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同人之绛珠重生-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人这才告了辞,却也并不出院门,不过走了三五步路,便转进了另一间房,探春便告诉黛玉,“这是云妹妹的屋子。”
黛玉点点头,探春见她面上一点惊奇之色也无,反倒奇怪起来。
她自然不知道,黛玉原也住过这间屋子,只不过是前世的事儿了。
黛玉前世里方来贾府时,原是住在外祖母房里的碧纱橱内,只是暂住那里并非长久之计,等后来开了春,便挪了出来,有了自己的房子,便是这里了。
如今自己不来,这房间给了湘云作暂住之所,倒也不难理解。只是不知探春姐妹几个是否已经迁到了二舅母院里。
此时湘云便过来,拉着他的手坐在了临窗大坑上,迎春惯不爱说话,便在旁自捡了个椅子坐了,探春惜春并宝钗三人也围着坑几坐下,宝玉因刚在外头吩咐丫鬟,进来晚了,本也想坐到坑上,最好和黛玉一块儿,奈何黛玉旁边一是宝钗,二是湘云,竟没他的座儿,再者坑上已坐了许多人,他在过去未免太挤,因此正踌躇,探春见状便笑道,“这里没你的座儿了,可要我让你不曾。”
宝玉听她这么说,忙笑道,“不必不必。”说着自拉了一个绣墩儿过来道,“我坐这里听你们说话就很好。”
他因素来对这些女孩儿极好,故而家中诸姐妹也与他言笑无忌。
一时丫头送了茶来,诸人说笑了一回,便见鸳鸯也来了,笑道,“东府大奶奶送了些蜜饯来,老太太叫我送些子过来给姑娘们甜甜嘴儿。”说着便让开了,后头果有两个小丫鬟端着两个描金攒盒来,宝玉打开一看,一个里头放的是四品蜜饯:糖霜梨条,水晶李子,蜜饯海棠,玫瑰葡萄;另一个则是甜咸四色糕点,却是藕粉桂花糖糕,金乳如意酥,并蟹粉烧卖,松瓢芋粉团。
诸人忙笑道,“多谢。”
鸳鸯便笑道,“我先过去服侍老太太,若有什么,打发小丫头过来叫我便是。”
探春便笑道,“知道了,姐姐去罢,老太太那里离不得你的。”
鸳鸯便领了两个小丫鬟出了门去,一旁丫鬟忙打了水来给大家洗手。
宝玉因问黛玉,“妹妹喜欢吃什么?”
那里湘云早捡了个蟹粉烧卖送进嘴里,闻言便笑道,“怎么不问我?可见是新来了姐妹便不把旧的妹妹放在眼里了。”
宝钗笑道,“林妹妹新来是客,宝兄弟自来要先问的。你前儿个来,宝兄弟不也紧赶着又是好吃的又是好玩的哄着你?”随即便对黛玉笑道,“老太太这里金乳如意酥是极好的,平素老人家也爱吃,妹妹且尝尝。”
黛玉便笑着谢过,果挟了一块,并非是她喜欢的味道,却是她熟悉的味道。
一时宝玉又问道,“不知妹妹用了我送的胭脂没有。”
诸人听他这话不由一滞,便是素来八面玲珑的宝钗也不愿说话了。
黛玉见状,心里先是疑惑,她根本没收到什么胭脂,不过想到还有母亲那关,她即刻便明白过来。因笑道,“原来那胭脂是表兄送的,大约是下人贴错了签子,我还当是薛姐姐送的。”
又笑道,“我素日在家,因父亲崇尚简朴,不喜女孩儿纹饰过多,这些胭脂水粉并不敢多用,不过还是多谢表兄了。”
又对宝钗道,“本来怕姐姐误会,还想与姐姐解释一番,不想原是弄错了。”
宝钗闻言微微一笑,她素来端庄稳重,此时虽明知这不过黛玉的藉口罢了,却也并不揭穿,只用眼在她头上的金簪玉环,身上的缂丝袄儿,从衣袖微微露出一圈的宝石镯子上转了一圈,只把黛玉看的不好意思起来,方笑道,“林妹妹出身书香世家,林姑父管教略严些也是为妹妹好。”
宝玉却当了真,便道,“林姑父也管教太严了,妹妹花一样的年纪,为什么却要这样委屈。”
