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决西行-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怀中的她无力的将头埋在兮行的白衣中,兮行脚步平稳的向前走,与她同沐雨中。

    羽弋深深的望了一眼这个身着一身素衣,将自己从雨中托起的男子,而后神情安然地闭上了眼睛。

    兮行轻声听她道:“你执墨梅纸伞打石桥走过,一袭素衣定格雨后人间,而我手中的竹笔一点一滴,墨落堂前,寒水流断余烟,枯树绕指月沿,浮云依稀墨天”

    说完,羽弋又咳了起来,几声音定,羽弋又说:“一样是雨天石桥前,不同的是她遇见了他在那冷清凄凉的燕国之秋,而我……在这……”

    兮行听她闭着眼睛声音颤抖地跟自己说话,脚下的雨水向四处飞溅出去,兮行也不知为何?仿佛生命中曾经已经存在过的画面在此刻停滞不前了,自己的脚步走向阁楼,几步的距离,兮行仿佛走了很久很久了。如十年一生走的那么长了。

    兮行不懂以前夫子说的话的意思,夫子说,一次初见,就已经遇见了一辈子那么久。兮行这十年中穿过熙熙攘攘,烦烦扰扰,喧喧闹闹的人世,终于为自己寻得了自己内心的一处宁静。

    他不再是漂泊不定,流浪现世的过客,在长安,他找到了自己十年来一直苦苦追寻的答案和解释,过了生命中最长的幽静宜人,安定悠然的身心皆定的日子,像一个归人,从那不知过往的遥远,归于平静安稳的现实。

    以前兮行从不知为谁操琴,不谙琴音的人比比皆是,辗转于各种酒街柳巷,兮行未遇见一个真正能懂自己的人,即便是很多琴师,也只是为了生计不得不为琴音所困。一路西行,兮行不解帛,不操琴,不谈音。偶尔一时兴起也只弹给一路寂寞困顿,孑然一身的自己。

    那日,阁下,雨前,兮行的琴空心归自己,一心向他人。兮行自知心为谁所向,血为何而流。兮行也只是沉默罢了,也只是不说罢了。

    '小说网,!'
………………………………

阁中解毒

    兮行看到幽一默立刻示意他让他将几张琴案拼接在一起,幽一默看他怀中抱着的正是那在雨中起舞的女子,便立刻照做起来。

    兮行将羽弋平放于阁心拼接起来的木案之上,她的衣衫尽湿,全身冰冷,躺在木案上瑟瑟发抖,兮行听她的口中尽喊着一个人的名字,兮行凑近了她些,才听的她一直在叫“九哥哥”。

    兮行想九哥哥应该是她最重要的人吧,可不知为何,兮行的心里却早已是五味陈杂,目光呆滞的看着她苍白如纸的脸,心中竟然隐隐作痛。

    幽一默医术不精,这里离城中还有一段路要走,雨下的那么大,就算是要去城中找大夫,也要耽误许久的时间,为羽弋把完脉也只是摇了摇头,只得任她疼痛低吟。

    幽一默只得吩咐兮行先将阁内所有的炭炉取来,放置在羽弋的身边,她身上的衣服尽湿,有没有女婢,无法为她更换干衣,兮行面色凝重,犹豫了很久伸手想去帮她,可手停在半空中却还是收了回来,只得由她穿着冰凉的衣服。

    兮行隐约中听见阁外有男人的呼叫声,兮行示意幽一默帮着照看羽弋,一个人持了伞向阁门外走去,正看到一个男子,破旧的灰衣已经全部被雨水浸过了,紧紧的贴在他的身上,腰间的青白玉佩也露了出来,与他那一身的旧衣格格不入。

    他身上背了把琴,雨伞落在离他几步远的地方,而他急切的在雨中原地大转,近乎所能的叫着“弋儿”,一声一声,真真切切,兮行似乎能够从他的喊声中感觉到他心中近乎狂乱的那种焦急和慌张失措。

    一个在阁内唤九哥哥,一个在阁外唤弋儿,原来她叫弋儿吗?

