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活在新隋朝-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人算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了,当年平陈,他率领仅仅五百人就夜袭采石,打开了陈国的门户,况且——他还是一个心狠手辣之辈,当年他率军击杀了都蓝之后,没有按照隋国一向宽宏的做法将那些俘虏放掉,而是贬为奴隶,而其中一切在火烧大同中犯下重罪的人,他更是一点都不手软……”
“怎么个不手软?”
“他将那些人埋在城门外的土中,只留一个头,随后让路人用竹锯子锯那些人……”
虽然高句丽各种野蛮,可是听到这种刑罚,高元的表情还是有些不自然:“这样的话……”
“而且前不久,王上您也应该知道的吧,我们和突厥的那些达官贵人全部失去了联系。”
提起这事高元就有些窝火,在他看来,若不是因为失去了那些达官贵人的联系,他此次必然可以联系突厥一同攻打隋朝,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进退维谷——他可是花了好多钱的啊。
他也不笨,所以很快就明白了姜以式的意思,脸色发白的问道:“你是说……”
姜以式面露苦涩的点点头:“正是如此,前不久臣下才得知的,那杨承派人跟着突厥可汗进入突厥,随后听从可汗的意思,将那些贵族们统统……”
好吧,不是斩首示众。
斩首示众的确很有震撼力,但是杨承选择了另外一种也很有震撼力的方式。
刺刑——如果你看过惊情四百年的话,开场有一幕,就是一群人被长枪木杆之类的东西刺穿在空中,刺刑就和这差不多,从菊花插进去,从喉咙穿出来,据说受刑者可以在这种情况下活一天?杨承得到的回答是那群人没过多久就挂了,最长的也就半天。
对此杨承觉得,大概是实行人的手法还不够娴熟,挑选的木头太粗。
恩,反正,想想看看吧,一群人,像香肠一样,被一根根杆子插在半空中,这得是……
塔鲁克表示,她就是因为这原因所以拒绝了杨承的其他要求,因为他的行为严重的损害到了她同族人的……p,杨承坚信那个没节操的女人一开始就没想要履行诺言。
额,扯远了。
高元的表情有些白。
“这位周王,那么的离经叛道,那么我们还要头像么?”良久他憋出一句话。
姜以式一脸苦笑:“王上,若是我们投降了,那他说不定会放过我们,若是我们不投降的话……”
姜以式明显太甜了,在对于杨承来说,无论他们投不投降,最后的结果都一样。
不一样的只是过程而已。===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觉得这章会被和谐额?
………………………………
第一二七章 降表
杨承和樊子盖正在打谜语,樊子盖觉得似乎明白了什么,但是他却又明白不了什么。
正在纠结呢,就来人了。
“元帅,高句丽那里来人了。”
杨承将望远镜往那人手上一丢,对樊子盖一笑:“你看,这么快就来了。”
营州的刺史府就是杨承现在的居所,前任刺史死在了杨谅的剑下,而新任刺史吏部还没选出来高元就打过来了,所以刺史府空置着,杨承也不介意把他作为自己的帅帐。
此时他坐在大厅内,身上的铠甲却已经脱下,换上了一件厚厚的貂皮大衣,冬天穿铠甲是一件很遭罪的事情,所以杨承也就懒得再穿,反正他又不会亲自上阵,况且又是在城中,即便高元突然发疯攻打自己,这城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攻下的,那个时候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让他去穿上这铠甲。
话说回来,长孙无忌来的时候可真是吓到了自己,大包小包的让杨承觉得自己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冬令营的,衣服从今年冬天的备到了第二年的冬天,还有大量杨承平时喜欢吃的零嘴、酒,惯用的笔墨纸砚,顺带便还带了杨承这几天正在看的书――子衿姑娘到底是在想什么?
