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刘秀君临天下-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前面也说了,这既是赤眉寻找出路的需要,也是被更始“劣币”们逼的。

    大家本来想跟着更始过几天好日子,结果大失所望。

    大家虽然打了不少胜仗,但漂泊多日,都已经疲劳不堪。

    更重要的是,大家都陷入了困惑、失望和迷茫:打胜仗、甚至老是打胜仗,又有什么用?

    身心疲惫,又思乡心切,说着冬天又到了,不少人日夜愁苦,哭哭啼啼。

    樊崇等将领们商议,要是大家东归回家,肯定走散,只有直接西进去打更始,才能把大家团结起来。

    这样,赤眉就兵分两路:

    樊崇、逄安率领一部从武关(今陕西商南南)出发,徐宣、谢禄、杨音率领一部从陆浑关(今河南宜阳东

    南)出发,两路齐头并进,猛攻猛打,矛头直指长安。

    更始王朝则派定国上公王匡、襄宜王成丹、抗威将军刘均等率兵迎敌。

    同时,更始看看对刘秀无可奈何,怕他渡黄河南下来算账,就派大司马朱鲔、舞阴王李轶据守洛阳。

    面对更始与赤眉的龙争虎斗,刘秀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他早就希望看到这种局面了!

    这两支武装都是自己的劲敌,只要他们打起来,无论什么结局,两败俱伤也好,一败一伤也罢,对自己都

    是很有利的。

    这样一来,从河北到关中,更始、刘秀、赤眉3支军事力量的对决局面迅速形成。

    刘秀认为,打大仗、获大胜的时机到来了!

    他当机立断,迅速做出新的政治军事部署,又立即腾出手来继续收拾河北残余的地方武装。
………………………………

正文 100、   新的布局

这首先是3步快棋,涉及到对3位重要干部的任命,也形成了新的布局,我们分别说一下。

    其一,刘秀认准赤眉西进必然能破长安,就委派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部属率军尾随跟进,不干重活儿,专

    拣便宜,走收渔人之利。

    堪当此任者既要能深谋远虑,又要擅长战场操作;既要能文、能理政,又要能武、能打仗;既要有本事,

    又要对自己绝对真诚。

    那就非邓禹莫属了!

    刘秀认为邓禹深沉稳重,满腹韬略,是担当此任的不二人选,就把率兵西进的任务和战略战术交给他,任

    命他为前将军,给精兵20000,并可以随意挑选助手。

    (以禹深沉有大度,故授以西讨之略。乃拜为前将军持节,中分麾下精兵二万人,遣西入关,令自选偏裨

    以下可与俱者。)

    邓禹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并认真挑选、组建了自己的工作班子。

    其班子成员包括军师、祭酒及多位将军,我们以后在他的工作中逐步熟悉吧。

    西进军出发的时候,刘秀亲自给他们送行,一直到野王(今河南沁阳)才罢。

    刘秀这步棋的意图很明确,就是在赤眉和更始对砍时,看他们的笑话,随时走收渔人之利。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这步棋完全正确。

    其二,刘秀认准河内郡必将成为自己站稳脚跟、攻伐各方的大本营,要赶紧挑选一位杰出人才担任太守,

    认真经营。

    河内郡北有太行,南有河津,位置十分险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也是个粮仓;民风剽悍,久经战事,

    还是绝好的兵源地,可以说是所有对夺取天下有想法的人建立后方根据地的绝佳选项。

    刘秀对这儿已经得手了。

    不久前,刘秀巡行到这儿,更始任命的太守韩歆先抗、后降,还差点儿挨了刘秀的刀,是岑彭说的情。

    现在,更始王朝的朱鲔、李轶率重兵驻扎在洛阳,不光对河内是极大的威胁,也等于是抵在刘秀后背的一

    把刀。

    刘秀要挑选的这个河内太守人选,要武能安邦,抗击随时来自洛阳的更始军队;还要文能理政,为他随即

    进行的继续清剿河北地方武装提供所有的后援,并且把河内作为大本营和根据地建设好。

    对于这样的杰出人才,除了邓禹,刘秀实在难选。

    他趁邓还没有出发,找他来商量。

    由于敲定这个人选集中反映了刘秀及其他当事人的德才和谋略,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我们不妨

    多说几句。

    邓禹是刘秀的首席智囊,向来得到刘秀的绝对信任,两人的对话很有意思。

    刘秀问道:

    “在我们的将领中,谁能守河内呢?”

