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唐诡医-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不通和尚闻言哈哈大笑,忽又一脸正色道:“你师父做得,旁人就做不得?”说完便拉着赤心大步向前走去。那吹哨年轻人一头雾水,连忙跟了上去。
边走边说:“我姓冷,是师父收养的孤儿。自记事起师父就从未提过自己师出何门,只是师娘每每嗔怒时,会指着师父鼻子骂‘老秃驴’,师父总是嘿嘿傻笑。”
不通和尚似在不经意间想起前尘往事,喃喃说道:“我是你师叔,你师父是我师兄。只是多年前在一次出世后,便再也没有回过珈蓝寺,看来是误入了红尘,一去不复返了。”
冷姓青年接口追问道:“那大师您怎知师父对我的吩咐?让我再此等您?这其中可有何缘由?”
不通和尚哑然失笑,神秘兮兮地说道:“你可知这世上,有一种物件叫做飞鸽传书吗?你师父虽擅自还俗,但却从未与师门断了联系,而他师父,也就是你师祖,也对他很是挂念。奈何家中有“猛虎”,不得不如此。”
说到此,赤心噗呲一声笑出了声来。没想到,这呆头呆脑地大和尚,还能如此一本正经地开玩笑,那往后的日子恐怕就不会无趣了。
想到这里,赤心脸上泛起阵阵红晕。那冷姓年轻人眼尖瞧见,连忙惊慌说道:“师娘说过,女子若是脸色泛红,必是身体有恙,大师你且帮姐姐看看。”
赤心闻言立马收敛面容,用那冷若冰霜地眼神盯着冷姓少年,一字一顿地说道:“你师娘便是那‘猛虎’,她的话不能信。”
冷姓年轻人忽的愣在当场,因为他实在不明白,为何大和尚口中的“猛虎”,会是师娘?不通和尚摇头叹息,拍了拍冷姓年轻人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当你遇上了,自会明白。若是无他事,便一起上路吧。”
赤心本欲出口反对,但眼见不通和尚意已坚决,便不再言他。虽是同行,但还是抱有戒心。因为这一切在她看来,显得太过巧合了。
而不通和尚刚才那番话,却是七分真三分假。虽说出家人不打诳语,但江湖险恶,尔虞我诈的事情层出不穷,还是小心谨慎为妙。
珈蓝寺自百年前创寺之初起,便是一师一徒。到了他师父这辈,却因种种机缘收了两个徒弟,也就是惠通禅师和他自己。但师父始终无法打破那百年师规,便遣惠通先行出世历练,若是有心回转,便将主持之位传与他。
可奈何,红尘多寂寞,终究还是没有逃得过宿命的安排。一个未经世事的白目和尚,怎能跟花花世界相抗争,奈何还遇见了那一生钟情的人。
自此,珈蓝寺便少了一位得道高僧,人世间便多了一位烟火红尘之人。但毕竟师徒情分,不通和尚师父只道是宿命使然,虽有遗憾但却只能接受。如此,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不通身上了。
多年之间,惠通也未曾忘却师门教导,但自己已然隐匿红尘,断然没有再回珈蓝寺的道理,只能用这飞鸽传书的方式,去维系那虚无缥缈的因果。
多年过去,不通和尚终于明白,这是每一个珈蓝寺僧人的宿命,也是每一个珈蓝寺僧人的因果。师父后来说过,珈蓝寺创寺之初,便是一个结。这个结本可打开,却因为种种遗憾越陷越深。
自此,珈蓝寺之人便都要经历这红尘考验,只待有一人能打破枷锁,让珈蓝寺不再背负这无端的宿命。
而不通和尚和师兄的书信中,确也提到有一冷姓徒儿之事。惠通禅师本意是让小徒剃度出家,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使命。但却被不通严词拒绝。
欲加之罪奈何为之,已在红尘中,何须遁空门。空门万千苦,不沾一丝尘。后者两相妥协下,只能答应带行历练之事,便有了这么一出。
虽是合情合理,但总觉着有些说不通。若是惠通师兄没有言明,那自然此人出手合情合理。若是惠通师兄言明,那恐怕徒侄已是凶多吉少。那眼前之人,又是谁呢?
