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秀君临天下-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这样能识文断字的人实在难找。
至于盆子,是摸阄儿当的皇帝,可他只想领导牛,根本不想领导别人,甚至对谁来领导自己都不感兴趣。
总之,赤眉高层不过是一群没有纲领、没有规矩、也没有素质的乌合之众。这样的一群干部,最后光着膀
子被人扁是难免的。
公元27年1月,洛水河畔,宜阳,寒风刺骨。樊崇、刘盆子等赤眉高干拜见刘秀,乞求投降。
为了表示投降的诚意,大家都光着膀子(肉袒降)。很明显,天这么冷,光是脱衣服就需要极大的诚意。
同时,他们还给刘秀带来了抢来的礼物:传国玉玺、更始帝刘玄的七尺宝剑和一块玉璧。
传国玉玺就是当皇帝的信物,或者说皇帝身份的物证。
这一下,樊崇等人确实表明了投降称臣的诚心和决心,因为传国玉玺是想当一哥的人的必抢之物。
当然,它早已失传,我们今天再说它就等于在说一件艺术品。
这件艺术品的质地是蓝田玉,最早的所有者是秦始皇嬴政,玺文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出自李斯手
笔。
嬴政创作这件艺术品并非为了欣赏,而是作为他首创皇帝职位并抢到这个职位的信物,同时,他希望自己
的子孙千秋万代继承这个信物和这个位子。
可惜,他的子孙把这个信物和这个位子都没有看好。
公元前206年10月,嬴政的孙子子婴投降,把这个信物献给刘邦。
刘邦开创西汉王朝,把一哥位子传给自己子孙的同时,也遗传这个信物。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当一切工作都准备好,就差这个玉玺没搞到手时,他还不敢宣布自己就是一哥。
当时,玉玺在他的姑妈太皇太后王政君手里。王政君倒是很忠于刘汉婆家,一直象看护宝贝一样保管着这个东西。
王莽连哄带骗加威胁,王政君不得不把这个东西交给他。
王莽完蛋,这个东西被更始帝刘玄弄到手。
以此类推,赤眉又从刘玄那儿抢来这个东西。
现在,赤眉把这个宝贝献给刘秀,一切都在不言中。
在接受赤眉投降的时候,刘秀居高临下、恩威并重,充分表现出乱世人主的君子风度。
在宜阳城西,赤眉将士10多万人来投降,自觉地把盔甲、兵器缴了,堆起来差不多有熊耳山(今河南洛宁
南)那么高。
(积兵甲宜阳西,与熊耳山齐。)
大家确实被打服了、怕得要死,走投无路、也饿得要命。
投降,俺们真的想投降!
饿了,俺们真的是饿了!
俺们要投降,俺们要吃饭!
见此情形,刘秀动了恻隐之心,命令县里立即准备吃的。
好久没有吃饱过了!赤眉将士饥饿已久,早就想饱餐一顿了。
还是饭香!
大家顾不得风度,狼吞虎咽,不,风卷残云似的,把吃的、喝的扫荡一空。
当然,大家也从来不知道所谓“风度”为何物。
刘秀接下来又安排大家休息。
既然你们真心投降,先吃饭休息,有话明天再说吧。
第二天一大早,刘秀在洛水边上陈列兵马,安排赤眉将士排队参观。
(明旦,大陈兵马临洛水,令盆子君臣列而观之。)
他这是在让降者检阅部队,不,是在向降者展示军威!他一定要让赤眉输得口服心服。
面对自己的老对手,刘秀得意洋洋的大声质问刘盆子:
“你知道自己应该是死罪吗?”
刘盆子向来不是能撑场面、说硬话的人,现在更是没有脾气。
他诚惶诚恐地答道:“我确实该死,还望皇上可怜我、赦免我。”
刘秀大笑,说:“你这孩子倒是又聪明又狡猾,我们姓刘的没有笨蛋。”
(儿大黠,宗室无蚩者。)
忽悠了盆子,刘秀又对樊崇等人说:
“你们对投降后悔吗?要是后悔,朕可以放你们回营,让你们重整旗鼓,再决胜负,朕不会强迫你们服从。”
(得无悔降乎?朕今遣卿归营勒兵,鸣鼓相攻,决其胜负,不欲强相服也。)
服气吗?不服气我可以放你们回去,从头再来,胜者为王!