    (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

    邓禹总结历史经验,认真地回答道:

    “当年高祖(刘邦)派萧何留守关中,免除自己的西顾之忧,这才能专心于经营山东,终于成就大业。现

    在河内山川险固,百姓殷实,而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寇恂文武兼备,有驾驭将士、管理百姓的杰出才能,除

    了他,没有人更适合担当此任。”

    寇恂的精彩表现和刘秀对他的赏识,我们前面已经略作交代。

    刘秀采纳了邓禹的建议,立即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代行大将军职责。

    (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在送别寇恂时,刘秀对他推心置腹,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河内防务完备、百姓富足,我要依托它成就一番事业。当年高祖留下萧何镇守关中,我现在留下你镇守

    河内,意义同样重大。希望你坚守疆土,秣马厉兵,给足军需,抗击来敌,帮助我共举大业。”

    (河内完富,吾将因是而起。昔高祖留萧何镇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厉士马,

    防遏它兵,勿令北渡而已。)

    刘秀的这些话既向寇恂说明了河内的重要性,又交代了具体任务,言辞恳切,饱含深情。

    寇恂对刘秀的信任非常感激!

    他本是郡衙的机关干部,在这风云变幻的乱世,完全凭自己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才干,得到明主的信任,

    今天又成为封疆大吏!

    他表示一定竭尽忠诚,尽心尽力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

    河内对于刘秀是如此重要,他眼下所能绝对掌握的,其实也只有这么一个郡!

    他当然是出于信任,才把河内交给了寇恂。为了更加保险,他同时下达了对冯异的任命:

    任命冯异为孟津将军,率领魏郡、河内郡两处兵马屯驻孟津(今河南洛阳北),配合寇恂,抗拒朱鲔、李

    轶等带领的更始大军。

    这是刘秀眼下应对新形势的第三步快棋。

    孟津位于黄河北岸,是黄河的主要渡口,传说是当年周武王观兵演操的地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刘秀不派别人担当此任,安排给冯异,除了冯异具有刘秀部属的一般特点,也就是忠诚、能打之外,还有

    这样的原因:

    冯异是个儒将,知兵善战,治军有术;他谦逊厚道,威望很高;他有着极强的组织纪律性,本人及主要部

    属从不越轨;他谨慎稳重,从不冲动莽撞。

    应该说,刘秀目前手里的部队成分十分复杂,加之战事频繁,教育训练不够,难免纪律松弛。

    唯独冯异和他带领的部队恪守纪律,作风过硬,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的部队队列井然有序,装备标识鲜明;不仅不骚扰老百姓,还很尊重兄弟部队,行军相遇,总是列于路

    旁,让礼让行。

    他本人遇到同事,也总是礼让三先。

    刘秀率军每到一个地方,安营扎寨完毕,各位将军没有什么娱乐生活,唯一取乐的就是扎堆儿吹牛。

    大家争着吹嘘自己如何如何生猛,自己的战绩如何如何了不起。

    而到论功行赏的时候,大家更是一边自我表扬、一边争名争利。

    每到这个时候,冯异从不参与。他找棵大树或倚或靠,要么微笑观察,要么静静养神。

    所以,同事们给他送了个外号,叫他“大树将军”。

    (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后来打的胜仗越来越多,收降的人马越来越多,在刘秀整编部队时,很多将士都愿意到他的麾下,受他指挥。

