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在新隋朝-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一定要在烟雾弹里加点料,比如说胡椒啊辣椒啊青椒啊――不过这个时代辣椒还没传入天朝,没关系,咱们有茱萸。

    大同边军里那些立志专业**三十年的人已经在营州城辟出了一个小工坊,手枪这种活是做不了的,但只是在烟雾弹里添点料还是没问题的,而且这群人不少,人多力量大,才不过一天,上百个加了料的烟雾弹就新鲜出炉。

    而此时,高句丽的回复也来了。

    拒绝了。

    没错,高元最后还是怂了,他不敢拿自己的命来打这个赌,如果不投降,靠着这高句丽军他还有活下来的希望,无论如何,他还能活一段时间,但是如果投降了,落在了杨承的手中,这位仁兄必然不会放过他。

    只能说高元没有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意识,不过即便他牺牲了小我杨承也不会放过那个大我就是了。

    高元的拒绝,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杨承突然觉得自己的智商上升了不少,这一手也算是阳谋吧,虽然说这阳谋的含金量不怎么高。

    渊子丹将高元的拒绝告诉了杨承之后,身子开始发抖了,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老规矩了,但是这个规矩放在杨承这位“新新人类“面前,他是会遵守呢,还是一脚踢开?

    如果是姜以式说的是真的的话,那么后者的可能性很高。

    不过他想多了,杨承并没有想把他杀了祭旗的意思,他只是打了一个哈欠就让渊子丹离开了,渊子丹失魂落魄的走了,等营州城门在他背后关上的时候,他才如梦初醒,自己居然躲过这在他眼中必死的一劫?

    真是值得大喝一杯,如果有机会的话。

    杨承耸耸肩,看着两边的将领,微笑道:“各位将军有什么好建议?”

    樊子盖和杨承这几天相处下来,也明白这位王爷虽然貌似很变。态,其实还是一个比较好说话的人,只要不触碰底线,所以他翻过去了一个白眼:“元帅您可是将十万大军留在了营州城外啊。”

    杨承倒也没有心中所想被戳穿的恼怒,只是摸摸鼻子,微笑不语。

    二十五万大军,营州城当然是能吃下的,当然可能会有点小拥挤,但是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万一杨承这里出了什么事怎么办?

    当然,杨承不仅仅是害怕自己这儿出了什么事,他同时也希望,那十万大军能够和他来个腹背夹击,不需要他们杀多少人,而是要他们能够制造混乱,制造恐慌,人没高句丽多没关系,混乱的时候,兵马多反而会吃亏。

    “地道挖的如何了?”

    ===

    我的胃痛被吐槽了,他们说我这胃痛简直比女人亲戚来的都频繁……
………………………………

第一三零章 撤离

    倒不是说要玩地道战,杨承他只是想要在高句丽下方几颗地雷而已,不过他对这种事情没抱太大的希望,能成功最好,不能成功也没什么关系,反正对于那群土著们来说,就算扔给他们一颗原子弹他们也没办法用……当然杨承也没办法用就是了。

    “元帅,在下认为,我们还是先发制人比较好?”

    说这话的人是阳城郡公史祥,他话音刚落,杨承就想问为什么,但樊子盖却开口了:“老夫认为郡公所言极是。”

    杨承愣了一会,就明白史祥的意思了。

    如果他是高元,遇上这种情况会怎么做?

    和隋军打起来?还是赶紧回撤老家?

    的确,人数上隋军并不占便宜,但是高元也真的没这个胆子打下去,如果他什么都不干回撤到高句丽,那隋廷说不定就会当这事儿没发生过,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和杨承一样是穿越人士,大部分的思维还是被这个时代局限着。

    但如果高句丽军和隋军打起来了,那这事就要不死不休了——也不是不死不休,但一定会拼一个你死我活,就算高句丽军人品爆发把杨承的大军给打趴了,但这事也不会结束,隋朝那么多人,真的轮番上阵的话,高句丽是肯定扛不住的,资源有限啊。

    所以,赶紧逃,趁着隋军还没发动攻击,逃得远一点是一点。

    杨承眉头一皱,沉声说道:“辛世雄、赵才、长孙无忌,你们三人各领五万兵马,绕过高句丽军,在辽河前做好防御工事……樊将军,你可否前往统领这几位?”

