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女副将-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荒甓啵械氖焙蛟诮稚峡啃醋治

    后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菑川国的达官贵人们不知为何,居然又公开推荐公孙弘为菑川国上报朝廷的客卿,他这才有机会迈入未央宫。

    刘彻登基后,已经五十多岁的公孙弘终于迎来了大展抱负的时候,协助刘彻对官吏制度进行改革,提出并拟定了为“五经博士”设弟子员的措施,以及为在职官员制定了以儒家经学、礼义为标准的升官办法和补官条件。

    但很不幸,大展宏图的机会开始没多久,就被朝廷的权贵的干涉和匈奴的入侵被迫停止,刘彻之前所有的改革措施付之一炬成了废话,一大批他国的客卿被权贵们冠上罪名遣送回国,而公孙弘这个改革能手再一次沦为教书先生。

    说起刘彻登基时的那次改革,可谓惊天泣鬼,可能也正是因为急功近利,才导致了改革的失败,著名的推恩令就是在那个时候提出实施的。

    因为这些客卿都涉及到了主父偃当年的推恩令,所以公孙弘听说,这些客卿回国之后的日子并不好过,这也是公孙弘不愿意在回菑川国的原因之一。

    而当年提出推恩令的主父偃最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若瑶听后有些感慨,这确实够悲催:“哦,你们的郡国把你们送到朝廷发展,结果你们却思谋着削掉郡国,你们不是作死是怎么的。”

    公孙弘淡淡说道:“你可知道不削掉这些诸侯国的后果?”

    若瑶怎么会不知道这些,历史上诸侯争霸、军阀混战的局面出现过多次,民不聊生,民之灾难,七万之乱就是典型,于是道:“诸侯争霸、军阀混战。”

    公孙弘听后脸上挂满了笑容,没想到小姑娘还有这般见地,笑笑说道:“这些诸侯国就像一群强盗,国家一旦有事,他们就会趁火打劫。”

    两人就像一对爷孙在院内聊了很多,直到肚子饿了,公孙弘去做饭。

    按照卫青的安排,从现在开始直到公孙弘入主丞相府,她都必须一刻不能离开公孙弘半步,以防不测。

    刚开始若瑶还感觉卫青有些小题大做,谁会有这么大的胆子,现在想想还真有可能,因为公孙弘是主张削掉诸侯国的强硬派,主父偃的推恩令是要蚕食诸侯国,他可比主父偃还心狠,单单是他以前得罪过的刘氏王公们就不会绕了他。

    风吹在若瑶的脸上,树上的叶子不停的往下掉,透过草棚的窗户,若瑶发现,这其实就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而已,丝毫看不出他背后的能量,同时也感到庆幸,自己穿越不是被几个王爷争得死去活来,而是从走强汉之路。

    公孙弘一个人独居已经习惯了,每日三餐都很简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很快,三个小菜加点菜叶饭就端上了桌子。

    若瑶摸了摸饿的咕咕叫的肚子,毫不客气的就拿起筷子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若瑶吃的津津有味,却见公孙弘一脸笑意的傻傻的看着她,于是问道:“你,你怎么不吃,再不吃我可吃完了哈!”

    公孙弘就像被打断了一般反应过来,拿起筷子道:“你吃吧。”说完,继续看着若瑶道:“我孙女估计也有你这么大了吧,走的时候才刚出生!”

    “啊!”若瑶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老头儿居然二十年没有与家人联系,难怪看着自己这么亲切,于是尴尬道:“你原来缺亲情呀!”说完就放下了筷子。

    公孙弘淡淡一笑,拿起筷子为若瑶夹了菜:“你知道吗?老夫走的时候发过誓,此生不干一番事业,老夫绝对不会回去,而且……”

    公孙弘说到这里就有些无奈的暂停了话语,一脸的内疚。

    若瑶猜得出,他是怕连累家人,一个主张削国的人,只要是诸侯国都不会喜欢他。

    见公孙弘忽然变得愁眉苦脸,若瑶拿起筷子也为其夹菜道:“来,我就是你孙女,吃吧,吃好了,吃饱了,丞相之位才稳当。”

    公孙弘双手捧起雪白的碗,开始一口一口的吃起来,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在他这个草棚,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热闹过了,以前的晚上只有周围满地的昆虫叫声。

    当然,能让公孙弘草棚热闹的只有卫青的到来。

    历史上,公孙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生活节俭,一生为事业奔走,最后死于任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

