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之绛珠重生-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人接了,道,“多谢了。”也不知这话究竟是对他同伙说的呢,还是对黛玉说的。那二郎只说道,“如今算是两清了,我这里都处置干净了,告辞了。”说着到底有几分歉意的对黛玉道,“实在对不住姑娘,我实不知道里头有人。若有机会,来日必当报答。”说着也不管旁人,自顾自的翻了窗户过去。

    那人把满是灰尘的布包塞进荷包里,方道,“打搅姑娘了,望姑娘遵守诺言,今日什么也没有看见。否则……”。他故意停了一会,随即满意的看到黛玉脸上的惊慌,方接到“若是日后有机会再见……。”

    他话还没说完,便听黛玉道,“我从未见过你,又有什么再见。”

    那人满意的点点头,其实他原本是想说,若是日后有机会再见,若有他能尽力之事,他必会相帮,以偿今日唐突佳人的歉意。不过黛玉这般说了,倒也没错。

    屋外逐渐传来了人声,黛玉便忙道,“我母亲回来了,还请这位公子快些离开吧。”

    那人听了便冲黛玉一拱手,随即笑道,“你叫林黛玉?”

    黛玉大惊,却又听他道,“看你这样子,应该没错。”又道,“姑娘你可取字了没有?”

    黛玉愣了愣,随即摇摇头,一时又觉得不对,自己取没取字,和这人有什么干系。却又听他道,“若是没取,等你父母帮你取字,他们总不会对你坏的。若是已有了字……”,他带了几分犹豫,却还是说出了口,“女孩子家的眼泪是很珍贵的,别为了不相干的人哭。”他略带几分不自在的语气说完了这话,便也干脆利落的出去了。

    黛玉被他几句话说的莫名其妙,又深异自己的闺名如何叫不认识的人知道了。一时又不敢多想,只见房里只剩下她们主仆三个,外头也可以听到林夫人的说话声了,显见林夫人就快进来了,不由舒了口气,心里却还有些惴惴,便低声对两个丫鬟道,“这件事情,不许和任何人说,就是夫人也不行。”为着不叫她们胡说,黛玉故意又把事情说的严重些,“否则,我们主仆三个一起死吧。”

    这两个丫鬟还当人走了就没事了,却听黛玉说的这般严重,当下又惊惶了起来,黛玉道,“别怕,只要我们不乱说话,不招惹他们,人家未必会管到我们这里。”说着揉揉自己的脸,免得脸色太差叫母亲看出端倪来,便领着两个丫鬟出门迎接母亲了。

    林夫人进门倒是兴高采烈,加上黛玉伪装的又好,竟也没看出什么不对来,还对黛玉笑道,“那荷花确实不错,听说原是宁王幼时玩耍想出来的主意,整个儿都用玻璃吹成的,和真的荷花池似的。只是太金贵了,又容易碎,又很难做出来,因此这东西倒是很稀罕。”

    这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叫黛玉听在耳朵里,却如惊雷一般。是了,这个男子她原也隔着帘子听过他的声音,远远的望见过他的身影,虽说时间久了,记得不大清晰,可是林夫人一提起,黛玉便回想起来了。

    林夫人恍然未觉,还笑道,“我想着,咱们家摆这个倒不算很应景,不如送到你外祖家去。正巧省亲园子盖好了,放进去也算是我这个做姑母的给添了一道景。”

    黛玉哪里还有心思说什么摆设,便胡乱应了,“极好。”

    林夫人还要挑首饰,可黛玉哪里有那个心思,却又不敢显露出来,便胡乱指了几样,又随手挑了几个花样,道,“这几个就很好,做了送到府里便是了。”

    林夫人又忙着叫人去取丝绵干草木箱等物来,因着天有些晚了,便只说,“明天叫人过来,也不必搬来搬去的,免得碰坏糟蹋了,直接送到荣府便是了,我回头写个帖子给母亲,就算是我孝敬的。”

    诸人忙应了是,林夫人方选了几样钗环,手镯戒指一类,令挂了帐,等新作的首饰做好一起结了,这才带着女儿回了林府。

    再说那孙氏忙忙碌碌了一通,心里暗自庆幸,总算没在新主家面前露怯。一时到了前面,见一个十分俏丽,艳色逼人的女子等在那里,心道,“怪了,她怎的又来了。”

    然而来者是客,她也少的不掏了帕子,擦擦脸上的汗,迎了上去,笑道,“三姑娘,有些日子没见你了。今儿来挑些什么?二姑娘怎的不在。”

    那女子冷笑道,“如今你们这宝翔楼架子可真大,我也算你们的老主顾了,竟也没个包间给我,叫我站在这里。这算什么!”