樊崇一愣,无言相对。
樊崇等人本是粗人,动手动脚还行,对刘秀这样很有内涵的话,根本应答不上来。
关键时候,倒是徐宣肚里多少有点儿东西,他连忙趴下叩头,回答说:
“我们几个领头儿的出了长安东都门时,就商量好准备归顺皇上。然而其他普通人只能同享成功的快乐,
难以共谋创新的计划,所以并没有把我们的打算告诉更多的人。现在,我们如愿以偿归顺皇上,就像脱离虎口
回到了慈母的怀抱,个个从内心里面欢喜到了极点,哪里还有什么不服和遗憾呵。”
老徐这番话,显然是对刘秀的谄媚之言。
不久前,赤眉还横行疆场,抢掠百姓,杀败邓禹,甚至差点灭了冯异。
但是,老徐现在这样说,刘秀听起来还是比较舒服的。无论老徐等赤眉高干心里怎么想的,现在能说出这
样的话,看来是被打服了。
刘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意味深长地对老徐说:“你也算是钝刀中的快刀、庸人中的能人了。”
看着匍匐在自己脚下的这一群赤眉高干、曾经的强敌、现在的臣子,刘秀又用胜利者的口吻训诫一番:
“你们本来是大逆不道的,所到之处残杀老弱、凌辱社稷、毁坏村舍,应该给予严惩。但是,你们也有3个
地方可圈可点,一是攻城略地,走遍天下,而没有更换原配的妻子;二是拥立君主能用刘氏宗室;三是别的强
盗在情况紧急时往往会杀了自己的头领投降,还自以为是多大的功劳,你们却能把一个活着的头领交给朕,这
就是你们的3个值得肯定之处。所以,朕对你们网开三面,法外行仁。你们以后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共享太
平。”
赤眉高干们听了,连连叩头谢恩,赤眉其他降将全都纷纷跪下,高呼“万岁”。
刘秀的这番话先是斥责赤眉的无道,后又肯定他们的可取之处,倒是多少有点辩证法的味道。
当然,这其实是刘秀君临天下思想的反应,也流露出他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怀。
接下来,刘秀言行一致,对这些赤眉高干做了妥善安排:让他们各自带着老婆孩子居住在洛阳,每家赐给
住宅1处、良田2顷。
(乃令各与妻子居洛阳,赐宅人一区、田二顷。)
在这战祸不停、饥荒连年之下,刘秀这样善待失败者,我们只能说他至少是个君子。
喧嚣一时的赤眉大军至此彻底被刘秀拿下。
我们以后再提起赤眉的时候可能不多了,这儿不妨顺便把他们的几个核心人物的归宿也交代一下。
大约半年后的夏天,樊崇、逄安想谋反,事情败露,被砍了。
(其夏,樊崇、逄安谋反,诛死。)
说到这儿,我们不妨推测一下,假如樊、逄真的想谋反,那只能说明他们确实没有自知之明,手握数十万
大军都不是刘秀的对手,成了人家的阶下囚却要弄那么大的动静,他们不是脑子进水,就是吃错了药。
在刘秀的京城里搞动作,在刘秀文臣如云、儒将如林的环境里搞小动作,在短短半年时间,他们光是做思
想上的准备工作都来不及。
如果他们水平次到这个程度还想跟刘秀过招,那谁也帮不了他们。
但是,假如樊、逄并没有谋反,而是以谋反罪被砍头,这事情就复杂了。
事情复杂,但原因简单:他们不能活得太久。
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事实的真相,但可以肯定的是,刘秀最终还是想让他们死,只不过
方式方法讲究了一点儿,不是“兜头就砍”,而是把他们“温柔地杀死”。
徐宣很识时务、很老实,刘秀没动他。
杨音在长安的时候,对待刘秀的叔父刘良很好、有恩情,刘秀较为满意,就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成为赤
眉高干中在刘秀那儿混得最光鲜的。
杨、徐后来都回到家乡,得以善终。
同时要补充说一下的是,当年刘良在无奈跟着侄儿们起兵后,到了长安,被更始帝刘玄安了个“国三老”
的职位,很有面子、毫无实权。