不通和尚已来不及多想,因为此时眼前还有一个更大的麻烦要解决。赤心和那冷姓年轻人至上路后,便一直互相冷嘲热讽,双方你来我往,没有一丝相让的意思。
不通和尚夹杂中间,已是一个头两个大。且不论他俩会不会一言不合就动起手来。就是这般言语相激,也让这格格不入的三人组,显得格外扎眼。
此去最近的落脚之处尚有两三个时辰的路程,若是一路上皆是如此,那自己恐怕还没走到那落脚之处便被两人给折磨疯了。
不通和尚口诵佛号,突然插口说道:“就此打住。冷师侄,你不知前因后果,不可胡言乱语。心儿,莫要继续纠缠。”
赤心闻言立即收声,那一句“心儿”,便胜过千言万语。那冷姓年轻人分明没有过瘾,但碍于师叔的情面,还是悻悻然闭嘴,但对师叔和这女子之事,越发好奇起来。
待两人休战后,不通和尚又正色道:“冷师侄,当下我等还不能确认你的身份,你有何信物,可给贫僧一观?”那冷姓年轻人突然一拍脑袋,许是刚才吵架吵的过于激烈,将这茬给忘记了。
冷姓年轻人从怀中摸出一物,双手托举递给不通和尚,口中恭敬说道:“师侄冷万章,拜见不通师叔。”不通和尚谨慎接过那用麻布包裹的物件,跟赤心对望了一眼,双方立刻心领神会。而那冷万章还是低头托举,一脸恭敬模样。
待不通和尚打开那麻布,一块有些泛黄的袈裟映入眼帘。顿时千般疑虑皆释然,不通和尚上前一步将那冷姓年轻人牢牢抱住怀中,口中呢喃道:“师侄受苦了。”
………………………………
前尘卷:隐龙入江滔天浪,八方涌动万里云 第八十九章 兵乱渐起
被这突然起来的一抱,年轻人本是玩世不恭的面容突然变得有些僵硬,连带着身体也开始不由自主的微微颤抖起来。虽说这本是长辈对晚辈的表达关心的方式,但在年轻人看来,却是那般世间罕有。
要知道,自小记事起,师父便对自己异常严厉。许是重压下才能出勇夫的缘故,师父从未对自己和颜悦色过。纵然自己练功出彩或是破境进阶,师父没有半分喜色。
唯独拿着那张泛黄糙纸时,才会流露出万般情愫。久而久之,年轻人便也养成了这般内敛的性子,可师娘跟师父却是背道而驰,时常拉着他家长里短,他也学会了娘们才会的拌嘴吵架。
这在师父面前是万万不能的,若是被师父瞧见,免不了又是一顿胖揍。
年轻人暗自叹息,自己成长于这看似寻常却与世隔绝地天地,除了师父师娘外,没与任何人接触过,哪里会知道,人世间还会有这般温暖。
而不通和尚的真情流露,也让一旁的赤心倍感温暖。这吃斋念佛数十年,看来没把那脑袋念成榆木疙瘩,反倒是多了几分烟火气。
而不通和尚却是知道,他这师侄在他师兄的严厉管教下,这些年恐怕都过的不太开心。自小无父无母,被师父收养,又被迫学那武功佛理,换作任何一家寻常子弟,也都会如此吧。
年轻人被不通和尚抱的有些紧,许是有些在意外人的眼光,使劲从那宽阔的臂弯中挣脱出来,面带腼腆笑意。不通和尚口诵佛号,整理衣衫,目光温柔。
他知道师兄的用意,若不是如此,也不会让这跟当初自己一般的徒弟随着自己走一遭。只是江湖路远,红尘难料,他会不会也如师兄和自己一般,遇到那么一个结呢?
