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棣也是来了好奇的劲儿,他给几个阁员使了个眼色,让他们先缓缓退出,别惊动解缙。然后他对柳淳道:“你们锦衣卫的诏狱,能不能进行旁听?”
柳淳想了想道:“这里是不行了,不过我能安排一个房间,让解缙做最后的交代,陛下若是想看,臣可以安排。”
“好!”
朱棣一口答应,他冲着几位阁臣道:“知人知面不知心,解缙平时跟你们也是同僚,私下里竟然半点不讲客气,咱们君臣就一起听听,看看他到底长了什么心肠!”
这几位阁臣并不觉得有趣,杨荣忍不住担忧道:“陛下,解缙狂狷大胆,臣唯恐他胡说八道,有辱圣听啊!”
金幼孜也道:“陛下,还是要赶快处置了,以儆效尤才是。”
这几位生怕解缙说出什么密辛,或者难听的话,牵连到自己,因此想要早点弄死解缙。可惜的是朱棣天生拧巴,你们越不想听,朕就越要你们好好听着。
“柳淳,你去安排吧,朕有点迫不及待了。”
柳淳也对朱棣的恶趣味无语了,不过解缙到底是有名的大才子,要是死在了自己手里,可是会惹来骂名的。
就算要杀他,也要做做戏,制造一副无能为力的假象才行。
因此柳淳欣然同意,他把洛枫叫来,交代了几句,就这样,一切准备妥当。
解大才子就被带到了一间单独的净室,里面准备了笔墨纸砚。
“解学士,你携带太祖实录外出修书,轻慢荒唐,陛下盛怒,准备将你处死。柳大人百般求情,才准许你写一份遗书,请吧!”
洛枫伸手指了指屋子,让解缙进去。
解缙有点傻了,不对劲儿啊,“既然是给我求情,怎么只是让我写遗书,而没有饶过我?这是假求情,假的!”
洛枫白了他一眼,“你管真假呢,赶快去写吧!”
“不!我问你,内阁就没人帮我求情吗?”
“求了!”洛枫笑呵呵道。
“求了?那,那为什么还要杀我?”解缙傻傻问道。
“他们求陛下快点杀了你……对了,解学士,你批评一些大臣文风的书稿,让陛下发给了内阁,他们看后,都说你该死!”
“啊!”
解缙怪叫一声,险些昏倒。
“这帮小人,十足的小人!”解缙破口大骂,洛枫也不管了,直接把解缙推进去,然后把门锁好。
“解学士,你只管写吧,等晚上的时候,会有人送你上路的。陛下还是心疼你的,就不砍头了,给你准备了白绫,要是嫌慢,还有鹤顶红。”
说完之后,洛枫扬长而去。
里面的解缙疯了。
难道说,自己就是死路一条了?
就没有救了?
内阁不管自己,那太子殿下呢?你可不能不管啊,我可是帮了你大忙啊,这人都怎么了,一点情义都不讲!
还有胡广,咱们是同乡,还是亲戚,你竟然不说话!
这帮该死的混账,见死不救,落井下石,全都不是好东西。
解缙越想越气,猛地看到了桌面上的笔墨,他来主意了,我死了,你们也别想好过!老子把知道的事情全都写下来,我让你们一起倒霉,全都遗臭万年!
我解缙说到做到,绝不客气!
就从你胡广开始!
解缙一边写,还一边骂。
“胡广,你有什么才华?别觉得自己当了状元就了不起了,你的状元是伪帝朱允炆给的,本来的状元是王敬止,只是因为他长得难看,才点了你的状元。”
“而且啊,你在文章里写了什么?亲藩陆梁,人心摇动……不就是说当今圣上是藩王篡位吗?你居然还有脸位列内阁,你就是个小人!十足的小人!”
解缙破口大骂,隔壁几位听得真真切切,胡广的一张小白脸都成了猪肝色,他不停哆嗦,想要开口,哪知道朱棣狠狠瞪了他一眼,吓得胡广立刻闭嘴。
他口不能言,可耳朵还在,简直就是凌迟。
解缙越骂越难听,“陛下大军入京,伪帝将死,你慷慨激昂,要随君赴死,结果呢?死的人是王敬止!你哪舍得死?你还拉着我,去迎接新君。咱们俩都是混蛋王八蛋!比起王敬止差远了,你还有脸抢人家状元,老子鄙视你!”