好吧,人家终究是一片好心,杨承他也就笑笑,随后就把从里面抽出几件大衣,一半给了李元霸,一半给了长孙无忌。
刚想将手中的那份所谓的降书扔到一旁,樊子盖进来了,杨承打了一个哈欠:“樊将军看看,高句丽的降书。”
按理说这降书只有杨广能看,但是杨广已经将前线全部的决定权都给了杨承,那杨承这么做了也不算逾矩,至于他想让谁看,一样的道理。
樊子盖刚刚看完这份降书,想要发表一下意见的时候,其余几个将领也进来了,几个刺史府的侍女很快就送上了热茶,至于点心……战争时期,要求不要太高,杨承他都把自己的茶叶分出来,绝对意义上的仁至义尽。
樊子盖看了一眼杨承,杨承挥挥手,示意让所有人都看一遍,朝门口说道:“让那人进来。”
那人自然就是高句丽此次的使节了,很快就走进来一个中年人,长得很瘦,但是却有着久居上位的贵气。
杨承挑挑眉毛,那人一拱手,用比较标准的汉语说道:“在下,渊子丹。”
杨承耳朵一个不灵就差点听成原子弹了,干咳了几声掩住他的尴尬,接着就是一愣。
渊,这个姓氏放天朝,很显眼,因为没几个人是这个姓,放高句丽也很显眼,因为他们那里的一支权贵家族就姓渊。
高句丽不愧是棒子的祖宗辈,从某方面来说,现在的北棒在世袭制上都不如他,一般来说世袭的是什么?爵位,可高句丽比较那啥,他们的官位似乎也能世袭。
大对卢,也可以被称为莫离支,放在隋朝的官职里,基本上就等同于尚书令了,用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丞相。
现任的莫离支叫渊太祚,他的父亲叫渊子游,他的儿子是莫离支,他的孙子也是莫离支。
顺便提一下,渊太祚的长子很厉害,叫做渊盖苏文,就是这位将那位传说中的千古一帝巨能打仗的李二一辈子没能成功把高句丽揽进自己版图,而若不是这位死的有点早,儿子各种争斗的话,那李小九估计也会和他爹一样,在高句丽战争都是一个输。
王位世袭,丞相也能世袭,这点上北棒果然比不得祖宗,君不见三胖的不要辜负?
好了,渊子丹很明显就和渊子游是一辈的,现任莫离支的叔叔,这位使者的地位不可谓不高,不过――这和杨承有什么关系?
“我国王上真心实意希望上国可以宽恕其罪。”
杨承点头点的很开心:“恩恩,明白明白。”
渊子丹一听杨承这么上道,很是开心,觉得姜以式他们太夸大其词了,不就是一个二十岁都不到的小年轻么,哪有什么城府可言,非得说的那么可怕――不过杨承下一句话就把给了他一巴掌:“辽东粪土嘛,懂得懂得。”
虽然这次不是杨坚来主持战争,但是辽东粪土臣元这六个字还是出现在了刚才的降书上,杨承对此也就笑一笑,笑一笑。
写作呵呵,读作司马。
渊子丹表情有些差,虽然高元在这上面这么写了,但是也不代表你就能这么称呼啊。
最后一人已经看完,降表重新传到了杨承的手上,他随意的翻了翻,将降表扔到一边:“既然那位辽东粪土这么诚恳,那么本帅也就大发慈悲的代表太子殿下接受你们的投降。”
樊子盖顿时一惊,可是看到杨承脸上的笑容,他觉得这事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渊子丹听到后,满意的点点头,虽然过程有些崎岖,但是结果还是圆满的,你看,人家接受了嘛!
“不过……”杨承话锋一转,“既然你们这么诚恳,那么就让那位辽东粪土亲自来一趟大兴来递降表吧,本帅想太子殿下会很高心的。”
樊子盖这么多年官当下来,城府涵养不可谓不深,可是他听到杨承的话还是很想哈哈大笑。
他终于明白了杨承那个时候的“所以呢”是什么意思。
所以呢,高句丽给了降表,我们就得接受?
所以呢,高句丽给了降表,这事就算完了?
开什么玩笑,当然不是!
且不说这一阵调兵遣将花的精力财力,你把我们营州打了,死了那么多将士,你一道降表这些命怎么办?
