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烈火女将军:摊上萌夫君-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杨中显小题大作,讥笑他拿鸡毛蒜皮的小事作文章。

    出人意料地,圣上竟然以“人命关天”做借口,把折子转给大理寺。大理寺卿丁朝珍拿不准圣上的意思,顿时头疼起来,心里直犯嘀咕。如果案情属实,案子可大可小:往小里说,重新审理案件,治了金旭的罪就算完事;往大处说,不仅要治金旭的罪,还要治相关人员,往低处看要处理金旭手下做事的,往高处看甚至晋州太守都能被扣上个失察的大帽子。另外,如果案情不实,如何处置杨中显,也是个棘手的问题,摸不透皇上的意思,办轻了办重了都是罪。

    丁朝珍是条老狐狸。他琢磨不透圣上的意思,索性就不琢磨了,转而琢磨圣上对杨中显的态度:似宠非宠,倒像有意在历练他。想清楚这点,丁朝珍心里顿时明朗起来,他亲自挑选了一个人,叫做康钊的,来调查这桩案子。

    康钊品阶不高,任大理寺执事,从九品,平时连上朝的机会都没有。这桩案子,由小小的执事来调查、大理寺卿亲自监督审问,既称不上隆重,也称不上草率,谁都挑不出半点错处。

    康钊做事的能力很不错,但他为人颇有几分书呆子气,不懂得转寰,更不会讨上司和周围人的欢心,在大理寺混了近十年,仍然没有机会升迁。丁朝珍让他来做事,一方面,只要给康钊提供调查便利,康钊便能把事情做好;另一方面,随便寻个借口,就能将康钊打压下去,随时让这桩案件叫停。

    之后,这桩案件的审理进程,成了苏礼和表演的舞台。他只是个小小的师爷,没有参与朝廷大事的资格,只能间接影响朝廷的人。康钊行事风格太明显,在人情世故方面完全是死脑筋,发现情况时会有什么反应,轻易就能猜到。
………………………………

第316章 :师爷死了

    所以,苏礼和只需把握机会,在恰当的时间、场合里,挑选一些虚假的风声或者真实的证据,分批放出来,就可以控制案件的审理进度。

    首先是崔师爷的死。苏礼和没有绕弯子,选择人多的场合,众目睽睽下直接将好不容易查到的证据交给大理寺。

    崔师爷的死因,对外宣称是病死。苏礼和呈上的第一份证据,是崔师爷秘密抄录的药方。药方是当地郎中开的,里面有一味慢性毒药。郎中两个月前已经失踪,失踪的前日,有人见到他去过金旭家里。金旭声称是因为家眷身体不适,请他前来诊治,对失踪一事毫不知情。

    康钊派人去郎中家里查访,没有找到直接的线索,无法判定跟金铭有关。

    接着,苏礼和借“案情存在疑问”的理由,呈上罗县富商吕成业一案的卷宗。此案发生在两年前,案审后判吕成业的妾室华氏谋财害命,对吕成业投毒,并于当年处死华氏。

    吕成业早年潦倒,华氏与他青梅竹马,甚至为他提供行商的本金。他外出经商时,华氏被家中另行许配,吕成业归来得知后,另娶姜氏为妻。五年后,华氏夫家落魄,吕成业花了一笔钱,换来华氏夫家的休书,八抬大轿将华氏娶进门。不料新婚才两月便丢了性命。

    奇怪的是华氏定罪之后,一名服侍过华氏的丫头,名唤小翠的,曾到衙门击鼓,替华氏喊冤。知县金旭接了状子,第二日升堂却不见小翠的身影,当即以藐视公堂的罪名,对小翠下了拘捕文书。没想到拘来的却是她的尸体,没有仵作的鉴定文书,只有卷宗上简简单单几个字的批注:死因自杀。

    康钊看完卷宗,觉得此案审理确实过于草率,便亲自来到罗县,从小翠的死因重新查起。小翠只是个丫头,没什么身份地位,正常情况下不引人注意。如果她是被谋杀致死,留下线索的可能性最大。

    京城中的各势力隔岸观火,私下悄悄揣测,一时间议论纷纷。

    十三同样密切关注着案情的进展。根据他的经验,每逢有重大事件发生,总会有能人异士浮出水面。他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些人,选择最合适的势力,为自己和十九重新铺条后路。

