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氏猛地向朱允炆扑来,死死揪住他的袖子,此刻的吕氏,哪里是一国太后,简直和疯婆子没什么区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386章 战

    自从太仓官粮一案爆发,王弼自杀,柳淳将矛头对准了东宫,吕氏的处境非常艰难,每日提心吊胆,几乎疯癫。

    就在这时候,有一个兄弟吕平昔日的好友,是个富商,他找到了一件稀世珍宝,送到了吕氏的手里。

    据说此宝就是隋侯珠,是天下唯二的珍宝,仅次于和氏璧!

    春秋战国年间,隋侯外出打猎,救了一条蛇,后来蛇为了感谢救命之恩,献上了一件宝物,就是隋侯珠!古人早就说过,隋侯珠和氏璧,得到这两件保护,可有敌国之富!

    后来二宝都落在了秦始皇手里,和氏璧变成了传国玉玺,据说隋侯珠则是被始皇帝安放在了墓地里,陪伴他长眠地下,装点下面的江山……当然了,隋侯珠也可能落到了某位太宰的手里,若干年后,被云某人知道了,貌似那是隔壁的故事……

    绝境中的吕氏,得到了宝贝,深信不疑,就像是抓到了最后的救命稻草,她每天都贴身戴着隋侯珠,睡觉之前一定要看看,手里握着,才能睡得香甜。

    屈指算来,两年的光景了,朝夕相伴,从不离身。

    吕氏渐渐的有了很多症状,夜里盗汗,不时低烧,头疼,身上出现细小的红点……她的健康每况愈下,但是她却从来没怀疑过隋侯珠,甚至相信,这个宝贝能让她逢凶化吉。

    果不其然,朱元璋驾崩了,儿子成了皇帝,她也是一国的太后!

    这就是隋侯珠的功劳!

    “皇儿,快把和氏璧给我,有了和氏璧,有了这两件宝贝,母后就能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你,你是孝顺的孩子,快,给娘亲啊!”

    朱允炆脸色漆黑,他现在越来越觉得母亲不可理喻,板着脸道:“玉玺乃是国之重宝,天子的象征,岂可交给别人!”

    “别人?我是别人?”吕氏突然发疯狂笑,她瞳孔充血,恶狠狠盯着朱允炆,“小崽子,你翅膀硬了,敢跟老娘耍威风了?告诉你!没有你娘,你什么都不是!你以为你怎么当上的太孙,你知道吗?”

    朱允炆紧皱眉头,“母亲,你的确帮过孩儿,可你也差点害了孩儿,你,你好好在宫里荣养,儿——告退了!”

    朱允炆扭头往外面走,他的步子极快,吕氏想抓他,却扑了个空,重重摔在地上。吕氏慌忙抱住隋侯珠,生怕宝贝摔坏了。

    见宝贝无恙,她愤怒大吼,“朱允炆!你个没良心的东西!要不是我害死了你爹,哪里轮得到你当皇帝!”

    轰!

    惊雷炸响,朱允炆咯噔了一下,他缓缓回身,不敢置信地看着吕氏。

    吕氏趴在地上,诡异地笑了。

    “你还不知道吧?是我害了你爹朱标,他是感染了瘟疫,可却不致命,是我收买了人,将毒药放在了沐浴用的水里。傅友德那个武夫,只知道探查吃的喝的,却忽略了洗澡的水!”

    吕氏喘着粗气,瞧着朱允炆,“你瞪那么大的眼睛干什么?傻了?告诉你,我不光杀了你爹,我还杀了常氏!那个蠢女人,她有什么好的,不就是仗着她爹是常遇春吗?她有个好出身,就爬到了我的头上!”

    “我不服!我想办法,接近她,奉承她,让她相信我,什么都跟我说,就在她怀那个小崽子的时候,我下手了,他落下了病根儿,没多久就死了!”

    “对了,你或许还不知道吧?朱允熥为什么脑子不好用?那也是我干的!他娘死了,我照顾他,有一次他生病发烧,我故意把药给倒了,烧了两天,把他的脑子烧坏了!”

    “朱允炆!你知道吗?在二十年前,我就谋划着,谋划着……我是一介女流,我什么都没有,可我终究要拥有一切!谁挡在我前面,我就废了谁!常氏,朱允熥,朱标……你能有今天,都是我一手促成的,你个没良心的逆子,小畜生!还不把玉玺给我,让我垂帘听政!不然我把一切都说出去,我让你当不成皇帝!”

