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刘秀君临天下-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与刘秀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相知和互信。

    乱世如此,人生飘忽,刘秀能与冯异同心携手,双方非是高手不可。

    但是,正当刘秀在颍川大展拳脚的时候,后方传来噩耗:大哥刘縯遇难。

    刘秀极为震惊和悲愤!

    该来的还是来了!

    他急忙从父城连夜赶回宛城。
………………………………

64、 韬光养晦

    刘秀连夜赶回宛城,立即成为联军各派势力关注的焦点:他要干什么?

    大家明里议论纷纷,暗里猜测种种。

    有的希望他立即站出来为刘縯报仇,把刘玄那个窝囊废从一哥的位子上拉下来,把王匡、朱鲔、李轶那些

    幕后策划者给砍了,这些人多是舂陵子弟;有的想要他惹点事儿,然后刘玄等人顺手把他也给黑了,这些多是

    原绿林军中的新市、平林兵将士;当然,也有人看笑话儿。

    这样,刘秀接下来有什么表现,成为联军上下关注的焦点,大家都纷纷打算从中寻找自己的出路。

    第二天一大早,在大家的疑惑中,刘秀匆匆忙忙去拜见刘玄。他诚惶诚恐地谢罪,只讲自己和刘縯的过失

    ,对大哥被害没有露出丝毫的不满和谴责。

    刘玄等人先是吃惊,继而心情稍稍平静:这个刘老三不敢动粗!

    刘秀从刘玄的住处出来,刘縯原来的部属连忙迎上前去,对刘縯遇难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多方安慰他,有

    的还问他下面该怎么办。

    刘秀只是不断地大声讲自己的过失,并不与他们窃窃私语。

    (司徒官属迎吊光武,光武难交私语,深引过而已。)

    几天来,刘秀除了在公开场合与人简单地寒暄,对更始权贵从无不敬之意,从不吹嘘昆阳的战功,也不为

    大哥服丧,饮食起居、言谈举止跟平时没有什么两样。

    当然,他更没有私下与人串联,没有像王涉暗算王莽、刘玄暗算刘縯那样,搞什么小动作。

    (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伯升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

    但是,每当个人独处,或夜深人静之际,刘秀就以泪洗面,不喝酒、不吃肉,陷入对大哥的无限怀念,和

    对反莽复汉大业的深刻忧虑。

    我该怎么办?

    应该说,刘秀目前正处于一个极为复杂危险的境地:

    王匡、刘玄集团的力量占据绝对控制地位,本来就较为弱小的舂陵集团因为少了刘縯而进一步遭到削弱。

    刘玄集团既然杀刘縯没商量,杀你刘秀也根本不需要理由。

    况且,你刘秀也太优秀了,可杀不可留。

    刘秀以超乎常人的冷静迅速分析和判断着形势。

    面对这种危如累卵的形势,他认为自己无非只有三种选项:

    一是立即翻脸,率领自己的人马为大哥报仇,与刘玄集团拼个鱼死网破。

    他相信,自己振臂一呼,肯定有不少响应者,因为自己和大哥的声望在这儿摆着、天理在这儿摆着,舂陵

    子弟和哥儿俩的手下之中也不乏忠诚者。

    但是,这很可能正是刘玄集团想看到的。

    在双方的力量对比实在太悬殊的情况下,这样做正好给他们阴谋诡计的下一个步骤提供了借口。结果,自

    己的下场很可能跟大哥一样。

    应该说,刘玄集团既然走到这一步,就会想到自己的反映,就会做好接招的准备。

    这是不到万不得已,无论如何不能采取的下策。

    二是拉出去自己的队伍单干。

    脱离刘玄集团、自己打天下,这是刘秀早晚要做的必然选择,但现在就干,时机还不成熟。

    刘玄集团既然走到这一步,就必然在军事上有所准备,很明显,自己成为他们重点防范的对象。除了自己

    直接掌握的力量,到底能拉出去多少人马不好说。在刘玄称帝已成定局的情况下,许多人包括舂陵刘氏宗室都

    倾向刘玄,连最初鼓动自己起义的李轶都倒过去了,还有多少个李轶,一时说不准。

    况且,即使成功地拉出去一支人马,自己也立即就会陷入四面受敌的境地。

    自己打王莽已经很顺手了,但要打正举着反莽复汉大旗的刘玄集团,在目前的社会氛围下能获得多少支持

    也不好说。

    刘玄集团的更始王朝刚开张不久,大家还没有真正看清它。

    在当前很多打着反莽复汉旗帜的起义军中,刘玄手里的这一面旗帜最鲜艳,而且,正是自己哥儿俩刚刚在

    军事上的巨大成功,帮助这个王朝大大提升了人气,又使这面旗帜更加耀眼。

    现在仓促散伙单干,实在凶多吉少。

    这第三个选项就是韬光养晦、以屈求伸,先暂时取得刘玄集团的信任,保存实力,时机成熟时再采取第一

    或者第二个选项。

    这实在是一招险棋!

    但是,刘秀有把握走好它!

    刘縯被害表明,刘玄这些人是十分现实而又残忍的,没有那个本事打敌人,内斗却是行家,是典型的“外

    战外行、内战内行”。同时,这也表明,他们是下决心要扼制舂陵子弟的,当然包括刘秀。

    目前,在联军和更始王朝的框架里,如果说对付刘縯还需要暗算的话,那么要解决刘秀,无论通过组织程

    序、还是通过阴谋诡计,根本不需要理由,也方便得多。

    在他们眼里,刘縯是舂陵势力的老大,把他解决了,其他人包括刘秀,要么一恼跳出来找死,要么乖乖地

    听话。

    这个从前线急急忙忙赶回来的刘秀,别看打仗是把好手,搞阴谋诡计不一定在行,随时可以把他灭了,根

    本不在话下。

    然而,刘秀看来,这一招棋虽然看起来最危险,但只要处理得当,成功的希望最大。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事实证明,刘秀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刘秀的性格与刘縯不同,他温文尔雅、谨言慎行、待人宽厚,平时与联军将士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特别是不久前的昆阳大捷,使他在大家心目中建立了崇高的威信。加之他的同样建立了重大功勋的大哥无

    辜被害,也赢得了多数将士的同情。

    只要刘秀没有反叛行为,刘玄集团即使想下毒手,也暂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和平台。

    还有,在刘秀看来,刘玄只不过是个平庸之辈,而王匡、王凤、张卬、朱鲔、李轶等人也不过是恃强好勇

    、任性斗狠的草莽之徒,他们的一切阴谋诡计,在程序上、表面上还得要刘玄同意。

    要是搞起阳谋来,刘秀自信地认为,他们根本不是对手!

    他想,只要精心操作,想玩儿这几个家伙,不会费太大的力气。

    几乎所有的史家都承认,刘秀不愧是天才的演员,他把同胞手足被害的万分痛苦成功地埋在心底,在表面

    上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时候,刘秀几乎忽悠住了所有的人。

    但是,优秀的冯异发现了内情。在刘秀的枕席上,他发现许多哭泣的泪痕。

    有一天,冯异单独来见刘秀。他伏地叩头,说了一些宽慰的话,恳请刘秀节哀顺变、保重身体。

    刘秀仍未袒露心机,果断地加以制止,不许他再说下去。

    刘秀的表演很成功。

    他用表面上的自责、谦逊,成功地掩盖了内心的隐忍和挣扎。

    你说这是表演艺术也好,是伪装的把戏也罢,或者说是黑色幽默、甚至说是一种行为艺术,都没关系,刘

    秀通过这样的表面文章赢得了普遍的同情,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刘玄的信任。

    这是怎样的一种心灵搏斗啊!

    面对大哥和族人淋漓的鲜血,面对自己极端复杂危险的处境,面对无数双或者期盼、或者仇视、或者疑虑

    的眼睛,面对瞬息万变的政治军事形势,面对刘玄集团阴鸷而尖刻的挑剔,刘秀要把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感情和

    最绝密的心机掩饰得滴水不漏,要把假戏唱得比真戏还要逼真,确实并不容易。

    作假并不难,难的就是把假作得比真的还要逼真。

    这是需要功力的。而如果谁要是不这样很可能要掉脑袋时,就更需要功力了。

    在这里,刘秀演员表现突出。

    这需要多么坚定的信念、多么周密的谋划、多么顽强的毅力,以及需要多么娴熟的斗争艺术,还要经受多

    么巨大的心灵煎熬,大家可想而知。

    刘秀并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相反,他是一个极为注重亲情、感情十分丰富的人。只是与大哥的快意恩

    仇相比,他更加沉稳、内敛而已。

    如果说刘縯感情外向,象奔腾的江河,刘秀的感情则是巨石覆盖下的火山熔岩!

