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刘秀君临天下-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还可以推测,他甚至连隗嚣身边核心人物的思想行动也是知道的。

    要做到这一点儿,他非采取用间之术,通过秘密战的手段不行。

    眼下,来歙蔑视地用眼光扫了扫四周,整整衣冠,不慌不忙地拄杖登车而去。

    (欲前刺嚣,嚣起入,部勒兵,将杀歙,歙徐杖节就车而去。)

    一见这样,隗嚣更加羞愤。

    将军王元乘机劝隗嚣,赶紧把来歙杀了,否则后患无穷。

    隗嚣派部将牛邯率兵包围了来歙一行。

    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机关头,老隗的另一个将军王遵上前竭力劝阻,他极为恳切地对老隗说:

    “我听说治国要重视名节,理家要规避祸患。现在,将军已经把公子送到洛阳又心怀异志,名节已失;听信别人的话加害汉朝使者,必然招致祸患。古时候两国交兵,尚且允许使者平安地往来其间,保护他的安全,不许人们加害,何况现在将军的公子还在汉朝为人质?!何况来君叔是奉皇命而来,怎能妄加伤害?!将军要知道,来君叔虽然是个使者,可他是皇上的表兄。杀了他未必能够对汉朝造成实质性损害,但将军必然会立即招致灭族之祸!”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王遵说话中称隗嚣为将军、而称刘秀为皇上,政治立场已经非常明确。

    应该说,在西州隗嚣这边儿,刘秀政权已经为多数人承认,马援、郑兴、杜林、申徒刚等哥儿几个争先恐后地前往洛阳归附,已经充分说明了人心所向。而来歙本人德才兼备、讲究信义、个性鲜明,最近多次奉命往来于洛阳和西州之间,他言行端庄,信义卓著,很受西州高级干部们的尊重,也跟他们建立了一定的友谊。

    现在,一看王遵这么说,很多在现场的人都纷纷附和,诚恳地为来歙求情。

    隗嚣权衡再三,觉得来歙确实不能杀,终于没有敢动手。

    来歙从容回到长安。

    来歙虽然脱险,但隗嚣也等于撕破了脸,他的反叛之旗已经公然举起。

    公元30年5月,已是暮春初夏时节,天气滋润,万木繁荣,正是打仗用兵的好时候。

    刘秀有紧急公务,从长安回洛阳。

    他刚走,隗嚣就动手了。

    老隗命令部将王元据守陇坻(今陕西陇县、甘肃清水交界处),砍伐树木、堵塞道路,阻击汉军。

    按照刘秀制定的作战方案,征虏将军祭遵打前锋,进攻敌军。

    祭遵虽是儒将,但喜欢快动作,向来纵横疆场所想披靡。

    前几日,刘秀在长安主持制定作战方案时,他就提出,我们大军远征,对巴蜀、西州用兵都要在“快”字上做文章,力求速战速决。

    刘秀是赞同他的,安排他这次打前锋。

    现在,祭遵指挥大军,迅速进击陇坻的敌人。

    祭遵的攻势确实太猛,王元撑不住,溃败而逃。

    祭遵并不松手,追着猛打,一直追到新关。

    在新关,隗嚣屯有重兵。

    刘秀的其他各路将军也很快赶到,大军压境,似乎要在这儿搞个会战。

    祭将军说得对,速战速决,干脆来个会战,痛扁隗嚣!

    隗嚣这小子太猖狂,皇上对他心太软!

    但是,骄兵必败,这是战场规律,对刘秀的部下也不能免俗。

    汉军携小胜余威,要速战速决;隗嚣则是占尽地利,以逸待劳。

    不知是不熟地理、不服水土,还是动作太仓促,双方刚一交锋,汉军大败,连忙撤退。

    不,其实就是逃跑。

    不过,刘秀的这几位将军毕竟是不世之才,平时治军有方,队伍训练有素,逃跑时阵脚并没有太乱。

    隗嚣抗拒刘秀,也不是一天的打算了。

    他很清楚,这次决不能让刘秀的徒弟们喘息,否则,一旦这几个猛人得手,后果不堪设想。

    他立即命令全力追击!

    无论是谁,被人撵着打总是被动的、难受的,既要找路,还怕挨刀,打了败仗还是心虚的。

    隗军见传说中的刘秀汉军竟然是这般模样,越战越勇、越追越急。

    不行,这样跑下去很危险!