    这桩扑朔迷离的案件,成为风雨的前奏。彼时,很多人都预感到,京城又将掀起一番大动静。但是谁都没有想到,这场动静竟然会持续数年。

    苏礼和极其谨慎。他知道朝廷是个危险的漩涡,风头太过会招来祸事,所有没有亲自出面。利用卷宗将康钊引到罗县后,他策划了一起小小的意外:找人故意把乞丐阿三撵上街头,冲撞了康钊。这个乞丐阿三,是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查到的线索。

    阿三本来不认识康钊,被训斥后知道他就是朝廷派来查案的,立即把他带到城外,一边使劲磕头赔罪,一边恳求他为小翠申冤雪恨。

    小翠没有家人,很小就被卖进吕府为婢,死后也无人替她收尸。她生前心地善良,曾经救过饿晕的阿三。阿三记得她的好,待数日后事情平静,偷偷将阿翠尸体带到城外埋了。当年他害怕被人发现,只敢在附近偷偷留下记号,连坟头都没敢留。

    时隔两年,小翠的尸首已经只剩下白骨,颅骨后的重击痕迹清晰可见,可以断定是谋杀致死。

    苏礼和趁机呈上一份手札。这是崔师爷生前记录的,藏在床板的夹缝中,只有薄薄数页,记载着部分案件的实际现场以及案审情况,其中就包括吕成业中毒身亡一案:华氏受押时怀有一个月的身孕,她初时拒不认罪,受刑后导致小产,顿时绝望,称要随夫而去,连认罪书都没看就签字画押。

    当年堂审华氏,不少当地人在堂外围观,经他们证实,小产一事属实。而卷宗中对此只字未提。

    事情顿时变得蹊跷:如果华氏准备谋害吕成业,为何会怀上吕成业的孩子?即使不小心怀上了,也肯定会想方设法打掉,而不是拼命护着孩子、更不会在失去孩子后突然绝望。

    康钊去看了当年关押华氏的囚室,没有任何发现。乞丐阿三告诉康钊,小翠生前曾提起,吕夫人姜氏善妒,数次刁难华氏;而吕夫人姜氏,居然是知县金旭的远房堂妹。

    崔师爷之死、吕成业一案都别有内情,且与金旭扯上关系,经康钊上书、大理寺卿丁朝珍盖印批准,金旭一案正式进入审查阶段。

    到十月中旬,金旭案变得越发迷雾重重。康钊处在迷雾的正中心,毫不犹豫地前行。

    这时,山里的猎户在追踪猎物时,发现一具尸体。康钊带着特意从大理寺调来的仵作赶去现场,发现尸体完全腐烂,容貌早无法辨识,大半躯体只剩下骨架。根据气候和周围的环境,初步断定死亡时间为两到三个月。死因被利器刺伤心脏,像是江湖人的杀人风格。周围没有血迹,也没有遭到破坏,是死亡后抛尸至此。

    康钊想到失踪的郎中,命人将尸体运回县衙,并再次传唤郎中的家人,询问郎中的体貌特征,竟然与尸体完全吻合。难怪一直找不到郎中,原来他早死于非命。康钊立刻认识到:这绝对不是一起简单的江湖仇杀,极有可能是买凶杀人。崔师爷留下的卷宗中还有几起无头命案,也很可能是相似的情况。

    想到这里,他反而冷静下来。

    据他对金旭的了解,这个人贪财,但还没贪到心狠手辣的地步。先是崔师爷,然后是郎中,如果这一连串的命案真的存在关联,背后的主使人绝对不会是金旭。因为金旭的城府,甚至还不如他那个远房堂妹――吕夫人姜氏。

    可是,如果姜氏是主谋,那么她杀害华氏是因为嫉妒,杀害小翠是为了掩盖真相,那杀害崔师爷和郎中的理由呢?一个妇道人家,如何对这两人下得手?另外,康钊细心地发现,吕成业死后,吕家主营的商铺帐目,并没有完全被姜氏掌控。她掌管着货物的进出,却无权进行随意调整,充其量只是一个监管人。

    事出反常即为妖。

    怀疑归怀疑,苦于抓不到任何证据,案子似乎进入僵局。

    康钊揉揉眉心,终于迟钝地发现,这不是一桩普通的案子,背后很可能有更大的势力在操纵。但他毫不畏惧。

    自从十三与苏家断绝关系,苏礼和一直小心翼翼地与十二保持着联络。为避免给她带来麻烦,他没有请她做过任何事情,只有她平安,他的努力才有意义。十二也不是寻常人,她倾心苏礼和,便会主动地为他着想。可惜在闲阁严密的监控下,她能做的不多,只告诉他了一个名字。

    苏礼和悄悄查过那个人的底细后,考虑了很久。那个人很难控制。康钊是个死脑筋,掌控不了那个人。如果事情脱离康钊的能力范围,以后的发展将变得难以预料。杨中显知道情况后,冷笑着问他:“你最初找上我,目的不就是要把事情闹大吗?如今正是大好机会,你准备放弃?”

