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沉鱼策-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何一方独大,对他来说,都不是好事,平衡才是最好的。
夫差回到御案后坐下,道:“本王还有一件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伯嚭连忙道:“大王请说。”
“本王原想册立夷光为王后,但她坚决不肯,本王又不想委屈她为妾室,但没名没份的待在本王身边也不是个办法,你可什么好的建议?”
伯嚭心思飞转,很快便有了主意,“臣记得夷光姑娘精通医术,大王不妨先封她为女医官;待吴越之分渐渐淡化后,再议册后一事。”
夫差颔首道:“嗯,倒是一个不错的法子,好,就这么办吧。对了,馆娃宫修建得怎么样了?”
伯嚭恭敬地道:“桩基已经打好,接下就可以修建宫殿了,预计明年此时便可完工。”
“文种那边呢,可有什么问题?”
“第一批银两已经在数日前运抵工部,这个文种很是有心。”见夫差面色愉悦,伯嚭趁机道:“臣看过他买卖的东西,都是从各处搜罗来的上等货,所以臣打算将宫中胭脂水粉以及绸料,茶叶的采办权交给他,不知可否?”
夫差随口道:“这等小事,你自己看着办就是了。”
在夷光被册封为医官的一个月后,范蠡终于回到了姑苏,与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上万石的粮食,大大缓解了吴国的粮食危机。
夫差大喜过望,原以为这次能够运回几千石就不错了,不曾想竟有整整一万石,欢喜之余亦更加欣赏范蠡,赏了他一个通候的爵位,虽然只是一个虚衔,却也是莫大的荣耀。
相国府里,公孙离恼声道:“相国大人为吴国江山殚精竭虑,大王一句好话都没有,这个范蠡只是运回来区区万石粮食而已,就如此封赏,还有那个繁楼,长得阴阳怪气,犹如女人一般,却成了京畿营的都统,实在不公平。”
伍子胥抬起头,淡然道:“怎么,这么点事就沉不住气了?”
“卑职是在替大人不值,大王分明是有意打压您。”面对公孙离的话,伍子胥搁下手里看到一半的竹简,沉声道:“从知道那名越女身份曝光后,老夫就料到会如此。”
“卑职听说,大王有意立那越女为王后,医官不过是一个掩人耳目的烟雾罢了。”
“简直是胡闹!”伍子胥沉下脸道:“真要这样,我吴国可就成天下人的笑话了。”说到这里,他沉沉叹了口气,忧声道:“自越国一战归来后,大王行事日渐乖张,实在让老夫担忧。”
沉默片刻,伍子胥道:“可有查到杀死雅兰的人?”
“还没有。”公孙离摇头道:“不过有一件事很奇怪,雅兰死的那一日,恰好就是施夷光出宫之日,听说她回来时,昏迷不醒,袖边还染有血迹,卑职怀疑,这两件事有所关联。”
“你怀疑是夷光杀了雅兰?”
“确有此疑,可惜打听不出更多的事情来,宫里对此事也讳莫如深,仿佛……”公孙离拧眉道:“被什么人给封锁住了。”
伍子胥抚着花白的长须,徐徐道:“能够封锁宫中消息的,只有一人。”
公孙离目光一颤,脱口道:“大王!”
“不错。”伍子胥眸光沉冷地道:“大王应该是知道了这件事,有意包庇那名越女,所以不许人谈论此事;可大王不知道,老夫为什么要留雅兰在府里。”
“雅兰认识子皮……夷光出宫杀了她……”公孙离喃喃低语,下一刻,眉目豁然一震,惊声道:“难不成这个施夷光与子皮是一伙的?”
“总算是想到了。”伍子胥横了他一眼,沉声道:“施夷光是从文种府里出来的,范蠡也是从文种府里出来的,你不觉得奇怪吗?”
“大人怀疑,他们三个是一伙的,都是越国派来的奸细?”说着,公孙离又想起一事,“这么说来,范蠡果然就是子皮?”
“十有八九。”在说这句话时,伍子胥面色难看异常,他一直很欣赏范蠡的才华,可惜……这份才华并不能为他所用。
言语间,管家走了进来,恭敬地道:“大人,给通候贺礼都准备好了,依着您的吩咐,足有千金之数。”
伍子胥颔首道:“好,送到范府去,记着,张扬一些,越多人知道越好。”
待管家离去后,公孙离诧异地道:“大人明知范蠡居心不良,为何还要送这等重礼?”