    “老夫明白,”樊子盖面带忧色,“可是这么一来,元帅您身边就只有四万兵马,如此当真……”

    “无妨,本帅有营州城,高元他一时半会也是动不了本帅的,至多不过来个调虎离山,声东击西,用一小部分人马吸引住我们,好让他们大军逃跑,这群人也不会有多恋战,战斗力也不会有多高,完全不用担心。”

    樊子盖点点头:“老夫明白了。”

    杨承眼睛一眯:“记住,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逃过辽河。”

    辽河,也就是高句丽目前最大的屏障,大抵就像南陈的长江,当然辽河没长江那么长那么阔,也没长江那么深——可也绝对不是一脚就能跨过的小河,杨承此次出征并没有携带什么船只,若是高句丽军率先过了辽河,将河上的桥梁破坏,那隋军就真的要傻眼了,并州地处北方,会水的人原本就不多,况且现在可是寒冬,想要游过辽河是不可能的事情。

    “将桥梁毁了,咱们来一出背水一战吧。”

    “老夫明白!”

    ……

    就像杨承他们想的那样,高元是打起了逃跑的算盘,对此姜以式等人也是表示了支持。

    逃跑了的话,损失了的只是面子,但是如果真的和隋朝硬碰硬的话,万一把对方打趴下了,那就彻底的折损到隋朝的权威了,作为圣人可汗的儿子,杨广是绝对不会放过他们的。

    而现在他们商量的就是什么时候逃,怎么逃。

    “最好是乘着夜色,只要过了辽河,那就是高句丽的地盘了,隋军必然不敢轻易的渡过辽河,因为没有任何的地理优势,而且若是我们在河边放火箭的话,那他们渡河也会很困难。”

    渊子丹的提议被姜以式否决了:“趁着夜色的确,但我三十万大军一时半会的是没办法全部撤离的,况且三十万人一同离去,必然会发出声响,一旦让隋军发现就不好了。”

    高元此时也没了主意,在没有出征时的意气风发,所以说,只有出了门才知道生活有多艰难,他听渊子丹说,觉得渊子丹的提议很正确,听姜以式的又觉得姜以式的似乎更在理。

    举棋不定,实在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他毕竟是高句丽的王,不管渊子丹和姜以式说的有多么的天花乱坠,最后拍板作决定的还是高元,纠结了片刻,他说道:“那以式你觉得该怎么做呢?”

    “下臣建议我军分为几批,依次撤离,这么一来被隋军发现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子丹大人的乘夜色之说的确不错,如今正是冬天,天黑的比较早,我们分成几批,王上您可以随着第二批返回平壤,不过虽然黑夜比较长,可是想来等到第二天天亮我们也未必能够撤离干净,如此一来的话,下臣觉得,我们需要有人殿后。”

    什么叫殿后?写作殿后读作炮灰。

    隋军有二十多万,那支殿后的队伍能有多少?说到底不就是一支炮灰么,十死无生啊。

    高元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也不愿意做这个恶人,所以问道:“那以式你觉得,谁适合率领这支殿后的队伍?”

    姜以式愣了片刻说道:“渊大人倒是很适合……”

    “姜以式!”渊子丹爆发了,杨承那厮给他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姜以式还想让他去对付杨承,不就是让他去送死么,渊子丹可不愿意在这种事情上把自己的小命送掉,“下臣并无领兵统帅之才,殿后一事关系到王上的安危,所以下臣实在不敢接受。”

    高元眉头一皱,心中暗骂渊子丹不是人,当初说要打仗的时候,就是这厮蹦跶的最欢快,现在呢,让他殿个后都不行,要他何用?

