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燕夕照-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燕世祖慕容垂曾经西巡路此地,赞叹此城的雄伟:“鸟道入云中,风光塞漠同,人依险地立,城自越山丛。”
立其间,城墙蜿蜒起伏,横贯南北,真可谓兵临城下也望城生畏。当年慕容垂临离新城时,留有“一夫扼城,万夫莫当”的叹语。
慕容熙脸上变色,向中军将军示下:“结阵立寨!”中军将军立刻应道:“是!”纵马出去,传下号令,顿时全军一律后退数里。众军士将大帐的支柱用大铁锤钉入地下,张开皮帐,四周竖起鹿角,片刻之间便结成了一座极大的木城,前后左右,均有骑兵驻守。但见营寨大木的影子不长不短的映在地下,艳阳一片高照。
新城城下,骑兵、弓箭手、盾牌手、甲士有序地排成了方阵,森立的刀枪,披甲的战士肃然而立,在盾牌的掩护下弓箭手们将一枝枝长箭搭上长弓,巨盾缝隙间犹如探出了一排排狼牙,蓄势待发。
燕军军营中响起雄浑的号角,五骑人马缓缓驶将出来,居中一人双手捧着一张羊皮,五人一齐朗声念了起来,声音远远送了出去,念的正是慕容熙颁布的战书:“高句丽本我大燕附属藩国,世世代代受我大燕恩惠,如今不思报恩,反而劫掠我大燕边境,流徙我黎民百姓,与禽兽何异?今令我大燕骠骑大将军慕容熙亲率十万大军,连营数十里,包围新城,凡高句丽官兵,须当即日归服,如若负隅顽抗,待异日攻下,定会血洗全城。”
读完后,燕营中十余名弓箭手一齐放箭,飕飕声响,几百枝信箭向城头射去。
慕容熙见敌方官兵见到战书后意有所动,喝道:“接着再骂。”二十余名士兵上前十余丈,其中十名士兵手举盾牌保护,此外十名乃是“骂手”,声大喉粗,口齿便给。第一名“骂手”骂了起来,什么“背信忘恩,死无葬身之地”等等,完事了第二名“骂手”又骂,骂到后来,尽是诸般污言秽语。我只见慕容熙连连点头,意甚嘉许,想必是这些“骂手”骂的着实精彩。
我向城楼上望去,见紫盖大纛掩映之下,有七八人挺立城头,其中有两人正指指点点。一人面目俊秀,年岁甚轻,另一人身披甲胄,面容瘦削,神情剽悍。我寻思:瞧架势与模样,这身披甲胄之人便是高句丽军中主帅,大都督,兼摄新城州事的高慕礼了。
忽地十名“骂手”低声商议了一会儿,甫又放大喉咙,大揭高句丽广开土王高谈德和大都督高慕礼的阴事。说高谈德穷兵黩武,又私德有亏,奸淫父亲的妃子;说高慕礼不仅好色贪欲,与寡嫂有染,还依仗自己是王亲,在军中中饱私囊,为非作歹,以至驻守大军各为私利,互不统属,军心涣散。这些话显是在挑起敌方军中的矛盾,十个人齐声呐喊,叫骂的言语字字相同,声贯数里,对方城中军士听清楚的着实不少。
过了一阵,新城城门微启,一骑夺门而出。同时“咚咚咚…”,城关上战鼓喧天,马蹄轰隆,冲锋的这位骑士卷出摄人的呼啸,声势骇人。
………………………………
第四十三章 金戈迎
倏忽之间,那一骑已到燕军阵前,竟是刚刚站在高慕礼身旁之人。只见门旗影里,一男子纵骑持枪,狮盔兽带,银甲白袍:一来装束非凡,二者人才出众。我心中暗叹:真是个锦绣人物。
那小将冷笑道:“尔等燕人,只会逞口舌之快,安敢与我手上见真章?”此人甚是胆大,竟敢孤身一人来阵前搦战。
慕容熙道:“诸将谁能应战?”
