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纪纲!”
“卑职在!”
“本王再给你一道手谕,你现在就去金陵,告诉里面的人,本王来了!是战是降,让他们自己选吧!”
“遵命!”
纪纲这家伙还真是个亡命徒,带着朱棣的手谕,毫不畏惧,冲向了金陵……
………………………………
第519章 亡国之君
这一次的纪纲更加肆无忌惮,比上次的胆子还要大,因为他知道,自己绝对安全,已经没人敢对朱棣派来的人怎么样了,他就是钦差大臣,而那些所谓的朝臣,不过是日后的阶下囚而已,没准他们还要祈求自己饶命呢!
“告诉朱允炆,我奉燕王之命,前来问罪!”
纪纲的嚣张,难以形容。
而城头上的人们,除了咬牙切齿之外,竟然不敢做出别的动作,只能去请旨定夺,要知道这可是应天府金陵城,大明帝国的核心啊!
居然被一个人给吓住了,真是够丢人的。
士兵急匆匆去皇宫送信,而此刻,就在翰林院,方孝孺坐在一张桌案的前面,对面有一个中年官吏,看样子只有七品,他躬着身体,显得十分老实。
“杨士奇,你不必如此,以你的才华和政绩,在吏部的考评,都是优等,是完全可以担任侍郎一级的官吏,如今却只能在翰林院修书……你不要怪别人,是……老夫安排的。”
方孝孺坦然道,杨士奇瞪大了眼睛,他倒不是意外这个真相,而是意外,方孝孺为什么要跟他坦白?
“看你的样子,应该是早就知道了。果然,老夫手段拙劣,瞒不过聪明人,方某这一生,还真是失败啊!”
杨士奇慌忙起身,恭敬道:“大人,您学问笃实,人品方正,心系百姓,在,在朝中是少有的正人君子,若都像大人一般,我,我朝不至于如此地步。”
“哈哈哈!”
方孝孺大笑,“姑且算是真话吧!可也是废话,朝中岂能都是方孝孺?又岂会人人都是方孝孺!这样的话,孔孟圣贤都说过,他们希望皇帝都是明君,希望百姓都是老实人,读书人都是贤者,那样的话,天下就能大治。”
“这话或许不错,可却永远做不到。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老方一边说着,一边踱步,“有君子有小人,有贤臣有奸佞,正如阴阳之道,是分不开的。真正做事的人,该把小人的因素考虑进去,要学会如何跟小人去争斗。而不是自怨自艾。”
“古往今来,有太多的变法都失败了,就拿庆历君子范仲淹来说,他被贬之后,也不过是自觉高古,说自己是古仁人,可笑啊,真是可笑!”方孝孺朗声道:“你既然想变法,就要做成功。失败了,却不研究原因,不探究办法。只是安慰自己,说自己了不起,比所有人都高明,是大家理解不了我,是小人奸佞从中作梗,是他们陷害破坏……”
“这就什么?叫推诿卸责,叫自命不凡,叫祸国殃民,叫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方孝孺越说越激动,杨士奇都吓傻了。
“方大人,下官实在是不敢苟同,范文正公乃是谦谦君子,道德名臣,自有公论,大人如此鄙薄,只怕会引起非议。”
“哈哈哈!”
方孝孺笑得更大声了,“杨士奇,你当老夫是骂范仲淹吗?不,老夫实在是自己!我就是那个不自量力,自命不凡的蠢货!”
老方用力吸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走到了杨士奇的身边,突然低声道:“你和柳淳有过合作吧?”
杨士奇吓坏了,“方大人,下官忠心耿耿,绝没有勾结叛逆,请方大人明察……”
“明察什么?”方孝孺不屑道:“老夫就是要你有勾结,不然日后你如何能得到新君的重用。”
杨士奇完全懵了,虽然他知道朱允炆败亡在即,他知道燕王必定能成为新君,也知道柳淳的地位只会比洪武朝更加可怕……但是这话谁都可以说,唯独你方孝孺不能说啊!
你可是天子最信任的师父,好多国政都是你建议的,弄到了今天,你,你也要背叛朱允炆?
就算你要另寻新君,只怕燕王也未必会放过你吧!