这人疯了,什么话都往外说,当初靖难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解缙,胡广,王敬止几人凑在一起,王敬止只是哭,胡广和解缙都慷慨激昂,义愤填膺。
结果呢,王敬止殉国了,这俩货都欢蹦乱跳,去迎接朱棣,还携手入阁。
解缙深谙骂人的最高境界,他连自己都不放过,隔壁的胡广吓得浑身冒汗,官服都湿透了,前胸后背,出现了明显的水印。
嘴唇不停哆嗦,干脆死了算了。
如果觉得这就完事了,那也太小瞧人了。
解缙一转头,又骂杨溥。
“你个小贼,别以为老子不清楚你的肺肠。当初你跳出来反对加封柳淳衍圣公,后来又跑去登门拜访,执弟子之礼,柳淳也是瞎了眼睛,竟然没有追究你。你小子还不是收了孔家的钱,才替他们说话的!”
此言一出,杨溥直接炸了。
天可怜见,前面的事情的确有,可是他几时收过孔家的钱,这可是污蔑啊!
尤其是朱棣和柳淳都在这里,要是坐实了,他可是吃不了兜着走啊!正当杨溥想要辩解的时候,解缙又嘿嘿笑道:“反正老子要死了,做了鬼,老子就知道你收没收钱,我就先这么写,等见了阎王爷,我去问问,哈哈!”
解缙还笑呢!
杨溥听到这里,双腿直接软了,优雅地瘫在了地上。
解缙,你个王八蛋!
你敢诬陷我,这事情是能开玩笑的嘛?老子一定要整死你!
解缙在隔壁什么都不知道,依旧还在骂,内阁这几位,一个没放过,就连杨士奇都有把柄。
“他就是个穷鬼,里面的衣服还有补丁,写剩下的纸,全都卷回家里,半块墨,写秃的笔,也都不放过。什么狗屁首辅,就是个要饭的货。老子泛舟秦淮,请他一次都没去,我知道,他没钱,可我每次都请他,就是要看他每次编不同理由,憋得老脸通红的狼狈模样!他连一整只鸭子都吃不起,只能买个鸭头下酒,寒酸,丢人!”
杨士奇憋得老脸成了猪肝色,解缙,不当人子的东西,你怎么不死了算了!
朱棣倒是眼前一亮,真没想到,自己的首辅居然还是个清官廉臣,从解缙的嘴里说出来,八成就是真的了,难得,真是难得!
一转念,隔壁的解缙又嚎哭起来。
“陛下!臣,臣再也不能伺候陛下了,臣好恨啊!”
“圣上天资英断,神勇无敌,冠绝古今,日后必为尧舜禹汤。只可惜身边尽是一堆没用的废物,缺了臣的辅佐,陛下可怎么办啊?”
“臣忠心耿耿,才智无双,虽古之明相,也比不了臣,臣出师未捷身先死,臣冤枉啊!”
……
听到他的话,柳淳都差点吐了,这是多不要脸啊,把自己比成了诸葛亮,也不怕老天爷落下个雷,把你给劈死了。
正在这时候,解缙又揉了揉眼泪,哀叹道:“还有几天就冬至了,陛下还要敬天祭祖呢!臣,臣现在就给陛下写祭文。这是臣能给陛下尽的最后一点心了。陛下啊,臣这么忠心,你怎么就看不到啊!”
解缙扯着脖子大喊,“陛下,没有几天就是永乐二年了,你就不能让臣过个年吗?臣可怜啊,臣小时候,家里一无所有,只有一些藏书。”
“臣给自己写春联,家中万卷书,门外千杆竹。结果地主生气把他家的竹子给截断了。臣在后面各加了一个字,家中万卷书长,门外千杆竹短。后来地主气得把竹子都给连根刨了。臣乐了,有什么了不起的,再加一个字就是了,门外千杆竹短命,家中万卷书长存!哈哈哈!”
解缙笑着笑着,又哭了起来,“完了,我要死了,再也看不了书了,一定要记着,把书给我烧了,让我带着书上黄泉路啊,我就不会寂寞了……”
从隔壁出来,朱棣、柳淳,还有几位阁臣,互相看了看。
这事情怎么办吧?
