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话第一编年史-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γ模辛思干杭悦9厣弦晕烀鳎涂斯兀歉粘鋈ゲ痪茫繁偷搅耍巡患啊3硕郧厝怂担骸袄瞪琊⑸窳椋颐且丫辛诵峦趿恕!
秦王大怒,发兵出武关击楚。斩首五万,取十六城。赵王封其弟为平原君。平原君好士。食客曾达到数千人。有一个叫公孙龙的,善为坚白同异之说,平原君尊为上客。孔穿自鲁来赵。与公孙龙论辩。又有白马非马之说。但都是迂阔无用之辩。没有实际意义。
………………………………
卷四 周纪四(1)
赧王中
十八年。楚怀王逃走。秦人知道后,在归楚的路上布满关卡。楚怀王就小道奔赵国。当时赵主父在代地。赵国无人敢作主留他。怀王将要去魏国,被秦人追上抓了回去。
鲁平公薨。子缗公立。
十九年。楚怀王发病薨于秦。秦人归其丧。楚国人都可怜他,如悲亲戚。诸侯于是都看不起秦人的德性。齐韩魏赵宋,合兵击秦,至蓝田而还。秦国还给韩国武遂。还给魏国封陵以求和。
赵主父在新得的国土中巡行,出代地往西,遇楼烦王。魏襄王薨。子昭王立。
韩襄王薨。子釐王立。
二十年。秦尉错伐魏国的襄城。
赵主父与齐燕共灭中山,将中山君迁到肤施县。归国后行大赏,大赦天下,置酒行庆五天。
赵主父封其长子赵章于代。号为安阳君。安阳君素来骄奢,不服其弟。主父使田不礼为代相, 李兑对肥义说:“公子章强壮而志骄,结党甚重将要图大。田不礼这人忍杀而骄。二人相交,时间长了一定会有阴谋。小人有欲求,轻虑浅谋,只见其利,不见其害。不久国家就会有难了。先生任重而势大,常言说,乱之所始,就会是兵连祸结的因子,先生何不称疾不出,将国政传给公子成?别作为引起祸乱的梯子?“
肥义说:”当初主父将大王交给肥义的时候,曾吩咐肥义,一定要坚守一心,不要因为有什么变异而改变。如今只是因为害怕不礼发难就忘了我的职责,怎么可以?谚语说,死者复生,生者不愧。我希望遵守我的诺言,怎么能只想到保全自身的安全?先生的话不无道理,我谢谢先生的忠言,但我已经有言在先,不能失信于主父。“
李兑说:”那么先生自己小心。“
李兑出来后,数次去见公子成,提醒他防备田不礼。
肥义对信期说:”公子章与田不礼外善内恶,我忧虑他们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从今往后,他们召唤大王,一定要先见我面,我将走在大王的前面,没事了大王才可以前往。“
信期说:”好。“
主父使惠文王朝会群臣,自己在一边偷看,见自己的长子在人群中怅然若失,反而北面为臣,心里有点不忍。于是就要将赵国分为两部分,使长子赵章为代王。还没有决定就把这事放下了。
一天,主父与赵王一道游沙丘宫。
公子章与田不礼率众作乱,假以主父的名义召赵王。肥义先进去,他们就杀了他。高信即与赵王手下交战。公子成与李兑从国中到来,起四方之兵以拒国难。杀公子章及田不礼。尽灭其党。公子成为相,号为安平君。李兑为司寇。当时惠文王年少,公子成与李兑专政。
公子章战败,跑去找赵主父寻求保护,主父求情,不许,因杀公子章。公子成与李兑计谋说:”如今因为公子章的缘故围困了赵主父,一旦解围,我们都将被灭族。“因此并不解围,对被围在宫中的宫人说:”后出来的都将被夷灭九族。“宫人争相跑出。主父欲出不得,遂饿死沙丘宫。
主父开始以长子赵章为太子,后来得了一个叫吴娃的女人,特别爱幸她,曾为她三年不理朝政。生子赵何,爱屋及乌,就废太子章而立少子赵何。吴娃死,爱幸之心淡了,就又有点可怜故太子了,想使两人都为王,犹豫未决,祸乱就发生了。
秦国的楼缓免相,魏冉代他为相。
二十一年。
秦败魏师于解。
二十二年。韩国的公孙喜,与魏国人一道伐秦。穰侯向秦王推荐左更白起。代替向寿将兵。在伊阕打败韩魏之师。斩首二十四万。虏公孙喜,拔五城。
秦王以白起为国尉。
秦王给楚王写信说:“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将要率诸侯伐楚。希望大王休养士卒,以待决战。”楚王得信,深以为忧。只好复与秦国和好。
二十三年。楚襄王迎秦女为妃。
司马光说,实在太过分了。秦国杀其父而劫其子,如此无道。楚国竟然不再计较,忍其父仇而婚秦,唉,假使楚国能够勤修国政,君得其道,臣得其人,秦国虽然强大,又怎么敢随意*呢?荀卿说得对,道,如果能够善用它,则百里之地可以独立。运用不当,则如楚国,六千里地而为仇人役使。因此人主不以道为准则,立志强国,又怎么能不危亡呢?
