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廷-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恒秉闻言,淡淡的哼了一声,转过身看向周正道:“建虏除了山海关别无他路入关,莫非他们要走海路,从天津卫打入京师吗?”

    周正直视他,道:“从山海关到甘肃镇,九边重镇,你能告诉我,他们每一处都如山海关一样,牢不可破吗?”

    李恒秉顿时冷笑一声,道:“不知所谓!想要绕过山海关,建虏得绕道上万里,并且经过蒙古察哈尔的地盘,他们是疯了吗?”

    建虏之所以在崇祯二年冒险入关,确实是逼不得已,小冰河不是只在大明关内,辽东本来就贫瘠,建虏原是渔猎民族,现在建国,人口渐多,不事生产,又没有外入,在天灾之下,即将崩溃之际,除了发疯一般的冒险入大明劫掠,还能如何?

    这些周正自然没法跟李恒秉以及天启解释,不由得沉吟起来。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堂而皇之的构陷

    周正不说话,朝堂似乎都松了口气,那冷漠的气息都有所缓解。

    龙椅之上的天启坐直身体,静静的看着周正。

    李恒秉面无表情,继续看着周正,说道:“你对辽东一无所知,你所说所做不过是凭空妄想。你的一腔为国之心是好的,但你太过年轻,早早的登上高位,又急于邀名,这样不止会害了你,也会严重误国政……”

    李恒秉这是摆着前辈,上司的姿态,居高临下的教训周正了。或明或暗的点出周正这个官是周清荔花钱买来的。

    周正瞥了他一眼,抬起头,道:“下官所说所做是凭空妄想?建虏之前没有入关吗?入关只是一次两次吗?前几次建虏是试探,你能保证建虏下一次还是试探吗?你敢保证吗?你凭什么保证?你在拿我大明江山社稷在开玩笑!在这金銮殿上,当着皇上,众位大人的面,你敢保证吗?”

    周正的语气随着他的发问一次比一次高昂,最后一句响彻金銮殿,回荡不休。

    李恒秉双眼怒睁,脸上罕见的有一丝涨红。

    但他没办法立即回答,建虏确实已经有几次入关了,只是规模很小而已。

    群臣被周正的声音影响,很多人都看着他,不少人皱眉,面露思索。

    龙椅之上的天启皇帝向后倚了倚,脸上似乎有笑容。

    李恒秉只是被周正一连串的问句所镇住,很快醒悟过来,冷声道:“建虏要入关?从哪里入?九边重镇精兵云集,猛将如云,他们就不怕被我大明留下,全军覆没吗?哼,危言耸听,经不起推敲,你以为就这几句话就能唬得住满朝诸公,蒙蔽得了皇上了吗?哼,年轻人,我劝你脚踏实地,认真务实,切莫好高骛远,以狂悖之言邀名,自古以来就没有好下场!”

    周正神色不变,语气冷冽,道:“若是我大明真的还有精兵强将,你为何执意要放弃辽西退守山海关?若是建虏有十万大军突然入关,敢问李大人,你从何处调兵?调哪一支兵?京畿如何守卫?你有几成把握可以将他们留下?下官说的是狂悖之言吗?下官如今是人人喊打?这件事不管如何处置,下官怕是也做不了官了吧?天下间有人像下官这样邀名的吗?”

    李恒秉入仕多年,对朝野情况都有所了解,对于大明军队的情况他自然是有所熟悉,但周正的几句话问话,还是堵住了他的嘴。

    遍观整个大明,成建制的军队其实并没有,除了辽东!

    陕西出现民乱,也只是依靠地方去镇压,若是大了,朝廷就会派出总督整顿军务,招募士卒,训练成军。

    现在要李恒秉找出一支强力军队来抵抗,甚至消灭建虏,李恒秉找不出来!

    满朝文武一时间也很安静,他们同样在思索周正的话。

    大明除了辽东,哪里还有常备军,可以随时调用?

    这个时候,孙传庭的‘秦军’,卢象升的‘天雄军’等还没个影子。

    龙椅之上的天启端坐,目光炯炯的看着周正,而后又瞥了眼群臣,眉头不自觉的皱了皱。

    李恒秉见周正如此针锋相对,找不到致死的办法,深吸一口气,抬手向天启,道:“陛下,臣弹劾浙江道监察御史周正,与锦州副总兵满桂交通,图谋不轨。”

    周正脸色骤变,双眼直直又冷漠的盯着李恒秉。

    李恒秉,终于是破了他的操守,开始构陷他了!

