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之绛珠重生-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学子一齐参加入学考试,且不得低于前十,方可继续就读。

    来书院的学子大多都是有抱负的,哪一个都不愿自己沦落到被清出书院的地步。纵有一二不肯吃苦的,也早早被打发出去了。因而书院里竞争很是激烈,晋贤已算是有些天赋了,自去年以己班入学第七名的成绩进了书院后,仅第一次考试因大意落入了次榜,叫林如海好一顿训斥。此后每回旬考都未曾低于前十,回回都在红榜上。然而这成绩却也并非平白得来的,卯时便起,子时方睡,平日里手不释卷,也独有每月回家这一日能稍微放松些。他这般辛苦,家人自然是极心疼的。不说林夫人并黛玉心疼的不行,便是林如海这个做严父的,私下里也觉得儿子太过辛苦。

    然而这天下学子,那一个不是这般苦过来的?轻轻松松便能将状元收入囊中的,只有那些虚幻的话本子里的人物。便是林如海,当日为了举业,何尝又不曾废过许多心力。实际上,林如海也想叫晋贤早些下场,免得多受这几年的罪。可晋贤的性子十分好强,学识其实又并未达到能稳稳当当考中的地步,若贸然下场,万一名落孙山,反倒叫他心里更不好受。还不如压着他多读几年书,等再过几年,心性沉稳些,学问也更扎实,再叫他下场,指不定能拿个头名回来。

    林如海的这些心思晋贤自然是不知道的,也未曾和黛玉提起过。只是黛玉听晋贤说父亲不允他明年下场,联系前事,便也能猜到□□分。同样,黛玉这做姐姐的也很了解自家兄弟。见晋贤因此有些闷闷不乐,知他只想着若考中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荣耀,却尚还不懂万一落第后的“江枫渔火对愁眠”。

    黛玉却也不愿叫他多思多愁,便只拿软语安慰道,“爹爹的意思难道你还不明白?爹爹当年是乡试解元,人说虎父无犬子,难不成你不想也拿回一个解元的名号?当初哪一个和我说的要连中三元,光耀门楣的?”说罢,见晋贤似有意动,又道,“你如今虽常在书院头榜,究竟并非次次都是头名,况且你年纪小,去年才入学,如今只在戊班,焉知丁班是否又是卧虎藏龙,比你更强些呢。要我说来,竟是你再多学两年,把旁人都压倒了,到那里去把解元拿回来,叫旁人知道,咱们林家除了林探花外还有一个林解元,未来还会是林会元,林状元。”

    晋贤本是少年意气,听了她的话,哪有不动心的,当下便笑答,“姐姐放心,我知道的。”随即又促狭的笑道,“总不会和容世兄一般。”

    黛玉闻言差点笑出声来,道,“你怎么想起他来。他也配和你比。”

    原来这所谓的容世兄原是林如海昔日同窗之子,姓容名凤,当日和与林如海连了宗的林旭之之子为了今年的恩科一同到林府借住附学。初时还好,谁知不久之后,林旭之的母亲便患了病,没几日便去世了。这林家的公子是长房长孙,必要回去奔丧的,便只得弃了春闱恩科离了林府,回乡守制去了。一时只留这容家的凤雏在林家念书,好不无聊。

    这容凤实在不肖他父亲,因他是长孙,深得祖父母宠爱,故而也有些被惯的不像话。虽说家中不富足,却好歹也是官宦人家,比同乡的旁人要强些。谁知到了京城却见似乎人人都能把自己比下去,本来还有个和自己一同附学的同伴,后来也没了,林家虽有一个也在读书的,却年纪太小。容凤自觉自己乃是状元之才,如何肯俯身下就同这一个刚过了秀才试的人交好,况且又实在聊不到一块儿去。他在林家,林如海虽也替他父亲管教他,然而到底不是自己儿子,不好太过严厉。谁知他竟在外头结识了些纨绔子弟,多喝了几杯黄酒,便了不得起来,说自己有甚状元之才,待高中之后,必要娶一个绝色女子为妻。这些纨绔戏弄他,便叫了一个粉头,说是他酒后说了要取她为妻。这人信以为真,又见那女子亦有几分姿色,竟也应承下来,只是说了实话,原来他家中本已有了结发妻子,只是容貌上不甚出众,不得喜爱,这粉头接回去,也只能做个妾室。这话说来,倒把这些纨绔子弟惊着了,他们玩乐虽玩乐,酒酣耳热时也会许些乱七八糟的诺,然而也没谁当真。