黛玉道,“并没有什么委屈的,我自来不爱这些。”这话却是假的,黛玉也是个姑娘,如何会不爱美,虽如今因着底子好,不用什么胭脂水粉,可寻常的护肤的珍珠膏,香花面脂素来也没少用。只是她知道宝玉有一种痴性,都在女儿身上,便只得先胡说哄了他。
宝玉还要劝她,一旁湘云皱眉道,“你也真是胆子大,这些东西,在里头也就罢了,横竖我们都会替你瞒着。送出去,若是小厮婆子一个不小心说了出去,传到老爷耳朵里,只怕你又要挨打了。。”
宝玉素来听了他老子的声都要发抖,听湘云这么说,倒也知道若是传到贾政那里必得不了好,说不定还要挨一顿锤,便也只得悻悻收了声。
一时宝钗又把话引到别处去,说些诗词文赋,这才把场面圆过去,一时倒也不像有什么尴尬的事儿出现过了。
………………………………
第四十四回(中)
一时诸人正说到省亲那日的繁华盛景,这些人当中,独黛玉,湘云那日不在。湘云却已来了许多天,又好奇,早缠着宝钗等人把景况问了个遍。既说到这里,探春不过略提了提,湘云便如竹筒倒豆子般把这几日她缠着宝钗等人听到的新鲜事儿全说出来了。
黛玉听着倒是和前世里并没有什么区别,只除了这回并没有自己与宝玉作弊,然而最后那首杏帘在望却依然得了元妃的赞许。
一时湘云越发起了兴致笑道,“不如你们把那日写的诗默出来,给我们看看如何。”
宝玉便笑道,“好主意。”说着便立时招呼丫鬟拿纸笔来,又对黛玉道,“还请妹妹替我看看,若有什么,还望不吝赐教。”
探春听了笑道,“偏你又作兴起来了。”
迎春惜春两个都不肯,道,“你们写罢,我的不记得了。”
宝钗笑道,“这才几日,那里就不记得了。”
探春便笑道,“拿笔来,你们念,我来誊抄罢。”
迎春惜春听她这样说,只得背了出来,宝玉却不肯叫她抄,自拿了纸笔默了出来,因他做的多些,写起来自然比他人慢。
宝钗便念了她的诗来,黛玉听了果如前世一般,探春誊抄毕,便笑道,“怪道娘娘说宝姐姐的诗才远胜我们姐妹。”
诸人皆道很是。
一时宝玉也默出来了,笑道,“你们且看看我的。”
湘云见他写完了,便眼疾手快的夺了来,才一看,便笑道,“你那首得了夸奖的杏帘在望呢,怎么不写上去。”
宝玉见她问,只拿眼睛看向宝钗,宝钗只做不知,拿了茶盏喝茶。探春一看,便立时明白了,正想拿话引开了去,哪想湘云竟不依不饶了起来,“哪有连诗都私藏起来的,快写出来,叫我们评鉴评鉴。”
宝玉无法,只得又将那首被元妃称为“四诗之首”,又因它而被赞“果然进益了”的杏帘在望默了出来。
黛玉一看,果有宝姐姐素日文风,便心里知道怎么回事了。
诸人诗才虽有高下之分,然而相处多时的姐妹兄弟,文采如何哪一个又看不出来。但因是宝玉宝钗两个,故而也不多做计较。
便是湘云,也笑笑罢了。
一时宝玉见大家都不说话,便也知道被识破了,心里很是懊恼,在诸姐妹面前丢了脸面倒也罢了,横竖自己是一贯不如这些姐妹们的,然而叫林妹妹见着了,不一定如何想自己呢,因而越发沮丧起来。
宝钗见状便笑道,“我们几个的诗你们看了,你们的诗呢。”又特特对黛玉道,“素来听说林妹妹在诗词上是极佳的,不如也让我们几个见识一番。”
黛玉便是如今掩了许多锋芒,然而却也并非是一个懦弱畏惧之人,当下便笑道,“怎敢当宝姐姐的夸,我也被诸姐妹的诗勾起了兴,若姐妹们不嫌弃,还望不吝赐教。”
宝钗听她不经意间便换了称呼,不由一笑,也不说什么只当未曾注意。
探春听了,忙复又取了笔,却听黛玉不假思索的咏出一首七言律诗来。
黛玉念罢,湘云便击掌笑道,“林姐姐有大才,这首咏琼花竟仿佛叫我们也看着了那一树仙花一般,偏又不落窠臼,清雅的竟不像人间之词了。”
宝玉忙笑道,“云妹妹说的很是,我瞧着,林妹妹这首当为魁主。”
黛玉便道,“这是怎么说的,不过是玩笑之作,那里当的起这样的盛赞。”又对湘云道,“我有了,你的呢?”