    “别以为你控制了皇宫,有了遗诏,就能坐稳江山,西北有一头猛虎,西南有一只狐狸,朝廷之中,还有那么多反对你的人!你身边的都是笨蛋,只有母后,只有娘能帮你,快,给我……”

    吕氏挣扎着爬起来,突然再度向朱允炆扑去。

    也不知道是压力折磨,还是隋侯珠的作用,吕氏的确有发疯的迹象。距离还不到一尺,朱允炆突然向旁边闪去,吕氏重重摔在了地上!

    朱允炆转身,头也不回出了宫殿,他扭头对身边的一个侍卫切齿道:“封了坤宁宫,不许任何人出来,也不许任何人接近她!”

    “是!”

    吕氏还在疯狂谩骂,凄厉嚎叫,宛如死去的厉鬼,魔音绕耳,久久无法散去……朱允炆坐在了寝宫里。

    整整一夜,都没有睡觉。

    他突然发现自己简直就是个笑话……前半生完全是被吕氏掌控,为了夺取权位,吕氏做了太多的恶事。只可惜仁厚的朱标,善良的常氏没有认出她的真面目……

    至于当了太孙之后,他则成了师父们的工具。

    现在好容易成了一国之君,可以乾纲独断,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了……必须拼了!

    朱允炆从母亲身上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为了权力,一个人可以疯狂到何等地步?

    而他,也必须疯起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整个局面可以说非常糟糕。

    内忧外患,各种问题一起来了,就连朝臣们也不服气自己。不过没有关系,文官这边还好对付,抛出齐泰当祭品,让他背负所有恶名,然后再拉拢收买几个,另外把东宫的老人提拔上去,也就是了。

    麻烦的是武将这边……有人要问了,为什么朱元璋病倒,驾崩,勋贵没有任何的动静,他们都是死人吗?

    说起来也是不幸……就在朱元璋病倒的五天前,信国公汤和外出巡视军营,结果回来的路上,遇到了暴雨,老爷子身体不适,回去休息,结果第二天,汤和没有爬起来……等家人过来的时候,发现汤和一边的嘴眼歪斜,流了一大摊口水……老爷子中风了,而且情况极为严重。

    家中请御医诊治,汤和虽然还活着,可口不能言,半边身体不能动弹,比死人也强不了多少!

    汤和病倒,五军都督府这边就是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加上武定侯郭英主持。可郭英也是老病缠身,自从上次挑头之后,老爷子为了避嫌,就在家中养病……至关重要的人就成了徐辉祖。

    就是这位徐达的大公子,二代勋贵的代表人物,在这个时候,竟然死一般的安静,就像是一个木头人!

    有人听闻朱元璋病重,就让徐辉祖入宫侍疾,观察情况,结果让徐辉祖言辞拒绝。等到有人通知了武定侯郭英,老头怒气冲冲赶来,朱允炆和黄子澄等人已经进入宫中,遗诏都颁布了。

    郭英在回府的路上,掩面痛哭。

    徐达啊徐达!

    你英雄了一辈子,生出的儿子,怎么如蠢猪笨驴一般啊!临危不决,遭变无能!简直丢了徐家的脸!

    郭英回府之后,呕血两口,彻底病倒了……

    “加魏国公徐辉祖太子太师衔,赐蟒袍玉带,黄金一万两。加曹国公李景隆太子太保,赐黄金五千两!”

    朱允炆立刻下了两道旨意,收买勋贵的人心。

    他看得出来,像徐辉祖和李景隆之流,在关键时刻,根本没法力挽狂澜,他们最大的本事就是依附某位胜利者,给人家送上花环和掌声。

    朱元璋最大的疏漏,就是没有废掉朱允炆的储君之位。而他留下的关键棋子,也很不凑巧地出了问题。

    不过朱允炆还是不敢大意,他能掌控京城,掌握六部……但是,还有燕王朱棣,还有云南的柳淳,还有那么多的变法派臣子,以及许许多多的藩王,这些人会让自己坐稳江山吗?