    好了,大家也都看到了,邓禹、寇恂,加上冯异,刘秀这次安排的可以独当一面的3位重要干部,都对刘秀

    赤胆忠诚,都是可以上马奋戈、下马赋诗的儒将,他们将在不同的岗位上辛勤工作,奏响自己的人生华章,也

    给我们带来风格各不相同的精彩故事!
………………………………

正文 101、   河北收官

在安排好西进大军、安排好河内布局后,刘秀立即腾出手来,亲自率军继续清剿河北的地方武装。

    既然把河北作为自己的第一块根据地,就要精耕细作、好好打理。

    他不想再絮叨了,打算一鼓作气,迅速把余下的这些地方武装摆平。

    河北最大的地方武装铜马虽然被刘秀打服、收降,但类似的大大小小的军事势力还很多,数以十计。其中

    ,有的被打败、打散了,还会相互重新组合,一有机会,又恢复发展起来。

    他们有点儿象春天的韭菜,割了还长。

    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两次清剿就能解决的,也是刘秀的一块心病。

    现在,他对更始、赤眉这两个主要对手布好了局,就想转身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他知道这些地方势力很难缠,自己不亲自动手不行,老是陷在里面抽不开身也不行。

    但是,这些仗也确实并不是好打的。

    公元25年1月,刘秀率军进击盘踞在元氏一带的尤来、大枪、五幡等地方残余武装,连战连捷,一直把他们

    撵到右北平(今河北与辽宁交界处),又是一通痛打(连破之)。

    这时候的刘秀,已经踌躇满志了!

    他骄傲地认为,天下已在手中!一哥大位已经近在咫尺!自己只要把精心设计的几个动作做好即可!

    面对接踵而来的胜利,他禁不住洋洋得意,以为尤来等已经不堪一击。

    兵书说,骄兵必败。

    历史上相关的例子很多。

    刘秀当然并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并不能总是时时引以为戒。

    当得知尤来等部在顺水(即徐水,在今河北徐水县南)北岸的时候,他想乘大胜之威,迅速歼敌。

    他指挥部队再次向敌人发动进攻。

    尤来实在被打急了!

    刘秀你这是赶尽杀绝!

    刘秀你让我走投无路!

    常言说,兔子急了咬人,狗急了跳墙。人急了也会孤注一掷。

    尤来等部趁着刘秀的部队骄兵轻进,来了个猛烈的反击,大败刘秀。

    (又战于顺水北,乘胜轻进,反为所败。)

    刘秀急忙率军撤退,其实也就是逃跑。

    这一次,刘秀十分狼狈。

    这一下情况倒过来了:他率队逃跑,尤来在后面撵着打。

    尤来等追得紧,刘秀的队伍则有点儿对逃跑生疏了。

    短兵相搏,刘秀的部队死伤无数。

    刘秀被逼到山上一个悬崖边,敌兵蜂拥而至。

    他十分焦急!

    怎么办?我一世英名,难道就此了结?

    无论如何,我决不能落入敌手!

    在走投无路的情急之下,刘秀只好纵身跳下悬崖。

    恰好,似有天助,悬崖落差不大,崖下正有他自己的精骑战士王丰经过。

    王丰哪敢怠慢,连忙把自己的战马让给刘秀骑上。

    (贼追急,短兵接,光武自投高岸,遇突骑王丰,下马授光武。)

    正在这时,耿弇经过一番血战,也跑过来救护刘秀。

    耿弇、王丰保护着刘秀慌忙逃命。

    刘秀抚着王丰的肩头,跳上战马,回头对耿弇说:

    “差点儿被敌人抓着,让他们看我的笑话。”

    (几为虏嗤。)

    说到这儿,我不由得想起一位伟人,他上个世纪在延安与胡宗南周旋时,被胡追击,卫兵劝他逃

    ,他说,我非要看看胡宗南的兵长的什么样儿。

    我斗胆推测,可能一来他是伟人气质,根本不把敌人放在眼里;二来他也是想稳定军心。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啊!

    这时候,敌兵越涌越多,形势万分危急!

    这还用说嘛,谁抓住或者杀了刘秀,立即功成名就!

    好在耿弇不是一般的生猛,他迅速张弓射箭,矢如流蝗,一次次打退敌人。

    折腾了好一阵子,刘秀才在小耿保护下跑到安全地带。

    (弇频射却贼,得免。)

    这一仗,刘秀败得很惨!