    “子丹乃国之柱石,殿后这种事自然不在话下,孤就在这拜托你了。”

    渊子丹一听血色净失,咬了咬牙:“下臣明白!”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渊子丹这幅敢怒不敢言的样子,高元心中泛起了异样的快感。

    ……

    临近傍晚,天色却已经黑的很彻底了,而这个时候营州城的西门缓缓打开,高句丽军大营距离营州城是有一定距离的,夜色那么深,他们有没有什么红外线望远镜,看不见那快速掠过的人影也很正常。

    而此时,高句丽军还没有收拾好,此次高元倾国之力来袭,现在他要逃跑了,他自然要带着那些粮草资源一同跑——所以说他亲自向世间演示了什么叫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相比起高句丽军的大包小包,隋军可以说是轻装上阵,除了铠甲刀剑箭矢,几乎没有带什么东西,当然,他们还是带了不少地雷之类的东西,恩,还有锯子。

    他们的防御工程只能就地取材了,而且时间仓促,必然是很简陋了,不过即便简陋,他们也有自信将高句丽爆出翔。

    待到晚饭结束之时,高句丽军第一批才开始撤离,此时高句丽大营很明显有些慌乱,而这些慌乱也都落进了杨承的眼中。

    放下望远镜,杨承点头赞叹道:“史将军果然是一个人才。”

    被他点赞了的史祥不好意思的笑笑,刚想要恭维几句,就听见身旁一个侍卫说道:“元帅,城门下有人。”

    “有人?”这个时间点再去开门肯定是不行得了,于是杨承说道:“放绳子下去。”

    不一会,一个穿着高句丽步卒军衣的人就被拉上了城头,在火光下,他脸上的那块胎记非常刺眼。
………………………………

第一三一章 合作愉快

    并没有什么询问,甚至连搜身捆绑都没有,渊子丹就被带进了刺史府的书房,他正惊疑不定的看着书房陈设,杨承就走进来了,不一会侍女送来了一杯茶,让渊子丹更是恐慌不已。

    “喝口茶,冷静一下吧,孤明白的,这事你绝对是第一次做,所以心里才会那么不安。”杨承靠在逍遥椅上,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这并非是装出来的,而是他心情当真不错。

    作为一个家里蹲人士,杨承在穿越前和人的交流大部分都靠文字,但是他这文字基本上都不会是手写的,实际上他的同龄人里估计会以写信为一个交流方式的人也不多,而这个习惯也被带到了现在,他之前离开大兴有五年多,但主动给王府写信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是自从出征之后,他几乎每隔三天就会写一封信回去,报告一下自己的近况,顺带便问一下兔崽子们的情况――好吧,其实这个顺带便才是重头戏。

    有句话叫娶了媳妇忘了娘,而杨承他应该是有了儿子忘了妻。

    不要在意这种细节。

    他这么急切的想要知道自己儿子的情况,可陈姑娘……好吧,其实在发信之前杨承就知道陈姑娘绝对会因为这种事情而不爽的,所以你看吧,她一封信都没回过来,倒是子衿看杨承太“可怜”,才送过来了一封信,上面说兔崽子们开始闹腾了,不抱着他们的话他们就坚决不睡觉,于是每天奶娘们都要换好几班去抱着这群小祖宗晃悠……

    想到这里杨承笑意更深,这让渊子丹心中更是恐慌,这位爷他也算是有点了解了,他笑着基本上就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事。

    大概是感觉到渊子丹的视线了,杨承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态,摸摸鼻子,他有些欣赏的看向了渊子丹,嘴角微微上扬:“我们明人不说暗话,你大晚上来这里绝对不会是什么半夜太寂寞所以出来散步吧,说吧,你想要什么,你又能给孤什么?”

    渊子丹张张嘴,打好的腹稿全部毁于一旦,这位爷也是在太不给面子,自己还想要矜持那么一下,他就把这层遮羞布给直接扯了,不过,自己都这么做了,哪也不需要什么脸了吧。

    “高元准备逃了。”说完这话,他有些紧张的看着杨承,但令他失望的是,他没能从杨承脸上看出任何的惊讶。

    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这位爷也不蠢,估计也早就猜到高元会逃跑吧,但是――知道高元逃跑没什么用,这路四通八达的,万一高元想要求稳来一个东绕西拐不走最短路线呢?

    咬咬牙,渊子丹说道:“我知道他的路线。”

    杨承挑挑眉毛,只是看着渊子丹的眼睛,并不说话。

    他想要知道渊子丹他这次来到底是自愿的,还是高元要求的。

    如果是自愿的,那一切好说,但如果是高元要求的话――黄盖正在温柔注视自己呢。

    “你想要什么?”