但刘秀与刘玄决裂后,他在长安度日如年,老是担心被杀。那些日子,他年迈体弱、又孤苦伶仃,整天恐
惧不安。
但刘玄等人并没有杀他,除了大家是亲戚,还因为他们觉得刘良老而无用,杀他除了激怒刘秀没有任何好
处。
于是,他们始终对刘良还是很优待的。
就是这个时候,杨音随樊崇等赤眉高干投降更始,没有被安排什么重要职务,却在照顾刘良上做了不少事
儿。
刘盆子的哥哥刘恭有点学问、也很精明,当年随樊崇投降更始后被封为式侯,所以他对刘玄有一定的感情
。他也很会冒险和投机,只是由于他出场较少,大家可能对他印象不深。
现在,他看赤眉大势已去,为了给刘玄报仇,就寻机杀了谢禄,然后投案自首。
因为是本家宗室,死者又是赤眉降将,刘秀赦免了刘恭。
对于刘盆子本人,刘秀做到了仁至义尽。
刘秀除了赏赐盆子很多财物,还安排他做了赵王刘良的郎中,负责为赵王管理内务。
后来,盆子失明,刘秀又赐给他荥阳(今属河南)的均输官地,那儿作为商业区,盆子光靠税收就能安度终生。
一个放牛娃,在这样迷离而血腥的政治绞杀中,能落下这样的结局,他应该觉得蛮好的。
这样,赤眉与更始一样,哑然谢幕。
………………………………
正文 120、 第二十五章 刘永之殇
如果说刘秀虽然费了点周折,终于还是把赤眉拿下的话,那也不过只是针对一个方面敌人的一场战争,大
不了称为战役。
而与此同时,他的王朝刚刚草创,百事待举,他的手头是忙不完的工作。因为他身边发生的事儿太多,都
需要他文治武攻,想办法搞定。
这样,刘秀面前的急事儿大致有这么几件:
一是京城之外很不太平。
各地的割据势力不断坐大,对他的新兴王朝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有一些人已经、或者马上要称王,无论
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的威胁更大。
普天之下,称王者,那个不想当一哥!
二是分封工作必须抓紧进行。
大家跟你干还不是图个封官加爵、光宗耀祖,国都定了就可以分肥了,要是等到天下太平还不知猴年马月
,况且不少王朝从生、到死,天下都没有太平过。
历史经验表明,分肥并不比创业容易,就像人们辞让好处并没有比争着上前线打仗更积极一样。
三是内部不稳定因素不少,叛乱的苗头存在。
历史的经验还表明,自从有了一哥的位子,人们对它的争夺就没有停止、甚至就没有缓和过。其中,想坐
这个位子的人既有离它远的,也有离它很近的,情况复杂。
四是很多家务事儿,特别是关于老婆孩子的事儿,也亟待处理。
还有很多,我们只有遇上了再说。
比如,刘秀通过冯异之手拿下赤眉,只是他整个西进计划的一个部分。就在我们说这些的时候,冯异仍在
挥师西挺,他还将演绎精彩,我们以后抽时间再说。
这个时候,刘秀的新王朝(亦即史称东汉或后汉)不过也就是刚开张而已,他所能控制的地方不过几个郡。
出了都城洛阳不远,到处就是割地自立的猛人。
不把这些猛人摆平,刘秀想舒舒服服地坐在一哥的位子上,是根本不可能的。
该出手时必须出手。
但是,刘秀定都后紧接着的这次出手不同以往,时间长、对手多、任务重、动作复杂、底气充足,具有极
高的技术含量,我们先详加叙述,到了一定时候再总结总结。
刘秀是公元25年6月称帝、10月定都洛阳的。
日前在河北称帝时,他虽然表现很突出,但并不太抢眼,因为到处都有宣布自己是一哥的。
也就是说,从全国来看,他只是很多宣布自己就是一哥的人中的一个。
在这些很多人中,不少人实际控制的地盘少的可怜,不过一个郡、几个县,就是刘秀自己也只是两三个郡。
说白了吧,由于宣布自己当一哥的人太多,大家互相不服气,天下呈现割据混战局面,统一的国家和中央
政权还没有形成,从严格意义来说,大家都只能算是“一哥候选人”。
真正的一哥只能有一个,就是那个把所有竞争对手都踹倒、坐上龙椅、大家服气的人。
所以,严格地说,刘秀目前虽然定都洛阳,他还迫切需要把四面八方的角逐者都踹倒、让大家都服气才行。
刘秀决心把所有的对手都打倒!