第109章 笨贼一窝

    由于今天是未央宫内侍官前来宣旨的日子,所以昨天就给学生们放了假。

    吃过饭后,但公孙弘还是闲不下来。

    在草棚坐了一会儿,又到山后的庄稼地里拔草。

    这片庄稼地很大,不是公孙弘一个人的,还有三户人。

    趁着太阳高照地里还有几个人在给菜苗浇水。

    而若瑶也许是因为很久没有这样惬意的体验农家乐的味道吧,居然在庄稼地里也跟着一起玩耍起来,拔草、挖地,两人就跟一个普通农家一样。

    “公孙弘,以前怎么没见过?”一庄家汉见地里今天来了个女子于是好奇的问道。

    公孙弘有些了累了,起身檫了擦汗水,又扭了扭僵硬的老腰:“我孙女,呵呵。”

    “这么多年也没听你说起!”庄家汉说完就去一旁的水沟挑水。

    就在几人边干农活边聊天的时候,从不远处的山坳里爬上来几个年轻的男人。

    他们似乎在山里迷了路,爬上来之后就满脸迷茫的到处看,直到看见地里的庄家人,几人的脸上才露出喜悦的笑容,而后赶忙向庄家地走来。

    说来也巧,几人沿着庄家地沟直径的走到公孙弘的菜地边,然后看了看正在拔草的若瑶,领头的脸上居然还带一丝邪恶的笑容。

    “爷爷,那边要交水不?”若瑶还真没注意这些人。

    公孙弘气喘吁吁的起身看了看几人后又看向若瑶:“塘里有水。”

    领头的壮汉四处看看后忽然问道:“老头儿,给你打听个人。”

    “啊!你说!”公孙弘将双手的泥巴甩了甩。

    壮汉上前两步后轻声问道:“你们这儿有个叫公孙弘的吧,他住哪儿?”

    公孙弘脑袋一懵,顿时警觉,来者不善,于是快速反应,指着远处的山头道:“看到没?山顶上,对,就那座房子,他这会儿正在家里面呢,找他什么事?”

    壮汉顺着公孙弘的手指看去,内心直打颤,好远呀:“有没有近路,我们一路爬上来都快累死了。”壮汉有些无奈。

    公孙弘双手叉腰:“没有,去山上只有一条路。”

    “好!”壮汉气喘吁吁的转身就给同伙招了一下手,但走出没几米似乎感觉那里不对,于是转身面无表情的再问道:“他们家什么情况?”

    公孙弘嬉皮笑脸道:“这老头子惨,常年累月一个人独居,偶尔教教书,活着没啥意思,不像我,还有个孙女陪伴。”说完就看了看正在挑水的若瑶。

    壮汉与一旁的人对视,而后转身向山顶小跑而去……。

    当几人消失在视野的时候,公孙弘顿时紧张起来,丢下手里的东西就对着远处挑水的若瑶喊道:“若瑶,若瑶。”

    听到喊叫的若瑶快速跑了过来,见公孙弘满头大汗有些紧张,于是问道:“怎么?刚才那几人是干什么的?”

    “快走!”公孙弘说完就转身向地沟走去:“杀手!”

    杀手!若瑶看向几人远去的方向,也跟着公孙弘的后面边走边问道:“你怎么知道?我看就跟普通村民一样呀!”

    公孙弘的步伐越来越快,走到最后居然小跑起来:“老夫没有看错……”

    公孙弘其实第一眼就已经看出这几人是干什么的,首先能在山里迷路,绝对不是附近的人,其次七八个都是壮男,绝非巧合,最后,身上所带的东西尽管事先进行了藏匿,但囊肿的衣服还是出卖了他们,衣服里面绝对是凶器。

    公孙弘刚才给几个人指的地方,是山顶上的一座破庙。

    ~~~~~~~~~~~~~~~~~~~~~~~~~~~

    夜晚,四周一片漆黑,若瑶点了几盏灯后一个人坐在草棚喝茶。

    今天从庄稼地回来之后,公孙弘本想着逃跑,结果转念一想,若瑶本来就是高手,为什么要跑,何不抓了更好,于是才有了现在的请君入瓮。

    果然,夜越来越深,周围稍微的风吹草动都传到了若瑶的耳朵,不下一刻钟,几个黑衣人就出现在院外的竹泥巴处。

    他们相互间交头接耳比手势,却不知草棚的门已经打开了。

    壮汉见状撤下脸上的黑纱,因为他看见了正在门口的若瑶,他忽然就记起来了。

    “怎么样?那个破庙挺远吧!”若瑶一想到这群笨贼就想笑。

    壮汉凶神恶煞的拔出尖刀,上前一步气愤道:“少废话,老东西在哪儿?”

