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小刁民-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三个字,已经被嘉靖皇帝写在屏风上,方便随时想起任用,这可比兵部的档案、人脉有用的多。

    什么人脉,都比不上一句简在帝心。

    这个消息传来,两淮那边就让陈扬加大拉拢力度,赵期昌想要女人给女人,想要什么只要能满足,就尽可能满足。毕竟拿人手短,他们看中的是将来赵期昌给与他们的回报。

    可陈扬呢

    两淮那边拨来的资源,他又新添了一名千金姬,还在登州府这边置办了庄园别院。至于给赵期昌的好处抱歉,陈扬当时觉得真没这个必要

    片刻后,陈扬道:“就杀一人,陈某在登州城北的那处庄园,就是将军的了。事成后,酬谢不菲。”

    赵期昌还是摇头:“陈公子,我小胳膊小腿,不想也不愿意搅合到你们之间的争斗中去。我不会问你想杀谁,但这种事情,也不是杀一两人能解决的事情。”

    陈扬心中焦急,头半仰着看天空:“能杀一个,总比不杀的好。还请将军明白一件事情,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朝中争斗远不是将军所了解的那么简单。此役,固然我两淮落入下风,这确是一件坏事,但何尝也不是一件好事”

    赵期昌侧头瞥一眼:“什么意思”

    陈扬露出笑容:“之前,我两淮并未拿晋南人当对手,大意轻敌之下,才让晋南人抓住痛脚。此番之后,谁胜谁负,还是未知。”

    在他的目光下,赵期昌还是摇头:“这一切与我无关,我只想守着这一亩三分地,无心他处。”

    陈扬恼怒,不耐烦站起,问:“令狐宏基许了你什么”

    赵期昌微微摇头,无奈道:“若我说,他给的我什么都没要,你可信”

    认真观察赵期昌神态,陈扬缓缓点头:“我信,可为什么你还不愿帮我两淮”

    赵期昌无奈叹息,真不知道这种混蛋怎么被派来负责登莱事务,干脆一骨碌翻身坐起,将葡萄串放在手旁,道:“令狐宏基要给我的好处,我没要;他还威胁我,说是咱升官之日,就是倒霉之时,可谓是恶言说尽。即便如此,陈公子可知为何赵某还是不愿助你两淮”

    陈扬皱眉,他也想不通,还以为令狐宏基许下了更大的好处,可看着赵期昌神态,他也有些想不通,甚至觉得赵期昌已经倒向晋南,只是在骗他。

    赵期昌继续说:“我这人有自知之明,对你们之间的斗争是两不相帮,这一点与戚掌印是一样的。原本也可以吃了上家吃下家,可这类两头讨好,两头失信的事情,我不屑于。故而,我不问你想杀谁,也希望你别来滋扰我。”

    “至于你所说的此一时彼一时,说真的,对于盐运上的大钱,我说不眼红是假的,可没那个精力去涉足。故而,令狐宏基威胁我,我以辞职为退路。若陈公子这头也要威胁,不妨说说看,赵某也好有个准备。”

    说着赵期昌摊手,一副随你怎么弄,我都这德行的模样。在陈扬看来,赵期昌如此行经、神态,简直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一副滚刀肉架势。

    陈扬深吸一口气,狠狠搓搓脸,道:“将军言至于此,陈某也非无理取闹之人。只要将军与晋南无关,将军这个朋友,陈某还是愿意交的。”

    这句话有多少可信度,赵期昌估计连说这个话的陈扬自己都不知道。也只是笑笑点头:“希望如此,其实陈公子不妨为赵某想想,也就理解了赵某的苦衷。至于两淮,真的是家大业大,何惧眼前”

    陈扬心中诽谤,我为你想,谁又为我想

    所谓的家大业大就是一句笑话,盐运固然能挣大钱,可各方面需要打点的,才是真正的大头。而且两淮经营日久,想要打翻两淮的商团势力太多了。

    此次晋南磨刀霍霍,陈扬很担心两淮在朝堂上兵败如山倒,祖宗基业彻底败坏,一发不可收拾。

    陈扬强撑着笑容、风度离去,赵期昌坐在陈扬此前坐着的方石上,看看一粒都没动的葡萄串,又看看陈扬阴郁的背影,咧嘴不屑笑笑。

    比起令狐宏基那个脑子不正常的遗老遗少外,这个陈扬实在是差的太多,估计满门心思都落在玩弄女人身上了。

    赵财端着一碗茶过来,俯身:“老爷,谈的如何了”