就再出神之际,赤心冰凉的手放在了不通和尚脸颊上,那突然的微凉让和尚缓过神来。耳边响起呢喃细语,“继续赶路吧,此地不宜久留。”
不通和尚方才如梦初醒,感知到附近有缕缕杀意浮动,正在快速靠近。本是一场师叔师侄相认的感人场面,却被这不识时务的来人搅和了。
那冷姓年轻人似也察觉到了什么,面色正凛,随时准备出击。赤心并未有半刻犹豫,她环顾四周,四处山高林深,隐匿之处甚广,若在此处交手,恐怕会吃闷亏。
不觉跟两人低语道明眼前形势,三人默契点头,都运起内劲向前奔去。
按照赤心的盘算,再走至多两个时辰,便会来到那青霞镇。青霞镇外有护城河环绕,若能赶在追兵拦截前入城,那便能化被动为主动。
况且,现在对身后贸然出现的追兵一无所知,而至凭空出现的“师侄”似乎让不通和尚非常笃定,就是自己师兄唯一的弟子,但赤心还是隐隐觉得,此事并非这么简单。
若是仅凭一件信物便能证明,那天底下就没有这么多纠葛,任何事情都能一清二楚。虽说不通和尚嘴上并没有言明,但从眼神交汇时她分明读到,和尚仍有疑虑。
只是如今迫于形势,不好直接翻脸。若不是刚才那一抱,抱出了什么端倪不成?没想到这呆头呆脑的大和尚,也能如此鸡贼。
如是想,赤心不禁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但就不经意间的真情流露,却被那冷姓年轻人尽收眼底。他此时虽跟两人并肩而行,却在心底暗自盘算这什么。
三人脚程却是飞快,约摸半个时辰,便从那山涧林深处冲了出来。眼前一片荒凉景象,此前农户开垦的稻田已是杂草丛生。
三人不免有些愕然,尤其是赤心,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那七年间,自己几乎每个数月就会往来此间。一来是购置酒肆所需储备,二来便是传递消息。
故而,对这处地方实在是熟悉不过。只是不知为何,本是三三两两的农舍已然衰败,而那本应生机盎然的稻田,却是这般景象。
来不及细想,赤心再次招呼两人加快脚程上路。这一路行来,身后追兵已是越来越近,虽未有出手,但那股藏不住的杀意,已经弥漫开来。
待三人路过一处低矮农舍时,赤心瞥眼瞧见一人倒在地上,奄奄一息。赤心本想就此掠过,但那不通和尚慈悲为怀,便停下脚步,上前查探。
那人身着破烂衣衫,在这尚未转暖的初春,显得却是单薄了些。只见他大口喘着粗气,眼神涣散,嘴中还重复着呢喃话语,不知在说些什么。
那冷姓年轻人眼见于此,二话不说便上前一步,从腰间解下一个水囊,十分轻柔地将那奄奄一息地人扶靠在土矮断墙边,再打开那已是不多的水囊,顺着那干涸开裂的嘴唇,慢慢倒了进去。
那人嘴唇沾染到清水,本是神志不清的面容微微悸动,那双微闭的眼睛,也缓缓睁开。待看清眼前三人后,突然惊慌失措的大吼起来,只是声音沙哑,还将那刚喝进去的水,喷了冷姓年轻人一脸。
这种情形让三人更加疑惑,赤心此时已是非常焦急。她实在不明白,为何这两个大男人如此婆婆妈妈,而身后的杀意已是由远及近,不多时便要追上了。
冷姓年轻人又抬起水囊,给那人在此喝了一口,许是很久没喝水导致的发热,在滋养了片刻后,那人的神志终于舒缓下来。只是他对眼前的年轻人明显有些害怕,一直伸手抓向不通和尚的袈裟。
不通和尚只得向前一步,蹲下身轻柔细语地说道:“别怕,我们不是坏人。只想问几个问题,此处为何会变得如此荒凉?这里的人都去了哪里?为何你还会留在此处?”
那人又央求着冷姓年轻人再给他一口水,待那水囊递了过去,那人猛地抓住,大口灌下,突然瞪大了眼睛,“后唐已乱,数月前不知何处来了一队军士,不由分说将我们村的亲壮尽数抓走,还将妇孺老幼悉数斩杀。”
说到此处,那本已是干涸黯淡的眼眸,突然留下一股殷红的泪水。冷姓年轻人哪见过这般场景,不免往后退了几步。
那人不管不顾又接着说道:“我两日前从青霞镇跑了出来,青霞镇现在已是人间炼狱,你们前往不要去啊!千万不要去啊。”
用尽最后力气声嘶力竭地喊出这番话后,那人便如泄气一般,徒然滑到在地,已是没了气息。不通和尚起身低首,口诵经文,面沉如水。
而就算那杀人如饮水的赤心,也是不禁微皱眉头,有些颓然。要说那江湖庙堂,虽是同气连枝,但却是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便是双方之人都不可以百姓为筹码,滥杀无辜。
自太宗起,便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谨语,而那百姓便是载舟之水。如今身逢乱世,倘若本末倒置,那民心安在,江山社稷安在?