    去年起事至今才半年多,自己的亲人已死了不少。二哥、大姐和3个女儿、婶母和2个儿子,还有宗族数十

    人,都死在了王莽官军的屠刀下!

    但是,大哥和刘稷这次是死在起义的合伙人手里的!

    彼仇、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刘秀的这种韬晦引过的手段,不仅暂时忽悠住了刘玄一伙,居然还使刘玄感到惭愧。

    刘玄看刘秀态度不错,并没有反对他的意思,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再说毕竟是本家亲戚,非灭他干嘛?

    我能拾个皇帝当就不错了,为啥非要杀那么多人呢?

    没多久,刘玄就提拔刘秀,封他为破虏大将军、武信侯。

    (更始以是惭,拜光武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

    说到这时不杀刘秀,有的史家认为刘玄懦弱无能,有的认为他厚道,有的说他念及亲情,也有的说王匡等

    人不懂政治,这都是有道理的。

    刘玄他们以后还有不少亮相的机会,我们到时候再随时评说。

    反正,这时候刘秀的韬光之术取得了成功。

    到这儿,刘秀终于凭着自己的沉着、机智和恰到好处的言行,解除了刘玄一伙儿对自己的猜忌,暂时摆脱

    了千钧一发的险境。

    小孩儿爬到井沿儿上,危险啊!

    这样,刘秀不仅成功地保全了自己,也为自己以后单干保全了道义和舆论上的条件。
………………………………

65、 心机

    这几十天来,由于刘縯没了,刘秀在反省,更始王朝又没有几个能干重活儿的,各方面的工作死气沉沉。

    趁这个机会,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两个情况,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刘秀目前的处境和心机。

    因为不久就会发生很多故事,我们到时候就没有时间说这些了,而这又很重要。

    第一个情况,就是不少史家认为刘秀韬晦隐忍是为了保全舂陵集团的骨干力量,这值得商榷,我们认为刘

    秀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保全自己。

    我们固然很欣赏刘秀,但在叙述史实时也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夹杂个人的好恶

    ,实话实说。至于发表评论和感慨的时候,仁智各见,这也是我讲述历史的基本观点。

    应该说,这个时候的舂陵集团的骨干是不需要保护的,因为他们大多数人都倒向了刘玄,而且被招待得还

    不错。

    以刘氏宗室为骨干的舂陵集团虽然多少具有西汉皇室血统,但在王莽统治下基本上都沦为了普通百姓。在

    刘秀兄弟的号召下,大家毫无顾忌地入伙起义。

    当刘氏宗室分为两派,刘玄在绿林好汉的支持下奠基称帝时,大家纷纷向刘玄靠拢,并成了既得利益者。

    比如,刘秀的叔父被任命为国三老,堂哥刘祉为太常将军,堂哥刘赐为光禄勋,还有不少堂叔、堂兄弟被

    封为王、侯。

    刘縯遇难后,刘玄随即任命刘赐为大司徒,接替刘縯的遗缺。

    这些人并不是不知道刘縯、刘秀是“良币”,而刘玄是“劣币”。

    但正是刘玄劣币使他们成为王侯将相,给他们带来了现实的利益,而刘縯、刘秀兄弟作为良币,眼下则只

    是可供观赏的、也很养眼的艺术品。

    可以这么说吧,他们这时候一般都认为:刘秀你要是勇敢地站出来扁王匡、王凤、朱鲔、张卬、李轶他们

    ,我们支持你,他们是杀害你大哥的刽子手;你要是把刘玄拉下来你干一哥,我们也支持你,因为你很优秀,

    当一哥肯定要比刘玄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处;当然,你要是忍了,也没啥,人死不能复生,你玄哥也不是外

    人,这样大家也都很好。

    所以,我们说刘秀这时候的韬光养晦主要是为了保全自己。

    所以,我们也说,刘秀面临的处境确实太复杂、太微妙。

    我们的这个观点除了上面的分析,至少还有3个史实可以印证:

    一是刘縯遇难时,舂陵集团的骨干们都保持了可怕的沉默。

    你们都在忙些什么?是在等刘秀吗?为什么?