    他的主力部队被打散了,阵亡数千人,其余的仓皇逃回范阳(今河北新城西南)。

    更要命的是,他本人也与大部队跑散了,失去了联系。

    这时候,范阳谣言满天飞,说他已挂了。

    一时间,刘秀的威武之师在损兵折将之后,又立即陷入惊慌失措中。

    (士卒死者数千人,散兵归保范阳。军中不见光武,或云已殁,诸将不知所为。)

    这是刘秀到河北1年多以来,遭受的又一次灭顶之灾。

    危急关头,倒是吴汉十分冷静。

    他严肃地警告大家说:

    “大家打起精神,好好干活儿,萧王哥哥(刘縯)的儿子就在南阳,即使按最坏的打算,我们也不必担心

    没有主公!”

    (卿曹努力,王兄子在南阳,何忧无主?)

    大家虽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但惊恐的情绪还是一时难以消除。

    过了好几天,大家才渐渐安定下来。

    (数日乃定。)

    是啊,普天之下,谁比得上刘秀神武?

    他要是真的挂了,我们怎么办?

    很快,刘秀回到范阳,大家的精神又重新振作起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尤来等部虽然打了胜仗,但一来毕竟自己实力有限,二来摸不清楚刘秀部队的实际状

    况,三是反而知道刘秀用兵威不可当、神迹难测,所以没敢乘胜追击。他们反而担心刘秀反击,利用夜色掩护

    ,悄悄撤退了。

    (贼虽战胜,而素慑大威,宾主不相知,夜遂引去。)

    这次,平常喜欢直来直去的尤来自己把事情搞复杂了,以至于错失千古良机。

    其实,刘秀大军真的是战败了、被打散了,而且很狼狈、很惊恐,正处于最脆弱的时候。

    其实,尤来等部确实只是地方流寇的水平,不知道人无完人,即使杰出如刘秀也有一大把弱点;他们不了

    解兵无绝对的常胜之师,将无绝对的常胜不败之将,刘秀和他的部属过去吃过败仗,现在和将来也是可以被打

    败的;他们不能够制定实施正确的战略战术,做到在战场上知己知彼,在失败时努力从败中求胜,胜利时及时

    乘胜追击。

    当然,如果尤来对刘秀穷追不舍,或者马不停蹄追到范阳,历史肯定由此改写!

    好了,刘秀很快回到范阳,将士们军心大振(众乃复振)。

    刘秀决不会因为刚吃了败仗而气馁,也不会对对手有丝毫的客气,迅速组织反击!

    趁着刘秀正在调兵遣将,我们把刚才顺水之败中,他手下出力最大的几位介绍一下。

    一个是吴汉。

    在近日刘秀组织的战斗中,他取代了耿弇,经常率领5000精骑打前军,冲锋陷阵,连获大捷。

    这次打败仗后,大家又不见了刘秀,惊恐不安,他站出来稳定军心。

    要知道吴汉是个典型的武将,凶猛彪悍,勇冠三军,也很有机谋。但他没有什么文化,甚至经常说话辞不

    达意。

    (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这次他站出来警告和鼓励大家,在关键时候说话说到点子上了,也是说话比较顺溜的一次。

    二是耿弇。

    他的勇猛彪悍,是可以跟吴汉相提并论的,史称吴汉“好杀”,也给小耿送了个绰号叫“屠伯”。

    他投奔刘秀后常干的工作就是打仗时当先锋。

    在刘秀清剿铜马、青犊,直至在元氏打尤来,都是他率领精锐骑兵当先锋,把对手打败打跑。

    (从光武击破铜马、高湖、赤眉、青犊,又追尤来、大枪、五幡于元氏,弇常将精骑为军锋,辄破走之。)

    这次顺水之战,他的任务是在侧翼护卫刘秀。

    溃退时,他率众拼命保护刘秀,并凭着自己高超的箭术,射退蜂拥而至的敌人(弇频射却贼)。

    第三位表现出众的,就是马武了。

    日前,刘秀在邺城砍了谢躬后,马武立即赶往射犬,向刘秀投诚。

    刘秀当然很高兴,把他介绍给大家,开会、宴会时也常把他安排坐在左右身边,以示对“弃暗投明”之士

    的信任。

    马武则很乖巧,每当刘秀设宴犒劳诸将时,他总是抢在别人面前,举杯祝酒,把气氛搞得很活跃。

    刘秀对此很喜欢。

    (世祖以为欢)