赤心漠然无语,而那冷姓年轻人满脸怒不可遏。最终念念有词,“我要去杀了这群狗杂种。”不通和尚亦是面容铁青,要知道换作往常,肯定会将年轻人咋骂一通,并告知佛门真理,让那年轻人切莫这么大火气。
可如今眼见为实,自己所修的那门佛门慈悲之心,显然无法再压抑下去了。若真是后唐兵乱,那就连佛都有火了。
就再三人思量下一步行动之际,后方追兵如期而至。果不其然,是那披甲兵士。
赤心本才在猜测,从那散发出的气息却是不难猜出。但在数月前此处仅有布防军数百人,怎会对他们三人感兴趣。况且他们正大光明走的官道,亦不会惹出这些是是非非。
那么现在这些黑甲出现在此,只有一个解释,那便是后唐已然兵乱。本来一个后周边境滋扰已是头疼,现在外又强敌,内有干戈,这江湖看来也会不太平了。
此时,那冷姓年轻人已是怒目圆睁,抽出腰间双刀握于手中,转身迎了上去。不通和尚并未出言阻止,反而厕身让出一条道来。
赤心略感诧异,但不通和尚却微微颔首,示意她静观其变。赤心这才明白,和尚是想看着年轻人,是否跟这对甲士有染?若真没瓜葛,那趁着功夫检验下年轻人的武功,更能解惑。
两人亦随着冷姓年轻人上前,为其压阵。那对黑甲兵士中走出一人,手持七尺蛇矛,身披漆黑重甲。胯下烈马不住嘶鸣,显得有些烦躁。
那人将蛇矛往前一指,对着冷姓年轻人的头颅说道:“你们三人,去向何处?”
冷姓年轻人并未回答,而是咬牙切齿地反问道:“此处百姓,可是尔等杀的?”
那手持蛇矛的黑甲兵士突然朗声笑道:“区区几个百姓,何足挂齿。我等奉命接手此地,还需要向你这乳臭未干的孩子汇报吗?”
话音刚落,身后那群黑甲兵士也都笑了起来。冷姓年轻人突然疾步前冲,向着那为首一人快步冲去。嘴中怒喝道:“既然如此,那便拿命来。”
那黑甲兵士也是身经百战之辈,哪会被这年轻人的断喝所吓倒。勒紧缰绳,双腿一夹马腹,手中蛇矛一凛,也冲杀过来。
顿时一股凛冽杀意在场中蔓延开来,本是荒凉的土地上,开始震荡起来。本是稻田如今满是杂草,马蹄溅起的烟尘,将那杂草裹挟,漫天飞溅。
冷姓年轻人眼中此时已然通红,盯着那冲杀过来的黑甲兵士,目不转睛。就待短兵相接的瞬间,冷姓年轻人突然一跃而起,脚踩蛇矛重重一踏。
那黑甲兵士手中一重,却并未脱手,反而往后一抽。冷姓年轻人双刀在手,哪管那厮千变万化。双手朝着那人脖颈处一分一合,顿时那黑甲兵士头颅飞起,献血喷涌。
而那手上的蛇矛还接着冲劲向前掷去,被赤心侧身接下。原来那黑甲兵士想要一箭双雕,蛇矛借势杀掉压阵之人,而另一只握着缰绳的手,已然抽出了腰间佩刀,准备对冷姓年轻人迎面劈下。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纵然征战沙场杀伐果断,也不及这未出世却已是武道高手的年轻人。冷姓年轻人借势将那落下头颅一脚踢向身后那群黑甲兵士,没有头领的众人,再也没了刚才嚣张的气焰,纷纷调转马头,往来路狂奔而去。
不时有挤压踩踏发生,场面一时陷入混乱。
………………………………
前尘卷:隐龙入江滔天浪,八方涌动万里云 第九十章 兴师问罪
冷姓年轻人正欲上前将那群乌合之众一网打尽,却被不通和尚一声佛号荡尽灵台激愤,从那狂暴状态中解脱了出来。眼见冷姓年轻人没有继续追杀的意思,不通和尚才走上前说道:“江湖事江湖了,庙堂离我等太过遥远,莫要过于执着。”
冷姓年轻人扬起稍显稚嫩的脸庞,看着眼前高出他一个头的不通师叔,不解地问道:“那我等就听之任之?这就是佛理大道?”