    孙氏忙忙道歉道,“这原是我的不是,今儿新主家来,一时没顾得上外面。”那女子冷哼一声,又道,“新主家,这么说来,柳公子是真的把这店给盘出去了。”

    孙氏见她有些怅然的模样,又有些不耐烦,又有些可怜她,道,“我的尤姑奶奶诶,难道我还会骗您吗。再者说了,我骗您这个做什么。”

    那尤三姑娘却是个固执的,道,“我之前听人说了,在这附近见到了柳公子我方来的,又在这里等了这么些时候,难道他竟不是来这里吗?”

    孙氏也有些不耐烦了,“我哪里知道柳公子来这里做什么,如今这里的新主家是林尚书的夫人。”说着又想起一事来,道,“说来,三姑娘你的大姐不是嫁到了宁国府吗,这位夫人听说是荣府的姑太太,这么说,你们到还是亲戚呢,怎么之前不进去拜见呢。”

    那尤姑娘素来不是个肯让人的,便道,“若是荣府的太太我自然是要见的,毕竟我姐姐是宁府的夫人,姐夫是宁国公的后裔,荣宁二府血缘亲厚,这点亲戚情分还是要讲的,这嫁出去姑太太,也未免太远了。”

    孙氏听她这般说实在无话可回,只得笑笑,心里暗自后悔,和她说什么正经话。只得奉承了几句,好在,这尤三姑娘因得了她姐夫宁国府三品威烈将军贾珍的青睐,手上一贯是富足的,有赏银在,孙氏倒也不觉得厌烦了,恭恭敬敬的哄着这三姑娘买了几百两银子的金项圈,方把她送了出去。

    一旁的小伙计笑道,“回回她来姐姐都能挣一大笔银子。”孙氏把赏的银钱塞进荷包里,笑道,“今儿夫人给的可比她多。”那小伙计笑道,“可不是,就连我都得了,只没姐姐的多。”

    孙氏便从荷包里摸了几十文钱出来,“罢罢,别说做姐姐的不疼你,给你买糖吃。”那伙计不想还有这等意外之喜,忙笑着接过了,道,“下次给姐姐带花儿戴。”

    那孙氏一笑,见天色也不早了,店里也没有旁的客人,便笑道,“今儿早些收工,大伙都回去歇着罢。”
………………………………

第四十三回(上)

    再说黛玉这里,因受了惊吓,连带几天都不曾睡好。一日夜里看书,又不慎受了寒气,第二天起来,便觉头晕无力。

    林夫人听了,因前些日子给了黛玉一套诗集,便只当黛玉贪看新书,没有休息好,方才病了,因而很是恼怒。因女儿病着,倒没说什么,先对林如海哭了一场,“好端端的女孩儿,又不需要为官做宰考举人,却也跟你们学的这般拼命。贤儿也就罢了,玉儿素来娇弱的很,你教她读些书也就罢了。这般要书不要命的性子,都是和你学的,若是在这样下去,身子坏了,看你到哪里去再得一个女儿。”

    林如海闻言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平日里林夫人也惯着女儿,素来黛玉不要的,没有她不给的,便是今日惹出祸患来的书,也是林夫人自己应承了给黛玉看的,如今女儿累病了,却又怪着他了。多年夫妻,林如海很是清楚林夫人的个性,虽说心地不坏,遇着事情却总爱迁怒于人,发发脾气,这也是原本在娘家娇养出的性子,年轻时尚还隐忍一二,如今年纪越大脾气越执拗,发起火来,不光家里两个孩子不敢说话,便是林如海也不大敢直触锋芒。然而话虽如此,究竟夫妻多年情分深厚,林夫人在大事上还是很稳得住,又与他一条心,林如海便也时常顺着她,不与她计较。

    林如海心里也是极爱女儿的,黛玉病了,他心里亦很是心焦。见林夫人从黛玉房里搜出许多书来,便也只当没看到,算是默许了。私下里见着女儿又心痛,便安慰道,“你且安心养病,我让你娘把书放到我书房里,等你病好了再拿给你。只不能再这样不顾惜身子了,读书原是为着明理,若是为了读书把身子累坏了,岂非得不偿失,也叫我们做父母的心里头难受。”