    这容凤身在林家,林如海虽不大管家中事物,林夫人却也是个十分大方的,自然不会亏待了客人,便曾吩咐过,若是两位客人有需要,直接从外院支银子,不必问她。容凤手中羞涩,自然拿不出那百八十两银子,然而平日里十两八两的支银子去光顾那里也是寻常。林夫人虽知道他支银子,只当他与同年结交耗费颇大,却再想不到是用在了这里。

    若只是这样,也与晋贤黛玉二人无关了。谁知那一日黛玉出门,春风把车帘子吹开了,偏巧叫他看见了。一见之下,便被黛玉倾倒了,一问方知这竟是他借住的林府中的大小姐。一时之间欣喜若狂,往日看的那些才子佳人的书仿佛成了现实。当日便把原本正恩爱的那女子弃于脑后,回去便要想尽法子“亲近佳人”。想来想去,他便费了许多心思,买通了一个才留头的小丫鬟,他在这事上倒也聪明,知道林府规矩颇严,大些的丫鬟未必敢做这样的事情,若是一个不慎,叫人到林夫人那里告一状,可就什么也别想了。年纪小些的丫鬟不知事,好拿捏。可他没想到的是,他能接触到的丫头,根本就接近不了家里的姑娘。

    这丫鬟拿了他的钱财,被他逼的无法,只得用了一个最险的法子,在打扫花园的时候,趁人不备,把他写的情诗扔在了黛玉常去的观景亭中。

    也不好说他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这信居然还真叫黛玉见着了。黛玉不知他已有妻室,故而虽恼,却也没很发怒,只是见他做的诗连晋贤的都不如,也敢拿来在她面前献丑,不觉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便提笔写了一首讽诗,言辞之辛辣,若是真叫容凤见了,怕是要趴在地上哭了。然而写完之后,黛玉方觉不妥,难道还真给他送回去不成,又恐林夫人见了要说她,便把东西随手扔在了书房。谁知那一日被晋贤看见了,便径直把这东西给了林如海。

    林如海确是知道他已娶妻的,见了这所谓的情诗自然大为光火,只见女儿的题诗骂得简直大快人心。倒微微平息了怒气,又深异他是如何见到自家女儿的。便叫了人来查问,一查之下方知其中种种,林如海除了替老友感概外,竟也生不出别的心思了。当下给同窗去了信,隐去女儿一节,只说自己不敢承替他管教儿子的重任,竞教他在考前还眠花宿柳,不务正业。待他考完春闱,便把他送回父母身边。

    待回信送到时,正是春闱放榜时,林如海早遣人把容凤送了回去。等看完老友道歉的回信后,林如海已得了消息,此人连最末一榜都没入。本来名落孙山不稀奇,可想想他之前的豪言壮语,竟是好一番笑话。林如海便拿此人好生敲打了一番晋贤。晋贤又把这话说给了黛玉,只隐去了其中那些外头的污糟事。

    黛玉虽觉被冒犯,然而这种人她向来不放在眼里,听了也不过是更瞧不起他罢了。故而听晋贤提起来,也不过一笑了之。

    如今她心里更担心的,是另一人不明不白的言行。
………………………………

第四十三回(下)

    叫黛玉这几日很是挂心的不是旁人,正是如今高居庙堂之远,当今圣上的同胞兄弟,宁王徒瑜。本文由 。。 首发

    若说黛玉对此人动了什么“淑女之思”,那着实是误解了她。黛玉第一次听说宁王的名字,还是上一世隐约记得,曾偶然听宝姐姐提起周贵妃之妹许给了宁王,不过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罢了。而后在扬州,遇见匪人,托他救了一命,虽未见过,心里却也是十二分的感激。第三回,也不过是在茶楼上远远的望见过一次。再有,便是那日在宝祥楼了。

    黛玉素来记性极好,她虽从未和此人打过照面,却还隐约记得他声音。只是时日已久,方才没有在当时便认出来。可后来一回想,虽不敢十分确定,却也有□□分把握。

    本来无论是与不是,这都与黛玉无关。既然黛玉为了自己和两个丫鬟的安全应承了保守秘密,便只会把这件事情烂在肚里,绝不会说出去,只当此事未曾发生过。

    可偏偏那人走时,留下了几句不清不楚的话语,却叫黛玉心里七上八下的忐忑。

    “你叫林黛玉?”

    “姑娘你可取字了没有?”