    端起茶碗漱口,赵期昌摇头:“没担当,多大一点事情就要玩弄刺杀手段,估计这人出息也就这么点了。”

    说着咧嘴一笑,赵期昌不屑发笑:“我与这人才认识多久,就开口刺杀某人,行事如此稀松,这种朋友不要也罢。”

    对于能解决事情的刺杀,赵期昌愿意干;若只是刺杀一些棋子,他才没这个兴趣。就算得手,也是得不偿失。

    对于两淮盐商与晋南盐商之间的斗争,赵期昌也了解过,双方的核心力量都在官场,看看官场那些领头人物的籍贯,就能大致分出两帮人的成员。

    现在晋南盐商的领袖是甘肃巡抚杨博,当世三大奇才之一。至于两淮,有个尚书王杲能算标牌。其他的,赵期昌就不清楚了。

    在官场这个体系中,他的人脉、资历太浅,也没有父祖积累下的情报可供参考,很多事情都是瞎子,全靠推测。

    严世蕃自夸的当世三大奇才,如杨博、锦衣卫督公陆炳,以及严世蕃本人这三位当世奇才,都卷入了这场盐商争斗而产生的朝政斗争中。

    这场争锋,则是首辅夏言与严嵩争斗的先锋战。

    这是波及全国的斗争,他只是一个小棋子,影响力局限在登莱。至于山东方面,他还不够那个资格。

    其实,这场波及天下的争斗,已经将他吓着了,他才不愿意搅合进去,急着脱身。

    戚继光因为双方争斗而去喂蚊子,是戚继光舍不得官职,这是戚继光唯一的机会所在。而赵期昌,他已经有了退路,巡抚彭黯那边靠不住。可在陕西的贾应春、大名府的张瀚、还有即将调任北京的朱应奎,都是赵期昌的退路。

    这也是他敢给吴知府甩脸色的原因所在,他真的不需要太多的退路。退路多了,会让其他人不信任,进而导致退路看着多,实际上都不起作用的尴尬事情发生。

    他昨日对令狐宏基的那席话也是真心实意,大不了眼前就辞官,换个地方再出仕。反正他是卫所官,就算辞职辞去的也是差事,如品级之类类似军衔的东西,是不会剥离的。

    除非他触怒中枢,让中枢革去一身官职。
………………………………

第一百九十五章 戚继光的变化

    第一百九十五章 戚继光的变化

    又过了两日,在朱高城,守备将军府。

    这里土方工程已经结束,外部包砖工作也算是大致收工,剩下的就是内部装饰问题。赵期昌本性上是喜欢高大建筑的,整个守备将军府位于朱高城北城,与南门大街正对上,东西大街从眼前经过。

    城中校场就在守备将军府后面,与北门正对。其中左边即东边是军营营房区域,右边则是城中诸库所在。

    修建新城的方便性就展现在眼前,他可以随性所欲规划城中区域,而不像旧城扩建,一切建筑都已被瓜分,修筑者只能执行而无设计权限。

    而守备将军府,则是朱高城设计的精华所在,设计图纸中地下有地窖储存军粮、军械,实际上修建的地下工程更大,连暗道都一路修到了刘家河北岸。

    若不是靠近河边,地下不方便扩建,赵期昌会在地下修建藏兵洞。藏兵洞名字叫做藏兵洞,实际上是一座城池最后的避难所与据点。哪怕整座城池失陷,敌军想要攻陷有准备的藏兵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跟地道战差不多,你再多的兵力也铺展不开,狭窄的通道中处处是机关、陷阱。火攻、断水都是没用的,除了里头人投降、饿死外,唯一的法子就是挖掘一条更大的通道杀进去。

    藏兵洞这种设施很难用得上,就连边塞也是如此。平时用不上缺乏维护,战时就成了摆设,甚至是遗忘。朱高城最大的秘密就是地道,除了这个其他方面也就正常多了,除了守备将军府的防御措施。

    整个将军府通过垒土,外层地基比周围高出六尺。墙面与城墙类同,自然也高出六尺。整个将军府院墙也就是城墙内侧,都是背依墙面修筑的三层小楼。整体建筑如同一个回字,四角又修筑四层高箭塔,正中则是防御核心所在的一座高台碉堡。