血债血偿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王上政务繁忙,恐怕……”渊子丹当然明白高元去了大兴意味着什么,面子丢了没关系,只要有命还能挣回来,可是命都没了,面子还有毛用?鬼知道隋国那里会不会有什么幺蛾子,把高元弄个暴毙那就真的好玩了。
在座的人差点就没一口唾沫过去了,投降的还这么唧唧歪歪,还讲条件,什么道理啊。
“理解理解。”杨承此时非常的宽宏大量,渊子丹脸上刚有喜色,杨承立马就给了一记,“辽东粪土的破事比较多。”
角落里的随军史官正在奋笔疾书,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这位对高句丽也没什么好感的史官笔下写了什么,傻子都能猜到,反正唯一可知的就是千百年后高丽棒子刚刚想要说自己如何如何的时候,天朝人民很不屑的说“辽东粪土的破事比较多”。
“既然破事比较多,那么就不用去大兴了,咱们就在这儿摆个受降仪式,本帅代表太子殿下,而你……额,让辽东粪土来参加。”
杨承一直都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只可惜针对对象里从来都没有高句丽。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杨承的意思也很明显了:“要不让那高元就乖乖的过来投降,亲自把降表送到本帅的手里,然后对我大隋三跪九叩,再对营州阵亡的那些将士磕头,抬棺什么的就算了,脏了他们的脸,不过他们剩下的孤儿寡母,你们出钱抚养,对了,还有我们这次调兵遣将花了这么多钱,途中死了这么多马这么多牛,坏了这么多车轱辘,你们不应该来点赔偿金什么的么?如果你们不愿意……”
渊子丹心中一紧,就听到杨承森然一喝:“谁怕谁啊?”
===
司马什么意思,你们要明白……今天是一个好日子,413,撕。逼……啊,所以就让杨承和渊子丹撕了一下逼。
………………………………
第一二八章 讨价还价
杨承这话自然和客气没半点关系,君不见杨承的瞳孔都缩起来?他的眼睛原本就比较狭长,配上这瞳孔,简直就是一条毒蛇看到猎物的样子,于是渊子丹的表情也不对劲了:“这位将军难道不觉得此举有碍观瞻?有损你大国的风范?”
杨承差点没笑出来,有碍观瞻?
“樊将军,你觉得本帅有碍观瞻么?”
樊子盖朗声大笑几声,捋着胡须说道:“元帅乃是难得的美男子,怎么可能有碍观瞻?倒是某些人,像根竹竿子不说,脸上还被虫蛀了一块。”
杨承抚掌大笑,他觉得樊子盖实在是太可爱了:“大善!”
其余几个将领也很适时的笑了起来。
渊子丹脸上青一阵红一阵,他并不受父亲的喜欢,也不受高元他老爹高汤的喜欢,主要原因一是他的才能就这样了,二呢,就是他的相貌了,他长得不算太差,可是脸上却有一块不小的胎记,于是看上去嘛,杨承就可以把那四个字送回去了――有碍观瞻。
大部分正常人都是喜欢漂亮事物的,无关男女,这是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而渊子丹他自然不属于美好事物,那高汤也好,他爹也好,不喜欢他也很正常,瘌痢头的儿子自家的好,可是自家有个比瘌痢头儿子更好的儿子,那父母喜欢谁想想也明白了。
这块胎记一直都是渊子丹的禁忌,他们渊家在高句丽一手遮天,自然不会有那么大胆子的人敢去戳这个禁忌,但是――你渊家在高句丽一手遮天,在隋朝就是一个渣渣,他杨承、他樊子盖凭什么对你客客气气?
杨承他并非是不相信投降的人,但是他这次是绝对不会接受高句丽的投降,至少现在不会,并非是高句丽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而是高句丽现在还存有那么大的实力说不定哪天就真的来打了,只有把他们打得只剩一口气时他们的投降,那才是可信的,只不过――杨承不会留给他们半口气的。
至于有损大国风范……难道打肿脸充胖子就是大国风范了?我大隋在因为你的神经行为死了那么多将士,一句大国风范就能了结了?面对那些孤儿寡母,谁开的了这个口?
