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同人之绛珠重生-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娘家兄弟的婚事都要硬生生的插手。不然,如今表姐就是这府里的三夫人了。母亲有侄女做媳妇,自己有表姐做嫂子,岂不比现在过的舒坦多了。
周碧云心里岂会不清楚,牛夫人这话明着是教导簪雅,实际上不过是警告自己和姑母莫要得意忘形罢了。她心里也极不舒服,然而却既不好发作,也不好反驳,只能假作未曾听见。其实仔细想来,她刚被姑母接到侯府时,这大表姐对自己还不算苛刻,只是后来姑母动了亲上做亲的念头,才叫彻底撕破了面皮。可如今周家亦非吴下阿蒙,不说自己亲姐姐做了贵妃,也不说自己外甥是皇次子,便单论自己是准世子夫人,姐妹私下里叫一句王妃,又能有什么。偏生叫她逮一个错漏到诸人面前下自己的脸。
牛夫人显然并不把这小妹妹放在眼里,温言和绣雅说了两句话,又见她有些紧张,便出言安慰了几句,方和诸人笑道,“我过来和二妹妹说两句话,时辰快到了,我且先去堂上了。你们好好在这里玩,一会儿也去观礼。”
说着牛夫人便要出去,无意间却见黛玉坐在一旁和身边的姑娘低声说话。她小时原也见过林家太夫人几面,过继而来的子嗣后代,面对人家正宗的血亲后人总是有几分不大自在,因此她那时虽年纪小,倒也还对那位名义上的姑祖母很有些映像。黛玉虽更像她母亲林夫人,然而眼角眉稍,却也还和她祖母有着几分相似。
牛夫人早就得了消息,林家姑祖母的儿子如今正坐着户部尚书的位置,独有一子一女,也随之入京,又曾听她二妹妹绣雅提过一遭。故而黛玉虽与她祖母不过只有三四分相似,却也叫牛夫人心里有了个大概。
牛夫人虽猜是她,却也不大敢肯定。再者她是出嫁女,今日又是承了父命来帮忙的,她来也不过是关照一番自家二妹妹,免得她在自己的正日子反倒教旁人夺去风头。既然目的已经达到了,倒也不好总在这里闲着说话,免得过了时辰,反倒耽误了正事,便只记在心里,又匆匆出去了。
黛玉本和身边的姑娘有一句没一句的聊脂粉,京中风向多变,也许今天大家都还画着桃花妆,明天就开始风行往眉间贴花钿了,黛玉也是年轻的女孩儿,自然也不能免俗,正说着南边和北地胭脂的区别。见牛夫人出去了,一旁聊天的女孩儿便低低笑道,“每次单见这位大姐姐,或是单见周姑娘都还好,唯独她们两个一碰上,谁都提着胆子,生怕面子上都过不去。”
一旁的女孩子听了,都露出一个彼此心照不宣的笑来。黛玉不明所以,方才说话的女孩子便低声道,“林姑娘怕是不晓得,这位大姐姐原本未出嫁就十分的精明强干。听说前头的西宁侯夫人过世后,一直是她掌管家务。”
黛玉心里一动,便大致明白了,左不过是原配的子女和继室之间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矛盾罢了。黛玉也并不是生活在桃花源的,哪怕她家并没有这样的事,黛玉也听旁人说得不少。这种事情,也就“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究竟是人家家事,在座的都是名门闺秀,那一个也不愿担上多嘴多舌的名头,便很快把话题转开了。
不过一会子功夫,便是行礼的吉时,黛玉是请来的客人,也不过是去凑个热闹罢了,这本并无可叙之事。可谁都未曾料到,偏在这及笄礼结束后,林夫人携女归家途中,竟出了件了不得的大事。
………………………………
第四十二回(上)
却说林夫人与黛玉母女两个本是赴那靳家二姑娘及笄之宴,宴毕,靳夫人尚要留客,林夫人却不欲久留,便找了托词,带女儿家去了。