    黛玉闻言,又不好说自己其实并非是为着看书而生病,只得虚应了。

    林如海见左右无人,便又对黛玉道,“你如今也大了,多少也知事了。有些书你看看便罢了,里头文辞也是好的,只是里头写的事情却不可信。女儿家总要嫁人的,只是许给什么样的人家却要仔细掂量。你父虽不肖,却也是一部尚书,咱们家祖上亦是侯门,你母亲也是国公嫡女,咱们家的家世在这里,你的学问人品也不差,等日后你再大些,我也不想把你许给什么王孙公子,却至少要些担当,人品端方,有些正经才学,不叫妻儿一起受苦的君子才配的起我儿。”

    黛玉一听,便知林如海是何意了,不由又羞又怕又愧,却又听林如海道,“你也不要多想,这书原也并非看不得,里面有些辞藻文句,便是你爹也自愧不如,你看了,对你平日里写诗作文也有好处。只是切勿轻信其中什么才子佳人的故事,且不说这些不过是闲散读书人胡编出来的,便是真的,你想一个素日只知游园,写诗赏花,墙头马上为戏的,纵有些歪才又有何用,如何能照顾的好妻儿。岂不知司马相如虽有大才,却逼得卓文君当垆卖酒。世人都称凤求凰是佳话,可那一个愿意自家女儿从千金小姐变成市井中卖酒的妇人。你父如今年纪也大了,这辈子也就你和你兄弟两个孩子,如何舍得叫你去受那苦楚。”

    黛玉听了,又是羞愧,又是感动,一时滴下泪来,道,“女儿知道,女儿只是贪看其中诗词,里头故事却是不信的。”又道,“女儿幼承庭训,岂不闻发乎情止乎礼的道理。女儿是林家长女,旁的不论,却万不敢辱没门风,令父母担忧。”

    林如海听她话说的这般坚决,又见她掉下泪来,心里暗悔:如何就在她病时把这话说了出来,若是叫她想多了,反倒加重了病势却如何是好。当下便道,“何至于此,你是我女儿,我两岁就给你启蒙,教你诗书礼义,你的品性做父亲的岂有不清楚的。不过因着看了你的书,想起此事,便叮嘱你几句罢了。如今你还病着,万不可想多了,反把身子熬坏了,等你病好了,爹再把书给你看,只别累着了自己。”

    黛玉闻言,破涕而笑,道,“爹总说娘溺爱我们,如今您这又是在做什么呢。”

    林如海见她已缓过来,便道,“这话本当你娘和你说的,只是你娘近来性子有些执拗,我只恐她多想,就没和她说,你也别在她那里露出话风来。”

    黛玉道,“知道了,爹爹帮我遮掩,我难道还会去自投罗网不成。”

    林如海闻言便笑道,“你倒是机灵。”

    黛玉本就只是受了些风,加上受了惊吓方才身体不适,到并非是什么大病,不过将养了几日,吃了几贴药,便也康复了。林如海果如前日所说,待她病好,便把黛玉昔日所藏之书又还给了她。林夫人虽对此颇有微辞,却也耐不住黛玉软语相求,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她去了。

    这日晋贤书院里休课,在自己书房里做了功课,练了几张字后,便觉无聊,想着姐姐前些日子方病愈,他因在书院未曾探望,也不知究竟如何,便信步到了黛玉的明莹苑中。

    正巧林夫人新盘的那家首饰铺子送了新打的头面,手镯,戒指等物来,林夫人便叫人送到黛玉这里来。晋贤一进来,便见黛玉看着丫鬟们开了箱子放东西,笑道,“姐姐就开始攒嫁妆了。”

    他们姐弟两个素来言笑无忌,黛玉听了他的话也不着恼,道,“越发纵的你,连个长幼都没了,回头禀了父亲,看你挨不挨打。”

    晋贤笑道,“父亲才不会为这个打我,顶多说我两句罢。”又笑道,“可有我的分没有。”

    黛玉故作惊诧,“怎的,你这会子就开始担心聘礼了”

    在这口舌之争上,晋贤素来是敌不过他姐姐的,便把话头转回来,道,“看这样子,姐姐身子像是大好了。”

    黛玉笑道,“本也没什么,不过是父母多虑罢了。”又笑道,“你叫人带回来的果脯倒好,酸酸甜甜的,很解苦味,哪里买的?”