慕容熙背后转出骁将袁涉,道:“某愿去。”慕容熙点头,便著袁涉出马。
袁涉手掣双股剑,腿骤黄鬃马,飞奔如风,举剑便刺。那小将将头一偏,堪堪避开。袁涉长剑接着连攻数招,盘旋来去,清光闪烁,似已将对方上身裹住。
我看两人拆了数招,已知那小将武功远在袁涉之上。袁涉双剑力沉,看来威猛,但剑法失之呆滞。那小将以巧降力,时候稍长,袁涉额头见汗,呼吸渐粗,身法已不如初战时灵敏。
剑影中只听那小将一声呼叱,袁涉躲避不及,被对方手起一枪,挑于马下,气绝身亡。
众人大惊,另一部将武安,使铁锤飞马而去,那小将又挥枪拍马来迎。战到十余回合,一枪戳破武安手腕,弃锤于地而走。八路军马齐出,救了武安。
半天下来,这小将的一杆银枪,不知挑了多少燕人落马;一身银甲,不知淋了多少燕人的鲜血。
众人正焦虑间,那小将优雅地将枪头转了个方向,端详着三棱处明亮耀眼的锋芒,在那里冷笑着说道:“听闻燕国铁骑驰骋辽东,原来也不过如此。”
众人皆不忿,有人跃跃欲试,便欲出战。慕容熙忙制止道:“暂不出战,先当避其锐气。”
于是暂且休兵,慕容熙率众将领入大帐中议事,慕容熙道:“我大燕一众将士,不想今日接二连三败于高句丽那小儿之手,挫动了我方锐气,为之奈何?”
言未毕,帐下一将高声出曰:“那小子奸猾的紧,干脆咱们也不跟他讲什么江湖规矩,来个一哄而上,以多敌寡,管教这小子死无葬身之地。”我闻言看去,其人身长八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正是骁骑校尉关雄。
“亏你想出这等馊主意,坏我燕人名声,万万不可!”慕容熙叱道:“本将军下午会亲自迎敌,定叫他输得心服口服。”
慕容熙的侍卫首领慕容拔这次也随行在列,他见慕容熙身后亲卫都已有了忿忿之色,己方乍遇强敌,却出动了主帅,微觉不妥,于是上前敛颜劝阻道:“大将军,你是主帅,须当坐镇中军,不可躬临前敌,亲自出战……”
慕容熙敲着案几冷笑道:“试问在座诸将,谁有把握能一举擒敌,灭那贼子的嚣张气焰?我意已决,无须再议了。”
此间,小校来报:“那高句丽无名小将又来寨前大骂搦战。”
战鼓再度擂起,震天动地的喊声中,慕容熙提剑出账,飞身上马,驰出寨门。
这一仗至为关键,我心系他的安危,情急之下,也追出探看。甫出寨门,遥望那高句丽小将一簇军马,绣旗招展,英姿飒爽。
………………………………
第四十四章 岂堪击
此人傲睨自若,见慕容熙疾驰而来,举枪喝道:“来者何人?”
慕容熙冷凝似冰,偏偏嘴角泛着春水般温柔的笑意,道:“小辈得志,旁若无人!胆敢藐视我鲜卑慕容!今天我就让你领教一下什么是大燕雄风!”
说话之间,烈日当空,但见营寨大木的影子短短映在底下,显是过午不久,队伍中号角呜呜呜吹动起来。
那小将喝一声:“好!”他那眼中似有痛快淋漓的兴奋和野兽般的嗜血光芒。枪上红缨一震,抖起个碗大枪花,当胸刺到。慕容熙一个“带醉脱靴”,挺剑避开,马上飞起右脚,踢向敌人手腕。那人见慕容熙飞脚踢来,双手回枪里缩,慕容熙紧赶上前,长剑已顺着枪杆挥了下来。那人在这杆枪上已用了十多年苦功,师父又是武林中的佼佼健者,枪法实非等闲,当下盘打刺扎,红缨闪动,与慕容熙打了个难解难分。
我看那人招术灵动,出枪甚快,每一招都想急切之间取胜,好在三军阵前扬名露脸,是以一味贪速贪巧。但数十招之后,那人枪法已渐见涩滞。慕容熙信手而应,纵横前后,悉逢肯綮,只见他剑光闪闪,劈刺截扫,斩削砍剁,越斗越是凌厉。我一颗紧张的心渐渐松了下来。
酣斗中那人挺枪当胸刺来,慕容熙一个“进步提篮”,左掌将枪推开,但他掌心与枪杆一触到,立觉敌人抽枪竟不迅捷。他内功修为深厚,身子感应迅敏之极,远比他脑中想事为快,一觉有变,未及思索,左掌翻处,已用分筋错骨手抓住枪杆,右手长剑不斩敌身,却顺着枪杆直削下去,敌人如不撤枪,十根手指会无一能保。那人使劲夺枪,竟是纹丝不动,已自吃惊,突见剑锋相距前手不到半尺,急忙松手,撤枪后退。
慕容熙初胜之后,精神一振,右手用力一挥,将缨枪远远掷到了出去,跃马挥剑而立。
那小将和慕容熙打斗了一阵,已知慕容熙功力在自己之上,犹自不肯认输,将手一抽,取出腰间所缠长剑,抖了开来,拍马上前,仍取抢攻,不向后退。一招“探海斩蛟”,回锋下插,径攻慕容熙下盘。两人一搭上手,转眼间又拆了二三十招。
这时燕军数万军马,城头高句丽数万兵将,个个目不转瞬的凝神观战,那小将抖擞精神,一柄长剑使得呼呼风响,眼见久斗不下,心中焦躁起来,剑法愈来愈狠,忽地横剑猛砍,向慕容熙腰里斫来。慕容熙身子拗转,“翻身探果”,撩向敌臂。
我眼见慕容熙不避,反而回攻,心中不由替他大急,心想待你剑到,那小将的剑早已砍进你身子之中了。正焦急间,那小将也不变招,顺势力斫,眼见刀锋堪堪及于慕容熙之腰,哪知慕容熙内功根基深厚,下盘不动,上盘不避,硬生生的将腰向左一挪,斗然移开半尺,右手送出,一剑刺在那人胸口。
那人惊呼一声,撤手抛剑,跟着“神道穴”上一麻,要穴被抓,登时双手酸麻,动弹不得。
我见慕容熙这一剑本可取他性命,但似乎未尽全力刺下去,心中暗呼:“可惜,可惜!”
