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刘秀君临天下-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哥儿俩作为人民公敌,本质一样,风格不同而已!

    谁能制止他们?

    谁能阻止他们制造的悲剧重演?

    我想问苍天:要想扁这哥儿俩、阻止悲剧重演,是发动老百姓都起来造反?是等待刘秀这样的英雄出现?

    还是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机制,让他们哥儿俩这样的家伙根本没有机会当干部?

    我们现在还是先看下去吧。

    王邑以在他这个位子上少见的浅陋,残忍地发动对昆阳城的包围和攻打。

    官军把城围了几十层,屯兵的营帐布了数百座;他们又是挖地道,又是撞城墙;他们用高达十余丈的云车

    俯瞰城内,万弩乱发,箭矢如雨射联军将士。

    一时间,昆阳城内外,旌旗蔽野,尘埃接天,鼓角之声传出几十里外。

    联军将士凭借坚固的城墙勉强防守,出来打水都要背着门板子(城中负户而汲)。

    形势危如累卵!

    王凤等人十分恐惧,请求投降。

    这时候,王邑、王寻再次表现出自己的浅陋:不接受投降。

    这哥儿俩以为打进城里、血洗昆阳是很快的事儿,十分得意、狂妄。

    (寻、邑自以为功在漏刻,意气甚逸。)

    这时候,严尤仍然是比较清醒的,他再次向王邑建议:

    “《兵法》上说:围城为之阙。我们现在应该把包围圈留出一个缺口,故意让城内的人跑出去几个,把联

    军的这种危局的消息散布出去,造成他们攻宛部队的恐慌,这对我们这两个战场都有好处。”

    应该说,严尤的这个建议也是很厉害的。

    联军根本不缺逃跑、投降的人,现在刘秀不在城内,王凤想投降得不到同意,如果官军的包围圈真的有个

    缺口,跑出去几个甚至几十、几百个联军将士都不成问题。

    这些跑出去的家伙要是真的当了官军的义务宣传员,对在宛城及其它地方联军信心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

    还好,王邑不是一般的浅陋,对严尤的建议根本不听。

    这时候,昆阳城里的联军只剩下唯一的选择:拼死抵抗!

    因为他们已经被官军主帅王邑成功地置于死地:我想投降你不接受,我要跑又没有机会,我要你别打我你

    又不同意,你说我还能干什么?

    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咬人,人急了豁出去,讲的都是这个意思。

    联军将士不得不抱定与昆阳共存亡的决心,千方百计加强防守,竭尽全力抵抗官军的进攻。

    小小的昆阳就象一枚坚硬的钢钉,牢牢地吸住了数以十万计的官军,使之进退两难,在战略上陷入被动状态。

    同时,联军将士在昆阳的坚守,使官军主力无暇他顾,也减轻了定陵、郾城等地联军的压力,更重要的是

    ,为刘縯指挥联军主力拿下宛城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这边在打,刘秀带着10来个人成功突围后也没闲着,他有更重要的事儿要做。他们没敢怠慢,快马加鞭,

    直奔定陵、郾城搬兵。

    他与这两地的联军首领商量,要把这儿的所有联军火速拉上昆阳前线,参加援救昆阳的战斗。

    对,就是这样,一要把这儿的全部人马都带上,二是速度还要快,火速!

    大家注意,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一来昆阳正在恶战,准确说应该是官军在猛打、联军在被动防守。双方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官军必胜。

    大家认为,在这种昆阳联军实在没办法、想跑都跑不掉情况下,其它地方的联军再来赶场,绝不是赶场走

    穴,无异于自投罗网。

    二来在定陵、郾城的联军将士看来,眼下他们有多个选项,其中救昆阳是最下策。

    大家可以把抢来的财物分了,四散逃命,前几天昆阳的联军不就是这样想的吗?大家可以弃城南下与打宛

    城的主力部队会合,毕竟抱起团儿来人多可以壮胆。也可以拉出去避开官军主力,到其它地方去打游击,另谋

    发展。

    为什么要直接去昆阳送死?