不通和尚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反倒是那赤心接口解围道:“你师叔的意思并非不管,而是尽己所能。若是莽撞行事,必会适得其反。”
冷姓年轻人似有所触动,低头沉思半晌。不通和尚自知言语有失,略带歉意望向赤心,谢她出言解围。毕竟佛门中人对世俗之人知之甚少,遇到不平事总会以己渡人,才会说出刚才那番话。
而那冷姓年轻人亦是出次入世,但却少年心性,血气方刚。路见不平便会拔刀相助,总归没有和尚那般束手束脚。
冷姓年轻人突然抬头望向两人,朗声说道:“师叔,我等心有所异,你以佛修心,如我师父一般,修的是根本。而我眼见于此,确实不能坐视不管。所以,我想修那行伍之道,若是将来我能一举问鼎庙堂,那世间便不再有疾苦。”
不通和尚满脸惭愧之色,自己出世入世数十年,竟不如一个少年看得通透,竟不如一个少年果决。竟是困在了一方天地,只渡己身,不渡世人。
少年豪言壮语一出,便是下定了决心。不通和尚断然没有阻拦的道理,但还是思量再三说道:“那此间事了,你便从军去吧。但当下还需与我等随行,不然你师父那边我无法交代。”
冷姓年轻人洒然一笑,点头应允。三人草草将那破败农舍处的百姓安葬后,便再次踏上了前往青霞镇的路途。
经此一役,虽未有何机缘,但却开悟,不通和尚自觉获益良多。而那冷姓年轻人,亦然寻到了自己的人生的方向,也是踌躇满志。
那匹黑甲兵士所乘高大烈马,自然被赤心所征用。许是万物皆有灵,那烈马在赤心胯下乖巧老实,昂首阔步,走的是扬扬得意。
众人已全然没了平常心态,全然绷紧了神经。因为等待他们的,是一场更加严酷的考验。若真如那百姓和那兵士所说,青霞镇此时必然已是人间炼狱,而他们已然没了退路,定要去走一遭。
只是除了冷姓年轻人外,不通和尚和赤心皆是眉头紧锁,两人皆是疑惑,为何短短数月,庙堂会有这般震动,难道是那都城之内,又起了什么波澜不成?
而此时都城之内,却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跟着满眼黄沙的苍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国主为庆祝明月楼主破境天人,特颁下国令,命都城内欢庆三日,以表纳兰为国之功。
所到底,这对于后唐是天大的好事。明月楼乃是后唐第一大江湖帮派,众所周知其背后是后唐国主在为其撑腰,故而其他江湖门派都敬明月楼三分。
并且数年来,明月楼在江湖上动作频频,除了近几日的招贤纳士,明里暗里都在经营着各类营生,还将一些二三流帮派收入麾下,若是不从,便灭其满门。
如此一来,江湖众人纷纷闻之色变。而另一边则是后唐国主的谋划,为了防止明月楼势大,暗地里派出天狱司在江湖上跟明月楼你争我夺,慢慢蚕食归化那些江湖门派。
名义上是万众一心攻抗外敌,实则是打压收拢,将之汇于一处。如此一来,本是风雨飘摇的江湖,变得更加岌岌可危。而后便是那后周的突然进犯,让后唐暂时搁置了江湖一统的野心,也让国主和明月楼暂时放下芥蒂,开始合作起来。
至于这兵乱,则不得而知。许是借着后周的势,想从中捞些好处,或是有其他更深的阴谋。
顾醒只那日随明月楼主纳兰返回总坛后,便一直闭门不出。禁军统领府数次差人上门皆是被明月楼以各种理由挡了回去。
而纳兰回到明月楼总坛后,便开始闭关。并吩咐任何人都不得打扰。儒士则将那一众幸存者聚集起来,各自分配了闲散差事,算是让这一场暗流涌动的“招贤纳士”告一段落。
只是不知国主从何处得到的风声,知晓纳兰破境一事,便要召见。但碍于破境不久,境界尚未稳固,便婉言谢绝。不承想国主并未因纳兰的无理而震怒,反而颁下国令大肆庆祝,让人匪夷所思。
此时,在壹分钱庄一处密室内,有熟人正在窃窃私语。当一名身裹黑衣的男子走进来后,那密室内便的似有若无的声音便如被吞噬一般,消失不见。
众人见冥尊已至,便跪地抱拳,齐声说道:“恭迎冥尊大驾,属下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冥尊也不言语,径直走上案前坐下,突然重重一掌拍在案上,顿时那有二寸厚的桌案便化作膏粉。
在场众人皆是一惊,还是葛老略作思量,上前一步率先开口道:“冥尊何故动怒?不知我等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还请明示?”
冥尊突然睁开闭着的眼睛,一股无形威压便在密室中蔓延开来。只见他一字一顿地说道:“我将人交予尔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