伍子胥淡然道:“大王亲封他为通候,老夫自然要好好贺一贺,否则岂非不给大王面子?”
“可是……”公孙离还待要说,伍子胥打断道:“老夫与文种也接触过几次,此人是一个十足十的商人,唯利是图。”
公孙离不知他为何突然将话题转到文种身上去,“卑职不太明白。”
“人皆有私心,当文种看到范蠡风光无限,自己却献尽家财而不得重视,你说他会怎么样?”
公孙离眼睛一亮,“大人想让他们反目成仇?”
“越贼狡诈,不易从外部击破,从内击破则要容易许多。”伍子胥眼底冷光闪烁,冷声道:“老夫定要将这群越贼一网打尽!”
果然,在伍子胥的刻意安排下,他赏赐千金给范蠡一事,在姑苏传得沸沸扬扬,令无数人羡慕不已。
文种虽然表面没说什么,但正如伍子胥预料的那样,心里充满了嫉妒,在他看来,自己出力最多,出钱也最多,却只得了一个采办之权,无官无爵,实在不公平。
………………………………
第五十四章 各持己见
这日,他巡完铺子回到府邸,意外看到范蠡也在,面色微微一冷,随即满面笑容地迎了上去,“范兄今日怎么有空来我府中?”
范蠡起身道:“回京之后,一直忙于琐事,直至今日方才抽空过来,文种兄莫怪。”
“范兄说得哪里话,快快请坐,来人,奉茶。”文种热情的说着,仿佛真的是不胜欢喜。
在一番闲语后,范蠡说出了此次来意,“听说修建馆娃宫是文种兄的主意?”
“不错。”文种爽快地承认,“一来可以耗吴国财力;二来可以更深地分化夫差与伍子胥,一举两得。”
“我临行之时,曾与文种兄说过,不要轻举妄动,一切等我回来之后再行商议,以免出岔子,为何不听?”
范蠡的质问令文种心生不悦,但面上仍是笑意吟吟,“现在不是没出乱子吗,范兄这么紧张做什么?”
“好,馆娃宫的事暂且不说,公子山那边呢?”
文种眼皮一跳,“他怎么了?”
范蠡盯着他略有些闪烁的眼睛道:“我听说文种兄最近与他走得很近,就连修建馆娃宫的事情,也是他向吴王提议的。”
文种不以为然地笑道:“那又如何,多结交一个人,对咱们并无坏处。”
范蠡一字一字道:“若仅仅只是结交,确无坏处,就怕文种兄还有别的心思。”
文种正在拨弄茶沫子的手指一滞,片刻,他道:“夷光告诉你的?”
“我昨日入宫谢恩的时候,与夷光见了一面。”
“她对你还真是知无不言。”文种自嘲地笑了笑,又道:“既然如此,她应该也告诉你,我已经放弃了那个计划。”
范蠡面色沉冷地道:“若果真放弃,这段时间文种兄就不会三番两次与公子山登高饮酒,结伴秋游了。”
文种笑容一滞,淡然道:“他虽是吴人,但性子不错,我与他颇为投缘,最近秋高气爽,便结伴同游,有什么问题吗?”
“这话放在别人身上,我或许还会相信,可文种兄素来信奉时间即是金钱,从不会将时间花费在无用的事情上;你会应酬公子山,只有一个可能――你没有放弃那个计划!”
文种低头盯着碧绿清澈的茶水,半晌,他哂然一笑,“还真是什么事情都瞒不过范兄,文种佩服。”
“文种兄!”范蠡痛声道:“你为何非要一意孤行,真要等闯出大祸来才后悔吗?”
“大祸?”文种对他的话嗤之以鼻,“我倒觉着,公子山性子单纯,感情用事,扶持他登基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是,公子山确实单纯,容易掌控,但同样的,他也无法掌控伍子胥这头猛虎。夫差就好比疆绳,牢牢牵制着伍子胥,令他不能尽情张开血盆大口;所以大王才能够保住性命,越国才能有这一年多年来的安宁,一旦换了公子山,伍子胥就会失去疆绳的牵制,开始肆无忌惮的杀戮。”
文种嗤笑道:“照你这么说,我们倒还要感谢夫差了?”
