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3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别看大明重文轻武,但哪怕是武将,也不是寻常百姓可以触及的存在。
归根到底,是武官体系相对封闭,武将的教育培养不成体系,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好的位置和机会都被层层把持。
上面有公侯勋贵,中间有世袭武将,再往下,还有一大堆的军户子弟。
虽然军户很惨,但是作为制度,能够一直存在,还是有原因的。至少那些世袭的指挥使、千户、百户,还是很支持的。
就像三爷,他最初收干儿子,也不过是想延续世袭的地位罢了。
所以说,要想解决重文轻武的问题,关键不是提升武夫的待遇,而是打破武人的小圈子。
这就是柳淳提出改革方案的核心。
全民都有义务参军,面向全国选拔武人。
这个方针一旦确立下来,武将的垄断地位也就随之瓦解冰消,世袭将门必然会受到冲击,甚至会彻底断送干净!
“陛下!”
武成侯王聪立刻站了出来,这一次他随着朱棣出征,立了不少功劳,回来的时候,还琢磨着要更进一步,封个国公呢,哪知道竟然等到了军制改革的消息,这算什么啊?
“陛下,臣以为领兵打仗,不同于读书考试……自古以来,习学军务,都需要家学渊源,父辈传承,兄长教导……若是普通农户,根本不懂舞刀弄枪,让他们上战场,岂不是跟杀人无异!”
王聪看了一眼柳淳,挤出一丝笑容,“太傅用意深远,我等五体投地……如今我大明刚刚击败了哈烈,军威正盛,所向无敌。我以为大可不必改革,不知道太傅意下如何?”
柳淳淡然一笑,“武成侯,不知道你今年高寿?”
王聪一愣,愤然道:“太傅?莫非你觉得我老迈昏庸了不成?王某虽然有五十八岁,但还能使得了长刀,这一次跟哈烈大战,我手刃了二十多人,俘虏数千,自问精力体力,不弱于年轻人!太傅,莫非你觉得老将不堪用吗?”
柳淳微微摇头,“老将立大功,并不新鲜,但是老兵总会凋零。若是老将都去了,新人跟不上来,又该怎么办?”
王聪哼道:“那按照太傅的意思,只要改了,就能名将辈出吗?”
柳淳正要说话,蓝玉突然咳嗽了一声。
听到蓝玉的咳嗽,王聪下意识哆嗦了一下。这玩意不能不怕啊,王聪他爹当年是指挥佥事,而蓝玉已经是侯爷,地位差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简直不能比!
“梁国公,您老人家有什么教导?”
蓝玉哼了一声,“我哪敢教导你?太傅说话,你都振振有词,嘴皮子怕是比你手里的刀还要厉害三分啊?”
王聪老脸通红,只能不停拱手,“梁国公,晚生也只是就事论事,并没有别的意思。”
蓝玉轻笑,“王聪啊,老夫当然知道,所以老夫才没有怪你的意思,只不过这军制改革,势在必行。这不只是太傅的意思,也是老夫的意思,你有什么疑问,可以问老夫,说吧,我洗耳恭听!”
王聪张了张嘴,愣是不知道说什么……跟他一样,火真,郑亨,李远,王忠,这几个人面面相觑,他们虽然都是侯爵,在靖难功臣之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但是终究比不上那几位国公。
如今张玉死了,丘福去了,整个靖难功臣失去了主心骨。实在是太被动了。
至于成国公朱能,大家伙根本没有指望,那家伙就是柳淳的跟屁虫,简直是“国公之耻”,被一大堆人鄙视的朱能,此刻却是心里冷笑。
他突然迈步站出来,“陛下,方才太傅询问王聪年纪,那臣也说说,我今年四十二岁……在诸多公侯当中,算是年纪小的。更是跟淇王和荣王没法比,这几年来,我在军中行走,越发感到心惊肉跳,不寒而栗。”
“老了,都老了!当初三四十岁的人,现在都已经五六十了,纵然还能领兵打仗,可又能撑几年?王聪。你说,你还能领兵十年八年,还是三年五载?”
王聪咬着牙道:“成国公,我忠心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哈哈哈!”