………………………………
第四十五章 攻城塔
慕容熙左手一探,抓住那小将的背心,提在半空,其势直如老鹰捉小鸡一般。那小将手下齐抢而上,却被燕营中的弓箭手一一射死。
慕容熙瞥向他,眸中一道凛光闪过,厉声喝道:“你还敢小觑我大燕男儿吗?”手臂一振,将他掷了出去。
城下燕军齐声欢呼。那小将直飞出七八丈外,腰板一挺,便欲站起,不料慕容熙抓他“神道穴”之时,内力直透诸处经脉,使他无法在瞬息之间解除手足的麻痹,砰的一声,背脊着地,只摔得狼狈不堪。
燕军中早有士兵越出,拿了绳索,缚了那小将而去。
慕容熙转身做了一个手势,随即我便看到一直严守在阵后的燕军士兵推出了五六个巨大的车子。这些车子被粗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约有六七人那么高的车厢,却不知里面到底掩藏着什么?
我心头一震,难道是云梯?
我听师父说过攻城战的宿将是云梯,据说中原有史记载的第一次攻城战便是周伐崇之战,当时商纣无道,崇为其臂助,周伯伐之。崇依城据守,周军囤于城下三十余日却一筹莫展,后文王得“钩援”(一种原始的云梯)之法一举破城而灭崇。所以说伐崇之战称得上是云梯的第一声“婴啼”。
战国纷争时,鲁国的匠师公输班为楚国制造了攻城用的云梯器械,威力极大,楚王准备用它来攻打宋国。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子亲率弟子晋见楚王来阻拦这件事。楚王当即召见公输般与墨子,令两人当众比试,以分高下。
于是墨子解下衣带当城围,以木片做攻城的工具,公输班设计了九种攻城的机巧方法,都被墨子从容化解。当公输班办法用尽、黔驴技穷之际,墨子还有许多守城的高招没有施展出来。最终,楚王放弃攻宋的企图,避免了一场战火。
云梯毕竟是相对简单的攻城战具,有着致命的弱点:“云梯者重器也,其移动甚难”,所以云梯的使用毫无隐蔽性和突然性可言。在攻城战中,无数士兵疯狂的沿着云梯向城上猛冲,直到杀死对方或被对方杀死,于是乎流血漂橹,死尸盈城,令人触目惊心,有人形象的称之为“蚁附”。确实,在这种疯狂虐杀中生命的价值早已荡然无存。
眼见这些车子很快被推到了军阵前面,几名军士走到一旁,同时将覆盖车子的粗布用力一拉!随着粗布一一掀开,这些车子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这五六辆车子呈方形,上方都是由皮革包裹而成,车的前后均被挖空,车内悬挂着一个巨大的圆木,圆木的前端被包裹了一层金属,雕刻着某种怪兽的头像。
此时,中军将军喝道:“列阵!时刻准备攻城!”
只听得车中兵戈铿锵,耳边马鸣萧萧,眼见就要发动攻击了。
那几辆古怪的车子在军士们的奋力推动下开始慢慢逼近城墙。城头上的高句丽守军无法对这些缓慢移动的古怪车子进行任何阻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车子贴上了城墙,其中最大的一辆则是直接靠上了城门。紧接着,那些推着车子的士兵一拥而上,却是全体钻进了车子里面,他们齐心合力的握住悬挂在车子里面的巨大圆木,瞄准了前头的城墙,猛烈的撞击了起来!