    若瑶一副不削的笑着说道:“你们永远都找不到,也想不到,哈哈哈!”

    “老大,别给她废话,制服她兄弟们好好享用享用,哈哈哈哈。”笨贼甲似乎比壮汉还心急,那奸笑的表情似乎今晚会很爽。

    “上!”壮汉大手一挥,几人就拔刀冲了出去。

    若瑶见几人冲了过来,手里的八服一提,就一跃而出决战起来。

    来人武功确实很高,要不是若瑶的剑法精妙,可能还真抵挡不住。

    但没用如果,若瑶三下五除二就将冲在最前面的几人刺死。

    壮汉见状急眼了,再一挥手,他身后剩下的最后三人也冲了过去,而壮汉则在若瑶被围殴的时候冲进屋内,却发现什么都没有。

    “呀!”

    壮汉自知今天是又来无回,而且还完不成任务,于是恶狠狠的挥刀砍向若瑶。

    若瑶巧妙地避开了飞来的刀,而后一个回刺,正正的就刺中了壮汉的腹部。

    看着躺在地上捂着肚子的壮汉,若瑶提剑向指问道:“说,谁派你们来的?”

    “你杀了我吧,我是不会说的。”壮汉显得很坚决。

    若瑶可没那么傻,都死了,怎么查出真凶,为了防止壮汉逃跑,于是提剑猛刺壮汉的大腿,直接贯穿肉体。

    “啊~~~~啊~~~~~啊~~~~~”壮汉抱着受伤的腿伤在地上翻滚乱叫。

    “嘿,若瑶,别杀他,别杀他!”就在这时,旁边的一棵大树上传来了公孙弘弱弱的声音:“留着他还有用呢!”

    壮汉满脸痛苦的仰望大树,不知这树有多高,更不知道公孙弘坐在树丫的那个位置,绝望的他大叫一声后,咬断了舌根,挂了。

    “不管我的事啊,他自己咬舌自尽的。”若瑶上前检查尸体。

    公孙弘在树上待了整整一个时辰,早已全身酸痛,于是道:“快,把老夫放下来。”

    ……
………………………………

第110章 新的班底

    预任丞相差点被杀,消息传到未央宫,刘彻顿时气得掀桌子。

    这是谁在公然挑战天子权威?

    “能查出来昨晚的杀手是哪一方的吗?”刘彻板着脸问若瑶。

    若瑶回忆半响,真的没有丝毫线索:“回陛下,没有,但不像是长安的人,因为他们在山中迷了路,像是接到任务很匆忙。”

    刘彻听后嘴角带了一丝丝的笑容,看来用公孙弘用对了,他要的目的就是让各方妖魔鬼怪怕,看来公孙弘能起到震慑作用。

    可究竟是谁这么大胆要杀公孙弘?刘彻断定这人绝对在朝廷,而不在诸侯国!

    “若瑶,你带几个羽林卫一定要保护好公孙弘,在朕没有宣旨正式任命以前一定不能出任何纰漏。”刘彻边说边在猜想朝廷中究竟会有谁要杀他。

    ~~~~~~~~~~~~~~~~~~~~~~~~~~~~~~~~~

    “大人,大人,去刺杀公孙弘的人全死了。”

    徐飞手提着一把刀急匆匆的从门外闯了进来,而后看着一脸惊愕的张汤。

    徐飞是张汤的门客,这一次刺杀公孙弘的事情是张汤一手策划。

    朝堂上,刘彻封公孙弘为平津侯,大家都以为这是刘彻妥协给公孙弘的一个安慰奖,可刘彻最后以把汲黯扁到东海郡为由震慑朝野让张汤生疑,刘彻此举其实是在曲线救国,公孙弘有了爵位,当丞相就顺理成章,所以张汤还是很聪明。

    张汤闵了闵茶水冷静的说道:“全死了就好,看来天助公孙弘。”说完放下茶杯起身道:“徐飞,你马上去找张鸥,提示他,此事不可深查。”