秦国的魏冉谢病免相。以客卿烛寿为丞相。
二十四年。秦伐韩,拔苑城。
秦烛寿免相,魏冉复为相。封于穰与陶,称为穰侯。又封公子市于苑,公子悝于邓。
二十五年。魏献河东地四百里,韩献武遂地二百里于秦。
魏国的芒卯开始以险诈见重。
二十六年。秦国的大良造白起。客卿司马错伐魏,到达轵地。取大小六十一城。
二十七年。冬十月,秦王称西帝。遣使立齐王为东帝。想要和他相约共伐赵。苏代从燕国来齐,齐王说:“秦国使魏冉前来令寡人称帝,先生以为怎么样?”
苏代说:“大王可以先答应他但不必真的去称帝。假如秦国称帝,天下人都安然受之,大王再称不迟。假如秦国称帝而天下人都厌恶他,大王正好不称而笼络天下人心,这可是天大的好处。况且伐赵不如伐桀宋利大。今日大王不如放弃帝号收天下之望,发兵伐桀宋。灭掉宋国,则楚赵梁魏,都会恐惧。这是我以名尊秦,而使天下人都憎恶他的好机会,”齐王从其计,称帝二日复去之。
十二月。吕礼自齐入秦。
秦王也去帝号而称王。
秦攻赵,拔杜阳。
二十八年。秦攻赵。拔新恒。曲阳。
二十九年。秦司马错击魏国的河内,魏国献安邑求和。
秦败韩师于夏山。
宋国有小雀孵鸟,得一鸟大如鹞鹰。使太史占吉凶。
太史说:“这是大吉之兆。小而生大,必霸天下。”
宋康王喜。起兵灭滕伐薛。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与齐魏为敌国。于是更相信自己将会称霸。为了使自己的霸业早成,射天笞地,焚烧供奉的社稷之神,以向人们表明自己能威服鬼神。曾经为长夜之饮令室中的人山呼万岁。堂上之人回应,堂下之人回应。再令堂外之人回应,门外之人回应,以至于国中之人都要回应。国人无敢不山呼万岁的。天下人称他为桀宋。齐王起兵伐宋,百姓离散城门不守。宋王奔魏,死于温地。
三十年。秦王与楚王在苑城会面。在中阳与赵王会面。
秦蒙武击齐,拔九城。
齐涽王既灭宋,心生骄志,于是南侵楚,西侵三晋,想要并二周为天子。
燕昭王日夜抚循国人,国家很快富足。于是和乐毅商议伐齐。乐毅说:“齐国有霸国的余业,地大人众,不易独攻。大王一定要伐他,不如与赵国,楚魏相约,一道伐齐。”
于是,燕王使乐毅去约赵国,另派使者前去联合楚魏。并且让赵国对秦国说明伐齐的好处。
诸侯早就不满齐王的骄恣,都争着合谋与燕一道伐齐。
三十一年。燕王起大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国也使尉斯离与三晋之师会盟,赵王授给乐毅相国之印,于是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伐齐。齐涽王尽起国中之兵相拒,在济西会战,
齐军大败。乐毅遣还秦韩之师,分魏军略宋地,赵兵收河间。自己帅燕军长驱直入。剧辛说:“齐大燕小,赖诸侯之力才破其军。应该及时攻其边城以自益。这才是长久之利。如今过而不攻,只是孤军深入,无损于齐,无益于燕而结深怨,以后一定会后悔。”
乐毅说:“齐王刚愎自用,不用忠言。政令戾虐,百姓愤怨。如今大军既破,我们乘胜追击,百姓肯定有叛心,到时祸乱内作,齐国可图。如果不趁此时乘胜追击,,一旦齐王悔过自新,安抚臣下,则齐国难取了。”于是进军深入。
齐国果然大乱失度。涽王出走。
乐毅入临淄,将齐国的宝物祭器,都运到燕国去了。
燕王亲自到济上劳军。封乐毅为昌国君。使他留在齐国攻打那些还没有攻下的城市。
齐王出逃到卫国,卫君给他专门安排房间,吃饭时和他同桌而食,齐王出言不逊,卫人就把他赶出来了。齐王又奔邹鲁,有骄色,邹鲁不让他进入,只好走奔莒。
楚国使淖齿救齐。因为齐相。
淖齿欲与燕国分齐,就执住涽王,数落他说:“千承,博昌之间,天降血雨,大王知道吗?”