    第三,刘秀你只是个偏将军,还正在被排挤,我们为什么要听你的?况且这事儿这么大。

    但是,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刘秀再次表现出他的绝世之才,成功地办好了这件很不容易的事儿:说服两

    地联军全部出动、搭救昆阳!

    由于这事儿离今天快2000年了,我们没有参与、不在现场,史料也没有十分详细的记载,我们无法知道刘

    秀是用什么办法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激发大家的战斗豪情的。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刘秀这时除了身下的战马、手中的利剑,其它一无所有。

    他没有很多钱可以发给大家,为了起事他已经家财散尽,打仗的战利品他也多拿来送人了;他也没有权力

    对大家封官许愿,他自己也不过是个偏将,也就是个跑腿的。

    他能够让大家心甘情愿跟随他奔赴那个死亡之地、也是希望之地的,只能是他的人格、才华和威信!

    还有,那就是对反莽复汉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

    我们也完全可以想象,在当前的形势下,刘秀在做大家的思想政治工作时,是何等的艰难和辛苦。

    这时候,有的将领觉得这刚打下来的城市里有不少财物,想留下部分兵力看守。

    这当然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这是什么年景呵,无论为公还是为私,大家都太需要这些东西了。更何况,这也是大家拼了命换来的。

    不过,刘秀严肃而耐心地劝导大家,由于昆阳那边敌人太多,我们必须全部出动:

    “今天如果能打败敌人,我们将来所得到的珍宝比现在的财物要多万倍,甚至可以夺取天下;如果败给敌

    人,我们将连脑袋也保不住,哪还谈什么财物?!”

    (“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

    大家听了刘秀的话,仔细想想,觉得很有道理,都表示赞同。

    于是,两地的几千名联军全部出动,在刘秀的带领下直奔昆阳。

    刘秀搬来的救兵,也就这么几千人,装备还不怎么样,有的连战马也没有,而这已经是他能搬来的所有力

    量了。

    王邑要是知道那么几个人拼死冲出去,就搬来这么些救兵,肯定会发笑、不屑一顾:什么意思?几千人来

    碰我这儿的百万大军,送死还是找死?要不,你们就是来开玩笑的?

    面对百倍于己的官军,刘秀决定奇正并用,既来硬的,也顺便耍王邑一下。

    并非只是在乱世才能产生英雄,但在乱世,英雄更容易产生。

    因为乱世机会多、舞台大,坏人可以很方便地使坏,英雄也能够放开手脚展转腾挪。

    年轻的刘秀就是典型的乱世英雄。

    眼下,刘秀心想,毕竟官军再无能,也有那么多人在那儿,就是那么多尸体堆成山,爬过去也得费点儿力

    气,真见面要打了还要认真对待。

    于是,他挑选1000多人为前锋,自己亲自指挥,在离官军四、五里的地方摆开了要打的阵势。

    这可能就是一位伟人所说的,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不过,由于战马不够,这些哥儿们有的只能徒步。

    王邑、王寻见状,随手派数千人迎战。

    刘秀一见官军接招,立即拍马冲上前去,身先士卒,直接杀入敌阵。

    他左冲右突,很快斩敌数十人(光武奔之,斩首数十级),竟把敌人吓退回去。

    联军众将士士气大振,高兴地对他喊道:

    “刘将军平时见了小股敌人都害怕,现在见了强敌反倒很勇猛,真是奇怪!刘将军你还当先锋,大家都来

    帮刘将军打!”

    (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

    这里请大家注意,刘秀自从获任更始王朝太常、偏将军几个月来,确实表现不俗,让联军将士眼前一亮。

    刚起事儿时,在大家印象中,刘秀是个厚道、勤快的农村青年,是个在京城见过世面的读书人,文质彬彬

    ,温文尔雅。他不走运时做个私塾先生、账房先生,发达了做个军中的主簿、衙门的文官,都是可以的。要是

    上战场对砍,那不是他的长项。与他大哥刘縯的豪气干云、快意恩仇相比,他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

    这几个月来,刘秀率领大家攻城拔寨,从王莽的万军阵中杀出血路,搬救兵时与大家谋划破大敌的方法,

    现在一马当先手刃数十名敌人,这根本不象一个文弱书生、一个农村回乡知青,完全是一个深谋远虑、冷静果

    敢,并且非常有号召力的领袖!