原来,这些看似古怪的车子并非云梯,竟然是冲车!一种非常厉害的攻城塔。
………………………………
第四十六章暂受阻
中原的攻城战中曾出现过一种名叫“临冲”的攻城塔,不过那“临冲”是将圆木固定在一个四轮车上,靠士兵推动从而对城墙和城门发动冲击!“临冲”使用起来甚为不便,所以攻城方多半还是采用依靠云梯攻上城头的方法。
聪明的大燕军队将“临冲”改造成了冲车,这种冲车先是解决了使用不便的问题,只要将冲车靠上城墙,便不用再来回推动,从而源源不断的对城墙发动攻击!其次,在冲车的上方,还特意加盖了用皮革包裹的顶部防护,可以有效地抵挡箭矢强弩的攻击,保护车内的士兵!当然,冲车依然有一个无法解决的缺点,那就是不能防火。
“咚!咚!”随着一连串沉闷的响声,一座座冲车靠在了城墙上。
随着冲车对城门和城墙发动一次次的攻击,站在城头上观望的高慕礼甚至能够感受到脚下城墙的震动!他不由探首往城墙下望去,眼见到冲车的猛烈攻势,他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虽然以前没有见过这种冲车,但在战场上打拼这么多年,多少知道这种攻城塔的厉害
“妈的!”一名燕军士兵堪堪抵达城头,却被高慕礼反手一刀给砍成了两段。
高慕礼一抹脸上的血渍,左右看了看城头上的情况,眼下燕军还在源源不断地涌上来,高慕礼当即一挥刀,喝道:“快放火箭!”霎时之间,千弩万箭齐发。燕军早已防到此着,干脆扯下长袍下襟,左手将袍子在身前舞的犹如一块大盾牌,劲力贯袍,右手持剑,将羽箭尽数挡开。
这时,城下号角声急,喊天动地,燕军数千骑兵如潮水般涌动,只待城头燕军一举攻克从而打开城门接应,便会一拥而入。城头,血气沸腾的燕军甲士声声嘶吼,如出笼的猛虎般涌上城头。高慕礼瞧得心惊,大声传令:“快!将夜叉擂投下去!”
士卒得令,立即三人一组将早已备好的夜叉擂投向城下。这武器是用直径为一尺,长约一丈的湿榆木制成的滚木,周围钉满了逆须钉,钉头高伸出木面五寸,滚木两端设有轮子,以铁索连接在绞车上。
那夜叉擂投入燕军之中,伸出的长钉先是砸飞了一片人,接着城头高句丽士兵转动绞车,在铁索的牵引下,滚木迅速的往回碾动。前方的那些燕军只注意城头动向,却不料后面有这么一个大钉柱突然碾来,仓促下躲避不及,如同蚂蚱一般被碾死一大片。
与此同时,高句丽守军把绳索吊挂的石磨、檑木、滚油和各式各样具有杀伤力的东西从城头扔了下来,一时间燕军死伤甚众。
慕容熙见攻城受阻,遂命弓弩手挨近城下,以诸葛弩齐射城头防守的高句丽人,掩护燕军攀城。
高句丽人似乎早料到燕军会以弓弩掩护,于是急命将铁锅中备好的牛粪马粪点着,不多时城头便黑烟弥散,城下的燕军弓弩手视线受阻,分不清上面到底是自己人还是敌人,一时不敢冒然射击。
………………………………
第四十七章 誓破贼
城内城外乱成一团,忽然斜地里一支长箭“铮”的一声射来,燕军军中旗索断绝,慕容熙的王旗立时滑了下来。这大旗原本迎风招展,在千军万马之中显得十分威武,滑下来后,城上城下两军又是齐声发喊。
我不禁十分钦服:想不到高句丽军中竟有这等神箭手。要知道射程如此之远,除了射技高超外,更需要精湛的内力。
侧头看去,城门两侧前端宽大的高台上,埋伏在角楼里的高句丽弓弩手现出身来,只见刚才放箭那人身材高瘦,脸无血色,却神情凛冽。其余弓弩手左右夹击向着城下放弩,他们无需分辨敌人抑或是自己人,反正城下全是燕军,只管乱射便是。
城下燕军只听着“嗖嗖”之音呼啸而来,箭雨紧跟着铺天盖地般的砸下,成片的燕军如同割麦子般被密集的箭矢扫倒。
慕容熙见己方士气已沮,又伤亡不少,当即传令退军。燕军军形整肃,后退时井然有序,先行者不躁,殿后者不惧。
大军暂退五里,再图良策攻城。到达目的地后计点损失,发现减员两千多人,攻城器械毁坏大半。
慕容熙在营帐中齐聚诸将商议。