    因为他这一句话,苏礼和下定决心,故意在康钊面前拉着同僚闲话,假装无意地问了一句:金旭在罗县当了多年知县,出这么大的事,难道这么多年都没有人注意到罗县的动静?

    康钊恍然大悟:难怪他在罗县调查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进展,原来这桩案子已经超出这个小县城的范围!根据这个方向,他很快了解到,金旭的直辖上司对罗县的一切装聋作哑,无论什么情况都直接呈报太守,态度十分可疑。与其说是包庇,倒不如说是逃避。

    于是康钊的目光很自然地投向晋州太守郭茂怀。

    然后,经历了表面上风平浪静的半个月,当各路人马纷纷以为这桩子即将不了了之的时候,突然传出康钊的死讯。

    他在回京的路上遭到刺杀,遇害时间是深夜子时,没有目击者。头天晚上很正常地与驿站驻守人员一起吃晚饭,然后回卧房休息。第二天,驿站的人见他迟迟没有起床,敲门也不见回应,最后破门而入,看见床上大片干涸的血迹。刺客狡猾地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除了心脏上的致命伤,由匕首类短柄凶器造成,是典型的暗杀。

    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苏礼和的预料。他没想到康钊会死,并且怀疑是不是闲阁杀的人。十二拒绝透露任何信息,他怕问多了给她招来麻烦,只能放弃追问。

    康钊回京前写过两封信,一封寄给大理寺卿丁朝珍,称案情重大,他要当面向丁朝珍汇报,另一封信尚未来得及寄出。事发后,未寄出的信件,还有他查案时记录的文字,以及他所保管的、罗县崔师爷遗留的手札,全部在混乱中丢失。

    朝野上下顿时一片哗然。康钊去罗县查案,代表的是朝廷,属于朝廷特派人员。居然有人胆敢行刺朝廷大员!这事还了得?

    变故是摸鱼的大好机会。事情闹得越厉害,暗中的人越方便浑水摸鱼。

    从金铭案开始,到如今康钊遇害,很多人都打起小算盘,试图恰到好处地表现一把,捞点好处尝尝。比起真相,他们更关心利益。

    包括杨中显和苏礼和。

    十三也不打算再重新培养一个苏家。自从十九懂得男女有别,他便开始着急。等不及重新筹划,那便从现有的势力中挑选个合适的吧。

    朝野上下,只有定国侯依然保持着低调的姿态,继续过着他的闲散日子,每天闭门谢客,在府上听戏饮酒,指挥侍卫们搜集各种有趣的玩意打发时间。

    丁朝珍无法断定康钊的死与金旭案是否有关,不敢自作主张,就上了道折子,先是慷慨陈词,愤怒地指责居然有人敢谋害朝廷大员,接着罗列理由,洋洋洒洒一大篇,称事关重大,请圣上裁决。事实上,把责任推了个一干二净,连同继续查下去的难题也丢了出去。

    圣上看完奏章,不置可否,转而问御史杨中显:“罗县金旭贪赃枉法,你如何知晓?”金铭官职卑微,罗县地方荒僻,杨中显上任后从未离开京城,不可能无缘无故地知道到这件事。

    杨中显飞快地想了想,决定如实汇报。他恭恭敬敬地回答:“罗县前任崔师爷死后,接任他的是扬州苏礼和。苏礼和与下官是同期进士,曾有书信往来。他发现疑点后,曾与下官商讨此事。”

    圣上点点头,口吻十分随意:“看来这人倒有几分能力。让他接替康钊,继续查。”

    苏礼和接到圣旨,惊得冒出一头冷汗。

    从荒僻小县的师爷,破格提升为大理寺执事,表面上风光无限,事实上凶险万分,很可能落得与康钊一样的下场。一纸诏书突然将他推到台前,连拒绝的余地都没有,只能在各色目光中,辞别罗县的同僚。