    当然,他的身体素质和手脚功夫也是十分了得。

    跟着这样年青有为的领袖干,有戏!

    好了,大家快看,那边刘秀又率众掩杀过去,官军连连溃退。

    这样,半天几个回合下来,刘秀等毙敌上千人,一步步把阵线往前推。

    这还不够,刘秀在猛砍官军的同时,还略施小计,把王邑、王寻哥儿俩耍得头都大了。
………………………………

57、 宛城破

    刘秀在昆阳这边忙,而在宛城那边,刘縯与岑彭县长的攻防也打得十分惨烈。

    刘縯生猛,岑彭坚强,联军围城数月难以拿下,战斗进入胶着状态。

    这时候已是5月,暮春的风光一般化,初夏的景色也不好,田野里城廓边到处一派肃杀景象。并非季节使

    然,而是缺少绿色。满山遍野的草木庄稼要么被老百姓吃光了,要么被南来北往的兵马踏烂了。放眼望去,到

    处一片惨黄。

    没有了绿色,还叫春天、还叫夏天吗?

    到处哀鸿遍野、饿殍横陈、格杀连连,我们还能从中看到美吗?

    这一切都是因为战争。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和极端化。

    一将功成万骨枯。

    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战争,无论目的是为了维护一个腐朽的政权,还是为了开辟一番新天地,都

    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会制造很多悲剧。

    不打不行吗?

    给大家说到这里,我的心口隐隐作痛。

    当然,有时候为了自卫,为了和平,为了避免更大的战争,正直善良的人们也不得不卷起袖子打敌人。

    正是经历了这不堪回首的岁月,刘秀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被一位伟人称为最会打仗的皇

    帝,他后来也从心里厌恶战争,策划指挥了一些为了不战而战的战争。

    好了,我们这边议论,昆阳、宛城该打照打。

    宛城里面,优秀的岑彭县长已经把他的才华发挥到了极致。

    被围数月,又是春夏之交、青黄不接的时候,岑县长手里能吃的所有东西早已吃光,守城的官军与百姓开

    始吃人。

    (城中粮尽,人相食。)

    这个仗实在打不下去了。

    抛开其它不说,在极端艰苦、甚至饿得对啃的情况下,能让部属继续把仗打下去,岑彭县长已经是相当的

    了不起。

    但是,当自己手下的人相互对啃的时候,再出色的指挥官也没法打下去了。

    于是,岑县长开城向刘縯投降。

    不过,与王莽的其他干部相比,遇上刘縯能撑到这个时候,岑县长已经创造了奇迹!

    刘縯拿下宛城,刘玄、王匡等更始王朝的大小人物立即搬了进来:总算有了个窝儿!

    宛城本是南阳的郡治、政治中心,现在成了更始政权的临时都城。

    刚一进城,更始干部们立即就要杀掉岑彭,坚决要杀!

    王朝开张几个月了,都有官职了,还让我们大伙儿晾在城外,实在没面子!

    一个朝廷,让一个县长拒之城外,真的没面子!

    大家合伙儿起事以来,胜仗都是刘縯、刘秀兄弟指挥打的。现在,我们要不以朝廷之尊杀个投降过来的干

    部,还能有什么面子呢?!

    当然,这个岑彭在与刘縯对决时,我们担心有刀砍过来、有血溅到自己身上,躲得可能有点儿远。可现在

    ,刘縯把他收拾了,绝对安全了,大家在他身上耍耍威风、出出恶气,何乐而不为呢?

    快,把姓岑的砍了!

    但是,刘縯坚决反对杀岑彭!

    在杀不杀岑的问题上,刘縯再次表现出他的卓远的谋略和宽广的襟怀。

    他是一个很讲究信义的人,为人一向光明磊落。在他看来,杀降将,并不是君子所为。

    更重要的是,天下如此之乱,都是王莽为代表的各种各样的小人造成的,恰恰缺少岑彭这样的义士。

    于是,他冷静而诚恳地对气呼呼的更始高级干部们说:

    “岑彭身为郡中的重要干部,尽心尽力地守城是他的节操和本分。现在我们举大事,就应该表彰这样的信

    义之士。不如封赏他,以激励后来人。”

    刘縯的话是很有道理的,再说,宛城是他拿下的,岑彭是他打服的,他的这话也就很有分量。

    要不,再早一点儿,大家怎么不去杀岑彭?

