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带着他们去吧。”
李佑说道:“太子哥哥,这件事你出面不方便,还是我去吧。”这件事是得罪人的事情,李佑不想让李承乾树敌太多。
李承乾明白李佑的心意,他坚持道:“还是我去吧,我希望通过这件事锻炼自己。”这几年他成长很快,骨子里李世民强悍的基因开始发挥作用了。
可是,李世民对李承乾有些不放心,这件事儿毕竟太大了,处理不好的话,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危及到江山社稷。他说道:“这件事还是李佑去吧。”
“儿臣遵旨。”李佑说道。
离开了两仪殿,李佑说道:“大哥,办报纸的事情一定要抓紧,清河崔氏的问题一旦公开了,舆论的作用一定要发挥出来,安定民心,避免朝野动荡。”
李承乾说道:“我知道了,你此去要注意安全。”
第二天一早,李佑、萧乾和程咬金,在张宝贵和薛仁贵等人率领的特战队的护卫下,离开了长安前往清河县。
李佑离开长安城后,李世民开始动手了。
两仪殿,书房。
长孙无忌拿着一份名单,担忧地说道:“陛下,与清河崔氏有关的官员一共3453人。”
“这么多啊?”李世民也有些头疼。
长孙无忌说道:“这些人中只是崔氏子弟和亲属,门生故吏还没有算呢。”
李世民问答:“这么多人该如何处置啊?”
房玄龄说道:“陛下,臣有一个办法,把这里面的崔氏的亲属去掉,表示朝廷不牵连其亲属,这样人数就少了。”
长孙无忌说道:“崔氏的子弟还有1141人,这个人数也不少啊。”
房玄龄说道:“七品以上官员还有多少?”
长孙无忌说道:“254人。”
李世民说道:“好,就先针对这些人吧。”
不久以后,254名崔氏子弟官员陆续被集中到了长安办学习班,这下,官府里的崔氏子弟都暂时被解除了职务。
接着,崔氏亲属中七品以上官员都被上级约谈,警告他们不要与朝廷作对。有了这两项举措,清河崔氏对朝廷的影响力大大的减弱了,这就为朝廷彻底清算清河崔氏扫清了障碍。
清河县不仅是贝州第一大县,也是整个冀中平原上的第一大县,清河县城的繁华程度不亚于河北名城大名府,远远超过了贝州府城。县城里有一大片高大的建筑群,那就是崔氏家族的驻地。在这片建筑群里,还有一座高大的建筑,那就是崔氏祠堂。
崔氏祠堂。
崔氏家族各房的头面人物集合在一起,正在讨论眼前的局势。
崔氏家主崔演说道:“三房的崔云和,做事太过莽撞,为了小小的一片宅基地,竟然闹出了人命,这还不算,他竟敢派人到长安去杀人。崔子轩已经传来了消息,魏征已经拿到了那个叫唐辉的书办送去的诉状,以魏征的性格,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派人来清河县调查的。”
………………………………
第五百四十一章 围城
“魏征是个公认的难缠的家伙,他一定会追查到底的,这件事可真就麻烦了。”二房的长老,家主崔演的弟弟崔晃担忧地说道。
三房的长老,家主崔演的堂弟崔钧不以为然地说道:“有什么大不了的,咱们族里遇到的这类事情还少吗,出来也没有出过事吧。魏征他一个外地人,去咱们这里的事情一无所知,别说他派人来,就是他本人亲自前来,又能调查出什么来?”
他说的没错,以前朝廷也派人调查过关于崔氏的案件,可是来的人都不敢得罪崔氏,最后都是拿了崔氏给的好处,回去替崔氏说话。
众人议论纷纷,不过,对于朝廷派人前来调查,也都没怎么放在心上。
家主崔演说道:“人的名,树的影。魏征毕竟不同于其他官员,这件事还是小心为妙。”
“家主说得是,我听说魏征查案喜欢暗访,他要是派人来调查,一定会采取一明一暗的办法,他派来的官员会表面上跟咱们接触,暗地里派人搜集咱们的证据。”说这话的人是清河县令高毅,他是大房房的女婿之一。
这次的事情是三房的子弟惹出来的,三房的长老崔钧面子有些挂不住了,他说道:“这有什么可担心的?明查咱们不怕,暗访咱们就更不怕了,整个清河城从上到下都是咱们的人,来了陌生人马上就会被死死地盯住,他们能查出什么?一旦发现了陌生人是来找麻烦的,把他们做掉了就是。”
以前河北道派人调查崔氏族人的案件,要么被拦在清河城外,要么就莫名其妙的失踪了。
清河县令高毅说道:“三长老,魏征不同于一般人,一旦他拿到了证据,以魏征的性格,一定要严厉处理的,这个人软硬不吃,油盐不进。他可是监察御史,朝廷正三品的大员,咱们总不能把他也杀了吧?”