“从某个方面来说,确实如此。”说着,范蠡又道:“我们好不容易才走到这一步,绝不可以出任何岔子,请文种兄务必以大局为重。”
“大局……”文种玩味着这两个字,凉声道:“为何范兄认为你的计策一定可行,而我的就是错呢?”
“你口口声声说可以利用夷光让夫差与伍子胥会反目,结果呢,夫差明知道伍子胥三番两次意图谋害夷光,却始终不曾追究,连声责备的话也没有;由此可见,你的计策才是错的!”
范蠡又气又急,“这种事情岂能一蹴而就,夫差将京畿营都统一职交给繁楼,就是一种无声的责任,当他与伍子胥之间的矛盾累积到不可调节时,就会彻底爆发。”
文种好笑地道:“你所谓的累积是多久,一年?十年?还是二十年?只怕我们到死都看不到这一日。”
“不会的,少则……”
“好了。”文种不耐烦地打断,“你行你的事,我办我的事,互不相干就是了。”
范蠡没想到自己说了这么许多,文种还是不肯听劝,“你究竟要怎样才肯放弃?”
文种冷然一笑,“范兄有时间顾我的事,还不如担心一下自己,雅兰虽然死在了夷光手中,不能再指认你;但以伍子胥的心思,必然有所怀疑,你的身份怕是瞒不了多久。”
“这件事我会设法解决。”
“那我就等范兄的好消息了。”说着,文种捧起茶盏道:“我乏了,不送。”
见文种丝毫没有回心转意之势,范蠡也不禁心头火起,连“告辞”二字也懒得说,拂袖离去。
望着头也不回的范蠡,文种嘴角扬起一丝冷笑,瞧着吧,他才是最正确的那一个,早晚范蠡会心甘情愿地低头认错。
文种略一思索,举掌拍了两下,不一会儿管家走进来恭敬地道:“老爷有何吩咐?”
“明儿个是初一了吧?”待管家答应后,文种招手示意他附耳过来,在其耳边低低说了几句,后者仔细记在心里,随即道:“奴才这就去办。”
八月入秋,但直至九月方才彻底冷下来,秋风掠过,寒意透过薄薄的秋衣渗进去,冷得人直打哆嗦。
鸣凤殿,一名宫女走到正在给菊花浇水的郑旦身边,轻声道:“美人,外头冷,奴婢扶您进屋吧。”
“我不冷,你若是觉得凉,就回屋里去吧。”郑旦头也不抬地说着。
她的话令宫女露出感动之色,感慨道:“美人和善,可有些人却将这份福气视作理所当然。”
“你说阿成他们几个?”
“是啊,一天里面有大半天是在躲懒,还天天说自己累得慌,对美人的差遣推三阻四,反倒是对夷光姑娘热情得紧。”宫女一边说一边摇头,颇为鄙夷。
郑旦手微微一颤,花洒一时没握住掉落在旁边一株绿菊上,之后又砸在脚上,水都洒了出来。
郑旦惊呼一声,顾不得被弄湿的鞋袜,赶紧俯身去看绿菊,这一下颇重,砸得花瓣掉了不少,花茎也断裂的痕迹,若是不加以处理,恐怕这株绿菊很快会死去。她赶紧找来树枝,一头插在泥土里,一头用帕子绑在花茎上,借此固定住,让其慢慢愈合。
做完这一切,她方才让宫女扶着回到暖阁更换鞋袜,待得半湿的罗袜褪下后,宫女方才发现她脚背肿了一块,想必是刚才砸伤的,连忙道:“奴婢这就去请太医来。”
郑旦不以为意地道:“小伤而已,过两天就退了,无需小题大作。”
“可万一砸伤了脚骨怎么说?”宫女为难地说着,半晌,她眼睛一亮,道:“奴婢记得夷光姑娘精通医术,不如找她来看看?”
郑旦犹豫片刻,点头道:“也好。”
宫女当即离去,过了约摸半个时辰,方才面色难看地回来,却不见夷光,郑旦疑惑地道:“胭脂,人呢?”