    结果,更始帝刘玄采纳了刘縯的意见,封岑彭为归德侯,让他隶属刘縯指挥。

    岑彭,这位王莽政权最优秀的县长,从此加入起义联军干活。

    只是,由于这时他还没有遇上君子刘秀,加之更始“劣币”们处处掣肘,他的舞台还不够大,他叱咤风云

    、建立辉煌功业的时代还没有开始呢。
………………………………

58、 完胜

    就在更始朝廷忙着在宛城找窝儿安家的时候,刘秀正在昆阳城外带着搬来的救兵与官军对砍。

    由于通讯条件的限制等原因,宛城已经被刘縯拿下的消息并没有传到昆阳前线。

    不过,在城里内应接不上头儿,身后又没有后续援兵的情况下,刘秀照样把官兵玩儿出彩来。

    宛城已经被刘縯拿下3天了,刘秀还不知道。

    为了瓦解敌人的士气、鼓舞战友的斗志,刘秀决定用假情报迷惑敌人。

    名不厌诈。

    他派一个敢死队员,装扮成从宛城来昆阳报捷的使者,故意装作不慎把书信丢失在城外官军的阵地前,让

    官军捡到。

    这封信的主要内容是:宛城已被攻下,联军主力马上就赶来增援。

    (时伯升拔宛已三日,而光武尚未知。乃伪使持书报城中,云“宛下兵到”,而阳堕其书。)

    这一招果然奏效。

    王邑、王寻得到报告说宛城失守,联军主力正赶过来,十分惊恐。

    因为刘縯太可怕,王莽安排各级军政干部不惜代价捉拿他未果,还出现了新野县长潘临慕名向他投降的事

    儿。

    想当初,刘縯手下有几千人就敢扯旗造反,现在,他领着10万人打过来,不知能闹腾个什么花样儿来。

    不是说刘縯被排挤了吗?不是说刘縯暂时不来昆阳玩儿吗?

    要光是刘縯的小弟刘秀,一个农村回乡知青,看我们怎样收拾他!

    这封信大大挫伤了官军指挥层的锐气。

    而刘秀带来的增援联军看到刘秀身先士卒,又连连获胜,胆气更大,个个憋足了劲儿,能够以一当十。

    就在这关键的时候,刘秀冷静而果断地决定:率所有3000名联军从城西直接攻击官军的中军。

    这又是一个正确、聪明、而绝对又是大胆的决定!

    因为面对数百倍于己的官军,这几千个哥儿们再生猛也难打。

    就是这些官军站在那儿不动让你随便砍,也能把你累垮。正像前面说的,就是这么多官军的尸体堆成山,

    爬过去也累人。

    中军是部队居中指挥各方的部分,往往是其灵魂和中枢所在,也就是主帅所在,有点儿象蛇的七寸。

    打仗的时候能把对方的这一块儿打瘫,接下来就很好办了。

    当然,这儿也是用兵最精、防守最严的地方。

    王邑、王寻做梦都想不到,刘秀带那几个人竟敢来捣他的命门!