三房的长老崔钧不服气的说道:“难道他魏征会亲自来吗?他要是亲自去暗访,没人知道他的身份,死在哪个背景的之处,又能有谁知道?”
家主崔演说道:“好了,不要再争论了。这件事一定要小心,大家都布置下去,最近所有的活动,都要小心,不要惹出新的乱子来。各家都把账目检查一下不要让人家从表面上看出问题来。还有,一定要注意陌生人的出现。如果发现了陌生人,就死死的盯住他们,确认了他们的身份,也不要轻举妄动。他们毕竟是朝廷直接派来的人,如果死在这里,有可能会激怒朝廷,惹出更大的麻烦来。”
说到这里,他提高了嗓门说道:“都听明白了吗?”
大家一齐说道:“听明白啦。”
众人离开后,二房的长老崔晃说道:“大哥,我最近的眼皮子直跳,总感觉到有些什么不对。”
崔演说道:“你说的有道理,咱们崔氏作为天下第一大家族,树大招风,历来就是当今那位的眼中钉,总想打击咱们,好让他们李氏独占天下。虽然咱们不惧怕他,可是还是小心为妙,二弟,你心细,这些天多费费心,四处转转,不要留什么漏洞为好。”
“是,大哥,我会的。”崔晃说道。
崔氏的势力可不止是在长安和贝州,他们这条大藤上的枝枝蔓蔓,几乎遍布全国。
冀州。
朝廷大批办案人员云集冀州,尽管他们都个个是化妆前往,可是这么多操着外地口音的人出现在冀州,难免会被有心人注意到的。
一个崔氏远房子弟,无意中听到了一些外地人的谈话,发现他们都是官府的人,这次前来冀州,就是针对清河崔氏来的。他在清河崔氏族中,只是个边缘的小人物,连家主的面都没有见过。他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认为这是一个立功的机会,如果家族能够得到消息,避免了崔氏的劫难,他一定会受到家主的奖励,没准儿能够从此得到家族的青睐,成为族中有地位的人也说不定。
于是,他急忙来到清河县城向家主报信,崔演真的嘉奖了他,说此事过后,会给他在族中安排一个较好的位置。
此时,刑部侍中王怀仁带着办案人员开始前往清河县城,侯君集的大军和东征军也逼近了贝州。
崔演等人得到了消息后,急忙再次召集族中的长老们研究对策,他们还不知道朝廷派来的大军,以为只是魏征在捣乱,从各地抽调了一些办案人员来暗查来了。
众人商量了半天,决定派出二房的长老崔晃携带大批财物前往长安去找门下省侍中崔子轩,让他在朝中活动,同时在清河县城加强戒备,阻止外地人进入。
贝州城外,折冲府。
折冲府都尉王毅也是崔氏旁支的女婿,他出身寒门,一直羡慕清河崔氏的势力,他千方百计地向他们靠近,最终对于如愿的娶到了崔氏旁支的一个寡妇,算是成为了清河崔氏体系中的一员,可是,原本崔氏就瞧不起军方人士,认为他们是粗鄙的厮杀汉,他虽然是朝廷正四品的大员,在清河崔氏族中仍然没有地位,就连在族中祭祀,都不允许他参加。
他就是一个外人眼里中的清河崔氏人,清河崔氏眼中的外人。
这天,折冲府里面来了两位军官,他们出示了兵部的文书,让他带着折冲府主要军官去见吏部尚书侯君集,几个人不敢怠慢,急忙出了兵营来到了侯君集的临时营帐。
再见到侯君集之前,他们看到公路两旁全都是顶盔贯甲的唐军,人数不下万人之多,他们没有听说朝廷有什么大事发生,不明白这样的一支军队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接下来的事情,令折冲府都尉王毅欲哭无泪,他终于沾上了清河崔氏的光,被免职了,都尉一职暂时由侯君集派来的人代理。
控制了贝州地区的军事力量以后,侯君集挥军控制了贝州城,接着,大军直指清河县城。
这天晚上,东征军孙永胜、项东雷的第三军和第四军从清河县城的东北部,侯君集的部队从西南部将清河县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侯君集没有马上进城,他在等在魏征的到来。
王怀仁带着办案人员到了,他们马上在县城周边地区展开了调查。
………………………………
第五百四十二章 咱们是自己人
在通往贝州的官道上,张宝贵和薛仁贵等人护卫着几辆马车正在行进。
在一辆马车里,李佑正在和程咬金谈话。
程咬金不满地说道:“殿下,臣还是有些不明白,干嘛非得拿崔氏开刀?”