    二是此后不久刘秀单干时,舂陵集团骨干之中的追随者很少,搞得刘秀形影孤单,也很没有面子。

    这个时候不光刘家爷们儿没有跟上来,就连最早入伙起义的李通、邓晨也分别接受刘玄的任命,到荆州、

    常州做太守,当封疆大吏去了。

    倒是冯异、铫期、王霸等人,他们从新莽政权基层干部队伍中慕名投奔而来,在刘秀最困难的时候贴身追

    随,对刘秀赤胆忠心、生死不离,与刘秀结下了血肉相连的深厚感情,也为开辟一个新天地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三是刘秀后来登基、更始政权玩儿完时,原本靠拢刘玄的舂陵集团骨干们才又纷纷跑来归附刘秀。

    请大家注意的第二个情况,就是刘秀认为,更始皇帝刘玄手里的“反莽复汉”的大旗,比别人手里的鲜艳

    得多,很有用处,或者说,必须借来一用。

    目前从全国来看,虽然反莽武装力量很多,今天这个称王,明天那个称帝,但人气最旺、行情最好的是刘

    玄名下的更始王朝。

    因为这个王朝“反莽复汉”的旗帜举得最高,王匡、王凤、朱鲔等实力人物强忍住权力,连一哥都让

    刘氏宗室刘玄做了;现在实力最强,在刘縯、刘秀兄弟指挥下屡战屡胜之后,队伍迅速壮大,声威不断提高;

    功劳也最大,王莽的主力部队就是刘秀在昆阳给灭的。

    也就是说,到目前这个地步,全国广大干部群众都知道,把王莽整个儿打趴在地的,是更始王朝。优秀的

    刘縯、刘秀哥儿俩,就是这个王朝的干部。

    所以,更始王朝的这面旗帜,或者说招牌,我刘秀必须拿来用用。

    为什么不用呢?

    这面旗帜是大哥的鲜血染红的,这面招牌是我刘秀擦亮的!