    当刘秀带领3000敢死之士真的来闯官军的中军大营时,王邑、王寻认为他送死来了。

    远远望见这一群服装不齐、盔甲不全的汉子,这哥儿俩十分轻敌,命令大部队按兵不动,自己亲率10000官

    兵出战,打算痛击刘秀,做几个示范动作。

    王家兄弟骄横、无能,又不能听取别人(如严尤)的意见,注定要掏出老本来为自己的愚蠢买单。

    这里有个情况我们要说明,定陵、郾城在昆阳的正东方,澧水、昆水在昆阳城南边东西向流过。刘秀搬来

    兵,把官军砍倒上千人后,再从城东、城南绕到城西,至少要渡两次河。

    也就是说,在已经交手的情况下,在几十万官军面前,刘秀能把这3000人成功地从城东转移到城西,还要

    过河,本身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

    再退一步讲,即使刘秀是在带这3000个哥儿们旅游,能在这样短时间顺利渡两次河,而又不出大的事故,

    也很不容易、很了不起。

    如果王邑、王寻稍微不那么骄横、无能,完全能够看出来刘秀不是个凡角儿,那就要认真对待。

    可惜,王家哥儿俩就是这么骄横、就是这么无能。

    强将手下无弱兵。

    刘秀率众杀来,二王挥军迎上。

    两军刚一照面,刘秀立即带头对来敌猛砍,敢死队员们个个不甘落后。

    经过一番搏斗,刘秀等很快杀退官军。

    这时候,官军大部队虽然有的是人,但被命令不要轻举妄动,也都不敢擅自过来营救。很快,二王的阵势

    大乱。

    刘秀可不管那么多,乘势击溃面前的敌人,把王寻也干掉了。

    (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阵乱,乘锐崩之,遂杀王寻。)

    这时候,被困于昆阳城里的王凤、王常等人一见外面旌旗纷乱、杀声震天,知道刘秀搬来的救兵又把官军

    打痛了,觉得再缩在城里不出来就太不够意思了,于是大开城门,呼啸着跑出来,与刘秀里应外合夹击官军。

    一时间,昆阳城外,联军越战越勇,把官军杀得哭爹喊娘、溃不成军。

    官军将士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战局变化砸懵了,四处奔逃,人马相互践踏,死伤无数。个把时辰下来,昆阳

    城外方圆百里战场,尸体堆积如山,河水颜色变红。

    人在做、天在看。

    可能活该王莽气数已尽,连老天爷也想毁他。

    就在这紧要关头,天气骤变,雷电交加,狂风大作,天昏地暗。

    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风特别大,刮得房瓦乱石纷飞;雨也特别大,河水暴涨,决堤泛滥。

    巨无霸指挥的野兽则吓得四处逃窜,根本无法作战。

    刘秀等人指挥联军都打疯了!

    官军将士狼狈逃命,被砍死、淹死、踩死的数以万计,尸体堵塞河道,河水为之不流。

    不久前还目空一切的王邑,这时也只恨爹娘生的腿短,顾不得自己的身份风度,与严尤、陈茂骑着快马、

    踏着堆积如山的尸体狂奔逃去,身后哭着喊着跟着跑掉的,也就数千人。

    这样,王莽号称百万的40多万最精锐的官军,大部分被刘秀消灭在昆阳附近的战场上。

    顺便说一下,王邑跑得太快,带来的大量军需辎重根本没有顾得带走,都留在了昆阳城外。

    这些军需辎重不计其数,联军往城里搬了一个多月都没有搬完,最后只好放一把火烧掉。
………………………………

60、 政变

    第一个明显变化是王莽统治集团的丧钟正式敲响,其灭亡已经指日可待。

    在此之前,新莽政权经济已经崩溃,在政治上也已经民心丧尽。

    这一仗打下来,王莽所能拼凑的最庞大、最精锐的军事力量在一天之内几乎全部被歼,在军事上也完全丧

    失了主动权,在全国各地战场上都陷入被动挨打的状态,他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去镇压那些反抗他的人了。

    也就是说,他象个拙劣而蛮横的演员,演技不堪入目,票价又太高,有的观众表示不满或者想上台扁他,他还

    指使打手打人。现在,他本人身心交瘁,已经无法再表演了,台下被圈起来的观众早已被掏空了腰包、剥光了衣服

    ,这下,连他的打手也被愤怒的观众打得死的死、跑的跑。

    这场混蛋的表演根本无法再进行了!

    这场混蛋的表演早就应该结束了!

    可能老天爷这一阵子没有睁眼,让小人得逞。

    现在,老百姓反抗王莽的愤怒呼声震天动地,老天爷再不睁眼根本不行了。也就象在这座吃人的剧场里,

    如果这种表演老是没完没了,观众强烈呼吁得不到回应,最后只好把剧场掀了。

    当王邑带着从昆阳侥幸逃出的残兵败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