涽王说:“知道。”
淖齿说;“羸博之间,发生地陷,深及黄泉,你知道吗?”
齐王说:“知道。”
淖齿说:‘有人当街而哭,找他的时候就不见了,人一离开又听见哭声。这事大王知道吗?“
齐王说:”知道。“
淖齿说:”这种种灾异,都是上天在警示大王,而大王竟不知悔改。如何能逃脱天谴?“于是就在鼓里诛杀齐王。
荀子评论说,国家,是天下利势所在,以正道持国,则天下大安。不以正道持国,则会使天下大危。有不如无。及其失利,求为匹夫而不可得。齐涽王宋献公就是这样的人。
乐毅听说画邑人王烛贤。命令军中画邑周围三十里之内,不得进入。使人请王烛。王烛谢而不往。燕人说:”不来,我们就派人屠城。“
王烛说:”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更二夫。国破君亡,我不能存。如今又要以兵来劫我,我与其不义而生,不如死了。“
于是上吊自杀。
燕师长驱直入。齐城皆望风而溃。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搜求齐国的逸民,礼敬他们,并且宽其赋敛,除其苛政。齐国百姓喜悦。于是就遣其左军渡河过胶东,东莱,前军循泰山,东至海,经略琅琊。右军循河济,进屯阿鄄以与魏军相连结。后军循北海,以抚慰千乘。中军据临淄,镇齐都,在郊外祭祀桓公,管仲。旌表贤者,存问忠良。六个月之间,连下齐国七十余城,都设为郡县。
秦王。魏王。韩王在京师会面。
………………………………
卷四 周纪四(2)
三十二年。秦赵在穰会盟。秦拔魏国的安城。兵至大梁而还。
齐国淖齿之乱,涽王子法章,变姓名,为莒太史敫家的仆人。
太史敫之女见法章相貌清奇,以为他非是常人,可怜他经常私下给他衣食。因与他私通。
王孙贾从涽王,找不到涽王,他的母亲说:”你早出晚归,我都会倚门而望。你如今跟随大王,大王走了,到了哪里都不知道,你还回家安坐,对得起大王吗?“
王孙贾就到大街上大喊:”淖齿乱齐国,杀涽王,想和我一道诛杀淖齿的,请袒右臂。“
街市上有四百余人跟从他,攻杀淖齿。于是齐国的亡臣访求涽王之子,将立他为后。法章害怕他们诛杀自己,藏匿不敢出来。过了很久,自己站出来说明身份。于是众人共立他为齐王。保莒城抗拒燕国。在国中发布告示说:”齐王已在莒中即位了。“
赵王得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想要它。请以十五城交换。赵王有心不给他,又惧怕秦国的强大。有心给他,又怕见欺。因此问蔺相如。
蔺相如说:”秦国以城求璧而大王不许,其曲在我。我给他而他不给我城,则曲在秦国。只有这两种可能。臣愿奉璧前往,假使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就遣蔺相如捧璧入秦,
相如至秦,秦王无意偿给赵国十五城,相如就用计骗秦王,取回和氏璧,使从者从小道捧璧归赵,只留下自己待命秦王。秦王敬佩他是贤者,以礼送他还国。赵王以相如为上大夫。
卫嗣君薨,子怀君立。
嗣君喜欢伺察臣下的动向隐私,曾有县令住处虽然有被褥,但底下的席子破了,嗣君知道了,就赐给他席子。县令大惊。以为嗣君真是神通。又使人过关市,故意贿赂关吏金钱,然后召关吏,对他说刚才有人过关,那人贿赂你金钱若干,关吏大恐。荀子评论说,成侯嗣君,都是聚敛计数之君,不知道如何争取民心。子产知道争取民心,但不知如何为政。管仲只知为政,但不知如何修礼。有道是修礼者王,为政者强,聚敛者亡。
三十三年。秦伐赵,拔两城。
三十四年,秦伐赵,拔石城。
秦穰侯复为丞相。
楚国欲与齐韩共伐秦。并因之图谋灭周。
赧王使东周武公对楚国的令尹昭子说:”周国不可以图谋。“
昭子说:”没有这回事。虽是这样,周国为什么不可图呢?“
武公说:”西周之地,绝长补短,不过百里,名为天下共主。裂其地不足以肥国,得其众不足以强兵。虽然攻之者名为弑君,但还是有人想要攻击它。这是因为祭器在那里的缘故。虎肉不好吃而且凶猛异常,人都要攻击他假如将泽中的麋鹿及大小动物都蒙上虎皮,想要攻击他的人就会更多。假如分裂楚国的土地,就可以使国家得到大利。贬低楚国的名声,就足以尊王。今天先生要诛杀天下的共主,占据三代相传的宝器。宝器一旦南向,大兵就会随后而至。“