    “若是没取,等你父母帮你取字,他们总不会对你坏的。若是已有了字……”

    “女孩子家的眼泪是很珍贵的,别为了不相干的人哭。”

    这几句话骤然听了,似乎很有些莫名其妙,若是她没有前世的记忆,大约只会以为这是个奇怪的浮浪子弟,轻薄无赖的纨绔。可偏偏,黛玉有前世的记忆。

    女孩子家的名字向来不是能随意呼出的,只有亲近的闺中密友,或是有些亲戚关系的女眷方会知道,这从未见过自己的陌生男子,如何能那般肯定的说出自己的闺名?

    若仅仅是姓名倒也罢了,可又为什么说起表字来?须知本朝惯例,要么就是及笄时由长辈赐字,要么就是成亲后,丈夫为妻子取字。自己如今一未及笄,二未出嫁,如何会有表字。他也不是不通世事的孩童,理当知道这一点。

    可是,若是在前世的此时,自己确实有一个所谓的表字,唤作颦颦。这原不过是宝玉戏赠,不知怎的叫宝姐姐知道了,后来也就叫开了。

    他知道这个。

    即便黛玉无法证实,也不能确定,但是心里本能的觉得,他应该是知道自己前世的事情的。

    还有眼泪一说,他也应该是知道的。

    为什么?

    黛玉百思不得其解。自然,最大的可能,约是重活一世的,不仅仅只有她一人,或许,还有这位宁王爷。

    这一点倒是好解释,便是此时此刻,黛玉也不明白,自己到底是为什么得了这般福缘,竟在死后又得了重活一次的机会。不过她能有,凭什么旁人不能有这样的机遇。

    可即便如此,在前世自己是深居贾府的孤女,他却是朝堂上的王爷,如何会对自己的事情知道的这么清楚?这实在于理不合。

    黛玉这几日,将这些事儿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想了许多遍。一开始,自然是十分惧怕惶恐的,世人皆云,事有反常即为妖,更何况是莫名其妙的重活一世,她实在不敢想象,若是旁人知道了她有此等奇遇,会不会视之为妖邪。这般思来想去,竟叫黛玉被吓的做了好几日的噩梦,又兼吹了夜风,方叫她患好几日的风凉。

    可冷静下来之后,黛玉却又能安下心来,便是他也如自己一般,是个重生之人,那又如何。虽不知他如何知晓自己,可听他的话意,却并不像知道自己有着同样一番奇遇,反不知什么缘故,倒颇有些善意。

    如此想来,黛玉倒在防备之余,心里对他多多少少有了些同病相怜之意:也不知前世里他是因何而亡的,是不是也和自己一样,在重重打击之下,究竟抵不过疾病侵扰离开这世间,方才得了上天诸神的垂怜,有了重来一次的机会。

    转眼便至隆冬,这年冬天林家倒并无什么可叙之事,无非是寻常居家过日子。若非说有,倒是林家姻亲中有几起子事儿,可堪一记。其一便是是林府姻亲,缮国公府出孝。

    当日林如海姑母便是嫁到了缮国公府石家中,只是身体不好,生了一男一女便早早的去了,儿子便是如今承爵的石光珠,女儿则嫁给了理国公后裔柳芳。之前缮国公府阖家为其守孝的,便是这位夫人的婆婆,老缮国公诰命。这位国公夫人本是继室,虽非石光珠的亲祖母,却因其贤德,又因石光珠自小在她身边长大和她最亲,故而很得诸人尊敬。林府回京后得了她去世的消息,林如海,林夫人也亲往石府,致了奠仪。如今他家出孝办了一场小宴,林家得了邀约,便也去应了个景。

    这第二件,则是林夫人娘家,贾家的喜事。

    昔林夫人侄女,荣府的大小姐名讳元春,本为宫中女官,因承宠,去岁被封了贤德妃,后宫内传出圣旨,因圣上孝敬太上,日夜侍奉,事必躬亲,尚不能尽其孝义,推己及人,以为宫中各妃嫔久居深宫,抛离父母,岂有不思想之理。便特降谕诸椒房贵戚,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可启请内廷鸾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

    此旨一下,诸外戚无不欢欣鼓舞,踊跃感戴。世人皆称颂圣上以己度人,既孝且贤。

    其中荣府诸人闻此佳音,十分欢喜之下自然也少不得秉承圣意,盖起省亲别墅,以迎贵人省亲。宁府素来与荣府同枝连气,一荣俱荣,自然也深觉与有荣焉,少不的帮衬一二,方不负血脉相连的情谊。