湘云便笑道,“我必是不如你的。”话虽如此,她也吟出一首来,却是一首桃花赋。探春也依样抄录了。宝钗见了便笑道,“玉儿的诗风流雅致,云儿的诗灵动活泼,都是好的。”
湘云笑道,“我这首比起林姐姐的来,竟是该撕了去。”
宝玉便笑道,“若你的该撕,我们这些人的大约只有宝姐姐的诗稿能留下来了罢。”
诸人玩笑一回,又叫丫鬟来收拾纸笔。黛玉一抬眼,那收拾纸笔的丫鬟鸭蛋脸儿,柳叶眉,穿着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不是紫鹃又哪一个。
宝钗因见黛玉看这丫鬟,便笑道,“玉儿这是怎么了?”
黛玉自不能说出实情来的,便笑道,“我瞧着这丫鬟有些面善,许是以前见过。”
探春便笑道,“这是翠微,原是老太太身边的二等丫鬟,当日湘云过来,老太太怕旁人服侍不好,便把她和翠缕给了湘云。”
黛玉不妨她已被贾老太太给了湘云,然而转头一想,湘云究竟是个侯府小姐,为人又重情义,紫鹃跟着她也比跟着旁人好。
黛玉本和紫鹃极好,虽是主仆之别,然而多年在贾府里的风刀霜剑之中,竟犹如相依为命的至亲。因此黛玉回京后,到了贾府之后除了见过老太太和诸姐妹外,便是在丫鬟里寻找紫鹃的影子,谁想竟怎么也找不着。后来又假借林夫人之名,问了一回服侍贾老太太的丫鬟,也没有知道的。黛玉又不好在贾府大张旗鼓的寻人,也只得按捺下心思,想想若紫鹃在贾府,总能遇到的,不想如今见是见到了,却已是湘云的丫鬟。
黛玉见紫鹃,如今已改名叫翠微,收拾了笔墨,又进来笑道,“姑娘可还有别的吩咐没有。”
话音温柔熟悉还一如从前,只是她口里的姑娘却再也不是自己了。
黛玉几乎要滴下泪来,忙端了茶盏假作喝茶,所幸也未曾有人注意,方掩了过去。却听湘云对翠微道,“无事了,你去外头歇着罢,看着老太太那边,一会若老太太那里传饭,就叫我们过去。”
翠微便笑道,“知道了。”
探春便揶揄道,“那里来一个乞儿赖子,仿佛还能忘了叫你吃饭似得,也值得你这样特特吩咐。”
湘云理直气壮的笑道,“岂不闻“民以食为天”,难道你竟是不用吃饭的。”
探春还要与她辩,便听宝钗笑道,“云儿惯会说歪理,偏三丫头又爱和她较真。”听她这样说,探春反倒不好真说什么了。
湘云还当她说不过自己,便得意洋洋起来,探春见状也只得笑笑罢了。
一时诸人说笑了一回,果见翠微和贾老太太身边的一个丫鬟琥珀进来,笑道,“老太太那里传饭了,叫姑娘们去。”
诸人忙站起来,整理了一回衣饰,便三三两两的走在一起,一同去了贾老太太正堂。
贾老太太这里已摆下了几张高几并几把椅子来,贾老太太笑道,“今儿人多,也不挤在一块了。”又叫黛玉,湘云,宝玉上前傍着她一块儿坐了,林夫人便叫惜春一块儿坐了,宝钗,迎春,探春三个一席。
见诸人落座,独有一个李纨还站着,贾老太太又对李纨道,“你婆婆不在,今儿不必你服侍,也坐着用饭罢。”林夫人也道,“珍儿媳妇和我坐罢。”
李纨听了便应是,到底又捧了一回菜,方才挨着林夫人坐了。
一时饭毕,贾老太太因问起方才在房里做什么,湘云便照实说了。
贾老太太便笑对林夫人道,“这些女孩子比起你当年也不差什么。”又笑道,“哪个做的最好?”
