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秀君临天下-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看内容,更是观点鲜明,措辞严厉,要求严格,毫不含糊。
他说,日前敌人大兵压境,三辅地区干部群众十分惊恐,而北地一带守卫的将士大都按兵不动,犹豫观望。如今,这些偏远的城市得以保全,转危为安,敌人受到严重挫折,耿定等弃暗投明,重新奉守君臣之义。这一切,多亏了征西大将军冯异。他功高如山,却仍然谦逊地认为做得不够、不足称道。现在,朕派太中大夫赐予冯将军所部死伤吏士医药、棺木,你们自大司马一下,都要亲自前往慰问、吊唁,以表达对冯将军谦逊美德的崇尚之情。
接着,刘秀还任命冯异代理北地郡太守,并命令他进军义渠(今甘肃合水以西)。
在这儿,刘秀对各位将领工作保守被动、各自拥兵观望提出了批评,同时,对冯异的功绩和品格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力表彰。
这样以来,诋毁冯异、往自己脸上贴金的现象戛然而止。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是刘秀用人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以内,他一直尽力去这么做。
刘秀对冯异绝对信任、充分关怀,冯异感受深切,也总是回报以加倍的努力和良好的工作业绩。
不久,冯异恩威并重,接连又收复了上郡、安定等地。
随即,刘秀又任命他代理安定郡太守。
一个将军,肩负着十分重要的军事使命,皇上亲自给予保护,给予极高的荣誉,又被委派代理多个封疆大吏的职务,可以说刘秀对冯异的肯定和信任无以复加,而冯异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证明:皇上这么做,是非常正确的。
这样一来,由于刘秀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冯异在上述地方完全控制了形势,隗嚣对刘秀初战告捷、咄咄逼人的局面发生了彻底扭转。
如果说冯异是从正面,采取军事、政治等组合手段扼制隗嚣的话,马援在实施刘秀安排的动作时,则要文静得多。
我们稍微把时间往前推几个月,马援刚到洛阳时,刘秀没有及时给他安排职务,他也很急!
他本来是慷慨大义之士,心里焦急的原因倒不是他是个官儿迷。
一来,他觉得自己是个事业型的人,没有活儿干,急人;
二来他觉得自己从隗嚣那儿投奔而来,工作老是落实不了,不好给世人交代:这样搞下去,人们还以为我政治上有什么问题呢;
三是很现实的,他带着家属、亲戚和宾客一大帮,各方面的开支都不是个小数目。
马援不愿意老是这么闲着,又不好意思直接向刘秀要官儿当,就向刘秀提出来:三辅地区幅员辽阔,沃土肥壤,臣带来不少宾客,请求前去上林苑屯田。
当时由于隗嚣的去向还不明朗,刘秀对如何安排马援暂时难以确定,就同意了马援的要求。
好的,先这样吧,组织上会考虑你的。
(帝许之。)
靠干农活儿糊口,倒也优哉游哉,但显然不是马援的愿望。
当得知隗嚣跟刘秀翻脸时,马援忧心如焚,多次去信给老隗,既是开导、也是责备,建议他改弦更张,正式地归顺刘秀:无数的例子证明,跟刘秀对着干,绝没有好下场!
这时候的马援,仍然把隗嚣当做自己的朋友,希望隗嚣能够悬崖勒马,顺应潮流,听从刘秀的召唤。
但是,老隗已经“霸”迷心窍,一心想着割地称雄,根本听不进不同意见。
他并不认为马援这是对自己好,反而认为他背叛了自己,现在又成了刘秀的说客,十分恼恨。
他一边看着马援的来信,一边跟刘秀用兵动武。
而当刘秀开始正式擒拿隗嚣时,马援再也按捺不住报国雄心,向刘秀写了一份书面报告。
在这份儿报告里,马援说:
“臣归身圣朝,侍奉皇上,既没有经过别人推荐,也没有人为臣表功。有些话,臣不说,陛下未必就能听到。所以,臣不揣冒昧,不惧死罪,很想向陛下坦诚。臣跟隗嚣本来是相互信赖的朋友,当初,他派臣东来时对臣说,我想归附汉室,你先去看看,如果你认为可以,我们就专心归附。后来臣回到西州,如实地向他汇报了情况,诚心诚意地劝导他向善,绝没有引导他向恶。而他心怀叵测,暗地里憎恨陛下,却把满腹的怨毒都归结到臣身上。对于这些,臣如果不报告,陛下就不能知道。因此,臣请求到洛阳拜见陛下,面陈消灭隗嚣的办法。臣一定竭尽忠诚和心智献计献策。待到消灭隗嚣,国家安宁,臣甘愿退隐乡间,死而无憾。”
很显然,马援的这份儿报告既澄清了自己,又向刘秀表达了忠心,同时还提出了希望能够出来工作的要求,态度真诚,言辞恳切。
刘秀本来就很器重他,没给他安排重要职务也是暂时的,也相信他报告中的话。
现在,帝国跟隗嚣之间的游戏快到收官的时候,马援也应该正式出场了!
