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到燧皇时代-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死共患难的兄弟。
我帮助病人盖了一下被单,轻声说:“都放心吧,明天天亮他们都会好的。”我完全相信他们的身体抵抗力。
踏着黄昏落日的余晖,我回到了娘的茅舍,钻进去光线太暗,我摸索着来到地榻前,刚要躺下。
“别瞎躺,靠那边,离我们远点”,一听就是二囡的声音。
“娘呢?”我问。
“让四叔叫到姨的房舍去了,你们这些臭男人,一个还不够,这的女人也是贱,还乐的屁颠屁颠的。”大囡恨恨地说着。
我接着说:“那你们女人呢,有一个还不够,还要兄弟一起要。”
“臭流氓!”文明的骂声想起。
进来一会儿,借着灶台的光亮,看着两个妹妹都靠墙躺在里面,二囡在中间,大囡靠墙睡。对了,忘了说了,这里每天两餐饭,天一黑就睡觉,天大亮了才起床。
过了一会儿,门外的灶台有响动,估计是娘回来了。没多久,娘就钻了进来,还端了一陶盆水,把我们一个个拉起来,擦洗了一遍。然后,娘自己擦洗起来。
我隐隐听到有抽泣之声,我赶紧转过身,用手捂住二囡的嘴,因为有流水声响,娘没注意,端着陶盆出去了。一出去,两个小美女就忍不住哭出声来,我问怎么了?
大囡答道:“我想家了,想我妈。”
“我也是。”二囡带着哭腔稚嫩的声音。
“别想了,娘不就在身边吗,娘对咱们多好,好好地对待咱们的娘吧。”我颤声说道。
娘倒完水,钻进来挡上房门,刚要躺下,就听到二囡恳求着:“娘,你搂着我们睡吧。”
娘什么也没说,走到里面,在两个妹妹之间躺下,楼这两个她们幸福的进入了梦乡,看了一天的病人,我也疲惫地沉沉睡去。
。。。
………………………………
第八章 伟大的首领
第八章伟大的首领
一觉睡到天亮,我起身看到娘正幸福地睁眼看着房顶,两个妹妹一人枕着娘的一只胳膊,每个人脸都靠着娘那硕大的胸器上,甜甜的睡着。睡了一夜,估计娘的手臂都麻的不能动了,真是可怜天下慈母心啊。
我实在忍不住咳嗽了几下,这两个小家伙儿终于转了转身,娘借机抽出胳膊,揉捏着手臂,慢慢地活动着。
我说:“娘,您歇着吧,我去打水。”
“小心点!”娘嘱咐着。
在那个年代孩子都成熟的比较早,四岁的孩子相当于后世七岁的孩子,正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我围上羊皮腰围,捧着陶罐去河边打水,一路上看到很多人头顶着瓦罐从河边走回来,我到河边顺着斜坡下到打水的地方,我把瓦罐放下才发现,我没带舀水的木勺,我力气小,一整罐水又端不上来。
正在发愁,突然河边上有几个壮汉朝我呼叫着跑过来,一看是棚舍区的壮士们,他们兴高采烈的到我面前,齐刷刷的倒地就拜,我吓了一跳。
“神明的小上主,你驱走了我们好兄弟身上的恶魔,我们已经将您的神力报与四盟主,您是我们的大恩人,今后您有何吩咐,我等当效死力。”
“别客气,对了,我这罐水端不上来,能帮我一下吗?”我说道。
几个壮汉哈哈笑起来,争抢着去端水,抢到的一脸自豪,没抢到的着急跺脚。这个时代的人太淳朴、太善良了。
“小上主,今后你房舍打水的物事就交给我们了,还有啥物食就吩咐直讲。”一个壮士嚷嚷着,其他的都大声附和着。
来到我娘房舍门口,我娘走了出来,大家都很有礼貌地念道着主妇你好,放下水罐,又拿起水盆等盛水器,物簇拥着向河边走去。看来那时候的人们还不会溜须拍马,都是真情的流露。
他们走远了,我问娘:“主妇是什么意思?”
娘自豪的说:“那是女人中最高贵的称呼,依次还有上妇、舍妇、洞妇和野妇。”
“娘,我想野妇就是骂人的吧?”