朱能大笑,“你若真是忠心耿耿,就该为了大明的长远考虑,彻彻底底改革军制,冲突天下广选将才,如此才能真正打造出战无不胜的大明雄兵,这才是咱们武人忠于陛下该做的事情,总而言之,要顾全大局才是。”
朱能的表态,让人眼前一亮,这家伙什么时候这么高尚了?真是太稀奇了。享受着惊叹的目光,朱能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启奏陛下,之前已经设立武学,许多将门子弟悉数进入武学学习……如今更是应该扩大招生,准许平民子弟进入武学,还要裁撤地方卫所,将全部兵马,编入禁军体系。从今往后,不管是禁军,还是地方守备兵马,都不许有世袭武臣存在!”
朱棣的脸上露出的欣然的笑意,到底是老兄弟,朱能很好!
他站出来,顿时让变法的阻力下降了太多。
朱棣满意道:“爵位朕可以同意世袭,但是军中职位,涉及到用兵作战,军国大事,朕以为还是要经过武学培养,层层选拔为好……此事就交给太傅,梁国公,还有成国公,你们三人负责落实吧!”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839章 请诛柳太傅
领了旨意,柳淳没急着去办。
而是将老岳父和朱能请到了文渊阁,自己的值房中。
三个人落座,柳淳主动给他们沏茶,蓝玉哼了一声,“别献殷勤了,都是自己人,有什么只管说。”
朱能也道:“就是,我跟你可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咱要是还见外,那可就不好了。”
柳淳端着热水过来,笑道:“不是见外,而是感谢,感恩!”
他一边说着,一边替两个人沏茶,“我本来是要自己出头的,结果你们挡在了前面,替我遮风挡雨,这心里真是热乎乎的,就跟这茶水似的,暖心。”
柳淳说着,将茶杯举起,蓝玉和朱能也笑了,同样举杯,一起喝了一口。
热茶下肚,三人的脸红扑扑的。
柳淳含笑道:“兵法到了今日,终于触及到了最最核心的问题,我这些年的布局,也到了最后的时刻。成败与否,都在此一举了。”
朱能发现今天的柳淳格外健谈,说起事情,滔滔不断,再也没有往日的神秘感,反而是推心置腹。
“军制改革成功,就有了武力作为保证,日后不管是谁,也别想推翻变法。”柳淳笑呵呵的,枪杆子出政权,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商鞅变法能够成功,那是按照军功授爵,培养出一支足以横扫六合的强兵……至于王安石,张居正之流,不敢触碰军制,只是在财税上面修修补补,完全是沙漠上建城堡,不堪一击。
柳淳布局变法多年,终于能彻彻底底整顿军制,他的喜悦可想而知。
坦白讲,促成朱棣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非常复杂,绝不是柳淳一个人的功劳。
蓝玉当年舍弃一起,跑去办学。
朱勇、丘骏、丘骢,年轻一代将领的优异表现。
最最关键,张玉临终前的遗言,化成临门一脚,最终促使朱棣同意改革军制。
的确是太不容易了,时机千载难逢,万古少有。
也正因为如此,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柳淳,你就不要卖关子了,赶快说,你打算如何下手?”蓝玉迫不及待追问。
柳淳轻笑,他从桌案下面翻出了一份东西,让给了两个人。
蓝玉接过来,朱能则是起身站在后面,两个人一起观看。
刚看了个开头,两个人就喷了。
“柳淳,你这是要拍马屁啊?”朱能怪叫道……瞧瞧啊,柳淳这货建议什么?他建议给兵马正名。
怎么正名?
大明的军队该叫什么?
咋看之下,完全是白痴一样的问题。
可仔细思量,明军貌似还真没有一个统一的名字。
按照大明的划分,兵马分为禁军和边军,禁军又分为三大营,边军分为若干卫所……但是这些兵马的统称叫什么,还真没人能说得出来,因为压根就没有!
柳淳提议命名为“大明皇家武装力量”。
朱能和蓝玉看到这个称呼,第一反应就是拍马屁!
没错,就是拍朱棣的马屁。
“柳淳,这可是改革军制的大事,你能不能弄点有用的?”蓝玉都不耐烦了,“你随便改个名字,老百姓不会买单的。”
柳淳哑然一笑,“老泰山,你自己品品,我这是随便改名字吗?”