    兮行撑着伞站在台阶上,“她在这里”

    兮行大声的对他喊,他像是也听到了兮行的喊声,兮行见他转过头看了一眼兮行,然而停了片刻,却并没有要走过来的意思。

    兮行又向他好了一声,“你找的弋儿在这里”

    九儿听到他口中的弋儿,好像才明白了他的意思,九儿立刻朝着兮行跑了过来,“弋儿在哪?”。

    兮行指给他看,九儿顺着兮行指的方向,果然看到阁中的木案上有一个穿白衣的人,九儿推开兮行,神色慌张了跑进了阁里,留下了一路的雨水脚印。兮行一时未站得住脚险些被他的力气推下台阶去。兮行收了伞跟在他后面进了琴阁。

    九儿看到躺在木案上的羽弋,头发衣服全湿,浑身发抖,白衣上还有未褪尽的鲜红,九儿叫她的名字,她却丝毫没有回应,听她昏迷不醒中仍然叫着自己的名字,九儿横泪直流,一涌而下。

    有谁知道,他买完伞回来,却不见她身影,雨下的越来越大,他有多慌乱,他有多无措,他好怕她又不听自己的话,偷偷的一个人走掉,走到他看不见的地方……

    九儿放下羽弋的手臂,一路上为了照顾羽弋,九儿也跟着各地的大夫学了不少的医病之道,九儿也顾不得其他,翻着羽弋的衣服在找着什么。

    兮行看到,立刻上前阻止他,“你这是做什么,对她不敬?”。

    九儿推开他的手,扶起羽弋的头,轻拍她的脸,“弋儿,你的药呢,你放在哪里了?”。

    九儿的眼泪流的更厉害了,“弋儿,你快醒醒啊,我找不到你的药”,那是羽弋救命的药,没有药,他怎么救得了她。

    羽弋紧紧的抓着九儿的手,闭着眼睛轻轻的摇头,她想说什么,可她一直在屏息拘气,任何声音都发不出来。

    兮行听到他说“药”,忽然之间想到了什么,兮行又一次拿着伞跑了出去,兮行一路跑到了阁前的石桥上,走上她方才在雨中跳舞的地方,在雨中寻找着什么,终于在另一边石桥的角落里看到了一个大拇指般长短的白玉瓶。

    “就是它了”,兮行捡起白玉瓶立刻返回阁中。

    九儿一见到瓶子便立刻从兮行的手中夺了过来,打开瓶盖,倒了一粒在手里,九儿犹豫迟疑了许久,却迟迟不肯喂她服下。

    兮行看他手持药丸时不时的摇头,不知道他在犹豫什么,兮行取过他手中的药丸一闪身便将羽弋扶了起来,端了水,让她就着水服下。

    九儿意识到兮行的动作,立刻站了起来,朝着兮行怒喊,“你,你在干什么,你会害死她的”。

    兮行默然的抬头,眼神坚定的看着他。

    “死了算我的”,然后继续喂羽弋喝水。

    兮行放下羽弋,站起身走到九儿的身边,“你拿着药,不给她服下,就能救得了她?”

    九儿对他的言语感到莫名的气馁,“你……先生说,这药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能用,否则就是毒药,半颗都能致命”

    兮行反问他:“什么时候是万不得已,等她快气绝身亡的时候?”

    兮行转身翻找幽一默的药箱,从中取了四根银针出来,放在炭火上,一手抓起羽弋的手,用力的掰平她的手指,九儿看他拿着针,又要上前去阻止,却被幽一默拦住,“别打扰他”

    兮行将已经烤红的银针,放在酒中,凉了片刻取出来,小心翼翼的扎进了羽弋的掌心,九儿这才发现,羽弋的掌心早已青紫发黑,羽弋的面色惨白,额头细汗密密点点的伏着,一定是她感觉到掌心的疼痛了。

    兮行将她的手掌向下翻,一滴滴暗黑色的血顺着银针流进了水碗中,这只手的黑血流尽,九儿看到羽弋的手已经恢复了正常的血色了。兮行又去看另一只手掌。

    幽一默说:“她中的寒毒真是不浅啊?”

    “寒毒?”这人和之前的先生说的一模一样,九儿这才安静下来听他的话。

    “这毒是她从生下来便有的,没想到传了几代了毒性竟然丝毫不减”,幽一默从他手中拿过白玉瓶,仔仔细细地端详了片刻。

    “百夜家的这个老家伙居然还活着,你们遇了他也算是你们命不该绝”。幽一默把白玉瓶还给九儿,看向了兮行,兮行此时听到百夜也正看着他。兮行没有说话,幽一默却已然知道他要问什么。

    “给你们绝生丸的人是谁?”,幽一默转身问九儿。

    九儿一时犹豫,他们到底是什么人,怎么会知道弋儿的病的原因,还有这药的主人,九儿如今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可念在他们救了弋儿,还是愿意相信他们一次。九儿便说了百一柴的名字。

    果然幽一默听了百一柴的名字居然会心一笑,九儿看他笑的如此自然。

    “果然是这老家伙,这老家伙应该快回来喽”,幽一默轻笑。转身便要走了,兮行立刻上前拦住了他。

    “师傅,百一柴是谁?”