    渊子丹深吸一口气:“我知道隋……大隋地大物博,国力强盛,你也不是什么良善之人。”

    听到渊子丹的评价,杨承扑哧的笑了出来,他倒很是受用这句话。

    渊子丹似乎也算是抓到了一些和杨承这位新新人类交流时的窍门,知道光拍马屁是没什么用处的。

    “这次高元这么做,我想朝廷必然大怒,而你们这次来也绝对不会是想要来个什么受降仪式,你们想要灭了高句丽,就算灭不了,你们也要让他再无翻身之时,对吧?”

    杨承点点头,这种谁都知道的事情再去否认已经没有意义了。

    “辽河以西,那是大隋的地界,你们很了解,但是辽河以东,就是高句丽的了,高汤并非什么蠢人,他在位之时在平壤城以及你们若是要攻打高句丽时必经的那些道路上作了很多手脚,这些事情我想你再神通广大也没办法全部知晓吧。”将手边的茶水一饮而尽,渊子丹抹去嘴唇上的茶叶,“这些我都知道,甚至里面有不少当时就是我负责建造的,我知道那些东西的弱点,若是你有了我,那么攻入平壤之路绝对会平坦很多,而且我在高句丽也做了这么多年官,各方面都有一些关系……”

    听着渊子丹像是推销员一样推销自己,杨承实在害怕他冒出一句只要九九八,挥挥手:“你要什么?”

    渊子丹脸色蓦地涨红,眼神也有些狂热:“高句丽不是你们能够吃下的。”

    听到这话杨承蓦地眯起了眼睛,而面对这样的杨承,渊子丹却没有任何害怕的行为。

    所以说,也许渊子丹他老爹看花了眼,渊子丹的才能并不低,至少杨承觉得这位的脑子不算太差。

    “你们吃不下高句丽的,至少一时半会吃不下,你们需要一个可以信任的,又了解高句丽的人管着高句丽,然后慢慢的吃掉它,我想这个差事最好的人选就是我了吧。”

    “所以你是想要做高句丽王?”

    渊子丹用力的摇摇头:“不,我不要,我若是作了高句丽王,那我的后人估计也会成为高元吧,我知道你们想要做什么,当然,我也是一个正常人,我不是圣人什么都不要,我想要一个爵位,王太高了,我只要一个国公就可以,但是我要的是世袭的国公。”

    “这事太大,孤做不了这个决定。”杨承并非是在推脱,他真的答应不了这种事情,封爵这是皇帝才能决定的事,他如果在这儿答应了渊子丹,那他算什么?

    渊子丹点点头:“我明白,我只是想说,等到平壤被攻破之后,你们……大隋的天子必然要论功行赏,等到那个时候,请你为我说点好话。”

    “这个没问题。”杨承很爽快的答应下来了。

    “高元将大军分为八部分,每隔半个时辰就撤离一部分,我来的时候正是他所在的第二队列撤离的时候,而姜以式则是在第五队列,姜以式他是……”渊子丹说得很快也很简洁,但每句话都踩到了点子上,若是语文考试他这种回答绝对可以拿满分。

    他嘴皮子动得快,杨承手动得也快,渊子丹话音刚落,杨承的手也停住了:“来人。”

    将墨迹淋漓的纸递出去:“立刻誊抄一份,送到樊副元帅那里。”

    “是。”

    渊子丹看到侍卫消失在转角处,他突然觉得一阵脱力。

    他真的是做出了叛国的事情了呢。

    “合作愉快啊,”杨承看到渊子丹的样子,也明白这位此时的心情,但是他还是有一个问题:“对了,你前面说了那么多,你是在那个队列里的?”

    “第九。”

    “第九?”

    “我是殿后的。”

    愣了片刻,杨承拍着桌子哈哈大笑。

    ===

    医生,是坑爹的。
………………………………

第一三二章 大河向东流啊(误)

    高句丽后半段历史,有一句话可以很好地总结一下,成也渊家,败也渊家。

    高句丽在隋唐时期国力空前的强盛,但是他们并没有多长的由盛转衰,国力平稳下降的时间,而是一个大暴死,从国力空前强盛转头就变成了亡国,这种速度估计只有女人变脸的速度可以媲美。

    国力强盛,很多人都会把这个功劳归功于帝王,国力衰弱也同理,但是,一个帝王能力强未必能将国家给弄得很发达,他需要臣子,有能力的臣子。

    平原王高汤的能力自然不差,而作为莫离支的渊子游、渊太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之后的渊盖苏文更是如此,让多少名将在高句丽铩羽而归?