“柯儿说的太对了”,娘仰着头回答。
看来家庭主妇也应该是很高贵的,男主外、女主内呗。我突然想起后世阴虚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名女将叫――妇好,看来贴切的意思应该就是――主妇!而非什么大将军。
正说着,但见一个身形高大,浑身饰物比四叔父还要华丽的人,在众人的簇拥下,向我们走来。我娘一看兴奋地赶紧捋了一下头发,整理着围裙和身上的饰物,迎着来人飞奔了过去。
那位身高估计在1米90以上的壮汉双手抱起了我娘,一边呵呵笑着,一边不断地亲着我娘,亲的我娘是一脸的幸福。来人抱着我娘慢慢地走了过来,其他人则站在原地没有过来。到了跟前,来人慢慢放下我娘,抚摸着我的头,慈祥地看着我。
笑着说:“柯儿像我啊,人不大就出息了,将来部落有后生了。”
娘看着呆呆站在原地的我,赶紧拉着我的手说:“柯儿,赶快跪下,这是大盟主,你父主啊”。
我赶紧跪下施礼,紧张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原来他就是姜皋,真够高大威猛的,难怪我娘如此激动。
“好了,起来吧,一会儿随我见见你叔叔们(估计都是我的奉父)。”大盟主说道。
“现在我和你娘要进礼了,你去玩吧。”说完就抱着我娘钻进了茅舍。
两个妹妹牵着手,从茅舍出来,羞怯地低着头,挪到我身边。
很快我父主就从茅舍中出来了,看来父主是个快枪手,我娘没有跟着出来。父主走过来,先摸摸两个妹妹的头,用粗大的手拉着我,领着我向那一群人走过去。
然后沿着河沿径直向东而行。穿过打谷场继续向东,来到了一个带土坯围墙的院落,院门口的壮士向父主低头示意,父主仰头进入院内,在石墩上坐下,我则站在他的身后,几个佩戴华丽饰物的人也坐了下来,一会儿我四叔也赶了过来。
“都来了,众人议一议吧。”父主说道。
什么事?这么多头领都来了,看来一定是很重要的事情。
“好吧,六弟先说说吧”,大盟主点名道。
“近来北方的毗熊部落,不断地向我族施压,组织神马骏逸骧,经常入侵我部族田亩,劫掠耕虏,现又要求带引我部族女多名。”六叔说道。
“赶紧组织军壮们进击啊。”四叔道。
“不是不想打,是对方行踪太快,我军难以截击。”六叔沮丧着脸叹道。
“难道我六姜部落就没有办法了吗?”大盟主问道。
我怯声问道:“有多少骑?”
大家因为全神贯注地思考问题,没人太在意是谁问的。
“少则十来骑,多达近百骑。”六叔说。
大盟主问道:“我们北面都是山区,他们如何过来?”
“有两处山口,他们经常突袭,我们箭矢难以击中如此快的袭击。”六叔说。
“那么,山口有多宽呢?”我低声问道。
“宽处可容十骑并驱,窄处最多三骑。”六叔说完诧异地四下看了一下。
“可以使用绊马索。”我肯定地说。
父主闻声转身看着我说:“是柯儿在说话吗?”
我紧张地结巴到:“是…是,的。”
“小儿诳语,何为绊马索,闻所未闻。”四叔道。
父主伸出手把我拉到面前说道:“不要怕,你父主也是这个岁数就参与大事了”。
我估计这里面肯定有吹牛的成分。
我鼓足勇气说到:“绊马索就是用一条结实的长绳子,每头有几个人拽着,埋伏在路两边,平时放松摆在地上,等马到跟前,突然拉起,就可以把马绊倒,这样人就没有威力了。”
“柯儿好主意啊!”父主赞许道。
其他叔父也认可这是一个好方法。
“六弟那就去准备吧,四弟也指派一些壮士协助一下,等打完胜仗,咱们一起喝酒。”父主朗声说道。
说完父主拉着我的手,缓缓地问道:“柯儿怎么知道这个绊马索?”