解缙要如何处置?
朱棣沉吟良久,“此人该杀!可他最后的几句话说得朕心里空落落的。他临死之前,还想着替朕写祭文。而且他说小时候的故事,由此可见,解缙不过是个诙谐滑稽的文人罢了,嘴可能臭一些,但心还不坏。”
这还不坏啊?
他把朝臣都骂了个遍!
杨溥忍不住道:“陛下,莫非要赦免解缙?”
朱棣一瞪眼睛,“怎么可能?要是赦免了他,王法尊严何在?”
几位阁臣都松了口气,可接下来朱棣又道:“但是他说的也有道理,眼瞧着过年了,就让他再过一个年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608章 永乐元年的大成就
朱棣很苦恼,他欣赏解缙的才华,也知道这人的德行,他捅出来的篓子,杀了也没什么不妥的。
可解缙竹筒倒豆子,把百官的情况都给抖了出来,还真打动了朱棣。至少留着他,就能让内阁这帮人老实一点。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自从朱棣组成了内阁之后,这些近臣的地位就越来越尊崇。
甚至能和六部九卿并列,这让朱棣很不高兴,他可不希望这帮家伙膨胀得这么快。
留着解缙,就等于是给这几位留下一个警钟。实在是不行,就把解缙弄回内阁,让他们尝尝搅屎棍的滋味。
“柳淳啊,你觉得解缙如何?”
柳淳从朱棣的语气当中,嗅出了别样的味道,“陛下想饶过解缙?”
朱棣哈哈笑道:“还是你柳淳机灵,那你觉得如何?”
“臣听陛下的。”柳淳依旧笑道。
朱棣沉声道:“朕是问你的想法?”
“臣没有想法!”
朱棣真的怒了,直白道:“柳淳,朕让你上书求情,保下解缙!”
皇帝陛下直接挑明了,柳淳微微摇头,“陛下,莫非想要国家法度成为空话?臣执掌锦衣卫,接受陛下旨意,监察百官,解缙可是臣的第一战果,臣若是替他求情,锦衣卫日后还怎么执法?”
朱棣气得胡子都撅起来了,“朕要解缙活下来!”
“那陛下降旨赦免就是了!”
“朕怎么能降旨?”朱棣瞪眼睛怒道。
柳淳两手一摊,“那臣也不能毁了锦衣卫的招牌!”
“你!”
朱棣气得暴跳如雷,柳淳这小子是越来越胆大包天了,居然敢和朕硬顶了,你小子行,真行!
朱棣越想越气,柳淳依旧不为所动。
解缙这家伙吗,柳淳也不想杀他。
但是为了他破坏法度,打脸锦衣卫,柳淳是不会干的。至于朱棣,柳淳觉得只要他冷静一点,也会分清楚轻重的。
若非如此,朱棣也不会答应让解缙过年。
所以啊,咱们就拖着吧!
朱棣怒视着柳淳,柳淳则是死猪不怕开水烫,这俩人像是斗鸡似的,盯了三分钟,愣是谁也不愿意松口。
这俩人都不愿意承担破坏律法的骂名,解缙的小命就只好悬在那里……而此时永乐元年已经快要结束了。
所有的衙门都在整理公文,总结一年的工作,这是新皇改元的第一年,谁都想赢得一个开门红。
大家伙绞尽脑汁,想要拿出让新皇足以满意的成绩。
但是各个衙门盘点下来,却是愁云惨淡。
首当其冲的是户部,这一年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要不是东番岛的开发,户部连年终的俸禄都发不出来,只能提前哑火了。
吏部忙于吏治,结果一个小吏许望,一个阁老解缙,把吏治的问题弄得稀里哗啦,茹瑺正拼了老命整顿,生怕再次丢人。
另外呢,礼部也没有什么建树,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工部,算是把三大殿重修妥当了。
这一年啊,能平安渡过就挺好了,什么时候都等着明年再说吧!
眼瞧着过了小年,一个接着一个的衙门进入了垃圾时间,大家伙翘着二郎腿,等着放假。还有人私下里去买些年货,就等着过年了。
相比起这些无所事事的京官,咱们的海国公李景隆,那是踌躇满志啊!
他到了占城之后,发现这里居然没有冬天!