    “他也这么说”,九儿看他要走便也搭了句话。

    幽一默不理会他,继续向前走,兮行却抓着他的肩膀不放,幽一默肩膀一滑,兮行顺势抓到了他的头发,幽一默一记猛痛转身朝着兮行大喊了一声,指着兮行一顿臭骂。

    “放肆,你你你,你居然敢揪老夫头发”,兮行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手中抓到的并不是幽一默的衣服。

    兮行猛然放手立刻低头认错。“师傅,兮行不敢,刚才只是兮行无意之失”

    幽一默看了一眼躺在木案上的羽弋,又斜眉瞪眼的看了一眼兮行,“哼,无意之失?你今天心都不在”

    幽一默又站回来原来的位置。

    “六十年前我们相识的时候,可都还是十三四的少年呢,当时他的父亲带着他和他的哥哥百夜明来深山里拜会家父”。

    “百夜明?是百夜升的爷爷”,兮行听到百夜明的名字,立刻联想到了百夜升。

    “百夜升曾说过从他太爷爷那一代百夜家便是一脉单传,怎么百夜明会有一个弟弟百一柴,而且百夜家的人向来以百夜为姓,单字为名,不曾听说过有百字为姓,双字为名的,可是百门子也是百字姓双字名该怎么解释,百夜姓不是百家人?”

    “那是他说谎,或者是他自己也不知道百一柴的存在”

    幽一默瞪了兮行一眼。一提起百夜家,幽一默就暗暗生恨。

    “60年前一别我们约好要常会的,可这一转眼50年了都没能再见,我在这长安城中寻了他好久,却被百夜家的人告知他死去了,可十年前在长安,他却突然回来了,从一个十三四的少年一举变成五六十岁的老头了”

    “60年前,又是60年,60年前到底怎么了?”兮行忍不住要问。

    “百夜家从高祖刘邦时在长安长居,成为了刘邦的朝外卿,从此便分为两派,高祖赐了百家百夜姓,愿意留在长安为高祖做事的便用百夜姓,不愿牵涉朝政之事,愿意隐居避嫌的便用百姓,百一柴便是后者”

    “60年前我也不知发生了何事,若是有生之年能见到那老家伙你们自己去问他”。幽一默把话说得够明白了,这下兮行不放他走也不行了。

    九儿还想问什么,却见兮行给他使了眼色,也便没再追上去。

    '小说网,!'
………………………………

冒雨离去

    “百夜家的确山寒水深,日后遇到百夜家的人要万分提防”,兮行一旁照顾羽弋,一边说。

    九儿确定他是在跟自己说话才敢答话,“我知道”

    “你知道?”

    九儿随意的看了他一眼便正身伏在羽弋面前观察她的脸色。九儿对百夜升的回忆也仅仅限于没有去羽弋家之前的日子。

    “你们到底是何人?为何会结识百一柴,又为何会出现在琴阁前?”

    兮行对这两个人的来历早已经是疑问满满,幽一默早就暗中示意兮行去看九儿腰间的玉佩,那青白玉佩绝不是民间之物,带在他这一身穷衣旧带的人身上是会出事的,因为那玉佩可是皇家的东西。

    幽一默猜测那玉佩若不是他的便是这姑娘的。

    “我能够信任你吗?”,九儿问他。

    兮行疑惑,为何会这样问?兮行回答“当然”。

    九儿突然在兮行的面前跪了下来,兮行不知他这是何意?却听他道。

    “我和弋儿初入长安,弋儿身患重病,如今居无定所,我是男人,苦累尽受都行,可弋儿是女儿家,跟着我飘无居所,实是于心不忍。若你信的过,就让弋儿在这里暂住些时日,你代我照看弋儿,我便去寻一个生计,将来也可养活弋儿,于我你便是恩人,日后定当重谢之。若你信不过,我即刻带她走,死生由命,我和弋儿相依为命这么久,就算死了也不负当日所托”

    九儿不知为何,有他在,心里便多了一份安心,想他在这里救了弋儿,谈吐举止文雅有礼,应该不是什么道貌岸然的坏人。九儿此刻也无他法了,把弋儿留在这里兴许还能让弋儿过得好一些。等自己在长安安定下来再来接她也不迟。

    “你当真信的过我?”