我只能瞎编着说道:“是在恶魔附身后,驱魔的过程中,上神的教诲。”
大家本来要离去,听到这里又坐了下来,一脸神奇地看着我。在那个年代,神的威力是巨大的,看来只有经常借用神力的父主若有所思。
“很好柯儿,那么,大祭司告诉我,你用的神汤也应该是上神的传授了?”四叔问道。
我只能肯定地点点头。
看着父主略带失望的眼神,我补充道:“上神并没有说那个叫神汤,还请父主赐名。”
“好的,我就代上神给这神汤赐名为――姜汤,只有我姜氏一族才有这个资格,那个驱魔的块根是我们部落这个小后生被上神点化之物,那就赐名为――生姜。”
大家是兴高采烈,齐声欢呼。不会吧?原来生姜是这么得名的,也太凑巧了吧。
“柯儿年少有为,待到此战胜利之后,再行赏赐,现下众人都散了吧,老四带柯儿回房舍。”父主说道。
我随四叔父很快回到了娘的茅舍,四叔父和我娘简单说了我的功劳之后,为了让我们母女享受快乐,他去了姨的茅舍。
我娘赶紧拉着我的手,钻进了茅舍,进来适应了一下光线之后,终于看到两个妹妹露出了赞许的目光,看来外面四叔父和娘说的话他们都听见了。
“哥,你也带我们出去玩玩嘛,老在家里呆着,都快憋死了。”二囡撅嘴嘟囔着。
“女孩子家,竟瞎说,怎么就死了,不吉利。”娘慎怪的看了一眼。
我说:“娘,您放心,妹妹们也有驱离恶魔的神意,都会有出息的。”
“又瞎说,那还不是你那个神汤的效力,对了大盟主已经赐名为姜汤,不然你妹妹就让恶魔带走了。”娘辩驳道。
“多谢哥哥救命之恩。”大囡跪坐在榻上,深施一礼。
然后,两个妹妹笑的是前仰后合。娘可没时间陪着我们磨嘴皮,拿着陶罐出去找姨,一起做物事去了。
我领着走路还步履瞒姗的小妹们,向着河边走去。
“我早就想带你们出来了,你们老是害羞,又不愿意出门。”我得意地说着。
“废话!大家都不穿上衣,真受不了。”大囡气哼哼地碎道。
我扫视了一下两个未发育起来的美妞,不屑地说道:“干嘛又出来了?”
“臭流氓!现在习惯了,入乡随俗,懂吗。”二囡反驳道。
我一手拉着一个妹妹,穿过茂密的竹林,沿着河岸,伴着哗哗的流水声悠闲地漫步。河对岸大人们在犁过的土地上播种着作物,远处耕牛在人的牵引下犁田。
走了一段路后累了,我们只好坐在河边竹荫下的石头上休息,妹妹们习惯性地把后面的围群捋平垫坐在石头上,我则光屁股就坐了下去,别说咱还真不习惯跪坐的姿势。
二囡随手摘下一片竹叶,含在嘴边吹出了清脆的响声,我和大囡也学着吹,但总是没有二囡吹得好。
“对了,二囡你是学音乐的,何不做只竹笛来吹呢,多有意思啊!”大囡兴奋地叫起来。
“对了,那天在大殿,我听到过笛子的乐音,但是‘呜呜’的,声音比较低沉。”我说到。
“哥,不用那么复杂,我们可以先做一个排萧,只要用不同长度的竹管绑起来,还可以在管口插上大小不一的细竹片,提高泛音表现水平。”二囡认真地讲解着。
“那要用多少根?”我问。
“一般是十六根就可以了,多一点更好,各竹管的长短符合抛物线的规律就行。”二囡神拽着。
“我想起来了,中国皇帝时代就有排箫,不过那个时候叫参差(cenci),成语参差不齐就是这么来滴。”我尽力发挥着历史学优势。
男人在美女面前,智力往往能够超水平发挥,这符合生物进化的基本法则――感知刺激,女性也不例外。
“我这就去前面的打谷场,那边棚子里有各种工具。”说着我就跑了出去。
跑到工棚,我翻看着各种石器工具,我取了一只石斧、一把石刀,仔细一看我眼前一亮,这是一把带锯齿的石刀。
“太神奇了!石锯。”我兴奋的喊出声来。
谁说锯子是鲁班发明的,早在七千年以前就有了,历史啊,只能贴近事实,难以复制事实。看来要想学好历史,一定要深入到田野发掘中去,事实胜过雄辩。再取了几个打磨的工具,飞快地往回跑。
两个妹妹已经在选取竹材,她们尽量地选择细而老的竹材,只有老竹才不会变形,细竹是因为二囡太小,粗的竹子不合适。
我用石斧砍倒已经发黄的竹竿,按照二囡画的刻痕,用石锯截成合适的尺寸,再用石刀切削出不同大小的薄竹片。二囡认真选择插在竹管中的竹片,并不停地边吹边调换着,很快就完成了一个音节的竹管。
看看天色已晚,我们只好暂停制作,我把工具还回工棚,俩妞儿已经把制作材料在竹林里藏好,我领着妹妹们回家,等待明天再继续我们的乐器匠作。
回到茅舍,娘看着浑身土猴儿似的几个孩子,直摇头,用手轻轻拍了一下我的头,反身离去。很快,就端来一陶盆温水,给我和妹妹们擦洗起来,我们乖乖地服从着娘的摆布,可以看出两个妹妹眼神里透射出无尽的幸福。
大家匆匆吃罢晚饭,收拾停当,天色已完全黑了,我们躺在地榻上睡觉,娘还是躺在两个妹妹之间。
“别再枕着娘的手臂睡了。”我提醒道。