于是,刘秀立即召马援进京商量工作。
刘秀召见马援,共商讨伐隗嚣大计。
马援向刘秀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对消灭隗嚣的设想和建议。
史称马援为“志略高远的军政家”,就像冯异、寇恂一样,从来都善于把握社会发展大势,也从来都不是为打仗而打仗。
关于马援的这些设想,史载不详,我们也不在议事的现场,难以确切地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刘秀基本上同意和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让他从中承担部分工作任务。
刘秀交给他的这一部分工作任务,就是我们要说的马援要实施的刘秀擒拿隗嚣的另一个动作:挑拨离间。
这当然不是马援建议的全部,但也十分重要。
刘秀很快拨给马援特种兵、精锐突骑5000人,让他专门干这事儿。
应该说,马援长期在西周一带工作生活,了解风土人情;又担任过隗嚣的绥德将军、高级智囊,跟老隗身边以及地方上的各级各类干部也非常熟悉,刘秀让他干这个活儿,是人尽其用
于是,马援率领着这5000名特种兵,往来于高峻、任禹等隗嚣的高级将领之间,还游说羌族的族长、豪强等地方实力派,为他们分析形势,陈述利害,要求他们明白大义,弃隗投刘。
无论在城里街市、还是在乡间道路上,5000名特种兵的阵容都是非常壮观的。
大家完全可以想象这是一个什么局面:一个老隗曾经的将军、高级幕僚、学者型干部,肩负刘秀帝国的重托,率众游走于军政要人和地方豪强之间,高调儿做挑拨离间的工作,公开来拆老隗的台。
马援这样东来西往,几个回合一闯荡,搞得老隗的部属和地方豪强人心惶惶,相互猜忌,一盘散沙的局面逐渐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马援的这种工作很有效,却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
老隗,你在忙啥?
当然,老隗部下中也有根本不吃马援这一套的。比如,资深的杨广将军。
马援跟杨广过去也是老同事、老熟人、老朋友。为了争取他,马援给他写了一封长信,既叙友情世故,也谈形势变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态度恳切,刚柔相济,希望他、并通过他影响隗嚣,悬崖勒马,归顺刘秀。
但是,杨广对此置之不理。
(广竟不答。)
有意思的是,杨广本人没有、也没有建议隗嚣对马援采取反制措施。
为了巩固马援策反、离间的工作成果,刘秀还命令来歙积极配合、密切协助。
在马援创造的隗嚣众叛亲离的氛围里,来歙招降了隗嚣的将军王遵、牛邯,进一步孤立了隗嚣。
这样一来,冯异、马援、来歙等人,成功地实施了刘秀擒拿隗嚣的组合拳战略战术,打得老隗没脾气。
………………………………
156 太极推手和陇蜀联手
老隗在军事上被挫败,在政治上被孤立,战略腹地也被蚕食,正在一步步走向绝境。
他感到更窝火的是,除了这些看得见的、有形的失败,如损兵折将、丢城失地、干部出走外,经过马援的挑拨,他觉得自己阵营的人心已经散了:大家普遍认为这样跟刘秀对着干,到底能够坚持多久?