    徐飞眉头紧锁,一副很不安的样子道:“大人,小得已经去过了,可,可张大人说没有接到任何人报案,我觉得此事不对呀。”

    刺杀预任丞相,这罪名可砍头,为何现在一点动静都没有?张汤不明白。

    ~~~~~~~~~~~~~~~~~~~~~~~~~~~~~~~~~

    刺杀没能挡住公孙弘的复出,反而加快了他的复出。

    当天晚上,刘彻就将公孙弘和张鸥分别召进了建章宫,谈话。

    “公孙弘,朕最后一次问你,丞相是不好当的,你是否愿意协助朕开创强汉基业。”刘彻边看竹简边掷地有声的问道。

    公孙弘上前两步,虽然老了,但腿脚灵便:“老臣谢陛下再造之恩,愿为陛下强汉霸业燃尽最后一丝油。”说完,公孙弘就伏地叩拜。

    刘彻很满意,这也算是任职前的承诺,再看着张鸥问道:“张鸥,你呢?”

    张鸥同样伏地叩拜:“臣叩谢圣恩。”

    “都起来吧。”刘彻放下手里的竹简,起身向殿外走去。

    公孙弘和张鸥起身紧随其后。

    刘彻站在门口看着殿外的夜色道一句话也不说,似乎在酝酿什么。

    可张鸥站不住了,于是有些忐忑的问道:“陛下,臣,臣听若姑娘说公孙大人昨天遭歹人刺杀,臣已经安排下去了。”

    “不查了!”刘彻忽然转身瞪着张鸥道:“明日朕就颁布圣旨,你两正式上任,这件事情就让公孙丞相自己处理吧!”

    张鸥听后背心一凉,刘彻这是难得糊涂呀,让公孙弘当了丞相自己找凶手,这不明摆着直指丞相府的左中丞张汤嘛!吓得他连话都不敢再说。

    ~~~~~~~~~~~~~~~~~~~~~~~~~~~~~~~~~

    第二天,天还没亮,

    文武百官就在未央宫外候旨,

    随着晨钟的敲响,百官成两列纵队向大殿走去。

    经过一系列繁文缛节的礼仪,今天的朝会正式开始。

    卫青站在武将第一排第一个,张鸥站在文官第一排第一个,公孙弘站在文官最后。

    看着文武百官都规规矩矩的站着,刘彻起身笑笑道:“各位爱卿,丞相薛泽推动改革不力已经罢官回乡归老了,国不可一日无相,天下百姓的吃喝拉撒都还等着丞相,朕这几日为这件事寝食难安,经过慎重考虑今天才确定下来。”

    文武百官听后懵圈了,什么情况,刘彻这是绕过九卿自己决定,但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不敢说话,生怕步汲黯的后尘。

    “内侍,宣!”说完,刘彻又坐了下来。

    “公孙弘接旨!”内侍打开圣旨,朗朗上口:“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平津侯公孙弘才学兼备,有治国之才,安邦之能,朕登基后又能协助朕推动强汉改革,今昭告天下,公孙弘任其丞相,位列三公,即刻上任,钦此!”

    公孙弘伏地叩拜三次,后起身上前从内侍手里接过圣旨,转身继续向后走去。

    公孙弘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为西汉后来“以丞相褒侯”开创先例。

    “丞相大人。”见公孙弘往后走,刘彻叫住了公孙弘。

    公孙弘转身有些迷茫,就看着刘彻。

    刘彻顿时笑着道:“哈哈哈,丞相你这是要到哪儿去?”

    公孙弘反应过来,眼神一下子就落到了文官的最前排,刘彻这是要他归位,于是拱手道:“老臣遵旨。”话闭,一瘸一拐的走到了文官之首。

    丞相任职仪式结束,紧接着内侍又从袖筒中拿出第二份圣旨:“张鸥接旨!”

