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争战三国-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148章 吕布首斩八将(求收藏求收藏)

    董卓本来满怀美好心情前去早朝,可是走到朝时,未发现袁隗身影,心中当时愤怒无比,感觉被戏耍一般。

    董卓愤怒下,就又开始提议废帝之事,但是朝堂反对者比昨日还多,于是只能不甘的作罢。

    董卓三番五次的前往袁府拜访,可是都被袁隗已以身体不适,不易见客为由,阻挡门外。

    董卓经过几次下来,已失去奈心,决定领兵攻打袁府,杀鸡儆猴给洛阳各大臣敲敲警钟。

    “快快快!给本将集合大军,前去攻打袁府,老子倒要看看那老东西是否真的有病!”

    李儒拦着正在点兵的董卓劝说:“主公!不可冲动啊,要三思而行,此法乃是与洛阳全部官员为敌啊!”

    董卓气着回答说:“老夫做事自有分寸,用不着你来教,在不走开,就休怪老夫无情!”

    就在李儒拼命阻拦时,一兵士慌慌张张跑来。“报!不好了,城外有大军叫阵辱骂,点名要主公出城迎战。”

    董卓心中之气正无发泄之处,此时听闻兵士之言,气的两眼瞪的像鱼眼一般,领军就赶往城门。

    “董卓逆贼快快出来受死,竟胆敢以下犯上,行废立之事,此乃形同篡逆,天下人皆可诛之。”

    “杀!”

    “杀!”

    “杀!”

    董卓看着城下之人辱骂,再见其兵士整齐的喊杀声,心中收起小瞧之心,连忙领诸将及五千兵士出城迎战。

    董卓来到城外,出阵喊道:“汝乃何人,为何无辜围城,不知此乃京师重地,难道是想谋反不成?”

    那辱骂之人冲出阵前,大喝道:“某乃并州刺史丁原丁建阳是也,今受帝诏,前来诛杀逆臣董卓!”

    董卓见丁原也无多少兵马,于是回阵喊道:“谁人愿意拿下此贼?”

    董卓话音刚落,就见一将飞奔而出,直奔丁原而去。

    “吕奉先在此,父亲大人莫慌!”

    丁原身后吕布见董卓阵前冲出一将,赶紧挥舞方天画戟迎上,只是一招,就斩来将落马。

    “哈哈哈!西凉无人也,如此废物也能为将!”

    董卓身后将校,见吕布如此猖狂,心中当时不能容忍。“贼将休得猖狂,看某兄弟二人如何斩你落马!”

    吕布刚取笑完,就见董卓阵前又冲出二将,脸上露出不屑,拍马迎了上去。

    那二将与吕布交手五回合,其中一人就被吕布一戟刺下马,另外一人还未反应过来,就被吕布反手戟劈成二半。

    董卓和身后将校见吕布如此勇猛,无不胆战心惊。

    吕布见董卓阵前无人冲出,大笑嘲讽道:“哈哈哈!真是废物一群,浪费本将时间,还有多少人送死,一起上来吧!”

    董卓本来心有余悸,此时听闻吕布之言,当时愤怒不已,转头对身后诸将骂道:“敌将如此猖狂!你们都能容忍!还不快上啊!”

    董卓话音落下,就见身后冲出五将,当时心中甚是欣慰,想必这下敌将应该难逃一死。

    吕布见冲来五将,心中毫无惧意,直接挥戟迎战而上。

    六人战在一起,吕布毫无一丝慌乱,反而打的五将毫无还手之力,十回合便刺死一人,十五回合又斩一将,三十回合一个横扫,三将皆倒在戟下。

    董卓见吕布如此神勇,吓的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缓了一会才命令兵士冲击。

    丁原见董卓大军出击,生怕吕布有损,赶紧命兵士冲杀上去。

    董卓兵士大多新降之兵,并无多少战力,而丁原此次所领之兵,都是并州精锐。

    两军交战一起,战况一目了然,城上李儒见吕布如入无人之境,直奔董卓而来,心怕董卓有损,赶紧让人鸣金收兵。

    董卓心中早有退意,此时听闻金声,连忙勒马冲回城中,身后兵士见此,连忙紧随其后,生怕落后掉了性命。

    李儒见董卓已经进城,就让人关上城门,已免吕布随军攻进城来,而那些还未进城兵士,只能自求多福。

    吕布冲到城下,见城门已关,就屠杀还未进城的董卓兵士,已泄心中之气。

    丁原见再难收战果,于是就让人鸣金收兵,回往营寨。

    董卓回到营中,心中郁闷无比,就向手下等人发泄。“废物,真是一群废物,尔等要是有一人向那吕奉先一般,老夫何愁大事不成!”