这原是有缘故的,靳家虽是林如海母家,偏又不是骨肉亲眷,论情分,自然是隔了一层的。加之林氏夫妇回京已久,多多少少已了解了京中这几年发生的故事,自然也知道西宁候府这几年来在京中远不算得意,靳候在朝中并无实职,虽有昔日祖上打下的根基,却并不算稳固,唯一的一个嫡子又不大出息,若没什么助力,这爵位还真不一定能稳妥的传下去。
这靳候想出来的法子倒是简单明了,自家本事不够,就拿姻亲来凑,将长女嫁了镇国公之后,如今袭了一等伯爵位的牛继宗,又将次女许给了三品将军马尚做继室,两个庶子媳妇出身到不算什么,嫡子媳妇却求娶的是故去的太皇太后的侄孙女何氏。靳夫人原本出身落魄,如今却有了一个娘家侄女做娘娘,现又有了一个世子妃侄女,此时再看靳家,便是自身不显,也没人敢轻易得罪了。
这原倒也没什么,偏生这靳候爷过于在这有权有势的亲戚上下功夫,难免于自家族人有些轻忽,再者靳候之父当年被过继而来,也与族内中人很有些龌龊,便常有些人在这点上做功夫。偏生靳候虽亦有些心术,却不大通俗务,靳夫人也并非大家出身,不能辖制,便有些流言蜚语,禁之不绝。
林如海自己虽与林氏族中素来不睦,却也不大见得惯自己这位便宜表兄尽往高枝攀去的德行,便也与他不过做个面子情罢了。更兼林家过去虽亦是功勋权贵,如今却也并无爵位,只以科举为出仕之途,林如海又一心只为儿女铺路,纵是靳候有意拉拢,却也并无用处。
林夫人自然是明白的林如海心意的,她原本又是国公嫡女,眼界极高,听了些传闻后,再观其行事,也难免有些瞧不大上靳侯夫妇。然礼法上,靳家到底是林如海正经舅家,纵然没了长辈,却也不好断了往来。
再者黛玉如今也到了说人家的年纪,虽说京中风俗女儿娇养,亦不兴早嫁,然而林夫人为女儿将来计,也愿常带女儿出门交际,免得日后不通人情往来。
话虽这样说,然而林夫人本就与靳家不过些许面子情,兼之因着靳夫人侄女,周贵妃亦得了恩旨,许她回家省亲。这诸人话题就绕不开省亲一事了,又有那好事的想起贾府亦有位新近得宠的贤德妃,又问起贾府那省亲预备如何。
靳夫人本非胸有城府之人,更兼如今荣耀大多都是这位做皇妃的侄女带来的,提及这位新近的宠妃,面上便难免有些淡淡的。林夫人如何瞧不出,只是懒得与她计较,待午宴毕了,便索性带着女儿告辞。
靳夫人虽有意留客,却也不大愿意在自家谈论贾妃如何受宠,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这一类戳她心肝的话。即便贾府如今看着不大像样,当日里却也一门二国公的世家,单论家世,周贵妃还真的不如贾妃这位出身国公府的大小姐。因而见林夫人确有家事,便也不大很留她母女二人了。
林夫人说是有事,不过只是托词罢了,谁料出了靳府大门,不过行了一条街,马车便停了。原来事不凑巧,前些日子平安州知州犯了事,被派去的钦差抄了家,又牵扯出了许多人来,圣上发了怒,令其游街示众后发配边疆,如今街上挤的都是看热闹的人,林家的马车自然行不过去。
仆妇小厮见状也不敢自专,便回来禀报林夫人,林夫人闻言,便道,“即这么着,索性折回去,去东市大街的宝翔楼。”这却是她新盘了一家首饰铺子,里头很有些如今外头难寻的存货,因旧东家急需银钱,便把这些花生米大的金刚钻,小拇指般大的红宝石,并一些珍珠玉石一股脑的胡乱折价做了银钱。林夫人素来疼爱女儿,便有意让女儿挑些好的,正经打几副头面。原本是打算让人送到家里慢慢挑的,既今日出来了,又碰着这事一时回不得家,便索性绕道过去看看。
虽说是胡乱折价,却也是好大一注钱,也就是林夫人因着方把扬州的置办的铺子盘给了别人,得了一注现钱,便索性再拿来盘间铺子,给自己和女儿挣些脂粉钱罢了。
林夫人虽持家精明,然而于这生财之道上,倒也并不算十分精通。只是林家底蕴深厚,她自己嫁妆又丰厚,故而虽说一向手中散漫,却也从未因为阿堵物犯过愁。当年林如海在淮扬任职,林夫人少不得在扬州置办了一两处房产,以备不时之需,便也顺带用自己的嫁妆钱盘了个铺面。如今离了那里,林夫人便越性把那边的铺面卖给了旁人,自家到京里盘了个铺面。