    尤其是吕氏的话,让朱允炆更加不寒而栗。

    假如走露风声,让人知道,是吕氏害死了朱标,那账一定会记在他的头上的。

    到了那时候,即便登基称帝,他也会被各方势力,给轰下龙椅,绝没有侥幸!事情必须封锁住……吕氏再也别想走出宫门半步。

    至于是谁伙同吕氏,害死了朱标,朱允炆有了猜测,毕竟吕氏曾经多次夸奖过齐泰,而当年齐泰就是跟在朱标身边的人!

    就是他!

    朱允炆咬了咬牙,“摆驾,去诏狱!孤要去看看齐师父!”

    朱允炆在为了他的皇位忙绿着……而柳淳此刻面对着一份血书,微微叹了口气。

    “多年的猜测,总算证实了,只不过竟然是这种方式,真是有趣啊!”柳淳嘴上说有趣,可脸上却寒冷如冰霜!

    这份血书是齐泰所写的,就是用他嘴里的血写出来的!

    诏狱,毕竟还是锦衣卫的地盘,柳淳当然留了后手。

    明天就是朱允炆正式登基,御门听政的日子。想要阻止他称帝,已经晚了。不过就算能当上皇帝,也一样能把他拉下来!

    此刻的柳淳斗志昂扬,他彻底抛弃了顾忌。

    明天就是决战的第一场,就让我这个最卑微的驿丞,试试新君的斤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今天两更了,想理理思路

看了大家伙的批评,小的必须承认,这个转折生硬了,有些东西没写出来,大家觉得突然……但是吧,如果写得太详细了,又有水字数拖拉的问题……是小的低估了这一块的难度……我好好理清楚,这段是该快速过渡,还是该写得稍微详细一些,让剧情合理……总之明天早上会补更的……另外大家有想法也可以留言……最后,拜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千万别抛弃小的啊……
………………………………

第387章 皇帝,很了不起吗?

    最终的猜想得到了证实,朱允炆的确得位不正,但是古往今来,又有多少皇帝得位是没有争议的?

    玄武门之变,靖难之役……这样的例子,绝不在少数。

    一旦坐上了那一张龙椅,就等于有了半神之体,正如那句话说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这就是天子,这就是皇帝,这就是大明的天!

    只不过总有那么一些不甘心的人,想要逆天。

    柳淳没有三头六臂,也没有七十二变,可他就是战天斗地,战出一个朗朗乾坤。

    “我觉得局势发展到今天,是你有意的。”蓝新月将手里的披风,披在了丈夫的肩头,很随意的说了一句。

    柳淳皱眉迟疑,“你怎么看出来的?”

    蓝新月轻笑,“当然是看出来的,因为你什么都没做!只是在看啊!”

    柳淳哑然,忍不住刮了一下妻子的额头,蓝新月很高,幸运的是,柳淳这几年个头蹿起,比妻子能高出大半头,加上宽肩细腰,修长的身材,两个人站在一起,才特别和谐般配,真的,很养眼的。

    柳淳很惊讶妻子的敏锐,不过却也不意外,因为很多看起来笨笨的人,才能以执着之心,直指本质,这就是传说中的智慧吧!

    柳淳突然道:“你觉得这么大的局面,是我一个人能布置的吗?”

    “那……莫非是先帝?”

    这一次可真的让柳淳大惊失色了,“你怎么又猜到了?”

    蓝新月轻松笑道:“因为只有先帝比你厉害啊!”

    这话说的,柳淳都分不清是夸奖,还是讽刺了。

    “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柳淳缓缓拿出了那张黄绸,四个字:变法为重!

    柳淳不停的咀嚼,直到这一刻,柳淳又有了更深的领悟。

    古往今来,像朱元璋一般的天子,实在是太少了。

    大多数的天子都是平庸,自私,甚至是卑劣的。

    偏偏就有一大群人,利用天子的弱点,互相勾结在一起,彼此利用,也就有了君王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局面。

    柳淳提出的变法,是变两千年以来的成法。

    矛头所指,也就是这个庞大的集团。

    这一点朱元璋心知肚明。

    “假如我是先帝,多半会准备两个办法……一个是文的,一个是武的!”柳淳感叹道:“要么就是铺好所有的路,让新君顺利登基,以无上的威望,继续扫荡旧有的一切。要么……”柳淳顿了顿,“要么就索性来一场生死对决,用最残酷的手段,把变法推动下去!”

    说出这话之后,柳淳自己都吓了一跳。

    我的老天爷啊!