    手下等人听闻董卓之话,纷纷羞愧的低下头来,只有一人看着董卓说道:“主公莫急,肃可说服吕布来降。”

    董卓闻声望去,见是李肃,于是严肃问道:“此话当真,如若不能说降,老夫就取你人头!”

    李肃并未惧怕,而是上前几步说道:“如若不能说降,无需主公动手,肃当自己奉上人头,只是此次说降,还需主公一物,不知主公可否舍得?”

    董卓见李肃如此信誓旦旦,心中一喜,赶紧问道:“你尽管说来,不管何物,老夫都可舍得。”

    李肃点点头说道:“那吕奉先本是肃同村好友,肃自知其为人,今天一战,肃观其兵器、铠甲都是上等,只是坐下战骑,乃是一寻常马匹,不知主公可舍得坐下神驹赤兔?”

    董卓见是要自己战马,心中当时不舍,李儒见董卓面露不舍,赶紧开导道:“主公将来位居高位,何愁没有神驹。”

    董卓听闻李儒之言,缓缓的点了点头,然后让李肃带上赤兔和一些珠宝,前往吕布营中劝降。

    吕布今天大胜一场,心中正是欢乐无比,此时正在营中独自饮酒。

    “唉!要是此时有文远在身旁庆祝,那该有多好,都怪义父把文远交给何进,搞的现在人在哪里都不清楚。”

    吕布把碗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晃晃脑袋,不让自己想这些不开心的事情。

    “报,启禀将军,营外有一人自称将军好友,想求见将军。”

    听闻兵士来报,吕布放下手中酒碗,心中一喜,暗想会不会是文远,于是赶紧出营迎接。

    “文远!文远是你吗?”

    吕布老远就开始呼唤,李肃听闻声音,笑着回答道:“奉先认错人也,某乃李肃。”


………………………………

第149章 吕布诛丁原(求收藏求收藏)

    吕布听闻来人乃是李肃,当时无半点喜悦,可是已经出营,总不能回头不见。

    “哦,原来是多年未见好友,不知今日到来,可是有何事情?”

    李肃此时心系劝降之事,并未在意吕布表情。“哈哈哈!奉先记得就好,多年未见,难道不请某坐上坐?”

    吕布见此,就迎李肃进营,二人坐下,就开始闲聊儿小之事。

    二人闲聊多时,李肃见吕布已微有醉意,于是开口说道:“不知奉先在丁刺史手下所居何位?”

    吕布闻言,并未往心里所去,于是随口答道:“还好,某如今甚得丁刺史厚爱,在其手下任职主薄。”

    (三国主薄一般是自己亲信之人,所以大家别以为这官小。)

    李肃听闻吕布满意现状,故做惊讶说道:“以兄长之才,怎会是小小主薄,那不是让人取笑。”

    吕布见李肃看不起主薄之职,当时不悦问道:“哦,既然主薄之职难入你眼,不知你现为何职?”

    李肃自嘲说道:“唉!某无兄长之才,只能屈居小小虎贲中郎将。”

    吕布听完这话,心中大胜喜悦全无,心想这李肃不如自己半分,如今位居如此高位,怎能不让人心酸。

    “嗯,奉先看天色不早了,此乃有是军营重地,肃兄还是早些离去吧。”

    李肃见吕布露出心酸之意,心中暗道大事已成,于是开口说道:“某今天到来,还有一匹神驹相赠。”

    吕布听闻有神驹,当时一扫心中不快,赶紧问道:“在哪?肃兄不可欺我,快带奉先前去。”

    李肃见吕布如此模样,心中更喜,连忙带着吕布出营,前往营外不远处树林。

    吕布跟着李肃行走数里,就见远处有一马儿被人牵着手中,全身一片大红,找不出半点杂色,当时心中大喜,赶紧跑向前去。

    “这是要送给奉先的?”

    李肃看着吕布喜爱的抚摸马头,笑着说道:“正是,兄长何不骑上几圈,感觉一番。”

    吕布心中正有此意,于是翻身上马,那马儿感觉背上陌生气息,狂叫不止。

    吕布见状,脸上更喜,在马儿耳前温柔言语:“马儿、马儿,从今往后,你我一起会尽天下豪杰,你看可好?”