    一个初见之人居然有胆量将自己最重如生命之人托付于一个陌生人,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的魄力和自信。他难道不知江湖险恶,人心可畏吗?

    “如果人人都信不过,那楚姨娘也不会将弋儿托付于我,我相信你,弋儿的命如果没有你也怕是后果不堪,她的命一半是你救,我便信你一半,一半靠信任你,另一半靠赌心”。

    “好,既然如此之说,那我便收下你这一半信任”

    弋儿还没有醒来,九儿的言语之中却透漏出要离开之意,兮行立刻打断他的话,“你这便要走了吗?”

    九儿眉头微微蹙了起来,看了羽弋一眼,“她若醒来,请告诉她,过不了多久我一定会来接她,让她等我”。

    说完,九儿把白玉瓶放进了羽弋的手心里,用手摸了下腰间的玉佩,“弋儿,等我”

    九儿看向兮行,“现在便要做我该做之事,你们珍重”

    九儿作别兮行,整理了少数的行李,带上墙角的斗笠便冒雨离开了,留下了一句的背影渐渐远去,消失在雨中。

    一个在雨中来的男人,一个在雨中离开的男人,他的背影便是他的一切,他的坚定就是他的一切'小说网,!'
………………………………

三次谎言

    刘据在羽莺的屋内安静的坐着,来了许久了也不说话。

    羽莺尴尬的立在一侧,双手持着酒壶为他斟酒,看他一杯一杯的闭眼凝神轻抿杯中的淡酒。突然,他眉头一皱,竟然说话了。

    “弋儿,这宫中的生活可还适应”

    他面无表情,手持玉杯放在嘴边,显得有些清冷。

    羽莺也猜不透他的心思,说不适应,太假,来此八个月了,难道还不适应吗?说适应,谁知他这话是何打算?

    羽莺看了一眼籽玥,籽玥正低头站在门外同其他宫女一般守着。

    这幽弋园中羽莺一向习惯了只有她和籽玥的生活,今日突然多出这些个宫女来,只听她们道是太子殿下安排的,羽莺不知他是何意?问了籽玥,籽玥也摇头不知。

    “还好,弋儿只是不喜欢有如此之多的人在,人既然是殿下的,若殿下不怕麻烦的话,今日走时便将她们带走吧,弋儿有籽玥一个婢女就够了”。

    羽莺低着头,在他面前,羽莺已经不似在卫皇后身边那样恐慌不已了,近日来,刘据算是对她不错的,有新鲜的果或是有珍贵的东西,他猜着弋儿会喜欢的便都差人送来。

    羽莺不喜他来,他便也自知,有时隔了很长一段才来,来了之后也是坐留片刻便回了隔处的东宫。他所做所为也正如他自己曾经说过的那样,“弋儿怎么想,我便怎么做,弋儿不喜欢的,我便不勉强”

    可今日他来,眼神中似乎没有了往日的一如温柔平静。不同的是,今日竟然坐在这里一个人喝起了闷酒。

    “是不喜欢宫女,还是不喜欢宫,或女?”,羽莺听着他说话的语气,手中提着酒壶的手猛然一紧。

    他猛然抬头看向她,然而,羽莺却看见他正在笑,只是那笑今日在他脸上却十分的不自然。

    “弋儿近来可有练字?近日里读了些什么?”。

    羽莺的眼神与他对视后立刻躲闪了,“弋儿近日并没有练字,也没有……”

    羽莺的话未完,便被他打断,“是吗?那弋儿会不会觉得无聊,如今这五月的天,花开虽不正当四月好,却也是杨柳成荫草色新,正是清凉好时节,入宫这么久,也难免想念宫外的暮春之景”

    刘据说这番话只觉胸中一股浓浓的心闷不适,似气却又发不出,忍不下。

    “弋儿既然入了宫,便将宫中当作自己的家,姑母和殿下对弋儿的好,弋儿不敢忘,园中春景弋儿已经看过了,不敢想念宫外的春景”

    刘据放下手中的酒杯,拂袖站了起来,缓缓的走向羽莺,“当真?”