杨士奇的一颗心,不停转动,怎么也想不通。
方孝孺却笑道:“你别怕,老夫自知死之将至,遍观朝中,唯有将一些事情托付给你。老夫在民间的近十年,已经看到先帝的法令逐渐崩坏,人头滋长,田地兼并,官绅大族日益膨胀,贫富不均,人心不稳……老夫希望能实现井田,无非是想把天下的田,都归于皇家,然后再由天子租给万民。或是二十年,或是三十年,进行一次重新分配。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人人都有田耕,才能长治久安,才能永远昌盛下去……”
“只可惜,老夫的第一步就迈不出去,世家大族根本不愿意上交田地,陛下又不敢推动,加上大战爆发,一切都成了空谈。”
“老夫也看明白了,士人大族,皆是贪图利益之辈,一个个利欲熏心,宁可死也不愿意交出土地。对大明好,对苍生好,对他们不好的事情,这些人是绝对不会做的!”
“老夫以读书人自居,如今总算是看透了读书人。燕王登基之后,有柳淳辅佐,必定彻底均田,也必定会触动天下读书人。到了那时候,我希望你能把我的话告诉柳淳。”
杨士奇听得浑身冒鸡皮疙瘩儿,方孝孺的话,要是传出去一句,都够千刀万剐的,这老爷子真是疯了!
让我告诉柳淳,能告诉他什么?
“你记着,一定提醒柳淳,绝对不可手软!也别以为士人会改变态度,就算给了他们钱财,让他们能舒舒服服活着,这帮家伙也只会怨恨,丝毫不会反思。所以对待士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杀!”
“可笑啊,老夫曾经想挽救士人,想跟他们谈。结果如何,你也清楚,这帮人根本不愿意交出土地,既然如此,那就要了他们的命!砍了他们的脑袋!”
老方又自嘲苦笑,“我也就是说说罢了,我想做,可我做不来,也没有那个本事……杨士奇,你千万要告诉柳淳,不可以有妇人之仁!他要是不想和老夫一样下场,就一定要狠下心!”
“你告诉他……”
方孝孺还要往下说,突然外面有人喊道:“方大人,方公,天子急召。”
老方顿了一下,走到门口,对外面道:“老夫知道了,换一套官服,立刻就去。”
说完,方孝孺扭头,急匆匆到了杨士奇面前,“没有时间了……你记着,我会替柳淳除掉变法最大的绊脚石,帮助他顺利变法。但是话又说回来,读书人之中,也有好的,不能一概而论。杨士奇,你也要尽力保全一些,保住一口斯文元气……”说到这里,方孝孺有苦笑起来,“我还说要断然下手呢!却又心软了。”
“不说了,不说了!你是聪明人,日后你自己决断吧!”
老方转身要走,却又回头,撩起袍子,重重跪在地上,给杨士奇跪下。
“拜托了!”
杨士奇的双膝立刻跪倒,五体投地!
他的脑袋已经炸裂成了一团浆糊,方孝孺跟他说得这些话,还有他的举动,简直让杨士奇不知所措,这老头是不是疯了啊?没准就是被兵败刺激的,可为何要在自己面前发疯啊?真是害死个人。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杨士奇平静心神,抬起头,却发笑方孝孺已经没了踪影,只是在地上有一封信。
杨士奇几乎是爬着过去,把信匆匆忙忙,塞进了怀里,他都没敢看,天知道方孝孺会写什么。
此刻的方孝孺坐在马车上面,行走在宽阔的街道上面,耳边全都是混乱之声,老方不用看就知道,乱了!
彻底乱了!
就算有二十万大军,也没有用了。
人心早就垮了。
方孝孺急匆匆赶到了奉天殿,此刻一大堆臣子正在这里议论,暴昭就说道:“陛下,当务之急,赶快撤出金陵,另寻都城,重整人马,卷土重来啊!”
方孝孺突然怒吼,“天子弃都城而去,成何体统?”
“体统?方孝孺,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讲究体统?外面燕逆大军,即将杀来,城里人心惶惶,如果继续留下来,万一冲撞了圣驾,你负责,还是我负责?”
其余的几个人,也都跟着指责老方。
今天的方孝孺,比起往日更加犀利狰狞,他冷笑道:“逃?逃到了哪里去?应天百万人口,二十万大军,如果连应天都守不住,你们有把握守得住别的城池吗?”