    张鸥右跨一步走到中间伏地叩拜。

    “张鸥,自任廷尉以来兢兢业业,为强汉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具律法公正之剑,能服众心,着,升任御史大夫一职,列三公,钦此!”内侍收起圣旨。

    张鸥激动得大声道:“臣,张鸥,接旨,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彻新的执政班底形成,这是刘彻开天辟地第一次自己选择自己的班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他真正掌控了朝廷,权贵们已经向他低头。

    “各位爱卿,有什么意见吗?”刘彻不削的问道。

    百官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意见谁又敢说?韩安国、汲黯,这些鲜活的事例摆在面前,而张汤就更不敢再说话了,只有内心忐忑的听着。

    “陛下英明,陛下英明,陛下英明!”百官纷纷走到大殿中间叩拜高呼。

    这才是刘彻想要的结果:“哈哈哈哈哈哈!”他大笑着离开了大殿。

    其实,刘彻也不知道是谁要刺杀公孙弘,只是凭感觉断定是朝廷中人,而非诸侯国的人,因为刘彻从找公孙弘谈话,到刺杀就几天时间,哪个诸侯国的反应会这样迅速,所以刘彻断定,只有长安的人借诸侯国的借口而已。
………………………………

第111章 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 横行万里外。

    【下一章就上架了,刘彻的班底也已组建完毕,感谢书友们一直以来的锲而不舍,很多书友都说主脚没野心,其实我也想主脚有野心,但无奈,本人真的很崇拜卫、霍,所以,在卫青时代,我对主脚的安排也就是打酱油,主脚的崛起会安排在卫青后时代,今天翻了一篇文章,感觉有意思,就当是我的上架感言吧!】

    近期,长平侯卫青、冠军侯霍去病回到教材的事,引发了不少关注。是的,中国的青少年怎么能够不了解卫青、霍去病呢?尤其是霍去病,在今天的大学生刚刚毕业走上社会的年龄,已经在长城之外建立了不朽功勋。他的生命很短暂,但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际,点亮了中华民族一个骄傲自豪的青春时代,一个血性时代。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冠军侯”——这是汉武帝为霍去病量身打造的侯爵之位。“冠军”,“功冠全军”之意。

    很长一段时间,“冠军”就专指霍去病。南朝诗人吴均在《边城将》中写道:“尔时始应募,来投霍冠军。”

    霍去病当之无愧,他不是冠军,谁是?他获封“冠军侯”的战绩,是他对匈奴的首战。

    此役开始前,他是一个小跟班,随舅舅卫青击匈奴于漠南,卫青拨给他800勇士。战场广袤,汉军人生地不熟,那时也没有什么导航、手机什么的,一打起仗来,部队就散开了。

    霍去病身边有800勇士拱卫,遇到敌人不至于太吃亏。但霍去病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选择:他让部队轻装出发,一口气把大部队甩开几百里,主动去寻找敌人。他们像饥饿的猛虎,以惊人的速度掠过大漠、草原、不毛之地,寻找敌人。

    要知道,800人深入的,是匈奴的地盘。这是军事上很忌讳的“孤军深入”,但在霍去病的指挥下,成了闪电战。

    这是对双方判断力、战斗力、意志力还有想象力的综合考验,霍去病完胜。他找到了匈奴的一个大营,管他黑压压一片营帐、乌泱泱一片人马,杀过去再说,敌人大乱,有的抵抗,有的溃散。

    史书记载,是役“斩捕首虏过当”,“过当”的意思是,敌人的损失超过己方损失。事实上的战果是:杀敌2028人。而且干掉了对方一些大佬,包括匈奴一把手单于麾下的相国级的高官和祖父辈的亲戚,还俘虏了单于的叔叔。绝对是惊人的胜利。

    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取得胜利,这场战役,有人一无所获,还有人溃败而归。汉武帝以军功论英雄,奖惩分明,卫青这次没有得到奖赏,霍去病则获封冠军侯。

    这一年,霍去病17岁。在今天,这是一个正挣扎在题海之中的满脸青春痘的小男生。

    接下来,霍去病继续带兵打匈奴,取得了更加惊人的胜利,最经典的一次是漠北之战。

    这一年,霍去病22岁,率骑兵5万,北进两千多里,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这是一次决定性的胜利,从此“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说霍去病是一代战神,绝非恭维。霍去病打仗,勇猛果断,善于闪击战、长途奔袭、以战养战和外大纵深外线迂回作战,六战匈奴,未尝一败。

    他的特点,是雷霆般直捣匈奴命门,重在杀伤敌人头目和有生力量,他还重视任用匈奴裔武人。所以别的将军或者迷路,或者粮绝,霍去病的部队,却能够在敌人的活动区域解决军需,准确捕捉战机,精确发出雷霆一击。

    漠北之战,也是汉朝进击匈奴最远的一次。南宋辛弃疾的词中所说“元嘉草草,封狼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