    不得不说,李恒秉这个构陷十分的可怕。不管是手握重兵的边疆将帅与文官勾结,还是文官与这些将帅有‘私交’,若是放大,都是图谋不轨,死罪!

    这要是崇祯朝,只怕这会儿崇祯已经大怒,直接将周正下狱论死了!

    果然,李恒秉话音落下,朝堂上一阵嗡嗡声响,一些人看向周正的目光极其冰冷,带着森森寒意。

    前面几位大人不动声色的转过头,不知道是何表情的扫了眼周正。

    龙椅之上的天启无法再保持沉默,淡淡道:“有何证据?”

    天启的语气平淡,平淡中带着冷漠。

    熊廷弼当初行贿内监,被他处死,传首九边,若是有文官勾结边疆将帅,他也不会留情!

    任何人只要有一丝威胁朱家江山,他都不会客气分毫!

    李恒秉恢复了淡漠神情,从怀里掏出两封信,双手举起,道:“这是臣截获的两封信,一封是满桂,一封周正。”

    大殿里所有人都看着李恒秉,看着他手里举起的两封信,而后目光转向周正。

    他们很多人看着周正已经是看死人的目光,李恒秉在这个地方拿出这样的信,没谁会怀疑是假的。

    胡清郑看着李恒秉举着的信,又看向周正,悄悄的咽了咽口水,脸角古怪的动了动,不停的眨眼。

    他不知道两封信的真假,但周正一个刚刚入仕的十九岁的年轻人,怎么可能短短时间就与远在辽东的满桂有所勾结,满桂有什么事情会与这个入仕不过一月的小小监察御史勾结?

    说不通啊?

    再说,一个小小的七品监察御史与边关将帅,能有什么勾结,能有多大的事情?真还能图谋不轨?

    若是放到外面,不管是谁只怕都是摇头失笑,不屑去听。

    但这里是金銮殿,是大明朝会,李恒秉十分认真的喊出了‘交通’二字,拿出了两封信,就没谁会质疑了。

    谁敢在金銮殿上随意构陷他人?

    周正看着李恒秉手里的这两封信,尽管知道是假的,脸上却没有半分放松。李恒秉居然在这个地方用这样的方法,肯定有了十足的把握。

    他该如何破局?

    周正头上出现丝丝冷汗,目光急急闪动。他知道,如果他输了,不止是大明可能会放弃辽西走廊,他以及周家都得跟着陪葬!

    高坐龙椅的天启遥遥的俯看着,不知道是什么表情,好一阵子,他语气平淡道:“给周征云。”

    已经下去的内监脚步一顿,又折返回来。

    李恒秉神色不动,道了声‘遵旨’,直起身,将两封信递给周正,目光直视周正,双眼一片冷漠,看不出其他的一丝情绪。

    周正极力平静,看着这两封信,并没有接。

    李恒秉神色平静,道:“你还要狡辩?你可以找人来核对笔迹。满桂明日到京,也可以让你们当庭对峙。”

    李恒秉话音一落,不远处有人直接沉声道:“看他的表情,还对什么,我看直接下狱,等满桂入京,直接抓了,交由三司会审!”

    周正瞥了一眼,是一个都给事中的官服。

    不等其他说话,天启的声音再次响起:“周卿,你没有什么要说的了吗?”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你快解释,快解释,再不解释,朕可就下你的大狱了。
………………………………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我无敌

    天启的话音落下,朝堂上似有似无的能听见几声冷哼,都是冲着周正的。

    他们有些人迫不及待,想要将周正送入大狱。

    但天启话音落下,他们不再多说,只是静等着,等着周正的狡辩,而后他们会踏上一万只脚,令周正永世不得翻身!