    马儿好像听懂吕布之言,打了个响鼻,慢慢的安静下来,吕布见此,双脚轻轻的夹了马背,那马儿就狂奔而去。

    几圈过后,吕布心中已是非常满意,于是拍马飞奔而回。“哈哈哈,真是好马啊!但是某无功不受禄,不敢接此神驹。”

    李肃见吕布骑行几圈,酒意已醒,赶紧上前说道:“美女配英雄宝马配勇士,此马当属奉先,至于功吗!就不知奉先敢不敢立?”

    吕布早知天下没有如此便宜之事,但是心中确实非常喜爱此马,于是问道:“说来听听,要是可以,奉先有何不敢!”

    李肃见事情有回到自己掌控之内,笑着说道:“肃如今在董公手下为官,此马也是董公坐骑赤兔,奉先现在应该知道肃的来意了吧。”

    吕布脸色一变,拔出长剑指着李肃说道:“现在两军交战,你既为董贼手下,何敢前来奉先营中,看某不取你人头。”

    李肃见吕布剑指自己,也不心慌,正色说道:“奉先如今只差一神驹,就可藐视天下武将,而且你我都已而立之年,为何还要久居下位,只要奉先取下丁原人头,献给董公,必可封候名留青史,到时天下皆知奉先大名。”

    “啊!”

    吕布大叫一声,持剑向李肃砍去,李肃见未劝动吕布,心中大急,赶紧做最后挣扎。

    “功名利禄就在眼前,奉先为何不取,难道奉先就要一辈子听从他人,自己毫无做主之权?”

    剑在李肃面前三寸停下,李肃紧闭双眼,额头布满汗水,心中呐喊此事一定成功啊!

    李肃等待片刻,未听闻动静,就微微睁眼看去,见吕布正在思考,心知该说的都已说完,只能让其自己思考。

    吕布回想起在丁原手下任职的种种,觉得李肃说的确实有些道理,文远只是得罪王允,就被丁原派往何进之处,如若那天自己犯下什么,是否也会一样。

    再者自己确实需要一匹神驹,想当初那赵云就靠坐下白马,与自己战至平手,如若当初自己有此马,一定可以拿下赵云。

    眼下自己年纪确实不小,想那霍去病才屈屈二十余岁,就得成就封狼居胥美名,难道自己就要一直当个小小主薄,虚度一生吗……

    没有诱惑和对比,也就没有想法,但是一旦有了诱惑,就像着魔一般,以前种种小事,都会无限放大,吕布现在就面临此景。

    就当李肃手脚发麻之时,吕布突然收起长剑。“哈哈哈!肃兄别在意,奉先刚刚只是玩笑而已,玩笑而已。”

    吕布说完,上前一脸笑容亲切的拉起李肃的手。

    李肃见此,擦了擦脸上汗水,笑着回答说:“奉先既然同意,那不知何时动手。”

    吕布此时已做好选择,但是还想待价而沽,于是问道:“不知奉先转投董公麾下,可居何位?”

    李肃见吕布此话,心知此行已成,于是回答道:“肃不才,位居虎贲中郎将,以兄之才,必定封候。”

    吕布一脸认真看着李肃说道:“此乃大事,你若欺我,奉先可不会顾及儿小之情。”

    李肃双眼对上,毫无畏惧说道:“如若奉先献上丁原人头,没有封候,肃自取脑袋奉上,不劳奉先动手。”

    吕布听后,翻身上马道:“此时天色已晚,肃兄速回,明日辰时,奉先领大军在城门等候。”

    李肃听闻吕布之言,心中狂喜,此次说降吕布,董公必会厚加赏识,到时仕途肯定平步青云。

    吕布骑着赤兔只身前往丁原营中,进入丁原帐中,见丁原正在处军务。

    丁原听闻脚声,抬头望去,见是吕布,连忙笑着迎上说道:“奉先来此,可有事情?”

    吕布见丁原要上前拉着自己,当时拔出剑说道:“谁是你儿,某姓吕,你姓丁,何来关系!”

