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棣站起身,走到群臣的中间,朗声道:“科道言官,御史给事中,无数双眼睛,盯着朕。一举一动,都要受到指责。朕以为这是必要的,身为天子,就该以身作则。朕肩负祖宗基业,九州万方,亿兆黎民,都在朕的肩头。朕不能犯错!”
朱棣感慨道:“可话说回来,文武百官呢?在这个金殿里,最少的一个官员,放出去也是知县,知府,一方父母官,实实在在的百里侯!治理几十万的百姓。”
“这样的官吏没有约束,肆意胡来,又会如何?老百姓常说,乌鸦站在……豚上面,瞧见别人黑,没看见自己黑!朕奉劝所有人,都好好反思,想想自己有哪些做的不对的地方,要约束自己,要管住家人,尤其是一些看似不经意的习惯,你们总是让朕防微杜渐,可是轮到你们自己,总不能不拘小节吧?才子佳人,高山流水,这是话本上的东西。谁要是敢把这些事情当成理所当然,那就去当你的才子隐士,不要入朝为官!”
“既然穿了这身官服,就要好好约束自己的言行,尤其是不要被财色迷了眼睛,否则,谁也救不了你们!”
朱棣一番训斥,加上柳淳刚刚的剖析,每一句话都有千钧之重,落到了所有官员头上,压得每个人都跪了下来。
“陛下圣训,臣等一定谨言慎行,防微杜渐。”
眼瞧着群臣跪倒表态,朱棣又把语气缓和了一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朕也清楚,光靠着自己,未必能管得好。所以呢,朕给你们找个人,好好监督你们。”
听到这里,所有臣子都吓了一跳,心脏迅速提起来,要坏了!
果不其然,朱棣对着柳淳道:“检查六部九卿,十三布政使司,有科道给事中。可言官又有谁来监督呢?光靠着他们自己是行不通的。所以,锦衣卫从今后要担负起这个职责。”
“百官的贪贿情状,有无结交匪类,有无私相授受,甚至是里通外国,只要是违背朝廷律法,要一律彻查,不可姑息养奸!”
好家伙!
百官都瞪大了眼珠子,这是多大的权力啊,从此之后,整个官场都要在锦衣卫的脚下颤抖了。
朝堂之上,敢说话的官员已经不多了,尤其是谢广泰的案子让朱棣抓到了机会,谁敢反对监督呢?
这时候,唯有左都御史,老贼秃姚广孝还有点发言的权力。
“启奏陛下,如此安排锦衣卫,那科道言官该负责什么呢?是否有越权的问题?”老贼秃就是够厉害,直接说锦衣卫的权柄太大,管得太宽。
柳淳笑道:“姚大人,陛下所说很明白了,锦衣卫管理的是百官的私德和有无违法,科道言官监察六部十三省的政务得失,这不是分得很清楚吗?”
道衍咧嘴苦笑,的确分得很清楚,可问题是科道言官的素质堪忧,他们除了能盯着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不停扯皮之外,在国政上面,就没有什么建树。如果真的这么分工,科道几乎形同虚设了。
朱棣当然清楚,他就是要给百官敲敲警钟。
“就这么办了,退朝吧!”
顶点
………………………………
第605章 抓个阁老
锦衣卫的权柄本来就不小,可以往呢,是得罪了锦衣卫,没有好下场,现在却变成了得不得罪都一样,因为从文官到武将,从六部九卿,到末品小吏,全都在锦衣卫的监督范围之内。
锦衣卫的权柄之大,绝对到了巅峰。
朝野上下,无不战战兢兢。
就拿内阁来说,之前杨溥因为督修三大殿有功,算是在内阁站稳了脚跟。但是整个三大殿的工程,也出现了采买舞弊的案子,以铜包铅,混充赤铜。
虽然朱棣没有查办杨溥,但是也足以让他心惊肉跳了,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千万不能出错,假如再次让锦衣卫抓到了破绽,只怕就要去东番岛种甘蔗了。
不只是杨溥,像杨士奇,解缙,胡广、黄淮,这几位阁臣也都是如此。要知道在不久之前,还有人推荐谢广泰入阁呢!