更要命的是,在被刘秀的这么样的组合拳猛打一阵之后,老隗感到自己不光确实难以招架,还找不到破敌的妙招。
他觉得,这么几年来,自己跟刘秀玩儿,最得心应手、也曾经有过不俗效果的就是说瞎话、忽悠刘秀了。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决定再用用这一招,来个假检讨。
这次,隗嚣不是被动地等着刘秀的来信,而是主动向刘秀上书,言辞恳切地谢罪:
“西州的干部们听说大军突然到来,惊慌失措,寻求自我保护之策,臣隗嚣无法禁止。臣的部队虽然一度打了胜仗,但臣不敢忘记君臣礼节,亲自追回他们。过去虞舜侍奉父亲的时候,如果父亲用大棍打他就逃走,用小棍打他就独自承受。臣虽然不聪明,但岂敢忘记这父子之纲和君臣大义!现在,臣的命运在朝廷的掌握之中,陛下如果赐死臣就死,赐刑臣就服刑。如果承蒙陛下开恩,臣一定洗心革面,至死不会忘记。”
老隗说的这些话,看起来很诚恳,其实连他自己也不相信。不过既然是忽悠,先就这么说着吧,反正也就是缓兵之计。
刘秀拿着这信跟身边的干部商量,大家都很恼火,隗嚣胆大妄为,抗命已经难饶,军事对抗就是典型的谋反了,况且他看起来用词恳切,其实态度傲慢。说是谢罪,还不如说是炫耀。干脆,继续打他,杀了他的儿子隗恂!
对于隗嚣谢罪背后的真正用心,刘秀一眼就看破了。
他实在不忍心杀掉隗恂,也希望把这封信当做给老隗的台阶,再给他一个机会。
当然,对他的诡计,必须点破。
经过再三考虑,刘秀给隗嚣写了一封回信,专门派遣来歙抵达汧城,向隗嚣传话。
在这封信里,刘秀借讲述前朝柴将军给韩信书信中的话,表示自己将会用宽厚、仁义、与人为善的态度处理这个事情;明确提出条件,如果真的要投诚,要求隗嚣把自己的另一个儿子、隗恂的弟弟也送到洛阳来,以表达诚意,自己一定会厚待;最后,刘秀明确地告诉老隗,自己已经年届不惑,戎马10载,非常讨厌虚情假意和浮夸辞藻,凡事要拿出实际行动,否则,你也不要回信了!
刘秀虽然不想轻易对人动刀,但对隗嚣也确实用尽了自己的耐心!
老隗你不必再忽悠了,对于我们之间的事儿,我本来并不想把事情做绝、把话说绝,如果你要表达诚意、取信于人,就把你的另一个儿子送到京城来吧,我会好好待他。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不要再玩儿那些没用的,如果你没用诚意,就不要回信了,我很忙!
隗嚣见到刘秀的回信,既恐惧、又忧虑。
很显然,刘秀已经看透了自己的心思,想再忽悠他将会非常困难。面对刘秀招招紧逼,自己确实没用什么好办法了。
但是,假如真的归顺刘秀,自己将永远没用自立的机会;再说,跟刘秀忽悠了这么多年,又刚刚面对面互砍过,自己不仅不可能得到刘秀的信任,就是他的那些部属也不会让自己好过。
对,公孙述有实力、但又比刘秀能力差,先归顺他吧
老隗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条路,那就是先归顺公孙述,联手对付刘秀,度过眼前的难关,将来在找机会翻盘、自立。
于是,老隗便偷偷地派人到成都,向公孙述低调儿称臣。
(嚣知帝审其诈,遂遣使称臣于公孙述。)
老隗心想,这世道真能捉弄人啊!
想想当初,公孙述大兵压境、威逼利诱,非要给我老隗高官厚禄,我嫌烦、不要,还把人家的使者给砍了。
现在,我自己几乎走投无路,还得乖乖地、腆着个脸去求人家。
唉!