这宝祥楼原也在开了有十来年,算的上是京里的老字号,原也经营的不温不火。谁知前些年老东家过了,新掌家的少东家是个浮浪子弟,素性豪爽,惯爱风月,又没人能辖制他,因此叫他把原先家中的财产皆换做了现钱,随意花销。
然而此人本性却倒也良善,虽说变卖家产,却也顾及着这些店里的老伙计,怕他们没了生计,便定要买家留用这些人。林夫人自是无可无不可,见这掌柜并一干伙计并非十分狡诈之人,便也应了。
林夫人既说了要去这首饰铺子,自然有小厮忙忙骑了马过去叫人提前预备起来。这掌柜的原也是做生意老道的,知道这些娇贵的官家女眷素来不见生人,又有意巴结,便要闭门歇业,专心只等主家过来。却被他女儿阻了,道,“来的是新东家,并非寻常官宦女眷,想来更是愿意看到客人盈门,若铺子里空空荡荡,反倒显不出爹爹的本事。若要避忌生人,后院也有饮茶小憩之所,我带几个丫鬟服侍足以。”掌柜的因换了新主家,本就有些惴惴不安,唯恐失了生计,听了他女儿的话,也觉很是。便只叫人把后院原只招待贵宾的房间收拾的妥妥当当,又亲自去查了一回铺子里存的精细首饰,珠宝玉石,将历年的账册预备出来,又叫人去烧滚滚的水来预备泡茶,旁的倒也没了。
原这首饰铺子素来是妇人流连之处,少不得要几个女伙计待客。掌柜娘子不善口舌,不能偏她女儿却因嫁了个没福气的男人,年纪轻轻便守了寡,又不愿再嫁,索性回了娘家襄助父亲管事,又兼她生的嘴甜伶俐,很是讨人欢喜,竟也在这首饰铺子立了足,权似一个副掌柜。
再说黛玉这边,正和母亲坐在一块,因午间敬了主人家几盏酒,便觉有些口干,拿了磁杯子一小口一小口的抿着茶,听林夫人说要带自己去置办首饰,只笑道,“我匣子里的那些还戴不完呢,做什么又打,回头叫爹知道了,又该说糜费了。”
林夫人笑道,“你爹哪知道姑娘家的事,他收起善本珍本来,又何尝说过费钱。偏给你们办几件好衣裳,好饰物就是糜费了。”
黛玉知道这是因着前些日子,林夫人给了晋贤一块嵌了各色宝石的怀表,一拿出来,便是熠熠生辉,流光溢彩的模样,晋贤很是喜欢,拿着把玩时巧叫林如海瞧见了,少不得挨了几句教训。因是林夫人给的,便也被林如海说了几句慈母多败儿之类的话,却叫林夫人记到了今日。
黛玉知道林夫人也未必是真要和林如海计较,却也少不得为父亲辩解两句,“买书自然是不同的。”
林夫人没好气的看了黛玉一眼,“罢罢,横竖你们是一条心的。我这个当娘的,巴巴拿了私房贴补你们,还落不得个好。”
黛玉便笑道,“谁说落不得个好,娘再大方些,把您库里那套乐府诗集给我,您就是世间最好的人了。”
这说的却是林夫人的嫁妆,乐府诗集原是北宋时候编纂的,流传至今,多有流轶。林夫人娘家先祖原在战乱时机缘巧合得了这一套古书,也没多重视,后来林夫人出嫁,便给了林夫人做嫁妆。只是林夫人出嫁后不久,便随夫到了南边,这些不便带走的陪嫁,便也留在了京城老宅,前些日子正巧叫黛玉见着了,便缠着林夫人要。
林夫人自己也算是个才女,做了母亲,却担心起女儿读多了杂书移了性情,只说若要读书到她房里去看,然而黛玉真去了,又少不得叫她做些旁的事情,亦安不下心来读书。这般求而不得,反倒叫黛玉念念不忘。
母女二人一通闲聊,路上倒也不无聊,只是到了地方,林夫人究竟抵不过女儿一通撒娇耍赖,只得应承了回家就把那一套古籍给了黛玉。
黛玉得了许诺,心满意足的戴上帷帽下了车,林夫人也只得无奈的摇摇头,对一旁服侍的魏紫道,“也不知是前世里欠了她什么。”
魏紫知道林夫人嘴上虽抱怨,心里却是极疼这个女儿的,便笑道,“不知道到底欠了多少东西,不过今儿又还了一套书回去。”
林夫人闻言一笑,便也下了车,母女两个在丫鬟仆妇了簇拥下进了铺面,那掌柜正要上前说话,却又知这前店乱糟糟的,并非正经说话的地方,便忙示意让女儿引了两位贵客到后院的正房歇息,又拉了两个信得过的伙计叫他们在前面照应着旁的客人,方掸了掸身上并不存在的浮灰,也跟了进去。