理由也很充分,谢广泰文采很好,又出身名门,学问扎实,熟悉朝廷典章制度,让他入阁处理事务,绝对能驾轻就熟。
本来是很有希望的,不过内阁已经有了七人,暂时够用了,朱棣就没有点头,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没有这个案子,谢广泰绝对是下一批阁老的人选之一。
“唉!”杨士奇重重叹口气,他哀声道:“真是想不到,谢广泰竟然是这样的人,若是让他入阁,知道了更多的朝廷机密,那时候真的不知道如何收场啊!”
杨士奇扫了一眼其他的阁老,板着脸提醒道:“诸位,大家伙可万万小心一些,谁有红颜知己,谁又结交朋友,都要谨慎再三,必须弄清楚对方的打算,万一误交了匪类,后果不堪设想啊!”
当下的阁臣虽然没有分化出首辅,次辅,但是杨士奇最早入阁,负责日常运作,教训其他人,也是情理之中。
可唯独解缙,不以为然。
这文人雅士,岂能没有美女相伴。
像谢广泰这种,就属于运气太差,而且脑筋也不好使。明知道对方是安南人,还不知道提防。
相比之下,自己就厉害多了,女人跟自己死心塌地,才是真正的红颜知己。就算柳淳有再大的本事也找不出来,更别提拿自己开刀了。
一整天的办公结束,解缙跟胡广一起出了内阁。
这俩人是同乡,而且还沾亲带故,如今又都在内阁办公,简直珠联璧合。胡广比起解缙,长得更加英俊,他还是状元出身,学问也不差,因此很受追捧,简直就是这个时代的李白,苏东坡。
建文朝的时候,胡广还时常流连秦淮,结识了一大堆的红颜知己。
等到入阁之后,胡广好歹比解缙聪明一点,把这些莺莺燕燕都给打发了,专心侍奉新君。胡广人长得好看,又善于书法,说话也好听,在内阁之中,混得风生水起。
相比之下,解缙就差了一点,朱棣提拔解缙,本意是让他修编洪武实录,这一点解缙干的不错。
但众所周知,现在朱棣最在乎的是《永乐大典》,而负责永乐大典的总裁是柳淳,他的《国富论》《海权论》以及《论分配》这三部书都是热销书籍,影响非常。而整个永乐大典的体例安排上,也会倾向于科学分类,这是解缙并不擅长的东西。
“唉,晃庵兄,你说这个柳淳,什么事情都管,又是修书,又是锦衣卫,这圣人恶鬼,都是他一个人,忙得过来吗?”解缙随口抱怨道:“我看啊,他早晚要倒霉!”
胡广一听脑袋就大了,自己这个同乡什么都好,就是嘴上没把门的,说话不经过脑子,你就不怕让柳淳听到!
“锦衣卫监察百官,乃是陛下的意思,柳大人的手段,又是人尽皆知,你可千万别胡说八道,小心惹祸上身!”
解缙哈哈两声,没说什么,心里却想,你老兄也太胆小了,这有什么好怕的,咱们官职不大,又是天子近臣,谁没事得罪阁员?
更何况我还修着太祖实录呢!
这部书关乎到了朱棣皇位的来历,至关重要,少得了我这支大笔吗?
就算对其他人不客气,对我,那也是要尊敬三分。
更何况解缙还有一张王牌。
就在不久之前,朱棣召他入宫,询问立储事宜……这本来是没什么可争论的,朱高炽原来就是燕王世子,从世子升格太子,理所当然。
可偏偏屡屡传出朱高炽身体肥胖,不似人君。而朱高煦英明神武,作战勇敢,聪慧过人,才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更好玩的一件事出现了,朱棣并没有册立太子,而是先加封朱高煦为汉王,并且让他进入宗人院,协助周王朱橚,处理宗人院的事务。
这下子更让许多人充满了猜疑,莫非天子真的属意汉王?
就在这个关头,解缙入宫,他跟朱棣直言不讳,“陛下,自古以来,废长立幼,取乱之道。皇长子宽仁爱民,人心归附。若是骤然立次子汉王殿下,不免旦夕祸起,请陛下三思。”
对这番话,朱棣不置可否,偏巧皇长孙朱瞻基回宫,解缙趁机说了三个字。
“好圣孙!”
这三个字说完,朱棣哈哈大笑,说道:“朕的孙儿,固然是好的。”
有了好孙儿,自然有了好儿子。
解缙觉得就凭这三个字,朱高炽就该感激他,储君之位,简直是他争来的。
有这些作为底牌,解缙信心十足。
就算那些部堂高官倒台了,他都能安然无恙,如果柳淳真正聪明,就不该招惹他。别看俺官小,可俺的腰杆笔直!