    这省亲园子自动工起,盖了一年有余,当中花柳山水,层楼重阁,无一不精。

    待这园子盖好,各处房舍安置妥当,贾府二老爷,元妃之父贾政便请贾老太太等进园,□□斟酌,贾老太太原也想叫林夫人同去,偏生林夫人彼时因去西宁侯府赴宴,抽不得空,便只得罢了。待园子内再无一丝遗漏不当之处,贾政便择日题本,奏请贾妃省亲。

    圣上既有意成全诸妃嫔思念父母之心,如何不准,便朱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贾妃省亲。

    荣,宁二府得了明旨,愈发忙碌,昼夜不歇,便是年节也不得好生过了。

    本按旧俗,正月初二当是出嫁女回门的时节,但林夫人度此时母家为着贤德妃省亲,必是忙乱不迭,她便也不带儿女前去添乱,只和林如海去打了个转,送了节礼便回了家。

    待十五正日,贾府如何热闹非凡,竟是不能细述。只是无论荣耀,都与林家四口并无什么干系。这一日,林家也如其他人家一般,一家团圆聚在一起,吃元宵,赏花灯,和往年也并无什么不同。

    待过了残冬,便是初春时节,也到了黛玉的生辰。

    因也不是什么大生日,又是小孩子,也不必大办。林夫人便照例给府中丫鬟婆子们多添了一个月月钱,又往庙里舍了香火钱,自家办了一场小宴,吃了碗长寿面便也罢了。

    倒是贾府那里,虽说方经了省亲这样的大事,阖家上下无论主子奴才,竟是人人皆疲,各个皆倦。然贾老太太到还想着这个嫡亲的外孙女,便从自己私房里取了两匹宫缎,一副头面,另一百束银丝寿面,一百寿桃等。

    贾府诸人见贾老太太尚且记挂着,又如何好做不知。便也都有表示,邢夫人是一百束寿面,一百寿桃,王夫人又比邢夫人减了一等。凤姐送了个宫制荷包,里面放了一个金寿星,宝玉将他新近得的水晶九连环送了来,另加一盒自己亲手做的大红胭脂。自然那胭脂还没到黛玉房里就被林夫人搜了去。其余表姐妹皆是自己所做的针线,迎春是一个荷包,探春是一方手帕,惜春太小,便送了自己打的一个络子,便是如今在贾家做客的贾老太太的侄孙女,史家大姑娘史湘云听说了此事,也命人从家里取了自己往日做的一个香囊权作贺礼。独有一个薛宝钗,因听说黛玉素爱诗书,极善文墨,便叫人寻了上好的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凑了一套文房四宝和姐妹们的礼一同送去。

    无论林夫人对薛宝钗之前是何观感,见了这些小辈们得礼,也不由感慨道,“竟是个这般有心的。”因女儿还在,便不好把后一句话说出来了,只在心里暗暗得想,若她姨妈能有这等心思,她们姑嫂两个如何会到今日相看两相厌的地步。

    独黛玉见着这好些生辰贺礼,却是生不出一丝欢喜来。去年自己的生辰,也是在京城过得,只是却并没有这般兴师动众。

    若是自己没记错,今年恰好是宝姐姐及笄之年。若是自己没记错,前世里还为她及笄大办宴席,又是戏又是酒的,好一番热闹。

    但如今……

    外祖母,是不是又动了什么心思
………………………………

第四十四回(上)

    却说这日,因黛玉外祖母,贾老太太并其他长辈和贾府的诸姐妹和宝玉皆给黛玉生辰送了礼来。为表谢意,黛玉少不得随母亲一同过到贾府来拜谢长辈。

    按规矩,林夫人携黛玉来的前一天便照例送了信去,恰巧史家大姑娘湘云正要回家去,贾老太太便留她道,“何不见了你姑妈和你林姐姐再去。”

    又有宝钗劝她道,“那林家妹妹和你同岁,只比你大几个月,又听说原也是个爱诗文的,等她来了,咱们又多了说话的姐妹。”宝玉在旁连连称是,诸人也都苦留她。

    湘云听了,便也只得留下。

    次日,林夫人果然携了黛玉来,彼此见过后,黛玉便先谢了贾老太太,邢夫人并诸位姐妹。因王夫人娘家嫂子微恙,因此王夫人,薛姨妈并凤姐几个往王子腾家探病去了,故而并不在此。