蓝玉一惊,急忙继续看下去,渐渐的,蓝玉的老脸变色了。
“我的天啊,你小子厉害啊!”
朱能更是瞪大眼睛,呼吸急促起来。
既然称为大明皇家武装力量,那么皇帝就是武装力量的天然统帅。
在皇帝之下,设立参谋总部,辅佐天子掌军,制定三军战略。
另外设立陆军和海军两个都督府……原来的五军都督府也就顺势被废了。
“明白了,明白了!”
蓝玉发自肺腑点头,惊喜交加。
皇帝统军,这是情理之中,没有什么。
设立参谋总部,却是神来之笔……什么是参谋?参赞谋划……说白了,就跟内阁一样,是个辅佐的机构,而非直接统军。
“摆正了位置,陛下必定舒心,咱们改革的第一步,也就走顺当了!”蓝玉抚掌大笑,“不愧是我的女婿,就是想得周全,好,真好!”
朱能也笑道:“梁国公,更妙的还在后面呢!既然设立了参谋总部,就该像内阁一样,从军中挑选将才,充实其中……遇到了战事,这些参谋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作战策略,落实下面的将领,让他们去执行……如此一来,既能避免将领胡作非为,又能避免上面胡乱指挥。两全其美,真是高明啊!”
朱能夸奖之后,对下面的安排就有意见了。
“我说柳淳,现在水师才多少人?你让他们跟陆军并驾齐驱,恐怕不合适吧?”
柳淳欣然道:“水师眼下的确不比陆军,但是别忘了,灭安南、征高丽、收倭国……全都靠着水师,如今哈烈惨败,我大明陆上鲜有对手,接下来的发展重点必定是海洋方向。陆军唯有依靠水师,才能远渡重洋,到异域作战。”
“因此我觉得应该提前把水师的地位提上来……朱能,要是有人反对,你可以去跟他们讲清楚才是。”
朱能毫不犹豫,“放心,交给我了。”他的情绪非常高涨,“柳淳,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办?还要改动哪里?”
柳淳笑道:“接下来就是陆军和海军的编制问题……我们必须进行彻彻底底的调整……”
柳淳跟着蓝玉和朱能不断讨论,两个人不断发问,也提出一些建议,经过一番忙碌,终于将军制改革的方略草拟完毕。
朱能大喜过望,迫不及待想要上奏朱棣,立刻推行,他们也就大功告成了。可柳淳心里清楚,一下子调整了这么多人的位置,哪是那么容易的,必须拉来足够的盟友支持才行!
“杨学士,你们都看看吧!”
柳淳将军制改革的建议递给了杨士奇,让他带着去内阁,进行讨论。
杨士奇不敢怠慢,连忙回到了内阁,他没有自己专美,而是将一张张文字,按照顺序排好,让大家伙一起看。
内阁的几位都是饱学之士,柳淳又没有写的太晦涩,他们很快就看懂了。
可看完之后,也傻了。
他们默默坐在椅子上,一语不发。
足足一刻钟,杨士奇咳嗽了两声,“我说大家伙都别憋着了,还是说说吧!”
胡广无奈,“说,能说什么?如果真的按照太傅的意思调整,从今往后,参谋总部就会和内阁并驾齐驱,形成东西府对掌兵权的格局,这不就是宋代的枢密院吗?”
杨士奇没说话,杨荣却道:“不对,兵部还在,这个参谋总部,说到底还只是建言献策,并非决断军机……但是武人的地位怕是要大为提升啊!”
杨溥也道:“这些参谋显然是文武全才,和只会领兵的武夫大不相同。他们直接隶属天子,能够随时向天子建议,已经足以和内阁抗衡了。”
谁也不是傻子,会同意扶持一个分自己权力的机构。
几个阁老都很想拒绝。
但是柳淳的变法岂会这么简单。
在设立参谋总部之下,竟然还有一个提议,就是彻彻底底,废除所有的卫所,将民政部分,完全交给文官负责。
在九边设立巡抚,合并千户所和百户所,改成州县,派遣文官治理地方……
大明的千户所数量非常多,不光是九边,内地也有许多。过去在均田的过程中,已经消灭掉了许多卫所。
这一次柳淳更是彻彻底底提议,将卫所彻底废除,整个民政体系都让给文官。
一大块肥肉送到了嘴边,六位阁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该怎么办吧?