解缙越想越得意,他琢磨了半晌,干脆偷偷溜出了家门,他坐着马车,带着一些书稿,跑去知音那里修书了。
数根红烛,一架古琴。
檀香缭绕,美人相伴。
这才是修书的绝佳环境啊!
解缙提起了笔墨,刷刷点点,奋笔疾书,一直写到了二更天,这才伸了伸懒腰,弹琴的女子连忙停下来,笑着道:“大人,奴家早就热上了莲子羹,还给大人准备了桂花糕。可是要垫垫饥?”
解缙笑道:“你总是如此体贴周到,我正好饿了。”
女人含笑下去,解缙在屋子里转了两圈,见女子还没回来,又坐了下来,提笔继续写,等他差不多写了百十几个字,还是没回来。
不是说热好了吗?
难道是还没做?
解缙满心疑惑,他烦躁地站起身躯,就往外面走,刚推开门,迎面一个壮汉正好冲他咧嘴一笑。
“解学士,跟我去锦衣卫走一趟吧!”
“什么?”解缙大惊,“你,你是什么人?”
洛枫轻轻一抖披风,露出了腰间北镇抚司的腰牌!
“解学士还有什么疑问?”
解缙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你,你们怎么敢闯到这里来?还有,我是天子近臣,没有圣旨,你们凭什么抓我?凭什么?”
洛枫哈哈大笑,“解学士,别说你个小小的五品官,就算是孔府,我也去过!告诉你,三品以下官吏,我锦衣卫都可以查办,你,还太小了点,不值得请旨!”
“你!”
解缙气得脸色铁青,嘴唇哆嗦,他突然想到自己的红颜知己。
“我,我可以跟你走,但是你们不能牵连无辜!”
洛枫忍不住笑了,“无辜?不,她可是关键的证人,解学士,你泄露了朝廷机密,还全然不知呢!”
“来人!”
洛枫一声令下,又冲过来几位锦衣卫,“你们押着解学士去面见大人。再有,把解学士带出来的文稿都给我封起来!”
洛枫冲着解缙哼了一声,“你有几个脑袋,敢把实录拿到外面来修,你真是不要命了!”
解缙张了张嘴,突然,他意识到了自己犯了大忌,顿时面无人色。
“我,我没有,我冤枉,冤枉啊!”
他还想叫嚷,直接让锦衣卫把他的嘴给塞上了,大晚上的扰民多不好啊,还是大学士呢,呸!
洛枫迅速带着猎物和战利品,返回了锦衣卫。
刚刚得到新的权力,就拿下了一个阁老,这生意不错,锦衣卫上下,十分振奋。
柳淳倒是没有立刻审问解缙,只是下令,把他关在一个最安静的房间里,不给水,不给饭,就让他好好冷静冷静。
柳淳稳得住,可别人不行啊,解缙彻夜未归,家人都吓坏了,赶快去告诉胡广。
作为亲戚加同乡,胡广一听就眼前发黑。
解缙啊解缙,作死也没有你这样的,我都提醒了,你怎么还去找死啊?
无论如何,他也不能不管,因此胡广急匆匆来见杨士奇。
“解缙昨夜失踪了,是否下令寻找?”
杨士奇强忍着怒火,冷冷道:“他是失踪了吗?”
“这个……”胡广迟疑,不知道如何开口,杨士奇干脆把一份手谕扔给了他,气呼呼道:“你自己看。”
胡广颤抖着展开,上面只有一行字,“内阁诸臣,悉数前往锦衣卫衙门,旁听审讯!”
杨士奇切齿切齿道:“这个解缙,简直害死人了!”
说完,他就快步去宫里,等候朱棣圣驾,在杨士奇的后面,杨荣,杨溥,黄淮,金幼孜,四位阁臣都到了。
他们看着胡广的眼神各异,但归结起来只有一个,你的老乡算是把内阁的脸都给丢光了,就看陛下能不能留着他的性命了……
顶点
………………………………
第606章 大家都说该杀
“大人,陛下和内阁诸公都来了。”
柳淳懒洋洋点头,摆手让人下去,这才慢条斯理,换上了官服,不紧不慢,走了出来。朱棣最见不得柳淳安然自若的样子,他等得不耐烦了,冷冷道:“朕本想祭祀天地,祈求平安。奈何缺少一个撰文之人!”