对,一定要把所有的对手都打倒,只要他想当一哥!
只有征服天下,才谈得上君临天下!
那我们在这些一哥候选人中,捡呼声较高的说说吧。
………………………………
正文 121、 初战之捷
来看东面的刘永。
就在刘秀移驾洛阳的第二个月,就是公元25年11月,刘永在梁郡睢阳(今河南商丘)宣布称帝。
这对刘秀威胁很大。因为刘永是西汉文帝刘恒的9世嫡孙,他身上的刘汉皇室血统比刘秀还要纯正。
关于刘永,其实是个熟面孔了,我们前面说过他。
他从8世祖西汉梁孝王起,世代承续爵位和封国,他老爸刘立被王莽干掉,他本人则又被更始帝刘玄继续封
为梁王。
刘永野心很大,早就有帝王之志。
在投奔更始的第二年,即公元24年,他眼看更始王朝干部腐败、政治混乱,就趁机割据自己的封国,举兵自立。
他一方面到处发布文告,宣传自己的主张,一方面招兵买马、纠集豪强,四出攻城略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范围。
当时,更始自顾不暇,没功夫管他,刘秀忙于在河北发展,更顾不得、也没能力考虑他。
趁着天下大乱,刘永迅速控制了今天的山东、安徽、江苏的大部与河北的部分地区,成为占有土地和人口
最多的割据势力。
到了刘秀称帝定都的第二个月,刘永干脆宣布称帝。
他显然是摆明了跟刘秀、当然还有其他竞争一哥位子的人对着干。
天下无主,一哥的位子谁抢到就是谁的。
我是正宗的刘汉宗室,真正的一哥就是我!
现在,刘秀认为,刘永不仅占据的地盘大,直接威胁洛阳的安全,更重要的是,他的刘汉宗室的血统和身
份比自己来的正宗,对自己政治上的杀伤力太大。
要是论起辈分,刘永还是刘秀的本家侄儿。
但是,在残酷激烈的政治角逐和军事攻伐面前,这些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必须消灭刘永!
但是,刘秀派出讨伐刘永的阵容有的寒酸,与刘永的咄咄逼人比起来,甚至与刘秀自己的人马比起来,多
少有点儿拿不出手。
公元26年3月,刘秀安排虎牙大将军盖延出这趟差。
其实,老盖也是个猛人,还是我们的熟人,他曾出过场跟我们打过照面。
那还是两年前(公元24年3月),老盖作为渔阳郡护军,与吴汉、王梁等率军赶到广阿投奔刘秀。
他人高马大、十分勇猛,被刘秀拜为偏将军,在刘秀征服河北的工作中出了不少力。刘秀称帝不久,即任
命他为虎牙大将军。
我们说刘秀这次东征的阵容寒酸,丝毫没有对老盖不敬的意思。
老盖也是个将才,只是时逢乱世,能人太多,特别是刘秀身边,聚集了太多经天纬地的不世人杰,老盖的
表现不是怎么抢眼。
换句话说吧,老盖虽然很勇猛,但在乱世能人之中,他尚显平常。
打刘永如此重要,刘秀竟然安排老盖这样普通的将军!