“难道要让天子一路溃逃,成为人人耻笑的亡国之君吗?”
众人被问得哑口无言,而作为龙椅上的朱允炆突然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猛地站起。
“不,朕不是亡国之君,不是!朕要你们守住金陵,守住!不许燕逆进城,不许!”
朱允炆扯着脖子大吼,青筋血管突出,状若癫狂,他几步蹿下丹墀,冲到了老方的面前,急切道:“方先生,你有办法,一定有办法,你快告诉我,告诉我,要怎么才能赢?这一次我都听先生!”
当初议和成功之后,朱允炆痛定思痛,决定听从方孝孺建议,挽回民心,他接受老方推荐,让荀顺庆去山东,推行变法,
可就在清丈刚刚有些头绪的时候,山东世家联名上书,孔家也跳出来,议论汹汹,他扛不住,只能让锦衣卫把荀顺庆带回京城,才有了接下来的事情……
“方先生,这一次朕不会犹豫了,真的!方先生,不晚吧?”最后三个字说出口,朱允炆的眼里有泪花……
:。:
………………………………
第520章 朱允炆最后的挣扎
不晚吗?
早就晚了!
自从当年朱元璋下定决心推动变法,大势就已经形成了。只可惜有人看不明白,假使当时能顺应潮流,或许只是在田地上面做些文章,士人还能保留相当的超然地位。
在乡村,还是稳定的宗族社会。
读书人,会写字,有学问,懂道理。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遇到了冲突争端,还是要靠他们来解决……所谓皇权不下县,就是这个道理。即便失去一些经济特权,多数士人还是能维持自己的体面的。
很可惜这帮人什么都不愿意放弃,齐泰、练子宁、景清、暴昭、黄子澄、陈迪……许许多多人,聚集在东宫周围,先是利用朱标,接着利用朱允炆,强力阻挠变法。
他们以为只要朱允炆坐上了龙椅,就大功告成了。
可现在看来,正是因为他们的反扑,反而促使变法更加深入……方孝孺很重视民间的声音。过去的变法,最多是朝堂上议论,有人反对,有人支持,等到了民间,多数老百姓是不敢发声的。
即便他们支持变法,但是推不下去,也只会一声叹息,摇摇头就算了。
可现在情况变了!
彻彻底底变了!
兖州的老百姓告诉所有人,不变法,他们会造反的!
另外,金陵的百姓,私下里也在议论,所有人都跃跃欲试,从上到下,就连大门不出的妇人,也凑在一起,互相议论着。她们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希望取得财产的权力,希望主宰自己的命运……
这股力量已经自下而上形成了,方孝孺感觉到,这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超越历代,冠绝古今……他真的好想看到大明会变成什么样子。
只可惜,他没有机会了。
总要有人去死,只要死的有价值,他是不会在乎的。
陛下,老臣忠心耿耿一辈子,如今却要算计陛下,老臣唯有将一条命还给陛下,至于够还是不够,只有天知道了,老臣只求问心无愧!
“陛下,国难关头,最紧要的就是稳住心神,不能自乱阵脚。说什么迁都,更是无稽之谈!就拿城中的二十万人马来说,如果离开了京城,老臣料定,他们就会纷纷逃跑。毕竟家人在京城,祖宗坟茔也在。为守卫京城而战,这些人会拼尽全力。背井离乡,前途渺茫,生死不知,人心离散,出了城,就真的变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了!”
方孝孺怒视着暴昭,“暴大人,你还愿意出城吗?”
暴昭被吓得一缩脖子,这家伙平时声音比谁都大,可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就怂了。一双老眼,恶狠狠盯着方孝孺。
“你,你有本事,怎么会放任燕逆过江?你,你不忠!”
方孝孺懒得搭理他,“暴大人,你要是有办法退敌,就赶紧说,没有办法,你就闭嘴!”
老方呵斥暴昭,其他人就更不敢开口了。他扭头又对朱允炆道:“陛下,当务之急是犒赏三军,鼓舞士气,让大家伙同仇敌忾。”
“十天!我们能坚持十天,情况就会改观!”方孝孺信誓旦旦。
朱允炆吃惊,“先生,十天就行吗?”