这可是九位巡抚,几百位知县知州啊!
尤其重要的是经过这次变法,整个文官体系就能顺利执掌全国,再也没有死角……朱棣已经提升了内阁的地位,现在内阁俨然百官之首,如果再做成了此事,那可真是一统天下了。
杨士奇看了看几个人,该怎么决断吧?
金幼孜苦笑了一声,“诸位,我想问问你们,太傅的变法方案,对百姓,对江山社稷,可是好的?”
杨士奇颔首,其他人也表示赞同。
金幼孜笑了,“既然如此,咱们还讨论什么劲儿?”
是啊,有好处的事情,干嘛不同意?
金幼孜的话乍听之下,十分天真迂腐。
可仔细咂摸,杨士奇又明白了他的意思,柳淳大势已成,任何阻挠变法的举动,都会成为笑话。
内阁不能当以卵击石的笨蛋!
“既然如此,我们就鼎力支持……”
杨士奇还没等说完,添乱有人急匆匆进来。
“杨大人,武成侯王聪求见!”
杨士奇一愣,这位来干什么?
在朝堂上,他可是跟柳淳唱反调来的,莫非他还想联合内阁吗?
“请武成侯进来吧。”
杨士奇沉吟良久,这才点头。
很快,王聪从外面进来,见到了杨士奇,开门见山。
“杨大学士,老夫此来,是打算跟你联手,一起为国锄奸!”
杨士奇眉头一皱,呵呵道:“武成侯,你觉得谁是奸佞?”
王聪瞧了瞧杨士奇,突然大笑起来,煞有介事道:“太傅柳淳和梁国公蓝玉,他们翁婿主持军制改革,从今往后,大明的兵马都听他们的,难道还不是权奸吗?还请内阁跟老夫携手,一起上书弹劾,为国锄奸!”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840章 又一个老臣走了
杨士奇沉吟片刻,想说什么,可最后只是微微叹气,而后一抬头,对着手下人高声道:“准备厕纸,老夫出恭!”
八个字,喊得中气十足,昂然起身,迈着矫健雄壮的步伐,威严慷慨,直奔厕所而去……留下了目瞪口呆的武成侯王聪!
杨士奇!
你个老匹夫,真是欺人太甚!
王聪切齿咬牙,简直想扑上去,撕碎了杨士奇。
你算个什么东西?
没有战功,追随陛下又这么晚,不过是靠着会写文章,有了今天的地位。居然敢小觑本侯,简直是不知死活!
你觉得本侯斗不过柳淳,是吧?
瞧着吧!
没有底气,本侯才不会冒险,既然出手了,就要拼个鱼死网破!
王聪咬着牙,从内阁值房出来,他没去别的地方,而是直奔泾国公陈亨的府邸……作为靖难国公当中,最低调的一个,陈亨在军中的势力可是相当深厚的。
尤其是朱能和张玉等人都有意约束自己的手下,结果陈亨在军中的力量就做大了,几乎跟丘福不相上下。
如今丘福去了,张玉死了,朱能又站在了柳淳这边……军中所有力量,都会集结到陈亨的名下,有他带头,绝对能跟柳淳掰手腕。
“泾国公,咱们这些人出生入死,提着脑袋在沙场上拼命,不就是为了搏一个荣华富贵,封妻荫子……别人不成,难道咱们这些人也不成?他柳太傅看什么都不顺眼,今天变这个法,明天变那个法,他都弄出了武学,咱们的子弟也都进了学校,涨了本事。还要把咱们的爵位和统兵之权都拿走,他到底想干什么?”
王聪滔滔不断,陈亨的脸色阴沉,下意识抓了抓一只空了的袖子。他为了靖难之役,失去了手臂,这几年一直在养伤,听到王聪的话,忍不住叹息道:“武成侯,变法是陛下同意的,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理当服从陛下的旨意,你现在满腹牢骚,未免不合适了。”
面对陈亨的呵斥,王聪丝毫不惧,他冷笑道:“泾国公,谁不知道陛下对柳淳言听计从,这些事情都是柳淳搞出来的,他弄别的,我也就忍了,可是动到了军制上面,是可忍孰不可忍!”