李佑问道:“程叔,我问你几个问题。第一个,你的夫人是崔氏族人,假如你不是宿国公,而是以前那个在乡下卖耙子的穷小子,你在崔氏族中,会是个什么样的地位?”
程咬金的祖上是豪门,后来家道中落,再后来跟着李世民成为了唐朝的开国公,崔氏这才跟他联姻的。程咬金明白李佑的话的意思,他如果不是有了今天的地位,他祖上就算是玉皇大帝,也不会看在崔氏的眼中。
崔氏不跟李世民联姻,是因为社会风气问题,他们不愿意被其他氏族说他们拍皇室的马屁,会影响他们在社会中的声誉,并非是什么自命清高。
李佑问道:“你夫人家族中一年给你该来的收入,跟糖厂、水泥厂、高速公路等生意想比,哪个更多一些?”
一说起这个,程咬金笑了,他说道:“臣夫人家中依靠土地的那点收入,还有传统商业上的那点分红,连臣跟着殿下的生意的零头都不到。”
李佑问道:“清河崔氏的主要财富就是土地,因此他们拼命兼并土地,产生了许多无地农民,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安定因素,历朝历代的灭亡,都跟这件事有很大的关系。
清河崔氏为了兼并土地,不惜杀人放火。其它的门阀氏族和大大小小的地主豪强们,跟清河崔氏走的路子是一样的。如果任由他们继续下去,土地逐渐集中到了这些世族豪强手中,产生的大批的无地农民就成为了一堆堆干柴,遇到大的灾害的时候,局面就会失控,这些干柴就会燃起熊熊大火,到那个时候朝廷就会被摧毁。
门阀士族手中有土地,有依附他们的大量人员,即使是改朝换代,他们仍然可以屹立不倒。可是咱们这些唐朝的权贵,会是个什么下场?恐怕是死无葬身之地吧。”
程咬金明白了,他说道:“殿下说的对,要想保住咱们的好日子,就得打压门阀氏族。”
李佑说道:“这是咱们关起门来说的悄悄话。往大里说,为了保证唐朝的健康发展,让百姓们安居乐业,像门阀氏族这样的毒瘤,就必须予以铲除。”
程咬金问道:“我夫人族中的人如何处理?”
李佑说道:“萧大人是我夫人的爷爷,我家也有崔氏的人,我也不愿意看到他们倒霉。
程叔,咱们是自己人,我也不瞒你们,我之所以让你和萧大人参与此事,就是给你们留了出路。你们到了清河县城,劝说自己的族人积极配合调查,检举揭发他人,他们的立功表现再加上你们在处理清河崔氏这件事情上的功劳,我可以网开一面,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程咬金说道:“臣明白了。”
李佑说道:“萧老爷子对我的意见很大,在这件事上,你们的处境一样,你要是能够帮助我做他的工作,更好说一些。”
程咬金说道:“殿下放心,臣这就去找萧大人。”说完他下了马车,上了萧乾的马车。
清河县城。
天刚蒙蒙亮,一个守城的伍长打着哈欠,推开了城楼的房门,忽然,他眼前出现了一片黑压压的东西,他不敢相信地揉揉眼睛,朝着外面望去,顿时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
城外黑压压的一大片,分明就是一支庞大的军队。此时天色尚未大亮,能见度不高,还看不清来的是什么人。
这时,他听到了城楼下大门洞里打开城门的声音,急忙喊道:“不要开城门。”
“家主,不好了,出大事儿了。”崔演刚刚起床,还没穿上衣服,就听到了管家惊慌失措的声音。
崔演穿好衣服,来到了客厅,就看到族中的头脑们个个衣衫不整,已经等在了那里。他问道:“出了什么事情了?”