    碉堡高三层,但地基相对于守备府外层地基高出一丈多,没有修筑楼梯,军士进出通过软梯攀爬,物资运输也是通过吊运。而高台碉堡内还有地窖,这处地窖与守备府各处地窖有暗道连接,这部分暗道会出现在设计图纸上,供工部核查人员检验。唯一保密的,只有通向刘家河北岸的地道网络。

    整个守备将军府有南北两个方向,一共四条弯曲马道斜坡。要攻破城门,必须通过斜坡马道跑到城门前才能抵达府门。而弯曲的跑马斜坡上没有任何的遮掩物,敌军若是站在跑马斜坡上,必然在侧面、正面暴露在弓手打击下。

    “朱高守备府”

    戚继光抬头看着南门悬挂的牌匾,更显消瘦的他心中怅然若失,才离开半年,卫里就已经不是那个卫里。现在在省里看来,登州卫实际隶属上司已经不是都司府,而是备倭总兵府。自然,卫掌印在卫里的权威也不行了。

    以前是卫掌印第一,备倭城操守第二,其次才是坐堂卫镇抚、中所佥事。而眼前,短短时间内的变化,已经形成以朱高守备将军第一,备倭城操守第二,卫掌印第三的格局。

    而且名义上登莱两府诸卫所的实际管军上级衙门,也就是掌控即墨三营的游击将军又是赵鼎明,眼前从卫里、卫外层层下来,登州卫已经姓赵了。

    戚继光不敢想想,若赵期昌兄弟以及其旧部族人陆续掌握朱高城、即墨三营,十几年以后,说不得整个登莱卫所都会被赵家间接掌控。

    他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整个朱高城的布局上,马蹄践踏踩着斜坡而上,戚继光站在守备府门前,环视四周已经可以大致看清城中布局,又看看南门外如同两只螯钳的马道斜坡,缓缓点头记在心里。

    赵期昌毕竟有无数信息,建筑风格底盘是中土方正格局,但各方面的建筑可以说是中西相杂,哪个使用来哪个。故而,戚继光看半完工的朱高城,是十分的满意。

    进了修筑二层门楼的守备府府门,眼前的景象让戚继光不由一笑,外部修筑大体完工,可里面还在加工。一队队的徭役还在忙碌着,不过这些人干的多是技术活,如木工雕刻、铁器锻打种种活计都在进行。

    这些人让戚继光皱眉,因为很多人不是卫里抽调过来的军役,他不需要认每一个人,只要看看下面监工、指导、调配人手的头目言语、步伐就能断定出这些人不是卫里人。

    一旁赵显指着面前空地道:“掌印,待工程完成,面前将修成一排三层小楼。修成后,从外门入将是一条狭窄道路。若有贼军攻来,守军从高临下,贼势窘矣。”

    戚继光看着眼前,又看看背后已经修筑好的三楼,都已经在窗外留了木制走廊,还站着工匠进行施工,往上面修钉护栏、挡箭板、遮阳篷等等在之物。

    整个朱高城的据守最强单位就是守备府,在全面完工后就是一座区区绕绕的迷宫,进攻方人数再多也涌不进来多少。对于这种布局,唯一的法子就是用火炮轰,彻底轰成废墟。就连火攻,效果也不大,因为少木质建筑,多砖石建筑。

    赵显领着戚继光来到正中心的高台,两个人顺着软梯爬上一层又一层,底下戚威等人看着戚继光这么爬,而赵期昌又在上面等着,人人心里不舒坦。

    高台顶上,遮荫避雨的亭盖还未修建,只有一座大鼓,一座大铜钟分列左右,这里也是今后城中的钟鼓楼和动员军令发布地。

    赵期昌今日一袭坎肩号服,黑底红笔十分的笔挺,盘坐风口对着火堆添加柴木,一头金黄色羊搭在火堆上,擅长烤羊的陈明理不时转着。

    戚继光爬上来,拍拍身上尘土,拱手正要见礼,按品级,赵期昌现在正三品,比他正四品卫佥事高两级。实际上来算,戚继光还挂着掌印的头衔,与卫指挥使一般,也就比赵期昌低半级罢了。

    赵期昌歪着头露笑摆手:“戚兄来访,就不来这些虚的,都是自家兄弟,随意就好。”

    戚继光也不愿意给以前部下的部下行礼,只是轻轻抱拳点头,坐在马扎上扭头四顾,这里比周围平地整整拔高五丈,隐约可见西边三十多里外的中所轮廓,更别说周边景色,可谓是一眼尽收眼底。