“娘搂着妹妹睡吧,我靠着娘就行了”,大囡懂事地嘟喃着。
早上,伴随着娘起床的声响,我睁开了眼,我想应该帮助娘做点什么,也跟着爬了起来。
走到门外,娘说:“正好,灶火灭了,你去姨那边把取火器拿来。”
我很快取回了取火器,它是一套设备,包括一块带焦糊孔眼的木头,一根空心的兽骨,一根可以在兽骨里灵活转动的圆木棍,底部已经发黑。另外还有一个类似于弓弦的物件。
娘把带焦孔的木头架好,用弓的牛筋弦在圆木棍上缠绕了两圈,再把绕着弓弦的木棍套进兽骨,下端插入木头的焦孔,让我拿着干草覆盖在焦孔的上方。这时,娘一手攥着兽骨,一手前后拉动弦弓,木棍飞快地正反旋转起来,很快,我手持的干草就冒烟起火了。娘放下工具,接过火种迅速到灶台引火去了。
我呆呆地看着眼前的工具,赞叹着古人的智慧,我原以为古人是用双手费力地旋转木棍摩擦取火呢,原来这取火十分的轻松,真不愧是燧人氏的后代,中华文明之火就是这样一步步地发扬光大的。
。。。
………………………………
第九章 天籁之音在部落回荡
第九章天籁之音在部落回荡
我和俩个囡囡吃过上午饭,就匆匆地来到河边,我又取回了工具,二囡已经在调试另一根竹管,大囡对调试好的竹管,用细磨石和毛皮精心地打磨擦拭着。我整理着工棚里取来的牛筋线,准备把参差的竹管捆绑成排。
阳光西斜,一天就这么匆匆地过去了,二囡的表情随着乐器制作的进展,益发地神采飞扬,看来就要大功告成了。我把做好的十六根竹管从短到长用牛筋线绑好,但是好像不牢靠,我想了想,用两根短竹片将一排竹管夹住,再增加一根牛筋线再次绑牢,这下应该没问题了。
二囡双手握住排箫,用嘴在平面管口从左至右快速滑动地吹了以下,嗖的一声就像是奔驰的列车汽笛声由远及近,迎面而来,我们高兴地相互拥抱在一起。
眼看天色就要黑了,我顾不上高兴,急忙放还了工具,大家一起欢蹦乱跳地来到家门口。
娘看我们又是一脸的灰尘,用手指了指我,进屋拿陶盆打水去了。我和大囡都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二囡,希望她给娘一个惊喜。
“就吹‘让我们荡起双桨’。”我鼓励地说。
清亮的排箫声伴着优美的乐曲随即想起,我和大囡用我们稚嫩的童音随着音乐轻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地白塔,四周围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悠悠,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我和大囡拉着双手,一边唱一边摇晃着,幸福的眼泪挂在我们的脸上。我们忘情地欢唱,直到唱完后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尽兴之后,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在我们的周围大人和小孩围了很多人,都用敬畏的表情,注视着我们。茅屋门口,娘端着一陶盆清水,倚靠在门边,幸福的眼泪挂满了脸颊。姨站在娘的身边,抿着嘴,甜蜜地看着我们。这可是我们穿越后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人,特别是其中有很多我们的同龄人。这些天真的孩子,羡慕地直视着我们。
两个囡囡快步跑到娘的怀抱里,嘤嘤的哭了起来,姨一把拉过我,紧紧地把我搂在她那赤褐色温暖而柔软的怀里,不停地用双手抚摸着我的头发。
我闭上眼睛,尽情地享受这温馨的时刻。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周围的人们依然虔诚地伫立在原地。
我急忙挣脱了姨的怀抱,走上前来,双漆跪下。
“各位叔伯婶姨,小伙伴们天气晚了,请回吧,如果愿意向我们一样,我们会和大家一起来歌唱,我我们来教你们,谢谢了。”说完我深施一礼。
围观的人们欢呼着,慢慢地散去了。娘把我们拉进屋里,姨端着陶盆跟了进来,又从灶台陶罐中加了些热水,娘和姨分别用麻布巾,帮我们擦拭身体,我们默默无言地接受着。
梳洗完毕,娘取下从灶台水罐,放上早已经做好的肉汤,打开盖,从竹筐里抓了一把洗净的菜放进罐里,用从小竹筐里拿出几个还温热的饼子分给每个人,我们是饥不择食地啃食起来。
娘慎笑着说:“没人跟你们抢,别噎着,等一下汤热了,喝点汤,就着吃。”
我很快吃了一个粟米面菜团子(估计有二两),走到菜筐边上,抓了一把菜,好奇的问道:“这是什么菜啊?”