    情急之下,捕虏将军马武当机立断,决心拼了!

    在危机关头,他充分表现出刘秀手下军事天才的素质和形象。

    本来,马将军是刘秀汉军中的首席先锋官,经常性的角色是率军当先锋、打头阵,往往力战无前。

    在刘秀执导、他的徒弟们主演的武行戏中,常见的情节是,马武打先锋,开山劈路,架桥过河,见谁扁谁,其它的将军们引军随后,该干啥干啥。

    这一次,虽然是祭遵打先锋,但由于是阵地战、大会战,就无所谓先锋不先锋的了。

    大家都在跑,而这样被敌人撵着跑是十分危险的。

    马武在退却中迅速挑选了一批精壮强悍的骑兵,转回身来担当起断后的任务。

    在马武的有力指挥下,这批哥儿们个个身披铠甲,跨马挥戟,很快成为阻挡隗嚣追兵的钢铁栅栏。

    不,他们不是被动防御,而是主动出击,成为终结隗嚣追兵的刀林剑丛!

    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隗军,马武他们挥戟扬刀,见谁砍谁,一连干掉数千人。

    追击中的隗军见前面的哥儿们成片地倒下,才知道不能再撵了,连忙撤退。

    这样,汉军诸营才损失不大,顺利撤回到长安。

    在这儿,老隗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就是没有策划好、当然也没有实施好对刘秀打防守反击。

    这就像在拳击台上,刘秀选手已经非常成熟、非常老练了,要想把他打倒难度极大,让他多次出现失误、多次处于下风也不能太指望。

    所以,要跟刘秀选手过招,除了平时的常规训练,还一定要重点准备好防守反击,发现他有机可乘立即穷打猛追,至死方休。

    否则,刘秀选手一旦喘过气来、总结得失、摆好姿势,将不会再给你任何机会!

    对老隗初战小胜、接着大败,刘秀感到要拿下老隗确实不能掉以轻心。

    不过,刘秀对老隗也始终没有掉以轻心,不然这么多年以来,他就不会跟老隗玩儿太极了。

    现在的失利,刘秀稍感意外,但也在应急预案之中。好在诸将带兵十分用心,部队损失不大。

    刚从长安回来,刘秀虽然人在洛阳,对前方的形势也是了然于胸。

    他根据形势变化和既定预案,迅速调整军事部署:

    命令耿弇移军漆邑(今陕西彬县),冯异进军恂邑(今陕西旬邑北),祭遵驻守汧城(今陕西陇县),吴汉与其他将军屯师长安,形成一种进可以攻略西州、巴蜀,退可以坚守长安、拱卫洛阳的战略态势。

    态势归态势,真正的政治、军事斗争,除了造势、布局,关键还是要有实质性动作。

    这个时候,刘秀的军事思想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那就是跟早年的首选在战斗中消灭敌人相比,多了一些阴柔之术,即:首选不战而胜,不行再毁了对手。

    这表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先来文的,或者说始终注意智取,杀伐攻略是保守选项。

    我想,大家对他的这个变化,在对隗嚣的工作中已经可以约略地看出来了。

    现在,刘秀擒拿隗嚣的组合拳就开始出现出这种军事思想变化的典型的风格:奇正并用、软硬兼施、文武兼备。

    对于刘秀这样的擒拿高手来说,他刚刚调整的军事部署不过是一个身段、一个姿势,他的具体动作主要是通过两个人来完成的:一位是冯异,一位就是马援。

    来吧,让我们把社会人生大戏的聚光灯再次对准这哥儿俩。

    先看征西大将军冯异。

    公元27年早春,冯异被刘秀委任现职,至今3年多了,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得到刘秀的绝对信任。

    3年多以来,他充分发挥自己深得刘秀真传的品格和能力优势,攻伐割据势力,打击地方豪强,整治吏治讼狱,发展地方经济,改善民生民权,把关中诸郡这久遭兵祸和天灾的不毛之地、骚乱之地,打造成了干部勤政廉政、百姓安居乐业、坏蛋不敢胡来的富庶繁荣之邦。