    丁朝珍因此看清楚皇上的立场:彻查案件。至于原因,自然是要提拔以杨中显、苏礼和为代表的新人。金旭比较倒霉,撞在风头上,成了他们的垫脚石。只是这块石头的份量仍然不够,需要更大的。所以不能就此结案。

    想明白以后,丁朝珍对苏礼和格外关照。苏礼和不知道丁朝珍的算盘,也不敢得罪他,小心翼翼地接受着关照。托他的福,前往大理寺报到的过程很顺利。处理完繁琐的流程,他开始打起十二万精神,一遍遍翻看金旭案的卷宗,看着康钊的验尸记录,考虑应对策略。

    梧桐树上最后一片叶子飘落时,十三正坐在窗前发呆。十九凑过去,拿起他放在膝边的小册子:“这是什么?”

    她今天没有梳发髻,柔顺的黑发披在肩头,将一张小脸衬得愈发娇俏。

    十三回过神:“名册。”想在朝廷里找出一个既有能力、又可以信任的人,没有那么容易。借助任务的机会,他收集了蚁堂传回来的消息,将得到的情报大致整理出来,做出这本小册子,方便对比思考。
………………………………

第317章 :失去兴趣

    房间里铺着厚厚的地毯,收拾得很干净。十九随意地坐下,顺势靠在十三脚边,翻开小册子:“你写的?”

    “嗯。有没有哪个人看起来比较顺眼的?”

    十九瞄了两眼就失去兴趣,摇摇头,合上名册还给十三。听到他发出极轻的叹息,十九忽然问了一句:“你是不是在打算什么事?”

    十三诧异地看了她一眼:没想到她居然发现了。他没有解释,也没有否认,只是点了下头。他们信任彼此。

    十九仰着脸问:“我能做什么?”每次都是被他照顾,她也想帮他做些事。

    十三拍拍她的脑袋:“什么都不用做,好好活着。”如果她出了事,那么他谋划的一切都将失去意义。在这个暗无天日的地方,她就是他的信仰。

    十九有点不高兴,态度坚决:“我知道我很笨,你教我。我不要你这么辛苦。”

    十三顿时笑了:她担心我呢。收起小册子,他俯身抱住她:“我还没想好怎么做。现在,你只要好好活着就够了。”十九抬眼,认真地看着他,表情懵懂,却没再多问。

    经过半个月的明察暗访,苏礼和大致掌握朝廷的情况,更加头疼起手上的案子。别说他如今没有半点人脉与根基,就算是派丁朝珍这样的老滑头来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记得,十二曾经告诉过他一个名字,然后他提点康钊去查,结果康钊惨遭横死。

    那个人是晋州太守郭茂怀,正四品的朝廷命官。当今圣上登基前就稳居晋州,历经多次动荡仍然巍然不动,说他没有点手段,谁都不会相信。金铭有他当后台,胆子却特别小。饶是苏礼和在罗县当了半年师爷,都没抓住过他犯错的直接证据。

    苏礼和怀疑,吕成业一案不是金铭判的,而是郭茂怀授意。不止如此,罗县这个小地方,甚至还有可能藏着闲阁的秘密。――或者郭茂怀本就是闲阁一伙的?苏礼和被自己的念头吓了一跳,心思迅速活络起来,大脑飞速思考。

    可没有证据,怀疑就只能是怀疑。如果他想查郭茂怀,至少要找到一个可以仰仗的大人物。丁朝珍只会当好好先生,到处笼络人心,可以直接排除。其它的朝臣元老,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剩下的,只有皇亲国戚。其中最显赫的两位,便是当今圣上的两位弟弟:淮阳侯夏靖琪,定国侯蓝烈倾。

    淮阳侯常年留居封地,不在京中,远水不解近渴,求了也没有用。

    听说定国侯爱马成痴,苏礼和特意定制一副精致的马具,前往定国侯府拜访。

    结果吃了个闭门羹。侯府的侍卫客客气气地将他拦在门外,称定国侯染了风寒,需要静养,不见客,连马具都没留。

    苏礼和想了想,将马具换成珍贵的雪参,第二天又来侯府递上拜访的帖子。侍卫依然客客气气,将静养的话重复一遍,以“药理相冲”为由,婉拒了雪参的美意。

    第三日,苏礼和拎的是几只脆梨。脆梨不是稀罕物,虽然天气寒冷,不是脆梨的季节,但只要有银子,倒也不难寻。

    侯府里,定国侯懒懒倚在榻上,听到下人的回报,嗤笑:“他倒是有毅力。”

    下人躬着身请示:“爷,那您见还是不见?”