    丁原心中一慌,心知吕布有异,正要呼唤帐外亲卫,那想吕布毫不顾及往日恩情,一剑削向自己。

    滚烫的鲜血溅向一旁案桌,丁原睁大双眼看着自己的无头尸体,想不明白吕布为何会反。

    吕布看了帐内一圈,走了几步,扯下眼前案布,捡起丁原人头装了进去,然后走出帐外。

    吕布在并州军中,甚有威名,再加上今天阵斩八将,直接轻松的接管并州兵马。

    虽然有些死忠丁原者,但是吕布自知有亏丁原,也未做屠杀,只是命其放下武器,自行离开。

    董卓得知吕布明日来降,兴奋的一晚未睡,此时天才微亮,就领本部西凉铁骑,前往城门等候。

    董卓等待数时,就见并州军缓缓开来,在城门百米处停下,然后阵前冲出一骑快速飞奔而来。

    董卓见来人乃是吕布,昨日阴影还未散去,心中紧张无比,直盯吕布身上,生怕其突然出手。

    吕布骑乘赤兔,来到董卓十步之内,面无表情的下马上前献上丁原人头。

    “丁原与董公作对,奉先已取其性命,现有人头在此,望董公笑纳。”

    董卓命人上前取来,然后打开观看,见正是丁原人头,赶紧下马上前亲切的拉起吕布。

    “哈哈哈!好!好!好!老夫明日就上表天子,封奉先为温候。”

    吕布见董卓如此看重自己,心中感动无比,连忙跪下说道:“董公恩重,奉先铭记于心,来日必为董公立下大功。”

    董卓见吕布新降,此时正是收其心时,于是扶起吕布说道:“老夫想收奉先为义子,不知奉先可否愿意?”

    吕布心中一喜,开口说:“多谢父亲大人,孩儿以后谨遵父命。”

    董卓见此,就迎吕布进城,自此董卓得并州大部精锐,一时气焰更盛。

    袁隗得知丁原被杀,其部下精锐皆被吕布带投董卓麾下,心知洛阳局势已不在掌控之内,如若此时不配合董卓,怕是会让袁家有损,于是亲自前往董卓府中拜访。

    董卓得知袁隗来访,也还已颜色,称袁隗身体未好,怕在自己府上出事,让其回去好好休息。

    袁隗碰壁后,心知董卓想打压自己,让自己效忠于他,于是赶紧回往袁府。

    然后召集袁绍、袁术二人,让二人前往汝南族中,召募精兵,等待时机,举兵讨董。

    袁绍听闻后,自荐愿意前往北方四州,等待时机,再与袁术一起起兵,讨灭董卓。

    袁隗见此,也不多说,只是让二人尽快出发。

    袁隗安排好对策,就再次前往董卓府中拜访,表示愿意退步,可惜董卓还是未见。

    如此反复几次,董卓终于愿意见袁隗一面,两人商量好久,终于分配好利益。

    第二天早朝,董卓再次商议废立之事,就见袁隗带头出来赞同,朝中大臣见此,纷纷出来附和,生怕落人身后。

    刘辩见此,吓的瘫痪一旁,袁隗摇摇头的上前,扶起刘辩走下龙椅,然后扶陈留王刘协登上龙椅。

    自此董卓掌握朝中生杀大权,谁人胆敢说个不字,就命兵士诛杀三族。

    洛阳一些有实力者,纷纷逃离,前往各州郡招兵买马,等待时局有变。

    等待董卓发现,已经为时已晚,于是听从谋士李儒之言,大肆封赏,已求稳定其心,再奉行儒家思想,已让众人归心。

    董卓一番调度,心中还是不安,于是秘密让人把废帝刘辩母子处死,已绝众人异心。


………………………………

第150章 共讨董卓(求收藏求收藏)

    曹操得知刘辩母子被董卓处死,整日躲在府中伤心,这日王允送来请柬,说是寿宴,于是决定前往散心一番。

    曹操来到王允府中,就一人独自坐着桌前狂饮,不一会就喝的头昏脑涨。

    这时王允突然低声哭泣起来,诸宾客见此,心中感到好奇,纷纷上前好生安慰。

    王允见气氛已经带动,于是边哭边说:“今日并非某的寿辰,而是想请诸位一聚,恐那董卓有疑,故做此举。”

    宾客见王允此话,心中都是一惊,看来这王允肯定是有什么大事,于是都向其看去。

    王允见众人看着自己,伤心欲绝的说道:“董卓日夜欺压幼帝,大汉江山眼看朝不保夕,而我等确无能为力,心痛啊,心痛。”

    在坐的都是官场老手,谁也不愿当此出头之鸟,万一失手,可是必死无疑,于是都不答话,只是放声大哭。

    曹操此时已酒意上头,听闻酒宴一片哭声,心中甚是烦恼。“哈哈哈!哭哭哭,就能哭死董卓吗!”