却说那女伙计殷勤的将林夫人并黛玉等人引进房里,又赶着叫人上了茶,一转眼见丫鬟替黛玉取了帷帽下来,登时屏住了呼吸,心道,这林家的大小姐竟和天仙长得一般,我往日只知尤家三姑娘是个绝色的尤物,却不知世间还有这般颜色。当下便止不住偷偷往黛玉看去。
黛玉如何察觉不出,还以为自己有甚不妥,下意识的一低头,便听身边絮雪道,“这位姐姐,你看我们家姑娘做什么。”
那女伙计便笑道,“别怪奴家无礼,实在是奴家见识少,竟从未见过像姑娘一样的人物,实在比画上的美人还好看些,一时竟看的呆了。”
诸人没料到她竟这般耿直的说了出来,便不由一愣,随即都笑了出来。黛玉听她这样说,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林夫人便笑道,“想来你便是孙掌柜的女儿了,我听说过你,都说你是这店里一等一的能人,便是你父亲也多有不如的。”
那孙氏便慌忙笑道,“不过是一个妇人家,因着与女眷往来便利些,方得了客人的亲睐,那里敢说什么能人不能人的。倒是我父亲,不是我做女儿的偏他,这么些年来尽心尽力,从伙计做到掌柜的,大半辈子的心血都在这里了。如今换了新东家,更是,铆足了劲儿要给夫人效力呢。”
………………………………
第四十二回(下)
林夫人听了这孙氏的话,知道她是怕换了新东家,自己父亲的掌柜位置不稳,故而急急的为父表忠心,倒对她有了几分好感。对父母孝顺之人,也多半不会坏到哪里去,同样,言传身教,能养出孝顺的女儿,做父亲的也不会有多坏的心思。
一时又上了茶来,那孙掌柜的领了几个伙计上来,隔着纱帘给林夫人行了礼,算是拜见了新主家。
林夫人受了礼,便与诸人说了些闲话,无非就是日后好生效力,自然不会亏待诸人云云。这原本也是老生常谈,并无甚可叙之处。
一时,那孙掌柜又取了账册来,请林夫人审阅。林夫人笑道,“我年纪大了,眼有些花,如今不带西洋眼镜儿是看不得这蝇头小字了,让大姑娘看罢。”
黛玉听了便笑道,“娘犯懒了,偏推给我。”一旁孙氏忙机灵地从父亲手里接了账本,方想奉上,又深知许多官家姑娘们高傲喜洁,并不瞧得起她们这些在外混日子的市井妇人,竟也一时不敢上前,唯恐唐突了贵人。萦雨见状忙上前一步,取了账册笑道,“多谢这位嫂子了。”她因见孙氏梳着妇人头,知她已嫁了人,便以嫂呼之。
孙氏忙道不敢当。见萦雨已把账册放在一旁的小桌子上,翻开看了看时日,方把最近的一册奉给黛玉,心里暗自舒了口气,亏的自己没把一摞账册直接给这位林姑娘,不然岂不显得很没眼色。
孙掌柜见这主家姑娘在一旁看帐,唯恐林夫人无聊了,便道,“铺子里还存了些珠宝玉石,不如小老儿取了来,给夫人赏鉴赏鉴。若是合了夫人的意,叫匠人镶了,送回府上。咱们自家的东西,总比外头的好些。”
林夫人笑道,“也好,若有好的,拿些金银配着,打些新样子来,我家这位大姑娘寻常东西可瞧不上眼呢。”
黛玉闻言,抬头嘟嚷了一句,“女儿还替母亲干活呢,就又有不是了。”
那孙氏忽而心里一动,便上前巴结道,“单瞧姑娘品貌,便知道姑娘是不凡的,寻常俗物哪里配得上姑娘。倒是店里前几年进了一樽玻璃荷花,也不知如何做的,里面用碧色的玻璃做了水,上头的绿的荷叶粉的荷花,就和真的似的。”
林夫人便笑道,“这个听起来倒有趣,宝石盆景家里也有几樽,左不过是拿金银做枝杆,宝石做花叶,贵重是贵重,只是摆出来也太过显眼,倒不像寻常过日子了。日常摆设还是得挑些雅致有趣的来。”
那孙氏忙笑道,“夫人所说的盆景,原本咱们铺子的匠人也做过,也是好看的,只是还比不得这个。若和寻常盆景一般,哪里敢给夫人献丑。”
林夫人听了便起了兴致,笑道,“既这样,你还不让人拿上来。”