三房的长老崔钧说道:“家主,唐军把清河县城给围住了。”他说话的声音有些颤抖,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已经猜到了大概,就是因为不久前的宅基地的那件事情,这次朝廷是动真格的了。
崔演一时也有些慌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也意识到了危险,崔氏在朝中有人,以往遇到到任何与崔氏有关的事情,他们都会提前得到通报。
这次朝廷出动了几万人马,这么大的事情,他们事先竟然没有得到一点消息。可见朝廷准备得十分充分,也说明了朝廷针对崔氏的决心。
众人别看平时耀武扬威的,真正遇到了家族中天大的危机的时候,个个都没有了主意。大家只能眼睛盯着崔演,等着他来作出决定。
崔演虽然沉思了好久,说道:“当务之急,是看看朝廷究竟要干什么。现在需要有人出去和朝廷的来人见面,弄清楚他们的来意。你们谁愿意去?”
众人面面相觑,没有人敢出头。
崔演点名说道:“崔钧,这件事是你的儿子引起的,还是你去一趟吧。“
“我,我,我去怕不合适吧。”崔钧有些害怕,推脱道。
崔氏还是有人才的。崔演的长孙崔罡说道:“祖父,我去吧。”
崔演赞许地说道:“好,还是你有骨气。你带上一些礼物,一定要弄清他们的来意。”
侯君集的大军包围了清河县城,不许进也不许出。凡是准备进入清河县城的人,也全部扣押了起来,由办案人员被扣押的清河崔进行审查。凡是清河崔氏人一律扣压,其他的普通百姓放他们离开了。
清河县城的城门开了,崔罡赶着马车来到了来到了军中,他说明了来意后,被带到了侯君集的面前。
侯君集问道:“你是什么人?”
“大人,我叫崔罡,是清河崔氏族长的孙子。“崔罡说道。
“你祖父呢?他为什么不来?”侯君集说道。
“祖父身体不适,不能亲自前来迎接将军,他得知大军前来,特地命我前来劳军。说着,他送上了一份礼单,问道:“请问侯将军,大军兵围清河县城,所为何事?”
侯君集看都没看礼单,交给了身边的亲随。他也不回答崔罡的话,说道:“你回去告诉你的祖父,让城中所有的居民交出兵器,无论是官府的还是个人私藏的。限你们今天下午五点以前,送出城来。如有违抗,大军进城搜查出来私藏武器者,格杀勿论。
送客。”
崔罡没有问出侯君集的来意,但是看到他的态度,也就明白了,他们就是针对清河崔氏来的。
他回到城中,来到崔氏祠堂,像崔演等人汇报了事情的经过。众人听到这种情况,顿时乱作一团。
惹事的崔云和,知道这次自己的命恐怕是保不住了,他急忙说道:“父亲,不能交出武器啊,难道咱们清河崔氏就任人宰割吗?”
………………………………
第五百四十三章 难缠的崔氏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夫妻尚且如此,何况只是同族的人呢?
别看崔氏平时对外十分抱团儿,那是没有遇到真正的危机,如今泰山压顶,其他的崔氏族人们可不愿意为了崔云和一起送命。
众人议论纷纷,大部分都要求服从侯君集的命令,交出各家私藏的武器,避免给侯君集找着借口,大开杀戮。
一个长老说道:“家主,朝廷不过是要调查崔云和占地的那件事,县衙已经结案了,那些死者不能证明就是崔云和杀的,那个死在长安的唐辉,也不能证明和崔云和有关。
侯君集要查就让他查吧,这里都是咱们的人,我就不信他能查出什么证据来。他们查不出证据,又能把崔云和怎么样?