不仅如此,刘秀给老盖安排的助手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这个助手名叫苏茂。
苏茂是陈留人,原来是更始帝刘玄的讨难将军,曾经辅助朱鲔守卫洛阳。当朱鲔投降刘秀时,他也跟着归
顺了刘秀。
但是,苏茂认为自己在刘秀这边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心里很不爽。
这样,盖、苏组合的水准是不能恭维的,要创造奇迹,只有靠老盖超水平发挥了。
我们今天无法推测当年刘秀这么安排的意图,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刘秀的王朝刚开张,他的手下都很忙。
老盖行军,开局倒还顺利,
如果说在刘秀眼皮底下,苏茂倒不敢胡来,可出差在外,他就放得很开了。
他对刘秀不重视自己很不满,也对老盖很不服气。
无论怎么说,一个心里很不爽、很不满、很不服气的将军带兵出差,是非常危险的。
离开洛阳不久,苏茂就开始时常有意无意地跟老盖闹别扭。
老盖是个典型的武将,可能思想政治工作也不怎么会做,两人的意见很难统一。
那就对着干吧!
政治家、将军对着干的高级形式当然就是:反叛。
在闹了一番别扭之后,苏茂一不做、二不休。他卷起袖子,拉出一支人马,杀了刘秀任命的淮阳太守潘楚
,很快抢了几个县的地盘,占据广乐(今河南虞城北)为根据地,派出使者向刘永表示归顺。
(军中不相能,茂遂反,杀淮阳太守,掠得数县,据广乐而臣于永。)
苏茂的反叛,对刘秀的杀伤力也很大。
这倒不是因为他卷走了几千个将士,主要是政治效应,苏茂用实际行动公开表明:刘永是正宗的刘汉嫡系
宗室,就连刘秀的将军都投奔他了。
更要命的是,在刘秀、刘永这两个刘汉宗室的争霸中,苏茂反叛很是吸引人的眼球,它告诉刘秀的反对者
,刘永才是真正的明主;它同时告诉刘秀的支持者,最终天下是谁的还说不定呢!
刘秀的窝火可想而知,但他同时要安排几路平叛,有的还需要自己亲自出差,实在腾不出手来摆弄这边。
刘永则大喜过望,热情接待了苏茂的使者,并立即任命苏茂为大司马,封为淮阳王。
(永以茂为大司马、淮阳王。)
好在盖延很能沉得住气。
他认为对于苏茂反叛,自己是有责任的,就决心不辜负刘秀的信任,无论如何也要摆平这儿事、完成任务!
老盖作为典型的武将,相信关键时候还是要靠拳头说话。
由于苏茂反叛,老盖目前只能孤军奋战了。
但是,在非常严峻的政治军事形势面前,老盖超水平发挥,刷新了自己猛人的形象。
首先,他硬是抗住了苏茂反叛带来的困难,按照既定的战略战术,强行推进军事行动。
他挥师拿下襄邑(今河南睢县),随即攻取麻乡(今安徽砀山东北),然后包围了刘永的大本营睢阳。
老盖的这几个动作很快、也很猛,摆平刘永的这几个据点也没费太大的力气。由此可见,刘秀用他担任虎
牙大将军,也是有理由的。
但是,攻打睢阳并不顺利。刘永固守在此。
老盖亲自率军攻城,轮番进攻,摆弄了几个月,也没有什么进展。
天道酬勤,老天爷都愿意帮助老盖。转眼到了麦收季节。
作为职业军人,老盖当然十分清楚粮食的重要性。
田野里麦子刚熟,老盖下令将士们迅速收割、打扫得个干干净净。
(尽收野麦。)
刘永你等着好看,我老盖打不下你也要饿死你!
开战已经数月,睢阳城里的积蓄本来就不充足,刘永还打算用午季的小麦能补充一下呢。
这下好了,没了给养,部队光喝凉水和西北风是撑不下去的,别说打仗了。
眼看就要揭不开锅儿,刘永和他的手下慌乱了。
而在抢收小麦的同时,老盖命令将士们:攻城一刻都不能放松!
既挨打、又要挨饿,这是任何一支部队都头疼的事情。
火候和机会终于一起来了。
公元26年8月,一天夜里,老盖指挥将士登梯入城,展开对刘永守军的肉搏。
(夜梯入其城。)
事实证明,刘永并不是帝王之才。一见城被攻破,他十分惊恐,慌忙率众从东门逃走。
盖延哪肯松手,立即猛追不舍,边撵边打。
老盖勇猛,他的将士也出手很重,对刘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