“杀人者,偿命,这话本帅只说一次,所以呢……”杨承将高元的降表扔到了渊子丹的面前,神色平淡,“你应该明白的吧,不送。”
渊子丹是很想要做那一分钟的英雄,一刀拔出血溅五步……不过估计溅出来只能是他自己的血,在座的除了杨承和长孙无忌,那个人不是身经百战的宿将?渊子丹那身板,还真不够他们塞牙。
所以渊子丹咬咬牙,心中默默问候了高元的祖宗八代,离开了。
杨承打了一个哈欠,懒洋洋的说道:“让城墙上的人加强防备,一有什么风吹草动赶快通报过来。”
“是!”
……
渊子丹虽然问候了高元的祖宗八代,但是不代表他真的敢对高元撂蹶子,毕竟人家还是高句丽的王。
“如何?”高元看到渊子丹回来,很是忐忑,毕竟姜以式口中的那位周王实在是太离经叛道了,高元作为一个土著,实在猜不到这位新新人类的想法。
渊子丹干巴巴的说道:“接受了。”
高元顿时一阵狂喜,刚想对姜以式一阵嘲讽,说你看,你口中的那个**不还是一个孩子么,这么好骗的。
不过渊子丹是不会让他如意的,虽然不能撂蹶子,但是给他吃点瘪还是没问题的,况且刚刚他在杨承那里就是被这么大喘气弄的差点发疯。
所以他很自然的话锋一转:“但是……”
“但是什么?”
渊子丹面露难色:“那杨承居然想让王上亲自投降。”
“亲自……”高元眨眨眼睛才明白过来,不可置信的看着渊子丹,“你是说……他想让孤进营州,呈上降书?”
“真是如此。”
“混蛋!”高元猛力的将面前的桌子踢倒了,桌上的酒杯摔在了地上,湿了大块的地毯。
果然!就像姜以式所说的,那人的确是离经叛道的厉害,一个面子都不给!
发了一阵火后,高元太阳穴突突直跳,能发火就解决的事儿,那压根不是事儿。
“那现在该怎么办?”高元到底还年轻,从来没遇上过杨承这么没皮没脸的人,不过按照原本历史的进程,即便他到死,估计也不会遇上杨承这样的人。
很明显,这是一场鸿门宴,而且要比刘邦遇上的那场更为凶残。
因为刘邦那场,他有一个项伯,可是他高元在隋军里什么内应都没有,假如他们来一个项庄舞剑,自己都没个人可以去挡,最重要的是,刘邦那场里最想要杀他的是范增而非项羽,若是项羽想要杀他,那么汉这个朝代就永远都不会出现了,而他遇上的这场,杨承不但是范增,他还是项羽。
一旦去了,那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节奏了。
杨承才不会这么神经病的放弃老天给的机会呢。
高元很清楚,自己还年轻,没有子嗣,一旦死了,姜以式虽然可以抵挡隋军一阵,安全的将军队带回高句丽,可之后呢?王位的继承又该如何?各方面都会一阵乱,他身亡的消息传开,那高句丽军必然会士气大降,等到那个时候,隋军杀来,那高句丽军不就像是一个个小怪一般,一**的清么?
“这……进营州城必然是不行的。”姜以式也明白杨承的尿性了,天朝人虽然讲究诚信什么,但是这位很明显,他不讲究这玩意,所以在受降仪式上他必然会拒绝投降,然后把高元给咔擦了。
其实他想错了,杨承还是很讲究诚信的,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礼义仁智信他还是比较齐全的,只不过――他不对畜生讲这一套罢了。
过了一会,姜以式给出了一个比较有可行性的建议:“在城外受降,如何?”
城外开阔,况且后面还有大军,怎么样也比在城内的关门打狗要好得多。
“可是这个要求,那边会答应么?”
这才是问题啊,他姜以式能想到的东西,别人难道就想不到了么?
姜以式苦笑道:“无论如何,还是去问问吧,说不定……会同意的。”
于是高元抱着侥幸再次派出了满是不情愿的渊子丹去讨价还价了,渊子丹原本以为这会是一场苦战,毕竟杨承这厮给他的印象太深刻,简直一辈子都忘不了。
但是出乎意料的,杨承他很爽快的就答应了:“城外?城外好啊,城内的话房间里那香火味本帅可受不了。”
杨承答应了……答应了……应了。
好吧,高元他们茫然了,虽然说是抱着侥幸,但是他们真的没想到这厮会答应,果然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于是问题就又来了,事出无常必有妖啊,杨承这么爽快得就答应了,谁知道这厮会不会留了一手?