进入了腊月,依旧暖洋洋的,实在是舒服。
而且占城的水稻一年三收,粮食堆满了仓库,根本不愁吃的。
李景隆眼睛都红了,过去老子以为江南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没想到还有比江南更好的地方。柳淳讲得对啊,真要放眼海外,不能局限在大明的小天地了。
俺李景隆既然被封为海国公,凡是有大海的地方,都是俺的地盘,这要是不弄出动静来,岂不是辜负了自己的爵位。
李景隆思索再三,他决定鼓动占城,去攻击安南。
这次要亲自杀进升龙府,彻底灭了安南!
就在李景隆盘算的时候,张辅统领五万人马,从凭祥进军,越过坡垒关,进军攻破隘益、鸡陵二关,取道芹站,击走安南伏兵,抵达新福。
张辅虽然年轻,但是用兵老辣,长驱直入,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当然了,他也是占了李景隆的便宜,正是李景隆的折腾,让安南后方大乱,不得不调兵救援,结果进退失据,原来的布置被彻底摧毁。
张辅趁机进攻多邦城,令都督黄中等率敢死士,每人都持火炬和铜角,在夜间四鼓时分,越过重壕,用云梯登城。都指挥蔡福先登,士卒们也纷纷蚁附而上,然后吹响号角,万炬齐举,火光冲天,城下军队呐喊而进,声势浩大,宛如洪水袭来。
安南方面,驱象迎战,结果被张辅以神机营击败,大象都返身退走,反而冲垮了安南人马。
张辅斩杀大将两员,俘虏和斩杀无数安南军。
进而攻克东都,安抚官民和归附者,来归顺的人每天以万计。
张辅派别将李彬、陈旭攻取西都,又分兵击破安南援军,总计斩首三万七千余级。
经过一个月的作战,张辅基本扫清了安南北部的兵马,他率领大军,长驱直入,直扑升龙府。
这是张辅第一次独自领兵作战,作为一个年轻将领,能提兵五万,直接攻灭一国,占领都城,绝对是少有的荣耀。
张辅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他可不是一般的勋贵子弟,更不是饭桶摆设。
张玉从小给他最好的教育,张辅十几岁的时候,就参与出塞,后来在靖难一役,又屡次立功,崭露头角。
他是真正从死人堆里杀出来的,和李景隆这种继承父辈爵位,一直没怎么打过仗的膏粱子弟不同。
张辅要大声说一句,我们不一样!
只是这次攻击安南,所有的彩儿都被李景隆出了,他居然沦为了陪衬,这让张辅十分恼火。
越是瞧不起我,就越要让你们知道我的厉害。
所以这一路上,张辅拼了命,督促大军,快速突进,终于,就在腊八这一天,张辅杀到了升龙府。
安南的都城就在眼前。
张辅提着马鞭,登高眺望,正琢磨着如何攻取城池呢。突然,从城里升起一个庞然大物,这东西圆滚滚的,很快飞到了百丈高空。
“将军,是安南人的热气球!”手下人惊呼道。
张辅脸都黑了,“呸,安南什么时候有热气球了!那是大明的!”张辅怒视着热气球,什么都明白了,他又晚了一步。
果不其然,李景隆砸一群人的簇拥之下,笑呵呵出城相迎,离着老远,李景隆就嚷嚷道:“大侄子,侄子,不怪叔叔抢了你的功劳吧?”
不愧是张辅,在最初的愤怒过后,已经恢复了平静,只不过这一声侄子,真是要命!
“末将见过海国公!”
李景隆哈哈大笑,主动跳下战马,拉住了张辅,跟他笑嘻嘻道:“大侄子,咱们别那么客气。你带着人马,吸引了安南的主力。我烧杀抢掠一顿。然后呢,你又靠着叔父制造的混乱,消灭了北边的安南大军,直取升龙府。叔父听说了,就带着占城的人马,偷袭了升龙府,先把胡季牦给拿下了。算起来是叔父欠了你一次啊!”李景隆大大方方承认。
张辅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海国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真是让人佩服。”
李景隆摇头,“佩服我干什么啊!告诉你,这就叫有船就能为所欲为!你是没看到,叔父的船队撞击安南的渔船就跟玩似的。一点都不费力气,他们的人跟下饺子似的,都掉到了海里。叔父连救都不救,奶奶的,让安南人张狂,还敢得罪大明,简直活得不耐烦了。”
李景隆笑呵呵拉着张辅,“叔父给弟兄们都准备了食物和住处,对了,还有些特别的礼物,让大家伙放松一下。”李景隆笑得有点猥琐,张辅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位海国公,还真是体贴入微啊!