    湘云却是第一次见这位林家姐姐,因之前便听老太太时常念叨,倒也知道这位林姐姐是何许人也。又听宝玉等盛赞她,早起了好奇的心思。如今一见之下,果然如宝玉说的一般,竟是个神仙般的人物,便欢喜道,“早听宝玉说起过,林家有位姐姐,姿容出众,举止言谈具是不俗,竟不像是个世间上的人,倒像是个天上的仙子。我没见着,只当他胡说,不想这回倒是没有诓我。”

    诸人听了,都拿眼睛去望宝玉,反倒叫宝玉不好意思起来,道,“我并没有说错什么,尽看我做甚么。”

    宝钗正要发话圆场,却又听黛玉笑道,“妹妹这话实在折煞我了,我统不过一个俗人,怎敢当的起这样的盛赞。是妹妹才见我,不知我素日里也是个顽皮的,待日后熟识了,我还只怕妹妹嫌弃我俗了。”

    湘云闻言倒是有些惊奇,看她一副袅娜文静的模样,又出身那等书香世家,原以为是个不善言辞,矜持文雅的女子,不想竟也是个言语伶俐的人儿,当下更喜,笑道,“亏的我今日不曾家去,不然岂不是遇不到姐姐了”。

    林夫人见他们这里说的热闹,便也一笑。她因见了湘云,便知老太太到底不愿成全王夫人乐意的亲上作亲,把自家外甥女娶过来。林家的女儿是不成了,可还有史家的,这史家的丫头身份不高不低的,说高了,又到底不是史家如今两位侯爷的亲生女儿,又毕竟在亲缘上差了一层,说低了,又到底是正正经经的侯府千金,和宝玉这个荣国公府的二房嫡子也算是门当户对。怎么看,都比配一个商户女要好的多了。

    贾老夫人见林夫人看着湘云,便知林夫人晓得了她的意思,看看湘云,再看看黛玉,心里到底不足,只是却也知道,自己女儿都说不通,更何况女婿,再者外孙女又并不与他家亲近,便也只得作罢。

    贾老夫人当下便叫过湘云来,道,“云儿,过来见见你姑妈。”

    湘云素来最和贾老夫人亲近,便忙笑着过来,道了声万福。林夫人忙拉过她来,笑道,“好孩子,快别多礼。”又细细打量了一回,笑道,“我瞧着到眉眼有点像舅母。”这说的却是贾老夫人的嫂子,史湘云的祖母了。”

    贾老夫人叹了口气,道,,“我也说是呢,这孩子眉眼生的像她父亲,俊秀的很。脸型却像她母亲,我见着了她,就像见着我那苦命的侄儿侄媳妇一般。”

    林夫人闻言便赶忙道,“原是我的不是,引得母亲难过。”又拉过湘云的手来,好生安慰了一番,又问了她年纪,爱吃什么,爱玩什么,平素爱读何书。湘云一一答了,林夫人听她言语爽利,说话利落,越发喜欢了,笑对黛玉道,“你云妹妹可把你比下去了。”说着又把手上一只红翡镯儿摘了下来,笑道,“拿着玩儿吧,算是我这做姑妈的给你的见面礼了。”

    史湘云听了,便也大大方方的道了谢,方接了。

    贾老太太便笑对林夫人道,“你第一次见她不知道,这孩子最懂我的心思,说来是我侄孙女,实际上和亲孙女也差不离了。”又笑道,“只是太顽皮,从小儿起,她和宝玉两个小冤家不知联手闯了多少祸去,也就是这两年大了方文静些,却还和猴儿似的。”

    林夫人笑道,“我看云姐儿就很好。”

    诸人又闲话了一回,因贾老夫人还有话要与林夫人说,却是不方便这些年轻的姑娘听了,便道,“我们这里家长里短,叫你们年轻的女孩儿听也是无趣。不如你们自去房里玩耍。等午饭时候再回来。”又对黛玉道,“玉姐儿可有什么想吃的,叫人做了来,外祖母这和你家是一样的。”

    黛玉忙道自己并无什么忌口的,随意便是。贾老太太闻言便也不勉强,宝玉却缠着要吃一道前些日子元妃省亲时进上的一道小荷叶儿汤。贾老太太素来对他无有不应的,便忙着叫人赶着做了。

    诸人这才告了辞,却也并不出院门,不过走了三五步路,便转进了另一间房,探春便告诉黛玉,“这是云妹妹的屋子。”

    黛玉点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