    周正看着李恒秉,李恒秉脸色淡淡,隐约有着一丝笃定之色。

    周正目光从李恒秉脸上转过,看向大殿里的其他人。

    不少人报之以冷笑,有些人平淡,有些人同情,有些皱眉,有人无动于衷,有些人则避开了周正的目光。

    周正看不清前面那些大人的表情,他们抱着板笏,老神在在,仿佛置身事外。

    周正抬头向着龙椅之上的天启看去,天启更远,藏在玉珠之下的脸更看不清。

    周正神色平静,转向李恒秉,看着他手里的两封信,道:“我知道,笔迹鉴定肯定会是我与满桂的,即便对峙,我们也只是狡辩,我相信,你还安排了实证,让我们无可辩驳。”

    这些自是当然,李恒秉行事向来缜密,不留一丝破绽,尤其是这种时候,他怎么会给周正任何狡辩,翻盘的机会?

    李恒秉道:“事实俱在,不容狡辩。若是你现在认罪,相信陛下会宽宥一二。”

    李恒秉面无表情,既然已经撕破脸皮,他就不会让周正活着!所谓的‘宽宥’,周正依旧是逃脱不了死刑!

    “如何宽宥,交通边疆将帅,理当诛九族,以儆效尤!”

    “没错,这周正好言喜功,以狂悖之言邀名,实是用心险恶,不可揣度!”

    “我看直接下天牢,死狱!”

    不少人一脸漠然看着周正,冷声喝道。

    这些人有阉党,有东林党,他们都将周正视为了一种威胁,想要除之后快。

    一些人嘴唇蠕动,似乎想替周正说话,但都没能迈得出脚步。

    最前面的黄立极瞥着与李恒秉对峙的周正,不动声色的斜眼看着高坐龙椅的天启,他离的极近,分明看到了天启嘴角的一丝笑意。

    黄立极神色不动,抱着板笏,微眯着眼,仿佛在闭目养神。

    黄立极到底是首辅,又是阉党,自然有不少人唯他马首是瞻,观察他的态度,见他不闻不问,一些人自然不会掺和。

    是以,朝堂上后面显得很热闹,前面又很是冷清,仿佛两个世界。

    天启皇帝高坐龙椅,俯看着整个朝堂,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他嘴角挂着一丝古怪笑意,静静的看着周正。

    周正对于外人的这些威胁充耳不闻,看着李恒秉道:“你说,这两道奏本,都是我与满桂亲笔所写?”

    李恒秉一直注视着周正,还算镇定的神色,平静的眼神,心里意外,这个时候的周正,哪怕再心性坚韧,面临生死关头,难道不应该恐惧,慌乱,六神无主吗?

    但是,他堵住了周正所有的退路,这两道奏本,周正无可辩驳,只有死路一条!

    “不错,我亲自验证过。”李恒秉看着周正,淡淡说道。

    周正脸上忽然露出笑容,道:“李大人,你知道画押吧?”

    李恒秉眉头微皱,旋即道:“书信往来为何要画押?虽然上面没有你们的印信,但是是你们的笔迹,还有落款,这就足够了。”

    周正摇了摇头,道:“画押不一定要按印泥,就好比这两封信,将它们交给熟练的仵作,用灰粉或者黑粉就能看到所有碰过这封信的人的手印,我拿性命跟李大人打赌,上面绝对没有我与满桂的。大人不会是想说,我们的亲笔书信,却没有用手碰过吧?”

    大殿里顿时响起阵阵嗡嗡声,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胡说八道!什么灰粉黑粉,本官从未听闻!”

    有一个人站出来,大声训斥,从官服上看应该是刑部侍郎。

    这个人说完,所有人都看着周正,等着他溃败,承认那是胡说八道!

    周正没有理会他,也不再看李恒秉,转身向天启,沉声道:“启奏皇上,臣请找一个仵作来,验明这封信上到底是否有微臣与满桂的手印。灰粉,也就是水银与白玉的混合,经验丰富的仵作都应该知晓,即便不懂,微臣也能教给他们。”

    一些人听着周正的话脸上开始变化,哪怕刚才还严厉指责周正胡说八道的刑部侍郎也不说话了。

    一些人的目光开始看向李恒秉,而后在李恒秉与周正两人脸上来回转移。

    这两人之中,必有一个人在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欺君,恶意构陷同僚,若是被证实,皇帝盛怒之下,可能会是最可怕的后果——抄家灭族!

    是周正,还是李恒秉?