    建功关中,冯异对新生的刘秀后汉政权的贡献是巨大的、多方面的。

    一是关中向来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位置重要,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如果没有人糟蹋,资源条件可以很好地赡养兵民,无论谁得到它,都可以傲视群雄、问鼎天下,到了刘秀手里,重要意义当然也丝毫不减。

    二是关中西接隗嚣的西州、南连公孙述的巴蜀,攻可以扁他俩,守能够当屏障,战略价值非常重要。

    三是刘秀称帝建都之初就四面受敌,他陆续取得北伐、东征、南巡的重大胜利,跟冯异在西边帮他抗着有直接的关系。刘秀在摆平这些地方时不仅没有了西顾之忧,还能够从关中源源不断地得到兵源和粮草的补充,你说这是多么难得吧!

    四是冯异以自己的言行举措大力宣传了刘秀王朝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干部队伍形象,取得了极佳的政治效果。他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告诉世人,刘秀政权是爱好和平、关注民生的,也是嫉恶如仇、不好欺负的;刘秀的干部不仅可以攻城略地,而且能够发展一方、富裕一方、安定一方。

    所以,史称冯大将军这几年是“奋翼渑池,威行关中”,也有史家说他“贡献之大,不言可喻”。

    但是,常言说:堤高于岸,流必湍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干部太出色了,容易遭人嫉妒、嫉恨、甚至暗算,这已经是中国官场的常态,刘秀政权新生,也没能完全避免这个魔咒。

    于是,有人向刘秀上书,举报冯异在关中独断专行、笼络百姓,有不轨之心,目前威信越来越高,被称为“咸阳王”。

    因为,冯异确实品行高洁、才华卓越、政绩显著,不仅堪称完人,工作也无懈可击。

    在他身上实在找不到疮疤,那就告他拥土坐大,企图不轨吧!

    举报谁想算计上级,理由好找、查证困难,还显得举报人忠诚,是最具杀伤力的。

    刘秀并不相信这种举报,但很想看看冯异是怎么对待的。

    于是,刘秀不动声色,只是派人把这些举报信拿给冯异看。

    (帝使以章示异。)
………………………………

155 组合拳 二

    冯异知道自己对刘秀是至忠至诚,但也知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他不怕干活儿,再重再脏的活儿也能干,干好了就是得不到承认也没关系,但他怕官场上的暗算和是非。

    过去,他之所以喜欢背靠大树独处、不参与同事们的吹牛和争论,就是怕惹是非。他认为,官场上的欺诈、虚伪、暗算和诽谤,不光是有害的,还是让人恶心的。

    可是,现在是非既然找上门来,躲也躲不开。

    他郑重地向刘秀上书,表明自己忠于朝廷、绝无二心。

    他说,自己不过是一介武夫,能有今天,完全是皇上恩宠、关爱的结果。关中能够有今天的成绩,全凭皇上领导有方。臣深知君臣之礼,绝不敢越雷池半步。臣的一切都是皇上给的,皇上尽管随时召唤,臣愿意随时脑涂地,以死报效。现在,臣请求入朝工作,侍奉在皇上身边,以报效皇上的恩典。

    刘秀知道冯异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并不同意他回京工作,立即回信说,将军对于国家居功甚伟,充分表现出君臣大义,与朕也情同父子。将军还能有什么嫌疑,产生这样的恐惧?!

    冯异你尽管放心,我是相信你的,好好干吧!

    但是,冯异还是不放心。

    他想,自己毕竟离开京城好几年了,跟朝中的同事难免生疏,再说,官场上的好多事情都是说不清、辩不明的,是随时都会变化的,特别在这乱世。

    他决定,自己再忙,也要进京一趟,向皇上当面汇报思想和工作,观察一下朝廷的情况。

    公元30年初,也就是隗嚣的使者周游被杀死在关中军营的时候,冯异正在洛阳。

    对于冯异进京,刘秀给予了特别的恩宠。

    这一天,冯异求见,得到刘秀同意。

    在大殿,刘秀非常热情地接见了冯异,并且召集朝中高级军政干部一起见面。

    当着大家的面,刘秀郑重地介绍冯异:

    “这就是朕起兵时的秘书(主簿),目前在为朕披荆斩棘,安定关中。”

    (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安关中。)