    刘据的身子歪歪斜斜地向羽莺靠近,羽莺身后便是妆台,已经无法后退,羽莺屏息,心在身体中狂跳不止,下一刻羽莺便看到刘据将手已经放在了自己的眼前,羽莺深怕他脚下一软,便会倒下来。怕什么来什么,刘据脚下一空整个身子不受控制的倒了下来,他喝醉了。

    羽莺手中的酒壶落在地上,发出一声破裂的脆响。羽莺的后背重重的磕在身后的妆台木沿上,羽莺只觉得身后一痛,却也不敢出声。

    羽莺立刻伸手扶着他,刘据的脸渐渐的凑向羽莺,羽莺心中一急,“殿下不是说过不会逼弋儿”,刘据的脸猛然一顿,“没错,不会逼弋儿,我只是想看看弋儿的心”

    刘据撑着妆台自己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弋儿一直以来都不愿与我亲近,果真是人长大了,性情也变了,我还是那句话,弋儿喜欢的,我都会满足,弋儿不喜欢的,我亦不会勉强”

    刘据拂袖而去,出了房门,将一行带来的宫女也一并带走了。

    籽玥立刻进了房间,方才听见屋内的声音,籽玥整个人都快吓得站不住了,好在进了屋内,看到羽莺没事,籽玥才放下心来。

    “他今天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发起脾气了,可他却仍是笑容满面”,籽玥将羽莺扶了起来做好,自己便去收拾那屋里的碎片,羽莺伸手一把抓住籽玥的手。

    “籽玥,我怕我等不下去了,怎么办,我好想见他最后一面,然后忘了他,可他却始终不肯见我,我不见他,便死不了心,也无法安安心心的呆在这深宫里做羽弋,再这样下去,迟早会出事的,我该怎么办啊,我该怎么办”

    籽玥看羽莺的脸上已经挂满了眼泪了,在这灯火下盈盈闪闪。

    籽玥轻抚她的背,“姐姐的心思,籽玥都懂,可如今身在这高墙深院,我们又能如何呢?”。

    “籽玥,不如你再最后帮我一次”

    刘据在刘据回到宫中,跌坐在门前台阶上,夜凉了,才起身回屋,刘据站在炭炉前,掏出了衣袖里的一块丝帛。

    “弋儿今日说了三次谎”

    刘据将那丝帛一点一点的送进炭炉中,面色冰冷地看丝帛上的字在火中化为了灰烬。

    “可是爱她便要装作不知”,刘据仰面闭眼长舒了一口气。

    '小说网,!'
………………………………

百夜门府

    羽弋醒来时,环顾四周,身旁无一人,“九哥哥”,羽弋轻唤了两声,却没人答应,羽弋只得起身向窗前走去,推开窗,清凉的风迎面而来,让羽弋清醒了不少。

    明朗的日光正好透过窗子照在羽弋的身上。羽弋朝下望去,一条溪水在远处流淌而过,一排榆柳正青。羽弋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

    羽弋又听到了那日在雨中听到的琴声,循声而去,果然看到溪前柳下正坐着一个人,一身素白的背影,一头黑发自然而然的垂在身后,身前石案上放着一把琴,那人正弹的入神。他的身影孤冷的透着一丝可怜。

    羽弋临窗而倚,暗自低问,“是他吗?”

    那个一身月白,持伞为她遮雨的人,那个面色清冷,拥她入怀漫步雨中的人。

    羽弋见他收了琴,起身离开石案,转身的一刻,他的眼神瞥过那扇开着的窗,正对上羽弋,他在原地停留了片刻,微微一笑,又继续走了。

    那刻,他一定在看羽弋,而羽弋也在望他。

    羽弋整理了一下装送,便下了楼。楼下一位老者和他正在一起喝茶,却一直没有见九儿,羽弋停住脚,不敢再下楼去。

    兮行背对着她却突然到,“下来吧”,幽一默这才发现正站在台阶上的羽弋。

    羽弋听到他说话,才继续下楼。

    “弋儿在此给两位添麻烦了”

    兮行还未说话,幽一默便看了一眼兮行,然后便笑着说,“姑娘言重了,在这阁中相遇,我们兮行遇你救你实属缘分”,说完,幽一默又看了兮行一眼。

    羽弋这才仿佛明白老者的意思,羽弋便将微转向兮行。

    “弋儿多谢公子雨中救回了弋儿一命”

    兮行这一次并没有看她,“姑娘唤我兮行就好”,兮行放下手中的茶。

    “救你的是你那位九哥哥喂你服下的药”,幽一默听了兮行的话却一愣一愣的,明明是……

    羽弋听了,也不多说,尽管他说是九哥哥,可羽弋也不会忘记在雨中的那一袭素白身影和那婉转悠扬的琴声,是他,羽弋深信不疑,那便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