诸人皆说是黛玉。
贾老太太笑道,“既抄录了,如何不拿来我看看。”
探春便忙站起来笑道,“是,这叫人拿去。”
也不过一会功夫,探春的丫鬟,名唤侍书的便取了探春方才誊抄的诗录来,鸳鸯忙接过,奉与老太太,又赶紧把一副西洋水晶眼镜儿给老太太戴上。
贾老太太眯着眼看了一回,探春在每人的诗上都注了个人姓名,倒也不难辨认。
一时贾老太太看过了,笑对林夫人道,“玉儿比你年少时倒还强些。”
林夫人笑道,“她惯爱舞文弄墨的。她爹又肯宠她,这么些年也不知看了多少书去。所幸不曾耽误了针线家务。”
贾老太太次又对湘云笑道,“这样无赖的句子,必是你的。”
湘云便笑嘻嘻的应了,笑道,“若老太太看的好,可有赏没有。”贾老太太便指着湘云道,“又是个猴儿,竟想着法子讨赏呢,我偏不给你。”又笑道,“若娘娘省亲时,你们也在,必是诗魁了。”
宝玉便笑道,“我也这么说呢,姑妈,林妹妹,云妹妹都不曾去过园子,实在可惜了。老太太,不如咱们开了园子一块儿逛去,说不得两位妹妹又有好诗呢。”
林夫人便笑道,“可见是孩子话。娘娘幸过的园子岂是能随意逛去的。”
宝玉听了便扭糖似的缠住老太太,湘云虽不好意思直说,心里也是想去玩的。贾老太太素来极疼宝玉,便只得道,“横竖在自己家里,去逛逛也是无妨的。”
林夫人见她如此溺爱宝玉,心里不由叹了口气。却又听她哄宝玉道,“既是要逛,索性就好好的乐一整天,今儿太晚,过去他们也准备不及,反倒叫咱们玩的不快活。明儿再去,叫他们早早的预备好。”又对林夫人道,“明儿你带玉儿来,不叫旁人,咱们娘几个一块儿乐呵乐呵。可不许不来。”
林夫人便是原想推脱,听老母亲这样说道,也只得应了。
诸人正在这里说话,不想外头竟传来道,贤德妃娘娘派了太监夏守忠来传旨。
………………………………
第四十四回(下)
原来贤德妃回宫后,忽想起那大观园中景致,自己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骚扰,岂不寥落。又想家中诸姐妹皆是能诗善赋的,不如叫她们进去居住,方不负如斯美景。又思及宝钗,宝玉两个,一个宝钗虽非贾府中姐妹,却也暂居贾府,又得母亲王夫人青睐,若姐妹们都去园子里,独她一个留在外面,只恐母亲多心。再一个宝玉,自幼在女孩儿堆中长大,最是离不得姐妹们的,若放他一个在外头,只怕他心里愁闷不快,反叫长辈担忧。
因而便命太监夏守忠到贾府来下一道谕,命诸姐妹并宝玉,宝钗等只在园子里居住,不必禁约封锢。
王夫人不在,贾政接了这谕,便忙来回明贾老太太,正巧诸人都在这里,听的这个讯,众人都喜得无可无不可。贾老夫人忙叫打发人去王家接王夫人并凤姐儿回家料理此事。
座中几个女孩儿早欢喜的谈论起来,三春原在贾老太太院子里住,偏生后来薛宝钗,史湘云来了后,贾老太太便说这些孙女儿们太多了,一处挤着倒不方便,只留宝玉一人这边解闷,偶叫湘云来家里陪着说话,却将迎,探,惜三人移到王夫人这边房后三间小抱厦内居住,令李纨陪伴照管。
然而究竟三春也日渐大了,三姐妹都挤在王夫人院里,日常行动也多有拘束,听得能迁入园子中,与花木相伴,又能有自己的院子,如何不欢喜。
次一个宝钗,自她随母兄上京已来,先借住在贾府梨香院中,后来为着省亲,梨香院做了调教小戏子之所,她和母兄便由王夫人做主,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如今听得这个消息,面上不由带出几分笑来,道,“究竟是娘娘,方有这般仁德。”
然最欢喜的莫过于宝玉,一时笑道,“究竟是姐姐懂我的心呢。”又缠着贾老夫人要湘云黛玉一同进去居住。
贾老夫人便对湘云笑道,“你姐妹们都去,你明儿也去挑一个居所,和姐妹们一块住着。”又对黛玉道,“明儿你来,钟意那一处,我给你留着,你若无事,也到这里来住几天,和姐妹们一块儿消遣。”
黛玉还未说什么,林夫人便道,“这如何使得。”因是元妃下旨,又因知她母亲素疼宝玉,便不好把男女大防点出来了。又因还有一个史湘云在这里,显见是必要进园子里住着的,也不能把元妃说的薛宝钗并姐妹们进园居住拿来做藉口。情急之下便只得胡诌了一句,“这孩子年幼时,有高人来看过,是不好在外过夜的。”