    一些人心惊胆战,不敢再说话。在这个时候多说一句都可能被怀疑是其中一个同党,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最前面的那几人再也无法装作无动于衷,一个个转过身,神色威严,目光严厉的盯着周正与李恒秉。

    大殿里流转着肃杀之气,大门口已经有一队锦衣卫站在门口,只要天启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冲进去抓人。

    天启端坐,脸上没有了笑容,缓缓的站起来,目光逼视着李恒秉,淡淡道:“李爱卿,你给朕解释一下。”

    他这次的‘淡淡’区别于对周正的‘淡淡’,隐含着明显的杀意。

    天启一直以一种看戏者的角度看着周正与朝臣的争锋,对于他与李恒秉的争论他是一直冷眼旁观,因此看的最是清楚。

    同时,他也非常清楚,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如何与边关将帅交通,真当他这个皇帝是傻子吗?

    李恒秉的表情很是怪异,有杀意,有愤恨,有怒容,有不甘,还有抑制着的疯狂,种种表情夹杂在一起,显得很是复杂,莫名。

    他直直的看着周正,仿佛没有听到天启的话。

    “为什么?”好一阵子,李恒秉眼角一跳,阴沉道。

    别人可能听不懂,但周正明白了,李恒秉这是弃子认输,不再挣扎。

    “因为我比你看得远。”周正一脸如常的说道。

    这句话,没有人能了解,因为周正看得比任何人都远,那是历史长河。

    “不可能,你懂什么,你不过是一个刚刚入仕的稚口小儿!你懂什么国政,懂什么江山社稷!什么建虏入关,什么兵临京畿,什么都是假的!你是在邀名,你是在骗我,你是在欺骗满朝大臣,你是在欺君,你罪该诛九族!”李恒秉脸角陡然变得狰狞,向着周正疯狂怒吼。

    李恒秉话音未落,满殿皆静。

    除了他的咆哮声,金銮殿上没有其他声音,有种奇异的安静。

    李恒秉这等于是认罪了!

    谁都没想到,李恒秉居然真的敢在金銮殿上构陷周正,更没想到,周正还反败为胜!

    一些人忽然紧缩着头,不敢再冒头。他们刚才针对周正,很容易被人认为他们是李恒秉的同党,朝堂上互相帮腔,构陷周正。

    这是欺君重罪!罪在当诛!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尘埃落定

    大殿之上,在李恒秉咆哮声停下,越发显得静谧。

    所有人都屏气凝神,不再多说一个字。

    静的落针可闻!

    天启站在龙椅之前,目光炯烁,一脸铁青,胸中怒气翻腾。

    他之前还在看戏,心里也有所料,但事情发生了,还是令他怒不可恶!

    这些大臣是疯了吗?当他是什么?在金銮殿上,当着他的面,满朝文武的面,正义凛然的恶意构陷臣工,他们到底要什么!眼里还有没有他这个皇帝?!

    天启目光冷冷的扫过整个大殿,这些大人们抱着板笏,低着头,睡着了一样,对眼下发生的事情好似一无所觉!

    天启胸中怒气更甚,一挥手,喝道:“拉出去!”

    门外的锦衣卫迅速冲进来,直奔李恒秉。

    李恒秉经过一番咆哮,陡然冷静下来,待看着锦衣卫气势汹汹而来,连忙跪地向天启,大声道:“陛下,臣冤枉,请听臣解释……”

    天启哪里还会听他的解释,立在龙椅之前,高大巍峨,不可抗拒。

    锦衣卫将李恒秉扑倒在地,而后一个反锁,然后硬生生的拖着他向外面快速走去。

    李恒秉知道大势已去,强辩无用,看着周正怒声大喝道:“周正,你这个误国贼子,必然会害了我大明!还有你们这群无能之臣,庸庸碌碌,毫无作为!时间会证明我是对的,你们都是错,错的离谱,只有我是一心为国,只有我才是大明的忠臣……”

    李恒秉被拖出去,大喊声还在大殿内回荡不休。

    金銮殿内很安静,天启背着手站着,胸中怒气翻腾不休。

    忠臣,这就是忠臣吗?天底下有这样肆无忌惮欺君的忠臣吗!

    群臣低头,默默无语。

    周正看着李恒秉被推出去,心里长长吐了口气。

    好一阵子,他瞥了眼天启与群臣,悄无声息的退了回去。

    内监们一个个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

    这位万岁爷平日自是好说话,可要是发起怒来谁也承受不了!