于是楚国的计谋就终止了。
三十五年。秦白起败赵军。斩首二万级,取代地的光狼城。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兵,通过蜀地攻占楚国的黔中,楚国再献汉北及上庸之地求和。
三十六年。秦白起伐楚。取鄢邓西陵。
秦王使使者对赵王说,愿在河外的渑池与赵王欢会。
赵王不想去。廉颇与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示大王不仅弱而且怯。应该去。“于是赵王起行。蔺相如跟随他。廉颇送到国境。与赵王诀别。说:”根据大王的行程,应该不过三十日就回来。如果超过三十日,则请立太子以绝秦望。“赵王点头默许。
渑池会上,秦王与赵王饮酒。酒过三巡,秦王令赵王鼓瑟。赵王无奈,只好从命。蔺相如复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相如说:”五步之内,臣请以颈血溅大王。“左右欲杀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都惊慌失措。秦王无奈,也只好从命。直到酒席散,秦国到底不能从赵国那里得到好处,赵国人也已严加防备。秦国也不敢乱来。
赵王归国。以蔺相如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蔺相如素贱,徒以口舌,却位在我上,我为此感到羞耻。“因对外宣言说,见了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听说了,不愿与他见面,为了不和他争列,每逢朝会,都称病不朝。出门看见了,就会回车走避,他的家人都以为耻辱。相如说:”你们说廉将军和秦王谁最可怕?“
家人说:”当然是秦王了。“
相如说:”是啊,秦王虽然可怕,可我照样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戏弄他。我虽然不济,为什么单怕廉将军?因为我想,秦人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是因为有我们两个在。如今若两虎共斗,必有一伤,我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先国家之急而把私仇放在后面。”
廉颇听说了,肉袒负荆,上门谢罪。遂为刎颈之交。
当初燕人攻打安平。临淄人田单在安平,使他的族人都用铁笼护住车辕。及城溃,人们都争门而出,但因为挤坏车辕,车不能成行而为燕人所擒。只有田单的族人因为有铁笼护车,才得以逃脱,奔往即墨。当时齐地皆属燕,只有莒与即墨未下。乐毅就并右军与前军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即墨大夫出战而死。即墨人说:“安平之战,田单的族人以铁笼得免,他足智多谋,应该用他为将。”
于是大家公推田单为将,以拒燕军。乐毅围二邑,经年不下。就下令解围。各去城九里为寨,下令说,城中有人出来,不要袭击,有困难者要赈济他。
就这样过了三年,二城还未攻下。有人在燕昭王面前进谗说:“乐毅智谋过人,伐齐只在呼吸之间,七十余城转眼即下,今两座小小城池,并不是其力不能拔,是为了久仗兵威以服齐人,最后南面称王罢了。”如今齐人已服,所以未发,是因为妻子还在燕国。齐国又多美女,时间长了他又会忘记家中的妻子,愿大王早做防备。“