归附他反正也就是暂时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就这么着吧。
这就是老隗,虽然很有才,可办什么事儿老是优柔寡断,还要鬼鬼祟祟。
公孙述则没有考虑这么多,为了称帝,他已经不顾一切了。
这个时候,公孙述虽然在成都称帝,可势力范围只是在巴蜀一带,他觉得这跟自己的野心不相符。
日前他发动了对刘秀的三辅地区的进攻,老是被打退,现在正是广纳豪杰、扩大势力的的时候。
隗嚣不是什么好鸟儿,单凭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事儿,我就可以发兵打他!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先对付刘秀再说。
所以,他欣然接受了隗嚣的归附。
但是,他想高调儿处理跟隗嚣的关系。
次年春天,就是公元31年3月,公孙述封隗嚣为朔宁王。
这样,公孙述、隗嚣互相派兵往来,加强军事交流和攻防支持,联手对抗刘秀的局面很快形成。
对于这种局面,刘秀也是有预料、有应对预案的。
那就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军事形势变得非常单纯、敌我阵营变得非常清晰,下一步的唯一选项就是一个字,打吧!
对于这,刘秀、公孙述、隗嚣都是这么想的。
公孙述对隗嚣说,朔宁王,你距离刘秀近一些,你先上吧。
由于刘秀考虑周密,措施得力,部将用命,隗嚣并没有占到便宜。
公元31年秋天,隗嚣亲自率兵攻打安定郡。
他的步兵、骑兵达3万之多,前锋直抵阴槃(今宁夏泾川东)。
安定郡代理太守、征西大将军冯异靠前指挥,给予老隗有效的阻击,使他根本无法前进。
老隗分出部分兵马,派部将转道进攻汧城,遭到驻守汧城的征虏将军祭遵的截击,大败而逃。
与此同时,按照刘秀的安排,来歙配合马援所做的策反的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来歙看看火候到了,写信给魁嚣的将军王遵。
王遵会意,率然带着自己的家属和亲信东奔洛阳,投奔刘秀。
刘秀立即兑现承诺,封王遵太中大夫、向义侯。
这一下,隗嚣的队伍里再次激起一阵波澜,人心再次大乱,很多将士都在考虑一个现实的问题:是进攻,还是投降?
老隗一看势头不对,这仗根本没法打,连忙率军撤退。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秀已经开始做御驾亲征的准备了。
就在隗嚣率军进攻安定时,刘秀就想动身亲征了。
为了一招制敌,确保讨隗取得完胜,刘秀下诏给控制河西五郡的凉州牧窦融,说自己要御驾亲征,要求他亲自率军出发南下,给予全力配合,并约定了会师的日期。
窦融欣然领命,立即率部队动身:他早就做好了准备,等待刘秀召唤。
不料不巧,天降大雨,连日不绝,道路断绝,桥梁不通,窦融的部队一时不能开拔。
也正凑巧,这时候隗嚣的部队被冯异、祭遵击退,刘秀暂时搁置了亲征,也暂时不需要窦融南下。
不过,趁这一会儿雨大人闲、都不用兵的时候,我们隆重推出窦融,向大家介绍这个旷世英才。
大家放心,只要有机会,我们尽可能不放过刘秀执导的社会人生大戏的主要演员。
来吧,给窦融演员个特写。
其实,他已经出场有一会时间了,那还是隗嚣的高级幕僚、一代通儒班彪投奔他的时候。
只是,那一会儿,舞台太乱,其他主要演员在吵架,我们也太忙,没顾得介绍他。
来吧。
………………………………
157 能人窦融
窦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人,出身外戚官僚家庭,比刘秀大9岁。
他7世祖先窦广国曾经被前汉王朝封为章武侯。
更为人瞩目的是,广国同志是时任皇帝、汉文帝的内弟,也就是皇后窦氏的亲弟弟。
这个窦皇后不仅是文帝刘恒的夫人,还是景帝刘启的老妈、武帝刘彻的祖母。
她本人就很有政治头脑和手腕儿,性格强硬果断,长期左右朝政。
关于她在那刘家爷儿们、一群皇帝王侯面前指手画脚的故事,可能连地球人都知道。
我们这儿要告诉大家的是,窦融同志的祖上也曾经因为老窦家这个女儿嫁得好而满门辉煌。
窦融的高祖父在前汉宣帝时官至2000石,把家从常山(今属河北)迁徙到了平陵。