    他点着头,十分感慨道:“朱高城一旦修好,这一片区域可得百年平安。”

    的确,只要夜里烽火,白天狼烟烧起,这里就能察觉。

    他观察着赵期昌,赵期昌也观察着他。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里,赵期昌虽然没去过戚家,可赵期昌能影响卫衙门,每月月底给戚家发俸禄、各种补助给的都是实额,论收入,比他在时整整翻了一倍多。

    他爱惜羽毛,做什么事情都按着规矩来,可赵期昌不管那么多,宁愿给都司府的少一些,也要给卫里的实职军官把俸禄发个全额。

    赵期昌没从戚继光神态中看到什么不满或旁的感情,只是人比之前瘦了整整一层。戚继光也在观察赵期昌,没有他想象中的少年得志的张扬,有的还是原先那种水一样的平淡。

    相互看着,两人嘴角翘起同时发笑,赵期昌摇头笑着:“常听人说河间府戍卫海边如同天牢,看戚兄风采,不改本色呀”

    戚继光也笑着;摇着头眼睛眯着:“背后是泥沼,眼前是望不尽的苦海,也确实难熬。不过,卫里兴兴向荣,每次收到卫里的信件,也是一件乐事。”

    赵期昌听了笑着努嘴:“与死物打交道易,难的还是与活物打交道。两淮、晋南那边,此次又有大动作。说不定,小弟弄不好也会去与戚兄做伴。”

    戚继光纯粹是倒霉,他与赵期昌都是两不相帮,只是他沦为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而赵期昌,半年时间下来,也不需要做猴了,有了其余退路。

    对于赵期昌的自嘲,戚继光只是摇头笑笑:“你已跳出卫里,他们想让你率领秋戍班军也行不通。估计,过两天都司府的调令又就下来了。”

    在外人面前都司府什么东西都不是,而在卫所尤其是世袭军官面前,那就是天。

    赵期昌往火堆上加了几块干竹片,下巴一扬:“唔调到西南平蛮,再转调辽东镇夷,然后是西北讨番、最后说不得还要去东南杀倭,这一圈子下来,小弟不死也要脱层皮。故而,已与那些人说明了,若是敢出花招调小弟跨省,小弟当即辞职,与他拼个两败俱伤”

    大明四遭就没平稳过,要调赵期昌过去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唯有辞职。借口太多了,年幼就是最大的理由,其次诸如生病等等之类的,都是军将常用的手段。

    戚继光相信赵期昌这个话,也相信赵期昌有拼命的底气。北曲山贼什么底细,虽然戚继光不清楚,可刘磐、李孟那伙人可是打着镶黑旗辅军旗号回的登州,突然多出一百多的精悍武装,玄成武、朱应奎、王道成与赵期昌都装瞎子,戚继光也就当了一回瞎子。

    更何况,以赵期昌此时在江湖上的威望,正要与两伙盐商死磕,谁都讨不了好。所以,有了掀桌子底气的赵期昌,那些人无法令赵期昌屈服,那自然会维持表面的和睦。

    想到这些,戚继光心中更为急迫,特别的想练一支嫡系子弟兵。有了自己的嫡系武装,自然也就有了掀桌子的底气,那很多事情也就有资格进行拒绝了。

    拒绝就是拒绝,无所谓态度、手段,反正让他们为难的是商人集团,这帮人有利可图自己就凑上来,没必要讲究什么君子断交不言恶语,那帮人看重的就是好处,只有好处。

    这也是赵期昌敢在首辅夏言与严嵩之间斗争中下注,却不敢在两者先锋战之间表态的原因。因为不管夏言还是严嵩谁胜谁负,他们清洗的也只是对方核心,是不会也不敢扩大清洗范围。

    而这场由盐商引发的先锋战,可不会讲究那么多。毕竟盐商的根本利益在地方,对地方敌对力量的清洗是不余余力的;而夏言或严嵩,他们关注的是中枢,对地方人员不会进行太过激烈的折腾。
………………………………

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度知州周思兼

    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度知州周思兼

    七月中旬,赵期昌于登州城送戚继光以及秋戍班军离去后,便回到朱高城继续监督城池修建工作。 至于赵家酒楼出现的那位叫做陈禾的女子,戚继光也提及过,可赵期昌没心思去搅合。