===
昨天果然是撕。逼日,你看琼瑶奶奶和于妈撕起来了,真是一场好戏。
………………………………
第一二九章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其实吧,杨承他还真没留什么后手,毕竟他也明白,自己这个条件是有些苛刻,反正不就是一个投降仪式么,城里城外也没什么区别你说是吧――这话就算自诩为脸皮厚如城墙的杨承他都觉得都说不出口。
所以说,政治家们都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他们的存在让杨承不得不怀疑上帝是不是在造人的时候手抖了一下,打翻了什么瓶瓶罐罐或者多加了什么东西。
但是这却也是实话,至少最后一句是实话,城里城外也没什么区别你说是吧――反正高元肯定要死的你说是吧。
人家都送上门了你还不杀那是有多蠢的人才会做出的事情啊。
至于他杀了以后该怎么办?凉拌――额,好吧,高元死了,即便姜以式他们再怎么能控兵,那高句丽军也必然会大乱,这并非是什么贬低,若是这样高句丽军都还不乱的话,那杨承只能怀疑高句丽的王到底是姓高还是姓别的了。
当然,哀兵。
没错,哀兵必胜,这个词存在,但问题是这有个前置条件的,那就是双方的实力差距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
而现在,双方的兵力差距倒不是很大,至少没有翻倍,但是实力,一方全冷兵器,另一方有四分之一的热兵器,这仗打得……即便是强悍如解放军叔叔当年也用的是小米加步枪啊,若是他们手中只有那几把刀,就算嘴里喊着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那这仗也未必会输,但绝对不是八年四年就能解决的了。
在冷兵器时代,热武器各方面来看都是一个大大的作弊器。
鹿鼎记里风继中的武功不能派前五也能排前十,可不照样被火枪给崩掉了?当然,火枪的话你身上穿着厚厚的铁板,还是能抗住的,不过之后的冲击和灼热感那就不知道了。
可是杨承这次上的不是火枪,而是大炮。
大炮就不是你穿铁板的问题了,即便你裹在铁板里,大炮砸到了你身边,巨大的冲击力也足以让你的五脏六腑悲剧。
杨承相信,以高句丽这群土著的见识,只要发上一炮,他们就立马从哀兵变成衰兵,这并非他们的胆识不足,而是人对未知物又是有着恐惧,而当这个未知物有着极强的攻击性时,大部分想到的绝对不会是去研究这样未知物,而是拔腿逃跑,人之天性罢了。
杨承正在布置狙击手时,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以杨广的性子,他肯定是希望自己把活着的高元押进大兴,而不是把死的高元送回大兴,想要生擒高元,在城内的话很容易,但若是在城外的话就有些麻烦了。
“烟雾弹,让他们布置好烟雾弹,对了,让军……算了还是我自己看吧。”
要看的自然是风向,若是诸葛亮火烧赤壁的时候吹的不是东风而是西风南风北风,那三国的历史怕是要改变的吧。
所以,假如受降仪式的那天吹的是西风,那么受降仪式就必须往后挪,一定要是西风,最好是西南风,这样一来烟雾就都会往高句丽军飘去,那么趁那个时候将高元绑进城里,就并非是什么难事了,不过这件事必须一气呵成,不能有半点拖延,所以实行者不但要手脚快,也要反应快。
并且在返回的时候,当然不能傻乎乎的走正门,大门在受降的时候为了表示信任还是会开着的,但是关门还是会花点时间的,不能把所有希望都放在门能关的很快上。
那么,从城墙上垂绳子下去?
不行,太冒险,每个地方都会出一个奇葩,高句丽军里必然会有那种神射手,烟雾弹只能暂时挡住地面上的景象,但是到了城墙上那就不是地面,而是空中了。
不过话说回来,若是只靠烟雾弹的话,应该也抗不了多久……
所以一定要在烟雾弹里加点料,比如说胡椒啊辣椒啊青椒啊――不过这个时代辣椒还没传入天朝,没关系,咱们有茱萸。
大同边军里那些立志专业**三十年的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