这名叫胭脂的宫女低头不语,直至郑旦再次询问,方才小声道:“太极殿的人不让奴婢进去,所以没能见到夷光姑娘。”
郑旦一怔,旋即泛起一丝苦笑,“她如今是大王心尖上的人,哪是咱们想见就能见的。”
胭脂急忙道:“奴婢待会儿再去。”说着,她又低声嘟囔道:“说起来,自打夷光姑娘表明身份后,都有好几日没来鸣凤殿了,以往隔几日就会来一趟。”
她这句话,令郑旦本就不怎么好看的脸色越发苍白,半晌,她道:“别去麻烦了,抹点去瘀的药膏就好。”
胭脂应了一声,在替郑旦擦好药膏穿好鞋袜后,听到外面有响动,便开门走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她进来道:“启禀美人,是水房的人送水来了,请您去清点一下。”
“好。”郑旦扶着胭脂的手来到外面,张大力站在五个半人高的木桶,他是个哑巴,不会说话,只能低头行礼,随即递过一卷竹简,一手指着“鸣凤殿”那一行。
郑旦知道,这是让她在上面写名字表示收到水,就在伸手接过的时候,她面色微微一变,转而对胭脂道:“去取笔来。”
趁着胭脂取笔的功夫,郑旦从竹简底下抽出一张薄薄的绢帛,隐约可见字迹,她迅速看了张大力一眼,随即藏入袖中。
在回到暖阁后,郑旦寻了一个借口将胭脂打发下去又将门窗关紧,如此方才取出绢帛,上面只有一行小字:明日午时后前来一见,阅后速毁。
郑旦神色复杂地将绢帛拿到未曾熄灭的灯芯前,看着烛火一点点吞噬着绢帛,直至燃烧怠尽,而在随后的时间里,她一直心神不定。
翌日,她忽地让胭脂去向夫差请旨,说是要去馆娃宫瞧瞧,那宫殿本就是以她名义修建的,如今她要去看,且又在王宫东侧,相隔极近,夫差自无不允之理。
晌午过后,郑旦带着胭脂来到尚在修建宫的馆娃宫,走了一会儿,她忽地道:“今儿个似乎比昨日还冷,你且回去拿一件披风来。”
胭脂为难地道:“奴婢一走,美人身边便没人侍候了,这可如何是好?”
“我有手有脚,还能走不了路不成,速去速回就是了。”见郑旦态度坚决,胭脂只得答应,折身回到王宫,却没有依言往鸣凤殿取披风,而是悄悄去了琉璃馆。
“奴婢给郡主,郡主万福金安。”胭脂满面谄媚地朝半坐在软榻上的伍榕行礼,一扫往常清淡的模样,若是郑旦在这里,一定会大跌眼镜。
伍榕眼皮轻抬,漫然道:“有事?”
胭脂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道:“郡主所料不差,郑美人果然有古怪。”
听到这话,伍榕精神一振,坐直了身子道:“细细说来。”
“昨儿个水房的哑巴来送水,之后郑美人就独自一人待在暖阁里,奴婢进去的时候,发现灯烛下散着一丝灰烬,像是烧过什么东西;再后来郑美人就让奴婢去向大王请旨,说今儿个要去馆娃宫瞧瞧。您说这馆娃宫什么都没造起来,到处乱糟糟,脏兮兮的,有什么好瞧的,分明有古怪。”胭脂一五一十的说着,郑旦怕是做梦也想不到,她一直信任的宫女竟是伍榕的眼线。
伍榕若有所思地道:“她现在人呢?”
“就在馆娃宫呢,刚才她说让奴婢回来拿什么披风,奴婢越想越不对劲,就赶紧来禀告郡主。”
“总算还不蠢。”伍榕轻哼一声,道:“她与那姓施的贱人怎么样了?”
胭脂讨好地道:“奴婢一直都有按郡主吩咐离间她们二人,昨日郑美人不甚弄伤了脚,奴婢借口去太极殿请施姑娘来诊治,其实根本没去,在外头随意转了一圈便回去了,说施姑娘事忙,不能过来。虽然郑美人嘴里没说什么,但奴婢看得出,她对施姑娘很是不满。”
“好。”伍榕满意地点点头,取下系在腰间的锦囊掷给胭脂,“这是赏你的,拿着吧。”
“多谢郡主。”胭脂捧着沉甸甸的锦囊迭声道谢,随即道:“那馆娃宫那边……”
伍榕打断道:“我自有安排,你照着她的话去鸣凤殿取衣裳就是了,以免让她起疑。”
待胭脂离去后,伍榕唤过宫人道:“可知大王在哪里?”