柳淳不紧不慢道:“臣可为陛下代笔。”
听到柳淳的话,在场的几位阁臣险些笑出来。柳淳写书厉害,可是他的文笔,还真不能用来写祭文。
要知道祭祀天地的文章多数都是玄而又玄,要求格式严谨,辞藻华丽,气势磅礴,至于内容,倒是其次的。
阁臣当中,解缙是最擅长写这种东西的,他写出来的文章也最合朱棣的心意。
大清早皇帝陛下就带着人,气势汹汹赶来,就是找柳淳要人的。
或者说,朱棣必须如此表态,毕竟内阁都是他的近臣,打狗还要看主人,你柳淳也太大胆子了,连招呼都不打,怎么敢动朕的人?
柳淳知道朱棣是说给那几个阁臣听的,所以给了朱棣一个软钉子。
果然朱棣继续道:“祭文的事情放到一边,朕问你,解缙到底犯了什么罪?听说昨天夜里,被你们给揪了出来,连一点体面都不给,实在有辱斯文。”
柳淳哑然,“陛下,您这么说,是不了解这个案子,若是陛下了解了,唯恐您会手起刀落,砍了解缙的。”
“什么?”朱棣大惊,“他真的犯了这么大的罪过?”
这时候胡广也不得不站出来替老乡说话,“解缙为人耿直,不拘小节,难免会有一些失礼之处,他的人品还是好的,心也是忠的。”
由于不清楚柳淳拿到了多少证据,胡广也只能说到这个地步。
柳淳轻笑,“陛下,不如现在就瞧瞧臣查到的东西。”
朱棣带着阁臣,随着柳淳到了一间房舍,桌上摆着一卷书稿。
“陛下请看。”
朱棣拿起,立刻道:“这是太祖实录,你抓解缙的时候,他还在修书?”
“的确在修书,只不过解学士在红颜知己的住处修书。红袖添香,安逸得很!”
“荒唐!”
朱棣气得大拍桌案,胡子都立起来了。
太祖实录,何等重要的东西,他竟然私自拿到宫外,还跑去乱七八糟的女人家里修书,光是轻慢大胆,就该杀!
朱棣扭头瞧了瞧几位阁臣,不悦道:“这一路上,你们都在替解缙说好话,现在证据俱在,你们有什么好说的?”
内阁这几位都傻眼了,如果解缙只是私会女子,行为不检点,也就罢了,偏偏还把太祖实录带去了,真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
三杨干脆都闭嘴了,之前还打算维护内阁的面子,现在看起来,废了解缙,才能保住内阁的颜面。
“陛下,还不止这些,这是臣在那个女子住处,搜出来的一些文章,请陛下过目。”
朱棣接在手里,越看越气,最后竟然劈头盖脸,扔给了几位阁臣,“你们看看,这是阁臣能写的东西吗?”
胡广等人扫了几眼,老脸发红,什么佳人,什么体娇,甚至还有破——瓜!
解缙啊解缙,这些话你偷着说就完了,偏要写下来,让我们怎么替你说话啊?
“陛下,解学士为人风流,的确有些不妥之处,陛下应该重重责罚。”
胡广用了责罚,而非问罪,还是想最后挽救解缙一下。
柳淳却笑道:“陛下,臣这里还有一点东西,要给陛下瞧瞧。”
说着,柳淳拿出了一份文集,递给了朱棣,“陛下请看。”
朱棣随手翻开,这次竟然都是朝中诸公的文章,上至六部九卿,下至这几位阁员,还有几位名声很好的翰林,文章悉数在册。
这也就罢了,在文章的后面,还有解缙的批语。
“胡广为人俊秀,文章粗鄙,如观脚踵!”
朱棣忍不住笑了,“胡广,你这位老乡说你的文章像脚后跟。!”
胡广凑过来,看了眼就险些昏过去。
该死的解缙,老子就不该想办法救你!
胡广又向下瞄了一眼,评价的文章换成了杨士奇的。
“貌似四平八稳,实则如怀胎十月,捧腹过吊桥,句读之间,尽是胆小心谨慎。”
杨士奇直接黑脸了,他的确为人谨慎,喜欢字斟句酌,却被解缙说成了怀胎十月的妇人,你丫的嘴也太损了吧?