    朱元璋真的会这么狠?

    故意让自己的后人厮杀争斗?

    那他又怎么保证大明江山还在朱家的手里?

    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就不会这么干吧?

    但,但老朱在最后的岁月里,把自己贬到了云南,把蓝玉按在了凤阳,最关键的朱棣也送去了西北……加上各种的布局,实在是不让人联想,老皇帝到底是受了什么刺激?才会不惜以一场战争,来改变整个天下的走势……

    柳淳一时想不通,只不过他对老朱的敬畏之心,迅速提高了无数倍,或许,自己一直都没有看透朱元璋吧!

    这就是洪武大帝的高明,哪怕驾崩了,依旧是牢牢掌握着天下大局,每一个人都是他的棋子,包括自己在内!

    柳淳越想越郁闷了,这个老朱,真是害人不浅,你为什么不留下遗诏,不把一切都交代清楚……要知道猜谜是很累的。

    柳淳郁闷地想到。

    当然,还有更郁闷的人,那就是朱允炆!

    他一手炮制的遗诏中有交代,哭临三日,就恢复正常。朱允炆迫不及待举行了登基大典,接受百官和藩属朝贺。

    只不过时间太急迫了,很多属国,包括各地的藩王,都来不及反应,整个大典,有点草台班子似的简陋。

    不过不要紧,终究是成为了天子,成为了天下人的君父,从这一刻没开始,天地君亲师,就像重重的枷锁,锁住了每一个人。

    包括皇叔燕王,包括师父柳淳……包括所有不服气的人!

    朱允炆有一种大局在握的满足感……只不过这种感觉,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吏部尚书茹瑺,就打破了他的幻想!

    “陛下!”茹瑺沉声道:“老臣听闻齐泰死在了诏狱之中,不知可有此事?”

    朱允炆皱着眉头,新君登基,一开始就被人挑战,这可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

    “茹卿,的确如此,齐泰罪孽深重,已经死在了狱中,朕已经下旨,抄没齐家,明定罪状,公诸于众,警戒人心……茹卿,难道这还不够吗?”

    很明显,正式登基之后,朱允炆的态度强硬了许多,这就是所谓换了屁股就换了脑袋。

    茹瑺依旧低垂着眉头,姿态很恭顺,可话却很直接。

    “陛下,臣还听闻,昨夜陛下曾经去诏狱探望齐泰?”

    “不是探望!是痛心!”

    朱允炆冷冷道:“齐泰在东宫多年,做事还算老成,奈何谁也料不到,此人狼子野心,如此险恶,朕与他有师生之名,朕实在是不解,他为何会如此丧心病狂?”

    茹瑺继续不紧不慢道:“陛下探问,固然应该,可外面议论纷纷,有人说,是陛下赐死了齐泰!”

    “大胆!”

    朱允炆猛地站起,用手指着茹瑺,片刻之后,他又笑了。

    “百姓就喜欢胡言乱语,妄加猜测。齐泰留下一份遗书,是今天早上,锦衣卫送过来的。在诏书中,他已经承认了所有的罪行,卿等不信,可自行观看。”

    说着,有小太监托着托盘,里面放着一块白色的绸子,上面满是血写的文字……别看是用指头写的,但依旧是标准的馆阁体,字迹标准如印刷出来的一般。

    是齐泰!

    就是他的笔迹!

    熟悉齐泰的人,看到了这份血书,心里头不知怎么滴,就是不舒服,或许是兔死狐悲吧!不管如何,齐泰也是你的师父,多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可以半点情面都不讲啊?

    百官的心思朱允炆无暇顾及,他只想快点结束纠缠,赶快进入正轨。

    茹瑺也看了看血书,他轻轻放下,“启奏陛下,既然齐泰认罪,那这一次恩科的考官,涉嫌舞弊,必须全数拿问,下狱论罪!”

    朱允炆脸色阴沉,沉吟良久,“可!”

    “陛下,臣还有一个请求,就是废除此前的名单,重新开科取士!”

    “大胆!”

    朱允炆这次可不答应了,“茹卿,朝廷开科取士,何等大事,既然名单已经拟定,就不能改动?否则如何取信于人?”

    “陛下!要想取信天下,务必公平公允……此番恩科,有泄题疑问,有舞弊之嫌,所录取的进士,又尽是南方之人,不但北方士子,议论纷纷,就连南方士子,也纷纷言说,不愿意背负营私舞弊的污名!臣请陛下,立刻废除名单,重新考试,如此才能让天下安心!”