    但是高句丽的灭亡也是因为渊家,因为渊盖苏文三个儿子争权,而他的大儿子被两个弟弟逼得不行了之后,自然要报复回去,怎么报复呢?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

    所以他就像那吴三桂一样,借了别人的能力,而这个别人,就是李唐,吴三桂打开了山海关让满清进入,渊盖苏文的大儿子渊男生用他这么多年的人脉也为李唐打通了那条灭亡高句丽的路。

    这句话放到现在,同样适用,因为渊子丹他也是渊家的人。

    等到杨承笑够了之后,他看到渊子丹已经恢复平静了,说道:“你的那批殿后兵马你能完全掌握么?”

    “当然可以,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是我家的。”

    “这样啊,不过你的儿子孙子应该还在平壤城吧,若是他们得知了你叛逃的消息,肯定不会放过他们的,要不你先带着那批人马走小道快速抄回去?孤可以给你一封信,让你在辽河以西畅通无阻。”

    渊子丹脸上露出了有些病态的笑容:“不需要。”

    “不需要?你是指……”看着渊子丹眼中隐隐的疯狂,杨承果断的闭上了嘴巴,他觉得下面的事情他还是别知道的比较好。

    不过渊子丹似乎是憋得太久了,他又是刚刚做出了一生中最疯狂的决定,似乎是想要将心中所有的心事都说出来。

    “我有两个儿子。”

    杨承听到这话,也不知道哪里生出来了一种优越感:“孤有三个。”

    “但他们一个是我弟弟,另外一个是我侄子。”

    “噗……”杨承刚刚抿了一口茶,还没来得及吞下去就听到了这么劲爆的消息,想到之前自己说的话,他猛地打了一个寒颤,过了一会,他神情有些怪异的看着渊子丹,欲言又止。

    “我没办法阻止,一个是我父亲,一个是我兄长,他们在家中的地位比我高,在外的地位也比我高,我就算阻止了也没有用处,他们才不会停下那种行为,更有可能他们会把我杀了的吧,我想活着,我不想因为这种事情死,所以我只能装聋作哑,但是这种事情我很清楚。”

    杨承有些可怜的看了渊子丹一眼,说道:“那你这样不就是……后继无人了么?”

    “我还有一个孩子,那是我和一个下等女人生的,虽然他的母亲是下等女人,但是他却是我的亲生儿子。”

    听到这话,杨承的表情有些怪,指指远方:“你是说,你那儿子就在军中?”

    “恩,他被分配到了殿后的队伍里。”渊子丹回答的很光棍。

    不作死就不会死,高元他一定能很深刻的理解这句话。

    “好吧,那等会咱们假装要不要打一场?还是说你直接将那些军队带到城外?说实在的,孤还是有些不放心你,所以城内你是别想进了。”

    “我知道,不过你过几天就一定会相信我的。”渊子丹信誓旦旦的说道。

    杨承笑了笑,不再说话。

    ……

    同时出发,而且隋军要比高句丽军的路程更远,可是轻装快马,再加上一些诸如雪橇之类的小工具,他们要比高句丽快上近两个时程就到达了辽河边,连休息都没有,樊子盖就下令让人去砍伐木材,弄出一道防御工事再说。不过他们才筑了一半不到,一名飞骑就赶了过来,将一封信递到了樊子盖的手中,在微弱的火苗下,樊子盖眯着眼睛才辨认出了杨承的字。

    辨认出了但不代表他能看懂杨承到底写了什么,过了半响,他放弃了用自己这双眼睛去辨认这个艰苦的任务,可是这封信他必须知道写了什么,不然杨承不会大晚上的这么急派人来送这份信,所以他选择祸害别人。

    “辅机,过来看看,元帅这封信上到底写了什么。”

    虽然长孙无忌的人生经历已经偏离历史太多,但是有些事情还是和历史吻合的,比如说给他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