将军段宇道:“我闻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新城易守难攻,险固无比,今八万大军屯兵新城,胜不能扬我威武,败却会贻笑大方,不如绕开此地,南趋济河。”
慕容熙道:“高句丽人嚣张傲慢,侵占我大燕国土,如若不尽力拿下新城,教训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他们,又如何能扬我大燕国威?眼下我只知攻打新城,不晓其他。”
骁骑校尉关雄道:“我八万大军围攻一座孤城,又何须强攻?敌人粮草不济,道路断绝,我方只待围而不攻,不出旬日,彼方自会瓦崩。”
慕容熙礼聘的谋士欧阳锦略也随行军中,闻言道:“万不可如此轻敌!新城本自天险,高慕礼又素善守城,深谙要法,必先在城中囤积了大量粮草。我们来时,沿途田地的麦子不是都被收割了吗?那麦秆割得极不整齐,而又不烧掉增肥,显见不是普通农民用镰刀采割的,定是高慕礼命士兵施用刀剑而成的。再者,我军八万人马,每日需得消耗多少军粮?一旦拖延日长,粮饷的供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这一仗不但要打,而且不能拖延,宜速战速决。”
慕容拔也进言道:“想我世祖武成皇帝当年以八千骑兵力阻东晋桓温的五万北伐之众,指挥若定,意气风发,乾坤皆运于掌握之中,何其壮哉!而今我大燕军队,稍遇小挫,便畏缩不前,群疑满腹,只能徒增贼子气焰,灭我大燕威风!一高慕礼尚不能得,他日怎能袭卷丸城,与高谈德争锋?”
“好!”慕容熙拍案而起,“我意已决,誓破新城,取高慕礼首级!有再敢言退者,格杀勿论!”
………………………………
第四十八章 女儿身
众议已决,再无异议。
帐门微启,两个士兵拖着高句丽小将进来,走到帐中,将那小将随地一扔,覆于地上。
那人头脸着地,蓦的冰凉,又有一士兵倾了一盆冷水兜头倒将下去,那人被当头水一激,伤口刺痛着苏醒过来,低低的呻吟了一声。他从头到脚都滴着水,水流经伤口滑落时,那水便渍作了浅红色,染红了衣袍,慢慢的在脚下汪作一团。
他勉强睁开眼时,瞧见到了一身戎装、威风凛凛坐于前方的慕容熙。环扫四周,又见一众将士侍立在旁,俱是身强力壮、骁勇善战之人。
他头上的束带已掉,头发全都散乱下来,细细瞧去,面容竟如女子般娟秀姣好。我心中疑团大作:此人竟是个女子?
慕容熙冷笑道:“这位将军果然不同常人。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也能出入军营,驰骋沙场,难道你们高句丽真的无人了吗,竟容得这等乾坤颠倒之事出现?”此人果真是个女子。
那人也不着急,仰一仰头,甩开额前湿湿的发,缓缓起身,说道:“我虽是一介女流,也是一介武夫,到了这时候,也不打算与你逞些口舌之利。不过你抓了我,委实一点用处也没有。我可以明白的告诉你,我高句丽大都督高慕礼智计百出,深不可测,新城又固若金汤,兵多粮足,可支数年,你想拿下新城,绝对是痴心妄想。”
慕容熙淡然道:“你有这个心思,还不如替你自己担忧一下。我且问你,你到底姓甚名谁?在高句丽军中担任何等职位?你与高慕礼又是什么关系?”
那人咬咬牙,清晰地吐字道:“我学艺不精,为你所擒,自当引颈就戮。只可惜我不过是军中一无名小卒罢了,慕容将军与其有这样的功夫来审问我,还不如别在这里浪费时间了,一刀砍了我倒也省事,又或者不如直接攻城来得了当。”
最后一句话显然触动了慕容熙的痛处,他脸上微微变色,道:“本将军好言问你,你竟敢这等冥顽不化?”
那人阖了眼不理会他。
那边有人在慕容熙身后道:“大将军仁善,可这等硬骨头,不上刑只怕是不会吐露实情的。”
慕容熙叹道:“你怎么全无一点怜香惜玉之心?不过,这位将军是刀剑里打滚过来的,恐怕寻常刑罚还不放在眼里。”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