张辅对李景隆的看法,也好了不少。
放开别人的偏见不说,李景隆很坦诚,也没有架子,嬉笑怒骂,十分随意,相处起来一点都不累。
李景隆在马背上就跟张辅念叨:“我才几千人马,城里好几万安南人,他们都恨不得吃了我。贤侄大军到了,我就有了底气了。你不来,我什么都不敢做啊!”
张辅就好奇道:“海国公要干什么?”
李景隆向四周看看,而后冲着身后的随从挥手,让他们后退,然后用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道:“贤侄,我打算保举你,当越国公!”
张辅浑身一颤,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
“海国公,你说笑了。”
李景隆板着脸道:“什么说笑,你五万人灭国,论起功劳,足够了。而且我打算建议朝廷,让你镇守安南,就想沐家镇守云南一样。”
张辅越听越糊涂,李景隆偷袭升龙府,应该是跟自己抢功劳,可他又要保举自己当越国公,他到底想什么啊?
“贤侄,我知道你肯定想不通,以为叔父胡说八道。其实吧,我是看中了安南的人力。你在这边镇守,把安南的劳力卖给我,我呢,正好用他们去东番岛种甘蔗。你把安南的人清出去,然后再把安南的土地做价卖给咱们国内的商人……这要是弄好了,咱们双方都能发大财。”
李景隆很认真道:“这是我研究了好几个月,才想出来的发财妙法。贤侄,你来之前,叔父已经把奏疏送出去了,只等陛下点头。你放心吧,很快这安南就是咱们两家的了!哈哈哈!”
李景隆咧嘴大笑,张辅听得晕头转向,这么缜密的逻辑。如此清楚的安排,谁再敢说李景隆是饭桶,老子都啐他一脸!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朱棣能不能答应了。
作为改元的第一年,灭了一个国家,这是多大的礼物啊?陛下八成会点头吧!张辅忍不住憧憬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609章 第二个沐家
李景隆在腊月初八拿下了升龙府,朱棣接到捷报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八。
报捷的使者先是赶到了广州,然后用八百里加急,送到了应天,一路上光是马匹,就跑死了好几匹。
总算在年前送到了朱棣手里,皇帝陛下也能过一个舒服的年了。
接到捷报之后,朱棣岂止是高兴那么简单,几乎到了发狂的地步。赢得胜利的李景隆,再也不是昔日的废物,反而成了朱棣眼中的宝贝。
这家伙天马行空,肆无忌惮。
放在国内,未必管用,可撒出去,真是一张王牌。
实在是太好了!
朱棣如此看重安南,其实是有原因的。
安南自从秦汉以来,就是中原的领土,到了唐末五代的时候,安南趁着内乱,脱离了中原掌控。
到了北宋的时候,赵家的皇帝也是没有出息,别说安南,就算连云南都拿不回来,后来更是连河套都丢了,这可都是老祖宗的遗产啊!
朱元璋称帝北伐,拿回了燕云十六州,安南脱离中原版图和燕云十六州的时间大致相同。老朱拿回燕云,朱棣就要拿回安南。
作为一心要证明自己的永乐大帝,安南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正是因为这种心态,才促使永乐一朝多次出兵,不惜代价,也要巩固安南。
而新式的战法,让攻打安南变得容易了许多。李景隆不但拿下了升龙府,还裹挟了数万占城人马,他利用占城和安南的矛盾,以夷制夷,更是给了朱棣新的启发。
趁着年前,朱棣欣欣然去了孝陵。
要知道一般情况下,朱棣只要去祖庙跟老爹念叨一下就行了。这次却是去了孝陵,显然,他要好好跟着老爹炫耀了。
同去的还有朱高炽三个,包括皇长孙朱瞻基都没有放过,乖乖跟着去了。
朱棣怎么跟老朱说的,柳淳不知道,左右不过是一番炫耀。告诉老爹,你不敢打的安南,让儿子摆平了,那些跳梁小丑一般的安南畜生,受到了大明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