宫人瞅了一眼天色,道:“这个时辰,应该是在太王太后那里。”
“太王太后……”伍榕嘴角扬起一丝冰冷的笑意,下一刻,她拂袖起身,启唇,“随我走一趟百宁殿。”
百宁殿里,寂静无声,夷光跪坐在榻前为太王太后把脉;自入秋之后,太王太后身体就一直不好,御医亦束手无策,夫差与其祖孙情深,望着缠绵病榻的太王太后,忧心忡忡。他知夷光医术高明,便让她为太王太后医治。
看到夷光收回手,夫差急忙问道:“如何?”
望着夫差紧张的目光,夷光不知该如何开口,别看太王太后表相尚好,其实脉像无力,病体沉苛,乃是病入膏肓,油尽灯枯之兆,恐怕撑不过今年冬天。如此病体,宫中太医不可能诊不出来,只是怕夫差怪罪,所以迟迟不敢说出口。
………………………………
第五十五章 露马脚
见她迟迟不说话,夫差越发心急,追问道:“到底怎么样了?”
夷光犹豫片刻,故作轻松地道:“大王放心,太王太后病情并不是十分严重,只要保持心情开朗,按时服葯,便可缓缓好之。”实情,肯定是要告诉夫差的,但不是当着太王太后的面。
“那就好。”夫差不知夷光心思,只道太王太后真的没有大碍,长舒了一口气。
太王太后深深看了夷光一眼,道:“人生在世,自有生死命数,孙儿无需太过在意。”
“祖母一定能够长命百岁。”夫差话音刚落,便看到伍榕走了进来,娇声道:“榕儿给祖母请安。”
“来,过来。”太王太后极是喜欢伍榕,当即笑着招手示意她近前,连精神都瞧着好了一些。
待得说了一番体己的话后,伍榕故意将话题扯到馆娃宫,“祖母,榕儿想去馆娃宫看看,不知可否?”
太王太后不以为然地道:“你是郡主,有何不可?”
“多谢祖母。”说着,伍榕又朝夫差道:“夫差哥哥陪我一起去吧,咱们好久没出去走走了。”
“本王还有事情,你自己去吧。”夫差的拒绝令伍榕一脸失望,委屈地望着太王太后,后者心有不忍,对夫差道:“难得榕儿有兴致,你就陪她走走。”
“是。”见太王太后开了口,夫差只得答应。
听到这话,伍榕顿时转嗔为喜,欣喜地道:“多谢祖母。”
太王太后怜惜地拍拍伍榕的手,“快走吧。”
“嗯。”伍榕应了一声,又悄悄瞅了夷光一眼,太王太后知道她的心思,道:“夷光,你就别去了,留在这里陪哀家说说话吧。”
待夷光答应后,伍榕赶紧拉着夫差往馆娃宫走去,到了那边,正好看到胭脂捧着披风四处张望,伍榕心中一动,走过去道:“你在找什么?”
胭脂赶紧行了一礼,“奴婢刚才奉美人的话去拿披风,回来后就怎么也找不见美人了。”
“四处瞧瞧,这么大一个人,还能不见了吗?”
胭脂摇头道:“奴婢到处都找了,也问了人,都说没见着,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这可就奇怪了。”伍榕瞅了一眼四周,道:“馆娃宫尚未建起,此处一目了解,应该很好找才对啊,总不至于飞上天吧。”
夫差也觉得奇怪,让王慎去找此处的管工问问,不一会儿,王慎回来道:“启禀大王,管工说是见过郑美人,但之后就瞧不见了,他已经让人去找了,一有消息就来禀报。”
夫差点点头,如此等了将近半个时辰,始终不见郑氏,这样的古怪令夫差眼里疑色越来越大。
人,不会凭空消失,到处寻不见,只有两个可能,一是上天,二是入地,郑旦……又是哪一种?
伍榕一直有在留意夫差神情,见他起疑,心中欢喜,正要说话,远处忽地传来欣喜的声音,“找到了!找到了!”
循声望去,竟是遍寻不至的郑旦,她疾步上前,满面惶恐地伏首行礼,“让大王担心着急,实在罪该万死。”
夫差面色沉冷地盯着她,“你刚才去哪里了?”
“臣妾来了馆娃宫之后,便让人引路,想要四处瞧瞧,不知不觉地就走到了北侧护城河边回来方才知道大王派人四处寻找,臣妾知罪。”
“谁引的路?”听到夫差询问,郑旦身后一名粗衣短褂的工匠战战兢兢地上前道:“是……是小人。”说着,他扑通一声跪下,满面惶恐地道:“小人知罪,求大王开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