    茹瑺说完,第一个跪下……紧随其后,杨靖也跟着跪下,再之后,一个个的大臣跪下来,一转眼,奉天殿上还站着的,也就是东宫的几位师父了,他们手足无措,十分尴尬。

    大家伙本以为辅佐太孙登基,好日子就来了,可谁想到,先是折了齐泰,接着又是大举逼宫,这帮大臣想造反不成?

    黄子澄忍不住了,只能挺身而出,“茹大人,恩科名单已经录取,就不好废除。不如这样,在另开一科,补录北方士子如何?”

    他这个办法倒是不错,算是折中调和,朱允炆略微沉吟,也就点头了。

    “朕以为此议可行,就这么办吧!”

    他想一锤定音,可就在这时候,茹瑺从怀里缓缓掏出一物。

    “启奏陛下,另开一科,补录北方士子固然是好,但先帝却不答应!”说着,茹瑺将手里的东西高高举过头顶!

    “陛下,此乃先帝临终前批阅的试卷!请陛下御览!”

    先帝的东西!

    所有大臣都抬头看去,只见一个硕大的红叉,好像两把利刃,划破苍穹,直插人心!

    突然,有人泪流满面。

    匍匐在地,“先帝英明!”

    “先帝宵衣旰食,勤政爱民,乃千古一帝!”

    “先帝已经替北方士子做主,请陛下遵守先帝遗命!”

    “对,先帝既然已经废了恩科名单,就该重开恩科。”

    ……

    所有人仿佛都有了主心骨,一个个热血沸腾,群情激愤,因为有一个巨大的身影,站在了他们的身后……朱允炆的小脸从猪肝色,变成了铁灰色,嘴唇不停哆嗦。

    朕是天子,朕是所有人的君父,你们怎么敢这样?

    朱允炆拼命看他的几位师父,希望他们站出来,可黄子澄已经低下了脑袋,一句话不敢说,其他人更是成了闷油瓶,战战兢兢,连屁都不敢放。

    突然朱允炆竟然想念起齐泰来了,那家伙虽然不怎么样,但敢战,能战,要是他在,至少自己不会被欺负吧!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朱允炆就甩了甩头,他现在终于知道了……天子和天子,也是不一样的,至少没人敢跟皇祖父指手画脚……

    “朕依先帝之意,十日后,重新开科取士!退朝!”

    朱允炆几乎逃跑一般狼狈而去……群臣欢欣鼓舞,皇帝又如何?打赢了第一战,接下来的恩科就是第二战!一定会获胜的,要一直赢下去!


………………………………

第388章 柳学门下

    嫩白飘香的长鱼汤,配上爽滑劲道的手擀面,就是美好一天的开始,老板娘的手艺极好,用料也足,几乎每个早晨,柳淳都要跟媳妇过来,热气腾腾吃上一大碗面条。

    这两天的小铺里,多了一个进进出出的年轻人,是老板娘的儿子,大约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

    年轻人个头不高,但五官和秀气,眉眼之间,有江南人的精明强干,他天生一张笑脸,十分讨人喜欢。

    跑前跑后,不停给客人送来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面条。

    这时候一个黑红脸膛的男人,一只脚踩在条凳上,斜眼睛瞧了瞧年轻人,呲着发黄的板牙,突然道:“怎么?咱大才子也来卖面条了?你娘舍得?”

    听对方语气不善,年轻人却浑不在意,笑道:“大叔,我要是大才子,伺候着您,您不是更有面子吗?”

    “啊!是啊!”大汉碰了个软钉子,讪讪笑了两声,少年依旧忙活,可旁边的人来了兴趣,忍不住道:“老崔,这是谁啊?咱们这帮穷光蛋怎么用得起大才子伺候,你说是不是?”

    有人询问,压下去的话头又冒了出来。

    老崔深深吸口气,“你们不知道,咱们这位大才子,才十三岁就考上了秀才!”

    “哎呦,竟然是秀才相公!我听说有人四五十岁还考不上呢?我可不敢用他伺候……”

    老崔冲着对方笑了笑,“没事的,他早就不是了。”

    “怎么回事?”

    “还能怎么回事,自己犯傻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