    晋贤笑道,“我买了果脯给姐姐吃,竟连一句谢也没有。只问在哪买的,我偏不说,若姐姐想吃,便只得来找我了。”

    黛玉笑道,“你个小没良心的,姐姐病了你也不回来看看,带点子果脯回来,还好意思要姐姐说谢谢。”

    晋贤忙喊冤道,“我有什么法子,那会子书院正在预备旬考,父母又不让人告诉我,我都压根不知这件事。还是姐姐病好了,小厮说漏嘴我才知道的,不然我怎么也得回来照顾姐姐啊。”

    黛玉便笑道,“哪一个要你照顾,你别给我添倒忙就是好的了。”又笑道,“这回旬考如何?”

    晋贤笑道,“我考得好不好,你看咱们老爷的脸色就知道了。”

    黛玉便抿嘴一笑,“看来是不错了。”

    晋贤忽而想起一事来,道,“姐姐这里可还有怀表没有。”

    黛玉便道,“自然是有的,怎么了,你又把你的弄坏了不成?”

    晋贤道,“哪有的事,之前母亲给了我一块,结果那个太贵重了,叫我挨了父亲好一顿训不说,也不好带到书院里去,叫旁人看了,有些太显眼了,我怕同窗见了不好。原先那块又早被我弄坏了。”

    黛玉不以为然道,“不过是块表罢了。”到底还是亲自取了一只螺钿匣子来,开了匣子,道,“诺,我这里就这些,若是你瞧不上,只好到母亲那里寻了。”

    晋贤见里面也有金的,也有银的,也有嵌宝石的,便道,“还是太过耀眼了。”

    黛玉便疑心道,“莫不是有人说了什么?”

    晋贤见瞒她不过,便道,“倒也没说什么,只是书院里有些贫寒之士,有些瞧不习惯金银之物罢了,嘴上有几句啰唆罢了。”

    黛玉便冷笑道,“理他们呢,便是身上什么都不带,他们也有话说。倒时候,又该看不惯绫罗绸缎了,难道你连衣裳也不穿了么。”话虽如此,却还是吩咐蕙儿道,“我记着原有一个紫铜的怀表,表链坏了,便也没带过了。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你看看能不能找出来,若能,叫人配条链子给大爷戴上。”蕙儿听了便笑道,“那个还是在扬州时买的,当时也不知收到那个荷包里去了,只怕要多找些时候。”

    黛玉便道,“这倒也罢了,若没有,只好往夫人那里寻了。”

    又问晋贤道,“你在外头,可缺钱不曾?”

    晋贤笑道,“我住在书院里,食宿家里都另外出了,我又不穿外头的衣服,所费不过是买些笔墨纸砚,再加几部新书,间或和同窗去外头馆子打打牙祭,家里给的钱尽够了。”随即又笑道,“不过若是姐姐可怜我一个人在外头辛苦,也不妨赏我些。”

    黛玉瞪了他一眼,“哪里学来的油嘴滑舌,在书院里好的不学,倒学了一肚子的花花肠子。”却叫人拿了两只荷包来,道,“绣竹子的这个里面放了五两银子,都是一钱一钱的散碎银珠子,给你赏人用的;这个绣青松的,里头是银票,五十两的两张,十两的两张,五两四张,是给你寻常花用的。”见晋贤把荷包收起来又道,“不过若叫我知道你拿了钱去做什么不当做的事,看我不告了父亲打断你的腿。”

    晋贤笑道,“姐姐还不知道我。”

    一时又想起一事,笑着和黛玉显摆,“我还未曾告诉姐姐,前些日子,我得了宁王的赏呢。”
………………………………

第四十三回(中)

    却说黛玉和晋贤正无事坐着聊天,晋贤忽而说起得了宁王徒瑜的赏赐,一时之间黛玉还有些反应不过来,道,“你如何见着他?”