    曹操此话一出,酒宴鸦雀无声,都停下向他望去,王允见有人接话,心中一喜,赶紧走上前,拉着曹操离开酒宴。

    王允拉着酒气熏天的曹操来到厢房,开口说道:“孟德今日之言,恐怕传到董卓耳中,性命难保啊,不如老夫现在就安排你离开洛阳。”

    曹操此时已醉,那里想得这些,只听闻董卓二字,心中怒火横生。“你等怕他,某可不怕,某现在就去诛杀董卓匹夫。”

    王允见曹操转身离开,赶紧向前拉住,脸上闪过一丝奸笑。“孟德莫急,既然孟德愿诛董贼,老夫家中有一把七星宝刀,愿献给孟德诛贼。”

    曹操心中痛恨董卓诛杀何太后,此时听闻王允之言,当时点头赞同,王允见此,就取来宝刀交于曹操,并让其小心行事。

    曹操走后,王允冷冷一笑,转身走向墙壁,用力推了一下,就见墙壁出现一条秘道,王允头也不回的往里走去。

    袁隗在王允家中秘室等待多时,此时见其走来,赶紧上前询问。“怎么样,可有人愿往?”

    王允看着着急的袁隗笑着说:“袁太傅放心,已有一人前去,只是此人甚是特殊。”

    袁隗见王允卖起关子,好奇问道:“哦,不知是何人,王司徒快说,免得老夫瞎猜。”

    王允见此,也不在做神秘,回答说道:“曹嵩之子,曹操曹孟德是也。”

    袁隗听闻是曹操,当时脸上露出喜色,心想此事不管如何,袁家都有好处。

    曹操来到董卓府中,门口下人上前询问,曹操告其有重大军情相报,让其赶快带自己面见董卓。

    下人见是军机大事,连忙带着前往董卓住处,来到屋外,被董卓亲卫拦住,曹操如法炮制的骗进董卓屋内。

    曹操进屋,见董卓正在床上休息,并且背对自己,心中当时一喜,于是拔刀缓缓上前。

    董卓正在酣睡中,突然感觉全身寒毛竖起,惊起往门口望去。“孟德这是何意?”

    曹操见董卓突然坐起,心中吓了一跳,当时酒意全无,脑中飞快转动。“孟德新得一把宝刀,左思右想决定献给董公。”

    董卓见曹操手上确实拿着一把宝刀,当时不疑有他,欢天喜地的接过,还大肆夸奖曹操献宝有功。

    曹操此时心中那有心情,对于董卓夸奖,只是敷衍应答,然后称家中有事,就告辞离开。

    曹操着急离开董府,根本未注意前来的吕布,当时与其撞着一起。“哦,是温候大人,真是不好意思,孟德家中还有事情,就不打扰了。”

    吕布本想开骂,可是那曹操好言道歉一番,还未等吕布开口,就匆匆向府外走去,吕布见此,心中暗感奇怪。

    吕布来到董卓房间,见其手上拿着一把宝刀观赏,当时好奇问道:“父亲大人何来的宝刀?”

    董卓听闻吕布声音,头也不抬的说道:“哦,奉先来了,此刀乃是曹孟德所献。”

    吕布听闻是曹操,就想起刚刚情景,心中越发感到奇怪,于是向董卓说起刚才之事。

    董卓听闻吕布之言,也感到有些奇怪,于是招来下人询问曹操来时情景,董卓听完下人叙述,破口大骂曹操逆贼,然后赶紧让吕布领兵前去擒拿回来,问其身后主谋。

    吕布来到董府门口,就向下人询问曹操去向,下人告知曹操以有董卓手令为由,骑着门口战马往城门去了。

    吕布听后,赶紧领着众人往城门奔去,来到城门又是一番询问,就往曹操离去方向追去。

    曹操心知中了王允之计,此时如若不离开洛阳,只怕会被董卓杀鸡儆猴,于是夺了门口战马逃出城去。

    出了城门,曹操在大路奔行几里,心想大路来往人多,恐其让董卓兵士碰上,于改投小路而去。

    吕布追了三十余里,也未追上曹操,此时见天色已晚,只能含恨领兵而回。

    董卓得知曹操已经畏罪潜逃,气的大骂朝中大臣,自己整天为这大汉江山操心,而他们想的是如何诛杀自己。

    李儒见此,就上前献计,告诉董卓不可纵涨此法,要天子下令缉拿逆贼曹操。

    董卓取纳李儒之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