    其实,冯异跟在场的大多数高干都是熟人,有的还是很好的朋友,即使有那么几位是在冯异西征期间归顺的、或者提拔的,也应该对冯异的为人和政绩十分了解。

    刘秀这么说一句话,完全是为了给所谓的“冯异问题”定调子:冯异是我的心腹,现在安定关中居功甚伟,我对他是满意的和信任的。

    为了平息某些人对冯异的猜忌,同时也是让冯异放心工作,刘秀还公开做出了一系列举动。

    在接见之后,他立即赏赐给冯异一大批珍宝、钱币、衣服和丝帛。

    在派中黄门送给冯异这些东西的时候,刘秀还送给冯异一道诏书。

    这道诏书非常特别,不谈工作,只说感情,还很幽默:

    “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来得及给你准备芜蒌亭的豆粥和滹沱河的麦饭,你对朕的深情厚谊,朕久久难以报答。”

    在这儿,刘秀寥寥几句话,回忆起当年在河北,自己被王郎追杀时的腥风苦雨,回忆起冯异在危难之际为自己找到的豆粥和麦饭,款款深情,跃然书上。

    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好压制住自己的感慨了,我想,在刘秀的心目中,那豆粥、麦饭的淳厚的味道,一定跟早年在新野狱中樊晔给他的饼子,和起兵之初吃饭赊旗时喝的酒的味道一样,不仅永远不能忘怀,而且历久弥香!

    接下来,刘秀又多次请冯异吃饭,君臣把酒言欢,共商攻伐巴蜀大计。

    刘秀一直留冯异逗留了10多天,才让他回关中。

    同时,为了进一步表示对冯异深信不疑,刘秀还特别安排冯异的老婆孩子随行。

    (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现在,在刘秀擒拿隗嚣的战略布局、或者说组合动作中,冯异的主要任务就是正面进攻,扼住有关战略要地,同时采取蚕食方式逐步收复隗嚣势力周边地区,最大限度地孤立他。

    像这种军事的、政治的、文化的手段一起上,打组合拳,也正是冯异的拿手好戏。

    按照刘秀的部署,冯异的首要任务就是拿下恂邑。

    但是,隗嚣也看到了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已经先行一步。

    老隗认为,跟刘秀这样的高手过招,要么装死不打、要么求饶投降,要么就是主动一些,豁出去拼死一搏。谁要是既想打、又慢腾腾,只有挨扁的份儿。

    所以,他想争取主动,在新关得胜以后,他立即派出部将王元、行巡率领2万人马,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出发,进攻三辅地区。

    其中,隗军按照计划,由行巡攻克恂邑,王元对付汧城。

    恂邑在长安北面稍微偏西,距离长安西北方向耿弇的漆邑、祭遵的汧城不是太远。但是,耿、祭两位将军也是正在从长安往自己的目的地赶,还在路上。

    这样,如果行巡占领恂邑,就会呼应西州,从北边对长安、漆异、汧城形成包围之势,虎视三辅地区。

    恂邑,恂邑?恂邑!

    冯异太知道恂邑的重要性了,命令部队日夜兼程,直取恂邑!

    还好,冯异比行巡快了半步。

    冯异觉得,隗军刚打了胜仗,士气正盛,而自己的人马干重活儿已经旷日持久,弟兄们都很累,所以,打恂邑要增加点儿技术含量。

    当部下们觉得太累了,提出来要求歇歇再走时,他明确拒绝,耐心说服了大家,并且随即命令部队加速推进,但要动作隐蔽,实际上就是“偷偷进村,打枪的不要。”

    很快,他的队伍快马加鞭,悄悄进入恂邑城。

    他又立即安排手下迅速控制各个重要部位,偃旗息鼓,紧闭城门。同时,他还要求各种动作都不要弄出大的响声。

    (潜往闭城,偃旗鼓。)

    这样,城外的人还不知道城里在干什么。

    没多久,行巡率部匆匆来到,见恂邑城静悄悄的,以为自己行军神速,抢占了先机。

    行巡下令:弟兄们,赶紧进城!

    哦,到了,赶快进城歇歇吧。

    行巡的部队虽然前几天打了胜仗,但现在也是长途跋涉,有点儿累了,大家想,反正刘秀的人马还没有来到,先进城歇歇再说吧。

    谁知,行巡的人马刚走近城门,突然,城里战鼓惊响,城头遍插旌旗,冯异亲自率领精锐骑兵从城门里呼喊着、狂奔着杀了出来!