    晋贤也没察觉什么姐姐有甚异样,答道,“自然是在书院里,他来拜访书院的山长,正巧遇着了我们旬考的成绩出来了,便赏了我们几个考的好的每人一部新书。”又笑道,“该拿回来给姐姐看的。”

    黛玉勉强扯出一个笑来,“既是你得的,自己看罢了。”

    晋贤听了这话,反倒奇怪起来,“姐姐是不是累着了?”不然如何连书都懒怠看了。

    黛玉听了,便打起精神道,“这会子才多早晚,又没做什么事,那里就累着了。是我想着,明年又是乡试之年,你已得了秀才功名,不知道爹爹会不会让你下场。”

    晋贤听了这话,反倒没精打采起来,道,“爹爹已和我说了,我的文章还不到火候,叫我磨练三年再说下场的事情,免得考不中丢人。可我在书院里从来没有掉出头榜过。”

    黛玉闻言不由一笑,她也是知道晋贤他们书院的。书院唤做明德,一手创办起书院的徐山长是位老翰林,原做过皇子师,极有声望,后因年老,便辞了官职。在家呆了几年,到底闲不住,又创办了明德书院。

    原来晋贤中了秀才之后本应在府学中读书,然而不久之后,林如海便听说如今京城里的府学也越发不像样子,有些权贵子弟的因入不了国子监,又怕在外胡混惹出什么祸事来,便被家中长辈随意捐了个监生的名头,塞进府学。说是来读书的,实际上在学里寻欢作乐,斗鸡走狗都是有的。自然,这也与学里的先生畏惧权贵,不能辖制有关。

    林如海原知如今京中风气大不如前,故而才不肯叫自己儿子到那权贵云集的国子监念书,却不料府学里也会糜烂成这个样子。林如海无法,只得叫儿子回家来同族侄并好友之子一同读书。然而这般却也并非长久之计。

    当日林如海高中后也在翰林院待过几年,彼时这位徐山长尚是皇子的侍讲学士,林如海任编修一职,倒也很有些忘年交的意思。后来林如海做了几任地方官,守母丧回乡呆了几年,又再次出仕。这徐山长倒是一直在翰林院待着,直到前几年方告老退了,又创办了明德书院。林如海回京后也应邀那那里去讲了两次策论,见那里果真是个读书的地方,便起了意,特特打探了一番,回来便对妻儿大加赞赏。因此黛玉也就知道了这间书院是如今京城里一等一的读书之处。

    原来这位山长平日里虽已不大教学生,却立下了极为严厉的规矩:要想进此书院念书,须得通过一场考试:每年三月入学考试,一年仅收一百名学子,全无功名的四十名,有秀才功名的三十名,有举人功名的三十名。其余人等,无论是谁到不了名次,一律不收。便是先前先太皇太后侄孙,承恩侯之子如今的三等将军何立想要将次子送进来,却因只捐了监生名头,不是正经考上的,只能作没有功名的参加书院的入学考试。谁知便是如此也没有考中,徒教旁人笑话。这何将军恼羞成怒,要来找山长的麻烦,谁知反被宁王教训了一顿,这却又是另一说了。

    再说这书院里,一共分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班,这十个班,又分作三档,若无功名,则在庚辛壬癸四班就读,任何一个没有功名的学生,进了学院一律从癸班学起,每班至少要学一年,方要经过升学考试,才可逐次升入壬班,辛班,庚班。若考不过,便还要在原班多读一年。待升至庚班,便要通过秀才试,得了秀才的功名方可升入己班,然后又依次在己,戊,丁三班就读,待过了乡试,方可升入丙班,从丙班到甲班,便是为会试做准备了。而在这里,学的不光是会试要考的制义,策论,还有未来出仕可能用的到的经济事务,朝廷律法,天文地理,农事水利,甚至是格物之学等等。自然,并非学子都要学尽所有,只要选择一二便可。单这一件,便有些老儒说是不务正业,究竟徐山长威望极高,而有远见的官员,学子们也看出了其中益处所在,因此这些寻常书院没有的课程,反倒十分受追捧。

    此外书院中所有学子,每日食宿一律统一在书院,若要出门,须得轮值的先生同意,且不得在上课的时候出去,一个时辰之内必须回来。一月放一回假,每回一日,除了这十二日的月假外,独有元旦,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允学生放假回家,与家人团圆。而在书院,每旬必要考一次试,甲,乙,丙三班考策论,丁,戊,己班考八股,庚,辛,壬,癸班考诗书。每次考试,学子们的成绩都会放出榜来,分为三榜,头榜用红纸书写,一班中的前十能上此榜;次榜为蓝,班中名列十一至三十上榜;末榜白纸黑字,从三十一到最末一名,皆在此榜。此外,如有学子连续五次皆在末榜,便要发回后一班读书,待次年过了升学考试,方可升回原班就读。如在丙,己,癸班依旧如此,便清退出书院。再想重回书院,需重新与其他学子一齐参加入学考试,且不得低于前十,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