诸葛亮骂人的巅峰,也不过是说司马懿是妇人。
我杨士奇跟你何仇何恨,值得你怎么编排我?
再往下翻,这次翻到了杨溥的文章。
解缙骂得更干脆,“纸面三尺之外,腐臭之气,扑面而来,犹如盛放数日之泔水桶。”
杨溥瞳孔充血,拳头紧握。
解缙,我跟你势不两立?
真是想不到,同为阁员,解缙的嘴巴居然这么臭,你才是泔水桶,你全家都是泔水桶!
杨溥迫切想要知道,还没有更过分的?
果然,解缙没让大家伙失望,他在评价金幼孜的时候,是这么写的,“金生之文章,远观慷慨激昂,铁马嘶鸣,气势扑面,近看实则与茅房之中,挥舞竹篙,搅动一池粪水,臭气熏人,十里之外,不能幸免……”
看到了这里,那点可怜的同情心,早就消失殆尽了。
杨士奇切齿咬牙,他直接跪倒,其他几个人也跟着,大家伙同仇敌忾。
“陛下,解缙狂狷疯癫,势必严惩,才能以儆效尤!”
“陛下,不能放过他,干脆斩首,让他永远没法胡言乱语。”
……
这下子好了,不用柳淳说话,这几位就要杀他。
“咳咳!”柳淳轻咳,“陛下,臣还有几句话说,其实这部文集,是解缙私下里收集,用来点评朝中诸公的。虽然他言辞挖苦,自大癫狂。但是他也写出了诸位大人的文章特点。”
柳淳说这话的时候,只觉得六双匕首一般的眼睛,直接刺向他,好在柳淳比起解缙还要皮厚,根本不在乎。
“陛下,这些人都有共同之处,他们是有可能充当科举主考官的!”
朱棣猛地吸了口气,瞬间什么都明白了。
“柳淳,你是说,解缙帮着人在科举作弊?”
这下子可大条了,绝不是嘴臭这么简单,历来科场舞弊,都是要人头滚滚的。尤其是谢广泰一案,弄得朱棣对科举人才大失所望。
解缙又一头撞过来,这要是不死,简直天理难容。
“准确说他只是指点了一下,而且他指点的这个人,还没有参加科举呢!”
朱棣气哼哼道:“不要打哑谜,快点说清楚。”
柳淳点头道:“是这样的,解学士的红颜知己,原是秦淮乐户,她还有个弟弟,这件事解学士并不清楚。她的红颜知己想要让兄弟参加科举,改变命运。”
朱棣摇头,“荒唐,乐户乃是贱籍,如何能参加科举?”
柳淳笑道:“女子招认,她是想让兄弟去冒充表舅的儿子,参加科举。只不过她的弟弟学问不成,如此就求解学士指点迷津。她还想了个绝佳的办法,就是让兄弟办成小斯,一边伺候,一边读书,引起解学士的爱才之心。”
“咱们这位解学士果然是怜香惜玉之人,他指点了文章之后,发现此子天赋还是太差,所以就总结了一份文集,梳理诸位大人的特点,让他模仿着文风,到了科举考场,好投其所好!”
“疯了,疯了!”朱棣不停摇头,其他六位阁臣大眼瞪小眼,这个解缙,简直不知道轻重,瞧瞧他都干了什么事情!
跑到歌女家里,编写太祖实录,有肆意诋毁朝臣,尖酸刻薄到了极点,尤其可恨,竟然帮着人家搞科举作弊。
“陛下,臣以为不杀解缙,天理不容!”
“对,臣等都以为该杀!”
“杀!必须杀!”
面对一片喊杀声,朱棣咬着牙道:“随朕去看看这个畜生,问问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顶点
………………………………
第607章 让他过个年
陛下,圣上啊!臣冤枉啊!臣要死了,再也不能给陛下尽忠了……”
离着挺老远,就听到了哭丧之声,不用问,一定是解缙。这家伙一边哭,还一边用脑袋撞墙,发出咚咚的声音。
朱棣本想直接去见见他,可一想到解缙私下里对内阁诸臣的评价,又忍不住想笑,这么个有趣的东西,在临死之前,会有什么要说的,很值得期待啊!
朱棣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