“葵菜,放在汤里汤汁泛红,既好看,又好喝。”姨爱惜地抚摸着我的头回答。
“我知道了,这就是苋菜。”大囡刚说完,赶紧捂住嘴,向我做个鬼脸。
“是咱们种的吗?”我问。
“不用种,是和你姨白天上山坡上挖的。”娘说道。
“我们也要去挖野菜。”二囡大声说。
“行,都去。为娘还没夸赞二囡呢,竹排子吹的真好,为娘都不知道二囡是从哪学的?欢喜死为娘了。”娘说着又要掉眼泪。
“娘,那叫排箫,我还会很多的乐器呐。”二囡自豪地说。
我赶紧补充道:“这都是驱魔以后,神的赏赐。”
娘和姨赶紧朝大殿的方向跪拜了三下,说道:“大神天佑我姬家,跪谢了。”
“好了,天也不早了,娘,咱们歇息吧。”我愧疚地催促道。
娘说:“小妹,你一个人怪冷清的,就在这和我们一起睡吧。”
大囡说:“太好了,姨搂着我睡。”
看来以后晚上很可能就是这个方式睡觉了,还真没我什么事,我还是赶紧自己躺好睡觉吧。
“对了,二囡,能再给姨吹一曲和晚上入睡前相仿的曲调吗,就咱们家里人,静静地听好吗?”姨恳求着。
“姨,我这就吹。”二囡说着,赶紧爬起来,摸索着拿起排箫。
一曲轻柔而悠扬的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在茅舍上空萦绕。我的思绪伴随着乐曲仿佛又回到了芭蕉林立,竹林掩映的傣寨竹楼,傣家姑娘肩披长发,紧身的筒裙包裹着窈窕的身姿,在清澈的河边浣洗,嬉戏的诗情画意,我思乡的泪滴悄悄地滑落下来,慢慢地进入了梦想。
“哥,快醒醒吧,天都亮了,我们还要挖野菜去呢。”大囡用手摇晃着我的头。
二囡坐在榻上,正用竹篦子梳着头发,娘紧接着用细绳为二囡梳了两个小揪揪,当然,大囡也是一样。
我起来简单洗了一把脸,抓紧吃了点东西,拎着小竹筐,随着大人穿过大殿,向后山走去。
一路边走边看,原来大殿后面是一个山丘,山上松柏林立,绿树参天,山上亭台阁舍若隐若现,上山的石阶道路直通山顶,山顶上应该有一座神圣的建筑,但在山脚下看不到,石阶上不时有人上上下下,很多人手里都拿着类似于树皮一样的东西。
跟着大人绕过山丘,穿过一片桑树、榆树、果树组成的混交林,来到北山脚下的一片开阔地。大人们开始弯腰采摘野菜,我知道山上就是放置各类物品的洞舍了。
一看满地都是荠菜,我赶紧找了一根小棍,挖了起来。很显然这个时期的气候不但比后世温暖,而且雨水更多,当然稍微高一些的葵菜摘起来更方便,很快就摘满了一筐,大家都席地跪坐下来,稍事休息。
“对了,二囡你那个管管带来了吗?”娘用手擦着额头上的汗说道。
“带了。”二囡一边采着野花一边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