窦融很小的时候老爸就去世了,老妈带着他们兄弟姊妹几个生活。但由于家底太厚、裙带太多、人脉太广,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兄妹几个的成长和发展。
青春年代的窦融,由于家世的原因,跟前汉王朝以及王莽政治势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他20来岁就做了强弩将军王俊的司马,他的妹妹做了王莽的堂弟、大司空王邑的小妾。
我们前面说的公元7年东郡太守翟义拥兵反抗王莽时,后者派王邑带兵镇压,窦融就是王邑手下随行的将领。
在这场镇压翟义及其响应者、支持者的战争中,窦融表现突出,立下了军功,被王莽势力封为建武男。
这个时候的窦融,在京城长安安了家,出入朝廷和官衙,往来于贵戚和高干之家,还广泛结交街闾豪杰,遇到事情喜欢行侠仗义。
同时,在那个薄情寡义的年代,窦融极为讲究孝义,侍奉老妈哥哥至忠至诚,抚养弱弟精心呵护、无微不至。
这就是我们给青年窦融的一个特写:一个新莽时期的政治才俊,一个黑白两道都吃得开的豪杰之士,一个孝子。
但是,公元23年6月的昆阳血战,给了窦融极为沉重的打击。
当时,青州、徐州一带起兵反莽的势力闹得很欢,他被王莽的太师王匡亲自点名,作为王匡的助手东去讨伐。
没多久,莽军跟更始部队在昆阳对决。窦融担任大司空王异的随护,经历了莽军惨败的全部过程。在跟随王邑死里逃生、跑回长安的少数将士中,就有窦融。
但是,这丝毫也没有影响窦融的仕途。
因为我们曾经分析过的原因,当时王莽势力用人导向已经跟干部的个人德才和工作实绩无关,主要看这个干部是不是在裙带上、血缘上跟自己更近,在做人做事上是不是更加无耻、无能,在具体工作中是不是更善于把事情搞砸、把干群关系搞僵。
由于窦融的妹妹是自己的小妾,所以,王邑大力推荐窦融担任更重要的职务。
由于王邑是自己的堂弟,所以,王莽对王邑的建议基本上都采纳。
就在昆阳惨败不久,窦融被王莽势力任命为波水将军,率军进驻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成为独当一面的军政大员。
同时,窦融还获赐黄金千斤。
这一段时期,社会剧烈变革,政权正在更迭,起义军长驱直入,窦融连遭败绩,而职务不断上升。
我想,他的人生理想和政治理念也在这时候发生了激烈的变化。
在乱世求存,考验的不仅是实力,还有眼光。
王莽失败时,窦融立即率部投降。他选择的投降对象是更始王朝的军事最高长官、刘玄的岳父之一、大司马赵萌。
赵萌无能,但很得势,对窦融很器重,先是让他担任自己手下的校尉,后来又让他担任巨鹿郡太守。
虽然王朝更新了,窦融不过是摇身变了一下,还是一方大员。但他并不满足。
窦融很快发现,更始王朝的高干不过是乌合之众。这个王朝开张不久就病入膏肓了,它名义上是一个王朝,其实所能控制的地盘不过几个郡县大小,各地特别是东方还在无休止的战乱之中。他心里感到很不踏实。
也就是说,这天下乱到什么程度、乱到什么时候还很难说;更始王朝散伙是必然的、只是日期难以确定。
聪明的猢狲决不能等到大树倒了才跑!
还是回河西吧!
经历了这么多,窦融终于认定:河西,将会是自己退可以安身立命、割地自保,进可以与人争锋、讨价还价的可靠根据地。
他这么考虑,主要原因是:
其一,河西土地肥沃,粮草充裕,百姓殷实;
其二,这儿人口众多,民风淳朴,是很好的兵源地;
其三,黄河在这儿有天然屏障,一旦有突发、紧急的情况,切断渡口、控制要津即可固守;
其四,在凉州12个郡国中,河西诸郡国的部队兵强马壮,而且较少参与中原和东方的兵事,编制完整、供给充足、实力很强,比如,仅张掖属国就有精骑兵上万,好斗、也善打;
其五,也是最重要的是,他老窦家世代在河西做官,经营很久,人脉深厚,根基极深。
窦融的高祖父做过张掖太守,曾祖父做过护羌校尉,堂弟做过武威太守,使老窦家成为河西数一数二的大家族。
对,就回河西!
窦融走了赵萌的门路,向更始辞去巨鹿郡太守,获任张掖属国都尉。
窦融非常高兴,立即带着全家西去上任。
张掖属国在凉州虽然不是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