可是如果不让他们查,就显得咱们心虚气短,没问题也成了有问题了。李世民原本就想打击咱们崔氏,咱们不交出武器,正好让他们抓住了把柄,侯君集诬陷咱们谋反,那可就说不清了。搞不好会遭到灭顶之灾。
所以,我建议按照侯君集的要求交出武器,表示崔氏配合朝廷的调查。”
“是啊,是啊,还是交出武器吧。”大部分人都赞成这个长老的意见。
三房的长老崔钧急眼了,他涨红了脸说道:“你们什么意思?难道让我把儿子交出去?”
一位长老说道:“这件事本来就是你家云和惹的祸,凭什么要把崔氏全族的性命都搭上?”
“就是,就是。谁惹的祸谁来承担。”众人七嘴八舌的说道。
崔钧怒道:“我们三房辛辛苦苦赚来的那些钱,分钱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这么说?”他是负责崔氏商业的长老,每年给崔氏带来很多财富。
“嗡嗡嗡”,三房的人和其他各房的人吵了起来。
“够了,都给我闭嘴。”家主崔演吼道。
众人都不再说话了,等着他拿主意。
这时,清河县令高毅来了,他昨天去了贝州城,刚刚才赶回来。
崔演问道:“高毅,侯君集要干什么?”
高毅说道:“就是为了唐辉死在长安的事情。岳父大人,刚才我见到陈国公,他这次来,足足带来了2万大军,您赶紧让各房把武器交出去,我已经布置了县衙,让他们交出武器。这件事儿要抓紧办,不要给侯君集大开杀戒的借口。”
清河县虽然是个大县,县城里的人口有3万多人,可是想依靠着这些男女老少的百姓来抵御侯君集的大军,那就是螳臂挡车。
崔演不再犹豫,说道:“各房都听好喽,下午三点以前,把你们手中的兵器都送到县城的西门口。”
当天晚饭前,崔氏交出了武器,侯君集看到武器的清单,也不禁有些吃惊,这些兵器足足有3700余件,质量还都不错,这些兵器不包括清河县官府配备的武器,都是清河崔氏的。
清河崔氏的势力可不只是在城里,乡下还有各处庄园,那才是崔氏的主要力量。侯君集的人马看上去不少,也只能够集中对付清河县城这一处的清河崔氏的势力。
王怀仁感叹地说道:“陈国公,难怪王爷让您带着大军前来呢,没有这么多军队,还真难以控制这里的局势。”
第二天上午,魏征也赶到了。
不久以后,侯君集留下了一万人,继续包围县城,其余的一万多人进入了县城,在每家每户都住进了士兵,王怀仁带着办案人员开始了调查。
王怀仁亲自调查王德宝宅基地一案。
望着王德宝一家被焚毁的房屋,王怀仁走访了周围的邻居。
距离王德宝家最近的是一户木匠,王怀仁说明了来意之后,木匠说道:“王德宝家失火的事情,跟崔氏无关,王德宝一家人早就要搬走了,他们主动要卖地给崔氏,崔氏给了他家钱了,价格很公道的。
王德宝这个人不是什么好人,他曾经因为偷东西被官府处罚过,这次,他拿了人家崔氏给的钱,还不满足,还要多要钱。崔氏家的人看到他不守信用,就不买他家的地了,他们不还给人家卖地的钱,自己把房子烧了,全家都离开清河了。”
王怀仁走访了周围七八户人家,口径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说王德宝的坏话,对崔氏大加赞扬。
王怀仁又去县衙调取了关于王德宝的材料,发现王德宝的确是受过处罚。而且他跟崔云和的土地买卖契约都有,担保人,证明人都签字画押了,经过调查,口径都一致。
王怀仁不甘心,亲自又去王德宝和唐辉的亲戚中调查,口径也都一致。
原本魏征等人信心满满,认为很快就能够查出清河崔氏违法的证据,可是结果却是令人大跌眼镜。
几天过去了,办案人员调查了县城里所有的人员,他们听到的大部分是对崔氏的好评,什么乐善好施,济人所难,还举出了一大堆例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