那孙氏便有几分为难道,“不是奴家推诿,只是这个实在太过精细,又极大,但凡有一点磕破,连上奴家,这一铺子的伙计也是赔不起的。当日里送来,便是用了许多法子,最里头用绸布裹着,包了许多层丝棉护着,又拿了干草铺在箱子里封了,方让十来个稳当的伙计抬进库里的。如今一时之间,倒是寻不得这些东西,奴家只恐伙计们粗手粗脚,伤了主家器物。”说罢,抬头望了望林夫人脸色,道,“若是夫人不嫌弃库房杂乱,奴家斗胆,请夫人移步。”
林夫人索性无事,便笑道,“这有什么,那便去看看罢。”又对黛玉道,“你去不去?”黛玉便笑道,“左不过是个摆设,若是好的,我还怕见不着?若不入眼,越发没必要看了。”
林夫人便笑道,“也罢了。”说着便在诸人簇拥下出了门。
黛玉速来不喜人多,因此林夫人出了房门后,屋里便只剩萦雨,絮雪两个丫鬟服侍茶水笔墨,其他的丫鬟婆子,或跟着林夫人出去了,或守在门外等吩咐。
一时屋子里倒很是安静。
也不过一盏茶的功夫,黛玉便把账册大约翻了一遍。她并非很通经济事务,只是林夫人多多少少也教了她不少家务。这账本子,也是看的不少,加上平日里看书练出来的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事,要说看出什么根底是难为了她,但大致算算这几年来利润几何却还是难不倒她的。
这铺子的的确确如母亲之前所说,不算亏本,但也赢不了多少利润,不过将将能维持下去罢了。若寻缘故,从册子上来看,约是进的多了,卖的少了,铺子里的东西卖不出去多少,自然也就挣不到多少银钱了。
黛玉这里正想着如何禀报母亲此事,却听窗户吱的一声响了,黛玉顺着声音抬起头,却见两个男人已从窗户闯了进来。
黛玉惊的慌忙站起来,絮雪原本在给黛玉添茶,却见房里忽而进了两个大男人,一时吓得连茶壶都端不稳,一失手茶壶便直直从手上落了下去,却见这两个男人中的一个眼疾手快便把茶壶救了下来,稳稳的放在了桌上。
倒是萦雨因是从外头买来的,比絮雪多经些事,到还稳得住,忙挡在黛玉的身前,喝道,“你们是什么人,怎么敢闯到这里来。”毕竟也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她自以为是厉声喝问,实际上说出来的话音还带着些颤意,声音更是连门外头的守着的婆子也听不见,话到最后,更是直接失了声。
若是她们仔细看,其实这进来的两个男子脸上的诧异并不比她们少。眼看着絮雪似乎要尖叫起来,之前救下水壶的男子忙上前直接捂了絮雪的嘴巴。黛玉见状忙上前道,“这里是户部林尚书的产业,我们是林府女眷。还请放过我的丫鬟,只要不伤害到我们,你们做什么我们都只当没看到,若是我们伤了一点,外面的家丁小厮虽无能,只二十来个人,也足以把二位送进官衙了。”
当下,两人中那一个始终站在窗前没动过的男子终于开了口,声音出人意料的温和,“我们并非是什么匪徒,只是之前有些东西落在了这房里,要取回来罢了。只要三位姑娘别惊动他人,我们拿了东西立刻就走。”
黛玉听着他声音有些耳熟,却也没敢多想。听了他的说法,自然是不信的,然而却又不得不信,絮雪还在他同伙手里捂着呢。黛玉便回道,“我一直在这里看账册,我的两个丫鬟随侍左右,我们什么人也没看见。”说着,又添了一句,“什么东西也都没看见。”
那人冲他同伙道,“二郎,放了罢”。那人显见是听他指派的,便松了手。絮雪得了自由,赶忙逃了出来,道,“你,你们拿了东西快走,别伤害我家姑娘,不然我立刻叫人把你们抓起来。”到底还是怕的厉害,话都说的不甚清楚。
那被称呼为二郎的男子冷着一张脸,并不搭理旁人,也不知怎的动作,便蹭蹭上了房梁,随即便拿了一个极小的满是灰尘的布包来,递给另外一人。
那人接了,道,“多谢了。”也不知这话究竟是对他同伙说的呢,还是对黛玉说的。那二郎只说道,“如今算是两清了,我这里都处置干净了,告辞了。”说着到底有几分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