    好了,这几十天来,刘秀呆在宛城的住处,是很郁闷的,他痛苦、愤怒又无法言表;他小心应付危局、精

    心谋划未来,又不敢露出半点儿痕迹。

    刘玄对他也很矛盾,既心里有愧、暂时解除了猜忌,又不敢完全放松对他的戒备。

    刘玄和他背后的操纵者都明白,刘秀是一条蛟龙,把他放在池子里他就没戏了;刘秀是一只猛虎,把他困

    在山洞里他就没戏了。

    所以,刘玄一方面给刘秀封侯拜将,一方面让他暂时反省,而安排其他人出差打仗。

    反正王莽的主力部队已经被刘秀消灭了,联军的声威也让刘秀哥儿俩打出来了,剩下的也没有多重的活儿

    ,不过就是打扫战场了。

    在这极端困难和极其关键的时候,有两个人给了刘秀难能可贵的帮助。

    一个就是冯异。

    冯异作为王莽政权的副厅级干部,由于是投奔刘秀的,更始王朝没有承认他的这个级别,也始终没有解决

    他的职务安排。

    更始王朝与王莽政权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绝不允许德才兼备的干部有表现的机会。

    好在冯异只忠于刘秀,对更始的政治待遇并不在乎。

    眼下,他就一边跟随刘秀身边听用,一边到父城一带干活儿。他投诚后,刘秀仍安排他和苗萌负责处理父

    城一带的防备和政务。

    这也是刘秀的过人之处,他让冯异和苗萌坚守父城,以作退身之谋。

    冯异识人谋事也有过人之处,他察觉了刘秀内心深处的痛苦,也了解刘秀的期望。

    应该说,冯异目前的处境与刘秀同样的艰辛,甚至还有过之。

    他作为从王莽阵营过来的副厅级干部,更始这边的接头人刘秀又正处于逆境,搞得他连个工作单位都落实

    不了。

    更要命的是,现在他稍有不慎,哪个阵营的人都可以砍他。

    即使在这样复杂危险的环境中,冯异也不顾个人安危,不时地宽慰刘秀,在关键问题上提出的建议,在危

    险的时候及时地出现在刘秀身边。

    路遥知马力、疾风知劲草、板荡思忠臣、家贫念贤妻,这些话都可以形容刘秀此时对冯异的感触。

    有一次,冯异向刘秀建议,目前刘玄最宠信、对刘玄影响最大的人中,就有左丞相曹竟,您不妨多结交他。

    曹竟在更始王朝中位高权重,他的儿子曹诩官至尚书。爷儿俩都深得刘玄集团信任,很有势力,在各方面

    都吃得开。

    刘秀认为这个主意不错,就与曹家爷儿俩深相结交,加上冯异力促,很快与曹家爷儿俩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这样,在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曹家爷儿俩都帮刘秀说话,为刘秀提供翼护,成为刘秀的一面重要的保护

    伞。

    还有一个人,就是刘赐。

    其实我们前面介绍过他,大家可能还眼熟。

    刘赐是刘玄同一个祖父祖母的堂哥,是刘秀没出五服的近支堂哥。他为人诚恳厚道、注重亲情义气。

    更重要的是,他对刘玄有生死恩情。在早年由刘玄的老爸刘子张惹出来的仇杀案中,刘赐的大哥刘显挺身

    出来为刘玄家报仇,被下狱致死。刘赐本人则带着侄儿刘信抛家舍业为刘玄家报仇,以致在外亡命多年。

    刘赐与刘縯、刘秀交情很好,最早响应并随他们哥儿俩起兵。

    刘玄称帝,立即任命刘赐为光禄勋。

    刘縯遇难,刘玄立即任命刘赐接过刘縯大司徒的职务。

    刘赐一向看好刘秀,刘秀也对这个堂哥特别亲厚。

    目前,眼看刘秀老弟处境艰难,刘赐很是同情,就处处给予呵护。

    可以说,刘秀一生中的无数次成功,很多都是他处理复杂环境中复杂人际关系的成功。
………………………………

67、 人人喊打

    先看王莽这边。

    在主力部队被刘秀在昆阳吃掉后,王莽就象被打断了脊梁骨一样,别说主动进攻,连个像样的防守也组织

    不起来。

    他自知来日不多,但硬着头皮也得抗着。

    咋说自己也是个皇帝,死也不能死得过于难看。

    前面我们介绍过了王莽的死前3招:做样子、收摊子、掷刀子,现在都用完了,没有任何效果。

    他以在南郊哭天为平台,选拔了5000多人进国家公务员队伍,还都给予郎官的待遇,但这些人本来就是为

    了吃饭、做官才参加哭的,除了吃饭、做官他们什么也不想干、也不会干。

    由于王莽能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小,这些人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工作可干,挤在京城吃俸禄,既是负担、也

    是不稳定因素。

    七拼八凑,王莽终于弄了数万将士,但士气太低。

    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工作不过是让王莽死得慢点儿、死得好看点儿,要是因为这个把小命弄丢了,也太划不

    来!

    由于大多数军官都死在昆阳战场了,为了提升士气,王莽就快速提拔了一批9人当将军,都以虎命名,好用

    来吓唬人。

    (拜将军九人,皆以虎为号。)

    但是,大家仍然提不起精神:再为你卖命还有什么意思吗?

    (众重怨,无斗意。)

    再说更始这边。

    对手如此不堪,王匡和李松、申屠建两路人马被派来京师地区,是没有什么压力、十分轻松的。

    他们名义上说是来打仗,其实也就是旅游一趟。只要他们没有把旅游团的大部分人带丢,就算立功了。

    当然,把人家行军打仗说成旅游多少有点儿不严肃,但这要是与刘縯打宛城、刘秀战昆阳比较而言,是根

    本不过分的。

    这两路人马是8月份出发的,只用了几十天的时间,就把长安周边地区收拾得差不多了。

    这时候,京师地区的大户人家本来就知道王莽好打,又来了更始军队,纷纷起来响应。他们组织武装,自

    称汉家将军,杀死王莽的军政干部,还宣布要进京杀王莽。

    这样的大户人家很多,充分说明王莽已经人心丧尽。

    比如,在这场人人喊打王莽的时尚活动中,析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