    有一次,刘秀想让马武独当一面,带着自己的手下去独立驻防邺城。

    马武唯恐刘秀疑心自己尾大难调,当即口头拒绝,表示自己愿意誓死随卫在刘秀身边。

    刘秀对他更加赞赏,就让他跟着自己清剿河北余下的地方势力。

    (世祖愈美其意,因从击群贼。)

    马武在多次战斗中都有上佳的表现。

    这次顺水惨败,马武担任殿后的角色。为了确保刘秀的安全,他率众苦战,甚至几度回身冲入敌阵,跟敌

    人死缠烂打,为刘秀脱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

    刘秀得到喘息的机会,一旦得手是决不会客气的。

    他知道尤来等部向东北退却(人家这是真正的退却),迅速组织跟踪追击。

    他率大军追到安次(今河北廊坊),与敌军遭遇,立即对打起来。

    由于刘秀的顺水之败是轻敌所至,并非力不如人、技不如人;尤来顺水大胜凭得是一股子见面三板斧的猛

    劲儿,实际上战斗力已经远不如从前,战斗很快见了分晓。

    也就是说,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斗。

    刘秀以猛制猛,率军一阵猛打,尤来难以招架,连连失利,将士被斩3000余人。

    安次的这场战斗与顺水之战同样激烈,只是胜败双方换了个位置。

    这里我们再向大家隆重推出刘秀手下的一位猛人,一来让大家了解一下这场战斗怎么个激烈法儿,二来让

    大家知道刘秀也是不容易的,这三来嘛,也想告诉大家,刘秀手下如云的谋士、如林的战将,都是在战斗里成

    长的。

    这位猛人名叫陈俊。

    陈俊是刘秀的大老乡,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召县南)人。

    他年轻时就在郡机关上班,多少有点儿本事。

    更始王朝开张时,他成为宗室刘嘉的部下。

    刘嘉时任太常将军,陈俊是长史。

    刘秀来河北发展时,他拿着刘嘉的推荐信来找刘秀。

    由于刘秀手下能人太多,他只得到一个安集掾的职务。

    这个职务跟刘玄起初投身绿林军时的职务一样,是个下级军官。

    但是,他肯定表现不俗,至少是作战勇敢。由于战场记录缺失,现在又无法补充考察,我们只知道他在刘

    秀取得蒲阳大捷后,就任命他为强弩将军。

    这当然是破格提拔。

    现在,在刘秀与尤来等部血战安次时,陈俊表现出他过人的军事理念和专业技能。

    当刘秀指挥将士与尤来对砍时,陈俊打疯了!

    他索性连战马也不骑了,那太碍事儿。

    他手持短刃,徒步狂奔,追着敌人,见谁放倒谁。

    他追杀20多里,拳打刀捅,毙敌无数,直到把对方领兵的将帅灭了,才赶回来。

    看到他所向无敌,一副战场霸王的样子,刘秀十分赞叹,说:

    “要是战将都象他这样,我还怕什么?!”

    (战将尽如是,岂有忧哉!)

    尤来、五校等部被刘秀打得晕头转向,只好步步溃退,一直退入渔阳境内。

    大家都知道,这一带是拥护刘秀的。

    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给养自然困难,尤来等部没办法,只好靠抢掠为生。

    只要失去民心,失败指日可待!

    刘秀正在寻思破敌之计,陈俊来献计。

    他看准了敌人的弱点,说:

    “敌人没有粮食辎重,应该派轻骑出没在敌人面前反复骚扰,让老百姓坚壁清野,断绝他们的给养,不打

    也困死他们了。”

    刘秀认为这很有道理,就随即安排陈俊抓好落实。

    陈俊把工作做得很细致。

    他一方面亲自率领轻骑到敌人面前骚扰,让他们不得安生;一方面采取得力措施组织老百姓坚壁清野,壁

    垒坚固的村寨,就让他们巩固防守,散巨野外的人家,就先把他们的东西没收起来。

    这种“不战而殄”的办法,其实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