“一定行!”
方孝孺道:“燕逆远来,粮草不济,他维持不了多久,而且朱棣是孤军深入,朝廷在徐州和淮安还有大军,另外江南还有各路勤王之师,十天之后,必定先后到来。那时候一人一口吐沫,也能把燕逆淹死。”
朱允炆吸了口气,仔细琢磨。
“方先生果然高见,朕险些误听谗言,酿成大祸!”
说着,朱允炆还狠狠瞪了暴昭等人一眼,充满了厌弃。
又转头对方孝孺道:“先生,那你看下一步该怎么办?”
“筹钱!”
方孝孺道:“将京中大户官吏,豪商士绅,悉数奉天殿,让他们出钱,按照官职大小,财产多少出钱!”
“方孝孺!”暴昭怒吼,“你,你简直疯了!”
老方恶狠狠道:“暴昭!生死关头,你还舍命不舍财吗?
朱允炆咬了咬牙,“方先生说得对!出钱,必须出钱!去,请所有人过来!”他扭头看了眼锦衣卫大都督吴华。
“你现在就带领锦衣卫去请,谁敢不来,谁就是叛逆,杀!无!赦!”
吴华用力点头,“微臣遵旨!”
他转身下去,朱允炆坐在奉天殿,方孝孺寸步不离,下面是变颜变色的群臣。
就这样,时间一点点过去,城外的乱子越来越大,城里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多。
朱棣统帅大军,来到了龙潭,守将童俊不战而降,金陵城已经遥遥在望。
登上栖霞山,通过千里眼,朱棣能清楚看到烟雾迷蒙的金陵,好一座虎踞龙盘的雄城,好一座大明帝国的心脏。
当年父皇渡江,占领金陵,以此为帝王之基,消灭陈友谅,荡平张士诚。北伐大元,一统天下,打出了盛世大明。
如今自己提兵南下,兵临金陵。
这座城市即将更换一个新的主人,属于自己的时代就要来临。
朱棣脸色微红,拳头紧握,俯视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如长江般翻涌,良久,他才道:“柳淳,你说我的那位侄子,此刻在干什么?”
柳淳笑道:“我猜多半在筹措粮饷,准备拼死一战!只不过他能不能筹到钱,我就不清楚了。”
朱棣哈哈大笑,“死到临头,还死抱着钱有什么用?我不信还有那么迂腐的人!”
柳淳摇头,“王爷,这话怕是不对,在那些人看来,即便是生死关头,手里有钱,没准还能向王爷买一条命呢!”
“呸!”朱棣狠狠啐骂道:“真是痴心妄想!我算是明白了,有这帮臣子在,谁能不亡国?”
……
此刻的奉天殿,冠盖云集,京城的大小人物,全都来了,把偌大的奉天殿,挤得满满当当。
在所有人的前面,有几个家伙,其中就有皇家银行的马岗,马皇后的叔叔,朱允炆的岳家。
“草民愿意,愿意献三万两白银,以资军用!”
马岗说完,他就感到有一股比匕首还犀利的目光,戳穿了他。
朱允炆恶狠狠盯着。
“三万两?你拿朕是要饭的吗?”
“五,五万两,十,十万两也行啊!”马岗痛哭流涕,趴在地上,“陛下,非是草民不愿意出钱,实在是草民接了皇家银行之后,为了还债,已经将家里搬空了,草民,草原愿意毁家纾难,奈何草民有心无力,陛下,请陛下明鉴啊!”
他不停解释,朱允炆迟疑不解,看了眼方孝孺。
老方不紧不慢,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册子,“今年四月甲申,你捐给栖霞寺二十万两白银,修大佛金身。六月,又拿出三十二万两,在家中置办田产庄园,你还购买了一百根金丝楠木,用于修葺马家祠堂,重建祖宅……还有,冬十月,你在秦淮河,买了三名歌女,花了三十万……”
“够了!”
朱允炆突然打断了方孝孺的话,他从龙椅上站起来,快步扑向马岗,此刻的马岗已经吓得瘫在了地上。
“冤枉,冤枉啊!方孝孺,你诬陷我,你,你无中生有……陛下,不要听他的,他是在欺骗陛下,他胡言乱语,胡说八道……草民,是,是有些钱,草民愿意献五十万两银子!”