王聪突然露出了一丝冷笑,“泾国公,你或许还不知道吧?我已经联络了许多指挥使,千户,甚至是百户……大家都是最早追随陛下,屡立战功,又都在靖难一役,出生入死,说句不客气的,陛下能坐上龙椅,大家伙都出了力气。我们联名上书,恳请陛下罢免柳淳,如果陛下执意不从,那就把我们都废了,这大明的禁军和边军,也就顷刻之间土崩瓦解了。”
“你!”
陈亨勃然大怒,气得脸都白了。
“王聪!你,你是活得不耐烦了!谁给你的胆子,竟然敢结党营私,威逼天子,你不怕诛灭九族吗?”
王聪哈哈大笑,“与其被拿走一切,生不如死,不如放手一搏……我王聪一向如此,我拿命拼出来的东西,谁也不能拿走!”
“你!你!”
陈亨气得颤抖起来……他对王聪还算了解,这家伙在战场上就是个亡命徒,他说得出来,就做得出来。
“王聪,你真的想把大家伙都害死吗?你这是拿着所有老兄弟们的命在赌啊!”陈亨气急败坏,他用单手指着王聪,不敢置信道:“你就这么想玉石俱焚?连一点退路都不留?”
王聪哂笑道:“泾国公,不是我不留退路,是柳淳不给咱们活路……刚刚打赢了哈烈,就急着改革军制,咱们出生入死,为了大明开疆拓土,立下战功,他急着砍咱们的军功礼遇,让咱们没法世袭罔替,这是人干的事情吗?你愿意忍着,我可不愿意!咱们靖难的老兄弟们也不愿意!当然了,朱能那个不要脸的除外!他现在就是柳淳的一条狗,亏他还被封为国公,老子第一个就不服气!”
陈亨越听越生气,也越听越无奈……就像淮西勋贵一样,他们这些靖难将领也彼此联姻,过从甚密,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集团。
王聪绝不是一个人,他的背后也有一群这么想的混蛋!
陈亨知道,凭着自己,很难改变他们的心思,可他也没法视若无睹,不然这把火也会烧到他的身上。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最大的弊端!
陈亨思忖良久,这才道:“王聪,无论如何,你都不能带着大家伙跟太傅血拼,不管结果如何,谁也承受不了。我,建议你去面见茹天官!”
王聪嘴角含笑,茹瑺!
跟他想得一样!
事到如今,也唯有茹瑺有实力,能阻止军制改变了。
“泾国公,你看我去见茹天官,能不能说是你同意的?”
“这个……”陈亨顿了顿,半晌无奈点头,“可以!”
王聪欣喜若狂,迅速出了陈亨府邸,又直奔茹瑺府邸去了。
……
柳府,书房。
朱能咬着牙,怒骂道:“这个王聪,简直该死!他上蹿下跳,唯恐天下不乱。我现在就上书,免了他的官职!”
蓝玉冷哼道:“光是免官就够了?若是按照老夫的意思,最好直接发配海外,让他种甘蔗挖矿去!”
他们俩说的都是气话,真正拿主意的还是柳淳。
“王聪去找陈亨,是因为陈亨的儿子陈泰与吏部天官茹瑺的侄女结亲,他想想让茹瑺出面,来阻挠变法。”
朱能恍然大悟,“对啊,原来还有这一层关系,我都几乎忘了!”
蓝玉瞪了他一眼,“你能记住什么?现在有陈亨跟茹瑺在前面挡着,这次的军制改革,还真不好办了。”
朱能也挠头了,陈亨在靖难一役,险些丧命,受封国公,论起地位,丝毫不在他之下,至于茹瑺,更是多年的天官,朝中文臣几乎都出自他的门下,有这俩人反对,这变法还真推不下去了。
“柳淳,你快点想个办法,有没有人能帮忙?要不要去请姚广孝,让他出面,我看足以压住茹瑺……要不让徐皇后帮忙?”
柳淳翻了翻白眼,这个朱能,真是脑子不好用。我堂堂一个太傅,百官之首,还压不住场面吗?用得着四处寻找救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