想想林夫人又镇定下来,慢慢说道,“她年幼时,从苏州到扬州去,也不知怎的在船上哭了一夜也不得好,脸儿都青了,眼见要喘不过气来。有个游方和尚便说,这是小孩子在外受了惊了,要在自家父母的庇护下方能见好,我抱了她一夜,方才好些了。从此就添了一个不能在外过夜的毛病。”
贾老太太年纪大了,对鬼神之事越发敬畏,听了林夫人这话倒也信以为真,道,“这也是有的,说不得要到庙里去祈福问一问。”又叹道,“如何添了这个毛病,日后可怎么是好。”
林夫人见她信了,又听她说日后,方觉疏漏了什么,便忙描补道,“那和尚说,这是孩子方有的症候,等她成了年,那灾厄见害不着她了,自然也就走了。”
贾老夫人听了道,“这还罢了。”又搂过黛玉道,“可怜见儿,别怕,等及笄了就好了。”
黛玉自然是明白的自己母亲的意思的,只觉哭笑不得,又见外祖母信了,便也只好笑道,“我娘也这么说的,并没有什么的。”
宝玉听了脸便不由垮下来,本想借着这个机会和这位寻常轻易不得见的妹妹好生亲近一番,谁料的竟有这样的事情。
林夫人见状又笑道,“还要和老太太说一件事,既然娘娘叫他们几个住进园子里,只怕这几日就要收拾起来。我也不便带玉儿来,免得忙中又添乱,不如等他们都迁进去,事事都妥当了,我再来也不迟。”
贾老太太一想却也是,便笑道,“也罢,我们也不与他们添事。”
又对湘云道,“一会子你叫宝玉陪你去园子里头走走,看哪个院子合意,便回来和我说,我叫人给你安排了去。”
湘云隐隐觉得不妥,然而却又说不出什么不对来,一旁又有宝钗笑道,“你也来,咱们姐妹几个一块儿说话多好。”便也晕晕乎乎的应了。
原来这薛宝钗心中本也是个有筹谋的,她原见自己同三春并宝玉能一块进大观园里居住,自然是欢喜的。不想贾老夫人对此一言不发也就罢了,更邀请元妃谕中并未提到的林黛玉,史湘云两个入住。她倒不担心林黛玉,人家是尚书府家的小姐,尊贵的很,他母亲又显见是不满意宝玉的,自然不会搅到这里头来。
然而湘云却并不一样,这府里何人不知,这位史大姑娘原是贾老夫人看中了的孙儿媳妇,自己却是王夫人看中的。老太太叫她进园子,显然是不愿宝玉与自己太过亲近,又恐宝,湘二人疏远了的缘故。
若说要是旁人处于同一境地,必然是想方设法要拦着湘云进园子,然而宝钗却并不这样做来。一是为着她与湘云也相交许久,若说一点姐妹情谊也没有,那也着实冤枉了她。湘云在自己家里如何,她也是知道的,若到贾府来也不得痛快,也实在可怜。二来,元妃的谕旨已传遍贾府,人人都知道自己是元妃入了眼的,然而湘云却并不是,纵她进了,也名不正言不顺。
说来薛宝钗此人,实在是个胸有丘壑之人,她虽也有情有义,然而她的情义却并不影响她的筹谋心机。仔细说来,却实是个女中丈夫,比起她兄长薛蟠,或是她表弟贾宝玉,竟不知高出多少去。
她随寡母长兄上京,原说是选秀的,实际却不过是为着自己兄弟打死了人在家乡呆不下去了,方到京城避祸来了。自然,到了京城之后,原说的选秀也就没了下文。
虽说薛家在京中也有自家房舍,早年薛家先祖也算是有名望的人家,然而时至今日,那点子皇商的名头又还算的上什么,宝钗之兄薛蟠又是个极没成算且爱惹事的。若不投亲靠友,难保不再招出什么祸事来。
薛家在这京城之中倒也有两门贵戚,一是她母舅王子腾,时任京营节度使,只不巧她进京时,她母舅恰好调职离京。所幸他姨母嫁到了荣国公府,也极热情的将自己一家三口留了下来。
自此薛家便在荣国府安了家,宝钗虽知道长居亲戚家并非长久之计,然而若搬出去,又恐叫旁人欺负了去,便越发奉承姨母王夫人并贾老太太。王夫人膝下三子二女,独长女元春,去了的长子贾珠,并一个心肝宝贝儿贾宝玉是她亲生嫡出。其余一个探春,一个贾环,都是庶出的,不值什么。元春早年又入了宫,王夫人正缺个知冷知热的贴心女儿,恰巧宝钗来了,可不就补了这缺。
王夫人本就和她娘是姐妹,又爱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