“晚了!”
朱允炆猛地抽出宝剑,高高举起。
正在这时候,马皇后突然跑来。
她长得极美,清秀淡雅,仿佛从水墨画走出来的江南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跟朱允炆谈论学问,每次都让朱允炆惊叹。
他甚至暗暗对比,祖父的皇后也姓马,很可惜,马皇后出身不好,甚至有些粗鲁,一双出奇的大脚,更是成了私下里的笑柄。
她还喜欢干焚琴煮鹤的事情,皇宫的菜地,茶园,就是马皇后弄出来的。她比朱元璋还要节俭,宫殿之中,没有任何金玉,凤阳来的乡亲,到了皇宫,看到了她的住处,都说皇后还不如一般富裕人家过得好。
朱允炆对马皇后没有太多直接的印象,但是从其他人的描述,马皇后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妇人,哪里比得上这位新的马皇后,那么清新脱俗,淡雅高洁,真不知道皇祖父为什么那么迷恋马皇后?
“陛下,陛下!”马皇后扑在朱允炆面前,花容失色。
“陛下,臣妾家中,有何过错?陛下竟然要杀他们?若是家中有难,臣妾也不活着了!”马皇后抽抽搭搭,哭了起来。
女人的眼泪,当真有不可言说的威力,她哭起来梨花带雨,让人的心都跟着碎了。
朱允炆猛地吸了一口气,他的宝剑垂下,缓缓道:“皇后,朕现在没有钱,你让朕怎么办?”
马皇后茫然道:“陛下富有四海,士农工商,田赋丁税,自有朝廷正课,如何需要向臣妾家中索取?”
“哈哈哈!”朱允炆突然放声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说得多好啊!他现在终于明白了,虽然都是马皇后,但差距真的是太大了!
突然,朱允炆将手里的宝剑狠狠一刺,直接穿透了马岗的胸膛,鲜血迸溅,朱允炆龙袍染血,马皇后吓得昏厥。
“传旨,查抄马家,财产悉数充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521章 岂不美哉
朱棣选择驻兵龙潭,并没有继续向前。他跟柳淳,还有一些重要的将领参军,在栖霞寺暂居。
原来的王府长史葛诚就兴冲冲道:“王爷,此处可是大大有名,三论宗的祖廷就在栖霞寺,自从南北朝时候,就已经建寺,算下来,差不多有千年之多了。名山古刹,钟声悠扬,可是这金陵的盛景啊!”
朱棣微微一笑,“葛先生真是博学,俺朱棣就鄙陋多了,我只看见满眼的金银,就连寺庙的梁柱都是金丝楠木,真是好东西。”
葛诚尴尬苦笑,这可是名胜啊,王爷的眼里竟然只看到了阿堵物,实在是俗气了点……他又瞧了瞧柳淳,“柳大人,不知道你怎么看?可是觉得此地气象万千,不同凡响?”
柳淳点头,“的确很不一般,如果能修一条路,就可以在山边多盖一些别墅,这可是上好的地段。回头让他们查查,栖霞寺的和尚有房契地契没有?还应该查查,他们从什么时候霸占了栖霞山,再查查,是谁答应他们建寺的……还有啊这么多年,他们交没交土地税,这些都要查清楚!”
这能查明白吗?葛诚无奈道:“柳大人,假如都没有呢?”
“那还不简单!收上来啊!”柳淳很不客气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弄一般释教弟子,烧香念佛,霸占好地方,这算什么啊?”
葛诚咧嘴苦笑,“柳大人,教化功德,他们也不是一无是处,这佛法经典,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不该一概而论。”
朱棣大笑,“葛先生,弘法是他们的事情,本王不管,但是却不能在本王的土地上,没有纳税就去弘法,这就不对了。”
柳淳抚掌大笑,“王爷高见,天大地大,纳税最大!这就是咱们的规矩!”
葛诚掩面流泪,他好想大哭一场……完了,摊上这么一对君臣,这天下的寺庙要遭到劫难了。
正在葛诚哀叹的时候,突然有人跑来。
“王爷,这是从城里送来的一分密信。”
朱棣接过来,展开看了两眼,就递给了柳淳,柳淳仔细看过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