    “不见。”蓝烈倾相当干脆。他如今赋闲在家,朝堂的消息仍然通过各种途径流进侯府。大理寺新上任的执事、执事手上的案子,他都听说过。所以苏礼和一来,他就知道这人打算求什么事,索性避而不见,省得麻烦。

    “等等,”蓝烈倾想了想,叫住退到门口的人,“雪梨留下,赏你们了。――让他以后少来晃悠。”

    留下脆梨,表示他与此案无关;不见人,表示无意插手。苏礼和离开的时候,心底反而更加忐忑,开始认真考虑抽身而退的策略。这案子,比他想象得更危险。

    转眼到了腊八。苏礼和收到苏婉从扬州寄来书信,问自家兄长是否回扬州过年,并问起十三的近况。苏礼和没想到她仍然记挂着十三,只得设法联系十二,问她打听。

    十三的日子并没有太大改变。虽然他和十九不再是固定搭挡,但两人出任务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十三只要有空就会陪着她。十九也一样,十三出任务的时候,如果她有空,就老老实实地跟着,倒让十三很放心。

    最初,所有人都以为,十三又要受罚了,没想到阁主竟然没说什么。既然上面没说话,下面的人更不会有意见。对他们来说,出任务的时候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安全。私下里,他们甚至十分羡慕这两个人,出任务的时候也很乐意与他们搭档。

    倒是十九,即将十六岁的她进入二次发育期,身段开始慢慢长开,漂亮得让人无法直视。十三一边欣慰,一边担忧她以后的日子。朝廷里一直没有像样的人露面,他开始沉不住气,考虑是否找人在背后推一把。

    年关越来越近。这时,案情出现转机。

    苏礼和毕竟在罗县呆过半年,熟悉那里的人员情况,有针对性地用了些手段,花银子收买了一些人,在另外一些人旁边有意放出风声,称已经掌握案子的全部情况,要严办所有相干人员。数天后,姜氏身边的一名丫头主动投案。为了减罪,她供认替姜氏买毒药的事实,然后在姜氏的指使下,将抹过毒药的糕点送给华氏,吕成业误食后中毒身亡。另外,崔师爷死亡的前几日,曾与姜氏发生争执。

    根据她的证言,苏礼和迅速将姜氏、金铭二人收监。他先去审金铭,假称姜氏将所有杀人的罪名全推到他身上。金旭连呼冤枉,说他根本没有杀过人,只是徇私枉法、包庇姜氏而已。

    苏礼和冷笑:“是吗?你表妹可不是这么说的。”

    金旭又惊又怒,来不及考虑真假,为保住性命索性全招了:“我真没有杀过人。吕成业死的时候,崔师爷发现吕成业生前在替人做事,死后我堂妹接替他为那人做事。他劝我堂妹收手,堂妹说她做不得主,还说他留不得。郎中拿这件事威胁我们,我当时找堂妹商量,她说没事,会有人来处理,第二天郎中就失踪了。直到康大人找出他的尸首,我才知道他已经死了。其它的我什么都不知道。”

    “那个人是谁?”

    金铭支支吾吾:“不能说,说出来我就死定了。”

    苏礼和连续逼问两遍,金旭居然紧紧闭上嘴巴,一个字都不肯说了。苏礼和想了想,暂时放弃追问――那个人,要么是晋府太守郭茂怀,要么是比郭茂怀更了不得的人。以他如今的本事,想动那个人,哪怕有十条命都不够用的,还是假装不知道得好。

    然后他根据金旭的供词,理出罗县一干案件的脉络,呈报丁朝珍:吕成业背后另有主子,或许就是因为这个主子才发财。他意外身亡后,姜氏出于某种原因,接替他为那人做事,同时勾结金旭,嫁祸华氏。崔师爷为此与金旭、姜氏发生争执,招来横祸。接下来,康钊到罗县查案,背后的主子为防事情泄露,又杀了郎中灭口。

    写完折子,苏礼和没有立刻拘捕姜氏,而是以养病为由,请了三天假。

    三天后,他刚回到大理寺,立刻被大理寺卿丁朝珍传去问责:因为他“无意间”泄露金旭的口供内容,同时延误审讯时机,姜氏已经畏罪自尽。案子转由丁朝珍亲自负责,并迅速结案:

    金旭因循私枉法、草菅人命等多项罪名被大理寺收监。郎中助纣为虐反遭毒手,罪有应得。姜氏谋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