    比如,熊廷弼传首九边,这是多么严厉的处置!

    天启的目光在大殿里搜寻,最后还是落在首辅黄立极身上,眼神失望一闪而过,脸上漠然一阵,开口道:“辽东绝不能再退!李恒秉一案,交由三司会审。就这样吧。”

    天启说到最后‘就这样吧’四个字,神情语气都是极其的厌烦,厌烦之中表达的就是不满。

    不满什么,在场的都心知肚明,却没谁点破。

    天启甩手而走,群臣恭送。

    在内监一声‘退朝’中,今天的廷议就此结束。

    前面的大人们顿了片刻,交相对视,继而依次转身离开。

    周正小小七品御史哪能先走,目送一个个大人们从他身前不远穿过,跨过门槛。

    有人在看周正,有人不看,有人不动声色的扫了一眼,有人冷眉以对,有人不屑冷哼,有人默默不语。

    直到人走差不多,周正准备离开的时候,有一人走过来,神色冷峻,语带教训的道:“你是不是觉得赢了?你知道你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吗?”

    周正已经转过头,听着声音又转回来,看着眼前的人。

    就是上次朝会,隐约表达对他欣赏的人,礼部尚书的朝服——礼部尚书,李思诚。

    周正沉吟片刻,道:“大人对辽东的事情只字不言,是觉得退与不退都无不可,还是想要明哲保身?”

    李思诚脸色微沉,道:“辽东之事的复杂岂是你能尽知与妄言的!明哲保身也是君子处事之道,你今天大出风头,于朝局于辽东到底是利是弊,你心里真的清楚吗?”

    听着李思诚的教训,周正心里暗自摇头,这位大人或许风骨没问题,但却未必能解决什么事情,只怕大事临头,要么躲着不出,要么也是以死报国了之。

    史书上,也得称一声‘忠臣’不是?

    周正道:“大人对国事一言不发,却对下官这个出言之人横加指责,未必有失公允吧?”

    李思诚皱眉,脸上有不满,似乎觉得看错了周正,心里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道:“罢了,你终究是太过年轻。这次事后你怕是在官场也待不下去了,回乡之后,潜心读书莫问国事,遇事三思而后行,切莫再如此冲动了。”

    说完,李思诚就走了。

    周正看着他的背影,不知道说什么好,又转头看了眼空荡荡的龙椅,跟着出去。

    周正回到都察院点卯,一路上都看不到人,哪怕周正进了班房,四周也是静悄悄的。

    谁能想到,李恒秉会落败,被打入天牢,胜利的是周正。

    姚童顺给周正送来一壶茶,看着他的表情十分拘谨,眼神有敬畏之色。

    他很早就知道他的这位大人不一般,但也没想到会如此不一般,居然在朝会上两次击败上司李恒秉,最后更是将李恒秉送入天牢!

    整个都察院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

    周正坐在椅子上,喝了口茶,思索着这件事可能的后果。

    这件事表面上看是他与李恒秉的私仇,根源还是辽东问题上的分歧。李恒秉入了大狱,辽东的事情尘埃落定,打落了不知道多少人的算盘,这些人会恨死他。

    姚童顺站在周正门前,犹豫一番,道:“大人,辞官吧。”

    周正一愣,抬头看向他,道:“你说什么?”

    姚童顺看着周正,道:“上面有人开口了,即便大人坚持不走,他们也能让你走。”

    上次事情之后,周正之所以能一直留任,还上了朝会,关键就是上面的人没有明确表示,停职,查封班房,都是一些人‘私下’的决定,没有正式公文走完程序。

    周正默默片刻,没有追问开口的是谁,嗯了一声。

    姚童顺不知道这个‘嗯’代表什么意思,悄悄退了出去。

    浙江道的其他班房很安静,安静倒不是惧怕周正报复他们的连翻变脸,而是周正这一次必然要倒大霉,他们怕被牵累。

    胡清郑的班房里,作为一个胖子,他怕冷,坐在碳炉前,烤着手,脸上还是一阵后怕之色。

    李恒秉的手段着实恶劣,但确实很可怕,若是换了旁人,哪里能知道可以从信上找出手印?若是换了他,定然入彀!

    “可怕可怕……”

    胡清郑喃喃自语,脸上不停的冒出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