    他的血仇就是一笔无头案,谁都可以布置线索引他做刀,不是不报,只是实力不到。他可不是那种为了报仇连命都愿意搭进去的人,等实力高到一定程度,报仇就是反手之间的事情。

    朱高城,守备府钟鼓楼高台上。

    赵期昌还是一袭黑底红边坎肩号衣,头上戴着竹笠子,提笔书写着自己的兵书三十六计,其实这本书已经完稿,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观摩各种兵书、战例,援引兵家先贤语录,再佐以实际战例,最后再选一个通俗故事作为诠释方便理解。

    侍女孙孟娘也戴着竹笠子,头发散披在颅后,与赵期昌一样是一袭黑底红边坎肩号服,跪坐在赵期昌一旁,细细研墨。

    而一旁,陈明心也坐在席子上,翻着书静静阅读。

    整个守备府内,中央钟鼓高台、四角箭塔、各处建筑之间都有复道连接,复道就是天桥。守备府正厅三楼上,这里已经初步完工,赵期昌的幕僚核心人物白庆丰、李羡对坐,品茶、核算着筑城方方面面的用度。

    白庆丰做着赵期昌传授的眼保健操,闭着眼睛刮着眼眶活血,语气惬意:“李兄,将军欲要编纂一本汇聚民俗谚语、哲理名言的书,秋后县学、卫学那边不少人有空,不妨一同出力”

    李羡端着茶碗,两腿搭在护栏,栏外脚尖抖着,斜靠着椅背歪头看一眼白庆丰,努嘴道:“道不同不相与谋,昨日与廪生魏启明在街上遇到。猜他怎么说”

    带着嘲讽口吻,李羡摇着头说:“他曾为案试第一,拜入知府门下。他呀,还愿意做个牙人,将白兄与某,引荐于吴知府门下。”

    白庆丰又揉着眼眶周边穴位,嘴角翘起一哼道:“他倒是热心,李兄可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李羡摇头:“道不同不相与谋,某与白兄追随将军,谋得是大业。而这人,功利心强了些。府中秀才,同辈人也就这么些,这人前恭后倨的事情没少做。引入将军麾下,无异多了个祸害。”

    白庆丰是感到手头事情越来越多,需要找更多的帮手进行分担。做完眼保健操,白庆丰端起茶碗小抿一口,扭头望一眼鼓楼高台上的赵期昌,对李羡道:“李兄的意思是指,县学、卫学这边儿的人不堪任用”

    李羡微微点头,眯着眼睛享受迎面稍稍燥热的轻风,道:“一个个学的都是济世学问,满腹经纶,一个个又自比管仲乐毅。将军去请,非三顾茅庐,这些人怎么好意思出山做事”

    他的神态、言语充斥的意思很简单,看不起那帮纯粹的士子,自以为身怀屠龙之术,实际上到底是个东西,没经历过阵仗考核,没人知道这些人到底是块什么料子。

    不论白庆丰还是李羡,都是取得秀才功名后都跑到外面游学的人,找志同意合的朋友,而不是在本地厮混过清闲日子。所以这两个人年纪相仿,虽然很少碰面,也没因为彼此家境高下而产生从属关系,维持着一种相互欣赏,不是朋友却是朋友的关系。

    李羡不同意拉府里那些坐井观天自以为是的士子,白庆丰也不以为意,他只是与李羡交流意见,具体如何做还需要找赵期昌协商。

    白庆丰便准备换个话茬子,拿起一封公文用小刀刮去火漆,取出公文皱眉。

    李羡看信封上平度州知州周六字落款,也是皱眉:“白兄,怎么平度州换了知州”

    白庆丰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道:“麻烦了,李兄看看。”

    李羡接过两页信纸,也坐正身子眼珠子上下扫着,脸色也青了下来,低骂:“王及远不为人子该杀”

    信里的意思很简单,莱州府平度州新任知州周思兼给赵期昌做了自我介绍,算是拜会了地方武装头目,然后在两页信纸中用二百余字告诉了赵期昌三件事。

    第一件事情是讲渊源拉关系,周思兼是今年二甲五十八名进士,松江府华亭人。告诉赵期昌,他与赵凤翼是同科关系,两人在京中也算熟知。借赵凤翼的关系,来与赵期昌套近乎。

    其次是讲述一件事情,平度州、招远县一带发生严重的旱、蝗以及人为灾情,前任知州王及远因为瞒报灾情不作为,算是之一。已被招远矿监杨奉恩所弹劾,三法司、省里臬司还没动手,这个人就被锦衣卫逮走了,估计不死也要残废。

    最后,这位新知州、顶着极大压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