接到消息后,同样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这不妨碍他立刻采取守势,加强蓟镇到山海关一线的防御。

    而在京师这边的崇祯皇帝,也收到了边关的多处警报。他这边,可不止是清水明月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