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将进谗的人叫进来,当面对他说:”先王举国礼敬贤者,不是为了贪得土地。只是因为遭遇所传位的人德薄,不能堪命。国人不服。齐人无道,趁孤国之乱,以害先王。寡人统位,痛之入骨。因此广延群臣,外招宾客,以求报仇。有人能成功,寡人愿与他共同拥有国家。今天乐君亲为寡人破齐,夷灭其宗庙,以报先仇。齐国当然是为乐君所有。并不是为燕所得。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国并列诸侯,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这是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你怎么敢在这里乱说。“令人推出斩首。赐乐毅妻子王后之服,乐毅之子公子之服。遣相国立乐毅为齐王。乐毅惶恐不受,回书以死自誓。于是齐人服其义,诸侯畏其信。没有敢再有异议的。不久,昭王薨。子惠王立。
惠王为太子时,曾与乐毅有过不快,田单知道了。就纵反间计于燕。宣言说:”齐王已死,只有两座城未被攻下,乐毅与新王有过节,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其实是要连兵以图称王于齐。齐人未附,就故意缓攻即墨,以待成事。齐人最怕的就是另派别人来齐国,那样即墨就将难逃残破了。“
燕王本来就已怀疑乐毅得到齐国的反间计,就派骑劫为将,召乐毅回国。乐毅知道燕王不会放过自己,就出奔到赵国去了。将士于是愤怨不和,
田单命令城中的人每当吃饭,一定在庭院中祭其先祖,飞鸟见院中有食,往往飞翔而下。燕人觉着奇怪,田单就对外宣言说,当有神师下凡教我。”这时身边一位小卒说:“臣可以为师吗?”说完转身就走。田单急忙追还,使他东向而坐,小卒说:“小臣是在骗大王。”
田单说:“你不要多言。”因以其为师。每出门约束,必定称之为神师。又对外宣言说,我们最怕燕军将捉去的齐兵割去鼻子,让他们在进攻的队伍前面带路,那样我们即墨就将残灭了。燕人听说了,就按照他的说法,将捉到的齐人都割去鼻子。城中见了,都愤怒坚守,唯恐被捉。田单又纵反间,宣言说城中最怕燕人掘祖宗之墓,燕人听说了,又将城外的坟墓一一掘开。齐人从城上看见,都涕泣横流,愤怒请战。田单知道士卒可用,就亲自布置行伍,简练士卒。然后遣使去燕营约降。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取民金,得千两,使即墨的富豪送给燕将说:“很快就要出降了,到时希望不要掳掠我家。”燕将大喜,守备更加松懈了。田单就在城中收购耕牛,得千余头。给牛穿上五彩的衣服,衣服上画上五彩龙纹。在牛角上绑上尖利的兵刃。将干芦苇灌上油脂,绑在牛尾上。在城墙上凿出十几个大洞,到了半夜,在牛尾上点上火,牛受热狂奔,数千壮卒随其后,直奔燕军。
燕军大惊。看那牛满身龙文,为牛角所触者非死即伤。这时城中老弱都鼓噪呐喊,声震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杀骑劫。追亡逐北。所过城邑,又都叛燕归齐。田单兵众日愈增多,乘胜追击。燕人大败亡走,直到河上。而齐国的七十余城又都光复。于是在莒地迎襄王归都。封田单为安平君。
齐王以太史敫之女为后,生太子建。太史敫说:“此女不请于媒而自嫁,不是我家的种。玷污了我家的名节。”因终身不与君王后相见。君王后也不因为不见而失去为人子的礼节。
赵王将观津作为乐毅的封地,尊崇他以警动燕齐。
………………………………
卷四 周纪四(3)
燕惠王使人责让乐毅,说:“先生不该对寡人多心,因为与寡人有过节就捐弃燕国,先生为自身打算也就算了,只是怎么对得起先王对你的恩宠呢?”
乐毅回复说:“当初阖闾听伍子胥之说,吴国因之强大。夫差则不然,他不认为子胥的意见是对的,因此赐给他毒酒,并将他的尸体沉之于江。吴王不能领悟子胥的计谋可以强大国家,所以才会将他沉之于江。伍子胥因为没有预见到吴王会杀他,所以才会到死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志,这才是臣的上策。身受毁短诽谤,以至于殉身毕命,以坠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