    没说的,冯异将士冲到行巡的兵马前,见谁砍谁,绝不手软。

    行巡将士猝不及防,大惊失色,慌乱不堪,怎么搞的?赶紧跑吧!

    他们这次是溃逃,毫无思想准备,跑起来也没有章法。

    冯异将士富有追杀经验,在后面撵着砍杀,紧紧咬住不放。

    行巡队伍里并没有马武出现,只能任凭冯异的手下刀砍剑刺,倒地成尸,大部分成了地狱游魂。

    冯异将士追杀了几十里,获得完胜,方才班师回城。

    (异乘其不意,卒击鼓建旗而出。巡军惊乱奔走,追击数十里,大破之。)

    几乎与其同时,在汧城,祭遵大败前来进犯的王元人马。

    这样,隗嚣派出的王元、行巡一支部队,几乎都分别毁在冯异、祭遵手里。

    刘秀打击隗嚣的军事斗争,在小败之后,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北地郡(治今甘肃庆阳)一带的地方豪强如耿定等人,一见形势变化,立即宣布跟隗嚣划清界限,纷纷归顺刘秀。

    军事上搞定了,刘秀安排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组织措施也紧紧跟了上来。

    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拿下恂邑,主要是冯异的功劳。但冯异向朝廷汇报工作时,则是十分的小心谨慎。

    因为,冯异认为,虽然自己亲自率军杀敌夺城,取得了明显的胜利,但是,在不远处,自己的领导和同事也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吴汉在长安,耿弇在漆邑,祭遵在汧城,等等。

    把本来属于自己的成绩说成就是自己的,向来是官场大忌。

    于是,冯异向刘秀书面报告工作时,言辞十分谨慎,态度十分低调儿,根本不敢提及自己的作用。

    (异上书言状,不敢自伐。)

    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是在皇上的亲切关怀下,在朝廷的正确领导下,在吴汉大司马的直接指导下,在各位将军的密切配合和大力协助下,在社会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支持下,才取得的。我们只是做了一点儿自己应该做的工作。

    今后,我们将在皇上和朝廷的正确领导下,以此为契机,从零开始,不骄不躁,多找差距,坚决按照皇上的旨意办事,认真贯彻执行朝廷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团结同事,广泛发动群众,进一步把工作做得更好,来报答皇上的恩典。

    冯异擅长工作,不会搞小动作,也没有时间算计别人,所以他虽然处处小心、时时提防,但仍然是防不胜防。

    他这边高调儿工作、低调儿做人,但树大招风,还是有人想贪占他的功绩。

    既然是贪占他的功绩,诋毁和暗算他的冷枪冷箭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有条件干这些事儿的人,当然都是他的同事。

    总有不少人,干工作不行,琢磨人是高手。而一心干工作的人,往往没有心情、也没有时间去算计别人。

    对于这种官场魔咒,刘秀也拿它没办法。

    (诸将或欲分其功,帝患之。)

    刘秀作为一代明君,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保护干活的,而对于射向干活的人的冷枪冷箭,他并没办法杜绝。

    因为,既然是冷枪冷箭,枪手箭手往往伪装得很好,而即使谁能够把他给找出来,也往往难以消除产生他的政治文化环境,这样那样的枪手箭手还会层出不穷。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痼疾之顽固,已经是人们非以革命的姿态对待它不行。

    所以,刘秀既要保护冯异,又不想挫伤其他将军的工作积极性,确实是要费点儿脑筋的。

    经过认真考虑,刘秀在洛阳向西边的这几位将军下了一道诏书。

    这一次,刘秀觉得自己必须主持公道,给冯异一个应用的说法,决不能和稀泥。否则,鞭打快牛,剑刺良驹,谁还愿意老老实实地干活儿呢?

    这时候刘秀派往长安一带的大司马、将军一共有7位,这道诏书是专门挺冯异的,却又特意发给另外哥儿6个。

    在诏书的抬头,刘秀称呼哥儿6个的职务,显得很正式、很严肃。

    再看内容,更是观点鲜明,措辞严厉,要求严格,毫不含糊。

    他说,日前敌人大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